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病蟲害防控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防控目標
玉米重大病蟲害防治處置率90%以上,病蟲害總體防治效果80%以上,危害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達到15%。努力擴大綠色防控示范與推廣面積,有效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
二、防控策略
根據不同生態區域,針對重點病蟲,以保障玉米生產安全為核心,以綠色防控技術為支撐,采取以生物防治為主導、化學和物理防治為補充的綜合防控策略。
三、防控措施
(一)不同區域防控重點
北方春播玉米區重點防控地下害蟲、二代和三代粘蟲、玉米矮化病、玉米螟、莖腐病和大斑病;黃淮海夏播玉米區重點防控地下害蟲、二點委夜蛾、二代和三代粘蟲、玉米螟、棉鈴蟲、薊馬、莖腐病和褐斑病,山東、河北、河南兼顧玉米粗縮病;西南山地丘陵玉米區重點防控玉米螟、紋枯病、大斑病和灰斑病;西北地區重點防控玉米蚜蟲、葉螨、雙班螢葉甲和大斑病。
(二)主要技術措施
1.地下害蟲(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耕葵粉蚧等):利用噻蟲嗪或吡蟲啉拌種,也可用含有上述成分的種衣劑包衣,可同時兼治苗期薊馬、蚜蟲(矮花葉病毒)及灰飛虱(粗縮病)等。
2.玉米螟:夏玉米區秋季秸稈還田,春玉米區于春季越冬代化蛹前15天進行白僵菌封垛,降低玉米螟越冬幼蟲基數;對越冬代成蟲羽化初期開始使用性誘劑誘殺,羽化高峰期運用燈光誘殺;成蟲產卵初期釋放赤眼蜂滅卵。卵孵化率達到30%時噴灑Bt制劑;心葉末期撒施Bt或毒死蜱顆粒劑,或使用氯蟲苯甲酰胺、氯氟氰菊酯、殺滅菊酯等噴霧;推廣高稈噴霧器噴灑Bt制劑防治玉米螟,可與甲維鹽合理復配噴施,提高防治效果,兼治其它多種害蟲。
3.玉米莖腐病:選用種植抗病品種。利用咯菌·精甲霜懸浮種衣劑、苯醚甲環唑、咯菌睛、戊唑醇等包衣或處理種子可降低發病率,同時控制絲黑穗病,兼治瘤黑粉病、根腐病等。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液灌根或噴淋,兼治根腐病等。
4.玉米葉斑類病害:選用抗病品種。增施基肥,適時分批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合理密植,有條件的地方可適期(發病初期)及時摘除病葉,增強田間通透度,降低發病程度或推遲發生期;藥劑防治提倡適期早用藥,一般在玉米心葉末期至抽雄期或至抽絲期的發病初期,葉面可噴施丙環唑、苯醚甲環唑、戊唑醇、烯唑醇、三唑酮、代森錳鋅(全絡合態)、甲基硫菌靈、多菌靈、吡唑醚菌酯等藥劑,視發病情況7~10天噴1次,噴2~3次。根據葉斑病種類對癥選用藥劑。東北地區盡量選用持效期長的藥劑。
5.玉米紋枯病:選用抗耐病品種。發病初期可在莖基葉鞘上噴施井岡霉素或菌核凈,或噴施烯唑醇、代森錳鋅(全絡合態)等,或結合中耕除草剝掉基部葉鞘,露出莖稈,可減輕發病,同時結合噴藥防治效果更佳。一般間隔7~10天噴1次。
6.玉米蚜蟲:點片發生和盛發初期施藥,利用自走式高稈作物噴霧機、煙霧機、水霧機等噴施吡蟲啉、啶蟲脒、吡蚜酮等。
7.玉米葉螨:有條件的地方推行水旱輪作,及時除草,消滅早期葉螨棲息場所。葉螨點片發生時,應立即進行防治,可選用阿維菌素、炔螨特、噠螨靈、噻螨酮、氟蟲脲、四螨嗪、樂果等噴霧或相互合理混配噴施,同時加入尿素水、展著劑等,可起到恢復葉片、提高防效的作用。噴霧時重點防治玉米中下部葉片的背面。推廣使用高稈噴霧器、煙霧機等高效治螨治蟲技術。
8.玉米粗縮病:粗縮病嚴重發生區,避免小麥與夏玉米套播;夏玉米適期晚播,避開灰飛虱傳毒盛期;玉米2葉1心至4葉1心期田間噴施殺蟲劑,消滅粗縮病傳毒媒介灰飛虱,兼治薊馬和其他害蟲。苗后噴施有機磷或氨基甲酸酯類藥劑,不要與化學除草藥劑同遇,兩者要間隔7天以上。
四、專業化統防統治主推技術
(一)深耕冬閑田和播前滅茬技術
深耕冬閑田和播前滅茬不僅有助于提高地力,更是有效破壞多種病蟲害棲息場所、降低病蟲源基數的技術措施。
(二)藥劑處理種子技術
殺蟲劑和殺菌劑等合理混配拌種,或實施種子統一包衣。采取技術統一、集中連片、整村推廣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技術,可提高治蟲防病效果。
(三)玉米秸稈還田和藥液灌心
組織農民采取秸稈粉碎還田,可壓低蟲源。在玉米喇叭口期,組織農民統一采用Bt、白僵菌、辛硫磷、毒死蜱等實施灌心或統一噴藥防治。
(四)釋放赤眼蜂技術
在玉米螟產卵初期至卵盛期,每畝地設置3~6個釋放點,統一組織農民釋放赤眼蜂2~3次,將放蜂器具別或掛在中部葉片背面的葉脈上。
(五)白僵菌封垛技術
在玉米螟化蛹15天以前,組織農民采用白僵菌統一封垛。
(六)誘殺成蟲技術
在玉米螟成蟲羽化期,組織農民使用燈光誘殺各代成蟲,對越冬代成蟲可結合性誘劑誘殺。
五、關鍵工作措施
(一)加強監測預報
認真做好定點監測和系統調查,及時掌握玉米重大病蟲動態,及時預報,各地要通過各種媒體玉米重大病蟲情預報,提高病蟲情信息入戶率。
(二)加強宣傳培訓
通過舉辦培訓班、召開防治現場會、印發明白紙以及報紙、廣播、電視、農網等多種形式,使廣大農民認識防治玉米重大病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向廣大農民大力宣傳普及玉米重大病蟲防控技術。
關鍵詞:野木瓜;茶葉;方竹;三大產業;病蟲害;綜合防控;對策
中圖分類號:S7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08011302
1引言
正安縣位于遵義東北部,地處長江上中游烏江干流芙蓉江支流中上段,位于云貴高原北部婁山山脈東北部向四川盆地過渡的大斜坡地帶,地理坐標為北緯28°09′~28°51′,東經107°04′~107°42′,北接重慶南川區,東北毗鄰道真縣和務川縣,東南與鳳崗縣和湄潭縣交界,南靠綏陽縣,西北與桐梓縣接壤。土地面積2595km2,有林地面積196萬畝,森林覆蓋率為46.28%,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農業綜合開發縣、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勞務輸出大縣。正是因為正安縣獨特的地理位置,所以很適合發展野木瓜、茶葉和方竹產業,但是隨之而來的病蟲害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害蟲種類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2三大產業病蟲害概況
2.1野木瓜病蟲害
野木瓜病毒主要有葉枯病、立枯病等。
野木瓜蟲害主要有桃蠢螟、星天牛、蚜蟲、食心蟲、菜青蟲等。
2.2茶葉病蟲害
茶葉病害主要有茶芽枯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云紋葉枯病等。
茶葉蟲害主要有尺蠖、毛蟲、假眼小綠葉蟬、茶蚜、茶橙癭螨等。
2.3方竹病蟲害
方竹病害主要有竹叢枝病、竹煤病、竹赤團子病、竹黑痣病、竹黑粉病、竹稈銹病等。
方竹蟲害中危害竹苗害蟲有蠐螬、地老虎、蛞蝓、螻蛄、蟋蟀等。危害竹苗嫩葉的害蟲有蚜蟲、紅蜘蛛、介殼蟲、竹螟等。
3三大產業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3.1野木瓜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野木瓜病害初發時用多菌靈、葉枯靈、百菌清、波爾多液等藥劑防治。其中葉枯病7~9月危害嚴重,危害葉片。防治方法:冬季清潔田園;發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噴霧。蟲害發生后可噴“菊乳油”、“功夫乳油”等殺蟲劑予以防治。其中桃蠢螟以幼蟲蛀食果實。防治方法:冬季清潔田園;幼蟲初孵期用2.5%敵殺死3000倍液噴霧。發現星天牛,成蟲可人工捕捉,幼蟲可用藥棉蘸氧化樂果原液塞入蛀孔內,用黃泥封實洞口毒殺幼蟲。結果期,要采用生物措施和人工措施消滅害蟲。
3.2茶葉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茶園病蟲害防治是以農業防治為主,輔之適當生物、物理防治技術等,從而保證茶樹的正常生長。
農業防治:修復生態,創造不利于害蟲和雜草孽生,有利于各種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蟲能力;中耕鋤草,消滅有些害蟲蛹和幼蟲;冬季清園,剪走枯枝、病蟲枝和細弱枝;摘除茶毛蟲卵塊蓑蛾護囊等。
生物防治:構造復合型人工生態保護天敵;人為釋放天敵,增加天敵數量。
物理防治:利用某些害蟲的趨光性,用燈光誘殺害蟲成蟲,用性信息素防治茶毛蟲。
化學防治:必須做到合理用藥,把化學農藥用量壓到最低限度,以保證白茶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量不超過國家和國際上規定的農藥殘留極限,切實保證消費者食用安全。
3.3方竹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措施
竹叢枝病又名“掃帚絲病”,防治方法:在竹枝上噴灑波爾多液,以預防病菌感染。竹煤病的防治方法:以消滅蚜蟲為主,如用樂果等可防治蚜蟲的若蟲。竹赤團子病的防治方法:噴石硫合劑。竹黑痣病的防治方法:歷年發病重的竹林可試噴1%波爾多液。竹黑粉病的防治方法:如竹林內出現少數竹株發病時,應及時砍除病竹(最好在黑粉飛散前),并把有黑粉的小枝燒毀,以免蔓延。竹稈銹病的防治方法:發病輕的竹林,應及早砍除病竹,燒除病部;發病重的竹林噴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噴1次,連續噴3次,效果較好。
方竹蟲害防治:一是進行土壤害蟲調查。如蟲口密度大,可用敵百蟲粉劑散于地表,再翻入土中,半月后播種和栽苗。同時結合整地捕殺。二是苗后發現地下害蟲危害苗根,用敵百蟲500倍液或馬拉松800倍液在苗行開溝澆灌毒殺。對地老虎、蛞蝓等可采用鮮草在苗床誘集捕殺。三是對一些吸食葉汁的蚜蟲、介殼蟲等,用樂果3000倍液、敵百蟲或馬拉松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倍液噴殺。
竹筍害蟲防治:竹子筍期害蟲有竹筍夜蛾和竹象鼻蟲。防治方法:出筍前用敵百蟲50%可濕性粉劑或馬拉松稀釋成800倍液,噴灑林地。出筍后用上述農藥隔一周噴灑一次,亦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成竹害蟲防治:常見的成竹害蟲有竹螟、竹蛾、竹蝗、竹蚜蟲、竹青蟲、竹螨等。防治方法:局部發生食葉害蟲,可用敵百蟲或馬拉松1000倍液噴殺。大面積發生時則用90%敵百蟲50倍液噴殺。對于吸食汁液的蚜蟲、竹螨可在其活動期用50%樂果乳劑1000~2000倍液噴殺。每10d噴1次,連續2~3次即可見效。
4存在的問題
正安縣森林病蟲害防治在省、市、縣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防治技術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斷提高,整體抗災減災能力大大增強。但是,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制約,目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形勢不容樂觀。
4.1防治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增大,防治難度較大。二是病蟲種類增多,危害嚴重。三是危險性病蟲害潛在威脅增大。
4.2制約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基礎薄弱,不能及時、準確地預報。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三是防治經費短缺,具體表現是基礎設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測報、防治、檢疫儀器設備和交通通訊工具等。四是宣傳力度不夠,沒有引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5對策與措施
森林病蟲害直接影響著森林資源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認識,加強領導。二是加強森林病蟲害預報工作。三是加大森林病蟲害防治的科技含量,改進防治手段。四是加大資金投入。
正安縣在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加大了“四個轉變”的新進程,即防治思想由重除治向重預防轉變,防治策略由以治標為主向標本兼治以治本為主轉變,防治模式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轉變,防治效果由化學防治向生物防治轉變。全縣林業有害生物“預防性防治”新理念的基本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治理”。而以“監測+預防性防治+生物防治”為主要內容的低成本可持續控災新防治模式正在推行,從而使正安縣真正發展成為生產綠色、有機、無公害的特色產業大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植樹造林司,國家林業局森林病蟲害防治總站.森林病蟲害防治知識問答[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47~49.
[2]李淼,馬義華,余國權.金佛山方竹的病蟲害防治技術[J].世界竹藤通訊,2007(3).
[3]郭桂義,胡孔峰,孫慕芳,等.無公害茶葉及其病蟲害防治技術[J].湖北農業科學,2006(3).
[4]胡小國.野木瓜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0(1).
[5]郝錦瑩.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12).
收稿日期:20130803
2009年,我們主要進行了技術培訓,森防法律法規宣傳,重點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及預測預報,對常發病蟲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層督促實施,進行有效的技術指導,加強美國白蛾的防控,強化林業植物檢疫,嚴厲打擊逃避檢疫非法調運行為,確保了林果生產的安全,圓滿完成省、市下達給我縣的任務指標。全縣現有森林面積123.85萬畝,全年預測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5.5萬畝,實際發生6.1萬畝,發生率4.93%,防治面積5.9萬畝,防治率達到96.72%,測報準確率90.16%。產地檢疫種苗面積2000畝,種苗產地檢疫率達到95.24%,檢疫木材150立方米,檢疫苗木40萬株,林木種子5噸。應施調查監測面積96萬畝,調查監測面積96萬畝,監測覆蓋率100%。
一、狠抓技術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壯大技術隊伍
首先搞好專職和兼職檢疫員的培訓工作,對一些危險性病蟲害的識別及發生規律、撲滅措施進行系統講解,掌握我縣重點發生的病蟲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專、兼職檢疫員的整體素質。其次將培訓的專、兼職檢疫員分成四組由他們親自擔任培訓教師奔赴我縣的各個重點鄉鎮和重點村,對林農、果農進行現場講解,使他們掌握常見病蟲害的識別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農、果農的技術水平,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一年來共培訓專、兼職檢疫員20人,培訓林農、果農達1800人次,為森防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搞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確保森林植物的安全
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是搞好防治的基礎,是確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環。對這項工作我們明確專人負責,分別在常寧鄉、柏樹鄉、北水泉鎮各建立了一個林果病蟲測報點,對全縣常發病蟲害進行調查監測,對越冬前的蟲口基數進行了樣方調查,由技術人員負責各種數據、蟲情、病情的搜集,預測預報病蟲害的宏觀趨勢并提供準確的基礎信息,分析最佳防治時期,確定防治措施,并編寫印發蟲情簡報,發送到全縣各鄉鎮,指導果農、林農搞好病蟲害防治,把森林病蟲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達到有蟲不成災的目的。
根據市林業局關于加強草地螟監測防治工作的緊急通知,我站于六月份組織實施了草地螟在林區的調查檢測工作,并協同植保站搞好技術指導。
三、加強森防法律法規宣傳
根據國家林業局森防總站(林防總[2009]18號和省森防站(*森防字[2009]5號及市森防站下發關于開展“森防宣傳月”活動的通知精神,我站于7月份組織了森防法律法規宣傳活動,共進行普法宣傳6次,技術培訓3次,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張,為擴大宣傳面,我們還在“*縣森防網”開辟宣傳欄目,上傳了宣傳視頻供大家分享學習。通過宣傳,提高了全縣人民對森防工作的認識,同時也提過了森防工作的社會地位。
四、加強病蟲害防治的技術指導,搞好服務
為了使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真正見到實效,在搞好病蟲害測報的基礎上,我們及時制定防治方案,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技術指導,督促檢查防治方案的執行,落實防治措施,為果農、林農排憂解難,提供全方位服務,有條件上網的我們也使用網絡進行遠程指導。
五、搞好產地和調運檢疫,加強檢疫管理,嚴厲打擊逃避檢疫非法調運行為
為防止危險性病蟲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檢疫條例》的規定和賦予的職權,我們不定期地對調運木材、苗木等林產品的車輛進行了抽查。對非法調運苗木及木材的車輛進行了嚴肅處理,并補檢,簽發了檢疫證,同時向他們講解了非法調運的危害性,使調運檢疫逐步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
六、切實加強美國白蛾的防控工作,嚴防美國白蛾傳入我縣
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及省、市人民政府《關于切實做好美國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提高了對美國白蛾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加強美國白蛾疫情監測工作。按照與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縣2009年度美國白蛾監控方案》的通知,各鄉(鎮)都成立了美國白蛾防控領導小組,落實了防控責任,加大了監測力度,制定了上報制度。
八月十六日接到市美國白蛾調查的緊急通知后,我們意識到美國白蛾對我縣的威脅日趨嚴重。盡管是在與北京相鄰的懷來縣東花園發現的,但已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張家口已經出現美國白蛾,發生地已逐漸逼近我縣。為此,我們及時組織本站技術人員深入到全縣重點監測點,進行督導檢查,重新明確了檢測任務,要求各監測點查防員必須恪盡職守,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同時,我們協同各檢測點查防員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重點調查了交通道路和村鎮周邊的樹木,到目前為止,未在我縣境內發現美國白蛾。
在監測的基礎上,我們進一步加大檢疫執法力度,嚴防美國白蛾入侵,保護我縣生態安全。
今年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與上級要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明年我們要更加努力,開拓進取,為我縣林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七、2010年工作計劃
(一)、繼續搞好科技培訓。在森防檢疫工作現階段,原有的防治、檢疫措施和技術環節已不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為此,我們從明年開始將下大力狠抓科技培訓,重點培訓我縣常發病蟲害的防治措施,委派專兼職檢疫員深入各鄉鎮重點林區、果區進行現場培訓與指導。
(二)、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設立病蟲測報點,明確專人負責,認真調查并收集相關信息,對全縣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及時準確地進行預測預報,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三)、以專兼職檢疫員為依托,成立病蟲害防治專業隊,對全縣病蟲害的預防和除治工作進行全面指導,按照“四率”指標,嚴格目標管理,圓滿完成省、市核定的指標任務。
(四)、加強美國白蛾和紅脂大小蠹的防控監測工作。兩蟲已分別在周邊縣懷來和涿鹿被發現,如果蔓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對造林綠化成果的破壞將是致命的,對我們來說,2010年的防控任務將非常艱巨,這也是我們森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需要廣大林業干部職工的積極配合。
一、工作思路
2012年的植保工作思路是: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完善重大病蟲疫情防控支持政策”的精神,按照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和種植業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圍繞農業部“兩個千方百計”、“兩個努力確保”的工作目標,以主要作物防災減災為主線;主攻糧食主產區、經濟作物優勢區和病蟲害源頭“三個防控主戰場”;通過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大力推進綠色防控,強化植保工作措施,加快基礎條件建設,統籌協調各方力量,扎實推進植保植檢防災減災工作,促進夏糧早稻增產、秋糧穩定,努力確保農業安全生產。
二、目標任務
2012年植保工作的總體目標是確保重大病蟲害不暴發成災,重大疫情不惡性蔓延,飛蝗不起飛危害,小麥、水稻、玉米主要作物病蟲危害總體損失率控制在5%以下。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力爭主要糧食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18%,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大力推進綠色防控,蔬菜、水果、茶葉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5%,提高5個百分點;大力推進西南、西北、東北和東南沿海四大植物疫情阻截帶建設,開展跨區域聯合執法,力爭產地檢疫率和重大疫情處置率達到80%以上,提高5個百分點;全力做好重大病蟲草鼠害的監測預警,完善國家重大病蟲監測預警數字化平臺建設。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明確屬地責任,強化重大病蟲防控措施落實。全面落實政府主導、屬地管理、聯防聯控三大機制,突出主要作物、重點區域、重大病蟲,落實防控關鍵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繼續督促各地建立健全重大病蟲防控指揮機構,明確防控責任,強化部門協作,落實防控資金和物資。二是指導各地制定防控方案,分區域、分作物、分病蟲提出防控對策措施。小麥主產區要加強條銹病、赤霉病、吸漿蟲、蚜蟲、胞囊線蟲等病蟲防控;南方稻區要突出抓好“兩遷”害蟲、螟蟲、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等病蟲害防控,東北稻區要突出抓好稻瘟病預防控制;玉米主產區要重點抓好玉米螟和二點委夜蛾的監測防控;蝗蟲、草地螟等突發性病蟲發生區要完善防控預案,做好應急防治準備。三是開展防控督導檢查,在重大病蟲防治的關鍵時期,我部將及時組織種植業系統司局級干部帶隊開展防控督導行動,檢查防控措施落實情況,適時召開防控動員會和現場會,加強宣傳發動,及時組織各地開展防控行動。
(二)大力推進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促進糧棉油增產增收。2012年繼續在800個糧食主產區、經濟作物優勢區和重大病蟲源頭區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一是扶持一批防治示范組織。繼續實施統防統治“百千萬行動”,加大對500個規范化專業化統防統治示范組織的技術和物資扶持力度。二是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強服務組織評選活動,樹立典型服務樣板、培育骨干防治隊伍、打造一批全國知名的防治組織品牌。三是宣傳推廣典型經驗。開展統防統治現場觀摩活動,加強典型案例的總結和宣傳,新增專業化統防統治面積1億畝。四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積極爭取各級財政的資金扶持,力爭在藥劑補助、作業補助和技術扶持措施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大力推進病蟲害綠色防控,促進園藝產品安全生產。2012年將率先在園藝作物標準園區、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反季節蔬菜基地大力示范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使重點區域蔬菜、水果、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普及率由目前的50%左右提高到80%以上。一是以部名義召開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會議,總結交流近年綠色防控經驗,研究部署“十二五”綠色防控工作推進措施。二是建立一批綠色防控示范區。在園藝作物優勢區域建立100個綠色防控示范區,其中蔬菜50個、水果30個、其他作物20個,每個核心示范區面積1000畝,輻射帶動10000畝。集成推廣一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配套技術,推廣一批安全有效的防控產品。三是加強安全用藥指導。召開安全用藥研討會,研究部署推進農藥安全使用的具體措施;開展高效、安全藥劑及配套使用技術的篩選和示范,強化安全用藥技術的宣傳、培訓和指導;組織編印《農藥安全使用掛圖》和《農藥安全科學使用培訓指南》。
(四)廣泛開展疫情宣傳周活動,強化重大疫情監管阻截。一是開展植物檢疫宣傳周活動。擬于5月中旬安排一周時間開展全國性的集中宣傳活動,重點宣傳植物檢疫法規,檢疫性有害生物的識別、危害、防控方法和技術。二是組織檢疫聯合執法行動。組織有關省(區、市)開展跨地市、跨縣區聯合執法檢查活動,加強對種子苗木生產和銷售重點區域進行檢查,查處和曝光一批檢疫違規案例。三是制訂檢疫員考核管理辦法,推行檢疫員統一考試制度。四是開展疫情阻截防控。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和重大疫情風險分析制度;推進西北、東北、西南和東南沿海沿邊四大阻截帶建設;在新疆、甘肅、江西、重慶、廣東等省開展重點疫情防控補貼試點。五是強化產地檢疫監管措施。探索建立種苗繁育企業和生產基地的備案制度和植物疫情傳播可追溯體系。
(五)完善數字化平臺建設,強化病蟲監測預警。一是完善國家重大病蟲數字化監測預警平臺,指導省級構建數字化監測網絡系統,全力做好小麥條銹病、赤霉病、稻瘟病、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玉米螟、蝗蟲、草地螟、馬鈴薯晚疫病等重大病蟲監測預警。二是加大病蟲預報信息力度,適時開展病蟲發生信息電視、手機和網絡等多種媒體的工作,確保中短期預報準確率達到90%以上。三是繼續推行重大病蟲害值班周報制度,3-9月份對小麥條銹病、油菜菌核病、馬鈴薯晚疫病、水稻“兩遷”害蟲、蝗蟲、棉鈴蟲、草地螟、玉米螟等重大病蟲害實行發生防治信息周報制度,同時密切關注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二點委夜蛾、玉米粗縮病等新上升病蟲草鼠害發生動態,確保重大病蟲監測及時、預報準確。
(六)創新專家指導方式方法,強化植保科技支撐作用。一是擬成立農業部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專家組,下設5個專題指導組,建立植保重大事項專家咨詢決策和會商機制。二是組織開展百名植保專家巡回指導活動。圍繞糧食生產、園藝作物綠色防控和農藥安全使用等生產實際需要,組織專家篩選推薦一批植保新技術,在病蟲害發生防治關鍵季節開展巡回指導,并建立一批專家指導點和聯系點。三是組織開展植保重大關鍵技術協作研究。加快二點委夜蛾、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新發植物疫情等發生規律和監測防控技術的協作研究;組織智能化測報工具、高效施藥機械、農藥減量使用等植保裝備及其配套技術的聯合攻關,為植保防災減災提供技術支撐。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lyzz123”為你整理了這篇2020年林業生態建設營造林主要措施和做法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根據昆明林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的總要求,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專題研究、親自部署空中航線視廊、省市聯動綠化造林、桉樹替換改造、森林鄉村、美麗公路等林業生態建設項目,每年召開專題工作大會,于2018年召開《昆明市“十三五”生態建設營造林工作推進會暨2018年護林防火工作總結會》。全市各級認真貫徹落實各有關精神和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和行動,認真組織,周密安排,著力改善生態環境,扎實做好全市林業生態建設營造林各項工作,確保完成各年度內國家、省和市委、市政府下達的任務目標。
制定措施,貫徹有力。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與省政府簽訂的《云南省2016年~2020年林業雙增目標責任狀》,市政府分別與各縣(市)區政府簽訂了《昆明市2016年~2020年林業雙增目標責任狀》,同時出臺了《昆明市國家森林鄉村創建工作方案》《昆明至麗江至大理、昆明至景洪至磨憨高速公路綠化美化實施方案》對全市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實行目標責任管理。結合昆明市實際,為加速推進各項林業生態建設。
規范管理,扎實推進。一是認真把握住“分類指導、突出重點、合理布局、規范管理”的原則,各年度林業生態建設營造林工程項目嚴格按照相關規程和規范要求進行管理,做到年初有計劃、月月有調度、季度有督查、年終有核查。二是強化督促檢查和指導。林業生態建設營造林任務實行市、縣兩級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過程中有督促、有檢查、有指導,加強信息調度和報送,及時掌握工作動態和進展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