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商業綜合體設計概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 TU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21-0211-01
1 城市商業綜合體
城市綜合體是將多種生活功能空間進行高效的組合,形成的多功能綜合性建筑。隨著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的質量日益提高,城市綜合體也需要融入更多的發展理念,使城市綜合體與城市多樣化的生活能夠相互適應、相互依存。城市商業綜合體是城市綜合體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它將商業策劃思想融入城市綜合體的設計規劃思想中,要求設計者不僅要有豐富的設計理念和經驗,更需要正確把握市場行情。
2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規劃設計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規劃設計重點在于合理地將市場因素融入到規劃設計中,分析我國的基本國情,總結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科學有效的設計規劃模式。
2.1 正確的規劃布局思想
商業綜合體的功能綜合性強,導致人流和車流多且雜,在總圖規劃階段要布置好商業綜合體的各功能分區,使交通關系清晰。規劃時,應把步行者的安全作為首要考慮準則,使步行者容易接觸公共活動區間或商業店面。規劃布局應該注重地區性的整體觀念,盡量不給周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如晝夜營業帶來的聲、汽車流對居民區的干擾、光污染等。
2.2 合理的整合設計
整合就是通過某種方式把一些零散的東西彼此銜接,實現信息系統的協同工作和資源共享,形成一個高效的整體。從商業綜合體的角度來說,其設計的宗旨就是將各種功能空間和諧、高效地整合在一起。
商業綜合體區域功能豐富,涵蓋了所有常見的城市功能區間:公共設施、辦公功能、酒店功能、居住功能、娛樂功能、零售功能、休閑功能、文化功能、停車設施、以及會議功能。商業綜合體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功能區間之間的內在聯系,將它們協同組織在一起,創造出各種類型的系統組合,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1)互補型:不同功能區間之間的功能互補構成整體。2)系列型:將功能上具有延續性和互通性的區間進行組合形成的整體。3)主從型:確定一個或一組功能區間,另一些功能區間附屬于這些主功能區間。4)比較競爭型:功能相同的區間并置,通過服務的多樣性和顧客的選擇性產生集聚化效應。
實際存在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往往是將上述幾種類型靈活地綜合運用,更加符合實際需要。
2.3 完善的停車組織和交通系統
1)停車組織。停車組織影響到整體的形象和運作效率,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關鍵組成部分,停車組織的規劃就是停車方式的選擇。停車方式的選擇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涉及有關土地利用率、經濟性等方面。在地面空間嚴重不滿足停車要求和土地昂貴的情況下,常常選用建筑內部結構停車,但是其造價高于地面停車。合理的規劃設計,增加不同功能的共用停車空間可以大大減少停車空間。2)交通系統。交通系統組織形式的選用應該根據周圍環境的交通狀況和地勢特征確定,主要有平面和立體兩種。平面交通組織形式適用于交通密度不大、基地空間比較開闊且流線簡單的地區。以人流和車流為基礎,分為人車混行和人車分流兩種方式:①人車混行具有一定靈活性,但是由于空間上的干擾性強,不安全因素多。為了限制車行速度,設計中常利用曲折的邊界和粗糙質感的鋪地材料;②人車分流是指和人流和車流通過相對獨立的入口和流線進入基地。其優點是流線十分清晰,交通相對干擾少。缺點是流線比較長,為了保證人流的方便而不利于車流的通行。
立體交通組織將人流和車流分配在不同的空間高度,大幅度地減少了不同交通之間的干擾, 起到了提高空間利用效率和緩解地面交通壓力的作用,形成了富有活力并且安全性高的城市空間。立體交通組織充分利用了不同高度的空間,解決了城市發展的空間問題,在我國城市已有較多應用。
2.4 內部開放空間設計
城市商業綜合體內部開放空間是用于開展促銷活動、滿足購物者休息與行走或其他社會商業活動的內部公共空間,包括商業綜合體的室內商業街、露天商業內街中庭、內廣場、 邊庭、與引導空間等特色各異的空間型制。商業綜合體內部開放空間分為水平交通空間、節點式空間、線性街道空間和垂直交通空間。主要的規劃設計思路表現為以下幾點。
1)圍合與開敞的變換。綜合體內部開放空間絕大部分存在頂界面,側界面的形式確定其封閉程度,空間封閉或開敞的效果由側界面的尺度和隔斷形式決定。2)豎向高差的變化。節約空間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就是豎向空間的并用。不同的領域運用不同高度的空間,能突出空間的特征變化,同時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3)空間的層次變化。空間上的層次感會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愉悅感,通過高差、 綠化、隔斷等的設置,可以使畫面豐富,達到步移景異的效果。4)空間界面的柔化。柔性的空間具有親和力和彈性,是人易于接近和停留。5)空間的誘導性設計。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規劃設計必須體現其職能的誘導性與識別性, 反映出購物環境的氣氛和商業建筑的特征,以此吸引顧客的光顧。
3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規劃設計展望
3.1 擴建的空間
擴建是指著眼于滿足新的功能需求,拓展空間,提高環境品質。隨著城市的發展,城市商業綜合體最終是無法滿足發展的需要的,所以在規劃設計中要考慮到未來發展的需要,預留足夠的空間進行擴建,特別是內部空間的規劃,要靈活。
3.2 生長的可能
避免出現功能需求不足的情況,可以利用生長的方式,將預留空間的綜合體聯合在一起形成大型的綜合體項目,滿足更多的需求。
4 結束語
本文主要介紹了城市商業綜合體的概念,論述了商業綜合體的規劃設計思想和要點。城市土地需求大,通過合理的整合設計,集中各種功能空間,配以合理的停車和交通系統,確定好商業綜合體的規模、形態和開放空間是城市商業綜合體規劃設計的主要思想。
參考文獻
[1]韓冬青,馮金龍.城市建筑一體化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9.
[2]時匡,加暈.赫克,林中杰.全球化時代的城市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3]王楨棟.城市建筑一體化設計[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4]龍固新.大型都市綜合體開發研究與實踐[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空間設計;分析
商業綜合體代表著一個城市的品牌與居民的生活方式,近些年來不斷在大城市中涌現,成為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綜合經濟體,同時,商業綜合體涵蓋的項目也是非常多的,從餐飲到教育,從娛樂到運動等等,都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所以,對商業綜合體內街進行研究與探討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對于促進城市的經濟發展與城市的品牌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簡述商業綜合體的基本介紹
(一)商業綜合體的基本概念
探究商業綜合體的基本概念就不能不提城市綜合體,這里先對城市綜合體做一個簡單介紹以便于更好的表達商業綜合體的基本理念。城市綜合體,簡單的說就是在城市內部,對經濟、政治與文化集中利用的綜合區域,它是以眾多的建筑作為基本載體,同時將商業的五大核心功能融合在一體的巨大功能中心,被人形象的稱為“城中之城”。而商業綜合體雖然是從“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中轉化而來的,但是這兩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差別[1]。所謂的商業綜合體,就是經城市中的居住、商業、辦公等多種功能區進行組合,使在它們之間形成一個相互依存并能夠相互互動的有機整體,進而進行升級與轉化,具有多功能、高效、復雜而且非常統一的集合體。
(二)商業綜合體建筑群的基本特點
1.周密的交通樞紐
商業綜合體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帶,處于城市交通的密集集合點,它能夠與外界保持密切的聯系,其具有的超高信息集合體,使之幾乎成為城市的中心地帶。
2.密度的高度集中
作為城市的集中體現,商業綜合體具備著稠密的人口,便捷的交通使得這里的功能具有集中性,也使得城市建筑得到大規模運用,提升了建筑的使用效率。
3.整體統一性
商業綜合體之中的建筑風格十分統一,其中的建筑風格相互補充,互相影響,從外部特征來看形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風格的獨特顯示出了不一樣的商業氣質[2]。
4.功能復合性
商業綜合體中的任何一種功能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實現了完整的生活配套,個體系之間相互依存,聯系緊密,對于整個商業綜合體而言,這樣的形成使其更具有完整性。
二、商業綜合體內接空間設計基本原則
(一)外部空間的設計原則
1.布局合理
作為一個商業的集合體,其必須根據人的消費習慣對其進行合理布局,使其的建筑所在位置與人的消費習慣相符合,這就需要進行實地的考察與調研,最后進行科學化的布局,最后達到較高的藝術性。
2.空間藝術性
當人走在商業綜合體中時,能夠有效的辨別方向,對于各建筑物留有印象,以便于確定自己的位置,這就需要商業綜合體具有的空間藝術性,使其能夠提升商業綜合體的藝術水平。
3.強烈的節奏感
行走在商業綜合體中時,能夠感受到建筑與周圍融為一體,有著強烈的秩序感,建筑風格雖然多樣但不突兀,或許陰暗但不壓抑,讓人感覺到愉悅[3]。這種節奏感能夠讓人感覺到強烈的歸屬感。
4.合理的比例
建筑的大小有著明確的規定,以此打造出來的新的建筑綜合形態,使建筑能夠產生合適的比例,猶如在紙上的圖像,界限明朗,結構清晰,使人置身其中時有著強烈的安全感。
5.公共空間良好的比例尺關系以及強烈的層次感
商業綜合體中的公共空間有著大小合適的層次關系,使人不至于因為所占面積較小而失去了空間。空間的層次感使得建筑本身更加具有人性化的風格特點。
三、商業綜合體內街的設計方案
(一)改善微環境,提升商業街的自然因素
由于大城市普遍存在的“熱島效應”,導致商業綜合體內街的炎熱狀態。對此,城市的規劃部門對商業綜合體要進行詳細的綠化。商業綜合體可以栽植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松林等植被。同時,增大城市的水域面積,避免出現的城市熱島效應較為嚴重的事故。積極采用具有觀賞性的植物,一方面解決城市的環境問題,另一方面為商業綜合體的整體氛圍更有利于商業綜合體的正常運行。在進行植物栽培時,要進行合理設置,既不能使植被之間距離過大,又不能太小,影響了行人的觀賞。
(二)增大步行空間的奇特性
步行街的合理設置就能夠使商業綜合體更加人性化,是人的步行更加舒適,因此在商業綜合體人的步行舒適度與休息設施的數量成為非常重要的一點。不同于其他道路,商業綜合體在道路設計以及路面鋪裝上應該更具獨特性。能夠形成這種感覺的只有將空間進行合理的劃分,使空間具有節奏感,不斷吸引行人的注意力,有著明快的節奏的同時,又不會產生繁瑣的感覺。
對街道進行合理劃分后,在每條街道的交匯口進行升級,使內街具有獨特的景觀,形成一種連貫的標志性建筑,這樣就能夠不斷吸引行人的注意力,使行人隨時都有著新鮮感。
(三)打造舒適的休閑環境
同步行道路一樣,在滿足行人的休息需要時,增加環境的創新性。在座位的形式上,以及座位的位置上,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創造力。對于座位的選擇要慎重,避免座位的距離太近,增加了陌生人的情感距離,在科學研究下,制定最好的距離,既能拉近人的距離,又能夠把環境的舒適度提升上去。
四、商業綜合體內街的建筑設計方案
(一)在城市中的位置設定
商業綜合體集城市各功能為一體,對于區位的選擇尤為重要。一般來講,商業綜合體一般選擇在交通樞紐附近。用高密度的城市道路帶來豐沛的客流量,以此促進城市的發展。隨著現代商務的復雜化,人們對于商業綜合體內街的需求已經不僅僅是進行商業交流,更看重的是其衍生出來的品牌文化,比如教育、餐飲以及休閑等相關業務,所以對于區位的選擇尤為重要。
(二)內街空間利用
建筑師在進行空間設計時,最先考慮的是其功能,將單一的空間模式演化成具有復合型、多功能的建筑類型,將其進行合理優化,創造出獨具特色的建筑風格。內街的各建筑之間形成一個合理的比例,并且相互影響,達到設計之初的功能設計要求。
(三)建筑整體效果
觀察建筑形態,對城市的立面進行調整,使內街建筑的立面組合得到統一。同時對建筑的規模加以控制,配合著色彩的利用,考慮夜晚在燈光下的視覺感受,結合營造的商業氛圍,共同使建筑的整體風格得到完美體現。
結語
商業綜合體內街作為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來不斷為城市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人文景觀,成為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們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商業綜合體還有很多急需改善的地方,包括對建筑風格的設計、道路的規劃路線等。由于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管理經驗不足,所以,我們更應該腳踏實地,一方面學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另一方面,不斷摸索與創新,為營造一個具有活力的商業綜合體內街而努力。
參考文獻
[1]羅敷.西城天街商業綜合體內街優化設計[J].重慶建筑,2010,9(1):17-19.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建筑,設計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business district to appear in the completed community, become the contemporary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dispensable new accessory construction project. Because of its "new". So the current domestic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sector had yet to downtown community has a clear definition, lack of more system.
Key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architecture,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前言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腳步逐漸加快,面對日益嚴重的土地、交通。環境等時代新問題。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建設成了城市發展的必然。最近幾年來在各大城市先后出現了各式各樣的商業綜合體,這種新型的商業經營模式集辦公、購物、娛樂、餐飲等功能于一體,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特點。但由于其自身的建筑面積大、人員密度大、功能多等特點,使得其建筑設計的復雜度和難度加大。因此,在項目開始之前進行建筑設計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1大型商業綜合體概述
大型商業綜合體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的繁華地區,原本就復雜的人流和物流狀況,使得商業綜合體需要肩負起更多的責任:改善城市環境、交通狀況以及城市形象等。同時由于商業綜合體的建設規模較大,其包含的功能類型多,并且不同的功能均具有不同的價值訴求,這也必然會給商業綜合體在建筑設計方面增加難度。使得商業綜合體的建筑設計十分復雜。總而言之,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需要綜合地協調各個方面的要求,從而使商業綜合體建成后能真正的實現其自身價值。
大型商業綜合體是城市中集合了多種功能的群體建筑,一般建筑面積(不含地下)在25萬平方米~100萬平方米。目前的萬達廣場系列都屬于此列。大型商業綜合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1)Shopping Mall:
其中有百貨商場、精品店街、各主力店(比如運動100、KTV、酒樓、電影院等)、超市(位于地下層)。該部分建筑將大部分自持.室內(外)步行街區:一般2~3層,與Shopping Mall主入口連接,功能以特色餐飲、中小型主力店(100㎡~500㎡)、休閑性質商店為主。該部分建筑將大部分銷售。
(2)辦公建筑群:
甲級辦公樓或SOHO類辦公塔樓。該類建筑將為商業物業提供大量消費人群,同時辦公銷售可以平衡項目前期資金流。
(3)酒店建筑:
為辦公建筑及周邊配套的酒店建筑,一般設置商務酒店一棟、星級酒店一棟。
(4)住宅或公寓類建筑:
商業的繁華將極大提高周邊居住建筑的價格,同時住宅銷售可以平衡項目前期資金流。
2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要點
2.1商業人行流線組織要點: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功能一般都較為復雜,因為其自身包括了現代都市生活的各種設施,常常又被稱為“微型城市”。因此在進行具體的建筑設計時,設計師們不僅要解決好其復雜的功能問題,同時還需要設計出更為豐富且人性化的公共空間。商業建筑規劃中最重要的是流線設計(組織),這包含:商業人行流線組織、各區域機動車流線組織、物流組織,以上又以商業人行流線組織最為專業和重要。商業人行流線組織設計要點如下:
第一位:唯一性,各商業區,商業主街(主流線)只能有一條。商業主街分支,表面看是增加了商業街長度,增多了臨街店鋪,實則是:讓人群產生迷惑。90%的人群會走向較大的商業街,并且不會返回到支街。(可回憶自身逛街的經歷)支街只能出現在目的性商業中(專業市場)。商業街入口處的分支是可以允許的,因為分支不會造成方向困惑。
第二位:入口標識性,各商業主入口必須分級。從主到次分別為:一級出入口:室內外步行街主出入口,形象最為突出,應把90%以上人群吸引入,這樣各商業才能帶活。二級出入口:大型主力店出入口,形象上比一級入口要次要許多。三級出入口:辦公、商務酒店出入口,此類建筑到訪人員目的性很強,無需強化出入口,注意出入口建筑標識即可。
2.2建筑立面具有標志性
商業建筑的外立面設計尤其重要,它決定了商業及其周邊所有物業的形象從而決定檔次。商業建筑立面設計要注意的是:
(1)、建筑立面相對簡潔,而具有質感,突出材料的高檔性。復雜而色彩化的建筑立面風格已不再是世界和中國的主流設計風格。
(2)、必須進行專項的廣告位和店招設計。
(3)、結合內部功能進行立面設計,有目的的開設采光窗。需注意:大型主力店及電影院等,是不可有采光立面的,因此,并不是越采光約越有利于商業。例如:百貨商場,采光面會讓消費者分心,并且不利于商品的重點式照明。
2.3不同功能建筑按各自設計參數設計
商業綜合體內部功能較多,很多功能具有較為復雜的設計要求,平面設計中需充分考慮。以萬達廣場部分主力店設計要求為例:
2.3.1萬千百貨
建筑面積要求:25000~40000平方米。位于地下一層至地上五層,單層建筑面積大于5000平方米,但不超過10000平方米。地下一層層高不宜小于5.1米、凈高不宜小于3米,首層層高不宜低于5.4米、凈高不宜小于3.6米,二層以上層高不宜低于5.1米、凈高不宜小于3.3米。
室內商業步行街的平面:(1)長度:步行街的長度以280~350米為宜。(2)柱網:一般以8.4×8.4米為宜。(3)步行街兩側店面之間的寬度:首層9~10米,二、三層15~17米.(4)“橋”及步行街走道的凈寬:橋宜3.5米,走道宜3.5~4米,在中庭周圍走道凈寬可適當加寬至5~6米店鋪:精品店基本單元進深宜8米~12米,個別店鋪可加大。步行街各商鋪不能有“門對門”式設計.
2.3.2沃爾瑪
層高: 不小于5.4米,燈帶下凈高3.7米。由于有降板區,而主力店技術條件的提供往往滯后,在工期需要時,可先預留300厚覆土層高度和荷載取值而先期出圖。卸貨區:沃爾瑪首層室外需設40英尺貨柜車位一個,貨柜車凈高4.5米,地下設4輛小貨車停車位,凈高3米,卸貨平臺高1.2~1.3米,地下設倉儲區。
2.3.3家樂福
家樂福一般15000平方米或以上。如設置在地下一層或地上二、三層,需在首層入口處提供1000~1500平方米的外租區;首層對大型貨柜車無嚴格要求,只要地面滿足4輛小貨車停靠即可;不設抬起式卸貨平臺,宜考慮地下卸貨,卸貨通道及卸貨區,凈高宜達到3.6米。超市的生鮮區需要降板,降板高度300mm用于做水溝排水及冷庫底板
2.4辦公及住宅立面設計公建化
辦公建筑及住宅(SOHO)平面按要求設計,但立面應和商業建筑匹配,必須顯得公建化。建筑立面材料選取:北方建筑主要采取石材、各類玻璃材料,南方建筑主要采取金屬(塑)板、石材、各類玻璃及一些新穎材料(比如孔板、拉索等)
3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思想創新
3.1基于全壽命周期的綜合體成本理念
項目建設開發、運營、拆遷成本的最優化,改變傳統的核算理念,對建筑設計及其優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我們轉變觀念,從長遠的角度控制總體成本。建筑環保節能和綠色生態是現代城市開發的宗旨,減少臭氧與CO2排放,降低城市景觀污染,有利于中國城市綜合體的可持續發展,為城市的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3.2商業規劃與建筑設計方案的最佳匹配
商業規劃與建筑設計概念設計需要同步,爾后根據招商結果和經營管理方案深化建筑設計方案。讓不同業態在建筑空間合理分布,形成合理的客流動線與貨流動線。商業規劃與建筑設計初步方案的最佳匹配方法如下:
(1)初步的商業規劃與概念設計結合
(2)概念設計與不同業態模擬經營分析結合
(3)招商摸底與建筑方案修正優化結合,深化業態方案
(4)商業規劃的動線路與建筑設計初步方案結合
4小結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功能一般都較為復雜,因為其自身包括了現代都市生活的各種設施,常常又被稱為“微型城市”。對于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中國,城市綜合體建筑將越來越多。設計優良的城市綜合體對于調整城市空間結構、減少交通負荷、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生活環境,都具有積極作用。而且,一個好的建筑的出現,需要甲方、設計方、咨詢方、施工方、政府規劃部門等多方共同的協調和努力,缺一不可。作為設計師,最大的愿望還是希望這個作品能為城市留下一道亮麗的風景,能為市民提供一個他們喜歡的工作、生活的舞臺。
參考文獻
[1] 王滔,周閩.城市核心區大型商業綜合體設計[J].四川建筑,
2010,30(1).
[2] 曾虹. 廈門光明大廈建筑設計分析[J]. 華僑大學學報,
2002,23(3).
[3] 馬園沁. 超大型商業綜合體的設計之路[J]. 山西建筑,
關鍵詞:商業綜合體;設計方法;未來發展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nomy, more and more new business building modes appears and develop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drawing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detailedly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urban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expounds the problems of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in China through field research, analyzes the design points and means, and makes outlook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s.
Key words: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s; design means; futur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綜合體建筑的定義,是將公寓、公園、寫字樓等多種具有城市生活功能空間進行合理組合搭配,構成一個可以實現高效率、多層次工作狀態的建筑組合。現實生活中,綜合體設計可以使各種城市建筑相互搭配、相輔相成,做到在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助益,從而使其能夠適應城市多樣化生活的需求,并進行自我更新與調整,以促進城市的進一步發展。而城市商業綜合體更是促進城市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良好條件。
城市商業綜合體出現的必然性
1.1城市商業綜合體的概念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簡稱是商業綜合體,英文名稱為HOPSCA,它是隨著城市功能的多樣化、規模大型化、以及空間與流線組織復合化而逐漸發展的一種新的復合地產,因此它統領著當今的地產模式,被稱為當今地產模式的最高形式。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英文名稱是由酒店、寫字樓、公園、購物中心、會議中心等的首個字母組合而成,每個商業綜合體至少由以上三種功能復合而成。各部分功能之間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互助互益的關系。它是以一種功能為主、多種功能為輔配套齊全的多功能建筑群,它是城市功能的綜合版,它具備了一座城市應有的功能。
城市商業綜合體整體布局完善、功能齊全、特色分明,它是多樣化化、分散化、多層次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它具備商業配套和生活服務的雙重模式,是現展的主流更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城市商業綜合體對一個城市經濟及商業的發展具有極大推動作用。
1.2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出現的必然性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出現的必然性有兩個:
首先,第一個必然性就是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那么城市也隨之發展,由于城市的快速發展及城市的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城市所需的工作崗位增多,美好的城市生活的夢想在越來越多的人心中扎下了根,一些經濟收入水平較高的城鎮家庭搬進了城市居住,同時一些農村的務工人員大肆涌入城市,導致城市人口日益膨脹。同時,由于城市的發展,導致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土地資源緊張的問題日益加深。這兩個原因導致各種矛盾的日益暴露,例如:個人生活成本加大、經濟運行效率降低、高品質的生活需求、缺乏景觀和活力等等,伴隨著各種問題的產生,人們積極尋求一種適合的解決方案,于是城市商業綜合體應運而生啦!
其次第二個必然性就是城市商業綜合體對城市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它適合現代都市的發展,從其自身而講,它是三維空間開發、多功能空間組合、立體交通體系的結合體,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滿足多種需求、改善區域交通等的重要作用。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設計特色
2.1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外部設計特色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外部設計特色主要有:高可達性、高密度集約性、整體統一性、功能復合性、土地使用均衡性、空間連續性、內部與外部聯系完整性等特色。高可達性,城市商業綜合體通常位于交通網絡發達的城市功能集中的幾何中心處,像交通的沿線地帶、城市中心地帶、商務區等,因此說,城市商業綜合體的設計特色具備與外界聯系緊密的發達的城市交通網絡及信息網絡;高密度、集約性。建筑的高度和建筑密度都很高,形成高聳的高樓大廈的景象,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代表了一個城市的發達程度。人口密度大,白天、工作日工作人群進出密集,夜晚及周末消費人群進出密集,城市商業綜合體依據白天與夜晚、工作日與非工作日所需的功能不同而形成互補,形成多功能、全面的建筑群落;整體統一性。設計風格統一,城市商業綜合體中,各個單體建筑聯系緊密,互相影響和配合,同時,城市商業綜合體與外部的聯系緊密、協調、整體、統一;功能復合性。城市商業綜合體擁有城市的多種功能,如:商務辦公、居住、文化娛樂消費、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等,因此,其自身可以實現完整的生活、工作配套運營體系。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各個功能聯系緊密,缺一不可;土地使用均衡性。注重均衡的土地使用方式及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資源、避免土地過分集中是城市商業綜合體的重要設計特色。對于不同的土地要進行不同功能的建筑群分工,對于不同時段商業綜合體的功能也要進行相應的變化,如晝夜之間、假日和工作日之間對商務、消費等的需求就會不同;空間連續性,空間的連續性在設計時會從兩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即橫向和縱向兩方面。橫向即在城市商業綜合體進行設計時,會從整體上進行思考,其各功能具有相互聯系性,只要一個功能發生改變,整體也會隨之改變。縱向即建筑物的立面會影響綜合體的整體性,因此,必須保持建筑風格的整體性、統一性。綜合體要形成空中、地下和地面多層次的聯系,形成互補的流動的空間體系;內部、外部聯系完整性。城市綜合體內部具有完善的交通運輸體系及信息網絡體系,通過完善的交通網絡體系,商業綜合體內部的各個功能形成有機聯系,城市商業綜合體對外界的依賴性較強,外界的交通體系直接影響商業綜合體的功能和效率。
2.2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內在設計特色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內部設計特色主要有:大空間尺度、通道樹形交通體系、高科技集成設施、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等。大尺度空間,室內外空間較大,一方面與現代城市規模相匹配,另一方面則與建筑功能的多樣化相匹配,是多功能的結合體;通道樹形交通體系,將內部交通與城市交通系統聯系起來,與公共空間形成完美的結合,形成一套完善的交通體系;高科技集成設施,綜合了高科技和高智能,采用了最先進的高科技設施,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這種建筑形式發展的最主要因素;現代城市景觀設計,通過一些設備及照明設施等的運用,形成豐富多彩的現代景觀及宜人的環境。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未來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我國東部得一些沿海城市逐漸形成了以大型購物為中心,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城市商業綜合體。城市商業綜合體在國外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但在我國卻僅僅只有十年的發展時間,其中的一些項目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積累了一些寶貴的經驗并達到了較高的水平,與此同時其發展也呈現了一些新的發展趨勢。
城市商業綜合體的業態具有多元性和多變性的特征,所謂多元性就是指業態的種類復雜多樣,例如:零售、餐飲、娛樂、辦公等主要功能,多變性是指商業空間的設計要隨商業業態的變化而變化。不同地域的商業綜合體其特征也不一樣,因為它本身所處的文化圈都不相同。零售包括賣場、商店、百貨等組織形式,要根據招商情況對其面積大小、樓層以及所處位置進行安排。通常對那些具有號召力的大型店是首先進行安排的,大型店的布局,應在每個樓層都有分布,以保證每個樓層的人流量都均衡,在每個出入口附近都要布置一些指示牌或指示條幅等,以方便顧客。面積特別大的賣場設置獨立的入口,與其他賣場做出區別。餐飲店包括中餐、西餐、快餐、食街等類型,餐飲的平面布局迄今為止還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應該集中布局在某一樓層,以便顧客行走目標明確。餐飲業對城市商業綜合體內的環境質量要求比較高,應盡量爭取直接采光以及優雅的環境,這樣有助于吸引住顧客。娛樂包括歌舞、影視、休閑等方面,娛樂的業態較其他的少,但是很多商家將其作為特色來經營,這樣可以提升競爭力。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土、地資源的日益緊張及科學技術水平的發達,城市商業綜合體越來越成為一種發展趨勢,為了明天的美好家園,城市商業綜合體必會不斷生物向前發展,其發展速度及發展潛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參考文獻
城市綜合體是以建筑群為基礎,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功能于一體的“城中之城”。而“商業綜合體”是將城市中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等城市生活空間的3項以上側重于商業為主的功能進行組合,并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動關系,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復雜而統一的綜合體。
以深圳為例,深圳新建大型集中性綜合商業正在向關外快速推進,據有關數據統計,近幾年來,隨著深圳市羅湖與福田兩個區的大型購物中心即shopping mall在市區相繼落成并開業,如深圳的星河COCO PARK 、歡樂海岸、寶能ALL CITY MALL,加上已經開業的國內購物中心標桿萬象城、海岸城、益田假日廣場等,現這些集吃、住、玩、樂、購、游、賞等于一體的消費中心,現正在潛移默化地逐漸改變著深圳這座移民都市人原來逛大賣場與傳統百貨的生活與消費習慣。
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示2013~2014年,深圳即將入市的大型商業項目將達19個之多,增加商業面積170萬平方米以上,較過去兩年呈大幅增長,大量綜合體涌現,大型商業正在向外蔓延,社區大型商業配套漸成氣候。在大量新增商業項目入市的背景下,在城市規劃及政府主導下,在軌道交通及城市舊改的催化下,深圳城市綜合體項目正不斷涌現,并將在未來兩年集中爆發。
社區商業作為目前主要的商業供應類型,其發展也越來越成熟,深圳現有的項目開發商甚至采取自主招商或租售結合的方式運營,在商業形式、功能、業態、檔次及運營上趨于專業化,這也與之前大批住宅開發商涉足商業地產的策略緊密相關,社區商業由住宅的單純配套逐漸演變為社區或組團的大型集中商業,使居民的多種消費能就近滿足,逐漸集結人氣,形成區域商業中心,并與城市商業中心在功能上形成良好互補,一直專注于住宅產品的萬科也不甘寂寞,萬科紅便是萬科在社區商業的一次試水,2012年12月便已開業的深圳寶安時代城、2013年3月份開業的深圳天虹即合正匯一城、綠景佐鄰等或將成為深圳大型社區商業運營的先驅……
站在純商業地產發展的角度來思考,由于大量的購物中心開發并投入市場運營,購物中心在未來3~5年將嚴重趨同質化,國內的社區商業MALL或社區商業綜合本無疑是一塊較誘人的“大蛋糕”。
傳統的社區商業基本就是一些沿街缺乏系統規劃設計與綜合功能的零散街鋪,缺少組織性,國內目前最缺乏的商業地產產品才能解決社區家庭消費為單位的綜合商業,這種社區商業綜合體能提供并滿足家庭各種生活、娛樂、休閑的功能。現國內那種求大求全動輒10萬~20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其投資與經營風險極大,雖然有的對城市樞紐與交通做了科學規劃與對接,但仍對諸多城市廣大的中產家庭的日常生活與娛樂休閑非常不便利,并且,這種消費方式也不環保、低碳,“動不動就得開車”,而社區商業綜合體能夠彌補這一塊。
筆者認為,深圳的社區商業綜合體的發展趨勢,其實嚴格地說是國內商業地產及未來國內商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國內商業地產未來發展的最佳商業模式。許多社區商業綜合體將成為城市新的區域商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