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火法冶金熔煉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bstract: High grade copper sulfide concentrate with high copper metal grade and low iron content, can be produced by wet process, and the cathode copper with high quality can be produced directly, but it needs to increase the roasting process, the process is long, sulfur recovery is difficult. The production of crude copper smelting by pyrometallurgical process, with short process, low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costs, but it needs to buy chalcopyrite pyrite or ingredients.
關鍵詞:輝銅礦;濕法冶煉;火法冶煉
Key words: chalcocite;hydrometallurgy;pyrometallurgical process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32-0232-02
0 引言
位于剛果金加丹加銅礦帶的某大型銅礦山,產出的硫化銅精礦是獨具特色的高品位硫化銅精礦,其含Cu 63.93%,Fe 2.16%,S 13.7%,SiO2 7.88%,CaO 1.26%。銅礦物主要為輝銅礦,由于精礦含銅高,其它雜質特別是Fe含量低,該類銅精礦沒有生產實例,類似的高銅低鐵硫化銅精礦在剛果金地區一般采用焙燒后采用濕法浸出工藝回收金屬銅,在其它地區只能在火法冶金爐內作為配料處理,配礦比例一般不超過20%。本文探討處理該類型銅精礦的不同冶煉工藝的優缺點。
1 原料
1.1 銅精礦處理量及組成
1.2 硫化銅精礦性質分析
硫化銅精礦存在以下特點:
①銅品位高。由于品位高,硫化銅精礦采用火法冶煉工藝不需要造锍熔煉,可以一步吹煉成粗銅,也可以焙燒脫硫后通過電爐還原成粗銅,火法冶煉流程短,渣率低,金屬回收率較高。硫化銅精礦也可以焙燒后采用濕法冶煉,由于品質高,不需要萃取工藝,可以縮短濕法冶煉工藝流程。高品位的硫化銅精礦讓火法冶煉和濕法冶煉工藝都成為可能。
②硫化銅精礦S/Cu低。硫化銅精礦S/Cu低,熔煉反應放熱少,火法冶煉的能量平衡需要補充大量燃料。
③銅精礦Fe/SiO2低。銅精礦Fe/SiO2低,精礦中94%的Fe以氧化態存在,熔池熔煉需要造熔點較低的鈣鐵橄欖石爐渣(CaO-FeO-SiO2),Fe要以亞鐵存在,熔池熔煉需要添加石灰石和黃鐵礦調整爐渣組成。電爐熔煉對爐渣組成要求不高,可以不添加黃鐵礦,但爐渣熔點要高很多,能耗相對較高。
④MgO、Al2O3相對含量較高。銅精礦中MgO、Al2O3的含量值并不高,但在總雜質組分中的比例比較大,由于渣率低,造渣組分中MgO、Al2O3的含量達到7~9%,提高了爐渣熔點,爐渣屬于復雜的多元渣系。
2 冶煉工藝
2.1 濕法冶煉
硫化銅精礦采用濕法冶煉需要把銅的硫化物轉化成在硫酸銅溶液或水溶液中可溶解的銅的氧化物,也就是在進入濕法冶煉之前增加一段硫化銅精礦的焙燒工序。(硫化銅精礦也可以采用細菌浸出,但應用規模都很小,本文不做討論)。
焙燒分硫酸化焙燒和氧化焙燒,硫酸化焙燒就是把銅的硫化物直接轉換成可以直接溶解于水的銅的硫酸鹽,硫酸化焙燒可以省去煙氣制酸工序,但工藝控制難度大。氧化焙燒就是把硫化銅精礦死焙燒,硫化態的銅全部轉換成氧化態的銅,硫全部進入煙氣回收,工藝可控性好。
實現硫化銅精礦焙燒的設備有沸騰焙燒爐和燒結焙燒爐,沸騰焙燒爐有濕式進料和干式進料之分,沸騰爐干式進料需要對硫化銅精礦進行脫水干燥,燒結焙燒爐需要對銅精礦進行制粒處理。
沸騰焙燒爐的焙渣產品為粉狀,硫化銅精礦的脫硫率達到95%;燒結焙燒爐的焙渣產品為塊狀,由于塊狀原料透氣性不好,脫硫率約70%左右。
焙燒爐產出的焙渣進入濕法流程,浸出后進行液固分離,浸出液由于銅濃度高雜質含量低,可以直接進入電積工序生產陰極銅產品。
2.2 火法冶煉
火法冶煉有兩條工藝路線:強化熔煉和電爐還原熔煉,兩種路線都能直接產出粗銅產品。
①強化熔煉技術。
強化熔煉就是把銅精礦和熔劑直接加入高溫爐內,與鼓入爐內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迅速完成脫硫和造渣過程,實現銅渣的分離,硫在煙氣中回收。強化熔煉技術充分利用銅精礦的表面能和氧化反應熱,能耗低、生產能力大。
強化熔煉技術分熔池熔煉和閃速熔煉,閃速熔煉配置復雜、投資高,適合20萬噸以上的產能規模,本方案研究不討論閃速熔煉技術。熔池熔煉的爐型很多,國內均有比較成功的應用,可選的有純氧頂吹爐、澳斯麥特爐、底吹爐等。
強化熔煉方案以純氧頂吹爐為主要研究方向。
強化熔煉技術在國內發展迅速,多金屬的綜合回收也是主要因素,強化熔煉過程中因為各種金屬的行為不同,可以在金屬相、渣相、氣相(煙灰)中回收不同的金屬。純氧頂吹爐可以連續或間接的排放粗銅,直收率達到90%以上,爐渣進入一臺還原電爐,通過還原回收其中被氧化的銅和金屬鈷,產出含鈷粗銅,約90%的金屬鈷從爐渣中得以回收。硫化銅精礦鈷金屬的回收,采用強化熔煉技術是最為理想的手段。
②電爐還原熔煉技術。
電爐還原熔煉需要先把硫化銅精礦轉化成氧化態的銅,通過在電爐中加入還原劑把氧化銅還原成金屬銅。
采用還原電爐熔煉首先需要把硫化銅精礦進行死焙燒脫硫處理,焙燒脫硫有沸騰爐焙燒和燒結焙燒之分,沸騰爐焙燒脫硫率達到95%,但產出的是粉狀焙渣,透氣性不好不適合電爐熔煉,電爐熔煉的硫化銅精礦脫硫只能采用燒結焙燒脫硫。燒結焙燒需要對精礦進行制粒,脫硫率約70%左右。
燒結脫硫后的焙渣還有精礦總硫量約30%的硫會進入電爐,進入電爐內殘余的硫理論上會與焙燒后的氧化銅進行交互反應再次脫硫,但電爐內的冶煉氣氛總體屬于還原氣氛,該反應不會徹底,大概還會有占精礦總硫量約10%的硫會進入粗銅產品,導致粗銅品質不高。
電爐熔煉鈷的回收率會低很多,為保證較高的產品質量,電爐不能控制很強的還原冶煉氣氛,金屬鈷很難被徹底還原進入金屬相。
3 冶煉方案技術經濟分析
表2從濕法和火法兩條工藝路線對硫化銅精礦的四種冶煉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計算略)。
表2中計算沒有考慮純氧頂吹爐多回收的硫酸價值。
工藝優缺點對比(表3)
4 結論
以輝銅礦為主的硫化銅焙燒后焙渣走濕法流程生產陰極銅,流程長,投資高,耗電量大,銅回收率低,不管是硫酸化焙燒還是氧化焙燒,硫的走向不單一,硫回收難度大。
輝銅礦采用燒結氧化焙燒再進還原電爐生產次粗銅冶煉方案,雖然流程最、短運行成本低,但產品品質低、燒結過程中脫硫率低,燒結煙氣和電爐煙氣均含低濃度SO2,制酸難度大。
推薦采用純氧頂吹爐―電爐冶煉方案,該方案投資和運行成本較低,銅鈷回收率高,需要添加硫鐵礦或黃銅礦造渣,配礦來源有待落實。
參考文獻:
[1]蘭興華.從銅精礦中浸出銅技術進展[J].世界有色金屬,2004(11).
關鍵詞:實驗教學;人才培養;開放實驗
作者簡介:魯路(1972-),男,四川成都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工程師;杜忠澤(1969-),男,吉林長春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學院,教授。(陜西 西安 710055)
基金項目:本文系陜西省高等教育改革項目(項目編號:09BY27)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2)05-0068-0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原西安冶金建筑學院)是國家1956年院系調整在西北布點的唯一設有冶金工程學科點的院校。1994年經國家教委批準,更名為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當時隸屬于國家冶金工業部,是部直屬重點院校。冶金工程專業現為陜西省名牌專業和校級名牌專業,是從1958年建立的煉鐵、煉鋼、有色冶金等專業逐步發展起來的。冶金工程作為西北地區辦學最早的該類專業,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其中冶金物理化學為省級重點學科。冶金工程實驗室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創建較早的實驗室之一,其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鋼鐵實驗室、有色冶金實驗室和冶金爐實驗室。1999年9月,為適應學科發展和專業調整的需要,在原鋼鐵實驗室的基礎上成立冶金工程實驗室。現開設有鋼鐵冶金學、冶金原理、有色冶金學、冶金傳輸原理、特種冶金、鋼鐵冶金原料處理與工藝、冶金實驗技術等課程的本科生專業基礎實驗和專業實驗12項,其中綜合性實驗11項、設計、綜合性實驗1項,同時承擔本科生、研究生創新及實驗室開放項目。
一、冶金工程實驗教學理念與特色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專業現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600余人,如何系統全面地做好實驗教學和實驗研究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嚴謹的課題。冶金工程實驗室為此配備了必要的專職實驗技術人員,組織精干高效的教學研究隊伍,冶金工程教研室編制實驗教學計劃,承擔實驗教學任務,完善實驗教材,根據自身特色和現有儀器設備,結合兄弟重點院校精心撰寫了15萬余字的實驗指導書等教學資料,安排實驗指導人員保證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同時積極開展實驗教學研究,改革教學方法,更新實驗內容,努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在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積極開展技術開發,開展學術、技術交流活動。做好實驗室的工作任務、人員、物資、環境狀態等基本信息的記錄、統計和分析,及時為學校或上級主管部門提供準確原始數據。冶金工程學院實驗室工作委員會依據實驗室建設規劃和《實驗教學任務書》進行評估,每學年學院與學校實驗室管理科、國資處和教務處進行檢查。
冶金工程實驗室在省級名牌專業實驗室的標準建設過程中,明確實驗課教師的崗位職責,構成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以有效提高學生能力與素質為實驗教學目標制定了建立高水平、高素質教學隊伍的規劃,要求校學術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干教師參加實驗教學、管理和改革,制定了鼓勵實驗開發立項、實驗教學改革立項和評獎等制度及相關政策。冶金工程實驗教學采取專業基礎實驗和專業技術實驗并重的舉措,利用“開放實驗室”增加學生接觸儀器的機會、解決對照儀器預習實驗的問題。創造條件積極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課題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實驗內容注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內容的協調,利用多種手段增加學生實驗興趣,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實驗教學定位及規劃
科學研究是經濟建設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在校學生必須打好實驗研究基礎。冶金工程專業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生產+實驗)緊密結合的學科,良好的實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習者的綜合科研素養。因此,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是冶金技術實驗室的主要工作。冶金工程實驗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同時,培養獨立思考及獨立工作的能力,培養具有一定的綜合運用知識、進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用開發研究能力以及科學研究的基本素質,為今后其他課程的學習和進行科研工作打下基礎;同時,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良好的科學素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冶金工程實驗教學利用基礎實驗、設計性、綜合性專業實驗逐步提高、加強和鞏固學生的實驗基礎和技能,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實驗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利用開放性實驗室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科學創新精神。
通過重點投入、重點建設和強化管理,提高實驗室的基礎條件和綜合水平,建成一個能夠滿足冶金工程及相關專業教學需求,在全省高校及西北高校具有示范作用的實驗室體系,為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搭建一個開放的實驗教學平臺。
2.實驗教學特色
(1)實驗教學儀器與設備。冶金工程實驗室現有實驗用房約500m2,鐵礦石燒結實驗車間200m2,儀器設備180余臺(套),總值500萬余元,主要裝備的儀器設備有熔體物性綜合測定儀、鐵礦石高溫軟熔滴落測定儀、鐵礦石焦炭冶金性能測定儀、全自動爐渣熔點熔速測定儀、燒結杯系統(Ф200)、煤粉爆炸性測定儀、熱重/差熱同步分析儀、煤粉燃燒爐試驗裝置、真空碳管電阻爐、多功能粉體物性測定儀、精密火花直讀光譜分析儀、計算熱力學軟件及數據庫、氧氮氫分析儀、磁選機、微波馬弗爐、綜合煙氣分析儀、高壓釜、煤氣發生爐、圓盤造球機,100kg感應爐,25kg真空感應爐、轉爐水力學模型等。其中自行研制有爐渣熔點測定儀、鐵礦石還原度測定系統、鐵礦球團動態爆裂性能測定裝置等。另有各類高溫電爐,可根據實驗和科研要求進行靈活組合與學院化工實驗室結合,具備從火法和濕法冶金的原料處理到各類提取冶金過程實驗和檢測所需的基礎條件,并形成了從鐵礦石燒結到鐵礦石和焦炭完整的鋼鐵冶金原料冶金性能檢測的特色。
(2)實驗教學內容與要求。將冶金工程專業實驗由原來的分配在各門相關專業課程中提取出來,單獨設立了一門“冶金工程專業實驗”課程,開設了一些綜合性、設計性實驗。1)鐵礦石還原實驗:通過實驗了解溫度、礦石粒度、還原氣體流量對鐵礦石還原度的影響,以便能合理充分利用。2)鐵礦石低溫還原粉化實驗:通過實驗了解鐵礦石進入高爐爐身上部在500℃~600℃區間,由于受氣流沖擊及鐵礦石還原Fe2O3Fe3O4FeO過程發生的晶形變化而導致的塊狀含鐵礦物的粉化,直接影響爐內氣流分布和爐料順行。低溫還原粉化性的測定,就是模擬高爐上部條件進行的,是評價鐵礦石冶金性能的重要指標。3)鐵礦石軟化溫度實驗:了解軟化溫度的測量方法以及影響測定數據的因素;通過對不同含鐵礦物軟化溫度的測定,了解不同堿度的燒結礦軟化性狀的變化規律、天然礦與燒結礦軟化性狀規律。綜合運用已學的知識,或有關文獻中介紹的礦石軟化溫度,結合所測數據評價礦石的冶金性能。4)冶金爐渣熔化溫度的測定實驗(冶金熔體性能測定):通過測定爐渣熔化溫度,并結合其他物理化學性質(如粘度、表面張力等)的測定和分析選擇合理的渣系。5)冶金(爐渣)粘度的測定實驗(冶金熔體性能測定):了解冶金爐渣的粘度在鋼鐵生產過程中所起的化學平衡等作用。6)金屬提取冶金綜合實驗:在對礦物采用濕法冶金或火法冶金之前,根據原料成分、工藝流程等決定焙燒除去礦中的部分或全部硫。焙燒的實質是硫化物的氧化,產物是金屬的氧化物或硫酸鹽。經焙燒的焙砂再經濕法或火法的過程進行金屬的分離和提取;浸出是選擇適當的溶劑,使礦石或半成品中的有價成分有選擇的溶出。電解在冶金過程主要用在分離和提純金屬,電解是利用金屬或金屬離子在一定電壓作用下可以氧化或者還原來分離或富集金屬。7)鋼坯(錠)凝固過程冷態模擬:講解鋼液的結晶原理,講述二者模擬的物理相似性,熟悉實驗裝置和操作過程。8)流體流速和流量的測量方法:使用畢托管測量全壓力和靜壓力。9)流體能量的轉換及貝努力方程的應用實驗:通過測量一個截面逐漸收縮的錐體,截面不變的喉管和截面逐漸擴大的錐體的試驗段,動壓力和靜壓力因截面不同的變化及相互轉換的關系,深入理解能量轉換定律。10)高溫爐設計及分析:通過對高溫爐(以電阻爐為例)的設計與計算正確選擇電熱元件、爐管、耐火材料、保溫材料、熱電偶及控制系統等。11)鋼鐵原料物性測定實驗(焦碳反應性、鐵礦燒結):焦碳是高爐的主要爐料,它在高爐冶煉過程中除供熱及還原劑外,而且是保持爐內料柱具有良好透氣性的骨架。反應性是評價焦碳形狀的重要指標之一。焦碳與CO2或水蒸汽的反應速率稱為焦碳的反應性,通常用反應后氣體中的CO和CO2百分濃度的函數R、CO生成速率Vco、碳或CO2的反應速率Vc、VCO2以及反應一定時間后焦碳消耗量占原試樣量的百分比。鐵礦粉的燒結:確定燒結方法和流程;研究影響過程的因子;查明各因子對過程進行的主次地位及相互關系,以確定最佳工藝條件,提出最終的燒結技術經濟指標。12)感應爐熔煉實驗:小型中頻無芯感應爐可熔煉高級合金鋼,特殊性能的合金鋼以及利用液體金屬進行某些實驗和研究,結合有關知識,還可掌握感應爐熔煉過程中的一些實驗技能。
本課程為實踐性環節,通過本環節的學習,使學生在完成冶金原理、冶金學、煉鋼廠設計、煉鐵廠設計等課程后,鞏固所學的冶金理論知識和冶金工藝流程,培養動手能力、科學思維和工程意識,掌握冶金工程的基本實驗研究技能,以培養和提高學生進行生產實踐及科學研究的綜合素質為根本目的。掌握實驗步驟,懂得實驗數據的取得和處理方法,能夠按要求完成實驗報告,對于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應能在教師指導下自行查閱資料,擬訂實驗方案和步驟,培養創新能力。“冶金工程專業實驗”的開設有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為培養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有效避免了實驗進程擴大、分散的弊端,便于學生對實踐知識的積累和掌握。采取單獨考核、單獨記學分的措施體現了對實驗教學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提高了實驗室的儀器設備集中利用率和完好率,便于合理安排其他開放性實驗和科研工作。
(3)實驗教學過程與考核。實驗教學過程包括理論講授、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三部分,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結合性較強的課程。要求學生重點掌握冶金實驗室常用儀器、設備的名稱、結構、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維護等;掌握冶金實驗研究中常用的分析研究方法的原理、操作等。了解生產工藝過程中的實驗研究技術實驗前由指導教師結合所學相關專業課程,講授實驗的性質、原理、任務、要求、實驗守則及實驗室安全制度等。學生根據各個實驗的任務,10人一個實驗小組,5人一套實驗裝置,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實驗測定、數據處理,并撰寫實驗報告。實驗前,學生必須認真閱讀實驗指導書,理解和掌握實驗的目的和原理。教師需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查,合格后學生才能開始做實驗。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勤于動手,敏銳觀察,細心操作,開動腦筋,分析鉆研問題,準確記錄原始數據,經教師檢查并簽名,實驗及其原始數據記錄才有效。
任課教師認真上好每一次實驗課,實驗前教師要親自檢查儀器設備情況,清點學生人數;實驗過程中,要向學生提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與實驗現象有關的一些問題,著力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綜合考慮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分析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本課程的考核以實驗預習報告和實驗結果報告為依據。實驗完畢后,要求學生對實驗各環節認真分析、處理實驗數據,并與教師共同討論實驗結果,最后以實驗報告的形式寫出報告。每個實驗實行百分制,總分平均后綜合考查實行“五級制”(優、良、中、及格、不及格)。對能在實驗過程中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改進措施的學生酌情給予加分獎勵。
二、實驗教學改革思路及方案
1.實驗教學的改革內容
學生通過實驗研究可以使已學過的概念掌握得更為牢固,可以培養洞察力和迅速抓住事物本質的能力,可以培養從事科學實驗的嚴肅態度和嚴密的作風,可以學會從事科學研究的本領,養成用實驗方法研究科學問題的習慣。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對實驗教學進行了逐步改革。
(1)逐步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實驗教學內容。全面進行分層次教學。教學內容分基礎部分、設計部分、綜合部分、研究部分。承擔各類本科生(一本、三本)、研究生的各類科學研究與實驗教學、畢業設計等。
(2)實驗室進一步加大對學生開放,鼓勵學生課余時間進入實驗室開展科技創新項目。在時間上、內容上全面開放實驗室,大大增加開出實驗課題數目,接納做實驗的學生數量。
(3)不斷完善實驗教學質量監控和教學評價體系。
2.保障措施
為達到上述實驗教學改革目的,將在未來五年內采取下列措施。
(1)集中優勢資源逐步更新、完善實驗教學內容。加強現代化教學手段。促進“計算機模擬實驗”和“網絡模擬煉鋼”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有力提升和加強學生對冶金工程實驗教學的興趣、愛好,同時節約了大量實驗教學經費,使得“動手”與“動腦”過程達到有機完整的結合。
(2)逐步建立多元化開放冶金工程實驗室。多元化的含義包括形式上的多元化和內容上的多元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創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化學素質,使之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專業人才。利用“多元化開放實驗室”增加學生的實驗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個性發展、培養創新能力提供充裕的時間和空間,是深化教學改革、由被動教育到主動教育、由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3)完善實驗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冶金工程實驗室在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是提高在保證基本實驗開出率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使實驗課的內容緊跟時代,更多地將現有的、老化的、驗證性實驗以現代實驗、設計性、開發性實驗、綜合性研究實驗取代。逐步實現實驗教學個性化、層次化教育,逐步建立多平臺實驗教學體系以及逐步開放實驗室等管理體制,使學生不僅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為后續畢業設計和畢業課題研究工作提供扎實的實驗技能和數據處理、報告撰寫能力,而且使學生具有綜合分析、設計和開展研究的能力,充分發揮其創造性。
(4)加強實驗教學梯隊建設與管理。在實驗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管理等方面,由院長主管,專人負責,明確分工,任務落實到人;其次,有以博士生導師、年富力強的教授、副教授、博士、碩士、高級工程師等為骨干組成的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的教學科研梯隊為技術支撐。教師與技術人員經常參加陜西、西北地區及全國性教學、科研研討會,經常與兄弟院校交流,將我們在實驗技術研究、清潔生產理論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與兄弟院校進行介紹、交流相互取長補短,也吸取了在實驗教學、實驗管理方面的經驗。
三、結束語
50年來,經過幾代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冶金工程實驗室為我校冶金工程專業成為陜西省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名牌專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冶金工程實驗室為以其無可替代的特色為該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以及教師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實驗教學和實驗研究條件,已為國家冶金工業戰線培養各類畢業生1800余人。今后,將繼續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和高素質的創新應用人才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冶金工程專業實驗教學大綱[Z].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2]馮林,張巍.“質量工程”視角下的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