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81文章編號:1006-1959(2010)-09-2610-02

      1.心理狀態

      1.1矛盾。妊娠是家庭發展的一個階段,家庭和社會角色會產生相應的變化。無論妊娠是否屬于計劃內的事,大多數婦女在確定受孕事實之初都會感到目前妊娠不是時候,工作、學習、經濟、社會關系等問題似乎還未處理好,自己并未做好為人父母的準備,并反復權衡利弊。

      1.2接受。隨著妊娠時間的推移,腹部逐漸膨隆,晨吐現象已經過去,尤其是胎動的初現,孕婦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存在,并逐漸以對待一個真正的人的態度來對待胎兒,同時孕婦也開始猜測胎兒的性別,穿上孕婦服,購買嬰兒服裝,尋求周圍人對胎兒的認同。

      1.3自省。孕婦可能會對以前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開始喜歡獨處和自身休息,減少應酬活動。閱讀相關書籍,了解孕期需要及注意事項,這種狀態有助于孕婦更好的應對懷孕和分娩,為接受新生兒的到來做好充分準備。

      1.4情緒波動。妊娠期大多數婦女的心理反應都不穩定,對周圍的事情比較敏感,易于激動,可能因為極小的事情或不知任何原因而產生強烈的情緒變化,也有不少孕婦產生焦慮情緒。①因孕期婦女在妊娠過程中較難得到系統的孕期教育,由于傳統觀念和他人反面經驗的影響,以及本人對妊娠生理知識的缺乏,而焦慮的程度明顯增加。②由于擔心懷孕使身體變形影響外表,以知識女性和年輕孕婦焦慮明顯。

      2.健康教育

      2.1心理輔導。孕婦在整個孕期要保持心態平和、樂觀開朗、情緒穩定的狀態。切忌有暴躁、憂郁、依賴、煩躁、恐懼等不良心理。在此,可利用孕期婦女在孕婦學校上課的機會,主動接觸孕婦,加強溝通,鼓勵孕婦講出自己的心理感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授妊娠生理知識及可能的情緒異常。同時,做好家屬工作,取得家屬配合,緩解孕婦的壓力,做好孕期產前檢查。

      2.2飲食指導。孕婦不僅要維持自身的營養需求,還要保證滿足胎兒生長發育過程的營養豐富。因此孕婦宜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食物,多吃奶類、蛋類、豆類、瘦肉、魚、家禽及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綠色蔬菜、土豆、水果等。

      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山西省太鋼集團臨鋼醫院內科,山西臨汾 041000

      [摘要] 目的 觀察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方式的影響,為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積累經驗。方法 選取本院2009年10月—2013年12月接收的2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60歲)為研究對象,入院后按照抽簽隨機取樣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108)和觀察組(n=109)。兩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同時接受健康教育;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家庭同步健康教育。運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 ,比較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SAS、SDS標準分,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PLP),比較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各維度變化情況;比較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糖改善情況。結果 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SAS、SDS標準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0.528、P1=0.209,t2=0.493、P2=0.272);健康教育后,觀察組SAS、SDS標準分明顯下降,并且顯著低于對照組(t1=8.64、P1=0.000,t2=7.19、P2=0.001)。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自我實現、健康職責、體育運動及營養各優良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χ21=0.004、P1=0.529,χ22=0.037、P2=0.480,χ23=0.146、P3=0.406,χ24=0.111、P4=0.423);健康教育后,觀察組各優良率明顯升高,并且顯著高于對照組(χ21=16.4、P1=0.000,χ22=31.4、P2=0.000,χ23=18.6、P3=0.000,χ24=16.6、P4=0.000)。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FBG、2hPBG 、HbA1c等各血糖指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1=0.217、P1=0.451,t2=0.096、P2=0.924,t3=0.345、P2=0.396),健康教育后觀察組各臨床指征均較對照組有顯著下降(t1=4.05、P1=0.005,t2=3.29、P2=0.007,t3=1.74、P2=0.011)。結論 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可以從精神上幫助患者減輕各種心理負擔,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從而達到保證治療效果。

      [

      關鍵詞 ] 2型糖尿病;老年;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心理狀態;生活方式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10(a)-0091-03

      [作者簡介] 馮麗萍(1974-),女,山西太原,本科,山西省太鋼集團臨鋼醫院,主管護師,內科,研究方向:全科護理(內科)。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組以慢性血葡萄糖(簡稱血糖)水平增高為特征的代謝疾病,研究表明[1],老年人患病率高,病程長,由于身體各項機能衰退,容易發生各種并發癥,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甚至威脅其生命安全。臨床實踐證明[2],糖尿病教育對控制糖尿病的臨床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也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目前我國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主要針對患者進行,對家庭在患者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性和積極作用未給予重視,對于家庭同步健康教育鮮有報道。本文以217例DM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方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 患者資料選取本院2009年10月—2013年12月接收的21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院后按照抽簽隨機取樣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108)和觀察組(n=109)。入選標準:①符合DM診斷標準,且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②患病史大于1年;③年齡>60歲;④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能夠定期復查;⑤能夠正確表達自己意愿,進行書面交流。排除標準:①合并有腫瘤,呼吸道、泌尿道等急性炎癥的患者;②嚴重心血管疾患、老年性癡呆、嚴重腦出血或腦梗塞、腎病綜合征患者;③伴精神系統疾病或精神病史者。兩組一般資料差別無統計學意義( P>0.05)。結果見表1。

      1.1.2 家屬資料患者家屬109人。年齡23~71歲,平均年齡(48.3±7.5)歲。配偶37人;子女68人;其他4人。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16人;高中及中專37人;初中及以下54人。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同時接受健康教育。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具體步驟:(1)心理疏導:首先,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較長,需要長時間服藥,容易出現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醫護人員通過與家屬進行交談和教育,讓家屬及時了解到患者病情狀況,指導家屬多給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幫助患者克服對治療的恐懼心理,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保證治療的有效性和持續性。其次,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入院后由于對陌生環境的不熟悉,和住院費用的擔心,會出現激動、焦慮、抑郁、恐懼等心理狀況,醫護人員指導家屬根據患者的精神狀態、性格特點、焦慮抑郁程度等準確評估其心理狀態,找出負性情緒產生的原因,并進行疏導。(2)糖尿病相關知識教育:采用集中講授的方式,詳細講解糖尿病的發病誘因,治療方案,各種治療藥物的作用、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各項檢查及治療所需要的花費,糖尿病并發癥的預防等。利用幻燈片、動畫、紀錄片等多媒體形式,以形象、生動、科學、易懂的語言和方式教育指導家屬幫助患者養成堅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藥的習慣,及時觀察用藥后的效果及不良反應,并協助患者測血壓并記錄,有特殊問題時要及時與醫護人員聯系。(3)生活教育:特別提醒家屬注意遵循以下三點原則:①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標準體重,計算出其每天所需熱量,其中魚類、牛奶、雞蛋、瘦肉等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占15%左右,嚴格控制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入,應該以植物脂肪為主,少吃魷魚、帶魚等,控制各種腌制的咸菜及大醬、醬油等含鹽高的食品。②教育家屬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鼓勵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督促患者經常參與適當的運動鍛煉,如健身氣功、打太極拳、室外散步等,并細心觀察患者運動后的反映,避免過勞,注意休息,但是午睡1 h外,白天盡量不睡覺,使夜晚有良好充足的睡眠。③指導家屬注意患者足部護理和足部保暖,如每日用溫水泡腳并按摩,選用質軟吸汗的棉線襪,以防止糖尿病足的發生。④強化家庭監測:血糖儀應作為糖尿病患者家庭必備物品,指導患者和家屬掌握正確測量血糖方法,做好健康日記,包括血糖、五官、顏面及足部水腫程度,家屬應注意在固定的時間和條件下測量,特別是服藥前后血糖的記錄,為選擇藥物提供事實依據,有利于判斷血糖控制情況[3-4]。

      1.3 觀察指標

      運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 ,比較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SAS、SDS標準分。采用健康促進生活方式量表(HPLP),比較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各維度變化情況。HPLP包括:自我實現(13項)、健康的職責(10項)、體育運動(5項)及營養(6項);每項有4個等級,優秀、良好、一般、差,優良率=(優秀人數+良好人數)/總人數*100%。比較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糖改善情況[5]。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以spss 17.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SAS、SDS標準分比較

      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SAS、SDS標準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 05)。健康教育后,觀察組SAS、SDS標準分明顯下降,并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果見表2。

      2.2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生活方式各維度變化情況比較

      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自我實現、健康職責、體育運動及營養各優良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教育后,觀察組各優良率明顯升高,并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血糖改善情況比較

      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FBG、2hPBG 、HbA1c等各血糖指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教育后觀察組各臨床指征均較對照組有顯著下降(P<0.05)。結果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據統計,我國糖尿病患者將近1.5億,還有近1億的人是未被診斷的糖尿病患者,并且中老年人患病率高,約占糖尿病患者的95%,其常常會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如冠心病、缺血性疾病、失眠、肢端壞死等,明顯地增加了患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成為嚴重威脅我國人民健康的普遍性公共衛生問題,與冠心病、癌癥被稱為人類生命的三大殺手。目前,有關糖尿病患者的防治逐漸引起患者、醫護人員等的廣泛重視,采取了許多方法和措施來提高糖尿病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但是,我國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別是老年人,對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檢查治療及自我照顧的知識還是普遍缺乏了解,僅住院時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在家庭沒有監督指導是不夠的,其血糖控制并不理想,致使過早出現慢性并發癥。近年來,有文獻報道[6-8],家庭同步健康教育被逐漸應用于癌癥、腎臟疾病等患者的護理中,其是通過對病人家屬的教育,使家屬積極參與患者的健康教育活動,幫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理、心理狀態和掌握相關疾病的健康常識,可以使其更好地適應和配合治療,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但是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應用鮮有報道。

      本實驗通過觀察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方式的影響發現: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SAS、SDS標準分,自我實現、健康職責、體育運動及營養各優良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教育后,觀察組SAS、SDS標準分明顯下降,并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各優良率明顯升高,并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通過對家屬進行全面的、系統的、 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對治療的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配合,改變了不良的生活方式,樹立了戰勝疾病的信心,合理控制飲食,按時用藥,定期監測血糖,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度和履行康復行為的自制力,進而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研究中還發現,健康教育前,兩組患者FBG、2hPBG 、HbA1c等各血糖指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健康教育后觀察組各臨床指征均較對照組有顯著下降(P<0.05),說明通過對患者家屬的進行長時間的相關護理知識的教育,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提高,其生化指標也相應發生了一定改變,有利于疾病的康復,并且表明心理壓力的緩解、生活質量的改善的改善對于疾病的康復有積極作用,進一步證實了文獻報道[9]。此外,有文獻報道[10],糖尿病患者病程較長,需要家屬長期照顧,容易導致家屬出現不良情緒,進而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而通過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現象,并且預防家庭中另一個病人的出現,因此,對于家庭同步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值得臨床上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可以從精神上幫助患者減輕各種心理負擔,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從而達到保證治療效果。

      [

      參考文獻]

      [1]楊海俠,馬艷,盧清秀.個性化護理對2 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3):8-10.

      [2]程遠娟.實施家屬健康教育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

      [3]劉寒森,李娜.護理干預對 2 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依從性的影響[J].安徽醫學,2012,33(4):492-494.

      [4]劉煥蘭,仇穗鳴.中醫保健按摩對提高老年人生存質量的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09,4(29) :202-205.

      [5]王俊蘭.實施家屬同步健康教育對癌癥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8):2157-2159.

      [6]馬金秀,陳運香.家庭強化教育對農村糖尿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9, 24(17):80-81.

      [7]劉丹丹.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對冠心病患者健康促進生活方式與自覺健康行為自我效能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1):5-7.

      [8]王昕,葉蘭仙,任建功,等.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調查與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9,26(8):557-560.

      [9]施齊芳,李小妹.糖尿病病人健康價值與生活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3,11(38):833-834.

      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關鍵詞】思想品德教學初中生心理健康育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目前,我國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對滯后,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突出。現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許多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結合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下面結合當前初中學生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就怎樣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粗淺地探討。

      針對當前初中學生存在的這些心理問題,我們應該大力發揮初中思想品德課的重要作用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編排了豐富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如何利用這些重要的教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師肩負的歷史使命。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嘗試。

      1.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資源

      現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從不同的方面滲透著對學生的道德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資源,對學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意義重大。所以教師應該真研讀教材,從中挖掘出適合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從不同的角度培育學生健康的心靈。如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三節:情緒的多樣性,情緒對人的健康的影響,調節情緒的方法;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節: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正確認識困境、逆境、挫折,磨練意志,鍛煉個性;九年級第五單元第一節: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節: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競爭與合作,養成團結合作、相互幫助的品質;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珍愛生命,創造生命價值,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等。這些內容無疑是思想品德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些思想品德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通過開展小組討論、辯論、典型事例評析和榜樣人物故事等,結合初中生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形成正確心理導向,以健康的心態從容面對來自學習和生活的壓力。

      2.教師應以自己健康的心態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感染

      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效仿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學生的表率。教師的人格和健康心理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老師一定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尤其在課堂上,教師應調節好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的心態,做情緒的主人,不應該經常為不良的情緒所困擾,把煩惱、怨憤遷移到學生身上,更不能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帶到課堂和工作中。作為優秀的思想品德教師必須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淵博的知識和寬容之心,讓學生佩服你并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并且不斷地把教育教學引入到學生們感興趣的領域,這樣既有利于點燃學生學習的火花,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又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使學生倍感親切,有利于形成“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教學情景。微笑著面對學生,積極地鼓勵學生和感化學生,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注、信任與尊重。言談舉止中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樂觀向上、寬容大度、堅強自制、幽默睿智等良好的精神品質如春風化雨般沐浴著自己的心靈。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思想品德教師要學會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

      3.巧妙運用典型事例鑄造學生健康的心理

      巧妙地運用短小精悍、言簡意賅的典型事例,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有獨到的鑄造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作用,可以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感。如在上九年級第五單元第三節有關“自信走向未來,不斷完善自我,不斷挑戰自我”內容時,我給學生講述了下面幾個事例:小巨人姚明自強不息終成為一代籃球巨星;國家體操隊員桑蘭在比賽中不慎受傷,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桑蘭始終用堅強健康的心態迎接困難,磨礪堅強意志,自立自強,勇敢自信地面對挑戰,書寫了感人的篇章;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中國人民戰勝重重困難,眾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災的偉大勝利。學生們聽后無不為這些榜樣人物身上所體現的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魅力所感動,進而把內心的感動升華為積極進取的健康心理。

      4.教師要學會扮演“心理輔導員”角色

      在初中生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對人綜合素質的要求。目前,我國初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對滯后,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尤為重要。思想品德課教師有責任充當“心理輔導員”的角色,熟練掌握心理學的知識和技巧,營造熱情、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以平等的姿態親近學生,關愛學生,贊賞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與知己,讓學生打開心扉,傾吐心聲。確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尊重學生人格,對心理健康有問題的學生決不能一味指責,甚至諷刺歧視,而要努力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多肯定,多傾聽,結合思想品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根據學生不同氣質特征、性格類型,有針對性地運用心理學中的疏導方法加以引導,幫助學生調整心理,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來自學習和生活的挫折與壓力。

      總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關系到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接班人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社會的和諧、穩定與發展。面對日益突出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社會各界應引起高度重視。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更應盡的綿薄之力,充分發揮思想品德課這一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的重要作用,結合所任教班級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對癥下藥,及時耐心地教育疏導,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理念;殘痰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

      1引言

      兩性世界里,盡管殘疾兒童與健全兒童在身體方面有所不同,但他們一樣有正常的性的發展,殘疾的明顯程度并不與性的發展成正比,性的發展同樣貫穿其一生,并且影響其全部生活的目的及態度的選擇。如2009年筆者對新疆部分特殊教育學校中135名(聾啞、視力殘疾、智力殘疾)13~18歲兒童進行的青春期生理、心理狀況調查表明:殘疾學生的青春期發育與健全兒童是同步的。雖然他們的性心理發育要晚于健全兒童,但幾乎同樣有著健全兒童性心理不同階段的內在表現需求,殘疾兒童與健全兒童一樣需要性心理健康教育,性心理健康教育對殘疾兒童發展并保持性的健康狀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殘疾兒童在知識接受和技能培養等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很多關于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的教育都局限在單純的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上,忽略了殘疾兒童的性個人需求、性價值選擇、性情感體驗、性個人素質等人格教育,這極大地影響了殘疾兒童性心理的健康發展。為此,本文試圖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下來探索殘疾兒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2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及研究的主要內容

      積極心理學是利用心理學目前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因素對人的影響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作為一種新的研究取向,積極心理學是相對于現代西方主流心理學倡導的“消極心理學”或“病態心理學”而提出來的,是對現代主流心理學的反思。積極心理學關注人的心理機能,重視人的潛能的發揮,把促進人的健康成長、激發與培養人的積極情緒、幫助人們快樂與成功、引導人們走向幸福做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因此,積極心理學主要研究:主觀層面上積極情緒體驗的培養,包括對過去的幸福感和滿意感、對現在的愉悅、對未來富有建設性的認知,如希望、忠誠等;個人層面上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包括樂觀、愛和職業能力、勇氣、人際交往技能、美感、寬恕等;群體層面上積極組織系統的構建,指如何創造良好的環境促使個體發揮其人性中具有積極作用的個性品質,如責任感、利他、文明、忍耐、職業倫理等。

      21世紀初,我國學者孟萬金教授針對當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創造性地提出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提出了從積極方面人手,用積極的內容和積極的方式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開發潛能,減負增效,塑造積極向上心態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該理念不僅引領了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向,也為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論指導。

      3消極心理學取向下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3.1過分關注殘疾兒童性心理的消極層面,導致對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標的誤解

      長期以來,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極心理學的影響下,過分關注殘疾兒童性心理的消極層面,主要研究殘疾兒童由于認識活動的限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限制、語言表達溝通的限制等消極心理因素而引發的成熟的性生理與尚未完全成熟的性心理之間、性的生物需求與性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沖突。把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局限在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矛盾與沖突的解決上,將個體具有較強的性社會適應性(性道德、往常識與規則)、如何免受性問題的困擾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忽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幫助殘疾兒童正確認識自我、愉快接受自己的身體,在與兩性的交往中增進自身人格的完善,促進自身身心健康發展的終極目標,這也導致了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者與實踐者對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誤解。

      3.2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忽略了殘疾兒童個人層面上的積極個人特質的研究與培養

      由于當前學校將殘疾兒童l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定位于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矛盾與沖突的解決,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關注殘疾兒童在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困惑。在這種消極心理學模式下,教師常常把殘疾兒童當做“問題來源”,常常以殘疾兒童存在的性心理問題、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的弱點和缺陷當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忽略了殘疾兒童個人層面上的積極個人特質的研究與培養。如,自信心、愛的能力、審美的能力、寬容等個人特質對性心理健康的重大作用。

      3.3教學資源單一,缺乏積極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由于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矛盾沖突的解決,教育的主要內容是關注殘疾兒童在性心理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和困惑,因此,性心理健康教育常常游離于學校的其他工作,被看成只是心理健康課、心理輔導與咨詢和心理活動的任務,與其他教師和教育者無關,這必然使學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為一個積極有效的組織系統,因此,難于收到理想的效果。

      4積極心理學理念對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與消極心理學相對照,孟萬金教授提出的積極心理學從積極方面人手,用積極的內容和積極的方式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開發潛能,減負增效,塑造積極向上心態和奠基幸福的基本理念,為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4.1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應具有整體性

      身體的生長發育是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生長發育以直接和間接兩種方式影響著個體的心理與行為變化。直接影響是指性生理的變化直接導致個體心理的某些變化。例如,對男性來說,青春期激素的增加直接導致了男青年性驅力和性活動的增強;對女性來說,月經周期大約有40%的女性體驗到更為強烈的抑郁、焦慮、煩躁、自尊心下降等感受。但由于個體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之中,其心理與行為表現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因此,個體的心理與行為表現較少是由青春期生理變化直接引發的,而大多是生理變化與其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青春期生理變化對個體心理發展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個人、社會對這種身體變化的評價和態度間接發生作用的。也即是性生理變化對個體性心理發展的影響并不在于性生理變化的本身,而在于個體對這種變化的意義和重要性的解釋,在于個體對他人反映的理解,以及對這些變化是否符合社會文化模式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或解釋依賴于個體對自身變化快慢的認知與評價、他人對此所持的態度與評價、個體對他人對此所持的態度與評價的反映,以及個體在評價時產生的自尊、自信、焦慮、抑郁等情感體驗、性意志能力及個性特征等等。也即,性心理的發展是性生理變化、性認識、性情感、性意志、人的個性品質綜合作用的結果。

      由于身體殘疾以及個性特征的緣故,殘疾兒童與健全兒童相比對個體性生理變化的意義和重要性解釋時,更重視他人對殘疾兒童性生理變化所持的態度與評價,更容易陷入負面認知與評價、負面情緒體驗當中,這極大地影響了其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根據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在建構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時,不僅要關注主觀層面上積極情緒體驗的研究:幫助殘疾兒童客觀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培養殘疾兒童積極的生活態度,幫助殘疾兒童體驗到性的幸福感等;而且還要關注殘疾兒童個人層面上積極人格特質的研究:首先,要提高殘疾兒童自我意識發展水平,以便殘疾兒童能夠接受自己對自己外貌、能力、價值和個性品質以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接受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差距;其次,要根據殘疾兒童心理發育特點培養殘疾兒童愛的能力、寬容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正確的性審美能力,以便使他們有勇氣面對自己未來的生活。不僅如此,在建構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時,尤其要關注群體層面上積極組織系統的研究:通過創設良好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促使個體發揮其人性中具有積極作用的個性品質,建立起有尊嚴、有意義的社會生活。因此,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目標應該注重整體性。

      4.2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應該以殘疾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為主

      長期以來,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極心理學的影響下,過分關注殘疾兒童性心理的消極層面。如智力殘疾兒童由于大腦發育受損,對性道德規則理解困難,很難將性道德規則變成行動的指南,容易出現性安全問題;聽力殘疾兒童由于聽力受損帶來的感知活動的局限性和語言發展上的滯后性影響了其思維的發展,使得他們的智力往往比殘疾兒童低2~3個年齡階段,使得其性心理的發展落后于其性生理的成熟,容易出現性心理問題;視力殘疾兒童由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較多,他們更容易產生不安全感。這使得他們更容易表現出孤僻、敏感、自私、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消沉、抑郁、焦慮、愛鉆牛角尖等負面情緒,影響他們性心理的健康發展。因此,消極心理學影響下的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集中在對殘疾兒童進行青春期性知識、一定的社會文化所認可的性道德規范和性價值標準、社會規范下的及性安全教育、殘疾兒童自我保護和性常見問題的指導等診斷性、補救性方面,重在消解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

      根據積極心理學的觀念:心理學研究的重點應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心理學要從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的積極力量和內在的優秀品質,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獲得快樂幸福的高質量生活。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內容應以發展性、預防性為主導,將“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擺在了“克服心理與行為問題”的前面,主張通過發展來化解問題(孟萬金)。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亦是如此,應以殘疾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為主。因為實踐表明積極的心理品質不僅能幫助個體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較好地適應社會、正常地成長發展、形成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而且能幫助個體維持正常的心態,出現了不利心理狀態時能及時擺脫這種狀態并恢復到健康狀態。所以,俄國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寫到:“教師不需要訓練學生怎樣談情說愛,而需要培養他們在集體里(包括在家庭里)建立高尚的精神心理關系,要教育他們珍惜豐富友誼。”這是非常深刻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理論。它意味著性心理的發展是建立在一個人的心理品質基礎上的。因此,在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啟示下,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應該以殘疾兒童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為主。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將重點放在對殘疾兒童積極的思維、積極的情緒情感體驗、積極的人格培養、積極的認知方式、積極的意志品質、積極的行為習慣養成等積極心理品質培養上。具體來說,包括培養殘疾兒童自尊、自信、自制、客觀評價自己并能自我接納、心理承受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情緒調節與控制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積極心理品質。

      4.3建立積極完善的殘疾兒童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統

      與消極心理學影響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積極心理學擴大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外延,將消極心理學影響下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中被忽視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納入了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疇,在重視消解性心理問題和性心理疾病的診斷性、補救性基礎上,重視預防性和發展性。這就使得性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育對象從問題學生和學生的問題轉化為全體師生家長和全面的心理素質。也即人人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這種轉化不僅要求性心理健康教育要滲透到各學科課堂和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而且還要重新整合社會、家庭、校園等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種要素,把性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個系統,一個以課堂為主陣地,以殘疾兒童、家庭、社區為載體的完善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統,以便發揮其教育的最大功能。

      參考文獻

      1顧群.積極心理學的相關研究對大學生樂觀精神培養的意義[J].教育探索,2009,(12):119.

      2、4孟萬金.中國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實驗與推廣[s].中國學校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暨中小學積極心理品質調查與數據庫建設“課題研討會.北京:2009—10一18.

      積極心態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大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147

      當下的大學生需要承受的壓力來自方方面面,學生需要有足夠的勇氣面對各種問題和困難。大學生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非常重要。當下,我國許多大學生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即心理不健康。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全面發展。筆者就如何在心理學角度下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進行詳細地分析。

      1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1 對學生消極心理過于關注

      當前,我國高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采用消極心理學的教育模式,沒有切實貫徹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是注重大學生的一些心理和實際問題。教師的教育工作重點只是針對學生在心理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缺陷,所以只有一些產生心理問題的學生才能得到教師的關注,導致對其他學生產生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忽略了對自身積極心理品質的關注。在消極心理學角度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忽視了對學生積極心理潛能的發掘,也沒有注重對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1.2 沒有發揮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大高校中屬于副科,學生和老師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無法有效地發揮出來。學生因某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不良心理,不容易得到良好的調整,學生將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嚴重影響學生全面發展。可見,在各大高校中不太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無法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影響大學生成為我國需要的綜合型人才,這不僅關乎學生未來的發展,更關乎我國未來的發展。

      1.3 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對立關系

      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在以心理問題為教學重點的影響下,容易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對立的關系。由于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只注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容易使大學生產生消極的心理暗示,誤認為自己或者其他同學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從而對教師和心理健康教育產生抵觸的心理,害怕過多的接觸會使其他人認為自己存在心理問題,影響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2 從心理學角度出發,優化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2.1 重視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

      心理學角度下,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重大學生心理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各大高校的教師需要通過合理的、有效的手段,確定大學生心理品質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對心理品質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確定最佳的心理教育方法,幫助大學生調整心理狀態,讓大學生從心理困境中獲得解脫,健康地生活。

      2.2 注重對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從積極心理學角度來講,心理健康是指心理上沒有疾病,具有積極的理想和追求,有著良好的工作狀態和人際關系,在人格上能夠獨立自主,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積極心理學觀點強調,每一個人都有具有積極的心理潛能,在成長過程中,也具有能夠獨立、積極向上的成長能力。所以,從心理學角度下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品質的培養,有助于大學生真正意義上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

      2.3 增強大學生的積極心理體驗

      培養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一種大學生的心理體驗過程。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應注重大學生積極心理形成的心理體驗,促進大學生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高度重視,使大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關注自身的心理發展狀況,讓大學生在這一心理體驗中形成積極的心理態度。這一心理體驗過程應包括對大學生注意力、自信心、意志力和積極心態的培養,以及調節控制情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各種問題和壓力等方面。

      2.4 對教育者和教育對象之間關系進行有效的融合

      受消極心理學影響的教育模式中,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教育者和教育對象,即教師和學生之間屬于一種對立的關系。而積極心理學角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對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合理地改善。在積極心理學的角度下,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和學生并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同為發展的個體。教師不僅需要加強對自身積極心理的培養,還應該以積極態度對待大學生以及大學生的成長,與學生之間保持平等和信任的關系,對學生多加關注和尊重,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并在心理和生活上給予學生幫助,讓學生在自我評價中充滿自信,促進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3 結束語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積極地面對來自社會、家庭以及其他方面的壓力。在未來,我國各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胡慧.運用積極心理學推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2).

      [2]任媛.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8).

      亚洲自国产拍揄拍|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乱色情图片|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 |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另类| 亚洲伊人精品综合在合线|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免费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色婷婷六月亚洲综合香蕉|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激情小说亚洲图片|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宅男天堂a在线|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亚洲天天做日日做天天看| 亚洲一区二区影视|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