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小兒呼吸系統疾病
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是兒科臨床中的常發病之一, 發病群體為幼兒以及學齡前兒童, 病情發展迅速, 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喘息、咳嗽、缺氧、呼吸困難等, 常發于春冬季節, 給患兒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威脅[1]。由于患兒年齡較小, 呼吸道內存在的分泌物難以排出體外, 不僅影響了治療, 而且也會使得病情進一步加重。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 運用霧化吸入法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越來越受到醫生的青睞[2]?;仡櫺苑治鲟嵵菔袃和t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呼吸系統疾病患兒的臨床資料,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84例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42例。觀察組:男65例, 女77例;年齡90 d~6歲, 平均年齡2.1歲;流喘肺炎35例, 急性喉炎22例, 支氣管哮喘37例, 支氣管肺炎48例;采用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治療;對照組:男74例, 女68例;年齡60 d~7歲, 平均年齡2.3歲;流喘肺炎41例, 急性喉炎23例, 支氣管哮喘36例, 支氣管肺炎42例;采用超聲霧化吸入治療。兩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根據患兒不同病情給予適當藥物治療:①流喘肺炎:氨茶堿、利巴韋林、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②急性喉炎:氫化可的松、利巴韋林、青霉素;③支氣管哮喘:地塞米松、5%碳酸氫鈉、氨茶堿;④支氣管肺炎:地塞米松、慶大霉素、α-糜蛋白酶。部分藥物可以加入生理鹽水。觀察組根據患兒的病情, 每天可安排2~3次治療, 每次10~20 min, 5~6 d一個療程;對照組每天安排1~3次治療, 每次20~30 min, 4~5 d一個療程。若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病情無好轉, 應適當調整治療方法。
1. 3 療效評價標準 有效:喘息、咳嗽、缺氧、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所好轉或者徹底消失;無效:病情無好轉, 甚至出現惡化。
2 結果
2. 1 療效對比 觀察組的有效率要略高于對照組, 兩組患兒的療效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對比
疾病 組別 例數 有效 無效 P
流喘
肺炎 觀察組 35 35/100% 0 >0.05
對照組 41 34/82.9% 7/17.1%
急性
喉炎 觀察組 22 22/100% 0 >0.05
對照組 23 15/65.2% 8/34.8%
支氣管哮喘 觀察組 37 36/97.3% 1/2.7% >0.05
對照組 36 32/88.9% 4/11.1%
支氣管肺炎 觀察組 48 48/100% 0 >0.05
對照組 42 37/88.1% 5/11.9%
2. 2 不良反應對比 不良反應主要表現為胸悶、煩躁、氣促等,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具體情況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對比
組別 例數 胸悶 煩躁 氣閉 氣悶
觀察組 142 0 0 0 0
對照組 142 5/3.5% 8/5.6% 3/2.1% 5/3.5%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要遠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是兒科臨床中的常發病之一, 病情發展速度快, 易引起患兒家長擔心?;純簹夤馨l育還未發育成熟, 氣管狹窄, 抵抗能力差, 黏膜柔軟黏液腺分泌不足, 咳嗽反射能力差, 極易導致黏膜腫脹, 進一步造成呼吸系統疾病。運用常規的治療方法對于患兒來講療效較慢且療程偏長, 運用霧化吸入法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已得到了社會的普遍認可[3]。
霧化吸入法包括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法和超聲霧化吸入法。早期較常使用的是超聲霧化器霧化吸入法治療, 而由于對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法的深入研究, 現在已得到廣泛應用[4]。在進行霧化時, 霧粒直徑約為1~4 μm, 極易被吸入小氣道以及肺泡內, 并且霧粒含水量較高, 可以起到濕化呼吸道的作用, 但同時也應該控制霧化量, 才能有效減輕患兒癥狀。此次臨床研究結果表明, 超聲霧化吸入法與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法療效無顯著性差異, 但是超聲霧化吸入法更易引起各種不良反應的發生, 給家長帶來了恐懼, 也使得治療變得困難, 因此在使用超聲霧化吸入法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時, 若發現有不良反應, 可調整為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法治療。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 醫院的醫療設備及環境也得到了全面優化, 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配備氧氣管道設備, 為采取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法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提供了有利條件?;純航邮苤委煏r, 可將氧氣霧化器安置在病床邊, 使得患兒容易接受。使用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操作簡便, 療程較短, 經濟實用, 也可以避免感染的發生, 有效地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先芬.氧氣霧化泵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護理.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 2010, 19(22):159.
[2] 李明靜.氧氣霧化器霧化吸入治療小兒呼吸系統疾病.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11, 10(10):782-783.
[關鍵詞] 高齡病人;老年呼吸系統疾?。?型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111-02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環境污染程度也不斷加重,導致近年來我國患有系統疾病的人數不斷增加。經過研究發現,患有較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為高齡病人,呼吸系統的各種疾病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種的常見病。目前臨床針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我國老齡病人發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具有發病時間較長,不易治愈的特點,能夠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3]。當前臨床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藥物有許多,例如糖皮質激素、抗氧化劑、免疫調節劑、支氣管擴張劑等。但是常規診治的方法并不理想,COPD還伴有呼吸衰竭的癥狀,病人的呼吸不順暢及其痛苦,在臨床當中使用有創機械診治病人容易出現呼吸機依賴的情況,而無創機械通氣方法能夠有效的改善這一情況。同時近年來又由于我國的生產力大幅提高,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豐富,患有糖尿病的人數也不斷增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經過調查發現,全有每年有9億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并發癥導致死亡的人數為7 000萬人,所以糖尿病 在近年來已經成為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的第一危害疾病。誘發糖尿病的因數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因數習慣,先天的遺傳因數,后天的藥物破壞,強烈的刺激等等,而導致病人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的因數也有很多,包括天氣和氣溫的劇烈變化,外界強烈的刺激,機體內環境距離變化均能導致呼吸系統疾病[4-5]。近幾年國外研究人員,通過大量的統計發現,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統疾病的高齡病人中有很多人有糖尿病的病史。同時也發現由于呼吸系統疾病合并糖尿病導致死亡的人數逐年增加。所以該研究通過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該院進行治療患有老年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50例高齡病人作為研究目標,在選擇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為對照。整理病人分析兩組病人的發病情況,發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況。通過實驗分析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齡病人與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該院進行治療患有老年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50例高齡病人作為研究目標,在選擇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病人50例中青年病人作為對照。整理病人分析兩組病人的發病情況,發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況。發現探究組病人有50例。所有研究對象年齡在60~83歲之間,所有研究對象的平均年齡為(73.73±8.91)歲,所有病人的體重在40.12~58.93 kg,平均體重為(51.58±9.25)kg,探究組所有研究對象的學歷分別是,中專以下30名研究對象,大專以下12名研究對象,大學以上有8名研究對象,研究組所有病人患病時間在2~17年不等,平均間隔時間為(9.69±3.95)年。對照組病人中有50例研究對象,對照這種研究對象年齡在27~55歲之間,對照組中平均年齡為(41.98±11.92)歲,所有病人的體重在48.12~51.23 kg之間,平均體重為(48.92±4.65)kg,對照組所有研究對象的學歷分別是,中專以下25名研究對象,大專以下19名研究對象,大學以上有6名研究對象,對照組病人患病時間在4~12年不等,平均患病時間長度為(5.4±3.76)年。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嚴重的心臟疾病,腎臟疾病和肝臟疾病。所有研究對象均滿足我國最新出版的第八版內科書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判定,對所有研究對象的年齡,身高,體重,心率脈搏和其他疾病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兩組病人基本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實驗方法
1.2.1 研究組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該院進行治療患有老年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50例高齡患者作為研究目標,在選擇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為對照。整理患者分析兩組患者的發病情況,發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況。針對研究組患者實施調查表法進行調查,再保證采用一對一單獨填寫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針對不能不識字的患者醫護人員幫組患者進行問卷填寫。填寫完畢后總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聯系。
1.2.2 對照組 收集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該院進行治療患有老年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50例高齡患者作為研究目標,在選擇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50例中青年患者作為對照。整理患者分析兩組患者的發病情況,發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況。對照組患者整理患者分析兩組患者的發病情況,發病原因和疾病分布情況。針對研究組患者實施調查表法進行調查,再保證采用一對一單獨填寫的方法,進行問卷調查,針對不能不識字的患者醫護人員幫組患者進行問卷填寫。填寫完畢后總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患者患有2型糖尿病的聯系。
1.3 統計方法
將該實驗的所以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 18.00 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所有計量數據使用均數±標準差(x±s)的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對所有計數治療進行t值檢驗。
2 結果
2.1 呼吸系統疾病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
經過發放調查問卷進行統計發現發現,高齡患者患有不同的呼吸系統疾病的高齡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人數為46人,兩種疾病并發率為92%。對照組患者中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人數為29人,兩種疾病的并發率為58%,P
2.2 老年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情況
對100該研究進行探究分析的研究對象患有的呼吸系統疾病的種類進行探究發現,患有呼吸系統感染的人數為34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人數為42人,患有肺癌的人數為12人,其他疾病14例。所以發現呼吸系統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癌是本地區患者患病率較高的幾種疾病。
3 討論
患有較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為高齡患者,呼吸系統的各種疾病已經成為了我國的一種的常見病。目前臨床針對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很多種。我國老齡患者發病率最高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為例子,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具有發病時間較長,不易治愈的特點,能夠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世界衛生組織經過調查發現,全有每年有9億人患有糖尿病,每年由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并發癥導致死亡的人數為7000萬人,所以糖尿病 在近年來已經成為危害全球人民生命安全的第一危害疾病[6-7]。誘發糖尿病的因數有很多,包括不良的因數習慣,先天的遺傳因數,后天的藥物破壞,強烈的刺激等等,而導致患者出現呼吸系統疾病的因數也有很多,包括天氣和氣溫的劇烈變化,外界強烈的刺激,機體內環境距離變化均能導致呼吸系統疾病。近幾年國外研究人員,通過大量的統計發現,患有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統疾病的高齡患者中有很多人有糖尿病的病史。所以本實驗對2015年2月―2015年7月到該院進行治療患有老年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50名高齡患者作為研究目標,通過實驗分析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齡患者與2型糖尿病疾病的相關性。
實驗發現,高齡患者患有呼吸系統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數和發病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綜上所述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齡患者常常合并患有2型糖尿病疾病,在治療高齡患者的呼吸系統疾病時應該注意控制患者的血糖。
[參考文獻]
[1] 劉琰.老年呼吸系統疾病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S3):60-61.
[2] 趙俊,陳敏,明凱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T細胞免疫狀況及免疫干預[J].廣東醫學,2010(6):747-749.
[3] 李彥芳,沈小梅.老年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及冠狀動脈病變特點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1):1319-1321.
[4] 曾曉麗,湯旭磊,劉曉菊,等.老年呼吸系統疾病與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7):3264-3266.
[5] 張化冰,向紅丁,楊玉芝,等2型糖尿病患者呼吸及消化系統死因分析十五省市19912005年住院糖尿病患者死因調查[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1,19(9):2529.
[6] 陳萍,兀威.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診治[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16(17):58-59.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有著多種不同的病種,而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該疾病本身具有難以治療、發作反復的特點,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嚴重的影響。根據相關統計顯示我國致死疾病當中,呼吸系統疾病位列第三名,僅僅在惡性腫瘤以及心腦血管疾病之下,而呼吸系統疾病致死疾病COPD以及相關疾病占據相當的比例[1]。近年來對于COPD的治療方法,主要是以預防為主,除了患者在嚴重急性期的時候進行相關的搶救措施外,提倡的是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能夠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關于該疾病的相關知識、衛生保健技能以及如何通過呼吸鍛煉以及體能鍛煉來對自身呼吸功能有所改善,更好的穩定病情,保證自身的生活質量[2]。我院自2007年開始對COPD患者應用健康教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自我院2007――2012年收治的COPD患者共80例,均符合COPD2007年我國診治指南標準,其中男68例,女12例,年齡在45-80歲,平均年齡63歲,進行健康教育,在一年之后觀察效果。
1.2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方法如下:口頭教育、舉行培訓班,發放健康資料、開展專題講座、走進家庭針對個體一對一交談培訓方式。
1.3系統教育內容
1.3.1COPD基礎知識教育指導患者了解疾病發病原因以及常見臨床癥狀。主要貫徹預防與診療原則,使其了解如吸煙、感染、空氣污染、職業粉塵等均為COPD危險因素,改善環境、減少去公共場所,對患者進行肺保健及戒煙知識宣教,介紹戒煙方法。
1.3.2介紹或癢療長期氧療的目的是糾正低氧血癥,治療目標是在休息睡眠過程中和活力過程中維持SPO2>90%。指導患者每日吸O215H,詳細介紹氧療機的使用方法。
1.3.3介紹鍛煉充分引流呼吸分泌物(體外引流、拍背)、指導進行呼吸功能相關鍛煉諸如:縮唇式呼吸訓練以及腹式呼吸訓練,這兩項呼吸訓練主要有以下效果:增加測分量、減少死腔量、增加肺泡通氣量,有效改善氣體分布以及緩解氣低癥狀,對改善呼吸功能有一定的療效[3]。
1.3.4心理疏導COPD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慮與抑郁,因此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協助患者和家屬制定情感支持計劃,鼓勵安慰、疏導系方法,緩解其不良情緒,增強抗病信心。
1.3.5藥物教育這對于抗菌藥物使用與治療COPD細菌感染急性加重有重要意義,但對COPD穩定期無需應用抗菌藥物,應指導患者避免盲目應用,指導患者基本的判斷病情的方法,如六分科步行法,介紹有關藥物的使用方法,按時按量服藥,定期檢查、定期評價。
2結果
3結論
所謂的健康教育,指的是通過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教育過程,使得患者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注意平時自己的日常行為改善維持和促進人體的健康[4]。健康教育的另一個作用是培養患者依從性,他們明意識到吸煙的危害性,能堅持氧療,堅持氧療鍛煉和治療,改善肺功能,改善高位癥狀,情緒穩定,提高了抗病的信心,生活的信心,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從而減輕家庭及社會負擔。因此健康教育是一件有效而經濟的治療方法[5]。由此可見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有突出效果,作為基層醫務人員更要大力推廣健康,使健康教育朝著規范化、系統化方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覃士柏、謝正福.著呼吸功能鍛煉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影響[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1,4(3):87.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大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規范(草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1997,10(4):199-203.
[3]邱小凡,吉婷,李育蓮,著.慢性理會健康教育效果觀察[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8,19(5):107-108.
關鍵詞:納洛酮聯合氨茶堿;小兒呼吸衰竭;效果分析
小兒呼吸衰竭是嬰幼兒死亡的常見原因,死亡率極高,一般常見于3歲以下嬰幼兒。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統和非呼吸系統疾病所致呼吸中樞和/或呼吸器官病變引起通氣和換氣功能障礙,由此產生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的一種臨床綜合征。小兒呼吸衰竭常見病因為嚴重肺部感染、哮喘持續狀態、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透明膜病等,是危及嬰幼兒生命的重癥疾病之一,所以對急性呼吸衰竭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非常重要。我們對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衰竭患兒進行具體治療分析發現,納洛酮聯合氨茶堿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一般資料與治療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呼吸衰竭患兒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都符合《兒科學》(第7版)小兒呼吸衰竭的診斷標準。在100例患兒當中,男患兒57例,女患兒43例。年齡在4月~3歲,平均(1.75±0.25)歲;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將患兒分為觀察組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對照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兩組的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次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的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在治療和控制感染的基礎上實施氧氣治療,保證其呼吸道通暢,并對并發癥進行及時積極的處理。觀察組在此治療基礎上采用納洛酮聯合氨茶堿配合治療。具體方法為納洛酮0.01~0.04mg/kg,每2~6h重復使用一次;氨茶堿首次劑量為5mg/kg,每8~12h重復使用一次,重復使用時劑量控制在2~3mg/kg,直到患兒病情穩定為止。
1.3 療效 痊愈:患兒在用藥后3~4h內呼吸衰竭癥狀以及各種并發癥明顯減輕,血氣分析各氧分壓達到正常值;好轉:在用藥48h之后呼吸衰竭癥狀明顯減輕,80mmHg>SaO2>60mmHg:在用藥超過48h之后呼吸衰竭癥狀以及相關指標并沒有改善,SaO2
1.4 統計學方法。對于具體療效來說,有效率的計算方法為:有效率=(痊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數據經過統計分析,利用χ2進行檢驗,當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2治療結果
2.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具體療效比較觀察組的有效率為90.0%,比對照組的72.5%高出17.5個百分點(χ2 =4.02 ,P
2.2 兩組臨床癥狀的緩解情況對比根據治療之后對比,兩組患者呼吸困難、呼吸頻率紊亂和發紺等癥狀都比治療前有明顯的療效(P
表2兩組癥狀緩解情況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3討論
小兒呼吸系統結構發育不夠完善以及呼吸系統代償功能差是造成小兒呼吸衰竭癥狀的主要病理因素。呼吸衰竭是小兒常見危重癥,多種嚴重的呼吸系統、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肌肉神經系統疾病及意外事故等均可造成呼吸衰竭,小兒呼吸衰竭常見的原因有中樞性及周圍性兩種。小兒呼吸衰竭癥狀在3歲以下嬰幼兒中屬于常見危重疾病之一,死亡率也很高,根據資料統計發現,對于某些特定嬰兒(早產兒),小兒呼吸衰竭發生率高達20%―30%,一般在出生后一周或兩周出現,也有在一歲到三歲之間出現這種癥狀的可能。
小兒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改變主要為低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發生機制,小兒呼吸系統正處于發育階段,代償能力較差,在疾病的影響下,易產生通氣及換氣功能障礙,嚴重時可導致呼吸衰竭。其中小兒呼吸肌容易疲勞,呼吸頻率快但效率低,呼吸中樞發育不健全,調節功能差,肺順應性差,擴張受限是小兒容易發生呼吸衰竭的主要生理基礎。納洛酮屬于阿片受體特異性拮抗劑,能穿過血腦屏障,增加呼吸頻率,降低CO2分壓,改善通氣障礙,緩解低氧性呼吸衰竭,從而改善中樞性呼吸衰竭和腦組織的血氧供應。單獨使用氨茶堿在治療小兒呼吸衰竭時效果不佳,雖然氨茶堿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緩解呼吸中樞受到的抑制,但是中樞神經系統在恢復興奮的同時會增大大腦的耗氧量,容易造成更重程度的腦缺氧。
納洛酮聯合氨茶堿對小兒呼吸衰竭的治療比普通的常規治療更能顯現出治療效果。本文觀察組共50例患兒中,痊愈36例(72.5%),好轉9例(17.5%),無效5例(10.0%)。對照組50例患兒中,痊愈26例(52.5%),好轉10例(20%),無效14例(27.5%)。兩組的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曾靜好,陳江龍.納洛酮聯合氨茶堿治療小兒呼吸衰竭臨床效果觀察[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1):68-69.
[2] 吳婕.納洛酮聯合氨茶堿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療效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101.
[3] 孫薇薇,逯軍,厲廣栩等.納洛酮聯合氨茶堿干預早產兒呼吸暫停39例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10,21(22):97-98.
[4] 張惠霞.小兒呼吸衰竭應用納洛酮聯合氨茶堿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7):110-111.
[5] 孟蓮花.經鼻持續氣道正壓通氣方案與納洛酮聯合氨茶堿方案治療繼發性新生兒呼吸暫停67例臨床療效比較[J].臨床醫學,2013,33(10):4-5.
【摘要】目的:探討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對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方法:將小兒呼吸系統疾病124例,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臨床分析。結果:試驗組氣喘、咳嗽緩解或消失的時間、治愈率和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關鍵詞】布地奈德混懸液;呼吸系統疾病;小兒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 9月診治的小兒呼吸系統疾病124例,其中,肺炎患兒4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34例,支氣管炎患兒12例,喉炎10例,支氣管肺炎患兒14例,支氣管哮喘患兒12例。所有患兒均符合《實用兒科學》(第七版)關于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標準,且排除心肝腎功能不全、佝僂病、營養不良等其他疾病,將所有患兒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68例,其中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齡(3.65±1.85)歲,其中肺炎患兒2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6例,支氣管炎患兒5例,喉炎5例,支氣管肺炎患兒1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10例;對照組56例,其中男34例,女22例,平均年齡(3.35±1.42)歲,其中肺炎患兒1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14例,支氣管炎患兒4例,喉炎4例,支氣管肺炎患兒6例,支氣管哮喘患兒12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肺炎分類以及其他基本臨床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兒根據病情實施吸氧、抗感染、止咳平喘、解痙等綜合治療。試驗組患兒在綜合治療中加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用完漱口,擦凈面部,并以5 d為1個療程,治療過程隨著患兒的病情變化適當調整治療方案[3]。
1.3 療效評估方法:患兒接受治療5 d后咳嗽、發熱、氣喘和聲音嘶啞等主要癥狀體征消失,聽診肺部音消失,X線肺部陰影消失為治愈;患兒接受治療5 d后內熱退,咳嗽、氣喘和聲音嘶啞等主要癥狀體征減輕,聽診肺部音減少,X線肺部陰影基本吸收為有效;患兒接受治療5 d后以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變,X線肺部陰影未見改變為無效。對所有患兒癥狀體征的改善,實驗室檢查的結果,住院時間,以及療效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分析EXCEL數據庫,t檢驗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 ±s)表示計量數據,χ2檢驗分析采用率表示的計數數據,以P
2 結果
2.1 患兒治療后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分析:通過治療,對患兒主要癥狀體征的分析發現,試驗組在聲音嘶啞、發熱、氣喘、咳嗽四方面的緩解或消失的時間比對照組明顯縮短(P
2.2 患兒觀察指標和住院治療時間分析:通過對患兒觀察指標和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分析發現,試驗組實驗室觀察指標恢復正常所需時間比對照組明顯縮短(P
2.3 療效比較結果:兩組治療效果分析發現,試驗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
3 討論
小兒呼吸系統疾病是小兒疾病中最為常見的疾病,容易導致小兒氣道受到損傷和發生炎性病變,出現氣道高反應性,從而反映出臨床表現。布地奈德混懸劑是新合成的非鹵化腎上皮質腺素,有較高的糖皮質醇受體結合力,抗炎作用強,它可使微小血管收縮,減輕炎癥滲出,減輕水腫和毛細血管擴張,抑制炎癥細胞向炎癥部位移動。阻止過敏介質的釋放和降低各種過敏介質的活性,增強氣道β腎上腺素能受體的反應性,能有效清除氣道炎癥,抑制炎癥滲出水腫霧化吸入方式已經成為小兒哮喘治療最佳方法[4]??芍苯邮顾幬镅杆購浬⒌胶粑腊l揮治療作用,解除黏膜充血水腫,采用霧化吸入具有局部藥物濃度高、起效迅速、全身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及患兒依從性好等優點,尤適用于無法掌握其他吸入技術且服藥困難的嬰幼兒,可廣泛應用于一般醫院,值的推廣。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 中華醫學會《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 兒童支氣管哮喘防治常規(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 2004.42(2):100-106
[2] 何 樨,丁務高,陳 景.布地奈德氣霧劑治療小兒肺炎87例效果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0,9(13):1024.
[3] 關小萍,林 艷.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療效觀察[J].廣東醫學,2009,30(7):1156.
[4] 于忠霞,王小鵬,畢見好.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0,5(1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