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用耗材庫房管理規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醫用衛生材料 質量問題 控制措施 感染 管理
一、前言
在醫院的醫療護理工作開展的全過程中,醫用衛生材料作為其物資基礎貫穿始終。醫用耗材具有繁多的種類,在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影響下,醫用衛生材料用量也與日俱增,同時也成為主要的醫療風險來源。因衛生材料質量問題所引發的嚴重醫療事故屢不鮮見,引起了醫學界的普遍關注。因此,建立醫用衛生材料質量控制體系已刻不容緩。
二、醫用衛生材料質控全程質量控制體系的建立
質量控制一詞的概念起源于工業制造領域,對產品以及服務質量進行有效控制是其最終目的。質量控制包括了控制對象的確定、控制方法的編制、控制標準的制訂和檢驗方法的選擇等過程。對于醫療衛生材料質量控制來說,其內容為充分運用醫學、工程技術和管理學等多種手段,以保證患者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為目的所推行的一項控制醫用衛生材料應用質量的系統工程。該工程包括醫用衛生材料采購環節的質量控制、儲存環節的質量控制、應用環節的質量控制等,這些環節同時組成一個有機整體,若要使醫用衛生材料的質量問題得到有效保證,必須對每一個環節都保持認真細致,確保不出現失誤。
(一)采購環節的質控措施
對于采購環節來說,其質量控制內容包括了臨床需求、商務談判、技術的論證與評估等要素。作為醫用材料質控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采購環節這一關鍵關口必須嚴格把控。首先嚴格評標程序,對招標文件實施分類編制,將商務要求和技術配置分別予以明確,并預審投標企業的資格。在評標過程中應依據科學評估,合理決策的原則,充分體現出公平、公開和公正;質量應作為優先考慮因素,對于中標產品應確保其安全和有效性;評標要素不僅包括產品價格和質量,還包括企業的商業信譽和配送服務。采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充分結合的方式,合理運用綜合評價。
(二)儲存環節的質控措施
醫療衛生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投入使用前其儲存環節較為復雜,對此應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予以嚴格把關,包括物理驗收、初步交接、預存庫房管理以及分類儲存等等。
1、物理驗收
應依據《消毒技術管理規范》的相關要求,對產品包裝標識予以詳盡檢查,對產品質量進行目測并觀察其是否具有完整的外觀等。外包裝標識應清晰、明顯、正確以及牢固,若因運輸、滅菌和貯存等行為導致模糊不清或脫落則為不合格。單包裝應在表面印出標識。對于無菌耗材,應將其失效期和使用說明詳細注明。
2、初步交接
以采購計劃書、合同書為依據對采購物品的價格和數量進行核查,并在準入庫驗收單上認真填寫產品的品名、規格、數量、衛生證號、產品批號、滅菌日期、合格證檢驗、出廠日期、生產廠家、有效期和供貨商等,供貨方同時應出示該批次產品的質檢報告。
3、預存庫房管理
應保證預存庫房與貯存庫房近似的環境條件,應對預存庫房內的醫療衛生用材進行分類存儲管理,禁止亂擺亂放。針對預存庫內的衛生用材應采用實驗室檢測方法,確認合格后方可轉入貯存庫房。預存庫內的耗材嚴謹直接向臨床發放。
4、分類存儲
對于已檢測合格的耗材應依據相關制度規范可轉入儲存庫房,同時將其錄入耗材信息管理系統中。對醫用耗材的儲存應嚴格分類,將清潔類耗材與無菌類區分開來。無菌耗材應單獨存放,并參照其品名、生產日期、規格和有效期做規律性擺放。庫房溫度為20℃為宜,濕度應保持在70%。室內應有消毒設施,定期進行空氣清潔和消毒。對儲存產品進行抽檢,若發現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應及時、妥善處理。
(三)醫用衛生材料應用環節的質控措施
醫療服務水平直接受到醫用衛生材料的應用質量影響。基于此,應對醫務工作人員展開相關培訓,快速掌握相應的安全事項和操作規程;在培訓完成后對培訓對象進行考核,未通過考核者不得進行相關操作。院方可與廠家結合展開此類培訓,也可自行組織開展。
三、結語
醫療質量與患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許多醫療企業單位都非常重視醫療質量建設工作的開展和強化,醫療設備的質控體系也日漸完善和成熟。同時,醫用耗材以其較大的使用量和較廣的使用范圍受到了醫學界的普遍關注。然而,受能力與經驗的制約,醫用衛生材料質控體系的建立也尚未完全成熟,我們對其認識必然有不足之處,因而需要在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過程中不斷予以豐富和完善。筆者在文中針對建立醫用衛生材料質控體系做出探討,希望為醫用衛生材料質量提供有效保障,使衛生材料安全問題導致的醫療事故發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參考文獻:
[1]于春華,戚仕濤.醫用衛生材料全程質量控制體系建立初探[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9,22(12):1300-1302,1309
[2]吳文松,盧光澤.提高醫用耗材物流系統效率的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2,32(2):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