首頁 > 文章中心 > 職業培訓方案

      職業培訓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職業培訓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職業培訓方案

      職業培訓方案范文第1篇

      把鄉村初中畢業生培養成為熟練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中級技術工人,以服務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和培養新型農民為宗旨。為鄉村青年搭設就業平臺,解決我區鄉村初中學生就業和因貧困升學無望難題,為加快鄉村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二、培訓原則

      以提高就業能力為目標,鄉村初中職業技術培訓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堅持培訓與技能鑒定相結合、培訓與就業相結合,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提高培訓效率。培養出一批在生產、管理、服務領域技藝精湛的實用型人才,以達到富區裕民的目的

      三、培訓方式

      (一)培訓對象

      市區三所鄉(鎮)鄉村初中應往屆畢業生(年齡16~20周歲)

      (二)培訓科目

      1第一年:學生在鎮上初中學生職業技術培訓站學習基礎課程(語文、數學、英語、計算機、音樂、美術、體育、文明禮儀、書法、法制)

      2第二、三年:由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負責組織學生到市商貿高級技術學校學習專業課(現代汽車技術系、應用設計系、電子信息技術系、機械制造系、餐旅管理系共五種類別任其選擇)邊學邊實習。畢業后。并負責在市轄區內安排就業。

      (三)培訓形式

      1第一年:學生在鎮上初中學生職業技術培訓站學習期間采取走讀和寄宿相結合的方式。

      2第二、三年:學生在市商貿高級技術學校寄宿學習、實習。

      (四)培訓時間

      1鎮上初中學生職業技術培訓站培訓時間為年月~年月。

      2市商貿高級技術學校培訓時間為年月~年月。

      (五)培訓地點

      1第一年在市區鎮上初中學生職業技術培訓站。

      2第二、三年在市商貿高級技術學校(報考中級技術培訓班的學生。集中組織考試、體檢、政審,合格者方可被錄取為技術培訓班的學生,入學后,學生第一年在上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基礎課,第二年由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負責組織學生送往市商貿高級技工學校繼續學習、實習,三年后由市勞動局安排就業)

      四、培訓待遇

      1學生入學后。學校培訓期間,學校免收課本費、服裝費(軍訓服裝)住宿費。

      2培訓期間對于品學兼優的學生實行獎學金制。

      3市商貿高級技工學校委托市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學校職業技術培訓站與學生家長簽定協議書。市勞動局服務技術學校與家長簽定就業協議書、實習和安全協議書。

      4學習期滿考試合格。按照有關規定辦理國家農轉非手續,現承包的土地不收回。由市商貿高級技術學校負責安排在市轄區內就業,市區就業可免收城市增容費,并由企業代就業生交“三金”養老保險基金、醫療保險基金、失業保險基金)也可對口考其他高等院校。

      五、保障措施

      對初中畢業后繼續升學承擔不起三年學費(每生每年2500元,針對本區鄉村初中學生家庭相對貧困的實際。三年計7500元)不能參加培訓班學習的應屆初中畢業生,經區政府研究決定對區所轄三所鄉(鎮)鄉村貧困初中生繼續升學實施鼓勵政策。即:第一年、第二年每生每年只收取500元學費,其余的2000元由區政府組織各職能部門協調解決;第三年每生每年收取學費1500元,免1000元,第三年實行學生工學結合,頂崗實習。學生實習一年半期間每月至少可獲得工資600~1200元(分工種)

      1區勞動局與市商貿高級技工學校協議建立培訓基地。三年共計4.5萬元。

      2區民政局救助貧困學生資金予以每生每年300元支助。

      職業培訓方案范文第2篇

      第一條 為提高新進員工素質和技能,推行職前培訓體制,特制定本辦法。

      2、第二章 適用范圍

      第二條 凡公司新進初、中級員工均須進行職前培訓。

      3、第三章 培訓程序

      第三條 在新進員工報到后,全體新進員工進行一定時間的集中培訓。

      第四條 由公司人事部主持職前培訓,制定職前培訓計劃,并經公司領導批準后實施。

      第五條 新進員工應積極參加職前培訓,并填寫新進員工職前培訓表。

      第六條 各部門應配合人事部對新進員工的培訓工作。凡涉及介紹本部門職責、功能的,均應認真準備。

      第七條 新進員工培訓畢,將其培訓成績記錄在案。各位員工職前培訓表在員工簽字及各級主管評價后留存人事部。

      第八條 對在職能培訓中表現極差的,公司可以予以辭退。

       

      4、第四章 培訓內容

      第九條 培訓內容:

      1. 公司簡介(概況、公司歷史、公司精神、經營理念、未來前景、公司組織說明);

      2. 公司人事規章和福利(作息、打卡、門衛檢查、用餐、服飾、禮儀、休假、加班、獎懲);

      3. 員工手冊說明;

      4. 財務會計制度(費用報銷);

      5. 辦公設備使用和材料采購、申領、報廢;

      6. 消防安全知識普及,緊急事件處理;

      7. 本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工作規程;

      8. 投訴及合理化建議渠道;

      9. 參觀有關工廠現場、企業榮譽室;

      10. 引領到本人崗位工作場所,并與同事見面;

      11. 指引存車處、乘車處、更衣處、廁所、就醫處、食堂、飲水點等位置及注意事項。第五章 注意事項第十條 新員工抵達公司時,公司應營造歡迎新員工的熱烈氣氛,專人迎接,并貼標語。

      第十一條 培訓過程中介紹情況先務虛、后務實,按輕重緩急安排培訓內容。

      第十二條 培訓中書面講解、參觀現場、操作示范相結合。

      第十三條 在新進的前半個月中指定人員對新進員工進行個別輔導,及時解答其疑問,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幫助解決。

       

      職業培訓方案范文第3篇

      以“提效率優服務、強隊伍保發展”為目標,以業務知識培訓為切入點,創新思路、創新方式,有效提升我局干部職工的依法行政能力和法律素養,為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和加強法制隊伍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培訓對象和方式

      培訓對象:全體在職干部職工。

      培訓方式:采取耕地保護股、土地利用股、規劃勘查股、地籍管理股、礦產管理股、執法監察股六個業務股室業務股干輪流授課方式進行,每周開展一次。

      培訓時間

      20xx年10-12月份。

      培訓內容

      以工作流程、操作實務、注意事項、法律依據等作為主要培訓內容。

      幾點要求

      (一)高度重視

      各分管領導、股室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培訓活動,科學安排工作,妥善處理工學矛盾,及時組織本股、室、隊、基層所全體人員按時參加,并及時掌握學習培訓效果,確保業務知識學習培訓活動落到實處。

      (二)精心備課

      為確保學習培訓效果,備好課件是重要環節,授課人員要精心準備,認真撰寫培訓教案講義,要通俗易懂,讓干部職工聽懂、聽明白,要把備課過程當作強化自身業務素質的良好機會,通過備課,全面提升自身業務綜合素質。

      (三)加強紀律

      全體干部職工不得遲到、早退,無故不參加學習培訓,確因特殊情況不能參加培訓,要及時向主管領導請假,主管領導會前匯報局主要領導。培訓過程中要專心聽講、做好筆記,注意會場紀律,手機關機或調成振動,嚴禁隨意走動、聊天、玩手機等現象發生。辦公室負責做好參訓人員簽到、統計工作,對不按要求參加學習培訓情況及時匯報主要領導,經黨政聯席會研究后給予通報批評、扣發獎金等處理。

      職業培訓方案范文第4篇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省人民政府關于2016年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精神,圍繞創建省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縣,以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農民綜合素質、職業技能和創業發展能力為核心,建立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著力培養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轉型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

      (二)目標任務

      全縣計劃培訓人員750人,具體目標任務如下:

      1、職業農民培訓550人。培訓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400人、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50人、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100人。對培訓合格者頒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證書》,對培訓合格并經認定的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認定并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率達到60%以上。

      2、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產品電商人才(以下簡稱“電商人才”)培訓200人。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對培訓合格者頒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證書》。

      (三)獎補標準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獎補資金實行直補培訓機構的辦法,具體獎補標準是: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培訓按人均3000元、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訓均按人均1000元,電商人才培訓按人均2000元。獎補資金的具體撥付、使用和管理要求,按照省財政廳、省農委制定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執行。

      (四)實施范圍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在全縣各鄉鎮實施,重點培訓范圍是美麗鄉村中心村、貧困村的新型職業農民。各鄉鎮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分解情況見附件1。

      二、重點工作

      (一)確定培訓對象

      1、職業農民。職業農民培訓主要分為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三類。生產經營型主要培訓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骨干等,涉及茶葉、獼猴桃、中藥材、高山米、蔬菜、筍用林、畜牧等七個產業;專業技能型主要培訓從事茶葉生產加工的工人和雇員;專業服務型主要培訓統防統治植保員和村級動物防疫員。培訓對象遴選條件:長期穩定從事農業,有培訓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齡不超過60周歲,其中生產經營型培訓對象的家庭人均純收入為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倍以上,且產業達到一定生產規模(見附件3)。培訓對象遴選遵循立足產業、農民自愿的原則,由縣農發委按照個人申請、村委推薦、鄉鎮初審、縣農發委確定的程序擇優確定。2014、2015年已培訓的職業農民今年不再培訓。

      2、電商人才培訓。主要培訓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中,從事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以及返鄉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和退伍軍人等。培訓對象遴選條件:已開展或有開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愿望、年齡原則上不超過50周歲、有電腦和智能手機應用基礎。培訓對象遴選由縣農發委按照職業農民遴選程序擇優確定。電商人才與職業農民培訓對象不得重復。

      (二)確定培訓機構

      根據《市2016年新型農民培訓實施辦法》規定,結合我縣實際,擇優確定縣農廣校作為全縣2016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機構(見附件2),同時將職業學校作為職業農民培訓理論教學基地,共同組織培訓。縣農廣校負責學員整個培訓期間教學實踐管理,制定培訓計劃,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臺賬,職業學校負責制定學員理論教學期間管理辦法,全程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

      (三)明確培訓內容

      按照農業部推介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規范》要求,科學安排培訓內容和課程,培訓內容要符合我縣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廣泛征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需求,鼓勵采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點單式”培訓。培訓內容分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兩部分。

      1、職業農民培訓。公共基礎課重點培訓新型職業農民素養、涉農政策法規、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業生態環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農產品品牌化經營、市場營銷、“互聯網+”農業、現代農業經營與管理等內容。專業技能課重點培訓農業綠色增產增效攻關模式、良種良法配套、農信農機農藝融合、一控兩減三基本、農業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儲藏保鮮加工等技術技能。

      2、電商人才培訓。公共基礎課參照職業農民培訓內容安排。專業課重點培訓農產品電子商務知識、網絡店鋪建設、產品包裝、客戶服務、網絡店鋪營銷等內容。

      (四)創新培訓方式

      1、職業農民培訓。實行分類型、分專業、分階段、參與式、重實訓、強服務的培訓方式。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培訓時間累計不少于15天,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訓時間累計不少于7天。為提高培訓效果,原則上每期培訓班不超過50人;結合農業生產周期、農時季節和農民對技術需求等,分時段培訓,每段培訓時間不超過2天;注重實踐技能操作,理論課和實踐課時間按1:2安排;做到系統知識培訓與跟蹤指導服務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傳統培訓方式與現代培訓手段相結合。

      2、電商人才培訓。培訓時間累計不少于7天,其中理論和實際操作培訓5天、參觀學習2天。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高學員的參與性、互動性和實效性。

      (五)做好考試考核和認定發證工作

      培訓結束后,培訓機構采取理論考試和實踐考核相結合方式,對學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報縣農發委審定。對考核合格者,由培訓機構頒發《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證書》。對培訓合格的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按照省農委皖農科[2015]125號文件要求,進行新型職業農民認定,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對培訓合格的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電商人才進行統計造冊。

      三、進度安排

      按照立足產業、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組織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項目,按照以下步驟有序推進實施。

      (一)精心制定方案(3月中旬前)。制定實施方案。按照《市2016年新型農民培訓實施辦法》要求,結合實際,及時分解落實培訓任務,認真制定整體實施方案,明確指導思想、目標任務、重點工作、進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實施方案報省農委、省財政廳及市農委、市財政局備案。制定分專業培訓方案。按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規范》要求,圍繞創建省現代生態農業產業化示范縣,由縣農發委牽頭組織縣農廣校和產業專家等共同制定分專業培訓方案。方案要按規定時間(15天或7天)和分階段(7次或3次)培訓要求制定,主要明確每期培訓班的培訓機構及培訓具體時間、地點、內容、形式和工作要求等內容,以便培訓機構實施。分專業培訓方案及培訓機構承擔任務情況報省市農委備案。三是制定教學管理方案??h農廣校、職業學校要根據專業培訓方案,制定每期培訓班教學管理方案。方案主要反映組織領導、學員名單、教學計劃、培訓管理及后勤服務等方面的內容,報經縣農發委批復后實施,做到“一班一案”。

      (二)認真開展培訓(3月中旬至11月中旬)??h農廣校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分專業培訓方案和教學管理方案開展培訓,嚴格培訓時間進度和質量。遴選專業理論水平高、實踐和教學經驗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強、深受農民歡迎的專家、教授、農技推廣人員,以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優秀管理和技術人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為授課教師,每期培訓班至少聘請一名省級專家。電商人才培訓師資主要聘請省農產品電子商務培訓講師團成員,并根據需要擴大聘請師資范圍。認真選擇教材,并保證參訓學員人手一套省級以上統編教材(公共課教材10種以上和專業技能課教材3-5種)。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開展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每期培訓班建立5項制度:即班主任制度(每班確定一名班主任,負責日常管理工作);第一堂課制度(每期培訓班縣農委安排人員上第一堂課,宣講政策,并了解培訓機構培訓工作安排和學員需求等情況);學員培訓考勤制度(實行學員每天簽到);滿意度調查制度(每期培訓班最后一堂課,縣農委安排人員組織學員開展滿意度評價,了解培訓實施效果),培訓臺賬制度(建立培訓臺賬、培訓過程影像資料等培訓檔案)。

      (三)驗收總結階段(11月下旬-12月底)。抓好驗收工作。培訓機構在完成培訓任務后,要及時向縣農發委提出驗收申請,縣農發委會同縣財政局組織驗收,對驗收合格的出具驗收報告,對存在問題的待整改后再驗收,直至合格;抓好認定工作。培訓結束后,及時開展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并為新型職業農民建立檔案,落實跟蹤聯系服務和扶持政策;抓好總結工作??h農發委在項目驗收基礎上,認真做好總結工作,并按照省農委、省財政廳關于績效評價的部署和要求,對年度項目實施情況進行自查自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切實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成立以分管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農業、財政、人社、教育、職業學校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領導組(見附件4),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縣農發委,統籌協調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落實解決培訓工作遇到的問題,確保培訓工作有序開展。

      (二)注重培訓質量。依托與安農大的??h合作平臺,聘請安農大、省農科院、合師院、合工大等相關專業教師為外請專家,職業學校、縣農發委中級職稱以上在職人員為培訓骨干老師,縣內鄉土人才和龍頭企業負責人作為培訓輔導員,共同構建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師資庫。建立以部、省統編教材為主,其他正規出版教材和地方編印教材為補充的教材使用格局,保障教材質量。支持培訓機構將實訓基地建設與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農業企業基地等結合,確保每個專業建立一個實訓基地,增強實踐實訓能力。

      (三)強化監管督查。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納入對各鄉鎮和有關單位的考評內容,加強對實施情況的跟蹤調度,確保按照、按質和按量完成,達到預期效果。加大對項目資金的監督管理,確保??顚S茫椖抠Y金主要用于課堂培訓、實訓、參觀交流、聘請師資、信息化手段利用和后續跟蹤服務等相關支出。同時,建立項目資金審計制度,堅決杜絕“擠、占、騰、挪”項目資金現象,切實把民生資金管好用好。

      職業培訓方案范文第5篇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具有意愿向非農產業轉移和已向非農產業轉移需要提高技能的農村勞動力為培訓對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技能培訓、轉移就業為核心,以承接陽光工程項目,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城鎮就業技能培訓及其他企業急需工種為抓手,以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認真貫徹自治區、地區農業工作會議精神,爭取黨政重視,尋求多方支持,整合科技教育資源,聯合社會力量,切實有效地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為服務“三農”,促進我地區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總體任務:建立健全20xx年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工作體系,配置完善培訓基地、設施、手段、師資、教材、信息、臺帳、檔案等基礎條件,加強系統內培訓工作管理,申請陽光工程培訓、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城鎮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及其他培訓,努力形成上下聯動,橫向協作,運作優良,優質高效的工作格局。

      20xx年全地區開展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10000人次,任務分配情況如下:略

      三、基本措施

      1、積極爭取重視和支持。各縣(市)農廣校及其他培訓機構要將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的政策要求、目標任務、實施措施、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等認真向當地黨委、政府做好匯報工作,主動向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教育局、工商局、稅務局、農業局、陽光工程辦公室、扶貧辦等有關部門搞好協調和配合工作,以取得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將農村勞動力轉移職業技能培訓納入項目培訓工作中去。

      2、虛心接受主管部門的領導。各縣(市)農廣校及培訓機構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強內部培訓工作管理,虛心接受主管部門的支持和領導,以保證培訓工作有序進行。

      3、整合教育培訓資源,提高培訓效率。在充分發揮現有教育培訓資源作用的基礎上,改造和完善培訓機構,加強基地建設,完善教學培訓條件,培訓建立一批能起示范帶頭作用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基地,增加培訓項目,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的質量和效率。

      4、強化培訓機構工作力度。各培訓機構在工作中加大管理,強化工作環節連續制度,在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的師資、教材、市場信息、培訓資質認定、就業推薦、建檔立卡、跟蹤服務工作等具體工作中都要加大管理,落到實處。

      5、完善培訓基礎條件

      各培訓機構要采取自建、聯建、加盟和利用科技園培訓陣地等多種行之有效地方式建立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基地,并根據市場需求設置培訓內容和專業,根據培訓專業配備教學設施和篩選實習基地,落實培訓教材和師資隊伍,以保證培訓質量,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6、落實建章立制。要制定培訓工作的教學、實習、財務、信息、就業、檔案臺帳、跟蹤服務等完備的規章制度,加大規范管理力度,保障培訓工作有序進展。

      亚洲精品国产第1页| 亚洲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亚洲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日韩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苍井空亚洲精品AA片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www.亚洲日本| 亚洲av无码专区青青草原|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