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綠色生活的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們每年制造的垃圾,超過10億噸,相當于珠穆朗瑪峰的大小。大自然因為我們的破壞,消化能力下降,負荷不了,我們就開始燒,開始埋,繼而進一步污染空氣和土地,大自然自我調節能力再次下降,如此循環往復……
隨著人類對環境的認識逐步深入,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讓小鳥在車上安家
帕特里克是澳大利亞一家航空公司的職員,一次因公出差,他將自己的奧迪車停在了機場邊。6天后,帕特里克出差回來了,可他來到愛車邊準備開車回家時,卻一下子為難了起來。原來,一只小鳥竟在他愛車的雨刮器上筑了巢安了家,現正溫柔地孵著幾枚蛋,做著媽媽的美夢。帕特里克立即打電話聯系了當地野生動物協會的官員,聽取他們的意見。野生動物協會的官員告訴他有兩種解決方案:一是由他們派專人來幫忙將鳥巢移走,二是將奧迪車繼續停在那里,等鳥蛋孵化出雛鳥,雛鳥飛走后再把車子開走。帕特里克仔細想想,如果移動鳥巢,說不定會蛋打鳥飛,驚擾甚至是破壞小鳥的媽媽夢,不如就把愛車留在這兒,讓小鳥能夠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美夢順利。
就這么決定了,帕特里克把愛車繼續留在機場。接下來,他從機場的公用自行車棚里推了輛自行車,準備騎車回家。不過,野生動物協會的官員提醒他,小鳥從孵蛋開始到雛鳥能飛,最短時間也要二十天以上。帕特里克輕松一笑,說這完全沒有問題,騎車能鍛煉身體,還綠色環保,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小鳥一家,一舉多得,太妙了,太值了!
敢在車上圓自己的媽媽夢,小鳥怎么這樣有膽?其實不奇怪,因為澳大利亞人對小動物就是這么有愛!
可降解的樹葉餐盤
不久前,7個德國人發明了100%的樹葉餐盤,這種餐盤的發明可以把需要730000天降解的餐具縮短成28天。
這7個人中,有設計師、工具制造商和工程師,彼此之間都是很要好的朋友。他們覺得使用一次性餐具非常浪費,甚至有很多人外出旅游時,還將這些很難降解的東西有意無意留給了大自然。
有多難降解?僅靠大自然的力量,需要730000天!既然沒辦法阻止大家使用這種一次性塑料餐具,那就改變餐具本身好了。讓餐具像樹上的落葉一樣,變成可再生可降解的不就行了?
他們立即注冊了一家公司。他們成立的公司叫Leaf Republic(樹葉共和國),他們立志要把樹葉餐盤這一美好而簡單的想法實現。他們的工作條件很艱苦,甚至沒有工作室,沒有機器……不過他們有夢想。
起初,他們直接在Pedram家客廳辦公,幾個人湊湊錢,先買了個手動的熱壓機。然后每天埋頭擠在一起討論,因為一個想法不合,就會一直爭論到深夜。慢慢地,從花近一年時間手畫草圖,爭論到在電腦上構建效果圖,每一次都在爭論中更完美。從用3D打印機打印樣板,到用數控工具銑精準制作模具,他們的夢想一點點成真。
經過數年的設計、開發、測試,僅用一種原料(葉子)的可降解餐盒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它有各種形狀,各種大小,根據需求制作不同的造型。而且完全不滲水,不漏水。就和普通的餐盒一樣,但是卻要環保得多。
樹葉餐盤共有三層,外面兩層全部用樹葉制成,中間一層則采用了葉子制成的紙,樹葉之間通過棕櫚葉纖維縫合在一起,最后將三層壓合在一起。用來制作餐盤的葉子,一年可以再生三次,所以不用擔心原料問題。最重要的是,樹葉餐盤用完后可以隨意丟棄在自然環境中,只需28天就能完全降解,變成其他植物的肥料!
隨著設計的不斷改善優化和對自己技術的信心不斷增加,他們終于有信心推廣這種餐盤了。他們籌集資金建造的第一個半自動的成型機開始生產,并向大眾介紹他們的產品。小批量生產后推向市場的樹葉餐盤,一時間供不應求,小規模的工廠生產已經難以滿足了!
他們在高興之余,也特別希望能引進德國機床制造商,來建造全自動化生產線,這樣就可以放開推廣了。甚至可以普及開來,外賣、戶外聚餐……一切需要用到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地方,都用上環保的樹葉餐盒!
為此,他們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發起了眾籌。短短十幾天的時間,就籌到了6.4萬歐元,而他們保證,每一分錢都會用于開發和生產。
正如他們所說:“這不僅僅關乎戶外餐具,而且關乎食品的包裝,關乎減少塑料垃圾,防止我們的樹木被砍伐用來生產紙質包裝,它關乎我們的下一代。”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我們發展至今更應該去考慮的,而大動作我們做不到,那就從每一個小的善舉開始。
充滿希望的創意的環保發明
下面這十項最有想象力、最迷人的發明為改善人類的生態系統提供了重要的硬件條件,在改善環境上所發揮的作用也各有千秋。
1.印度空氣動力汽車
科技雜志《大眾機械》證實,印度塔塔汽車公司(Tata Motors)將推出以空氣為動力的零污染汽車。這些汽車每加滿一次“燃料”----壓縮空氣,可行駛1000英里,最高速度可達96英里。每輛汽車的售價估計在1.8萬美元。
2.伊凡霍伊水庫的黑色塑料球
為了防止一種致癌物生成,讓60萬消費者放心使用飲用水,美國洛杉磯水電管理局把40萬個黑色塑料球倒進了伊凡霍伊水庫(Ivanhoe Reservoir)。這項發明的目的是避免太陽照射到水上面,從而防止一種含有溴化物和氯的潛在有害混合物在這個具有102年歷史的水庫中生成。
3.由人供電的電視遙控器
這種新型電視遙控器由人提供所需的電力。日本SMK公司已發明了這種不需要電池的有利環境的裝置,使用者只需要握住搖控器,然后按動遙控器上的按鈕,就可以開關電視、搜索頻道和控制音量。
4.無水洗衣機
這種叫Xeros的洗衣機由英國利茲大學研究人員發明,它只需不到2%的水和電,同時基本能清除所有類型的污漬。由它清洗的衣服已基本干燥,所以減少了對烘干機的使用。Xeros每次運作只需一杯水就能完成任務。
5.綠塔
綠塔位于西伯利亞,由福斯特建筑事務所(Foster&Partners)設計。它將由玻璃建成,這樣可以在冬季盡可能地吸收陽光。另外,綠塔的另一種建筑材料來自可再生資源。塔高280米,人們可以在塔內工作、居住、娛樂。
6.生態船
“地球競賽”號快艇用人類脂肪作為動力來源,其他動力則由太陽能提供。
它所使用的是百分百的生物燃料,并且不向外界排放任何碳。
7.生態筆記本
這是一家著名生產商推出的環保筆記本電腦,外殼由竹子制成,內部的全部塑料都可再循環使用。它沒有噴涂油漆,也沒有使用電鍍技術。
8.自制太陽能熱水器
威廉?J.韋伯在《地球母親新聞》上撰文介紹了他自己制作的這種太陽能熱水器。他用事實證明,熱水器完全可以用你自己家里的材料制成,沒有必要到市場上購買。
9.芝加哥生態橋
為了自己的城市更環保,芝加哥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這座位于芝加哥門羅港的生態橋。它將成為為當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娛樂的場所。這座生態橋長2英里,把芝加哥市中心和格蘭特公園連在一起。
10.漂浮的城市
在倡導低碳環保生活的今天,社會上悄然興起了“綠客”一族。他們向往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過著一種看起來很時尚、很小資的生活。網友“文竹園丁”一到周末就喜歡遠游出行,她自稱是一名骨灰級“綠客”。為了倡導環保的理念,她每次都選擇騎腳踏車或者徒步出游。她說,與坐汽車相比,騎單車或者徒步行走更“低碳”,也更省錢,沿途既能帶走垃圾,又能領略一路上的美好風景,是戶外運動的最佳方式。在她的倡導下,她和她的網友們自發組織了一周一次的“凈山”活動。每到周末,他們就會去城市周邊的風景區清理垃圾,他們自稱既是喜歡親近自然的旅客,又是維持城市衛生的“綠客”。
當然,綠客們的活動方式還有很多種,比如登山、攀巖、徒步、漂流、滑翔、探險、野營等。他們表示,做一名綠客,不僅是為環保作出貢獻,同時是為了染綠自己的生活,讓自己生活的每個角落都充滿向上的力量。
綠客們堅持的是一種擴大了的環保理念,這種理念的表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很多學校都會組織類似環保服裝設計大賽的活動,學生一方面可以將自己的專業知識運用到比賽中去,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又思考了如何去環保,對提升自己的環保意識有很大的幫助。這一變化都是綠客們所期望的。
再如,教師節到了,很多同學考慮要送老師一份既特殊,又十分具有紀念意義的禮物,綠客們會怎么做呢?有人用帆布給老師做了一個手提包,然后在包上印上自己的手印,簽上自己的名字,包包看上去既大方又樸素。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手工作品很有環保的意義,這也是崇尚綠色生活的一個表現。
其實,綠客一族更傾向于一種內在的品質特征:熱愛生活,崇尚健康時尚,支持公益事業,在善待自己的同時,善待自己居住的環境。這是一種生活狀態。今年剛滿20歲的李俊峰說:“作為一個綠客,應有一顆關懷世界的心。”幾個月前,李俊峰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愛心站,當了一名周末家教。每逢周末,他就會隨著愛心站的其他同學去一些農村的中小學生家中,為孩子們輔導功課。他覺得在這個過程中,他體會到了生活的樂趣。他喜歡騎著自行車出遠門,喜歡背上行囊徒步旅行,他更喜歡那種回歸自然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這也是一種綠色公益活動。幫助那里的孩子,讓他們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改變他們的命運,也算是為改善貧困地區人們的生存環境貢獻一點微薄的力量吧。
(1)家居生活進行綠色設計的目的我們對家居環境的感受主要是通過我們的觸覺來感受,用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來營造,人們總是在不同的文字中表達出,在鋼筋水構建的建筑中,缺少人情,渴望溫暖,渴望自然,不斷的寄望自己會長久的擁有舒適,健康的生活。對于居室設計來說,綠色設計的理念為人是服務的主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的居住條件的意愿不斷增強,大部分城市居民愿意更多的設計者和裝修師能夠為自己做一個健康而又環保的家居環境,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室內綠色設計提供了條件。在現代全球化消費步入千家萬戶的時候,人們再生活中迫切要求家居環境的健康、綠色,期盼在室內設計中綠色設計能夠為家居帶來健康、綠色、舒適和快樂的安全感,當這不僅是現代人類健康設計的審美要求,更是人們對生命的另一種關愛和保護,綠色設計與家居生活是人們對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追求的時代表現,這也表達出現代的居民很希望通過綠色設計來改善自身的家居環境。(2)室內“綠色設計”的手法在我們對室內進行綠色設計時,合理選擇用料,配合整體設計思路,根據設計空間的不同表情,從整體空間的性質進行綜合考慮,采用最適合的材料和合理的施工工藝,進行恰倒好處的修飾,是設計構思具體表達過程的首要考慮,杜絕濫用材料,過度裝修,都是室內設計中綠色設計概念的具體體現。室內“綠色設計”題材的設計者首先會考慮居住空間里綠色環保的氛圍營造,把握以環保、節能、安全、健康、方便、舒適為理念或者概念的室內設計,通過綠色設計來直接或間接地傳遞某種氣質或者理念,使居住著對自己的家居環境自然的產生安全感和歸屬感。尊重環境,是室內“綠色設計”的關鍵,用那些天然的材料和可回收利用的裝飾配件和一些植物裝飾來裝飾我們的家居環境。這就是室內“綠色設計”的重點所在,現在室內裝飾都傾向于生態可回收的房子裝飾元素。目前許多的紙板的家具生產,這種用紙板做的櫥柜等家具即堅固有能滿足人們的審美。此外,木材是公認的具有環境質量和能力、隔熱效果好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材料。因為它的隔熱效果好,它還可以用于屋頂的裝飾,而且它的絕緣效果很好,可以用在絕緣和節能屋頂的裝飾上。這種手工的家具制造還可以創造出許多傳統的家具生產沒有的新的家具裝飾樣式。根據室內家居環境的客觀狀況,以及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和意愿,進行綠色飾品,比如植物的布置,這種布置是家居綠色設計的手法之一,意思是說設計者將個別的、局部的裝飾組織起來,重視飾品在室內的連續或者不連續的布置,經過設計上的延伸、轉折、過渡、改變,充分體現房屋的整體效果,從而使得室內裝飾將更有生機和活力,更鮮明、更親切、更自然、更惹人注目和喜愛,由此充分展現出居住者的個性與情感。在室內“綠色設計”中也大多強調自然材質肌理的應用,用強調素材的肌理、暗示功能性來突破框,讓居住者能夠借助自然材質,感受到回歸自然的意義,比如水泥磚墻的粗糙表面、木材原始的質地、金屬等的強硬質感,這些家居裝飾的藝術化手法來進行的綠色設計,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所具有潛在回歸自然的情緒得到補償和釋放。綠色設計和其他家居設計一樣也很重視室內環境的安全檢測和預防,比如及早地杜絕污染超標的家居裝飾材料,根據不同空間的不同污染物選用不同功能的空氣凈化裝置,如空氣凈化器、吸油煙機、臭氧消毒器等,嚴格根據綠色設計的國家質量標準,預防建材與裝飾材料潛在的危害。(3)使用綠色材料綠色材料是指生產的廠家在生產制造和在我們大家使用的這個過程中,對我們的身體不會有傷害健康安全,又不會導致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健康型,環保型,安全型的室內裝飾材料,因此綠色材料是以環境保護為宗旨設計生產的無毒無害無污染的裝飾材料。總之,綠色材料的選擇、運用,是綠色設計的具體實施的重要環節之一,不同的材料均有其獨特的性格和表情,如木材的暖、金屬的冷、織物的軟、石材的硬等等。配合整體設計思路,合理選擇用料,根據設計空間的不同需求,采用最適合的材料和合理的施工工藝,進行恰倒好處的修飾,是進行綠色設計構思具體表達過程的關鍵。(4)使用綠色環保家具家具是構成我們每天起居休息的場所,所以家具的舒適感尤為重要,這就要求家具設計遵循高度精準的人機工程,家具的每一個角度每一個細節都符合人體最大的舒適度。家居的環保值一定要高,最大程度的確保綠色生活。綠色家具是指基本上具備能夠揮發有害物質的家具,綠色環保家具在國內外市場上有不同的標準但大多都有共同的認可:一是,減量:即減少產品的體積和用料;降低和減少產品制造和使用時的能耗;免掉不必要的功能。二是,再使用:綠色家具的修護比較方便、可再次或重復使用、有一定的更替產品。三是,回收再利用,以利于今后的分類處理。目前我國通常認同的綠房子環保家具標準為:基本上不具備或者不散發有害物綠房子環保節能耐用的家具,更上一層高度的定義:能夠滿足使用者的特定需求,有益于使用者的健康,沒有對人體毒害和傷害的隱患,在生產設計過程中有嚴格的尺寸標準,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設計的家具。
綠色家居設計的現代典范—日本
綠色家居設計風格當代綠色家居設計風格中以日本最為典范,過去日本家居設計經常使用屏幕室內空間的臨時空間,后來,人們開始在房間之間的柱上安裝推拉門或隔扇分隔空間,比起榻榻米、推拉門、隔扇尤其在現代生活中經常看到表演空間與該類型的事。即使在地板上或者分隔的小房間設計下,安裝一個滑動門,就會形成一個獨立的類型空間,新日本的設計更多考慮人體的空間尺度、舒適、功能和綠色家居理念的要求,利用一系列的綠色環保材料拓展生存空間,忽略了冷淡的突破,通過精心的設計,對每個家庭居室的個性化特征。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因為生命空間的狹小,他們喜歡在“輕、薄、小、巧”項目,如小茶壺,小碗和酒具等等,所有小巧玲瓏的器物。所以,“小”的意思是智慧和美麗。當人們舉起這個小茶杯、陶碗、喝酒、玩之間,這很容易讓主人產生舒適和愜意的感覺,器物以不同的位置和造型的出現,這恰恰反映了禪宗和謙虛品格神道教的簡單的美學,這反映了日本的設計將因此而產生的影響,我們由此歸納出兩個因素:小巧和精細的簡約風格,二是日本人的喜好小型化和標準化的概念。這體現了既繼承傳統又迎合現代國際市場的需要,使得日本的綠色家居設計引領世界潮流,遍布全球。其次,日本人很喜歡木質家具,而且盡量保持木材的原本之色,并力圖展現出它的功能性,減去不必要的裝飾,在材料的選擇上,主要以櫻桃木、櫸木、藤、竹、草等作為基本材料,這樣就充分體現了紋理,從而體現天然材料的素色的美,從簡單中見高雅,家具的漆也是以透明的方式來完成,這充分的體現出在傳統與現代之間,佛教生命的意義,超凡脫俗的精神理念與家居生活的密切聯系。第三,日本的設計藝術自古以來崇尚自然、淳樸的風格,注意具備簡潔、美麗的物體,這已經成為一種日本藝術設計的傳統與現代意義上不斷結合的審美意識和精神結構,因為日本人認為木材是有生命的,它會呼吸,就像人類一樣,如果刷上化工涂料,它將影響其生活,也破壞了潛在之美,這些木結構建筑房屋,所有的素色的和記錄清晰的紋理,簡單而又美麗,使永久性建筑展現出一種患有禪宗精神,日本民族藝術的審美追求上的禪意,家居生活設計表現出清新脫俗而又低碳節能的理念和要求。總之,日本家居的綠色設計既保持了東方文化的神韻,又含有西方文化的特色,主要表現在傳統的和式家具的制式,明顯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而現代的和式家具制式,則是受西方國家的影響,表現出日本民族的性格和審美習性使然。
綠色設計對新時期家居低碳生活的意義
綠色設計在流行于20世紀80年末,綠色設計不僅反映了現代科技文化引起的環境和生態破壞的反射,也體現了設計師的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回歸,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人性化設計、工業設計為人類創造現代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也加速了資源、能源消耗,地球的生態平衡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尤其是在商業化中的工業設計,設計是鼓勵人們過度消費的媒介,綠色設計也由此應用而生。綠色家居的理念不僅消費者青睞,也同樣被越來越多的商家不斷研究和深化來提高自身產品內涵,體現品牌價值。以“綠色”為題材和理念的設計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生活的主旋律,在一些綠色食品逐漸實現全民化的同時,綠色技術也將實現全球化、社會化、集成化。新時期的綠色設計與家居生活的意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減少資源的消耗量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從商業角度、降低成本、減少潛在的責任風險,為了提高競爭能力。概括來說,一般是在設計之初將環保、節能、低碳的追求進行整合加工,綠色設計不僅是最后生產的產品在使用能夠盡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在設計時考慮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還要符合特定的環境保護的要求,對人類的生存無害或小,資源利用率高、能耗最低的產品設計方案。
結語
低碳生活是指把生活作息時間中所耗用的能量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它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同時也是一種迎合潮流的新方式,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
在活動中,在組長的帶領下每位同學認真的做好各種準備工作,熱情、細心地向社區的居民講解宣傳低碳生活的一些生活細節,網上付賬單、掛根晾衣繩、自備購物袋、減少使用塑料物品、隨手關掉電源等,號召人們都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路過的人們都紛紛上前傾聽我們宣傳人員的講解,各種各樣的宣傳海報和展覽板吸引了很多居民認真、嚴肅的思考。
這次活動,不僅使我了解了當今環境污染的嚴重性,而且還讓我認識到了環境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因此,我們組的每一位成員,都懷著一顆為美好的生活環境而努力的心,積極的參與此項社區低碳生活的宣傳服務活動. 在我們有組織有計劃的準備下,此項活動進行得非常順利,也很成功.
在這次活動中,我看到的不僅是每位同學擦不完的汗水、不曾停歇的腳步和熱情禮貌的宣傳聲,更多的是我們相互團結、相互幫助、堅持不懈的精神.這次活動,不僅培養了我們的表達能力,同時也鍛煉了我們的社交能力 .我們在宣傳的過程中,打著“過低碳生活,做綠色公民”的口號,向人們宣傳著,讓人們了解低碳生活方式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心,培養人們愛護環境并自覺美化環境的意識。
本次舉辦的宣傳活動,不僅提高了各位同學對低碳生活理念的認識,而且我們號召和提倡的低碳生活的一些日常生活習慣已在逐漸深入到人們的日常行動中。低碳理念重在行動,此次的宣傳活動最終將促進低碳生活真正的走進我們的生活。
關鍵詞:松桃苗族服飾;圖案紋樣;文化內涵;藝術魅力
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位于黔、湘、渝三省交界處,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區。松桃苗族主要居住在梵凈山東麓的松江河畔。其中正大、牛郎、盤信、長興、河壩、蓼皋等鄉鎮較為集中。苗族先民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尤其是苗族服飾做工精美,色彩斑斕,具有獨特的藝術及審美特點。
一、松桃苗族服飾的圖案之美
圖案紋樣是服飾裝飾的主要視覺語言之一,表達了苗族婦女對美好生活的愿望,松桃苗族服飾圖案一般采用刺繡和織錦等分別表現,主要運用在袖口、衣襟、褲腳、圍兜、背裙、童帽等處,做工精美,形象生動,各有寓意。
松桃苗族服飾的圖案紋樣整體上可以歸納為:幾何紋樣、動物紋樣、植物紋樣三大類型。幾何紋樣是苗民依據自然景物與生活經驗創造出來的圖案紋樣,經常用在背帶和帽邊、裙邊以及褲帶的裝飾上。有時候以用來作為兩個圖案的邊界。松桃苗族服飾中的兩個母本挑花圖案苗繡稱為“彌埋”和“浪務”。漢語的意思是“大山”和“水浪”之意。以“勾連紋”、“塔狀紋”和三角折曲線共同組成圖案,反映了苗族先民跋山涉水,尋找棲息地的艱苦旅程。動物紋樣主要有:龍、鳳、鳥、魚、牛、蛙、蝶、獅等。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之一,是志高無上的象征。苗族把龍看作是水域的管理者,后來尊其為“水神”。苗族龍紋造型靈活多樣,他們可以任意加上牛頭、鳳頭、蛇身、魚身、鳥身、蟲足甚至花卉,形成多姿多彩的龍。鳥的形象也是較為常用的苗族服飾圖案。蝴蝶被認為是苗族的始祖。苗族的服飾的兩袖和圍腰上的圖案紋樣多以蝴蝶為主要符號。牛在苗族地區有著不同尋常的重要性,它不但是日常生活的生產工具,更是苗族人崇拜的對象。苗族常常把牛馬龍相結合,成為牛身龍頭的“龍牛”。在松桃苗族服飾中,魚的形象經常出現,因為魚不但是苗族生活中的主食之一,更是作為多子多福的象征,這種象征意義,使得不同的魚的形象呈現在苗族的服飾當中。松桃苗族服飾上的植物紋樣主要有花、草、桃、石榴等,這些植物都是當地常見的類型。苗族服飾中的花卉以牡丹、桃花、梅花、蘭花、居多,有時還會用植物的花,枝、葉、莖組成圖案,追求實用性與裝飾性的完美統一。桃的形象在松桃苗族中深受喜愛,具有辟邪保平安,延年益壽的象征意義,松桃苗族對石榴圖案的喜愛,主要是因為石榴蘊含著多子多孫的美好寓意。
松桃苗族圖案的最大特點是對稱性,對稱的構圖表達了苗民對平衡生活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在苗族先民心中,萬物均衡和諧相當重要。這種“對稱”的藝術方式成了苗族服飾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松桃苗族服飾的色彩之美
色彩是生活的美麗音符,松桃苗族服飾藝術性另一個重要體現就是色彩絢麗燦爛。苗族服飾主要以紅、黃、綠、黑、白等顏色進行裝飾,基本保持著其先民“三苗”,“好五色之服”的傳統,注重突出紅、白、黑的大塊色彩,以藍,黃、綠色做細小的點綴,使色彩構成即鮮艷明快,又清新淡雅。
松桃苗族服飾的男裝以深色為主,大多用自家織的土布制作。苗族人重視頭帕的包裹,花色分為青帕(純色)與花帕。老年人多用黑白頭帕圍成圓圈狀,青年人用黑白方格頭帕裹頭,老年人以青帕束腰,年輕人無青帕束腰,但訂婚男青年腰間露出帶有紅色的花帶以作表示。松桃苗族女裝有便裝和盛裝之分,便裝主要是穿在日常生活中,用青黑布或土花布裹頭,上穿青色右衽大襟長袖衣,下穿直統純色大長褲,胸帶花圍兜,腳穿繡花鞋,衣襟、衣袖、衣擺、褲腳邊、肩圍處為花紋裝飾。盛裝衣料多青黑色綢緞,配有刺繡的云肩和銀飾,色彩五彩斑斕,令人炫目。每當遇到盛大的節日慶典,大人、小孩、老人都穿上華麗的服飾,形成了單純、強烈、艷麗的視覺感受。尤其是那些年輕的女子,她們身穿艷麗的節日盛裝,佩戴著銀光閃爍的各種銀飾,在陽光的照射下無比的耀眼奪目。
除了服飾主體色以外,苗族服飾上色彩斑斕的裝飾紋樣的用色就相對追求色彩的強烈對比,色調的對比與變化方式與今天的色彩學理論相近。對色彩的補色關系和冷暖關系的把握非常到位,松桃苗族服飾刺繡用色以紅、綠為主,其它色彩為輔。“紅與綠是民間美術中運用最多的對比色。在民間為什么崇尚紅色與綠色?從色彩學的觀點來看,紅色是比較刺激的顏色,紅色的波長最長,能很快接觸及人的視覺”。綠色相對來說給人一種舒緩,安靜的感覺,又與松桃苗族所居住的青山綠水自然環境相一致。以紅為主,以綠為輔既有對比又有統一,“紅綠配”在苗族服飾中優美而又和諧,這正是少數民族服飾的藝術魅力所在。(作者單位:貴州省銅仁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貴州省教育廳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貴州民族民間藝術作坊式教學實踐體系構建與探索項目編號:132C101)
參考文獻:
[1]徐f.松桃廳志[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
[2]梁練方.貴州苗族服飾圖案中的圖騰文化[J]河北:大眾文藝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