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心理學的了解

      心理學的了解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學的了解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心理學的了解范文第1篇

      【關鍵詞】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電圖QT離散度 倍他樂克 室性心律失常 猝死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clinical value of Betaloc on QT interval dispersion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Methods。80 patients with CHF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reated groups(42) and control groups (38), treated groups(42) were treated by Betaloc , control groups (38) were treated by nature The QTd was measured and controll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seults The QTd was positively coreredated with the NYHA class Of cardiac function The QTd in CHF patients with ventricul arrarrhythmias obviously increased ascompared with that in CHF patients without ventricul arrhythmias (P

      【Keywords】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QT interval dispersion Betaloc Venuicular arrhythmia Sudden death

      本文通過對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QT離散度(QTd) 的測定,探討CHF的QTd變化及倍他樂克對其影響。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治療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齡55±6歲。其中冠心病22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4例,擴張型心肌病2例,風濕性心瓣膜病4例。心功能分級(NYHA):Ⅱ級27例,Ⅲ級12例,Ⅳ級3例。對較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齡54±5歲。其中冠心病2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2例,擴張型心肌病2例,風濕性心瓣膜病3例。心功能分級(NYHA):Ⅱ級20例,Ⅲ級15例,Ⅳ級3例。80例CHF患者中經心電圖或動態心電圖診斷為室性心律失常共計62例。

      1.2 QTd測量方法和正常參考值:以QRS波起點為QT間期起點,以T波降至等電位線時為QT間期終點。每一導聯連續測量5個QT值,根據Bazett公式(QTc=QT(RR)計算出校正QT間期(QTc),取其平均值,以最大QTc減去最小QTc得QTd。QTd正常參考值[1]:65ms異常。

      1.3 治療方法:治療組42例在常規抗心衰治療基礎上給予倍他樂克6.25-12.5mg,每天2次,療程4周。對較組38例按常規治療,避免使用任何受體阻滯劑。

      1.4 統計學處理:數據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2.1 不同程度心功能QTd比較:

      表1 不同程度心功能QTd比較(X±s)

      ﹡兩組間治療前OTd無明顯差異(P>0.05) ,治療后OTd差異非常顯著(P

      3 討論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各類心血管病的終末階段,一旦發生心衰預后極差,重度心衰死亡率兩年內為30%一40%,6年內67%一80%;度心衰的5年死亡率26%[2]。猝死是CHF患者死亡的主要因,電生理的不穩定性及其室性心律失常是猝死的動因。隨著心力衰竭的進展,自發性復雜性室性心律失常顯著增高。據報道,室性期前收縮的發生率可高達70%~90%,非持續性室速的發生率為40%-80%。其中由于自發的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而發生猝死者為35%~50%,是影響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重要因素[3]。近年來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與OTd的關系研究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Pye等(1994)報道擴張型心肌病伴惡性心失常患者EF40%者的QTd明顯延長。Bart等(1994)對40名心功能Ⅲ~Ⅳ級的[4]缺血性心臟病病人平均隨訪36個月后發現,與幸存組相比,死亡組QTd明顯升高。傅國勝等的研究發現25例自發性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復極離散度四項指標均顯著大于57例無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患者。鐘偉[5]分析了123例冠心病CHF患者的QTd,結果發現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與QTd增大密切相關;心功能損害嚴重,QTd增大,兩者存在相關性;存活組QTd顯著小于死亡組,表明QTd與預后有關。由此可知,QTd可用來判斷CHF患者的狀況和預測CHF猝死的一個重要指標。本組研究結果顯示,CHF患者的QTd明顯大于健康對照組,QTd與心功能受損程度呈正相關與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也具有相關性。與上述報道一致。心功能不全比索洛爾研究(CIBIS-Ⅱ),倍他樂克緩釋片干預充血性心力衰竭試(MERIT-HF),卡維地洛試驗(US-CARVEDILOL)等國際大規模臨床試驗以令人信服的證據確立了β阻滯劑在治療CHF中的地位。本文采用選擇性β阻滯劑倍他樂克治療CHF,結果表明,不但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而且能使CHF患者QTd明顯縮小(P

      [1]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全國心率變異性、傾斜試驗及QT離散度專題學術研討會紀要[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26(4):251.

      [2]吳寧.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現代觀點[J].中國醫刊,2001.

      [3]祝善俊,徐成斌.心力衰竭基礎與I臨床[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480-486.

      [4]傅國勝.MeissnerA,SimonR.復極離散度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關系[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1998,2(2):85.

      [5]鐘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QT離散度分析[J].中國循環雜志,1997,12:11.

      [6]MERIT-HF Study Group.Effect of metoprolol CR/X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Metoprolol CR/XL randomised intervention trial in congetive heart failure.Lancet,1999,353(9166):2001-2007.

      心理學的了解范文第2篇

      【關健詞】充血性心力衰竭;倍他樂克;心功能

      文章編號:1009-5519(2007)06-0822-02 中圖分類號:R5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CHF)的治療概念有了根本的轉變,即從短期的、血流動力學、藥理學措施轉變為長期的、修復性策略,目的是改變衰竭心臟的生物學性質。已有研究證實:β受體阻滯劑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癥狀,運動耐量,降低病死率。本文在常規藥物治療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基礎上,聯合應用倍他樂克,取得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3年12月~2006年6月住院治療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全部患者均經病史、體格檢查、X線、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等檢查確診為CHF,按NYHA心功能分級法進行評定,并除外竇性心動過緩、低血壓、支氣管哮喘、Ⅱ度、Ⅲ度房室傳導阻滯和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34例,男24例,女10例,平均年齡(59.6±8.2)歲,其中心功能Ⅱ級4例,Ⅲ級19例,Ⅳ級11例;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59.1±8.5)歲,其中心功能Ⅱ級3例,Ⅲ級19例,Ⅳ級8例。

      1.2 方法:全部患者接受心衰的常規治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強心劑),有心絞痛或心肌缺血者亦可應用硝酸酯類藥物。所有病例均在臨床情況穩定后并維持原治療措施的基礎上進入試驗,觀察組加用倍他樂克,初始劑量6.25 mg,2次/天,逐漸增加劑量(每1~2周調整),最大劑量50 mg,2次/天,療程2個月。目標劑量[1]:(1)心率:靜息心率達到50~65次/分,當心率<50次/分減量。(2)血壓:收縮壓<90 mmHg減量。(3)心衰:加量后患者心功能惡化Ⅰ級或Ⅰ級以上且經調整心衰基礎治療仍無改善則減量。減量均為前次調整量1/2~1。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觀察兩組用藥前后心率、血壓、心功能變化及藥物不良反應。療效判定:顯效,心功能改善Ⅱ級;有效,心功能改善1級;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2 結果

      倍他樂克平均維持量12.5~100 mg/d,觀察組及對照組治療后心功能分級均明顯下降,治療后兩組之間療效比較,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Ridit分析,P<0.05),見表1。

      3 討論

      文獻報道交感神經興奮增強是心衰時機體重要適應機制之一,這種適應機制在短期內對心衰可以產生有利的效應,即提高心肌的收縮性,使左心室作功增強,心排血量增高,左室舒張末壓下降,這些血流動力學的改善使臨床上心衰癥狀得到暫時的緩解,但持久的交感興奮性增強對心臟將產生不利的影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將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RAS)系統的激活更進一步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成為惡性循環,交感神經興奮過強時對心衰帶來一系列危害[2]:(1)小血管特別是阻力血管收縮,使心臟的后負荷增大,心臟更加處于超負荷運轉的狀態;(2)心率增快;(3)促進心肌肥厚。以上3項作用使心肌的需氧量增大,而氧及能量的供應更缺乏,促進心肌細胞的死亡。(4)在持久和過量的去甲腎上腺素作用下還可導致心肌肥厚、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細胞凋亡。

      過去對CHF的治療主要是強心、利尿和改善血流動力學,臨床發現,此種治療措施僅減輕患者的癥狀,不能延長患者的生命,不能阻止CHF的發生、發展、甚至可使心衰惡化。自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藥物用于心衰取得良好的療效后,人們認識到CHF的進展、惡化是血流動力學和神經內分泌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CHF的治療目的是干預心力衰竭的神經內分泌因素,逆轉或延緩CHF的進展,改善患者預后,提高生存率。傳統觀念認為β受體阻滯劑禁用于CHF,但近幾年來,文獻報道兩個關于β受體阻滯劑治療CHF的試驗取得了令人信服的證據。結束了應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CHF的爭議和困惑[3]。本文觀察34例CHF患者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倍他樂克亦取得滿意療效。倍他樂克為第二代選擇性β1受體阻滯劑,是一負性肌力藥物,治療初期對心功能有明顯抑制作用,LVEF降低,而在用藥后2~3月才出現正性效應[4]。其治療CHF的可能機制為:(1)通過阻滯β受體,抑制CHF時過量的兒茶酚胺類物質對心肌的毒性作用,減少心肌細胞壞死、凋亡;(2)抑制過度的交感神經興奮引起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3)使心肌β受體密度上調,恢復心肌對正性肌力藥物的敏感性,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功能;(4)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改善左室舒張和充盈功能。眾多的研究表明:β受體阻滯劑上調,可提高最大運動耐力,從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我們應用小劑量倍他樂克與常規抗心衰療法聯合應用治療慢性心衰,2個月后觀察,它能顯著降低心功能分級,改善衰竭左室的重塑,且不良反應少而輕。但應注意心衰患者在使用β受體阻滯劑時,要避免突然停藥,以免引起心絞痛加重,甚至發生心肌梗死,即使是出現低血壓時,亦應逐漸減量。

      參考文獻:

      [1] 江隆福,馮海明,陳玉峰,等.美托洛爾治療慢性心衰目標劑量探討[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2,30(10):604.

      [2] 劉麗芳.慢性心衰時神經內分泌的激活及心肌細胞凋亡[J].心血管

      學進展,2001,22(4):209.

      [3] 黃文艷,孫 明.β受體阻滯劑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機制[J].臨床

      心血管雜志,2003,18(3):136.

      [4] 吳培英.慢性心力衰竭治療進展[J].現代醫藥衛生,2003,19(12):1558.

      心理學的了解范文第3篇

      關鍵詞:民族心理學 發展概況 出路

      一、 民族心理學的概念

      由于民族心理學是舶來品,所以我國對民族心理并沒有明確的定義,民族心理學概念主要指對共同心理素質的界定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各民族受自己本民族歷史發展,社會風氣、語言文字、等影響,表現出來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品行等民族烙印。

      二、 民族心理學的研究現狀分析

      1、民族心理學的發展概況

      民族心理學最早起源于德國,中國的民族心理學的起源也很早,很多學者在20世紀10年代就發表了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的相關文章,陳大齊在1919年發表了《民族心理學的意義》,1924年李子光發表了《論民族的意識》等。民族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基本領域之一,中國民族學界對于民族學概念的研究主要受斯大林對民族概念的界定,“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我國學者主要研究的民族的共同的心理素質。

      2、民族心理學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對于民族心理學的學科定位不明確。民族心理學是民族學與心理學相互交叉的一門學科,對于心理學的研究內容、研究對象,是一直是學術界所討論的問題。在民族心理學最早的研究中,被認為為是側重于心理學科,認為民族心理學歸屬于心理學范疇。而在后來的研究中,大部分學者認為民族心理學雖然偏重于心理學,但是他的的研究對象是以民族為基礎的,認為民族心理學屬于民族學的范疇。對于其研究的具體內容,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

      第二、研究內容上側重點不同。民族學學者對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主要是從宏觀方面來看的,主要重視民族心理理論的研究,共同的心理素質是仍然是研究者討論的熱門話題,這說明斯大林對民族概念界定中屬于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的心理的素質仍然產生著巨大的影響。而心理學研究者對于民族心理學的研究主要是從微光方面來看的,主要重視的是個體心理與個體成員之間的研究。

      第三、研究缺乏現實實際。由于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出現了研究與現實生活相脫離的事實。大部分研究者只是純理論的研究,只是為了研究而去研究,并沒有考慮到實際存在的問題也沒有深入到實際的地區進行實地的調查。而對于研究的模式,并沒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只是照本宣書式的采用了普通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因此理論研究的結果對于解決實際問題還存在一定的距離。

      三、解決問題的出路

      1、立足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我國正處在社會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社會結構和經濟結構都在不斷的發生變化,對于相關問題的研究要緊跟實際,充分的去了解各個民族的歷史、發展、現狀、問題、習慣、信仰等各方面,更好深入的進行理論與實際方面的研究。如果研究的論題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那么論題是毫無意義的,各種努力都是徒勞的。

      2、加強民族心理學與心理學的聯系交流

      民族心理學既屬于民族學的范疇,也有相當一部分屬于心理學的范疇。在制定處理民族關系的政策時,必須了解民族成員的心理特點,才能更好的摸透他的行為,較好的預防不好的行為的產生,制定有效的對策。加強民族心理須與心理學的聯系交流,深入地區進行民族研究,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字的產生和民族的心理活動都是分不開的,因此加強兩者之間的合作,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3、加強理論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實踐是建立在理論基礎上的,任何學科的發展都離不開理論做指導,實踐建立在理論的基礎上,理論又是對實踐進一步的檢驗。這方面民族學的前輩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但我國的民族心理學的理論建設方面還是相當的薄弱的,對與民族心理學的概念、研究對象、內容等方面都沒有較系統的理論支持,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分布情況比較復雜,因此我們既要參照外國的理論又要結合我國的實際,制定出符合我國實際的理論體系,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提供更堅實的理論基礎。

      結論:其改革開放以來,在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方面,中國逐漸擺脫了前蘇聯有關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影響,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心理學的一個層次進行研究,同時構建中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則、內容,逐漸將中國民族心理學納入心理學的范疇。民族心理學是一門交叉性的學科研究,以普通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為主導,參照了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等相關學科,不僅研究民族成員的行為還研究民族成員的心理,對社會的良性發展起到了很好的預測作用。(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

      

      參考文獻:

      [1] 萬明鋼,趙國軍,楊俊龍.我國少數民族心理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2000-2005.心理科學進展, 2007,15(10):185-191.

      [2] 孫東方,常永才.民族心理研究中文化偏差的克服:向文化人類學借鑒.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1(2):8-12.

      [3] 李靜.民族心理學研究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9.

      [4] 李紹明.民族學[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08—110.

      心理學的了解范文第4篇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多元取向;發展趨勢

      一、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多元取向

      1.建構主義取向

      從某個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學中建構主義已經發展成為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產物,并且為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帶來了變化,在諸多刊物中建構主義這一內容均得到體現,比如《英國教育心理學雜志》《教育研究回顧》等。從理論上分析,雖然建構主義并不是一個比較單一的理論,但是其內容多以強調解決問題、強調合作學習等,所以說建構主義對教育心理學的影響是比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學設計、課程設計、培訓中具有代表性,當然,這種模式會一直持續下去,逐漸成為教育心理學研究的重點。

      2.后現代主義取向

      后現代主義同樣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哲學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達默爾、德里達等,從后現代主義的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張多元化,對還原論有所反對,且后現代主義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對教育心理學而言具有推動性。其中在后現代主義中教育心理學的主要表現是在后現代主義思維的影響中涌現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領域以及研究性話題,比如,跨文化研究、個體差異、網絡教學等。

      3.認知主義取向

      在20世紀末認知心理學誕生,且在心理學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漸演變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認知主義在心理學中的作用十分明顯,不僅可以為心理學提供連貫的觀念,還能推動心理學的創新發展。其中在認知主義取向中,教育心理學中的學習遷移、先前知識作用、分散聯系、儲備知識等成為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當然,根據相關文獻得知,在近幾年認知主義理論的影響下,內隱學習、認知神經科學、社會認知理論、動機研究已經成為認知主義理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元素。

      4.人本主義取向

      從某個角度分析,在心理學中人本主義被稱為第三勢力,而且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由國外諸多研究家提出了眾多理論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羅杰斯的個體中心理論,無論哪一種理論,均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教育發展中離不開方法論、跨文化理論,還需要從多維度以及多途徑角度分析,所以,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義當前已經發展成為極端機械主義的矯正器,尤其在某一個特殊情況下,人本主義往往以人道主義在整個研究中得到復蘇。

      5.行為主義取向

      在20世紀中期行為主義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現在人們身邊,其中與行為主義取向相關的包括個別化教育系統、不間斷的持續默讀。從整個發展趨勢分析,現階段受到應激影響的行為主義已經不存在,這種情況導致心理學家受到批判,甚至導致心理學湮沒在社會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行為主義演變得比較溫和,而且將各個流派的內容進行了融合,雖然缺乏絕對話語權,但是卻出現一種比較奇怪的現象,即行為主義教學方法仍舊屬于主流教學方法。

      二、新形勢下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總而言之,教育心理學是傳播心理規律的一種科學,是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作為發展基礎的,自教育心理學出現以來受到諸多思維的影響,無論是哪一種取向,所形成的現實性、客觀性等,均能夠推動教育心理學的創新發展。在當前的發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學會呈現出以下幾種形式:

      1.實現理論觀念的融合

      從當前的發展趨勢分析,后現代主義的影響會導致人們過分追求多元化,幾千年前的理論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夠實現多種理論觀念的融合,這些理論的多元化融合能夠推動教育心理學的創新發展與進步。

      2.實現研究情景的生態化

      在當前我國教育心理學的創新發展下,教育心理學的社會價值期望逐漸增加,雖然從全局出發教育心理學理論已經比較完美,但是仍舊存在非常多的缺陷,這種情況下大多數研究者也明顯感受到與社會現實有所脫軌,所以在這種發展背景下,需要盡可能地在自然環境中創設非參與式研究情景,從根本上探究現實教育教學中的心理行為機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學貼合教學實踐。

      3.研究視角呈現多樣化

      根據相關文獻得知,在近幾年我國教育心理學的不斷發展下,大多數現代教育心理學家會利用后現代主義思維實現對傳統理論體系的構建,能夠從嶄新的視角出發,實現對教育心理學的審視。此外,教育心理學在研究視角上所存在的各種固執、偏執等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從多個因素以及多維空間進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備綜合化

      在當前的研究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在科學心理學創建的時候僅僅認為加強實證才能推動心理學的發展,與性質類似,所以教育心理學也不例外,在整個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敘事式、闡述式、客觀式等,因為方法不同,所以在統一研究中的應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證研究方法的綜合性,才能真正推動教育心理學的創新發展與可持續進步。綜上所述,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取向以及發展趨勢往往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為了進一步實現對教育心理學的分析,本文主要對其研究取向以及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夠推動教育心理學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力娟,張大均.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多元取向及發展趨勢[J].中國教育學刊,2007(2):11-14.

      [2]葛魯嘉.心理學演進的當代思想潮流[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63-70.

      [3]張禮娟,宋明玲.社區心理學的發展對教育心理學發展的挑戰[J].學理論,2012(35):67-68.

      [4]李志專.教育心理學在我國發展的新趨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9):12-13.

      心理學的了解范文第5篇

      [關鍵詞]運動心理學;體育教學;重要作用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9-0216-01

      一、前言

      運動心理學是二十世紀初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心理學與體育學交叉融合的重要成果。從目前體育教學來看,運動心理學對體育教學具有積極的推動和指導作用,能夠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體育教學水平,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基于這一認識,在體育教學中,我們應對運動心理學的概念有正確理解,應從體育教學實際出發,全面推動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正確利用運動心理學對體育教學的促進作用,把握運動心理學的應用原則,使運動心理學成為促進體育教學開展的重要手段。

      二、運動心理學概述

      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科學。近年來,心理科學的分支DD體育運動心理學的研究有很大的進展。體育教學是一種向學生身心施加影響的過程,有很多方面都要涉及心理學,例如對學生心理年齡特征和個性特征的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以及發展體質和培養學生的體育活動能力等,都離不開心理學知識。借助心理科學的研究,可以保證體育教學論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堅實性。心理學作為體育教學論的科學基礎,突出地表現在利用它對兒童和青少年心理特點和個性特點的研究成果上。

      經過多年的發展,運動心理學已經成為體育學中的一門重要理論,對體育教學產生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保證了體育教學取得積極效果,促進了體育教學的發展。為此,我們應對運動心理學的概念和內容有正確理解,加深對運動心理學的認識。

      三、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考慮到運動心理學的內容和特點,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體育教學產生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從目前體育教學的開展來看,運動心理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動心理學促進了體育教學的發展。由于運動心理學將運動學和心理學結合在一起,對運動心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提高了運動員心理的研究深度,滿足了體育教學的需要,對體育教學形成了積極的促進,提升了體育教學的實際發展質量。因此,我們應認識到運動心理學對體育教學發展的促進作用。

      2、運動心理學解決了體育教學的實際問題。在體育教學中,心理學是一門獨特的學科,為了更好的研究運動員的心理活動,提高運動研究效果,應積極開展運動心理學的研究。從目前體育教學的開展來看,運動心理學解決了體育教學的實際問題,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整體質量。所以,運動心理學對解決體育教學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3、運動心理學為體育教學提供了有力指導。由于運動心理學融合了運動學和心理學的內容,在深度和廣度上具有一定優勢,因而運動心理學能夠為體育教學提供有力指導,提升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促進體育教學取得積極成果。為此,我們應對運動心理學對體育教學的指導作用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在體育教學中做好運動心理學教學工作。

      4、運動心理學滿足了體育教學的實際發展需要。從運動心理學研究的內容來看,對運動的心理進行了深刻剖析,對運動過程進行了全面解析,有助于體育教學研究的開展,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體育教學的實際發展需要。由此可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做好運動心理學的教學工作,提高運動心理學的教學質量。

      四、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考慮到運動心理學的重要作用和優勢,在體育教學中應積極應用運動心理學知識,提高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目前來看,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運動心理學改變了體育教學模式。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只注重對訓練方法的研究,對運動員的心理研究比較欠缺,所采取的教學模式也是以訓練為主,對運動員心理缺乏足夠的關注。應用了運動心理學之后,體育教學模式得到了極大的改變,體育教學從單純訓練向心理研究與訓練并重的方向發展,提高了體育教學質量,促進了體育教學發展,對體育教學產生了積極作用,促進了體育教學的發展。

      2、運動心理學優化了體育教學方法。運動心理學的出現,不但改變了體育教學模式,還對體育教學方法進行了全面優化,提高了體育教學方法的適用性。應用了運動心理學以后,體育教學方法更注重實效性,根據學生的心理制定了具體的訓練計劃,提高了體育訓練效果,提升了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由此可知,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方法上得到了重要應用,對體育教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內容上實現了創新。運動心理學的應用,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涵,增加了體育教學的內容,使體育教學內容實現了全面創新,提高了體育教學的整體效果,滿足了體育教學的實際需要,為體育教學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促進。所以,我們要認識到運動心理學在體育教學內容中的應用,積極推進運動心理學的應用,促進運動心理學的發展,提高運動心理學的應用范圍,對體育教學形成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結論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久久精品|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学生妹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美女在线国产| 四虎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2021自在线|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网址|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影院| 亚洲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 亚洲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