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對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Analysis and Nursing Countermeasures of Drug Complianc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Based on/LIU Qing-f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26):078-07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mpliance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and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 Method:The clinical study of 300 cases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0 January to 2012 between January as observation objec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accepte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liance and 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Key words】 Elderl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ance; Nursing countermea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eng County, Feng County 2217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6.038
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的依從性會對其臨床治療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遵醫囑足量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是患者獲得理想血壓控制效果的關鍵。然而,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常常容易忽視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各項影響因素,因而并未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進而無法獲得較為理想的血壓控制效果。本次臨床研究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和護理措施及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研究選擇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WHO/ISH于1999年制定的高血壓臨床診斷標準,即舒張壓大于90 mm Hg或是收縮壓大于140 mm Hg。將本次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50例。對照組中男92例,女58例,年齡60~82歲,平均(72.5±8.5)歲。實驗組中男88例,女62例,年齡61~79歲,平均為(71.3±9.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基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包括藥物護理、血壓監測等在內的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使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收集患者的相關資料,主要調查內容為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各項影響因素,包括:用藥后理解力和記憶力下降等副作用;藥物治療與其經濟負擔能力的適應情況;疾病知識掌握情況;用藥的種類、時間和頻率;藥物治療效果;其他因素等等。然后根據影響因素給予對應的護理措施:(1)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護理人員應從患者臨床治療和護理的整體性出發,而不僅僅著眼于血壓控制[1]。因為高血壓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而和諧護患關系的建立對于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醫護人員應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向患者說明疾病相關知識,耐心講解患者的疑問,為其制定個性化的治療和護理方案,最終形成良性的高血壓治療循環[2]。(2)盡可能使用低價優質的藥品,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高血壓患者一旦確診,通常需要終身接受治療,因而藥物治療成本會對患者服藥的依從性產生較大的影響[3]。因此,醫護人員在為患者制定藥物治療計劃時,應盡量選用廉價優質的國產傳統藥品,并向患者說明,只要其堅持合理用藥,同樣能夠獲得與進口藥品相同的效果[4]。(3)囑患者養成健康的服藥習慣,獲得家庭和社會的支持。護理人員應在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幫助其形成良好的治療習慣,每天定時給藥,加強患者服藥的監督工作,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藥物治療的應急措施、毒性作用、注意事項、劑量、用量和藥物名稱等,準確記錄藥物起效時間[5]。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指導其掌握病情監測方法,并為護理人員提供協助,共同監督患者服藥,從而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6]。(4)合理用藥、簡化療程。患者臨床治療期間,應盡量選擇非藥物治療措施,如有需要可適當應用藥物治療[7]。在不增加患者藥物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的基礎上,適當減少患者的用藥劑量和種類,從而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依據患者的自身情況,適量應用控釋劑、緩釋劑、長效制劑等藥物,從而減少患者的服藥頻率和藥物種類數,以提高其治療的依從性[8]。(5)藥物不良反應的及時處理。用藥前向患者說明藥物治療潛在的各種不良反應癥狀及其表現,保證患者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冷靜地應對不良反應癥狀,并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提高藥物治療的預見性,避免中斷治療,提前采取相應的預防和處理措施,以實現其服藥依從性的提高[9]。(6)深化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水平。高血壓屬于一種多發病、慢性病和常見病,也是導致患者死亡、致殘或是發生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影響因素。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開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疾病認識水平的不斷深化,也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疾病發生的主要前提[10]。患者健康意識的形成,有助于其服藥依從性的提高。所以,在老年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過程中,可通過團體指導、書面指導、個別咨詢等多種方式,使其認識到高血壓規范用藥的意義、預后、并發癥和危險因素等知識,從而樹立信心,主動配合治療[11]。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本次醫學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使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比較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血壓控制效果 實驗組患者臨床護理后,其舒張壓和收縮壓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對比分析(x±s) mm Hg
組別 平均舒張壓值 平均收縮壓值
實驗組(n=150) 76.18±2.32 136.20±2.31
對照組(n=150) 84.32±2.13 148.16±3.42
t值 12.354 11.682
P值
2.2 兩組服藥依從性 實驗組患者各類遵醫服藥行為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老年高血壓的發生會導致患者出現腎、腦、心等系統臨床并發癥,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和病情發展情況會直接受到其服藥依從性的影響[12]。較高的服藥依從性能夠改善患者的預后情況、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血壓控制效果。本研究中,老年高血壓患者在常規臨床治療措施的基礎上,接受系統的臨床護理,有助于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提高[13-14]。
參考文獻
[1]馬曉英.影響高血壓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原因分析及社區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17):235-236.
[2]王秀英.全方位護理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2,1(6):1478-1479.
[3]劉佳,李然.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程度與服藥依從性的相關性研究[J].天津護理,2009,17(1):7-9.
[4]付萍,胡長梅.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07,10(10):853-854.
[5]張麗娜,鄭修英.社區高血壓患者的膳食指導與健康教育[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2):229-230.
[6]李澤林.高血壓患者的社區健康教育與管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2):134-135.
[7]李明珠.家庭照顧對老年高血壓病人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9,7(23):1914-1915.
[8]廖衛華,胡迎春.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調查分析及護理對策[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6,11(6):1053-1054.
[9]王保華,李富軍.社區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多因素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7):976-977.
[10]張麗華,張鳳霞.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17(6):531-532.
[11]楊雨竹.老年高血壓社區干預新進展[J].吉林醫學,2005,26(9):991-992.
[12]潘紅,崔華光.150例高血壓患者降壓藥物治療的水平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06,9(3):224-226.
[13]楊琳.老年高血壓病92例服降壓藥依從性差原因及護理干預[J].南通大學學報,2006,26(3):225-226.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相關因素;護理對策
隨著環境的變化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些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在我國越來越高,已經成為影響人類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高血壓疾病能夠引起多種并發癥、慢性病的發生,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生理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睡眠質量[1]。眾所周知,老年人相較于年輕人各項器官功能退化,生理活動代謝緩慢,睡眠質量較差,老年高血壓患者因受到疾病的困擾、年齡及外部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睡眠質量水平更低,睡眠障礙的發生率更高[2]。本文主要就引起老年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水平低的因素進行分析研究,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6月收治高血壓疾病患者140例,平均年齡(66.5±2.13)歲,其中輕度高血壓患者52人,中度高血壓患者48例,重度高血壓患者40例。患者選擇標準:①所有患者臨床表現均符合高血壓疾病診斷標準;②所有患者無其他重要器官病變或慢性疾病;③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可以自主完成問卷的填寫;④所有患者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調查方法:本次實驗發放140份問卷,回收140份,回收率100%。主要調查患者的病情嚴重狀況、主要癥狀表現、婚姻狀況、居住環境、經濟狀況等基本資料;所有患者接受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3],綜合評估患者的睡眠質量,與正常水平進行比較。統計學方法: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40例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評價,見表1。
討論
本研究數據證實老年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水平低,老年高血壓患者存在入睡時間長、入睡困難、睡眠時間短等問題。通過分析其基本資料得知老年高血壓患者出現睡眠質量問題主要與年齡、外部環境、文化水平、疾病嚴重程度等多種因素有關。①年齡因素:年齡越大身體素質越差,生理活動和代謝速度緩慢,身體各項器官功能退化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導致睡眠質量較差。②外部環境因素:患者在住院期間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如環境吵鬧擁擠、溫濕度不適宜,心理對于醫院環境存在陌生感和抵觸感,影響休息時間;部分患者家庭居住條件臟亂差,十分惡劣等都能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③文化水平因素:部分患者文化水平較低,對于自身病情沒有一定的了解,平常生活中人際交往簡單,沒有感興趣的活動,生活無趣。④疾病因素:高血壓病情越重,患者的睡眠質量就越差,高血壓病情嚴重程度越大意味著并發癥的發生率就越高,高血壓疾病常見的并發癥腦梗死、心臟病、血管瘤或是腎衰竭等疾病[4],對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具有較嚴重的負性影響,患者容易產生害怕、焦慮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此外由于受到疾病的影響,患者原有的生活作息規律、生活習慣、睡眠習慣等被迫改變也能對患者的睡眠質量造成影響。針對上述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因素實施具有個體性和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5,6],具體操作如下:①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通過圖片、文字、影像等多種方式進行疾病宣傳教育,講述治療護理的目的與流程及在治療護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患者做到“心中有數”,出現意外情況能夠保持情緒的良好穩定。②密切關注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狀態變化,當患者及其家屬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時,及時采取相應的心理疏導措施,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溝通,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激發醫護人員的責任心,盡可能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講述過往成功案例,增強患者治愈的自信心。③定期定時幫助患者更換合適、舒適的,防止壓瘡、感染等不良反應的發生。④為患者制定合理營養的飲食方案,控制糖和鹽分的攝入,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制定適當的鍛煉方案,包括語言鍛煉、認知鍛煉和體能鍛煉,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狀態投入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⑤保證外部環境的適宜,調節最適宜的溫濕度,保持病房內環境的干凈、衛生。
參考文獻
[1]姚元媛.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和不良情緒的影響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79):326.
[2]王曉彤,陳瑜.中青年高血壓住院患者睡眠質量及其影響因素[J].廣東醫學,2013,34(5):712-714.
[3]吳秋霞,何麗瑜,劉育慧,等.影響老年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因素的調查與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2012,11(1):13-14.
[4]胡興祥,徐維芳,彭漪,等.不同睡眠質量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晨峰血壓達標率[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16,30(7):492-495.
[5]劉紅梅,史麗麗,祝維萱,等.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睡眠質量及其不良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5,44(11):1020-1023.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病人;飲食調控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49(2013)04-0-01
1 前言
老年人群是高血壓人群的高發人群,也是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組成人群,該群體高血壓以收縮壓增高為主要表現,同時造成其器官退化,其中心血管系統、動脈硬化等表現更為明顯。主動脈不能夠在心臟射血時較為完全的膨脹,其動脈當中驟增的血容量無法得到應有的緩沖,從而導致收縮期血壓的增高。老年人這一群體有著自身的特點,當發現其患有高血壓這一疾病之后,除必要的藥物治療以外,其生活飲食對其病情的控制與治療起著更為基礎、更為關鍵的作用。
2 資料和方法
2.1 一般資料
入選患者為60例,年齡均為55~70歲,其中男30例,女30例。
2.2 治療方法
2.2.1 老年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宜食食物
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老年高血壓患者宜食米飯、粥類、面類以及軟豆類食物等。蛋白質攝取,老年高血壓患者宜食牛、豬的瘦肉、白肉魚等脂肪少的食品、蛋類、牛奶及牛奶制品類,豆腐等大豆制品等。脂肪攝取,老年高血壓患者宜食植物油、色拉醬等食品。維生素、礦物質攝取,老年高血壓患者宜食菠菜、白菜、胡蘿卜等蔬菜,蘋果、葡萄、西瓜等水果,蘑菇、香菇等菌類食品,但要注意的是在食用這些食物時需要將其煮熟或者煮軟或者制為醬狀再食用。除以上食物種類之外,其他類食品也有許多,如較為清淡的紅茶、酵母乳飲料等。
2.2.2 老年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應忌食物
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老年高血壓患者應忌番薯等易產生腹氣的食品,忌干豆類食品等。蛋白質攝取,老年高血壓患者應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如牛的五花肉、豬的五花肉、排骨、金槍魚等,忌香腸等加工食品。脂肪攝取,老年高血壓患者應忌生豬油、動物油等。維生素、礦物質攝取,老年高血壓患者應忌玉米、竹筍等纖維較硬的蔬菜、蔥、芹菜等刺激性較強的蔬菜。除以上食物種類之外,應忌的其他類食品也有許多,如辣椒、芥末、咖啡等香辛料、碳酸飲料以及咸菜、醬菜等鹽漬食品。
2.2.3 老年高血壓患者日常飲食基本原則
總體來說,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要清淡要少酸。老年高血壓患者要食用脂肪含量低、食鹽含量低的食物,如平時在烹調時要盡量少放油脂,且盡可能的用植物油而避免用動物油,對食用大量油進行煎、炸的食物則更應該進行杜絕,以防過多不必要的熱量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從而為心血管系統造成不必要的負擔。每日食鹽量要進行盡可能精確的控制,一般一日內5克、6克為宜,對咸菜、醬菜等食品進行堅決杜絕,必要時可用醬油代替食鹽。
除食物類別需注意之外,食物的量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尤其是過度飲酒與過度飲食這兩個問題。過度飲酒,對于健康的人來說也對其身體有著一定的害處,而對于本身就已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來說更是需要注意,其肝臟解毒功能較差,易引起肝硬化等疾病。老年人的消化系統、消化機能同樣在不斷減退,飲食過多會增加腸胃的負擔,消化不良,不僅容易導致胃腸炎等疾病,而且容易導致膈肌位置上移,影響心肺功能的作用,降低心腦供血減少,從而容易導致中風。
3 結果
經過兩個月的飲食指導與飲食調控,60例患者當中,55例已逐漸了解了相關的飲食知識,其中49例已基本養成了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其血壓得到了較為穩定的控制。
4 討論
老年人群是高血壓人群的高發人群,也是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組成人群。老年人這一群體有著自身的特點,當發現其患有高血壓這一疾病之后,除必要的藥物治療以外,其生活飲食對其病情的控制與治療起著更為基礎、更為關鍵的作用。總體來說,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日常飲食要清淡要少酸。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蛋白質攝取、脂肪攝取等都有一定的適宜與禁忌,所以,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調控,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這些常識與知識,然后接下來的也是更為重要的就是按照這些常識與知識與進行合理飲食、健康飲食,對應該吃的、可以吃的要吃,對不應該吃的、不可以吃的則不能吃,除食物類別需注意之外,食物的量也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尤其是過度飲酒與過度飲食這兩個問題。從而在日常飲食上對自身進行積極有效的健康護理。經過兩個月的飲食指導與飲食調控,60例患者當中,55例已逐漸了解了相關的飲食知識,其中49例已基本養成了健康飲食的良好習慣,其血壓得到了較為穩定的控制。可見,老年人高血壓患者要想對自身的血壓進行有效的控制,除藥物治療以為,飲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患者本人以及其家屬都要重視這一問題,并盡可能地去做,從而使老年高血壓患者更加健康,這不僅有益于其血壓的控制,而且還有利于其他疾病的預防。
參考文獻
[1] 李志潔.不可忽視高血壓飲食食譜心血管病昂之知識.2008(10).
[2] 崔曉.高血壓飲食護理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0(10).
[3] 章萍,劉珊珊,張建華.老年高血壓患者飲食護理的現狀與對策.國際護理學雜質.2006(11).
【關鍵詞】 社區; 老年病; 高血壓; 護理干預; 護理體會; 臨床療效
高血壓疾病是目前我國社會中老年人易發的常見病,同時也是引發老年患者發生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1]。社區護理的干預,可以使高血壓患者提高疾病的認識和了解,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重要作用[2]。本文通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社區護理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2年12月本社區165例高血壓老年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有關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護理組85例和對照組80例。護理組85例患者中,男49例,女36例,年齡60~84歲,平均(75.38±5.16)歲,病程2~19年,平均病程(9.34±4.97)年。對照組80例患者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60~87歲,平均(74.92±6.38)歲,病程1~25年,平均病程(12.07±5.72)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1)患者系居住在小區中的老年人;(2)患者溝通無障礙,意識清楚;(3)患者均服用藥物治療6個月以上;(4)患者年齡≥60周歲,并已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5)患者本人知情并表示同意,而且愿意配合實驗方案。
1.3 方法 對照組80例患者進行高血壓常規基礎護理方案,例如:健康宣傳、常規用藥以及飲食指導等。而護理組85例患者在對照組護理方案基礎上,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既往病史,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方案,例如健康指導、心理干預、用藥指導以及飲食指導等。對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情況、生活質量以及治療費用進行比較分析。
1.4 評價標準 根據孫燕改編的生活質量(QOL)評定標準制定本次研究中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定標準,滿分60分。(1)優:51~60分;(2)良:41~50分;(3)中:31~40分;(4)差:21~30分;(5)極差: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情況比較 護理組治療前后的舒張壓與收縮壓的降低程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護理組的總優良率96.4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治療費用情況比較 護理組患者的治療費用(407.24±41.57)元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71.82±88.01)元,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老年高血壓經常會伴有糖代謝紊亂、心、腦、腎、視網膜和脂肪等器官的功能性病變或者是器質性病變。有效的臨床治療和良好的護理方法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是十分重要的[3-4]。目前社區護理已經成為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主要干預方法,社區護理主要是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和規范的治療[5]。
3.1 針對性的護理方法 社區護理人員可以按照患者的體質和病情,對患者制定具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含有鉀類的食物可以有效地對鈉所引起的高血壓病癥和血管損傷進行控制,含有鈣類的食物可以對患者的骨質起到增強的作用,并且可以維持正常細胞的通透性,所以應該多食用含有高鈣、高蛋白的食物,對于一些油膩、高脂肪、辛辣的食物要盡量避免食用[6]。對于伴有胃功能較差的患者,應多食用含有纖維素的食物,多喝粥,可以避免便秘,改善腸蠕動,還應告知患者進行戒煙行為,養成良好的進食規律[7]。在患者服藥期間,護理人員要叮囑患者按時按量的進行服用,要堅持服藥,不可隨意中斷,從而加強患者的用藥依從性[8]。因為高血壓屬于慢性病,需要進行長期的治療,會使患者在治療中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導致患者的血壓上升,加重患者的病情,所以要對患者進行合理的健康指導和心理的疏導,對患者進行高血壓引發因素的講解和治療及護理的一些注意事項,使患者提高生活的信心,維持血壓的穩定[6,9]。
3.2 對高血壓疾病的預防 目前我國的高血壓發病率逐漸的升高,社區的護理人員應積極地協助健康機構做好社區高血壓患者的預防計劃,并嚴格地落實社區的保健措施,對于社區中的高危人群進行篩選,通過各種方式的健康教育宣傳,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意識,對高血壓的危害引起重視,從而樹立自我的保健意識,養成健康、合理的生活習慣[10-11]。
參考文獻
[1]王黎英.關于社區老年患者高血壓的預防及護理[J].健康必讀,2010,18(10):246-247.
[2]汪建英,王一平,李潤,等.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5):760-761.
[3] Gadsby R,Galloway M,Barker P,et al.Prescribed medicines for elderly frail people with diabetes resident in nursing homes-issues of polypharmacy and medication costs[J].Diabetic Medicine,2012,29(1):136-139.
[4]王云霞,席冠華,張辛,等.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評價[J].齊魯護理雜志,2006,12(11):1025-1026.
[5] Murphy S,Friesner D,Rosenman R.Determining factors in the treatment choic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ith complications and secondary hypertens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Care Quality Assurance,2009,22(4):322-339.
[6]張德芹.影響社區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因素及護理對策[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0,7(15):1626.
[7]汪建英,王一平,李潤,等.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5):760-761.
[8] Ausili D,Sironi C,Rasero L,et al.Measuring elderly care through the use of a nursing conceptual model and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nursing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knowledge,2012,23(3):146-152.
[9]孔令娜,劉可儀,周穎清,等.社區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療效影響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3):1462-1464.
[10]李翠梅,彭劍芳,霍紅英,等.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控制血壓及生活狀態的改善作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14):55-57.
[關鍵詞] 護理;老年高血壓患者;效果;臨床護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2)06(a)-0128-03
The effect assessmen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LU Yulan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Nanchuan District in Chongqing City, Chongqing 40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Methods Eighty-four cases of hospitaliz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4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care according to the registration order,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uch as blood pressure reducing nursing, using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getting the rid of the allure of alcohol and tobacco, antihypertensive diet management, right pressure measuring, activities guidance, psychology counseling and periodic review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ir actual conditions was implemented. After two weeks,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blood pressure drops degree of pati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and hypertensive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tatistic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adherence of the old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has very good curative effect on the disease control of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Key words] Nurs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Effect;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居高不下[1]。高血壓患者隨人口老年化不斷增加,在老年人達到發病的頂峰[2]。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高血壓患者越來越多,中老年時數量期血壓正常的人在步入老年后發生高血壓的概率是90%[3]。WHO數據顯示,我國老年人患高血壓病的概率高達39.7%[4]。老年高血壓患者靶器官損害和合并癥較中青年多,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更嚴重,研究表明,高血壓并發癥與血壓程度有關,血壓越高,器官損害越嚴重,正常血壓范圍中,血壓越低,發生腦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險越小,血壓的下降能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病和死亡。2003年美國聯合委員會第7次報告(JNC 7)指出,降壓治療的益處來自于血壓的降低。簡單的服藥降壓從根本上控制血壓不理想,配以臨床護理路徑能提高好轉率,本科的8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采用平行對照的方法分組護理,臨床護理路徑組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治療的符合診斷標準的老年高血壓患者84例為研究對象,其中76例有合并癥,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42例,男19例,女23例;平均年齡66.8歲;病程3~32年;離退休干部15例,退休工人22例,無業者5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7例,中學27例,大專及以上8例;有家族高血壓遺傳史26例。對照組42例,男20例,女22例;平均年齡67.4歲;病程5~34年;離退休干部12例,退休工人23例,無業者7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0例,中學25例,大專及以上7例;有家族高血壓遺傳史24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職業、文化程度、遺傳史、有無合并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我國采用WHO和國際高血壓聯盟(ISH)制訂與修正的高血壓診斷標準[5]:年齡≥65歲,在非藥物和靜息狀態下,定時間、定部位、定血壓計、非同日3次或以上測定血壓平均值≥140/90 mm Hg作為老年高血壓病的診斷依據[6]。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運用臨床護理路徑,針對性實施特殊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
1.3.1 全面評估 準確評估患者身體、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狀況,觀察生命體征及體型、營養、皮膚、意識、有無水腫,有無心臟、腹部、腎臟、視網膜等合并癥,提供適合個體健康需求的階段性健康教育與護理措施。
1.3.2 降壓護理 行緩慢、平穩降壓,起初48 h收縮壓不低于160 mm Hg,舒張壓不低于100 mm Hg,或平均動脈壓降低20%~25%即可[7]。
1.3.3 服藥干預 老年患者其增齡化變化,藥物敏感性低,不良反應敏感性增高,病情復雜,服藥種類多,易出現預測不到的藥物蓄積中毒。評估患者用藥情況、用藥認知程度、自我服藥管理能力,聯合用藥組合的合理性、有效性、耐受性,進行個體化藥物治療,積極遵醫囑服藥[8],減少用藥風險,保證用藥安全。因文化層次越低和藥費報銷比例越低的老年患者不遵醫行為可能性越大[9],進行重點干預。增強服藥記憶,避免視力減弱看不清標簽或說明書造成用藥錯誤。增加知識,糾正不良用藥行為,減少用藥不適當造成危害。加強用藥指南,不服用苯丙胺醇、苯丙胺、偽麻黃素、減肥藥,不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10]。藥物推薦長效、服用次數少、副作用小的降壓控釋片制劑。
1.3.4 勸導戒除煙酒 吸煙導致血壓上升,降壓藥受尼古丁干擾不能達到治療效果。酒精引起血壓升高,患者因肝功能解毒能力差、胃黏膜萎縮,飲酒可引發肝硬化、心肌疾患和胃潰瘍出血等危害,應盡早戒除煙酒。
1.3.5 飲食管理 飲食是人們唯一可以完全控制的影響健康的主要因素,營養及飲食知識的掌握是飲食管理的基礎。掌握四低三高飲食療法,即低鹽[11]、低熱量、低糖、低膽固醇、高鉀、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家屬應積極應對,進行合理飲食照顧和管理。患者因消化吸收功能差,食欲低,就餐時讓素食占絕對優勢,推薦香蕉、柿子、蘋果、紅棗、洋蔥、芹菜、菠菜等降壓妙品,冰糖燉海參、冬瓜草魚湯、胡蘿卜粥、杞菜粳米粥等降壓食療方,海帶決明飲、山楂飲、荷葉飲、玉米須飲等降壓飲品。
1.3.6 正確測壓 測壓受、活動、情緒、溫度、飲食、左右手、測量用具等諸多因素影響,教會家屬測壓,減少誤差。據統計,藥物治療的依從性與測壓頻率呈正相關[12]。正確、定時測壓并有規律記錄,比較變化,作為用藥參考。
1.3.7 活動指導 患者緩慢改變,忌用力過猛、猛回頭,保持充足睡眠,充分休息,適宜的運動如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等。
1.3.8 心理輔導 患者因情緒變化大,長時間受病痛折磨,人生觀消極,抑郁癥發病率高,情志護理干預可提高生活質量,縮短血壓控制所需時間[13]。盡管老年人有多種不能治愈的慢性病纏身,只要維持穩定,其不可怕。對性格暴躁、易激惹的患者進行心理輔導,矯正心態,避免多方面刺激[14],使其了解高血壓可控,消除就醫恐懼心理。
1.3.9 定期復查 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使其有頭昏頭痛、心悸、胸悶、惡心、嘔吐、肢體乏力、口角歪斜等不適時及時就醫,對血壓、眼底、血脂、血糖、肝功能、腎功能、尿檢等定期復查。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兩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周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評價
觀察組患者醫囑服藥、戒煙限酒、低鹽飲食、定時測壓、適當運動、門診隨訪的人數比例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1。
2.2 2周后患者的降壓效果
觀察組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在老年患者有特殊的臨床表現,如起病隱匿、器官功能儲備差、基礎疾病多、多種疾病共存、多重用藥、多以收縮壓升高為主、脈壓差大等,需要不同的對策與治療。其具有病程長、難根治、血壓波動大、性低血壓、合并癥和并發癥多等特點,因無法治愈,應首先保證患者生活質量,避免過度醫療,提供合理、安全、連續性的協同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控制血壓是重要管理策略,可提供更多保護作用。觀察組運用臨床護理路徑,制定可行的干預措施如全面評估、降壓護理、服藥干預、勸導煙酒、飲食管理、正確測壓、活動指導、心理輔導、定期復查等進行對癥施護,2周后患者治療依從性和降壓效果方面顯著優于對照組。
本研究表明,運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特殊個性化護理,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高血壓的疾病控制有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艷紅. 176例高血壓病患者膳食調查及飲食指導[J]. 護理學雜志,2001,16(8):451.
[2] 陳灝珠. 實用內科學[M]. 1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525-1526.
[3] Vasari RS,Beiser A,Seshadri S,et al. Residual lifetime risk for developing hypertension in middle aged women and men[J]. 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2002,287(8):1003-1010.
[4] 王萍. 淺談老年高血壓病的護理[J]. 吉林醫學,2010,1(31):56-57.
[5] 廖石鐘. 高血壓診斷標準[J]. 新醫學,2003,34(4):241.
[6] 張朝珍. 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療效的影響[J]. 河北醫學,2008,30(5):712-713.
[7] 姚景鵬. 內科護理學[M].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108.
[8] 陳愛萍,褚德發. 住院高血壓患者遵醫用藥和生活方式的調查[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9):660.
[9] 張學媛,趙瑩,郭麗.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院外治療時不遵醫囑行為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9):40-41.
[10] 蹇在金. 老年人不宜使用的藥物[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1,31(1):19-21.
[11] 劉芳. 淺談社區高血壓老年患者護理措施[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18(14):147-148.
[12] 羅志萍,馬紅寶. 社區人群高血壓防治的護理干預[J]. 南方護理學報,2005,12(2):58-59.
[13] 戴秀菊,楊金娟,周志虹. 老年高血壓患者心理護理的效果分析[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