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孩子創造性思維培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語文教學;創造性思維;特點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
力。”21世紀迫切需要創造型人才。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而兒童經歷的是創造性思維初步萌芽和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占主體地位的基礎教育,就自然而然地肩負起保護和開發兒童創造性思維的重要使命。
一、兒童創造性思維的特點
兒童時期處于思維發展的低級階段,這一時期的思維抽象概括水平較低,但由于知識經驗較為貧乏,思路所受的約束很少,他們的創造力卻空前的活躍。小學階段兒童的創造非常常見,不僅在語言上往往能出其不意,來個“童言無忌”,令成人大吃一驚,比如:《兩小兒辯日》中孩童對于太陽大小延伸出的討論,連圣賢孔子都啞口無言;在行為上更是常有驚人之舉,全然的“離經叛道”,令人瞠目,例如:童年的愛迪生模仿母雞孵雞蛋,這種行為在成人看來是幼稚可笑的,但是卻反映出了愛迪生極高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對其未來的創造發明起了很好的奠基作用。這一時期的創造性思維特征具有以下特征:
1.簡單原始
心理學研究發現,兒童的思維是人類思維發展的低級階段,主要表現為直觀動作和具體的形象思維。兒童最常采取的探索方式極其原始,往往就是到處摸到處看,把東西直接拆開等,這種創造性探索方式反映出兒童創造性思維僅僅源于好奇的本能驅動,是原始自然的。
2.廣泛開闊
兒童的創造性思維覆蓋面很廣,他們在生活中幾乎是處處留心,缺乏知識經驗使得他們對于生活中的一切都非常好奇,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欲望。在他們參加的所有生活活動領域中,無論是吃飯、說話,還是玩耍,幾乎處處都能找到創造性思維的影子。
3.靈活流暢
兒童的創造性思維還有著靈活流暢的特點。他們在進行創造時不像成人絞盡腦汁、搜腸刮肚,而是靈活多變、迅速流暢,具有很高的效率。兒童少有受到成人社會條條框框的約束,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可以靈活機動、暢通無阻地進行自由的創造。
二、兒童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策略
培養兒童創造性思維,需要教師、學校、家長等各方面因素的配合,具體該如何開發創造性思維,各國科學家的研究也見仁見智。單從小學語文課堂角度出發,這里給出以下幾點建議:
1.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開展科學高質的創新教育
要在語文課堂中發展兒童的創造性思維,語文教師要有一定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不斷學習的進取精神更不可少。教師要多讀育兒方面的書刊,不斷充電,在教育理論的指引下,摒棄自己不當的教育觀念和教養方式,堅持科學的教育。每個孩子都有真正適合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套用教育理論“公式教育”只會毀了孩子,將孩子打造成沒有個性的平庸之輩,這在相當程度上會阻礙孩子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2.拓展課堂教學的創造性
(1)合理使用標準答案
標準答案被視為“創造力”的天敵,但在教學中,標準答案卻也輔助了教師教育工作的開展。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教學,本身是具有靈活性的,答案也并非一個。合理地使用標準答案,首先要審核標準答案是否正確,然后在作業和課堂提問中鼓勵孩子進一步思索,最后與標準答案比較,判斷創新尺度,讓孩子感受到創造的成就與快樂。
(2)給孩子自由想象的時間和空間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苦口婆心地傳授不僅作用有限,有時還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如果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時間,比如,自由造句、通過想象說話等,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間,讓孩子自己領悟探索,提出新的問題,說不定會有新的發現。
(3)教學設備中體現創新
長年面對同樣的黑板講臺,大多數學生會覺得沉悶厭倦。陶行知先生把母雞帶到課堂上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創造力。因此,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設備中推陳出新,進行自己的創造。比如,黑板的磁鐵可以用卡通圖案,家里的玩具用品可以改裝成為新穎的教具,甚至可以讓孩子來改造教室環境,激發其創造性。這些新奇的教具會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帶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3.開展大量的思維訓練
(1)發展學生的觀察力
任何思維都是從觀察開始的,觀察是思維的前提,是進行思維不可缺少的條件。觀察是否深刻,決定著創造性思維的形成與否。在語文課堂中,最能鍛煉孩子觀察力的就是作文教學。蘇州小荷作文大賽多次運用實景觀察、當場寫作等新題材來考核孩子的作文水平。這些方式也同樣適用于平時的作文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觀察寫作,一些普通的事物,哪怕一幅畫、一個人、一支筆,都能在不同學生的觀察下綻放出別樣的風采。
(2)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和發散思維能力
直覺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一種表現,它是一種非邏輯的,以
高度省略、簡化、濃縮的方式洞察問題實質的思維,它常能使人茅塞頓開、豁然開朗。而且,發散思維是創造的起點,它沒有一定規范,沒有一定方向,也不墨守成規,心理學家吉爾福特認為發散思維具有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三個特征,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教師要著重啟發學生從不同方面對同一問題進行思考,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一事多寫”,培養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
(3)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能力
創造性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沒有豐富的創造性想象很難有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教師要善于運用各種手段來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很多獨特的想法就是在積極的思維和討論中產生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討論、情境對話、辯論、續編故事等活動來促進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讓孩子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創造。
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需要大量具有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才能的新型人才。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需要從小抓起,從課堂教學抓起。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應該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生活中處處留意他們智慧的閃光點,時時鼓勵他們的探索與創
造。為了孩子的未來、社會的未來、國家的未來,我們要盡一切力量保護和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向社會輸送更多的創造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段繼揚.創造性教學通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畢義星.創造性教學能力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小學生創造開發實驗與研究”課題組.中小學生創造力開發實驗與研究:全國教育科學“九五”規劃國家教委青年專項課題[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4]程良道,但漢禮.創造教育新論[M].北京: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1.
關鍵詞:幼兒;語言;創造性思維;培養
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是指具有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活躍的靈感、新穎的表達以及求異性和潛在性的特點,它與一般思維的區別在于它有新穎性、獨創性及突破性。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教師不但需要鼓勵和啟發幼兒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說”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使幼兒體現出“創造性”,在啟發幼兒思維時要激活幼兒的創造力。因此只有在課堂上創設自由而安全的氛圍,幼兒五彩繽紛的思維世界才會展現在我們眼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針對如何在語言教學中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精心選材,以新穎的語言表演形式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幼兒學習的興趣取決于語言教學材料的選擇,有趣的內容能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高幼兒講述的欲望。教師選取的內容不僅要被幼兒所熟悉,更要杜絕采用單一呆板的教學材料,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去比較、去選擇,從而講出具有創造性的故事情節。教學中可以選取幼兒感興趣的課堂材料,以新穎的語言表演形式傳達出來。比如選擇適合幼兒的網絡動畫短片,通過播放,孩子表演且講述看過的動畫短片,在聽說看作的感官互動下,使孩子敢說、能說和會說,敢于自己去創造去表達,如此教學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幼兒們在新穎的創造活動中興趣盎然,心理也得到極大的滿足。
語言表演活動的開展為幼兒提供的是一種正式運用語言的場所,能培養幼兒在集體場合中表述自己對事物見解的能力。在語言表演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孩子們的思維能力開闊了,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創造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精心選擇能誘導創造性思維的語言教學內容
語言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取訣著幼兒的學習興趣,有趣的內容能夠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提高幼兒講述欲望。
(一)讓幼兒發揮自由想象,講述內容。教學中我根據一幅圖片,一段生活經歷或見到一組情景,讓幼兒發揮自由想象,并且講述內容,當然這些內容應該是幼兒熟悉的,又不是單一、呆板的,能讓幼兒去比較、選擇各種可能、講出與之不同的情節。如我利用教學材料《勇敢斗劫匪》,設計了許多個情節,讓幼兒展開豐富想象,啟發幼兒思維的求異性、獨特性,使他們講出不同情節。同時,在此基礎上我又自編了一組情節“單獨在家陌生人敲門怎么辦?”讓幼兒想象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講出不同的內容。幼兒的構思各自不同,創造性思維得到了培養。
(二)利用各種機會不斷刺激幼兒的思維。對幼兒游戲、活動、生活中發生的一些問題,讓幼兒來討論解決辦法,例如在《司馬光破缸》《手帕這樣用》等活動中,我設計提問“孩子掉進水缸怎么辦?”“手帕可以用來做什么?”等,讓幼兒自由想象,幫助幼兒學會多角度看問題。我還一些設計問題,如“上幼兒園時自己乘坐的車壞了怎么辦?”“國慶節要來了我們怎樣布置教室?”從而幫助幼兒活躍創造性思維。
三、采用科學的方法和形式訓練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大量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教師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應該采取突破幼兒思維慣性的訓練方法和形式。愛迪生說,我們應觀察別人在達到成功時采用的新奇的創意,只有這樣做,我們在解決問題時,才能產生獨樹一幟的創意。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是求異性思維,在幼兒時期,智力發展最為迅猛,此時加強訓練幼兒的求異思維,能夠開闊幼兒的思路。
在語言教學活動中,我會經常用續編故事情節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求異思維。比如在給孩子們講完豌豆公主這篇童話后,我要求每個孩子續講故事,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孩子們語言表達興趣很高,并且在口語表達中形成互動,碰撞出許多新鮮的創造性思維。孩子們在這節課積極性很高,紛紛提出自己想法,開闊了創編故事的思路,同時提高了語言表達的水平。
生活是語言的源泉,豐富的戶外生活,能為幼兒的語言提供良好的素材。如我帶著孩子參加文藝表演賽,我就會讓孩子們逐一點評每個節目,孩子們通過點評,不僅語言能力提高了,而且思辨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做創新型發現型老師,引導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
做創新型發現型老師,引導發展幼兒創造性思維,提高自我教學能力,敢于采用新的方法新的理念。教學中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并非不要課前準備了,相反的,由于教學過程中需要師生共同的腦力激蕩,教師面臨的知識性挑戰會更多,因此作為教師,要不斷獲取新知識,不斷地充實自己,做博學多才的老師,才能更有效的組織教學活動,提高自己執教的水平,達到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創造性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過程,它是將人們已有的知識經驗重新進行組織,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創造出一種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方式,通俗的講就是重組已有的知識。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創造性思維也應從娃娃開始培養,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好奇心,對幼兒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關鍵詞:創造性思維;培養;幼兒【中圖分類號】G610一、創造性思維:1.思維的概念和種類
思維是人腦借助于語言、表象和動作實現的,是人以有的知識為中介,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間接反映。
它是人們在實際生活中,在感性材料(感覺經驗)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分析與綜合比較,抽象與概括,形成一定的概念,并應用此概念對某問題進行判斷、推理、最后解決某問題,從而認識事物一般的和本質的特征及其規律性聯系的心理過程。
根據思維過程中憑借物的不同,思維可分為: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化形象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
根據思維活動的探索目標的不同方向可分為集中性思維、發散性思維。2.對創造性思維這一概念的理解
創造思維是人類思維的高級過程,它是將人們已有的知識經驗重新進行組織,提出新的方案程序,并創造出一種新的思維成果的思維方式,通俗的講就是重組已有的知識,對問題提出超乎尋常的、獨特新穎、與眾不同的見解。(1)集中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
提起集中性思維,人們總認為它是創造性思維的反義詞,是阻礙創造性思維的絆腳石。事實上集中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這是眾多的信息中產生邏輯結論,是一種有方向、有范圍、有條理的思維方式。而發散性思維,是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維活動,是創造性思維的主導成分。(2)聯想、幻想和創新想象
聯想、幻想和創造想象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表現,形式也可以稱之是創造性思維基礎。(3)靈感和機遇
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曾指出:"在科學研究中,真正可貴的因素是直覺。"我們也稱之為靈感。
靈感是在創造活動中,新形象突然產生的一種心理現象,當人處于靈感狀態,創造想象極為活躍,創造思維極為敏銳。二、為什么要培養創造性思維
我們正在處于一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經濟競爭激烈,物質文明日新月異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我們的孩子讀書萬卷書,卻沒能走萬里路;能提筆在英語四級、六級靠近上下筆如神,卻在和外國人的交流上結結巴巴,甚至用上了手語;面對一個機械故障,我們能在原理上將它分析的徹底透徹,但卻無法將它修好。中國的孩子是聰明的,在哈佛、麻省,最優秀的學生是中國人,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中披金掛銀的是中國人,中國的基礎教育在世界也堪稱一流,但諾貝爾獎卻少有中國人的名字,為什么?三、如何培養創造性思維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即使是天才,他呱呱墜地的第一聲也并不是一首詩"。后天的培養和訓練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1、 在科技活動中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好奇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地、心情愉快地去觀察去研究。2、在游戲活動中對幼兒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幼兒的想象力
創造是以想象為先導,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意向,便不能進行創造。
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戶外,可以是集體的,也可以是個別的。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從出生到4歲是人的智力發展的決定時期,而人的一生思維發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先快后慢是其發展特點,因此,幼兒早期智力開發是非常關鍵的。
在游戲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特別喜歡擺弄圖形,于是我在益智區投放了大量的圖形片,引導孩子用這些圖形擺出一個個的圖案。相同的圖形,可以組合成不同的圖案,只要孩子們動腦筋了,就會有不同的成果,這樣既鍛煉了幼兒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又使幼兒獲得了成就感,在剛開始我投放的圖形片品種多、數量多,隨著幼兒的日益熟練,我又逐漸加大了難度,僅僅放七種圖形,成為真正的七巧板,幼兒不僅在益智區玩,在家也玩,可見這種形式是孩子樂于接受的。
通過對思維訓練的前測和后測,我發現幼兒在思維訓練之后,表現出精神振奮、心情愉悅、聯想豐富、充滿了自信心,記憶力也有所提高。3、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發散思維
在故事教學中,我們班的故事結尾總是千奇百怪的,因為我堅信創編,續編是培養幼兒發散思維的最佳途徑。我讓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將故事的結尾根據自己的意愿重新創編,或者象前面所講的一樣,停下不講,引發幼兒強烈的興趣,自己進行續編,改編。
另外,我常在談話中增加一個"詞語接龍"的小游戲,即"太陽"-"陽光"-"光明"-"明亮"等,如果哪個孩子在規定的十秒之內沒有答上,他就要用他沒有接上的的詞來造句,造完句后,其他孩子會為他鼓掌,叫好,再由他重新開始游戲。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通過這個游戲,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十秒內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的發散思維發揮到了極致。在美術活動中,也可以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具體落實到孩子們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用筆畫來表達,我在活動中,很少給孩子進行命題畫,而經常畫一些絕對不雷同的"我的xx",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象去創造,將對幼兒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滲入到各個教育活動中去,充分利用教育的交互作用,在音樂活動中,我經常讓幼兒創編歌詞。例如:創編"在農場"時,有一名幼兒沒有象別人將動物編進歌中,而是編成"寶寶在農場,笑笑,寶寶在農場,叫叫,寶寶在農場,跳跳跳,寶寶真高興!"這比歌詞中將動物編進去的更進了一步,可見,孩子的潛能在于老師的發掘,而孩子的發散思維在于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去看、去想、去說、去講、去畫、去唱、去發現!4、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常言說的好:"心靈手巧",手腦并用,才可以從事復雜的工作,人之所以被稱為"萬物之靈",也可能就是因為有聰明的大腦和靈巧的雙手吧。
面對21世紀的挑戰,我國提出了:"科技興國"的戰略方針,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應充分利用周圍的環境為幼兒創設條件,提供物質材料和機會,以不同的組織形式在不同的場合給予不同的指導。
關鍵詞:創造性思維;手段;創造能力
一、創設創造性思維形成的條件
想象是學生發揮創造力的原動力,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孩子聽,老師講”“老師示范,孩子學”,這無形中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孩子適應了、依賴了這種傳統教學后,孩子習慣性地以老師為主體,老師忽視孩子的主體性的這種依存關系,最后損失是正在萌芽的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孩子。為孩子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教材,是培養孩子創造性思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如上《大象救小兔》故事續編時,給孩子提供森林背景的立體操作臺:大象、小兔、狼等動物的立體卡片。首先,給孩子提出問題:“大象、小兔、狼三種動物碰在一起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給孩子一個充分想象空間,幼兒積極開動腦筋,你一言,我一語,言論起來,有的說:“狼肯定是要把小兔吃掉了。”還有的說:“小兔和大象都很聰明,肯定不會被狼吃掉。”這些想法,皆有可能。這不正是孩子創造性的表現嗎?提出創造性的問題作鋪墊,再去根據材料動手操作一下,發揮想象去創編故事,老師加以適當的引導。孩子在整個故事續編過程中,充滿刺激、驚險,讓大象有利的身體條件和小兔的聰明、機智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想象,調動思維,孩子體驗從中的快樂,而且利用這種幼兒在前,老師在后,先試后導的嘗試教學法,讓老師作為整個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使師生關系處于一個平等的位置。
二、利用美術區是培養創造性思維最有效的手段
想象成了創造性思維的原動力,渠道就是想象的載體,孩子有了想象,就需要借助其他渠道將其想象變成一個形象性。體會由想象變形象的那種自豪感。從而從精神上得到滿足。美術區無疑成了眾多區角中最好的選擇渠道。美術區中豐富的材料、蠟筆、橡皮泥、各種顏色的紙張等是孩子們大展身手的有利工具。許多孩子在美術區中一張紙、一支筆,都會畫得熱火朝天。邊畫邊喃喃自語:“頭上長個大西瓜,天天吃西瓜”“老師,老師,這是飛碟”。剪了塊圓形的紙片高興地匯報。這些異想天開的想法在孩子的腦海里都會變成真實的事情,充滿了孩子無限的創造,將自己所有的想法表現在畫紙上,同伴之間交流,一個比一個更新奇的想法,一個比一個更奇特的造型,都是孩子炫耀的本錢,這時老師加以肯定,孩子會為他作品高興不已,在同伴面前自信十足。孩子的積極性高了,在這種輕松且利于交流的氛圍鼓勵幼兒去創造,從中得到了快樂、滿足,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三、多玩,多動手,充分利用身邊資源
為了讓孩子創造性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我們還可以利用身邊更多的資源。如:玩積木,別看小小的幾塊積木,但是起到的效果卻是非常明顯的。一塊長方形的積木,放在耳朵邊當電話,“喂!媽媽啊!下班早點來接我啊!我可想你啦!”孩子通過電話的形狀,想象用積木來代替,說明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已初步形成了。還有拿正方形積木當餅干,還有用積木搭成高樓大廈、生日蛋糕等等。這都是孩子按自己意愿自由創造的成果。再如:玩沙,許多老師會禁止孩子玩沙,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但在玩沙的過程中,不但釋放了緊張的情緒,從中也培養了創造能力,孩子在玩沙時,利用小桶、小鏟等工具,在沙地里堆出一座座城堡、機器人等等。小桶里的沙倒出倒進,在指間慢慢流動,誘發了幼兒的奇妙想象和欲望。在玩沙時幼兒往往熱衷于“制作”自己想象出來或自己喜歡的東西,滿足了他們愛擺弄東西以及好奇的心理特點。使幼兒從中表現出他們的創造性,從而在創造中得到了快樂。
關鍵詞: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一、提高幼兒的觀察力
1.欣賞美術作品
由于幼兒年齡很小,因此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要想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首先應該激發幼兒對學習美術的興趣和喜愛。在正式開展美術教育之前,教師可以嘗試讓幼兒欣賞美術作品,例如給幼兒展示一張水果的圖片,讓幼兒認真觀察水果,之后讓幼兒試著自己畫出來,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找不同
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時,可采用“找不同”的方法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并最終達到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目的。
首先,幼兒對圖畫的認識存在很大的差異,可以通過觀察圖畫來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一張圖畫在不同的孩子眼中有不同的理解,認知也不同。
二、豐富幼兒的想象力
在課堂中我們發現,如果給幼兒展示出一個完整的圖形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畫,那么最后孩子們能夠畫出很多不同的結果,比如,讓孩子們畫圓形,孩子們可能會畫出皮球、月亮、車輪等圖形。因此,為了啟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在最初教授美術時,應挑選簡單的圖形讓他們去自由發揮。另外,可以通過拼圖游戲來豐富孩子的想象力,讓孩子在拼畫面的過程中發揮創造性思維。
三、走進大自然,激發幼兒的創造力
由于幼兒具有活潑好動的本性,并且充滿了天真和好奇,因此他們對繪畫都有先天性的本能。隨著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和進步,高樓大廈已經逐漸取代了從前的青山綠水,嚴重影響了幼兒的創造力發展。為了使幼兒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應該帶孩子真正走進大自然。例如,在春季時,幼兒園可以組織孩子們去春游,讓孩子感受到春天的溫暖,教師同孩子們一起做游戲,給孩子們讀《春姑娘》的故事等。春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孩子將這次春游的感受通過畫筆記錄下來,這樣孩子們可以隨心所欲地畫出自己眼中的春景。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因此應該從小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在幼兒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美術的特點,通過做游戲、郊游等方式來鍛煉幼兒的想象力,最終達到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目的,美化孩子的心靈,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杜艷.美術教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