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益智區環境設計

      益智區環境設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益智區環境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益智區環境設計

      益智區環境設計范文第1篇

      一、區域環境創設要充分適應兒童身心發展規律

      區域環境要富有童趣。區域環境除了根據班級實際情況考慮區域設置的大小、形狀、結構外,還要在視覺上刺激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積極性更高。比如我們幼兒園小班創設的“娃娃家”,無論是“客廳”“廚房”,還是“臥室”,都充滿了童真童趣,幼兒都很喜歡參加,活動時也模仿得逼真。

      區域環境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為了激發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探索、創造的興趣,我們在進行區域活動環境創設時要充分考慮每個幼兒的動機、興趣愛好、學習方式、能力水平、性格特點等,盡可能擴展幼兒的知識范圍,讓每個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都被充分調動起來。比如我們在創設美工區時,會考慮小、中、大班不同的年齡特征,創設出的美工區各具特色,符合該年齡段幼兒的特點。

      區域環境應是動態的,隨時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區域活動作為集體教育活動的延伸和補充,教育目標要隨著主題活動目標的變化而變化。比如表演區,不能讓幼兒一直只表演同一個節目,這樣幼兒會失去興趣,節目要隨著主題教育活動的變化有所改變。同時區域環境還應根據幼兒的需求不斷調整,如果班級幼兒對原有的區域活動已經沒有了興趣,教師們可根據幼兒當前需求作適當調整,最大程度滿足幼兒個性與創造力發展。

      二、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要有效、實用

      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通過材料來表現,因此區域活動的材料不能成為擺設。那么怎樣投放材料才更有效,更實用呢?

      投放材料要有目標性。我們應當以當前主題活動中孩子的培養目標為依據,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并且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區域的多種教育作用。同一種材料能為多項目標服務。比如我們閱讀區里的手工類書籍、繪本是美工區的主要材料,但在美工區加工過后的立體幾何物品也可以成為建構區搭建的材料。只要孩子的發展目標與材料的教育功對應,就能做到有目的地引導孩子進入區域活動。

      投放材料要有探究性。不能讓幼兒開動腦筋思考的動手操作活動,不能被看作探究活動。因此我們在材料的提供上,應密切注意材料的探究性。比如我們把七巧板投入益智區,材料的探究性能引發幼兒動手、動腦,支持幼兒與活動環境積極互動,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對客觀事物進行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

      投放材料要有動態性。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變,如果我們區域環境中材料沒有更新,肯定會影響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中二班的美工區,先投入了一些常規的美術材料,緊接著又投入了沙畫、刮畫材料,后來又投入了一些編織、粘貼材料,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因此我們在開展區域活動時,要不斷增加新材料,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又比如我們的閱讀室,每個星期都增加了一些新圖書,幼兒讀書的熱情越來越高,閱讀興趣越來越濃厚。當然一些已讓幼兒失去興趣的舊材料我們也可以進行打包、收集,留著以后再用。因此,我們要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發展需求,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調整和補充,讓材料真正地為活動服務。

      三、區域活擁鬧傅家科學、適度

      區域活動的指導是開展區域活動的主要環節,是區域活動的主體部分,它包括幼兒的主動參與和教師的協助參與兩部分。教師們在區域活動開展中既不能“放羊”,也不能包辦代替,要讓幼兒自由、自立、自主地活動。

      要讓幼兒主動參與區域活動,主動探索學習。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意愿,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培養幼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我想玩什么,和誰一起玩,怎么玩,玩到什么程度”,自主決定游戲的材料、方式、內容及玩伴,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進行游戲,這樣才能真正解放幼兒的手腳和頭腦,讓幼兒成為真正的主人。因此,在開展區域活動時首先要充分發揮進區卡的作用,要改變老師指定幼兒參加某個區域活動的方式,盡量讓幼兒自主選擇、自主決定要參加的活動。同時,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絕不能處處干預,而應將權力下放給幼兒,讓他們主動參與,真正地體驗學習探索的快樂。

      益智區環境設計范文第2篇

      一、功能性

      室內環境設計就是為了滿足人的行為和活動的需求,對其所在的空間進行二次設計的工作,賦予室內空間相應的使用功能是室內設計的本質。兒童繪本館的運營模式主要為主題書店、社區圖書館或兩者兼備,它是個多功能的室內空間,無論是哪種類型都應包含以下幾個區域:第一,藏書區,主要是兒童選擇圖書的區域,這是繪本館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二,閱覽區,主要供兒童或親子進行繪本閱讀的區域。第三,活動區,主要用于開展以繪本為主題的親子故事會、創意美工、小劇場等兒童早期教育活動。第四,前臺,主要負責接待、咨詢和圖書借閱或收銀等工作。第五,辦公區,主要用于經營者辦公,對于面積較小的繪本館可能和前臺合二為一。第五,通道,連接各個功能區的樞紐。繪本館室內環境設計要合理進行各功能區域的劃分。繪本館的存在主要是為了滿足兒童的繪本閱讀需求,所以繪本的存儲量和閱覽空間是最值得重視的問題。同時,舉辦以繪本為主題的各類兒童早教活動也是繪本館的一大特色,因此活動區域的安排和劃分也是不可忽視的。

      二、安全性

      安全是人類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兒童是繪本館的主要服務對象。現代中國“4+2+1”的家庭模式讓孩子成為整個家庭的焦點,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類安全問題更是重中之重。在繪本館建設過程中,設計者從基本設計到投入使用乃至日常維護,都要將場館的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繪本館室內環境設計遵循安全性原則也是符合兒童生理、心理的特殊性需求。兒童的身高、體重存在較大的差異,對室內家具和陳設的需求也不盡相同。使用不合適的家具可能對兒童的視力發育、骨骼成長等帶來危害。兒童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望都很強,并且身體力行地進行各項實踐活動,對已知和未知的危險缺乏基本的防范意識。帶有尖角或擺放不穩的家具很容易對兒童造成傷害。另外,裝修過程中使用的涂料、油漆、黏合劑、地板、壁紙等材料中含甲醛、苯等化學物質,有毒物質含量較高會污染繪本館的室內空氣,危害兒童的健康成長,因此要盡量選擇綠色環保材料,減少污染,確保兒童健康地成長。

      三、益智性

      兒童繪本館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推廣繪本,培養兒童早期閱讀,提高兒童智力和學習能力。《人類特性的穩定與變化》一書中曾經提出,0至5歲是兒童智力形成的黃金階段,而6至7歲開始進入小學階段進行學習,這是抽象認知、智力開發的最佳階段。人類遺傳和生活環境是智力發展的影響因素,豐富的環境刺激可以促進兒童早期大腦的發育。因此,在繪本館室內環境設計時,益智性原則就顯得非常重要。在粉紅、淺藍、淡黃和橘色等清新淡雅的環境中,兒童在玩耍、學習、游戲時所反映出的智力水平較高,無論是創新性思維還是應激反應都較平時要高。而在那些光線黯淡,如黑色、灰色、白色環境中,兒童則變得反應遲鈍、想象狹窄、膽小怯懦。享譽世界的日本繪本大師、國際童書界最高榮譽“安徒生獎”得主——安野光雅,在他的繪本美術館的墻面上特別設計了一個魔方陣,直、橫、斜方4個數字加起來都會是34,每一個經過這面墻的游覽者都會不自覺地停下腳步,想著空白的瓷磚里可以填上什么數字。小小的魔方陣讓單調的墻面變得豐富起來,也給整個空間增加了益智性。良好的閱讀空間能啟迪兒童的智慧,而促進兒童的心智發育是繪本館建立的根本原因。

      四、趣味性

      梁啟超認為,趣味是生活的原動力,趣味喪失,生活便了無意義。趣味性是人對事物產生的愉快、有趣和被吸引的感覺。對兒童來說,他們認識世界主要依靠感性,對待事物更多依靠情感,他們活潑可愛、天真爛漫,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具備非凡的想象力,內心世界豐富多彩。他們好動,喜歡游戲;好奇,喜歡模仿;好客,喜歡成群。因此,趣味性是一個空間能否吸引兒童的關鍵因素。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3歲兒童能集中注意力3到5分鐘,4歲兒童能集中注意力10分鐘,5、6歲兒童能集中注意力15分鐘左右,7至10歲的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到20鐘,10至12歲時約為25分鐘到半個小時。而在游戲的條件下,兒童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會大大增加,2、3歲兒童注意持續時間就可以達到20分鐘,5至6歲兒童可達到一個半小時。由此看來,繪本館除了要有舒適愜意的閱讀環境,還要給予兒童自由嬉戲的寬敞空間,寓教于樂。充滿趣味性的空間既可以讓兒童認識世界、學習知識,又能讓他們在玩樂中獲得想象力與創造力的開發。迫慶一郎為兒童服裝品牌“marco&mari”設計的兒童會所——上海迷宮,利用巨大的圓頂和周圍彎曲的墻面將服裝店、舞蹈室、咖啡廳、游戲室、圖書室、兒童教室等十多個功能空間進行劃分,形成一個迷宮。整個迷宮被大小不一的圓拱包圍,時大時小,時寬時窄,看似隔斷,實際上又連為一體,極具趣味性。兒童在享受這些功能時如同進入迷宮,在這個非同一般的圓形世界里享受空間帶給他們的樂趣。

      五、生態性

      益智區環境設計范文第3篇

      關鍵詞:住宅小區;以人為本;綠化;景觀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10013104

      1引言

      住宅小區園林綠化既要通過本身可能產生的影響盡量改善居室內的生活環境,又要盡可能提供實用、舒適、優美的戶外活動空間,以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它不僅僅是景觀設計和植物配置的工作,還需要綜合運用傳統的園林學、生態學、環境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等知識,從居民的生活需要出發,創造出符合現代人的人居環境特點和心理需求的清新優美居住環境[1]。它是利用植物的獨有特色形成一個既有統一又有變化、既有節奏感又有韻律感、既有相對穩定性又有生命活力的生活空間,對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態系統平衡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住宅小區居住環境質量的重要標志,對居民的身心健康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中小型住宅小區環保發展的趨勢指向綠色生活,其中綠色植物就是主要元素,它既可與人工建筑物親和,又能與山水自然景觀融為一體[2]。本文以寶雞市陳倉區佳苑新城綠化設計為例,充分利用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為人們贏得綠色環保的居住空間,旨在探索“人性化”園林綠化環境建設的有效途徑,創造一個“崇尚自然、以人為本”的綠色環保小區,以期解決中小型住宅小區園林綠化環境設計的新課題。

      2設計理念與原則

      任何一個住宅綠化設計都應有全局的觀念,把客觀存在的“境”與主觀構思的“意”相結合,結合地形的高低起伏,利用環境中有特色、有利的因素,對不利因素加以改造,通過合理均衡布局對構成小區景觀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的全面安排,按不同功能用地進行合理的劃分與銜接,既考慮到主景區、活動區、休閑區、主要出入口和干道的區分,又充分考慮平面和立面之間的關系,通過圍合、分割、資借等造景手法使整個小區突出主體、分別主次,有開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變、小中見大,形成一個能夠滿足功能和綠化要求的統一體[6]。

      2.4環境:自然質樸

      環境設計不是一種隨心所欲的藝術活動,也不是為了讓設計師進行完全自我的藝術表達。如果設計者確實有誠意為使用者服務,就不能以個人好惡來任意擺布環境。必須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環境行為學知識,使綠化環境滿足居民日常活動的需要。好的住區環境并不只是為富人服務的,它應該服務于所有人,所以評判環境的好與壞應該是從發展的角度,在不同的現有條件下,具有可實現的自然質樸效果。也就是讓住戶充分感悟陽光、風、水、土地和動植物的美,這是住區環境本質的出發點[7]。

      2.5植物:四季多彩

      植物配置從植物多樣性和人的需求出發,除了遵循圖紙要求和實際情況,更注重整體環境氛圍的塑造和植物季相色彩的變化。根據植物特性和觀賞特點合理配置植物群落,美化小區的居住環境。從生物的多樣性考慮,選用一些蜜源植物及鳥嗜植物如火棘、紫荊以及一些香花植物,吸引鳥類和昆蟲,恢復生物多樣性,真正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居住環境。植物不僅具有觀賞和生態作用,且作為一種特殊的綠色建筑材料起到劃分空間的作用,結合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形成具有深遠意境的四季綠化景觀[8]。

      2.6目的:以人為本

      綠化設計應在統一考慮小區整體風貌的前提下,根據使用功能和需求性,科學合理的布置綠化景觀,以形成完整的綠化景觀系統,并與城市整個綠化要保持統一。特別應注重人性化設計,滿足居民游憩休閑、鍛煉身體和交流談心的功能。綠地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用,綠化要富有人情味。例如草坪采用一些耐踏的草類,同時鋪設一些卵石路,讓居民踏上起到按摩健身的作用;在大樹下布置一些形狀各異的石頭,供居民休息小坐,以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科學人性化設計[9]。

      3項目與思路梳理

      3.1項目地域概況

      陳倉區位于陜西省關中八百里秦川西端,地處秦嶺山地與黃土高原過渡區,地貌由山、塬、川組成。屬大陸性暖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年降水量701mm,主要河流有渭河、千河、金陵河。佳苑新城是寶雞市平安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秉承“成就一座城市的公園夢想”的興業宗旨,用“與園相伴、與水相鄰、以綠為容”的理念,構筑一個城市人們渴望已久的公園夢想。項目位于陳倉區核心地段,虢鎮南環路轉盤東南角,東臨陳倉公園、西鄰萬人廣場、南靠渭河,占地10.87hm2,用地基本平整、無明顯高差,周圍環境良好,交通方便。

      3.2設計指導思想

      綠化就是為了創造輕松、自然、溫馨、健康的綠色生態環境。既保證中心空間的舒朗、開敞,又營造各種尺度宜人、充滿情趣的戶外活動場所,從而很好地體現出景觀環境的均好性。根據小區規整行列布局的結構形式,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形式,以小游園為中心,以道路為網絡,以宅基為基礎。植物選擇突出地方特色和耐陰的需要,植物配景做到四時有景,三季有花,以表現四季特色。注意突出人性化設計,創造“景為人設,人為景感,見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氣氛,達到“靜、動、新”的藝術效果,滿足人們渴望返樸歸真、崇尚大自然的心理要求。

      2014年10月綠色科技第10期

      陳祺,等:中小型住宅小區園林綠化設計探析園林與景觀

      3.3綠化設計原則

      整體以草坪為基調,以灌木拼圖為主景,以行道樹為骨架,形成開朗、明快的以灌木為主的綠化景觀。以鄉土樹種為主,選擇抗干旱、耐瘠薄、抗病蟲的優良品種,確保大面積的成活率及長期綠化效果,適當引進外地名貴、新優品種。以規整栽植方式為主,兼顧孤植、對植、行植、列植等,盡可能滿足人與花、草、樹的親密接觸,同時又以不受損壞為前提。植物造景具有優美的四時時空序列,各區植物配置特色鮮明,同時又彼此呼應,在各有側重的基礎上,注意整體綠化風貌的完整、統一、自然和協調。

      3.4設計構思理念

      住宅小區綠化的基本任務就是為居民創造一個安靜、衛生、舒適的生活環境,以促進居民的身心健康。其綠化方式,受居住區內建筑布局方式、建筑密度、間距大小及建筑朝向等條件影響。佳苑新城采用目前較流行的規整行列式布局,并針對樓群林立、樓層較高、間距較小、地下管線復雜的實際情況,整體綠化以少而精的高質量和滿足停車功能為前提,采取混合綠化構圖方式。以行道樹為骨架,以中部游園和圓形廊架為構圖中心,以四橫兩豎東西南北主干道為景觀軸線,以四組功能休閑廣場和小游園為主景,以六組停車場為輔景,以各式灌木拼圖為陪襯,點綴四季各色花灌木,致力于清新、典雅、疏朗、明快的景觀綠化生態氛圍的營造(圖1)。

      4景觀格局及分析

      整體框架如同飛翔的蝙蝠,寓意人們居住在公園的福地之中。一點:主入口景觀;一環:南北兩條干道;三線:東西三條干道;四面:北部二處休閑小廣場、南部二處功能活動區;一體:矩形中心游園。

      4.1三處入口景觀

      入口景觀是小區形象的窗口,組織與引導人們進人小區的內部空間。它雖規模不大,但更需要設計者細致推敲、精心設計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10]。

      北入口:以左右兩側的置石題刻(佳苑、新城)和松竹梅為景觀序曲,以門前中心的三級半圓形花壇組為開頭,以四組花瓣造型和行植的小葉女貞柱為景觀軸線,以對稱布置的流線型色帶和地被花卉為主景,以各色自然叢植的喬灌木為背景,形成清新亮麗、主題鮮明、漸次升高的景觀風格,以烘托中心游園景觀。

      南入口:以對植的廣玉蘭為主景,以對植的獨桿紫薇為陪襯,以環植的七葉樹為背景,以便和院內主要行道樹景觀相協調。

      西入口:以兩列行植的廣玉蘭為背景,以對植的三株高低錯落的棕櫚為主景,以榆葉梅、連翹、獨桿紫薇和小葉女貞柱為陪襯,以滿足消防備用實用功能為前提。

      圖1佳苑新城園林綠化設計平面圖

      4.2中心游園景觀

      矩形游園:位于6號樓北的矩形游園(圖2),針對地下停車場上部景觀不能過多承重的實際,根據全園較為規整構圖的具體情況,劃分為5塊:中部以硬質鋪裝景觀為主,兩側對稱布置色帶與花木景觀,南部在微地形處理的基礎上成片布置植物群落,為樹陣停車場。以草坪地被為基調,以花崗巖圖案鋪裝為平面景觀引導軸線,以矩形花壇為過度,以后部半圓形雙排柱花架為構圖中心,以兩組流線花瓣灌木拼圖為平面主景,以扇形片植的植物群落為立面主景,以環植的廣玉蘭為背景,點綴櫻花(春觀花)、紫薇(夏秋觀花)等四季花木,形成景色亮麗、簡捷、明快、大氣的景觀游園,并點明佳苑新城的主題意境。

      幼兒園:位于6號樓南的幼兒園,環植七葉樹,內部行植紅葉李,叢植雪松,其他按幼兒園的統一要求鋪裝布局(塑膠廣場)。

      圖2中心矩形游園景觀效果圖

      4.3四季活動中心

      兩處休閑小廣場:考慮到矩形中心游園以動態活動為主,在其北部兩側設置自然式以靜態活動為主的休閑小廣場。采用對稱式布局,以曲線流暢的園路為紐帶,自然順勢劃分為四塊大小形狀均不等的綠地,以春季櫻花為主景,以夏秋花木為陪襯,惟其構圖重心雖均為亭,卻一圓一方、一單一雙,在統一中又求變化(圖3)。

      兩處功能活動區:老年健身活動區在5號樓之北,流線園路劃分圍合,形成橢圓形小廣場,以五組銀杏樹池和花崗巖鋪地為主景,布設健身器材,為老年人提供一個健身活動區域。少年益智活動區在11號樓之北,流線園路劃分圍合,形成橢圓形小廣場,以景墻為主景,以對植的圓形樹池為陪襯,布設少年活動器械,為青少年提供一個益智活動區域(圖4)。

      4.4南北主干道綠化

      根據全園樓房規整行列布局的實際,為了豐富景觀層次并求得整體統一的景觀效果,在四橫兩豎東西南北主干道上,分別布局不同的行道樹景觀。南北兩條豎干道:兩側對植廣玉蘭,一氣呵成,寓意平安建設發展四季常青、光輝燦爛。幼兒園環植七葉樹,在統一中又求得一些變化。東西四條橫干道:從北向南分別行植櫻花、紅葉李、大葉女貞、獨桿木槿、白玉蘭、紫玉蘭。

      4.5六組樹陣停車場

      在2與3號樓、8與9號樓之間,設置單排樹陣停車場,以馬褂木為主景。在3與4號樓、9與10號樓之間,設置雙排樹陣停車場,以廣玉蘭和櫻花為主景。在4與5號樓、10與11號樓之間,設置雙排樹陣停車場,以紫玉蘭和白玉蘭為主景。

      5結語

      中小型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已由模式化、規范化的發展階段進入了人性化、科學化的設計階段,不僅要解決小區戶外環境實用性、人們的感官形式、自然生態平衡問題,還要解決小區內居者的心理情感和社區安全等一系列問題。一是要通過設計手段創造優美的園林綠化景觀,使居住設施與該小區戶外環境更好地結合起來。二是要通過精煉的綠化設計,創造更大的個性空間,以適合不同文化層次、不同興趣、不同年齡段的居者需求[11]。本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評和贊譽,證明綠化設計和營建過程中的努力收到了預期的成效。應該說今天大部分住宅小區園林綠化都追求視覺優美,賞心悅目已是基本狀態。但繼承中國園林中的意境、追求傳統并有效融入現代園林形式中,尚無更多成功的案例。本案在整個建設過程中始終不忘記對園林空間氛圍的營造和渲染, 努力創造合理均衡、自然圖3二處休閑小廣場綠化景觀對比

      圖4二處功能活動區綠化景觀對比

      質樸、四季多彩的以人為本的全視景觀,以期為同類項目的深入探索和實踐提供借鑒[12]。

      致謝:本文為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百縣千企聯姻工程校企合作項目,感謝陜西綠寶園林工程有限公司的劉喜鋒參與!

      參考文獻:

      [1]王曉娟.以人為本,創造清新優美的人居環境[J].北京園林,2012(4):3~7.

      [2]楊卉.小區規劃中的園林景觀設計[J].綠色科技,2011(3):1~4.

      [3]鄭曦,孫曉春.重估三類綠地空間――讓城市園林更好地融入市民生活[J].建筑學報,2007(3):24~26.

      益智區環境設計范文第4篇

      關鍵詞:兒童房設計;心理特征;生理特征;設計原則

      1 兒童的生理發育特點

      兒童的生理發育極其迅速的,其主要表現在身高及體重上的變化最為明顯,在2~6周歲的兒童處于學齡前的幼年期,身體處于不斷的發育階段,形體比例正在逐漸形成,但由于體內器官還未發育完全,整體相對比較脆弱。兒童的骨骼以及肌肉等組織器官一直處于連續的發育過程,與此同時不斷進步與發展的還有各種運動機能,比如,奔跑、跳躍等。兒童天性活潑,所以幼年期的兒童身體活動較為頻繁,好動便是這個時期兒童的“代名詞”,所以在進行兒童房活動區域空間設計之前要針對兒童這一生理特征進行一個細致、全面的分析與研究。

      2 ~ 4周歲的兒童處于早嬰兒時期的幼兒,各器官都處于快速發育中,其表現最為明顯的是骨骼的發育,較之于以前的骨骼組織,這時期的兒童骨骼發育日漸堅硬,當同時不應該忽視的是,這個階段兒童的骨骼依然是很柔弱的,極易發展彎曲變形,且此時期的兒童抵抗力雖有所增強,但相比兒童的其他時期,還是相對較弱,所以在進行兒童房活動區域設計時不但要充分考慮到兒童此時骨骼的特點,而且還要注意兒童免疫力較低的問題。

      防止出現兒童房內物品的擺放、材料的選取不當,對兒童的骨骼發育造成不當的影響或患上疾病。在兒童的活動方面,由于該時期的兒童活動機能的增強,身體活動逐漸靈活,活動區域隨之擴大。在兒童房的設計上應增加兒童活動區域,并多考慮活動區域范圍內的安全性,所以在兒童房的設計上應避免設計不當造成的意外傷害。

      當兒童年齡處在4~5周歲時,較比于上一階段在體質、體能以及身體機能上較之于上個時期有了很大的提升。這個時期的兒童身體免疫力也大大的增強,身體運動機能也更加靈活,同時由于精力充沛,這個時期兒童更加活潑好動,一般性的活動如走路、跑步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活動需求,這個階段表現出來更多的是攀爬和跳躍,由于強烈的好奇心,驅使著兒童對未知空間進行嘗試性的探索,常常表現為用手去觸摸物品,甚至把物品放進口中。這就要求設計者更加的細心,在兒童能夠觸摸到的地方盡量避免放置易碎或者具有危險性的物品,使兒童能夠得到充分的保護。

      當兒童的年齡得到6周歲,在經歷了前三個階段的發育,兒童逐漸進入身體發育的平穩期,肌肉、骨骼以及大腦的發育還將持續。兒童的大腦皮層的發育日趨成熟,記憶力逐漸加強,兒童的主觀學習能力、創造能力開始構建,并逐漸產生效果,所以此時的兒童房在保證兒童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可適當添加引導學習、培養興趣的物品,增加一定的信息量,例如,防止樂器、畫筆畫板、認字報、貼畫等等。

      2 兒童心理發育特點

      在進行兒童房活動區域設計時,不可忽視的還有兒童的心理特點,而兒童的心理發育主要分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從兒童心理發育角度來看,是從簡單的心理活動向復雜的心理活動方向發展;從具象的生理需求活動向抽象多樣的心理活動方向發展。其次,兒童心理從嬰兒早期的條件反射,慢慢發展到具有自我意識的心理活動,具有主動性和目的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的心理復雜程度愈發明顯,最后,由最初的大部分是遺傳因素作主導,慢慢地變為自我的獨立性格的養成,這種個性的顯現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顯現出來的。

      當兒童處于2~4周歲時,其心理特征相對明顯,這個階段的兒童心理還是以生理需求為主導,表達自己的主觀意愿還需靠最基本的語言和肢體來傳遞,此階段的兒童對世界的認知還離不開對實際事物的接觸,通過視覺、觸覺、嗅覺、聽覺等等來認知與學習。這時的兒童的行為大部分是無意識的,基本不具有思維和目的性,易引起他們注意力的往往是運動的或是環境中的特殊變化,刺激他們的大腦皮層進而產生記憶。這個階段的兒童的注意力相對較弱,易被打斷或分散,沒辦法長時間集中在一個點上。但此時期的兒童極其敏感,對事物易產生好奇心,所以在兒童房的設計上應注意考慮到多放置簡單、易讀的物品,使兒童無意識的產生大腦活動。

      5周歲的兒童正處于童年早期,這一時期兒童的語言能力、活動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活動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有更深層次的認知需求,由最初的僅僅依靠行動的思維模式,漸漸的演變到能夠依靠表象進行思維的模式。同時兒童這個時期對周圍的事物也有了最初的印象,記憶也在這個階段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兒童的有意記憶也漸漸的增多了,此時兒童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能夠根據自己已有的對于空間的記憶和對于事物的理解,在腦海當中將這些符號性的東西進行重組,從而大大促進其大腦的發育。在情感上,兒童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對周圍人群的關系漸漸有了了解,渴望被關注、被愛護的情緒也日益高漲。兒童在這個時期也漸漸有了相別的意識,對周圍的事物開始發問,探知欲望增強,觀察力也在這個階段提升的非常迅速。此時對于兒童成長空間的設計來講,應該更加注重溫馨氣氛的營造,同時繼續加強空間內可讀性內容,便于促進兒童身心共同成長。

      6周歲以上的就屬于童年期的少兒了,這個階段的兒童認知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語言表達,理解能力都發展很快,對于一般性的事物和社會關系能夠清楚的理清,社交能力也在慢慢增長,很多行為習慣漸漸開始養成。由于這個階段的兒童處于學齡兒童,從學校系統的學習中,集體的生活中接觸到了很多的信息。思維方式也漸漸由具象思維模式向抽象性思維模式過渡,抽象思維的能力日益提高,情感的需求,自我的意識會更加強烈。兒童原有的認知水平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在新的環境當中有了更高的認識目標和要求。此時他們能夠恰當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想法,有意識的記憶和思考繼續增加,思維的邏輯性開始形成,對周圍環境的認知也不再僅僅的停留在表象的層面,認識世界的能力慢慢增強。這個時期的兒童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加強烈,并且慢慢出現一些具有傾向性的選擇,例如對事物有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和見解,能夠說出自己喜歡什么,性格特征也越加明顯。對于自己空間的獨立性有了一定的要求。在這個時期為了更好地符合兒童心理發展的需求,在空間設計上,應該更多的與兒童溝通,在綜合考慮之后從每個兒童的自身特點出發,營造一個他們喜歡的成長空間,讓他們的歸屬感更強烈,有利于兒童心理健康的成長。

      3 兒童房活動區域的設計原則

      3.1 趣味性原則

      兒童因其心理特點,所以游戲是兒童認證世界的首要方式,占據了兒童每天的絕大部分時間。兒童游戲是指運用一些知識以及語言,并借助各種物品、通過肢體運動和語言表達的益智活動。常見的兒童游戲形式多種多樣,如搭積木、互相追逐、喊叫、角色扮演等等。在兒童的不同年齡段,游戲的方式、活動區域也隨著年紀增加或變得不同。兒童性別不同,游戲也隨著年齡的增長有了明顯的區別,比如3歲以后,男孩更傾向于肢體游戲或角色扮演游戲、所需的活動區域也擴大很多,而絕大部分的女孩更傾向于語言游戲、擺設類游戲,活動區域相對較小。所以在兒童房的活動區域設計需針對兒童的特點增加兒童房的趣味性。

      3.2 安全性原則

      在兒童房的活動區域的設計中,安全性原則是不容忽視的,更是每一位父母在兒童房設計上首要考慮的問題。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不同于成年群體,他們沒有健全的自我防范意識,也不具備辨別安全與否的能力。兒童房內所有的構成要素、防止的物品都需要嚴苛的保證兒童的安全,杜絕出現任何安全隱患。通過上述兒童生理和心理的分析,我們得知處于兒童期的孩子格外活潑好動,而且2~6周歲的學齡前兒童已經有相當的身體機能和活動范圍,在進行設計時要格外用心防患于未然。

      3.3 特殊性原則

      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育成年人相比,其心理與生理發育還不完全,在兒童房的活動區域設計時,我們不但要遵循人正常的生活、使用規律以及原則,同時還要兼顧的考慮兒童特殊的生理需求以及心理感受。處于學齡前兒童早期的兒童在心理上活潑、好動、好奇,對周圍環境極其敏感,又不具備成熟的適應性,因此對兒童房的活動區域的設計需要進行細致的調整、安排。以最大程度的符合兒童的心理以及生理特點。

      3.4 整體性原則

      自然辯證法中曾提到,任何事物都是由若干個體或對象在一定的結構基礎上有機整合統一的。所以兒童房的構成要素,應在色彩、風格、形態等方面做到協調統一,需要在設計思路、設計定位上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貫穿始終。視覺設計上作為信息傳遞的第一要素,是兒童房設計的整體性原則的重中之重,而視覺設計又分色彩、形態兩方面。兒童房的視覺設計可以表現出相應的設計風格,也可以營造出一個氛圍,或者創造出一個場景,色彩的選取與形態的搭配就要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否則會及其不和諧,導致設計的失敗。而且2~6周歲的兒童正處于認識世界、了解知識的初期,給予孩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是極其必要的,如果在兒童的設計主題、色彩、形態隨時組合使用會給此階段兒童造成認識上的混淆、嚴重影響其對事物的正確認知。

      3.5 發展性原則

      兒童房,作為1~18周歲孩子的生活、休息、學習區域,其設計上不能只強調表現某一個年齡階段兒童的特點,這樣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興趣與愛好等方面的轉變就將不能滿足整個兒童階段的需要,重新設計便浪費人力與物力,所在兒童房的設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伸縮變化性,即具有良好的發展性。

      4 結語

      本文通過對2~6周歲兒童的生理及心理的逐一分析,并結合兒童房各構成要素,提出兒童房在兒童2~4周歲、5周歲、6周歲時應該注意的幾項原則,既迎合兒童心理特點,增加兒童房設計的趣味性,增加認為與學習功能;確保兒童房在電源處理上、兒童家具的選擇上、兒童活動區域上、燈光選擇、入門的特殊處理上的安全性原則;兒童的特殊性的特殊設計原則;兒童房主題、色彩、形態的整體性原則;兒童房在家具、色彩上的發展性原則。設計師在設計兒童房時只有在滿足以上幾種原則的基礎上進行設計才能保證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史小娟,楊創創,等.兒童居住環境設計的研究[J].西北林學院學報,2004.

      [2] 盧曉歐.兒童家庭活動功能區中家具的色彩設計[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1.

      [3] 黃星華.論兒童年齡對兒童房設計的影響[J].室內設計,2008.

      益智區環境設計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過對75歲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狀況良好、沒有嚴重疾病的老人進行單項實地調查研究。調研資料是改造設想的首要依據,以社區為基礎,根據老年人的衣食住行對老年人現有居住環境進行調研。此舉具有普及性和推廣意義,并可對這一類別的老人居室環境提出一系列的具體建議。

      關鍵字:社區養老,老人的衣食住行,居住環境改造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75 years or so, the life basic care, life in good condition, no serious diseases of the old man in individual investigation. Research material is the primary basis for reform ideas, community based, according to the old people's basic necessities existing living environment for old people investigation. The move has the universality and popularized significance, and can be used for this kind of other old man bedroom environment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ncrete Suggestions.

      Key word: community endowment, the old man of the basic necessities, living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引言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老年人的居住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調查問卷顯示:絕大多數的老年人愿意在長期居住的環境中度過晚年。所以,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的變化,現有的大部分功能空間設施已經不能夠適應老年人的身體狀況。為了保障老年人居住環境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從而對其居住環境進行改造具有迫切需求。然而在改造前對居住需求進行充分調研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觀察記錄與場景解讀

      為了了解社區老年人居住環境的真實情況,探尋75歲左右老年人的生活規律、每日的衣食住行和活動需求,在此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狀和發現的問題予以分析,以考察報告的形式顯現。

      考察對象:南昌市經堂巷集合住宅小區

      考察目標:75歲左右生活基本自理,生活狀況良好,沒有嚴重疾病的老年人

      考察方式:觀察法,利用照片、手繪草圖及、文字、表格等做現場記錄

      考察時間:⒈季節:夏、秋、初冬季,

      ⒉時間段: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深夜

      考察內容: 老年人的衣食住行,老年人的康復、就醫,老年人的娛樂

      2.1 老人背景

      年齡-75歲,性別-女,婚姻狀況-喪偶,文化程度-文盲,職業-工人,現在狀態-退休在家,現在的居住狀況-與子女同住

      2.2經堂巷住宅社區

      房屋建筑平面,案例背景(圖0)

      老人衣、食、住、行的比較——夏、秋、初冬

      衣(夏)——老人衣服較少,衣著樸實。這跟老人的經濟狀況有關,大部分衣物都是兒女日常所購。衣物都是穿了很多年的,現在新衣購置很少。(圖1-2)

      (秋)——秋季,早晚涼。老人穿的衣量3、4件。身體已經包裹的很嚴實了。老人的秋季的衣物都是縫縫補補的。(圖3-4)

      (初冬)——老人穿上了厚厚的襖子,人已經很笨重了,這對老人的日常生活已經有一定的影響了。(圖5-6)

      (圖片0)

      食(夏)——老人因為年齡的增長,食道和消化系統功能都逐漸衰退,特別是老人患有慢性支氣管炎。一般一日三餐吃稀飯,易消化。老人吃的一些營養品也是兒女或親朋所送。(圖7-8)

      (秋)——秋季老人慢性支氣管炎癥狀加重,老人所吃的主食也具有很少的擇性,偏涼性或是太辣的食物都要會少吃。使用的碗筷沒有隨季節變化。(圖9-10)

      (初冬)——冬季是老人疾病發病期,老人經常不舒服,天氣越冷癥狀就越厲害,有的時候吃稀飯都很費勁。偏涼性和太硬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稀飯要更加稀軟,分量也減少了。到了冬天,熱食涼的非常快,老人吃的主食要保持一定溫度,這才不會引起不適。(圖11-12)

      住(夏)——老人居住在一層,方便出行,后院也種植了少許花草,環境相對較好。對于一個老人加一個子女的居住空間也較大,但是實際上真正能使用的面積卻很小。(圖13-14)

      (秋)——天氣的轉涼,老人從夏天住的客廳轉到臥室。夏天睡的小竹床收起來了,客廳也寬敞很多。老人開始睡在房里(房間床是40、50時年代防明清時期老式床,全實木,床尺寸1.2*2.0米),老人已經蓋上薄被子。(圖15-16)

      (初冬)——床上的被子很厚了,因為房間和陽臺堆砌的用品和廢棄物太多,房間內有些不通風。所以在冬天的時候,老人的房間相對其他的房間更加暖和。(圖17-18)

      作者簡介:

      陶希 (1986.6--- )女,江西南昌人,系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環境藝術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住宅人性化。

      行(夏)——一樓的所在位置使老人避免了爬樓的辛苦。但是一樓會相對潮濕,易使老人患上風濕、關節炎等疾病。老人的支氣管炎久久好不了,多于環境潮濕有關。居室地面材料使用拋光無防滑的地磚。地面的材料有巨大隱患,給老人生活帶來不便。 (圖19-20)

      (秋)——老人的慢性疾病加重后,吃藥和看病的時間比夏天頻繁,癥狀厲害時就去社區診所打吊針。社區診所位置在老人社區外約100米,病情輕微時老人一人前往。(圖21-22)

      (初冬)——老人發病次數頻繁,社區醫院已不能滿足治療需求,需前往較大醫院,由兒女陪同。社區離醫院大約3000米。天氣好時兒女陪老人步行前往,天氣差或老人癥狀厲害時打車前往。(圖23-24)

      訪談記錄

      老人信佛,每日給菩薩上香,而菩薩擺放的位置老人認為不合適。因為擺放在客廳,離門口較近,進家里來來回回的人看到不好,所以在盛放菩薩的柜子外面蓋了薄布。老人認為要把菩薩供奉在陽臺上比較合適,這樣不易被生人看見,供拜也方便。

      廚房水槽位置的設置太靠里,在使用時不方便。

      廚房水槽上面掛桿,放置位置過高,老人基本使用不上。

      廚房灶臺使用時太靠近身體,并且抽油煙機功能性差,不能全部吸收油煙,老人做飯時常被油煙嗆到。

      廚房與客餐廳之間無門,做飯的時候大部分的油煙都會漫到客廳。

      沒有洗衣機,老人常常手洗。

      三、根據調研發現的問題

      居住環境沒有任何無障礙設施設計。

      在居室中沒有合理的行走路徑。

      居室中的家具、設備及日常用品沒有根據老年人的身心特點進行適當改動。

      4、沒有把居室與周邊環境相融入。

      5、社區外環境沒有老年人鍛煉、娛樂、交往的活動空間。

      這些問題都應該根據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模式進行改進。

      四、老人住宅和起居解決方案

      基于以上的考察和分析,本文對這一類別老年人社區住宅環境提出以下建議:

      設計者應將自己想像成一個老人,試著放慢腳步,透過老人們的眼睛觀察環境,從老年人的需求尺度和心理角度考慮問題,特別注意老人在住宅環境中行走、座、臥時的行為需求。可以通過與老人同吃同住親身體驗的方法,挖掘老人的生活習慣與行為。

      關注細節,對于觸覺和行為需求要格外關注,在老年人手和腳所經常觸及并容易感知的部位如扶手、踢腳、地面、臺階等處,利用安全、舒適和多樣化的材料,培養老年人對事物的敏感和適應能力。

      要考慮兒女、護工的需求,老年人因為身體的退化可能需要兒女偶爾或長期的照看,在居室區應設置供兒女休息的地方。并距離老人休息區有一定的行走距離,且能使兒女看到老年人的休息空間,以免有特殊情況發生。

      色彩鮮亮的暖色設計更容易使老人辨別,如紅色、橘黃、蛋黃等。這與老年人日益下降的視覺有關,鮮亮的暖色能刺激老年人的視覺,就便老人于對物體方位的辨別。

      由于老年人的各個方面的感知不斷下降,如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味覺。所以,應在居室設計中,盡量包含多種感知的機會,促進老年人對各個方面的感知力,以增加他們的活動能力。

      提供設施和機會,讓老年人有更多鍛煉身體的機會,并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與其他老年人進行娛樂、交流。尤其是一些動腦益智的娛樂活動,能讓老年人激發用腦能力,減少老年人腦部疾病的可能。

      建議在社區中充分利用和改造街角、路邊空間、設置開放的活動場地,使之社區中的老年人能共用。現在所有南昌小區中都缺少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老年戶外活動區域。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在街頭巷尾精心設計小型開放空間,能讓老人們在社區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可以安全自由地活動場所。在這里,他們可以結交新的朋友,可以尋求幫助和幫助別人。在居室內,在社區中,他們能夠更好的生活。

      相關期刊更多

      中外玩具制造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廣東省婦女聯合會

      中草藥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天津藥物研究院

      中老年保健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亚洲乱亚洲乱少妇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区|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砖码砖专无区2023|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2017无码中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国产亚洲?V无码?V男人的天堂| 亚洲女久久久噜噜噜熟女|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美女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站|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