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范文第1篇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生態環境;建設發展

      我國占地面積廣闊,森林資源豐富,但存在分布不均勻的現象,且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量極低,與發達國家相比處于不利地位。前些年我國重視經濟發展,忽視對生態環境保護,導致亂砍濫伐現象嚴重,森林資源更加稀少,對我國生態環境平衡以及可持續發展有不利影響。因此,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對森林資源的穩固發展以及生態環境的平衡有重要意義。

      一、目前我國森立資源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以及人民保護環境的意識逐漸加強,不斷開展造林運動,促使我國森林資源覆蓋面積逐年增加,已有大幅度提高和生長,這種現象與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以及保護環境的大力宣傳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雖然森林面積有進一步的發展,但是還存在種植過后管理不當的現象,這種現象造成森林資源的進一步損失以及破壞,前期的種植工作也成為無用功。造成森林資源被破壞的原因有很多種,管理不當是主要原因之一,而病蟲害管理更是森林管理工作的關鍵。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認識,提高重視程度,加強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促進森林資源可持續發展。1.成災病蟲種類增多,對于森林資源的危害損失嚴重。現階段我國森林資源秘籍不斷增大,增長速度在逐漸加快,病蟲害發生發展數量也在逐年增加,這給森林資源的管理工作帶來新的難度與挑戰。引起病蟲害發生的情況有很多中,未來物種入侵就是重要原因之一,高發勢是這種病蟲害發生的顯著特點,之前的病蟲害還沒有實現有效的控制,再次引發該種病蟲害,對森林資源的破壞性更為強大,抑制森林資源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效發展。所以,病蟲害防治工作在森林資源管理工作中占重要地位。2.難以治理,病蟲害爆發時有發生。對于目前我國的森林資源來說,由于其環境復雜多變,地域的交叉性強,這就使得我國的森林資源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差異化較大,一些具有較強頑固性難以治理的病蟲害,難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這樣就極易導致大規模病蟲害的爆發,甚至成災,從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給森林防治工作帶來較大的波動和變化。

      二、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由于人工造林數量的不斷增長與加強,致使我國的森林面積不斷的增大,但是對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與維護工作來說,盡管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是對于我國廣闊的森林面積來說,其治理和維護工作還不到位,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1.病蟲害的產生及環境的影響破壞。由于大規模的人工造林,人工林品種較為單一,以及林齡結構等原因,都極其容易導致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由于近些年我國暖冬現象的發生,這就使得害蟲越冬存活的基數增大,一到春季極容易出現大規模的病蟲害的爆發。另外,由于國內區域貿易與交易的頻繁,這就為病蟲害的遠距離傳播與傳輸帶來了極大的可能,使得害蟲的種類和傳播途徑不斷的開闊與發展,一些新生的病蟲害的發生防不勝防,而且缺乏相應的治理管理的經驗,這就加劇了病蟲害的大規模發生。2.對病蟲害防治的認識和重視不足。長期以來,人們對森林資源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沒有深刻的認識,特別是病蟲害對森林資源的危害性及破壞性的認識更是不足,病蟲害對森林的危害,不僅僅是森林資源的破壞,而且還可能衍生出眾多的次生災害的產生。例如,一旦森林資源遭到嚴重的破壞,就會導致水土流失,甚至產生較為嚴重的水患,以及可能產生的火災,這都給人們的生存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危害。同時,由于其具有生物災害的特殊性,治理工作需要長期、持續的進行。在實際的森林治理與防護中,更加注重綠化和防火,而對于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缺乏足夠的認識和責任感,從而導致在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缺乏實際有效的措施。3.對病蟲害的監測與預警措施管理不到位。對于我國目前的林業監測與預報來說,其監測措施和方法還不到位,對于測報工作的重視度還不夠,沒有具體完善的測報網點的建設制度,而且在人員和制度的配置上還存在著不到位的情況,這就導致森林資源的防護和治理工作不能夠及時地開展,使得森林資源的治理與防護較為被動。4.對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不到位。當前,在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中,其力度和強度還不夠。在實際的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往往噴撒大量的化學藥劑進行滅蟲,這不僅導致了病蟲的抗藥性的不斷增強,而且還導致環境受到較大的污染,在殺滅病蟲的同時,也消滅了一些無害的生物,這給整個林業的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三、加強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和治理,確保林業生態環境建設

      對于目前我國的林業管理工作來說,在確保森林不被破壞的同時,還要加強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確保林業生態系統能夠正常的運行與維護。對于林業的防治與治理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強森林防護工作的科技的應用。對于我國的森林防治工作來說,其森林地域廣闊,區域差別性很大,不同區域的防護和治理的要求也不盡相同,這就加大了森林防護和治理的難度。因此要加強對森林防護科研的投入,以提高森林防護的技術水平,并有效地對森林進行治理。其中要重點加強病蟲害的科研的攻關和研究,并推廣新的林業病蟲害的防護技術,擴大宣傳,加強林業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普及基本的林業防護的技能。2.大力發展生物防治。對于林業的病蟲害的防治來說,生物防治是一種既經濟又環保的重要的技術手段,它能夠對林業資源的防治和治理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要重點推廣生物防治技術,以及以高效無毒的菌劑為主的生物制劑,逐步加大引誘劑和無公害農藥的應用,以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林業防治道路。

      四、結語

      增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提高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就要從林業的生產與營造的各個環節加強對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的管理和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以降低病蟲害的危害范圍和程度。

      作者:王 艷 曾凡龍 單位:1.龍江省黑河市遜克縣林業局新立林場 2.水泉鄉人民政府

      參考文獻:

      [1]錢宇航.增強森林病蟲防治工作確保林業生態環境建設[J].北京農業,2016(4).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范文第2篇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方法原因防范

      前言:如何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在林業病蟲害的防范與治理的過程中顯得極為重要。林業病蟲害反映了人們對于自然界的了解程度,同時也是決定病蟲害防范治理的具體成效。本文主要以林業病蟲害的具體形成原因入手,對其防范辦法進行簡要概述。

      1.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具體原因

      我國目前大約有一萬三千三百七十萬公頃的森林,天然林占其中面積的65%,大約有8725萬公頃,人工森林面積約有4645萬公頃,占森林總面積的35%。隨著人工森林的大面積增加,森林病蟲害也伴隨而生。

      1.1人工森林的自愈能力與防御能力較弱

      人工培育的森林構造的生態結構式一場脆弱的。人工森林無法對外來的有害生物進行防御和自我治愈。所以只要有害生物侵入,就會在短時間爆發大面積的森林病蟲害,并襲擊大面積植物,這是森林病蟲害經常大面積流行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大面積的森林病蟲害的爆發造成了難以估計的經濟損失。

      1.2森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森林病蟲害失去了天敵的控制

      我國天然森林的面積比較廣闊,超出人工森林面積約1/2,但是,在農林產業中主要是以木材的生產為中心,由于對森林的長期大量的過度砍伐使天然森林的數量和質量急速下降。森林中的微生物種類繁多、森林的原始結構和天然森林獨有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原有的生物鏈產生斷層,森林害蟲的天敵的生存環境和生存空間都被破壞了,它們漸漸從森林中消失,森林病蟲害失去了天敵的遏制,快速且大量的繁殖生長起來。

      當發生森林病蟲害時,由長期大量砍伐天然森林而產生的經濟利益,將會在森林病蟲害治理的過程中逐漸減少。

      在我國的農業生產地區通常利用大量的化學藥物對有害生物進行控制,并提高農作物的生長速度,大量的化學藥物不僅導致了有害生物的死亡,同時也將大量有益生物殺死,破壞了附近動植物的生存空間。而病蟲害對壞境的適應能力要遠遠超過有益生物,當病蟲害對化學藥物產生抗藥性時,農林植物將會受到更加嚴重的破壞。

      2.預防和控制森林病蟲害的主要措施

      對于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我們也應從一個客觀的實際的角度出發,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專家就曾建議我們“對于森林病蟲害的問題我們應從自然地角度出發,我們以前總是以人類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事物,從自身利益出發,缺乏客觀的態度”。人類一直將森林病蟲害看做是有害而無益的,這種想法是片面的、不公正的。在自然界中,有著規定的自然規律,森林病蟲害就是遵循其自然演化的規律、對自然界的動植物進行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適度的森林病蟲害促進植物的自然整枝以及優勝劣汰植株,可以增強人工森林自身抵抗外來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自我至于能力。

      從生態學術的監督出發,森林病蟲害的產生與發展,并不完全屬于負面影響,必須以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標,不對森林病蟲害進行完全的消滅,對森林病蟲害的生長速度和破壞度進行控制。將曾經的“絕對消滅”觀念轉變為“相對防治”的科學理念。對森林病蟲害進行整體的規劃,以預防和整治森林病蟲害作為重要的治理手段之一,在以人為本的基本考慮下,注意它的實際用途之外還應注意各種植物的平均分配。

      將植物中在適合的環境中,讓植物適應自然季節和氣候,并進行合理的保護。這樣可以達到保護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并且能夠在其符合生態學的重要基礎上,為人工培植的植物群建立較為適宜的、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植物群的生態規律,它的生物規律是相生相克的,植物通過向周圍環境釋放的化學物質,直接或間接地對自身與周圍的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產生影響。以此規律為依據推測,人類對于人工森林的種植行為,就是將植物本身的生長進行合理科學的培植,在同一范圍內的植物的生長可以在彼此之間起到促進的作用,共同分享同一種天敵。

      植物之間相生相克的道理是經久不變的,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森林的日常保健,可以使森林植物得到健康的生長,并增強森林抵抗病蟲害的侵害。可以達到預防森林病蟲害發生的重要作用,森林保健首先應注意對于健康和無病蟲害的樹苗的挑選和種植。其次是選擇適宜選種的樹苗種植的土壤,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選擇正確的種植土壤,可以確保苗木的健康成長。

      人工的森林出需要日常保健之外,還應該注意日常的養護,陽光照射、適宜的水分和良好的空氣流通環境是幼苗快速健康的成長的最主要條件,生物科學的預防與治理方法與化學防治相比具有著較為特殊的優勢,生物防治是將森林病蟲害控制到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

      生物防治的主要特點是它不傷人畜、不對環境產生任何污染,既可以做到對生態的調控,也可以保持生態的平衡,并對森林病蟲害起到有效的控制。但是,我們也不能將化學防治的作用完全否認,它并非是完全不可取的。比如在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發生了較為大規模、物種較多且繁殖能力快速的森林病蟲害時,我們可以利用化學防治的手段對其進行處理。

      化學防治手段對于大規模、大范圍的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還是具有顯著地作用的。我們應當時刻保持科學的專研精神,并將最先進的科學成果在各級中進行普遍推廣。我們要將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放在自然環境中移客觀科學的態度去認識解決,將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方向向病蟲的自身調節能力與植物的自身調節能力相結合,并遵循生態環境中動植物的生態本省效應發揮。將其發展為一個全面的知識層面,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兩者互為補充,互為影響,從而促進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持續向前發展。相信我國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會在不久的將來取得良好的成績。

      結束語:

      我們將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措施落到實處,實現科學的管理與防控。堅持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防治結合的重要方式,將多種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進行科學的結合,對森林中的有害生物進行治理與控制,從而確保森林的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范文第3篇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預防措施

      1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

      1.1自然原因

      近些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暖冬”現象頻繁發生,這就致使病菌、害蟲在冬季依然能存活,其數量、種類不斷增多,從而導致發生病蟲害的林業面積不斷增加,病蟲害的危害程度逐漸加重。在一些舊的病蟲害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的時候,又出現了新的病蟲害,而一些得到控制的病蟲害由于氣候原因又再次復發,難以根治。這不僅給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帶來了極大難度,而且給林業發展造成了巨大損失。

      1.2人為原因

      除去自然原因,人為因素也是引發林業病蟲害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過去人們亂砍濫伐森林資源,導致自然林地面積銳減。如今為了實現和諧發展,人工林面積開始大幅度增長,但與之相應的資金、技術、管理投入卻沒有跟上人工林面積增長的步伐,所以發生病蟲害時難以進行有效控制。另外,有些地區對病蟲害問題并不重視,也是致使病蟲害擴散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些經濟落后的地區,由于經濟、知識、技術的限制,無法有效防治病蟲害,便會造成巨大的損失;大面積使用農藥對病蟲害進行治理,不但會破壞環境,而且會破壞生態平衡,從而出現惡性循環。

      2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存在的問題

      2.1預防機制不夠完善

      要想切實做好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健全防治機構,其不僅能保證預防工作的有效落實,而且能為相關人員的具體工作提供指導。但就目前來看,個別林業部門在這方面還存在不完善的情況,沒有將預防工作落實到位,導致影響林木正常生長,同時對保護周邊環境也很不利。

      2.2監控工作落實不到位

      開展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的一個有效手段便是合理監控,只是目前有些林業部門在這方面還存在問題,導致相關監控工作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第一,監測點的設置不夠合理。設置監測點有利于第一時間判斷出林業是否發生了病蟲害,但個別林業部門的監測點設置不夠全面,致使工作人員無法第一時間覺察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而導致病蟲害擴散概率變大,而且不能及時采取治理措施,會給林業帶來更大的損失[1]。第二,缺少專業的檢測設備及技術人員。專業的設備和人員是預防林業病蟲害的關鍵,但目前部分林業部門由于經濟限制而不能引進更多的先進設備和專業人員,所以在病蟲害發生時很難及時采取處理措施,導致病蟲害的不利影響逐漸擴大。

      2.3防治技術不夠先進

      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的開展情況與防治技術有著非常大的聯系,科學、先進的技術能大大提高病蟲害的預防效果。但就目前而言,多數林業部門仍舊在使用過去的防治技術,這便導致病蟲害的預防效果并不理想,很難保證樹木正常生長,從而給林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3林業病蟲害預防措施

      3.1加強領導重視

      作為林業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中極為重要的一個部分,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級政府必須從戰略高度角度充分認識到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從而提高領導重視、強化政府的行為。巴彥淖爾市也應如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來堅決遏制林業病蟲害的發生,將林業病蟲害防治納入政府林業資源保護目標的管理責任制中,同時加強檢查和監督,做好兌現獎懲的工作,為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

      3.2做好營林工作

      要想做好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就要從種苗開始,選擇抗病蟲的品種,在植樹造林時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在樹種、林種的選育方面嚴格把關。同時,要大力倡導封山育林以及營造混交林,這有助于改善林木的生長環境,從而保證生物的多樣性。在重點林業工程項目中,必須要把病蟲害預防工作納入規劃設計內容中,并要執行驗收檢查制度。另外,要加強對中幼林的撫育和管理,及時清理病死木,只要是由于病蟲害而進行的更新、采伐,必須優先納入限額采伐和造林更新計劃中。

      3.3構建預報檢測體系

      構建林業病蟲害的預報檢測體系對于做好預防工作十分有利,所以林業部門需要重視預報檢測體系的構建,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體系的建立,既保證其具有較高合理性,又能滿足自身需要,從而確保林業病蟲害的預防效果。林業部門應結合自身情況,吸收借鑒其他地區經驗、技術來構建合理的預報檢測體系,之后及時使用其進行病蟲害的預測、分析工作,從而為工作人員提供可靠支持。另外,利用過往病蟲害資料作為預防技術的制定依據也是十分重要的。

      3.4做好檢疫工作

      對于林業發展來說,科學開展檢疫工作能有效降低病蟲害發生率,那么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加大宣傳力度。要想確保林業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林業部門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這項工作,從而積極配合,甚至給予一定經濟幫助。第二,嚴格檢查運輸車輛。工作人員要檢查運輸車輛,確保運輸樹木的車輛沒有任何問題,從而降低運輸過程中發生病蟲害的概率,保證種植工作能如期完成。第三,嚴格檢查樹木產地。要對購進樹木的產地進行嚴格檢查,禁止有病蟲害的樹木進入當地,從根源上杜絕出現病蟲害問題[2]。

      3.5引進先進技術

      要想更好地做好林業病蟲害預防工作,引進先進技術是林業部門必須采取的措施。巴彥淖爾市要充分發揮出科研、教學和生產的三方優勢,利用“外引內聯”的方法來集中力量解決預防技術難題[3]。另外,科研管理部門應將病蟲害防治項目優先進行立項,加大對先進技術的推廣力度,從而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同時,要注意組裝配套各項技術,提高生物防治、無公害農藥的應用比重,在有效防控林業病蟲害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范文第4篇

      關 鍵 詞 林業;病蟲害;防治問題

      中圖分類號:F30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林業病蟲害發生的特點概述及原因探析

      1.1特點

      通過總結分析,林業病蟲害發生特點主要有以下幾點:①面積逐年遞增,多種次要害蟲在一些地方上升為主要害蟲,致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蟲種類不斷增多;②頑固難治,偶發性森林病蟲害大面積暴發;③重大危險性病蟲害不斷出現,對林業發展和自然生態環境潛在威脅巨大;④防治難度加大,經濟林危害損失嚴重,嚴重制約著山區林業經濟的發展和林農脫貧致富的進程。

      1.2原因

      探析林業病蟲害發生不斷加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人工林面積不斷增加,據科學統計,我國人工林面積占我國森林總面積的 35%,而植造的人工林又大都為單一樹種 結構簡單的純林,導致森林生態系統十分脆弱,易誘發病蟲害 事實證明,病蟲害發生面積隨著人工林面積的增加而不斷增大,呈同步增長的正相趨勢 ②天然林長期超負荷砍伐,天然林整體數量 質量呈現下滑趨勢,森林林分結構物種多樣性 生態系統原有的結構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也是病蟲害的發生與不斷猖獗的重要原因 ③國際間林木檢疫方面的問題,導致許多有害生物如,美國白鵝松針褐斑病等最初傳入國內,人為活動也是加劇國內重大病蟲害的迅速傳播疫區擴大的重要原因 ④長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學農藥,使病蟲產生抗藥性,同時大量天敵被殺害⑤監測蟲害不及時,防治手段跟不上,相關人員沒有從自我開始重視預防為主的防治理念

      2 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義

      林業作為生態建設的一部分,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林業病蟲害防治是加強 生態建設,全面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舉措;是維護生態安全,促進生態文明,加快建設新農村的客觀要 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基本方針,積極推行森林健康理念,培育健康森林,發展現代林業的必然要求;做好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僅能增加林農收入,而且能促進綠色食品生產助推林業產業發展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是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 現階段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1問題

      ①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薄弱,還不完全具備及時準確的掌握蟲情并預報的能力;②病蟲防治手段落后,缺乏先進技術和科研成果,現實中面積使用化學農藥防治;③林業建造管理培育 規劃等部門間缺乏協調,缺乏強有效的預防監測機制,使病蟲害防治工作長期處于被動局面;④檢疫工作問題,檢疫跟不上 缺乏檢疫檢查站 調運檢疫嚴重失控,未有效控制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致使蔓延;⑤防治投資力度不 夠,經費短缺,基礎設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測報防治 檢疫儀器設備和交通通訊工具等,防害抗災能力低

      3.2對策

      3.2.1森林建造 培育 管理方面。

      森林植造時遵循適地適樹的原理,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 抗病蟲力強的樹種,植物配置喬灌草結合,植物種類要保持多樣性,避免單一結構 單一樹種,增強森林生態環境的穩定性和抗性能力;加強育苗消毒處理;做好封山育林工作,增加天敵數量,減少人 畜對植被的破壞,達到控制病蟲的目的;保護好害蟲天敵;保護好現存的天然林,禁止亂砍亂伐破壞原有生態系統的一切行為

      3.2.2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和檢疫工作

      堅持把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 完善的預測預報網絡體系,要對轄區林業病蟲害發生特點氣象氣候等狀況全面掌控,確保前期森林病蟲害動態預測預報工作的及時性準確性全面性,做到早發現 早除治 加強林木檢疫,嚴防危險性病蟲傳入

      3.2.3加大森林科技含量,改進防治手段,提倡生物,物理等手段治理。

      堅持林業生態科學發展,提高林分質量,增強森林對病蟲害的防御和自控能力 嚴禁不合理的農藥使用,提倡利用微生物 天敵昆蟲 益鳥 生物農藥等手段進行防治 加大科研開發和新技術推廣力度,利用光溫度 生物物理技術 放射能和電離輻射 人工和使用器械機具捕殺等手段進行防治

      3.2.4增加經費支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領導。

      多層次多渠道增加投入,以籌集更多的資金,如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制度,從收取的補償資金中適當安排防治經費,來完善測報防治檢疫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政府要切實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將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減災計劃中,明確各級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增加防治測報 檢疫 對象普查和基本建設投資

      4 我國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建議

      4.1 建立病蟲害防護體系

      建立完善的病蟲害的防治防護體系需要各級政府及林業部門的共同努力 ,首先要建立各級病蟲害檢測站 ,負責及時發現和掌握當地林業有害生物的種類 ,并建立較完善的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每個監測站點均要保證實時對病蟲害發生動態的監測 ,為綜合防控提供數據支持 ,并由專業技術人員從事病蟲害綜合防治。

      4.2 增加防治投入

      堅持“經營與防治一體”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機制 ,采取地方政府主導 ,國家補助為輔 ,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的原則。地方各級政府應該高度重視病蟲害防治工作 ,將病蟲害控制在最低的限度 ,盡可能地減少所帶來的損失 ,同時病蟲害的防治成敗也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保障。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必須堅持以生物防治為主 ,并采取與其他多項防治措施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這是實現林業病蟲害防治的最有效途徑 ,從而也為我國的林業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安全、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等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惠,董芳,解伏菊.基于GIS森林資源空間格局變化與經營決策分析[J].濟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

      [2]游成勇,李勤忠.紅花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J].農村科技,2010(1).

      [3]陳Q,張宏梓,詹桂堯,王守吉,盧秀貞.尤溪金柑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J].南方農業,2010(1).

      [4]賈華華.淺談西芹的各種病蟲害及防治[J].蔬菜,2010(2).

      病蟲害治理的措施及建議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國;森林病蟲害;防治與監測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732036

      前言

      我國地域遼闊、領土面積廣大,地勢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性,森林病蟲害發生極為嚴重,經濟損失巨大。森林病蟲害防治作為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基礎,國家減災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森林資源的保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雖然相關部門已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防治技術手段和防治成效也不斷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丞待解決,因此,做好森林病蟲害預報、預警與防治作業規劃,實時調查并掌握主要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危害情況,以期科學制定宏觀防治策略,為我國森林病蟲害的防治監測方面提供借鑒。

      1 我國森林病蟲害發生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

      1.1 森林病蟲害種類正在增加

      我國森林面積分布廣泛,是一個森林病蟲害較為嚴重的國家,加上近年來全球環境不斷惡化,致使一些病蟲害種類急劇增多,其傳播速度較快,一旦發生大規模病蟲害很難進行救治,也是現階段森林病蟲害防治監測面臨的難題。

      1.2 過度砍伐導致森林生態系統失去平衡

      隨著林下經濟的大力發展,人們為了滿足日常生產生活發展的需要,濫砍濫伐,肆意大面積開采毀壞了原始森林,勢必會造成森林資源的枯竭,森林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減少,原有的森林生態系統的平衡被破壞,導致病蟲害的大面積發生及快速蔓延。

      1.3 工作重視程度不夠,防治意識不強

      雖然我國近年來對森林資源的重視程度不斷上升,但還存在著投入防治資金不足,缺乏全過程的科學管理和資金的合理配置,病蟲害防治意識淡薄等問題,只注重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忽略了對森林資源的管理與養護,造林和管護嚴重脫節,存在“重造林輕保護”、“重防治輕預防”的思想,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缺乏必要防治設備,整體抗災救災能力表現低下,致使一旦發生大面積災情,不能及時遏制住森林病蟲害的高發態勢。

      1.4 預防為主的管理機制不健全

      森林病蟲害防御機制是做好森林病蟲害防御的重要環節,但在實際上還存在著機制建設不健全、協調不合理等問題,防治效率低,幾十年來我國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一直處于被動救災的狀態,往往是病蟲害暴發后再籌集資金救災,防災控災能力較差,把防治經費當做救災費,難以調動基層森防人員主動開展防治工作的積極性。

      1.5 缺乏有效的監測預報手段

      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基礎薄弱,不能及時、準確地監測預報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動態。缺乏完善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體系,部門之間缺乏協調,一旦發生病蟲害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導致蔓延范圍不斷擴大,最終造成更為嚴重的經濟損害。

      1.6 技術水平落后,科技力量不足

      基礎研究工作不夠,森林病蟲害防治手段的技術含量低、相對落后,缺乏自主獨立研發的產品,新技術和現有科研成果推廣力度不夠,導致防治工作效率較低,在害蟲沒有形成危害時缺少科學的干預方法,影響了防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造成經濟損失,這也是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與國外相比有較大差距的根本原因。

      2 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對策及建議

      2.1 加強環保意識,樹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通過各種宣傳教育手段,使人們真正認識到保護森林資源的重要意義,認識到森林病蟲害的危害性,提高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認識高度,并能積極參與到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來,樹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提高防治效果,增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科學性。森林相關保護部門要建立自身災害預警機制建設,進一步預防森林病蟲害擴大化;還應加強森林病蟲害的檢疫工作,采取“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檢疫工作方針,掌握先進技術及防治策略,切實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

      2.2 加強監測預報,利用生物防治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相應的監測預報,結合當地森林的氣候條件、林木發展狀況,對森林病蟲害發展趨勢進行預測,加大對森林病蟲害的宣傳工作,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監測預報,依靠科技及時準確掌握森林病蟲害發生的趨勢及動態監測,并結合當地林木資源狀況和氣象氣候等自然條件,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及特點,選擇最適宜的防治方法。未來應形成遙感(R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一體化的病蟲害管理系統,以便能夠全面、準確、迅速的對森林病蟲害進行實時預報監測。

      同時,森林主管部門還應該不斷科技創新,充分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防治森林病蟲害,只在必要、應急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化學農藥,還要盡最大可能選擇低毒性、對環境污染小的化學農藥。采用生物防治技術保證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開展,能夠有效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維持了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還能起到長期、穩定的防治效果,未來將進一步加大推廣和應用。

      2.3 增加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資金投入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因此政府職能部門首先要引起足夠重視,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積極爭取有關森林病蟲害防治專項資金,還可以充分發揮社會群眾力量,多渠道籌集防治經費,只有在資金充足的前提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才能順利開展,建立一個多層次多渠道的防控體系,才能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形成良性循環,才能有更多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投入到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監測工作中去。而基層一線林業工作人員也要發揮應盡職責,密切觀察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做到發現問題及時向上級匯報,增強蟲害的預見性,以便針對問題及時制定防治方案,采集應對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2.4 加大防控的科技含量,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能力

      政府部門及相關森林保護部門應加大資金投入,完善森林病蟲害防治監測設備措施,引進高技術、高素質人才,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管理能力。積極引進新技術、新方法,通過對生物、網絡以及遙測技術的有效整合,及時對突發性災害進行預報,以增強森林病蟲害的防范、預警能力;加強研究和開發,著重利用科學技術解決實際工作中的問題,滿足森林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發展的需求;有關部門應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綜合管理力度,明確任務,狠抓落實,加大執法力度,建立森林病蟲害防治監測工作的責任體系,通過宣傳教育典型案例,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3 結語

      森林病蟲害直接影響著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對保護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森林保護部門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實際的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還存在缺乏防治意識、防治機制不完善、防治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結合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實際情況,森林保護部門應該深入研究森林病蟲害防治現狀,加大森林病蟲害防治資金投入,加大現代高科技技術手段的運用,加強對森林病蟲害的預報預測,創新病蟲害防治策略,提高檢疫執法力度,切實從根本上提高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監測工作的水平,促進我國森林整體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敏.分析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J].北京農業,2014(8):28.

      [2]華飛.淺析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及對策[J].園藝與種苗,2015(1):3-5,17.

      [3]魏薇.森林病蟲害發生現狀及防治措施[J].河北農業科學,2012,16(10):63-65.

      [4]云麗麗,欒慶書,金若忠,等.遙感技術在森林病蟲害監測上的研究進展[J].遼寧林業科技,2012(1):40-44.

      [5]王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黑龍江科學,2014,5(1):78.

      [6]才.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探討[J].綠色科技,2015(3):173-174.

      [7]申景春.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創新科技與應用,2012(4):228.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最新亚洲卡一卡二卡三新区| 亚洲最大的视频网站| 91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字幕 |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狼友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蜜桃|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国产网站|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亚洲午夜成激人情在线影院|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1|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观看不卡|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网站|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AAAA片APP| 亚洲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自偷亚洲精品页65页|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久久亚洲国产中v天仙www|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经典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高清视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免费|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