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范文第1篇

      關鍵詞:工業廢氣;污染治理;防治對策

      1 概述

      自21世紀開始,中國開始全面治理生態問題,不但修訂了相關法律法規,針對資源利用、生態建設、生態保護等內容做出了明文規定,同時還要求未來的工業發展應當是可持續的發展,同生態協調的發展。這些法律法規的出臺,明確了我國對于環境問題的態度,同時也堅定了社會各界治理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的決心。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各地加工產業以及石化產業的增加、汽車的增加等,使得排放到大氣中的廢氣越來也越多,并且這些廢氣難以分解,會隨著大氣流動而擴散,污染范圍大,對環境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應當以可持續發展作為指導理念,以工業、環境和諧發展作為基礎目標,加強工業廢氣污染治理,保護自然環境,保護人們健康。

      自人類發展進入工業化階段以來,廢氣污染始終是困擾人們的一大難題。但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若無法生存,那么發展就無從談起,只有將工業生產對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才能真正的令工業持續發展。因此應當落實工業生產中的環保理念,提高工業廢氣污染防治技術,限制排放危害性大、量大的廢氣,令工業發展、經濟進步同環境友好發展,實現良性的可持續發展。

      2 工業廢氣概述

      所謂工業廢氣是指工業生產中,所產生的有害氣體。從形態上可以將工業廢氣分為顆粒性廢氣以及氣態性廢氣,但是隨著工業生產技術的發展,在工業廢氣中還發現了放射源性廢氣。這些工業廢氣若不經過處理大量排放到大氣中將會嚴重威脅環境及人體健康。從來源方面進行分類可以將工業廢氣分為燃料燃燒廢氣以及燃料生產廢氣。而我國工業廢氣來源主要是燃料燃燒所產生的,例如木炭生產中,廠家需要對木材進行燃燒、熏蒸,因此會產生大量的氣態性、顆粒性廢氣,這些廢氣會嚴重影響生產廠家周圍的環境。而隨著工業的發展,我國工業廢氣的排放量也隨之增加,而環境對于廢氣的承載量有限。廢氣所帶來的二次污染問題也成為了工業發展所要面臨的又一嚴峻考驗。

      3 工業廢氣成分

      石油化工行業是工業廢氣生產排放量最大的行業,也是廢氣污染治理最為困難的。由于石油化工生產中所排放的廢氣不但成分復雜、種類繁多且排放量大、污染性強,難以治理。從形態上分析,工業廢氣可以分為顆粒性廢氣和氣態性廢氣。

      3.1 顆粒性廢氣

      此類污染物主要是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性煙塵,其來源主要有水泥廠、重型工業材料生產廠、重金屬制造廠以及化工廠等。在生產中,此類企業所需原料需要經過提純,由于雜質較多,提純后的可燃物不能完全燃燒、分解,因此以煙塵形態存在,形成廢氣,排放至大氣中引發空氣污染。

      3.2 氣態性廢氣

      工業生產中,必然會產生廢氣,這些廢氣若不經過處理便排放到空氣中勢必會對環境造成影響。其中氣態性廢氣是工業廢氣中種類最多也是危害性最大的。目前氣體性廢氣主要有含氮有機廢氣、含硫廢氣以及碳氫有機廢氣。(1)含氮廢氣。此類廢氣會對空氣組分造成破壞,改變氣體構成比例。尤其是石油產品的燃燒,在工業生產中石油產品的燃燒量巨大,而石油產品中氮化物含量大,因此廢氣中會含有大量氮氧化物,若排放到空氣中會增加空氣氮氧化物含量,對大氣循環造成影響。(2)含硫廢氣。含硫廢氣會對人們的生活環境造成直接危害,這是由于其同空氣中的水結合能夠形成酸性物質,引發酸雨。而酸雨會對植物、建筑以及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尤其會影響人的呼吸道。另外還會對土壤和水源造成影響,造成二次污染。(3)碳氫有機廢氣。該類廢氣統稱烴類,是一種有機化合物,主要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此類廢氣擴散到大氣中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引發一系列問題,影響深遠。例如臭氧層破壞會加重紫外線的照射,而紫外線會對人的皮膚造成傷害,引發各類健康問題。另外紫外線照射度的改變也會對生態系統以及氣候造成影響。

      4 防治對策

      4.1 加大監管力度、落實監管制度

      政府及相關監管部門針對工業廢氣污染問題應當嚴格監管,及時發現問題,并對需要整改的企業給予指導。(1)治理。首先應當令人們認識到工業廢氣污染對大氣的危害以及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治理工業廢氣污染的必要性。加強監管力度,定期對企業進行檢查、通報,誰污染誰治理。(2)發現問題。我國目前最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便是大氣污染,其是和人類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因此在通報檢查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絕不姑息,必須嚴肅對待。(3)通過嚴格的監管提高企業對廢氣治理的重視。作為政府,要嚴格監督,對不合格的企業予以查封,停止作業。在我國,很多工廠為了盈利不惜以污染環境為代價,或者即便被強制性的安裝了廢氣治理系統,但是在生產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廢氣治理僅僅成為了擺設。因此,加強工廠管理者和工人的環保意識是非常有必要的。環保部門應該定期組織到工廠開展環保宣傳,讓工人和工廠管理人員意識到隨意排放工業廢氣產生的后果。

      4.2 加強工廠內部管理

      工廠對工業廢氣未進行有效處理就隨意排放,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管理部門的有效監督,因此,環保部門應長期對工廠的廢氣排放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如果存在違規現象,及時與工程人員溝通;如果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則需對所在工廠進行停頓改造。此外,政府部門也應對隨意排放廢氣的工廠進行嚴打,一旦發現隨意排放廢氣的工廠應當從嚴處置。作為企業個體,要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的相關法規,響應政府的政策,自我監督,為實現人類的“碧海藍天”貢獻力量。

      4.3 完善工業廢氣的治理技術和設備

      目前,用于處理工業廢氣的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深度催化、直接燃燒、冷凝回收、吸收和近些年新發現的生物學處理技術,這些技術都有其優缺點和提升空間。目前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較為完善的技術,它是利用微生物將工業廢氣轉化為對人體無害或可利用的物質。在設備方面,目前有十幾種工業廢氣處理設備,這些設備仍然存在著體積龐大、處理力度小等缺點,應用到生產中不但會增加生產成本還會對生產效率造成影響。對工業廢氣的防治技術和設備進行改進,將會提高工業廢氣的處理效率,并減少因其排放而帶來的危害。所以,我們要不斷的革新工業廢氣的治理技術,投入資金和人力,研究開發新的治理技術,增設更先進的設備,并結合當前的大氣治理需求和環境特質選擇合適的治理方法,促進良好環境的建設。

      5 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總結出,目前我國的工業廢氣污染問題仍舊十分嚴峻,影響著我國工業長遠發展。因此必須加強污染防治以及管理力度,通過新設備、新技術的引進,有效降低廢氣的排放量以及危害性。另外還應當從社會大眾觀念的提升入手,通過環保理念的普及,提高大眾對環保問題的重視,以此提高社會監督作用,多方面加強工業廢氣污染治理,實現可持續化的工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正怡.生物法處理工業廢氣的技術探討[J].科技促進發展,2012(4):42.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范文第2篇

      (1.吉林省林昌環境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長春130021;2.中國62106部隊,遼寧大連116023)

      摘要:在做橡膠制品工業項目環評時,要理解和掌握《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對于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重點要理解直接排放限值及間接排放限值標準的區別及要求,從而提出相應的水污染物處理措施;對于大氣污染物排放,關鍵是正確確定污染物源強、廢氣收集率、有組織及無組織排放量、環境質量標準以及基準排氣量及基準排氣量排放濃度,并根據標準限值要求提出有效地廢氣治理措施。

      關鍵字:橡膠制品工業;環境影響;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X8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500(2015)02-0045-03

      收稿日期:2014-12-11

      作者簡介:李吉龍(1977-),男,吉林長春人,本科,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

      橡膠制品是以橡膠為主要原料經過一系列加工制得的成品的總稱。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具有特殊的高彈性,優異的耐磨、減震、絕緣和密封等性能。橡膠制品工業指以生膠(天然膠、合成膠、再生膠等)為原料、各種配合劑為輔料,經練膠、壓延、壓出、成型、硫化等工序,制造各類產品的工業。主要包括輪胎、摩托車胎、自行車胎、膠管、膠帶、膠鞋、乳膠制品以及其他橡膠制品的生產企業。由于橡膠制品種類和規格繁多,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及人們需求的旺盛,新上橡膠制品工業項目會越來越多,這些新上及技術改造的橡膠制品工業項目均需要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在進行這類項目環評時主要依據的標準及如何掌握標準是關鍵。

      1橡膠制品工業項目環評的主要依據

      對橡膠制品工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除了依據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外,環評依據的標準在2012年1月1日前主要為2008年頒布實施的《橡膠工廠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469-2008)。

      2008年頒布實施的《橡膠工廠環境保護設計規范》(GB50469-2008)規定:對橡膠加工過程膠漿制備、浸膠漿和膠漿噴涂等工序的有機溶劑揮發氣體、橡膠加工過程產生的熱膠煙氣和硫化煙氣、橡膠加工酸洗過程產生的酸霧、再生膠脫硫罐產生的廢氣中的非甲烷總烴和其他廢氣(復合臭氣除外),宜采取有組織排放措施,并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的有關規定。還規定:橡膠工廠排出的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其水質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的有關規定。

      可見,在2012年1月1日前,大氣污染物排放主要依據《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水污染物排放主要依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2011年9月21日,國家環境保護部《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7632-2011)頒布,該標準于2012年1月1日起實施。因此從2012年1月1日起,橡膠制品工業項目環評時,主要污染物排放即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排放執行《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6732-2011)。其中,標準沒有規定的大氣污染物中除氨以外的其他惡臭污染物排放仍然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

      2《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主要內容及適用范圍

      《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7632-2011)規定了橡膠制品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監測和監控要求,以及標準實施與監督管理等相關規定。該標準從行業特點出發,規定了該行業主要污染物即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標準的適用范圍包括:現有橡膠制品生產企業或生產設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橡膠制品工業企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及其投產后的水污染物和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2.1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該標準對于現有企業不但規定了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而且還規定了執行期限,即從2012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前止;從2014年1月1日起現有企業水污染物也執行新建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限值。

      標準中還規定在國土資源開發密度已經較高、環境承載能力開始減弱,或水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容易發生嚴重水環境污染問題而需要特別保護措施的地區,應根據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嚴格控制企業的污染排放行為,為此標準規定了現有和新建企業水污染物特別排放標準限值。

      其中除規定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外,還規定了基準排水量。基準排水量是指用于核定水污染物排放濃度而規定的消耗單位膠料的廢水排放量上限值。這里的膠料是指包括生產原料中所用的天然膠、合成膠及再生膠,其中乳膠制品企業耗膠量按60%的乳膠計算(不折算為干膠)。

      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適用于單位膠料實際排水量不高于單位膠料基準排水量情況,若單位膠料實際排水量超過單位膠料基準排水量,須按規定將實測水污染物排放濃度換算為水污染物基準排水量排放濃度,并以換算后的水污染物基準排水量排放濃度與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進行對比,評價是否達標準。

      在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還規定了每種污染物的直接排放限值、間接排放限值及污染物的監控位置。直接排放就是指企業直接向環境排放水污染物的行為。從標準可以看出,直接排放限值不分水體功能,即不管是幾類水體,只要不是《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規定的禁止排放的水體,均執行該標準值。在環評時要注意,其他項目清凈下水中懸浮物可能符合《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標準限值,允許直接排放。而橡膠制品工業項目清凈下水懸浮物可能不滿足《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27632-2011)中懸浮物標準限值,需要進行沉淀處理后才能排放。

      橡膠制品工業項目廢水一般包括生活污水、生產廢水及設備冷卻系統排污水等。如果是直接排放,則項目廢水一般均需要處理后才能達標;設備冷卻系統排污水建議經沉淀處理后直接排放;生產廢水采用混凝法預處理后與生活污水一同經生化法處理后排放。如果是間接排放,即項目廢水可以依托區域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環評時建議將生產廢水經混凝法預處理后與生活污水、設備冷卻系統排污水一同通過企業總排放口排放。

      2.2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了現有及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及現有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適用期限。現有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適用期限與現有企業水污染物排放濃度適用期相同。在新建企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限值中,規定了4種污染物的排放濃度限值,即顆粒物、氨、甲苯與二甲苯合計、非甲烷總烴,同時還規定了顆粒物、氨及非甲烷總烴的基準排氣量。基準排氣量的定義為用于核定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而規定的消耗單位膠料的廢氣排放量限值。

      在工程設計及實測中,往往實際排氣量要遠大于基準排氣量。因此,在環評及驗收時,需要將實測(環評時通過排污系數法或類比法及其他方法確定的源強)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換算為基準排氣量排放濃度,利用換算后的基準排氣量排放濃度與標準限值進行對比,從而判定是否達標。

      該標準中的基準排氣量是指有組織排放,而橡膠制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不可能完全被集氣罩收集,有一部分是以無組織形式排放的。在環評時廢氣收集率的確定及無組織排放的廢氣的評價是此類項目大氣污染物環境影響評價應該重點關注的。

      環評時確定廢氣集氣罩的廢氣收集率是環評的難點。因為廢氣收集率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車間結構、空間大小、封閉程度、采用的排風系統類型、設計的風速等,均影響集氣罩收集率。一般我國北方地區的車間封閉程度比南方地區要好一些。在排風系統運行時,車間內易形成一定的負壓,從而抑制了無組織排放。因此,環評時確定廢氣收集率,北方應較南方高一些。廢氣收集率一般不能用類比法確定。因相同的生產工藝、相同的生產規模、相同的廢氣收集設施,廢氣收集率也不一定相同。因此,在確定此類項目廢氣收集率時,建議與建設單位溝通,了解車間結構、空間大小、封閉程度、所采取的排風系統類型及廢氣處理設施的設置、設計風速等資料,合理確定廢氣收集率。如果缺少相關資料,則取經驗數據,取值范圍在80%~95%之間。

      廢氣收集率有一個基本的確定方法,即首先根據膠料用量及污染物排放系數確定評價因子的源強,然后設定一個最低廢氣收集率,根據該設定的收集率計算評價因子的無組織排放量,利用計算的無組織排放量采用面源估算模式計算評價因子廠界無組織監控點的濃度,最后將計算的結果與《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現有和新建企業廠界無組織排放限值進行對比。如果達標,則該設定的廢氣收集率合理,否則應提高廢氣收集率。

      在評價顆粒物、氨、甲苯與二甲苯合計、非甲烷總烴等評價因子的環境影響時,應首先確定氨、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甲苯及氨執行TJ36-79《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中居住區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允濃度0.3 mg/m3、0.2 mg/m3的標準;甲苯與非甲烷總烴取前蘇聯居住區大氣污染物最高允許濃度標準0.6 mg/m3、2.0 mg/m3的標準。而《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甲苯、二甲苯排放濃度是二者的合計。建議在環評時應將二者的排放濃度分別計算,將二者的合計與標準進行對比,從而有利于計算最大落地濃度占標率。如果沒有將甲苯、二甲苯分開計算,而用二者的合計計算最大落地濃度,則在計算最大落地濃度占標率時,應本著從嚴控制的原則,取環境質量標準最嚴的二甲苯空氣質量標準作為計算依據。

      在確定排氣筒高度時,本標準與《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有區別。《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規定:排氣筒周圍200 m范圍內有建筑物時,排氣筒高度還應高出最高建筑物高度5 m以上;而《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是排氣筒高度應高出最高建筑物高度3 m以上。

      《橡膠制品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也對污染物監測提出了一般要求,并規定了水污染物、大氣污染物測定方法。對于污染物監測與其他項目環評要求基本一樣,需要提出監測因子、監測點位、監測頻次、采樣時間等。

      3小結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范文第3篇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0773024):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11”工程項目

      作者簡介:張金艷(1965-),江西彭澤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濟貿易研究中心副教授、管理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財政學、資源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摘要:基于1987~2008年廣東省外商直接投資、工業“三廢”排放量或產生量的數據,文章對廣東省外商直接投資與環境污染因果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資的增長是導致工業廢氣排放量增加、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而不是工業廢水排放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為此,應優化外商直接投資的有效措施,以減少環境污染。

      關鍵詞:外商直接投資;工業“三廢”;環境污染;Granger因果關系

      中圖分類號:F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0594(2010)07-0056-05 收稿日期:2010-03-10

      一、引言

      該革開放以來,廣東省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簡稱FDI)呈良好增長態勢,并與對外貿易相互促進,從而贏得了我國經濟大省的地位。2008年,廣東省實際利用FDI額達191.67億美元,為1987年的實際利用FDI額(5.94億美元)的32倍:從廣東省實際利用FDI額占全國實際利用FDI額的比率來看:1987年為25.67%,2008年為20.74%,1987~2008年達年均25.34%。伴隨著實際利用FDI的快速增長,廣東省的工業廢水、工業廢氣與工業固體廢物(簡稱工業“三廢”)的排放量或產生量均為上升態勢(詳見圖1);與此同時,廣東省的酸雨頻繁、陰霾天氣增多和水質下降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這就引起我們對外商直接投資(FDI)與環境污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的思考。

      關于FDI與環境污染的關系,國外學者持以下觀點:1.Water(1979)和Ugelow(1982)認為,隨著國家間FDI的流動和規模不斷加大,為了經濟和政治的目的,豐裕的環境資源常常誘發發展中國家放松環境管制,從而使污染密集產業不斷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即“污染避難所假說”);2.Porter和Linde(1995)認為,環境管制是對FDI進行約束,但同時也給FDI以改革的動力并由此彌補環境管制造成的成本損失;3.Eliste和Fredrisson(1998)認為,環境需求的增加可以通過環境政策使生產補貼發生相對變化導致出口增加和進口下降。在國內,應瑞瑤和周力(2006)認為,FDI是我國環境污染的格蘭杰原因,各個地區FDI的相對水平與工業污染程度正相關,東部地區對工業污染的彈性低于中、西部地區;郭紅燕和韓立巖(2008)認為,FDI存量的增加使工業污染排放增加,也優化了經濟結構和提高了技術水平,進而又減少了工業污染排放,FDI對中國環境的總效應是正面的,但影響程度較小;于峰和齊建國(2007)認為,FDI存量誘致的經濟規模擴張和經濟結構變化帶來的我國環境效應均為負面的,而其誘致的技術轉移帶來的我國環境效應為正面的,但FDI存量的總體環境效果則是消極的。總體而言,國內學者對FDI與環境污染關系的研究主要著眼于全國,較少涉及某一省份特別是我國FDI大省――廣東省。本文基于1987~2008年廣東省FDI與環境污染的數據,運用計量經濟學原理,對FDI與環境污染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從而為廣東省FDI結構優化與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提供有益的參考。

      二、FDI與環境污染的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本文運用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對FDI與環境污染的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由于FDI與環境污染的數據均為時間序列數據,而多數時間序列經濟數據是非平穩的,對其作簡單線性回歸時,可能會產生“偽回歸”現象,進而影響結論的可靠性。為了避免這一弊端,就要對FDI與環境污染數據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和協整關系檢驗。因此,本文實證分析的檢驗過程為:時間序列平穩性的單位根檢驗、Johansen協整檢驗、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一)數據的說明

      本文以廣東省工業“三廢”的排放量或產生量表示該省環境污染的情況,以廣東省實際利用FDl表示該省FDI。廣東省實際利用FDI與環境污染的數據來源于《廣東統計年鑒》,樣本時間為1987~2008年。由于FDI和工業“三廢”排放量或產生量的單位不同,并且兩者之間的絕對值比較大,考慮到消除異方差的影響和對時間序列數據取對數并不改變時間序列的性質和關系,因此就要對時間序列數據取對數來進行分析。在分析過程中,變量fdi、water、gas、waste分別表示外商直接投資額、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在這些變量前面加ln則表示對這些變量取對數。本文數據處理軟件為Eviews 5.0。

      為判斷FDI、工業廢水排放量、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是否存在顯著相關性,就要分別對這些變量取對數后進行相關性檢驗,結果見表1。表1顯示,FDI與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工業廢水排放量相關系數分別為0.908、0.554、0.319,而且工業“三廢”排放量或產生量的三個變量之間相關系數有的達到了0.8以上。這表明工業“三廢”排放量或產生量之間存在多重共線性的可能。為了避免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就應把這三個變量分別與FDI的關系進行研究。

      (二)時間序列的單位根檢驗

      時間序列的平穩性是指時間序列的均值和方差與時間t無關,而且協方差只與時期間隔有關,與時間t無關;否則,時間序列是非平穩的,但是有些非平穩時間序列可以通過取差分的形式形成平穩序列。

      本文平穩性檢驗方法是采用ADF檢驗(AugmentDickey-Fuller test)。該檢驗是通過在回歸模型右邊加入因變量xt的滯后差分項來控制高階序列相關,最優滯后期的選擇按Schwarz Info Criterion(sIc)最小原則來確定,具體的回歸模型如下:

      ADF檢驗主要是對δ是否為O進行分析(H0:δ=0),如果接受零假設,則存在單位根,該時間序列為非平穩的;如果拒絕零假設,則不存在單位根,時間序列是平穩的。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2。

      表2顯示,四個時間序列都是非平穩的,但是取一階差分后都變成平穩的,所以它們都是一階單整時間序列,可以對它們進行協整檢驗。

      (三)dohansen協整檢驗

      不同時間序列是同階單整,并且它們的線性組合是平穩的,則時間序列可能存在協整。Johansen協整檢驗是基于向量自回歸模型(VAR),采用最大似然比法,使用跡統計量或最大特征值統計量做

      假設檢驗。本文對FDI與“三廢”排放量或產生量的因果關系進行研究,因此需要對“三廢”排放量或產生量分別與FDI進行協整檢驗,結果見表3、表4、表5。

      在表3中,原假設r=0表示不存在協整向量,即變量不存在協整關系;r≤1則表示至多存在一個協整向量,即變量間存在協整關系。表3顯示,拒絕r=0,而接受r≤1。因此,工業廢氣排放量與FDI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兩者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

      同理,表4顯示,拒絕r=0,而接受r≤1。因此,工業固體廢物的產生量與FDI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兩者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

      同理,表5顯示,拒絕r=0,而接受r≤1。因此,工業廢水排放量與FDI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兩者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關系。

      (四)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是從統計意義上檢驗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其基本原理是:假設有兩變量x和Y相互影響,如果x滯后值對Y有顯著性的影響,我們就說x是Y的Granger原因;同理,如果Y的滯后值對x有顯著性影響,Y是x的Granger原因。由上文分析結果可以看出,工業廢氣排放量、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工業廢水排放量分別與FDI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岡而可以分別對它們進行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利用如下模型:

      表6顯示,對于假設:FDI不是工業廢氣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1nfd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lngas),F統計量的P值小于0.10,在10%顯著性水平下應該拒絕該假設。從而可以得出,FDI是工業廢氣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同理,工業廢氣排放量不是FDI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認為FDI的增長導致了工業廢氣排放量的增加。

      表7顯示,對于假設:加工貿易出口額不是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的Granger原因flnexport does notGranger Cause lnwaster),F統計量的P值小于0.10,在10%顯著性水平下應該拒絕該假設,從而可以得出,FDI是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的Granger原因;同理,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不是FDI的Granger原因。因此,可以認為FDI的增長導致了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的增加。

      表8顯示,對于假設:FDI不是工業廢水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flnexport does not Granger Causelnwater),F統計量的P值大于0.10,在10%顯著性水平下應該接受原假設,從而可以得出,FDI不是工業廢水排放量的Granger原因;同理,工業廢水排放量也不是FDI的Granger原因。

      三、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分析與建議

      從上文內容來看,對廣東省FDI的行業分布進行探討,有助于分析上述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結果。總體上來看,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FDI的行業分布的格局變化甚微,制造業的FDI占總FDI的比例年均達到72%(見圖2),并且主要分布在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家具制造業、紡織業、金屬制品業(含日用金屬制品業)。

      (一)FDI的增長是導致工業廢氣排放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

      紡織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較大量工業廢氣,家具制造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噴漆廢氣。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和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均為高耗能行業,為滿足這兩個行業的需要,廣東省建立了十余個以煤炭或柴油(主要以煤炭)為原料的電廠,這些電廠在生產過程均會排放工業廢氣。所以,廣東省FDI的增長導致了工業廢氣排放量的增加,造成了環境污染。

      (二)FDI的增長是導致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增加的Grange r原因

      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與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在生產過程中均產生一定量工業固體廢物,并且為這兩個高耗能行業服務的電廠要產生大量固體廢物。同時,家具制造業及金屬制品業(含日用金屬制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一定量工業固體廢物。所以廣東省FDI的增長導致了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的增加,造成了環境污染。

      (三)FDI的增長不是導致工業廢水排放量增加的Granger原因

      相對而言,紡織業的FDI占制造業的FDI比例較低,而且呈下降態勢;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家具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含日用金屬制品業)的FDI占制造業的FDI比例較高,而且呈上升態勢。因而,即使紡織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較多工業廢水,但由于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家具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含日用金屬制品業)在生產過程中基本不產生工業廢水,所以,FDI的增長并不能導致工業廢水排放量增加。已有證據表明,廣東省本地的鋼鐵、有色金屬、水泥、化工、紡織等行業的企業是工業廢水的排放源。

      綜上所述,在利用FDI過程中,為減少環境污染,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加強對新增FDI企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境審批工作,切實管好和把住各種工業污染源頭。

      2 鼓勵FDI企業使用清潔能源、再生能源,改造和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

      3 限制規模小、資源消耗大、污染性強、經濟效益差的FDI企業。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范文第4篇

      1、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的經濟發展戰略要求。2009年初,國務院出臺《關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了加快推進重慶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著力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總體要求。減少污染排放,建立循環生產模式,改善人們生產、生活環境刻不容緩。工業污染是制約環境問題的主要因素,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工業增長是社會和技術進步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中國工業經濟高速發展伴隨的工業污染防治一直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和關鍵,有效地控制工業污染是中國乃至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對于老工業城市重慶來說,工業對于城市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更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近幾年重慶工業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50%以上,工業占GDP的比重最大。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伴隨而來的工業三廢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因此,降低工業污染的排放是改善重慶城市環境質量的關鍵。在重慶老工業基地重新崛起的戰略背景下,對工業污染的相關分析和預測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通過分析影響重慶市工業污染的主要因素和未來重慶工業污染排放量,不僅能夠降低工業污染的排放量,還能夠為重慶工業污染的規劃和控制提供決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慶的環境現狀。

      2、國內外相關文獻回顧

      近年來,國內外關于工業污染的影響因素以及預測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國外,Bruyn(1997)分析了經濟結構、環境保護政策、排污強度、收入水平等因素對SO2的影響,文章指出經濟結構以及環保政策對污染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在發達國家尤為明顯。Laurent Viguier(1999)分析了1971.1994年間匈牙利、波蘭、俄羅斯以及OECD國家的SO2,NOx和CO2的排放情況,并采用Divisia指數分析法研究了排放系數、經濟結構、能源強度等因素對排污強度的影響,研究發現在轉軌經濟時期,高能耗是造成高排污強度的主要因素。Selden(1999)和Selden(2002)分析了經濟規模、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環保技術以及生產率等對美國大氣污染和全球SO2的影響,并指出從總體變化來看,經濟規模的增長以及生產技術的改善是主要的影響因素。Hettige et al(2000)分析了工業生產總值、工業污染排放比例以及污染強度與工業廢水排放的關系,結果表明隨著工業生產總值的增加,工業廢水污染將更加嚴重。Antweiler el al(2001)建立了理論模型研究了在國際商品市場上,生產技術、貿易規模以及貿易構成對全球S02排放的影響,并用相關數據對這一模型進行了驗證,研究顯示自由貿易有利于環境污染的控制。

      在國內,慕金波等(1992)探討了灰色預測模型對某市化學工業三廢的預測,預測結果顯示未來幾年內某市化學工業三廢將呈現上升趨勢。張勁等(2007)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分析了武漢市工業三廢產生量的主要因子,并運用GM(1,1)模型預測了武漢市2010年三廢產生量,發現武漢市三廢產生量與城市規模和能源使用量關聯度較大,同時運算出了預測值。汪東等(2010)運用指數函數模型以及灰色關聯分析法對天津市工業污染排放特征及其成因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天津市環境污染變化的主要影響因子包括工業總產值、國際貿易、能源消費、城市發展、工業污染治理、環境科研投入以及排污費征收。耿強等(2010)采用中國省級面板數據,分析了中國工業污染排放強度的影響因素。通過分析發現:工業污染排放強度以及工業化進程對工業污染排放有重要影響,國有工業企業在排污方面可能存在雙向效應,環保表現不明確。

      綜上,已有研究中關于工業污染的影響因素的選擇缺乏系統性和完整性,現有研究主要以SO2和其他個別污染指標代替工業污染。同時,在運用灰色關聯分析法之前,關于各因素對工業污染的影響方向性問題的研究較少。因此,研究中關于影響因素選擇的合理性、研究和預測的針對性有進一步深入的空間。目前,針對重慶工業污染的影響因素分析及預測方面的研究鮮少。因此,本文試圖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及結合重慶的實際,進一步完善工業污染影響因子,選取工業廢水、工業廢氣、工業SO2、工業粉塵、工業煙塵、工業固廢作為工業污染指標進行灰色關聯分析并進一步對重慶工業污染的排放量進行預測。

      3、重慶市工業污染排放現狀分析

      重慶工業結構以重型化工業為主,輕工業為輔,而且受歷史、地理以及交通因素影響,重慶工業主要沿長江、嘉陵江沿線分布,工業污染比較嚴重。近年來,雖然重慶加大了對工業三廢的治理力度,工業污染狀況有所改善,但通過對《重慶市統計年鑒》相關統計數據的深入分析,我們發現重慶市工業污染排放規模仍然較大,整體污染情況并不樂觀。

      圖1描述了2003年以來重慶市工業污染排放情況。從圖中可以看出,雖然近年來重慶加強了對三峽庫區污水治理以及次級河流的整治,工業廢水排放量有所下降,但工業廢氣排放總量卻大幅上升。工業SO2、工業粉塵以及工業煙塵緩慢下降,但整體變化幅度較小。工業固體廢物排放在2005年大幅上升,2006年以來有所下降,之后的幾年呈現出逐漸增加的趨勢。

      縱觀近年來重慶工業污染情況,我們可以發現工業廢氣和工業固廢不僅在排污總量上逐年增加,而且增長速度也越來越快。雖然工業廢水排放量有所控制,但從工業三廢排放的絕對數量看,工業廢水遠遠大于工業固廢。相比其他工業污染指標而言,工業SO2、工業粉塵以及工業煙塵排放絕對量小,不能從整體上改變污染狀況。隨著重慶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重慶的工業污染程度也將越來越嚴重。降低工業污染的排放強度,減少工業三廢的排放量是解決重慶環境問題的關鍵。只有對影響重慶工業三廢排放的相關因素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重慶的工業污染問題。因此,本文將對影響重慶工業三廢排放的相關因素進行深入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對未來重慶工業三廢排放量進行預測,這將有利于改善重慶城市環境質量。

      4、重慶市工業污染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

      4.1 指標選擇

      影響工業污染排放的因素有諸多,包括自然因素、人文社會因素、經濟因素等,然而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都是通過經濟因素體現出來。因此,本文綜合了宋香榮等(2010)選取的新疆環境污染影響因子,張勁等(2007)選取的武漢工業三廢影響指標,趙海霞等(2006)提出的江蘇省環境污染影響因素以及包群等(2006)在分析中國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時采用的相關因素。在此基礎上,通過對工業污染定性分析以及結合重慶的實際,選取如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工業化程度、對外貿易程度、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城市化水平。由于歷年《重慶統計年鑒》中關于萬元GDP能耗、環境科技投入以及生產技術的數據統計不完善,因此我們選取剩下的六大指標進行分析。各個指標具體解釋如下:

      (1)X1:經濟規模。經濟發展意味著更大規模的資源需求,因而對環境會產生相應的影響。依照環境經濟學理論,其他條件不變,經濟總量越大,自然資源的消耗越快,環境污染排放越多,施加于環境的壓力越大,相應的環境質量狀況就會越差。

      (2)X2:產業結構。從產業結構來看,不同產業的排污強度不同。通常,隨著一國經濟發展,該國經濟會從以第一產業為主向第二產業轉變,環境污染加重。在三次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所占比重越大,工業污染越嚴重。

      (3)X3:工業化程度。伴隨著一國或者一個地區工業化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資源被開發利用,資源消耗速率開始超過資源的再生速率和環境承受能力,污染大幅增加,環境質量下降。工業化程度越高,工業三廢的排放越多,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越嚴重。

      (4)X4:對外貿易程度。對外貿易對工業污染的影響顯著。一方面,鼓勵出口的對外貿易政策使企業長期處于高資源投入、高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工業產出的“三高一低”型工業生產狀態,可以說是消耗了后代寶貴的自然環境資源來換取當代人的外匯收入。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出口產品從原來的初級產品轉換為工業制成品,對工業品需求的增加必然帶來大量的工業污染物。

      (5)X5: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反映了一國或一個地區對環境治理和投入的力度。工業污染治理投資越多,環境質量將會提升,因此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對工業污染具有相反的效果。

      (6)X6: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發展一方面推動了經濟、文化、教育、科技和社會的不斷發展,把人類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向新的階段;另一方面隨著城市人口的持續、增長、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不斷涌現,城市生態與環境問題尤其是“三廢”污染令人不安。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直接導致工業污染的加劇。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以人均GDP代表經濟規模,以第二產業所占GDP的比重表示產業結構,以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表示工業化程度,以對外貿易總額占GDP的比重表示對外貿易程度,以重慶工業污染治理實際使用資金額為工業污染治理投資額,以非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表示城市化水平。其中,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工業化程度、對外貿易程度、城市化水平對重慶市工業污染的影響方向是正向的,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對工業污染的影響方向是反向的(見表1)。

      4.2 重慶市工業污染影響因素灰色關聯分析

      灰色關聯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據序列曲線的幾何形狀的相似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它對樣本量的大小和規律要求不高,較好的彌補了傳統相關數理統計方法的缺陷。

      由于工業污染治理投資對工業污染的影響是反向性的,因此本文首先對工業污染治理投資額進行倒數化處理,然后根據灰色關聯度的計算方法和計算步驟,以2003年到2009年工業三廢為參考序列,以同時間段的人均GDP、工業污染治理投資額倒數、城市化水平、對外貿易程度、第二產業所占比重、工業化程度為比較序列進行灰色關聯度計算。最終結果見表2。

      表2是各影響因素與工業污染六大指標的關聯度及其排名。關聯度越接近于1表明相關性越強,排名越靠前。從表2可知,城市化水平、產業結構、工業化程度與重慶市工業廢水、工業SO2、工業粉塵、工業煙塵、工業固體廢棄物關聯度較大,排名靠前;而對外貿易程度、經濟規模、工業化程度與重慶工業廢氣關聯度較大,排名靠前。綜合各影響因素的關聯度大小以及排名,結合以上分析,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規模擴張,城市化進程加快。2003年以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的進一步推進,重慶面臨經濟發展的重任,其首要目標就是經濟規模的擴張。2003年,重慶GDP為2555.72億元,人均GDP為8164.979元。2009年,重慶GDP上升到65684億元,人均GDP上升到19935.25元,增速顯著。然而這種經濟規模的擴張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上,因此必然會造成嚴重的城市工業污染。另一方面,近年以來,重慶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住房建設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加,從而對城市環境和自然資源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工業化程度高。近年來,重慶逐漸形成了“二三一”的產業格局,第二產業所占GDP的比重大于第三產業和第一產業。然而第二產業以工業和建筑業為主,加之重慶產業層次較低,尚未形成以資本、技術密集型為主的產業格局,因此隨著第二產業比例的增加,工業污染排放量也不斷增加。

      重慶工業占對GDP增長的貢獻率已經超過50%,成為重慶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三大摩托車、五大汽車制造基地之一,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裝備制造、天然氣化工、儀器儀表生產基地。但是,重慶的工業化呈現出不合理的趨勢,表現為:首先,以重化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在工業中所占比重較高,輕工業比重較小。2004年,重慶輕重工業之比為34.2:65.8,2008年調整為31.9:68.1,重工業比重進一步增加。然后,重慶重污染行業和重污染企業所占比重較大。最后,重慶工業設備落后,技術水平低,萬元GDP能耗高。重慶工業所占比例高,加上內部不合理的因素必然導致嚴重的工業污染。

      三是對外貿易快速發展。近年來,重慶為了建設成為內陸開放高地,將對外貿易作為重頭戲來抓。尤其是保稅區以及兩江新區成立以后,政府出臺了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根據《重慶統計年鑒》的數據可知,重慶主要進出口產品為工業制成品、礦產品、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以及塑料、橡膠制品等。從近年來重慶市工業廢氣排放的主要行業和企業分布可以看出,以上這些行業將產生大量的工業廢氣。加之重慶大部分進出口企業仍然延續“三高一低”的生產模式,進一步加劇了工業廢氣的排放。

      在對重慶市工業污染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將進一步用灰色動態模型預測重慶未來幾年內工業污染情況,為下一步重慶工業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據,從而使本文的研究更有意義。

      5、重慶市工業三廢的灰色動態模型(GM)預測

      5.1 預測方法選擇與數據預處理

      工業污染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問題,在綜合現有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采用灰色系統模型預測重慶未來幾年內工業三廢排放量。表3是2003-2009年重慶市工業污染排放情況。從表中可以看出,工業三廢平均增長速度都出現了較高的極值點且數據波動幅度較大,一階累計數據光滑性較差,并且準指數規律不明顯,不符合灰色序列模型的基本準則,因此必須采用二階平均弱化緩沖算子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弱化其隨機性。

      5.2 重慶市工業三廢的灰色動態模型(GM)預測

      利用灰色動態模型(GM)對弱化后的數據進行模擬并計算出相對誤差、關聯度、均方差比值以及小誤差概率,結果見表4。

      從表4中可以看出,發展系數-a都

      表6是2010年_2020年重慶未來十年工業污染排放的相關預測。從表6的結果來看,盡管未來十年內重慶市工業廢水、工業SO2、工業粉塵、工業煙塵的排放量將逐步放緩,呈現下降趨勢,但工業廢氣和工業固廢排放量呈上升勢頭,特別是工業廢氣的增長幅度遠遠超過工業廢水的下降幅度。從重慶市未來十年內工業污染的預測值可知,工業污染整體形勢依然嚴峻,尤其是工業廢氣排放對整個環境質量的改善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關于重慶未來工業污染排放呈現出的趨勢,我們認為可能的原因是:一方面,隨著重慶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以及對現有重污染企業的治理,整個工業污染狀況將得到緩解,工業SO2、工業粉塵、工業煙塵的排放量降低。加之重慶一直以來非常重視對三峽庫區以及次級河流的整治,所以工業廢水排放將得到控制。另一方面,隨著重慶目前的產業調整與升級,未來重慶將形成以汽摩、裝備、材料、化工、電子信息和能源為核心的六大支柱產業體系,而這六大支柱產業正是工業廢氣和工業固廢的主要來源,因此這可能是未來幾年內重慶工業廢氣和工業固廢排放量越來越嚴重的原因之~。同時,隨著重慶寸灘港和兩江新區的進一步發展,重慶將變成一座更加開放的城市,對外貿易規模將不斷擴大,并且重慶現有的工業生產方式以及進出口產品結構在短時間內無法徹底轉變,這可能是重慶未來十年內工業廢氣排放量增加的另一重要因素。

      6、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研究重慶市工業污染的影響因素以及對未來重慶市工業污染的排放趨勢進行預測,得出如下結論:

      結論一:近年來,重慶工業污染排放日益嚴重,其主要原因在于隨著重慶經濟規模擴張、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工業污染排放量隨之增加。加之重慶產業結構的不合理,工業所占比重較大,因此進一步加劇了重慶市工業污染程度。

      結論二:通過對未來十年重慶工業污染排放量的預測,發現重慶市工業廢水、工業SO2、工業粉塵、工業煙塵的排放量將逐步放緩,呈現下降趨勢,但工業廢氣和工業固廢排放量呈上升勢頭。未來重慶工業污染減排仍然面臨巨大的挑戰。

      工業廢氣對環境的污染范文第5篇

      1.1噴漆廢水的危害

      工業噴漆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很多難降解的物質,它們會存留很長時間,且不容易被分解。這種物質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工業噴漆產生的廢水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后,會形成長期的污染。廢水中物質的水溶性很弱,很難用水將其稀釋,經長時間的積累會形成一定的廢水層,有毒物質會凝結得越來越多,進而對人們的生產、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目前,工業噴漆施工越來越頻繁,導致因噴漆而產生的廢水也越來越多,嚴重污染了水環境,進而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1.2噴漆廢氣的危害

      在工業噴漆施工中,除了會排出廢水外,還會排出廢氣。噴漆廢氣比廢水更具危險性,且更難治理。在工業噴漆的過程中,會產生有毒的廢氣,如果人們呼吸時吸入了有毒氣體,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如果在存在有毒氣體的環境中長時間滯留,甚至會致人死亡。大多數涂料中含有較高濃度的苯,苯是一種含有劇毒的溶劑,會對人體造成不可估量的傷害,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化學物質之一。此外,噴漆產生的廢氣中會摻雜一定的噴料殘渣,一旦人體吸入了這些粉塵,后果不堪設想。

      2治理措施

      2.1運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

      對于工業噴漆中所產生的廢氣,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將其凈化,有機氣體能夠直接穿過活性炭吸附大部分有毒物質,凈化程度較高。采用活性炭凈化廢氣時一般采用直接吸附法,該方法操作比較簡單,凈化廢氣的質量比較高,值得推廣。但在使用活性炭吸附時,應經常更換活性炭,以達到更好的吸附效果。該方法適用于凈化不需要回收的、濃度較低的廢氣。

      2.2采用高溫燃燒法

      一些廢氣經過燃燒會產生一定的化學反應,轉化無毒氣體。廢氣中的一些有毒氣體在加熱或燃燒的情況下,會轉化成其他無毒的、具有揮發特性的氣體,從而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有些廢氣可采用高溫加熱的方式處理;有些廢氣可直接對其燃燒,我們可根據氣體成分選擇處理方式。在燃燒廢氣時,可將廢氣加熱到200~300℃,并通過催化床燃燒,這樣的凈化效果較好。通過燃燒的方式凈化廢氣不會出現二次污染的現象,從而提高了凈化的質量和效率。該方法適用于凈化高溫、高濃度的廢氣,值得在噴漆環境治理中推廣應用。

      2.3噴漆廢水與生活廢水混合處理

      將噴漆廢水與生活廢水結合,能夠使噴漆廢水中難以降解的物質得到一定的稀釋,是正確處理噴漆廢水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過融合生活廢水與噴漆廢水,實現了兩種廢水的共同處理和凈化,在經過一定的稀釋后,能夠有效降低降解物質的濃度,從而提高噴漆廢水的凈化效果。利用生物方法處理噴漆廢水和生活廢水,在減少了廢水中有毒物質的同時,也降低了有毒物質的降解難度,達到了有效凈化噴漆廢水的目的,對治理因工業噴漆而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2.4加強過濾處理

      過濾是廢水處理中的重要環節之一,是凈化水質的關鍵。工業噴漆產生的廢水中含有許多有毒物質,時刻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對此情況,應加強對廢水的過濾處理,研發具有高科技的過濾裝置,達到多層次過濾、自動阻攔廢水中有毒物質的效果,從而有效保障凈化質量。隨著我國工業企業的不斷增加,尤其是機械類產業的快速發展,工業噴漆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因此,加強對噴漆廢水的過濾處理是必然要求。

      3結束語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青青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7777|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ⅴ|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亚洲一区动漫卡通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狠狠色婷婷狠狠狠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伦另类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