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中綠色的物質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綠色化學技術;環境污染;治理;應用
引言
在二十一世紀,如何有效預防環境污染,確保生態環境持久平衡發展,是人類面臨的重大難題,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達到了難以恢復的程度。針對我國當前國情,應當適當放慢經濟增長速度,將環境治理作為國家政府工作的重點。綠色化學是一門新型的化學種類,對污染物的處理基本實現了零排放,零污染,實現了廢物的最少排放。就目前形式來看,綠色化學技術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國家政府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將綠色化學技術在全社會范圍內廣泛推廣開來。
1 綠色化學技術簡介
綠色化學是指在設計研究過程中沒有或者只有盡可能小的環境負作用的、且在技術上、經濟上具有著很強可行性的化學品或者化學過程的學科,通俗具體地講,綠色化學就是利用化學的技術方法來減少消滅那些對人類健康、環境安全和生態過程有害的產物。所以綠色化學又叫做環境無害化學、清潔化學或環境友好化學。綠色化學是實現污染預防的基本和重要的科學手段,包括合成、催化、分析等許多化學領域的內容。綠色化學的主要目標是實現有毒有害物質的零產生,零使用,是一門能夠在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門類。
2 綠色化學技術的種類
總的概括,綠色化學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生物技術。生物技術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其最大特點在于能充分利用生物質資源,節約能源,實現清潔生產,并且實現一般化工技術難以實現的化工過程。
(2)膜技術。膜技術通常包括膜分離技術和膜催化技術。膜分離技術包含微濾、超濾、滲析、電滲析、納濾和反滲透、滲透蒸發、液膜等。膜分離技術具有成本低、能耗少、效率高、無污染、可回收有用物質等優點;膜催化反應可以“超平衡”地進行,提高反應的選擇性和原料的轉化率,節省資源,減少污染。
(3)催化技術。催化劑是化學工藝的基礎,是使許多化學反應實現工業應用的關鍵,酶的催化效率通常比無機化學催化劑高成百上千被,酶催化反應溫和,控制比較容易,且環境污染小。
(4)高級氧化技術。高級氧化技術主要包括紫外線法、H2O2/Fe2+法、O3/H2O2法等,將有機污染物進行氧化分解,完全轉化為水和二氧化碳。
(5)超聲波降解技術。超聲波使液相分子瞬間爆炸,產生強大的沖擊力,使所有的有機物在空化氣泡內發生化學鍵斷裂、高溫分解或自由基反應而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降解。
(6)等離子體技術。等離子體由最清潔的高能粒子組成,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對生態系統無不良影響,加上等離子體反應迅速,反應完全,使原料的轉化率大大提高。
(7)微波技術。微波技術能夠大大加快化學反應速率,縮短反應時間,而且操作簡單方便,產率很高。
3 綠色化學技術的特點
綠色化學技術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綠色化學技術從源頭上有效防止了污染,最大限度的減少了污染的排放,甚至實現了零排放,采用的是無毒無害的原材料。
(2)綠色化學技術需要在無毒、安全無害的反應條件下進行化學反應,對反應條件的要求比較高。
(3)綠色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物質對于自然環境是無污染的,能夠有效地提高資源能源的循環利用效率。
4 綠色化學技術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4.1 綠色化學技術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大氣中的SO2 主要來自煤中含硫物經燃燒產生的產物,綠色化的煤炭生物脫硫技術是今后脫硫技術的發展方向。常用煤炭生物脫硫方法有生物浸出法、表面處理浮選法和微生物絮凝法等。將煤炭生物技術與非生物乳化技術相結合,提出煤炭脫硫的生物非生物綜合新技術,可縮短脫硫時間。在微生物菌種方面在基礎研究方面,一方面在采用馴化傳統菌種,另一方面還積極研究利用遺傳學技術,對脫硫微生物進行改良。
4.2 綠色化學技術在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當前我國城市固體垃圾的處理主要是以無害化填埋和焚燒的方式來進行,無害化填埋對于土地資源來說是一個十分巨大的浪費,而且會嚴重污染土壤環境,而焚燒則會產生大量的有害氣體,如果不能處理好,將會造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當前通過采用固體廢棄物電力氣化技術,能夠有效解決固體廢棄物污染問題,而且運行成本較低,能夠節約大量的資金,還能夠實現循環利用。
針對白色污染問題,通過燃燒等方法的處理會造成對空氣環境的污染,將綠色化學技術應用到塑料生產過程中,改善塑料結構,實現可降解生物塑料的生產是未來發展趨勢。
4.3 綠色化學技術在水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工業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是最重要的水環境污染源之一,利用綠色化學理念,實現對污水的零排處理,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當前我國自主研發的熱水鍋爐零排污技術在對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有效地避免了可再生廢鹽水、煮爐水、沖洗水等廢水的排放,實現了廢水處理零排放。在對化學實驗廢液進行處理時,利用綠色化學技術,能夠對廢液進行有效中和,產生易處理、無污染的生成物,有效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對于自然水體的污染也十分地嚴重,通過采用新型的綠色農藥,比如生物農藥、光活化農藥、現代化學農藥等,在保證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能夠有效地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當前農業生產環境。
5 結束語
針對當前我國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的狀況,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來改善自然環境,綠色化學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在未來環境污染治理中會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李春喜,王京剛,王子鎬,魏暉,張朝軍;超聲波技術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1(02).
[2]顏海波,孫興富.電解和臭氧技術在染料廢水處理中的實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6(07)
關鍵詞:初中化學;綠色化;實踐
綠色化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培養學生綠色環保的觀念,在化學實驗課堂上,明確哪些是污染環境的有害物質、氣體,使學生具備毒、害、污的基本常識,在實驗中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有毒有害的實驗應該用現代仿真教學模式代替,使學生樹立化學綠色學習和實驗的意識,讓我們的環境生活起來越好,而不是在破壞的前提下來學習化學知識,要培養學生運用知識來改善我們的地球環境,教師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學生,使學生具備綠色化學理念。
一、綠色化學的重要性
學校是培養學生的重要場所,不僅要將專業知識教給學生,還要培養具有社會意識的學生,讓學生做社會有用的人才。如果一個學生做一些危害社會的事情,那么即使他文化成績再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是危害社會安定的人。學習是為了更好地創新,化學學習中如果學生不能培養對環境有幫助作用的意識,那么學生未來創造出來的東西,也會是危害地球生態平衡的物品,所以綠色意識的化學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是一個學生最基本的化學素質。
1.環境的需求
社會經濟在不斷地增長,環境安全問題隨著凸現出來,一系列的化工產業、生物產業,使我們的地球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直接影響著人類的身體健康和出行安全,教育部要從培養學生環保意識開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樹立學生的綠色概念,并將所學化學知識運用到環境保護中,不斷地探究和創新良好的方法,改善我們的地球環境。在初中的化學實驗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環保課題進行研究,利用化學知識手段來凈化廢水、廢氣等,使化學學習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強調綠色的概念。
2.化學教學本身的環保需求
初中是化學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入門階段。初中化學教材中,對綠色化的思想涉及比較多,教師從教與學抓起,培養有綠色意識的知識型學生。在初中化學考點中關于環保的問題也在逐年增多,需要學生重視起來,將綠色環保的化學知識學好并運用好。
二、綠色實驗
1.以減少污染為目標,開展化學實驗教學
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如果沒有綠色的概念,那么我們生存的環境、學生的健康更加得不到保障。教學中化學實驗非常多,如果不轉變思想觀念,日積月累,我們生活的環境就會越來越差。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教師要盡量以不排放污染為前提開展實驗教
學,在教學中當遇到必須排放的實驗,教師可以把它們收集起來,再進行二次處理,比如廢氣處理,教師對堿性有害的氣體可以用酸性的溶液去吸收,相反,酸性有害的氣體可以用堿性的溶液來吸收,減少廢氣物的排放,做好安全處理。教師要逐漸培養學生的綠色環保意識,把方法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掌握知識后,從自己的身邊小事做起,把化學知識運用得更好,使他們善于研究和發現,掌握污水、有害氣體的解決辦法,使我們的環境得到保護,h境質量因我們的善行而得到提高。
2.仿真模擬教學
對于一些危險系數高、對學生身體健康不利的實驗,我們可以采用仿真實驗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實現模擬教學,這樣不僅能保障學生的安全,還能節約大量的實驗藥品,減少材料的消耗。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可以運用模擬仿真代替人力操作的實驗有“氧氣的性質”“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電解水”等,
運用科學技術方法來代替學生實際操作,從學生的身體健康方面著想,把化學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學習化學知識,不僅能掌握這部分知識,思維能力也不斷地提高。而一些無污染、較安全的實驗還是要讓學生在實驗室操作完成,確保學生的化學操作能力。
3.改進實驗環節
對現有的實驗進行綠色化改造,在原來的設備基礎上增加設施,使實驗中產生的氣體進一步的分解為有利的氣體。如用改進后的器具進行燃燒實驗,從而排放出無污染的氣體,這樣不斷地創造新型實驗器材,使學生有了更多的創想,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化學學習和創造力,使初中化學的實驗室更加具有科學化、技
術化。
參考文獻:
【關鍵詞】初中化學;綠色實驗
“化學是一把雙刃劍”,隨著化學學科不斷發展,各個領域都有化學的身影,化學使人們的生活以及生存質量得到大大的改善,為人類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在造福人類的另一方面,化學又給人類的社會生活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化學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地球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等問題,都要求對化學試驗方法進行改進。
為了防止人類的生活、生存環境繼續惡化,科學家們提出并倡導化學試驗方法綠色化,國際上甚至成立了“綠色化學”研究領域。初中階段是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的入門階段,同時也是使學生形成化學意識的重要階段。作為初中學生的化學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養成“綠色化學”的意識,并積極探索使化學試驗教學綠色化的方法,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為學生樹立綠色榜樣,培養學生環保、綠色的生活生存意識。
一、初中化學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大部分的農村基層中學,甚至部分大、中城市的中學化學實驗室的設備簡陋或者不齊全,對于化學試驗產生的廢棄物也沒有相應的處理設施,在化學試驗中產生的有害或有毒物質往往直接排放到周圍環境中,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環境污染,也使廢棄物產生的有毒氣體等直接對師生的健康造成影響。初中的化學試驗課一般內容較少,產生的污染量也不大,但是有污染就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因此不能忽視化學試驗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如果人們都不引起重視,那么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的中學生們就不僅會忽視化學試驗過程中的污染物,還會對社會生活中產生的污染物視而不見,使影響人們健康的污染源長期存在人們的周圍。因此,“綠色化學”要從老師做起,要幫助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的意識,做綠色化學試驗,不能讓學校化學試驗室或化學試驗成為污染源。
二、“綠色化學”實驗方法探析
要在初中的化學實驗課中將“綠色化學”體現出來,主要在于對實驗環節的掌握以及對實驗產物的處理。下面介紹具體的做法:
第一,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形成世界觀與人生觀的重要階段,因此在化學課中老師要注意對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的培養,增強學生進行環境保護的意識,這好似進行綠色化學試驗的基礎。如果學生沒有形成綠色化學的意識,那么對于在化學實驗中產生的廢棄物就會視而不見,將其進行直接排
放,這樣不但會使環境受到污染,也會使學生的環保意識淡化,時間久了就會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與實驗習慣,在日后的生活、工作、學習中就容易對我們的生存環境產生危害。因此,在實驗課上,老師不僅要求學生學會處理實驗問題的能力以及各種實驗技能,還要加強對學生的環保意識進行培養,使學生樹立社會主人翁的責任精神。老師在課后可安排學生進行一些環境實驗,比如測我們飲用的自來水,查看其是否符合安全飲用。
第二,嚴格控制化學實驗過程。初中生活潑好動、好奇心重,有可能在實驗過程中不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或者按照實驗步驟進行,但是有的實驗也會產生一些有害有毒的物質,散逸到空氣中對師生產生危害。由于實驗設備的限制,以及氣體的難以收集。因此,老師要對實驗過程進行嚴格的控制,減少有害氣體或物質對環境造成污染,對人體產生危害。比如硫的燃燒實驗,硫燃燒時會產生SO2,這種氣體是有毒的,排放到空氣中就會產生酸雨。因此,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可以使用一張經過Na2CO3溶液浸泡過的紙片,代替集氣瓶口的玻璃片,這樣產生的SO2就會與Na2CO3溶液產生反映,并被吸收。
第三,妥善處理好化學實驗的產物。初中化學實驗一般比較簡單,產生的物質一般不會產生大氣污染,但也不能對其進行直接排放,需要對其進行處理后才能進行排放,以此來減少其對環境的污染或破壞。比如對金屬活動性強弱的實驗探究,利用堿和酸的化學性質進行實驗探究后,產生的殘留物中仍會存在堿或酸,如果直接將其倒入下水道,那么就容易使下水道被腐蝕,產生安全隱患。因此,對于化學實驗的產物能夠回收的就應該盡量回收再利用,不能回收的也要將其倒入廢液缸中,進行集中處理,直至為無害無毒的物質時才能進行再排放。有的實驗器材在實驗過程中也容易破損,但也不能將其隨意丟棄,這樣不僅會造成廢棄物污染,還會使實驗器材產生浪費。因此,對于廢舊實驗器材也應該盡量合理回收利用或廢物處理,不能隨意丟棄。
“綠色化學”是今后化學的發展方向,作為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意識,教學生做綠色的化學實驗,為學生做好綠色化學實驗的榜樣,使每個學生都認識到環境污染與環境破環的危害性,認識到“綠色化學”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人宣傳綠色,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造福后代子孫。
參考文獻:
[1]馬銳.淺談初中化學實驗的綠色化[J].青春歲月,2011,(6):179.
關鍵詞: 綠色化學 化學教材 課堂教學 實驗教學 習題教學
一、綠色化學簡介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是研究和尋找能充分利用的無毒害原材料,最大程度地節約能源,在各環節都實現凈化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概念從一提出來,就明確了它的目標――零排放和零污染。具體內涵體現在減量、重復使用、回收、再生、拒用上。
二、中學化學教材中的綠色化學
現行的中學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知識,在課堂教學中要時時體現綠色化學原則、滲透綠色化學教育。比如在講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時說說能量的開發與利用、在講鹵素時講講氯氣用于自來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等;硫和硫的化合物中講講酸雨的危害與防治、大氣的污染與防治等;硅和硅酸鹽工業中說說傳統建筑材料的危害及為何提倡使用綠色建筑材料;在講氮族元素知識時,穿插汽車尾氣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學煙霧、水中氮磷過多造成富氧化而形成赤潮等的危害;在講幾種重要金屬時插入鋁對人體的危害;烴與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結合生態環境的破壞與保護、室內化學物質的污染與健康、農藥與化學、與化學、白色污染與綜合治理等知識,使學生意識到應如何合理應用化學,為人類能生存在一個綠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課堂教學中綠色化學的滲透
中學化學教學中雖然還不能系統地講解綠色化學理論,但在教學中應該加強綠色化學思想的宣傳,要使學生具備環保意識。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的理念,要著重介紹綠色化學在防治大氣污染、溫室效應、保護臭氧層、保護土壤、水質及生態環境中的重要性,綠色環保的化學產品對提高生活質量,保障人類健康和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增加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實驗教學中具體實施綠色化學思想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而實驗教學是影響學生環境意識的首要手段,在實驗教學中要貫徹綠色化學思想,要盡量體現綠色化學實驗的要求。(1)要大力推行微型實驗。即要對常見實驗儀器進行微縮,對常用試劑要給出限量,實驗中可把容量瓶、燒瓶、啟普發生器等常用儀器微型化。(2)要努力改革實驗方式。平時多注意收集各種教學輔助書中刊登的有關實驗的改進資料,并將其應用到實驗教學中去。要努力減少實驗對玻璃儀器的依賴性。有些顏色變化明顯的定性實驗可放在點滴板中進行,如指示劑與酸或堿作用實驗、
五、習題教學中加強綠色思想的滲透
習題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是幫助學生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技能的重要手段。習題教學不僅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還能使學生在練習中了解科技動態,學以致用。培養良好的科學態度。融合了綠色化學的習題教學,使學生更深入了解綠色化學的重要性。
綠色化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一種戰略,一種方針、一種指導思想、一種研究策略。現行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知識,我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要時時體現綠色化學原則,滲透綠色化學教育。但綠色化學不能取代系統教學,而是必須融合其中。如此便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更新觀念;二是教師本身要進行終身教育,這樣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
綠色化學有利于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的化學教育教學,就是要使學生樹立牢固的綠色化學理念和環保意識,為了使祖國的天空變得更藍,使我們的地球變得更綠,作為教師,就必須去培養具有綠色環保意識的下一代,使他們成為未來自覺的“綠色化學家|”,為綠色化學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朱文祥,綠色化學與綠色化學教育[J],化學教育
[2]俞巧紅,綠色化學――一種新的化學理念[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3]盧克,關于綠色化學教育的實踐與探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關鍵詞】綠色化學;環保;教育現狀;未來發展
一、綠色化學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21世紀是綠色文明的世紀,綠色科技將成為21世紀適應于可持續發展要求的主導。不同于傳統科技,綠色科技具有綜合化與生態化的顯著特點。綠色化學正是給21世紀綠色產業、綠色消費和綠色文明帶來希望的綠色科技。近幾個世紀中,已錯過多次現代化發展的我國,必須緊緊抓住這一機遇。這便需要千千萬萬具有綠色知識、懂得綠色化學技術和知識的人才堅持不懈的努力,而綠色化學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綠色化學教育。
綠色化學教育是當代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綠色化學教育是化學教育的前沿,又是化學教育發展的必須。具有綠色化學的常識,也是建設我們未來美好家園的保證。綠色化學教育是對傳統的化學教育思維方式的更新和發展。在具體教學中,應培養學生樹立綠色化學的思維方式,用“5R”原則來考慮化學反應問題,在綠色化學教育與實踐中,化學教育必須體現綠色化學的新內容,要在課程教材中體現綠色化學的理念,在課堂教學、實驗中,要始終貫穿綠色化學的思想,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
二、以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倡導綠色化學教育
1.立足顯而易見的綠色化學內容,進行綠色化學教學設計
在多種版本的化學新教材中都包含了非常明顯的綠色化學內容,比如魯教版 《實驗化學》 教材末尾處“主題拓展從實驗室到工廠——化工過程開發”,不僅將實驗室儀器與工廠設備聯系起來、將科學研究與生產實踐聯系起來,還對綠色化學進行了正面介紹。人教版 《化學2》(必修)最后一章直接以“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為題目,其第二節專門以“資源綜合利用 環境保護”為題,本節第二部分更是以“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為標題對綠色化學進行了正面介紹。教材的這種設計使綠色化學的思想更加明確化和系統化,教學中應立足這些顯而易見的綠色化學內容,進行綠色化學教學設計,開展綠色化學教育。
2.努力挖掘教材內容潛在的綠色化學思想
教材中除了有明顯“綠色化學”提法的內容外,還有許多內容包含綠色化學的思想和觀念。例如,在講有機化合物塑料時,以廢棄塑料的回收利用為例,讓學生討論其可能的途徑,認識化學對廢舊物資再生與綜合利用的作用;在講化學反應與能量這一主題時,結合燃料燃燒效率的提高、高能清潔燃料的開發和新型燃料電池的研制,安排一些調查與交流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讓學生意識到資源的循環利用、能源的優化應用以及環境的源頭治理對可持續發展的意義。此外,還有許多可以充當綠色化學教育素材的內容,比如當學習氮和硫的氧化物時,讓學生討論減少大氣污染物的原理和方法;當涉及到土壤污染、白色污染、廢水處理等內容時,讓學生討論防治方法,體會化學對環境保護的意義;在介紹溫室效應和全球氣溫變暖的主要原因時,可以補充二氧化碳被壓縮成為超臨界流體時可以作為一種優良的綠色化學溶劑。教學中要努力挖掘這些內容潛在的綠色化學思想,適時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思想和觀念的教育
3.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是 《化學課程標準》 的要求,也是化學學科發展的要求。在不同課程模塊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環保意識,也是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可操作性最強、效果最明顯的途徑。
對一些實驗成本高、危險性大、污染較重的實驗,比如氨溶于水的噴泉實驗、堿金屬銣和銫與水的反應、爆炸實驗、黑面包實驗等,可以考慮通過視頻影像、flash 動畫等手段利用計算機多媒體系統加以呈現,化學實驗仿真化不使用化學原料、無毒無污染、成本低,與綠色化學思想相吻合。但仿真實驗不能取代實際操作,一是實驗仿真化需硬件條件支持,只適合經濟較發達、配備多媒體系統的學校;二是仿真不能取代實際反應,仿真也不能取代動手操作,因其不能提供學生基本的實驗技能訓練,與提高學生科學素養、推行素質教育的宗旨相違背。但適度使用仿真實驗對于快速高效地向學生解釋實驗原理還是非常有效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有不少實驗采用的原料或產物有一定毒性,可以考慮采取封閉的方式進行綠色化改進。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的性質實驗,就可以利用醫用注射器將實驗設計為封閉實驗,防止有毒物質逸出或滲漏。也可以把有毒氣體的制取和性質實驗兩套裝置合二為一,采用連續性實驗的方式進行綠色化設計,降低有毒氣體逸出的幾率,獲取較好的環保效果。此外,實驗中剩余藥品、實驗產物等注意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不能隨意丟棄;在有氯氣、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參與的反應中,向學生強調尾氣處理、防止污染大氣的重要性,使實驗教學真正成為滲透綠色化學思想、培養學生環保習慣的良好契機。
三、綠色化學教育的發展趨勢
化學教育工作者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使綠色化學思想、內容從基礎教育貫穿到高等教育,讓學生了解綠色化學,樹立綠色意識,培養學生在實驗的操作、運用、開發等方面,多從綠色化學的角度來思考;從綠色的角度來說,中學化學很多物質的制取、化學工藝等等都值得重新考慮。這給改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綠色化學不但有重大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而且說明化學的負作用是可以避免的,顯示了人的能動性。綠色化學不是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主宰者,而是看作自然界普通的一員,追求的是人對自然的尊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人類在向自然界索取、創造富裕生活的同時,不能以犧牲人類自身生存環境作為代價。作為新世紀的一代,我們不但要去了解綠色化學,接受綠色化學,更應為綠色化學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孫同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綠色化學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