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下水的優勢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地下室 防水板 水浮力 荷載 裂縫 保護層 暗梁
地下室底板,一般可用倒樓蓋法計算。對于正向荷載,即平常使用荷載或面層等恒荷載當板下土質較好時大多由板下土質承受,而不必計算板的承載力。只有當該底板下的土受擾動且未經夯實處理處于虛土狀態時,才要驗算。此時要注意不僅正反向要計算,在配筋及構造要求時,上下鋼筋在任何位置都有可能受拉,故其搭接及截斷都要求按受拉處理。由于這種情況較少,且在計算方法上并無特殊之處,本文以下僅對反向荷載即水浮力計算進行論述。
梁板結構:
這種底板相對簡單,采用倒樓蓋法,按一層輸入后,即可得出彎矩及配筋值。需要提及的是,一般只有正向配筋即上部鋼筋是準確的,下部支座鋼筋則要根據標準彎矩值進行裂縫驗算后得到。通常如果裂縫最大值控制在0.2mm以內時,其配筋結果要比按強度計算大1/4~1/3之多。另外支座處宜考慮承臺的影響,不少論文對此有詳細的討論,這里不再另述。
無梁結構:
用倒樓蓋法計算時,可歸為板柱結構,按【4】中規定:“計算中縱向和橫向每個方向的等代框架均應承擔全部作用荷載”。故較多的設計者是沿某方向取出某局部五跨,利用程序(如理正等)計算。雖然是可以的,但由于現在的地下室越做越大,越做越復雜,有時即使選了很多局部,仍很難包住所有情況,更何況這樣即不直觀也不方便。這樣自然而然地想到,可否用平面整體按有梁(如虛梁或等代梁)的方式一次輸入,一次輸出呢?
如直接用凈反力輸入,在荷載導入方式中要按單向板的方式導算。這樣可以分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否則得出的內力肯定是錯的且偏小較多。那能否按雙向板但荷載乘以兩倍的關系輸入呢?這種結果卻比正確輸入的結果要偏大。以下是某工程用幾種方法計算得出的結果。(基本條件:柱網8×8m,凈反力20KN/m2)
采用兩倍荷載輸入的方式,其差異其實就是均布荷載與三角形荷載在相同情況下產生的荷載有差異所造成的。以一根5等跨連續梁為例,如下圖,其總荷載是不變的,每跨都是QL,但產生的彎矩卻是不同,對中間支座彎矩,三角形荷載產生的彎矩為-0.098QL,而均布荷載產生的彎矩為-0.079QL,相差1.24倍。而跨中彎矩對中間支座而言,三角形荷載產生的彎矩為0.068QL,均布荷載產生的彎矩為0.046QL,相差1.48倍。與上述例題比較接近。故按反過來計算,如要求等效彎矩,可以把荷載Q×2÷1.24輸入以求支座彎矩;按荷載Q×2÷1.48輸入以求跨中彎矩。根據筆者試算,對于不等跨及非正方形板都可按此方法計算,且誤差較小,用于工程設計完全符合要求。這種方法要比每次每塊板都要修改導荷方式方便不少。對于邊跨,一般都有外墻當支座,故按上述計算實際要比按理正等取單向計算更符合實際情況。
其實規范上的規定是一種近似方法,這主要是基于無計算機時只能通過手計算的簡化辦法。按照實際荷載受力方向和實際受力情況,筆者倒認為應當按一倍荷載輸入更正確,這與目前用有限元計算的結果比較吻合。這就產生了一個新問題,用無梁體系比用有梁體系在一般情況下要省很多。原因在于正常的梁板結構荷載用了兩次,一次是計算板配筋,另一次是板荷載再在平面上分給梁,無形中又用了一次荷載。在無梁體系中,在平面中荷載僅用一次,而且其值不變。故對于正常的梁板結構,實際上可以考慮共同作用,而不應獨立分離出來,這樣才符合真實受力情況,且更經濟。
在用倒樓蓋法輸入時,有幾項需要注意:當用等代框架輸入時,其混凝土容重應按0輸入或用凈反力再扣去梁自重后再輸入;對穩定水位,宜按恒載輸入,且計算強度時其分項系數應用1.35;如是變化的水位,可按活荷載輸入,但不應考慮活荷載的不利布置。以上不管用恒載、活載,其乘以分項系數后其水位反算值不應超過室外地面。
對于保護層的取值,混凝土規范對基礎等的保護層有明確規定:有墊層時,不能小于40mm。一般設計人員在無其它資料作參考時,對防水板的鋼筋保護層也按此取。有的甚至按《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以下簡稱防水規范)里規定的50mm取,筆者個人認為不妥。規范實際上是對構件尺寸較大的如承臺、獨立基礎、箱筏基礎等的保護層作此規定的,原因是這些本身屬于主體受力構件,且一般尺寸均較大,保護層取大些對受力本身影響不大,還能對鋼筋起有利的保護作用。而防水規范實際主要針對的是地下工程,如隧道、地鐵、人防工程等,這類工程不少要穿山越嶺,各種有腐蝕性的土質都有可能接觸,且一般構件均較大,少則500~800mm,多則1000~2000mm,對于50mm的保護層確有必要且影響又少。而民用住宅的車庫等,基本不存在上述因素。因此一般的地下室外墻可按《砼規范》8.2.2條當對地下室墻體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或防護措施時,與土接觸一側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小于25mm。事實上對于墻體拉結筋由于保護層小而導致漏水的工程并不多見,且也有較成熟的施工經驗。倒是有不少因保護層過大或因混凝土等級高而引起墻體水化熱過大等原因導致墻體開裂的工程。
對于地下室防水板是否要設暗梁也是有爭議的。在國家統一技術規定中規定:當地下室底板厚不小于350mm時,可以不設梁,但要設暗梁,按此規定,要想做成無梁底板,則板厚至少要到350mm,且還要設暗梁。筆者認為此規定不適用于所有情況。樁基設梁的本意是無地下室時為抵抗柱下彎矩或協調基礎沉降變形而設的。
參考規范和文獻: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BJ15-31-2003)
水路運輸在我們的現代社會的經濟領域承擔著不小的重擔,它在我們現代社會中低碳經濟的大背景下可以得到很好的生存。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水路運輸較鐵路運輸以及航空運輸而言能夠更好的與低碳經濟掛鉤,并且能夠更好的為低碳經濟服務。下面我們就水路運輸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的各種各樣的優勢進行簡要的介紹以及分析。
(一)經濟性以及低碳優勢
隨著我們經濟的發展,對于能源的消耗也越來越多,這就造成了我們所用的各種能源的價格逐漸攀升。在這種情況下,水路運輸相對于公路運輸以及鐵路運輸的各種優勢立刻被展現了出來。目前,我們全球范圍內都正面臨著能源危機以及環境危機等,石油價格正在以出乎我們意料的速度攀升,我們正在尋找汽油等能源物質的替代物,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前,水路運輸仍是最經濟最低碳的運輸方式。
(二)政府扶持水路運輸
在我們的經濟逐漸邁入低碳這種模式的大背景下,政府也逐漸開始出臺各種政策以及措施等來對運輸模式的改變加以引導,從而能夠有效的緩解各大城市中各個道路的交通阻塞以及擁擠現象,減少對資源的浪費以及土地的占用等。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開始對水路運輸進行大力扶持。內河成為了政府的扶持重點,經此一來水運運輸更加的興盛,在節約能源的基礎上也收獲了不小的經濟利益,是我們低碳經濟社會的主要表現。
(三)水路運輸高強的環保性
經過計算,運輸同樣重量的貨物,水路運輸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的量更少,約為鐵路運輸的1/5,產生的有毒氣體一氧化碳約為鐵路運輸的1/4。因此,水利運輸在保持其運輸價值的基礎上有著更高的環保性,更加符合我們低碳經濟的主題,能夠在節約能源的同時保護我們的環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對外貿易中,采用水路運輸的方法來進行貨物的運輸,可以有效地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
二、發展水路運輸的建議
隨著我們低碳經濟的口號的提出,水路運輸這種在低碳經濟方面有著明確優勢的運輸方式逐漸脫穎而出,并且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廣泛認可,與此同時也得到了來自于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關于發展水路運輸的問題,以低碳經濟為背景我們提出以下幾條建議,從而可以更好的味低碳經濟服務。
(一)發展內河運輸
在各大城市中,交通擁擠、交通阻塞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困擾以及不便。水路運輸盛行的今天,我們可以加大對內河運輸的建設,從而緩解城市的交通阻塞現象。公路運輸造就不堪重負,高速公路堵車的事件對我們來說已經不再新奇,水水中轉以及水水聯運可以有效的緩解這個問題,在實現低碳經濟的同時保護我們所生存的環境。
(二)海運以及鐵路運輸的有效結合
水路運輸在低碳經濟的實現等方面有著十分重大的貢獻,但是為了確保可以收貨更多的利益,將快速的鐵路運輸與水路運輸相結合是我們新提出的一種辦法。水路運輸與鐵路運輸實現完全無縫的對接之后,我們的海鐵聯運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從而提高運輸的速度以及運輸的廣度,從而與低碳經濟更為有效的結合在一起。
三、結束語
關鍵詞:地下室;外墻;防水保護層;對比
對建筑的地下室進行防水保護層的施工是不能缺少的,地下室的用途和建筑結構也決定著防水保護施工的復雜性。在進行防水設計時,必須要先了解地下的土質和水質情況,并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防水保護層的施工方法,這樣還能保證地下室的防水質量。建設地下室的目的是為了建設建筑物所需要的各種管道能夠有效的銜接,以擴展地下面積的利用率,在建設過程中合理利用房屋的空間。由于整個建筑的大部分排水管到都會經過地下室,因此,地下室在投入使用的過程中,必須要先對外墻進行防水保護層的施工,以避免地下室出現滲水的情況,在防水保護層的施工中,要注意施工方法的選擇,優先選擇適用的施工方法。
1 砌體磚墻的保護法
通常的建筑在防水墻的建設上都是用標準磚的規格去建設,在厚度、強度和等級上都符合標準。甚至是砂漿規格,都要完全根據設計人員所規定的建設標準來決定。防水墻施工所用的砂漿強度都要比標準抗壓的強度要大,這樣才能保證防水墻的效果。一般砌墻所用的水泥砂漿厚度都要達到120mm,每間隔6米到8米處都要設置一條20mm寬的縫隙,用來填充砌筑砂漿,以保護地下室的墻體和防水層,而每次砌筑的高度都不能超過1.5m,每步的砌筑高度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不超過3m,然后等填充完砂漿之后再接著向上方砌筑。
1.1 砌體磚墻的保護法所具有的優點
用砌體磚墻的保護法進行砌筑,更能有效的保護防水材料,使防水材料發揮更高的效能;在回填土的時候,還能有效的保護防水材料不受到回填土時出現的磚瓦、石塊以及機械設備的磕碰損壞,對那些硬性的物體都能有效避免,保護了防水材料的安全。并且,砌體磚墻本身具有了剛性材料的獨特質量,能保證回填土和外墻兩者能緊密的貼合,使地下室的外墻更加穩定,增加了外墻的牢固性。
1.2 砌體磚墻的保護法所具有的缺點
建筑的地下室如果埋的比較深的話,地下室的磚墻保護層就不能和建筑的主體結構有所連接。砌筑的墻體要是太高,就很有可能出現倒塌以及別的危險發展,這樣就給整體的建筑施工安全帶來了嚴重影響。而且建設施工也會用很長的時間,施工的地點就是基槽中,還是多工種的交叉性施工,很容易有墜物出現,對施工人員來講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真題的建筑工期也比較長,也會為后期進行的回填土施工造成影響,拖延了施工的整體進度。此外,這種防水保護層的施工,所產生的材料費用和人工費用都很大,提高了施工的成本。
2 軟層保護法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是由原料通過預熱熟化定型烘焙割切等流程來制作完成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有著熱塑性材料的特質,每 m3內都有(300-600)萬個獨立而又封閉的氣泡,里面所含的空氣體積達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因此,熱傳導性較小,而又密閉與塑料泡沫中無法形成對流,因此,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保溫、隔熱性能特別強。其主要用于:墻體的內外隔熱保溫、地暖、冷凍庫、保鮮室等。而在地下室外墻防水保護層中用的較多的材料包括: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其厚度一般都大于50毫米,而密度一般都小雨18kg/m3。擠塑型聚苯乙烯板的厚度一般大于30毫米,密度一般大于30kg/m3。發泡聚乙烯板的厚度一般大于7毫米,密度一般大于30kg/m3。塑料防護板的厚度一般大于0.8毫米,密度一般大于8kg/m3。
2.1 軟層保護層的優點
這種保護層的施工方法所采用的材料特別輕,在施工的時候操作比較簡單,還具有比較高的安全性,能提高整個防水工程的施工進度,有效縮短了交叉施工所用的時間。
2.2 軟層保護層的缺點
由于這種保護層方法所使用的材料比較輕,還比較軟,在進行粘結的施工中,很容易受到回填土工作的破壞,這樣就不能起到有效的防水作用。有一些地下室在做防水保護的時候,對嵌固有所要求,如果這樣的話,在進行軟層保護層的施工中,就要根據圖紙的具體要求去開展工作。
3 采用水泥砂漿保護層法
在采用水泥砂漿保護層法時,一定要將防水劑在加入水泥砂漿中,防水劑不僅能夠使砂漿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同時改變,而且還能夠使砂漿材料的吸水率和滲透性能降低,確保防水功效。在地下室不管內側或者外側、外墻都可以用防水粉刷進行操作,而在外墻的外側上,用防水粉刷進行施工時,在外墻的外側和基頂與墻體面的交接處,為使頂棚能夠和墻面有效的連接在一起,以提高交接處的防水性能,需要將墻面防水粉刷進行延伸直至基頂的(10~20)cm處。另外,水泥砂漿的防水劑一定要足夠使水泥有效的凝結和硬化,而水化作用比較容易出現不溶性的物質,為了使早期的水泥砂漿的防水性能和和地面之間的接觸,使砂漿因干燥而緊縮后形成的縫隙大大減少,抑制發生龜裂的現象,確保防水性能達到較長期限。而在針對地下室外墻防水保護層的建設時,較為常見的水泥砂漿一般厚度是20毫米,水泥比列為1:2.5。
3.1 采用水泥砂漿保護層法的優點
相對于以上兩種方式來講,水泥砂漿保護層法是最簡便、最易施工操作的一種方法。
3.2 采用水泥砂漿保護層法的缺點
采用水泥砂漿保護層法時,防水材料的選用有一定要求的,一般情況下,如果是防水材料呈光面,這時就沒有辦法采用水泥砂漿來設立保護層。
結束語
在建設地下室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外墻的防水保護層,以保證地下室能夠防水,防止地表水的滲透或者管道的破裂對地下室的墻壁造成極大地影響。只有對地下室外墻建設保護層后,在對地下室使用時,才能夠加強地下室外墻的防水功能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地下室的安全性能以及利用率。以上三種方案都有著自身的優缺點,因此,在施工中必須針對不同的地質狀況,并結合其他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來選用不同的實施方案。使工程建設施工的質量、安全、合理得到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劉蘭鳳.地下室外墻防水保護層三種做法的優缺點比較[J].建筑工人,2013(12).
[2]張洪元,康春陽.對比地下室外墻防水保護層三種做法的優缺點[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2).
[3]董春靜.地下室外墻防水細砂保護層的施工[J].工程建設標準化,2014.
[4]付秋心.工程建設中對地下室外墻防水施工技術的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
【關鍵詞】廢渣;污染;防治
1 緒論
在當今時代里,城市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呈現出日益嚴重的趨勢,成為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在過去的時間里,引發城市污染的因素比較單一,最主要的污染性質就是生活污染,現在已經形成工業、農業、交通等多源污染的一個局面。根據前不久有關部門的調查統計可以看出,調查對象中的48個城市,其中遭受水污染的占城市居然占到了總數的91.4% ,由此可以看出在城市污染問題里,地下水污染是最為普遍存在的一項。
2 主要廢渣的基本情況
人類不管是進行生產,還是日常生活,都避免不了會產生一些廢渣,這些廢渣都屬于本文論及的范疇。隨著人類生產和生活的推進,產生的暫時無法進行利用的固體廢棄物廢渣也出現的越來越多,例如煤礦剩下的煤渣,鍋爐運作剩下的爐渣,以及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工業廢渣等,但是目前的階段里還無法對廢渣進行很好的處理和利用,這隨著而來帶來的后果就是對自然環境造成了無法避免的嚴重污染。
(1)礦渣:礦渣在日常污染的廢渣里面是占比重最大的一項,通常可以占到總量的60%左右,其中的主要組成就是采礦業產生的廢渣。根據調查,可以從數據中得知,這些廢渣里含有許多有毒的金屬元素,很容易給排放的局部地區帶來污染。
(2)鐵礦廢渣:我們國家的東北某省是我國鐵礦石的主要產區,其中有兩個地級城市每年的廢渣排放量中鐵礦廢渣都要占到40%,這些廢渣里還有大量的有毒物質,給排放的地區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3)有色金屬和硫化物礦渣:這一類廢渣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采礦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另一方面就是沒有經濟價值的廢棄尾礦。這一類廢渣中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鎘的含量可以達到0.3~0.6%、汞的含量可以達到0.1%,這樣就造成鎘和汞引起的重金屬污染,另外選礦工作還要添加一些藥劑,所以選礦產生的廢水還會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4)化工渣:東北某省有著發達的化工業,化工種類五花八門,大約有20多種,其中一項鉻污染是最為嚴重的。
(5)冶煉廢渣:主要指冶金行業在冶煉過程中產生的固體渣,比如煉鐵產生的高爐渣和煉鋼產生的鋼渣。大部分冶煉礦渣主要含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鈣、氧化鎂、氧化錳、氧化鐵。其中氧化鈣、二氧化硅、氧化鋁占90%以上。此外,某些礦渣中還含有微量的氧化鈦、氧化釩、氧化鈉、氧化鋇、氧化磷、三氧化二鉻等。目前此類固體廢渣產生量非常大,渣中含可溶有害物質如處理不當就可能滲入地下對水質造成危害。
3 廢渣對地下水的污染及特征
3.1 礦渣對地下水的污染
廢渣同樣會給地下水帶來嚴重的污染,這一類污染主要是因為廢渣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會溶解到地下水里面,使地下水的水質發生改變,水質也就隨著惡化。許多工業廢渣都可以對地下水造成污染,其中比較嚴重的一種就是鉻渣污染。舉例來說,一個廠鉻渣堆放量有25t之多,這些廢渣中含有大量的化合物,也就是六價鉻,含量高達(0 .85%),還有三氧化二鉻,含量高達( 5 .52%)。除了上面所說的鉻,還有鐵、鈣、鎂、鉛、硫化物等等污染物,這些廢渣在雨水沖刷的作用下都會很容易滲透到地下,這樣一來,地下水里面含有的六價鉻含量嚴重超標,達到了871mg/L,與正常的飲用水標準相比較的話,超過了標準1 140倍,導致了長達15 km的帶狀污染區出現,該地區主要的污染就是鉻污染。
一家石油化工廠從前的時候地下水硬度只可以達到12,其中氯含量高達12.7mg/L,酚的含量高達0.0665 mg/L,氰的含量高達0.002mg/L,鉻的含量高達0.002mg/L,汞的含量高達0.0025 mg /L。后來開始堆放1500t鉻渣在廠子里面,從此以后,便對附近的地下水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此后的十幾年里面,地下水中所含有的六價鉻含量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在當地的豐水期里面,含量可以達到0.6~2mg/L這樣的數值,與飲用水標準相比較的話,超過標準12~40倍左右。目前,6眼井已經完全報廢,但是其他各類礦渣依然對地下水繼續造成嚴重的污染。
3.2 廢渣對地下水污染特征
廢渣要對地下水進行污染,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廢渣里面的有害成分一定要與水可以融合,二是水體可以對礦渣進行溶解,并且該水體和地下水之間存在著互相補給的關系。
根據調查以及對現有資料的分析,可以發現廢渣對地下水水質具有以下的污染特征:
(1)廢渣中往往含有可以溶解于水的有毒有害成分,借助降水的溶濾作用,可以迅速滲入地下水當中,其中的有毒物質在地下水的含量之間存在著同步、正向的關系。
(2)地下水歲寒有的毒物含量在豐水期時候可以達到數值的到最高點,此后有毒物的含量隨著水量的減少開始遞減。
4 防治措施
(1)加大監測工作的實行力度,針對地下水質一定要進行密切的監測,這樣才可以及時對地下水污染狀況以及污染發展的趨勢有所了解,也就給地下水的管理和防治在科學層面上提供了大量翔實可靠的依據。
(2)認真把評價工作完成好,現階段里的地下水污染評價工作,呈現出無法統一的整體情況,評價標準和方法均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往往是根據個人的喜好和經驗出發,這樣一來,評價上就帶有了很大的局限性,評價結果往往會出現或高或低的偏差,導致最后各個地區所有的評價歸納到一起的時候,橫向對比的工作無法開展起來。所以,一定要加大評價工作的研究力度,找出最佳的方法完成評價工作。
(3)加強科學研究:污染源控制才是研究解決的重點難題,國家工業頒布推行的三廢排放標準一定要認真遵守起來,這樣才可以把環境的危害盡量減輕。
(4)針對礦山礦渣,可以選用回填采空區這樣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不僅可以復土造田,同時對林業的發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5)冶煉礦渣可以制造礦渣硅酸鹽水泥、礦渣磚、混凝土骨料等,固體廢料變廢為寶的同時,還防止了可溶部分被水溶解后滲入地表污染水質。
參考文獻:
[1]王麗楠.水環境污染簡析[M].東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54.
文獻標識碼:A
地下水作為一種重要的水資源,和地表水資源相比有著很多突出的優勢,其分布廣泛、水質可靠穩定、具有多樣性的賦存狀態。地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對于周圍生態環境有著直接影響,如果開發利用不當,易發生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巖溶塌陷等問題,因此必須合理開發利用地下水,保護地質環境和生態系統,協調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平衡,推動我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一、當前地下水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1、地下水過度開采地下水和地表水組成一個完整的水文系統,兩者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但是很多地區的地下水開發利用缺乏與下游水、上游水和地表水資源的統籌規劃,造成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水質惡化,自然生態環境逐漸退化。另外,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城市近郊井群越來越密集,農業和工業用水矛盾日益尖銳,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出水量銳減,存在著地下水過度開采、水資源污染等問題。2、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和規劃當前我國地下水開發利用缺乏科學合理的管理和規劃,地區之間、工農業之間的用水矛盾日益尖銳,現代化城市和工農業發展與地下水資源環境不協調,很多地區的地下水資源開發超出當地地下水承受能力,引發各種環境問題。地下水資源系統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影響,最主要是受到人為干預因素的影響,當前我國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還只是局部性的,沒有將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和宏觀經濟調控有效聯系起來[1],受到管理體制的限制,并且對于地下水資源系統的認識還存在一些偏差。3、缺少健全的政策支持我國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主要是分散型模式,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權威的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管理體系,使得我國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存在很多問題。由于健全的政策支持,很多地區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混亂,政府監管力度不足,導致地下水資源布局不合理、水體污染、用水浪費等現象。當前我國很多地區開發利用地下水不花錢,很多城市地下水開發利用缺乏有效的節水措施,特別是工農業用水量逐年上漲,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缺少明確的政策支持,使得部分地區地下水資源過度開采,造成大量的水資源浪費。二、地下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策略1、遵循自然規律合理開發利用地方政府應加大地下水資源的研究、評價和勘查力度,全面掌握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規律,結合當地實際用水情況,合理規劃地下水資源開發,確保開采井布置和當地水文地質環境相適應。并且,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轉化關系,注意涵養水資源,防止過度開發地下水,實現地下水資源和地表水資源的科學利用。例如,我國塔里木河流域,積極深化水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建立了行政區域管理和流域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按照責權統一、層次管理清晰、事權劃分明確、隸屬關系清楚的原則,建立了高效、統一、權威的塔里木河流域水資源管理新體制。同時,在有條件的農業區,采用井灌和渠灌相結合的灌溉方式,減少地表水的浪費,同時減輕由于地表水灌溉導致的土壤鹽堿化。2、遵循經濟規律加強地下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是一種重要的國土資源,其是有價值的。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應符合經濟規律,由于供水也有成本,因此應改變當前這種低償供水甚至無償供水的局面。按照經濟規律,加強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合理開展人工補給地下水[2],妥善處理污水,將地下水資源作為一種商品,合理進行開發利用,有效緩解我國當前水資源緊缺的問題。3、節約用水,減少地下水污染在全國范圍內提倡節水農業,實行計劃供水和節水灌溉,充分利用有限的地下水資源,確保農業糧食總產量。對城市和工業用水設定用水限額,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結合各個區域不同的人力、氣候、土地等資源優勢,統籌規劃全局流域,根據地下水資源特點,合理規劃設計,減少地下水污染。4、應用現代化科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