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道路勘察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低碳經濟;道路;勘察
低碳經濟的理念越來越得到重視,如何在低碳經濟理念下進行道路的勘察設計成為了目前道路建設中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低碳經濟理念
在全球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能源危機逐步加劇的背景下,提出了低碳經濟的理念。全球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與人口的不斷增長,生態問題已經越來越嚴峻,其中最被大家所關注的就是由于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斷增長,全球氣候變暖已經成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在此情況下,生態問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所普遍關注的問題,低碳經濟的理念就是在些背景下所提出來的[1]。
低碳經濟的理念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但是目前對于低碳經濟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是這并沒有阻礙低碳經濟理念的發展,在低碳經濟的理念下,人們開始逐步地拋棄傳統的發展模式,很多的符合低碳理念的新的技術與機制開始在經濟與生活中投入使用,人們希望通過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與低碳生活模式,促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道路的勘察設計
道路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道路的勘察設計是研究道路的行駛與道路的各個元素之間的關系的一門學科,以求在保證道路的容量、行駛速度以及與自然、地形相融洽的基礎上,行駛過程的安全、經濟、美觀與舒適[2]。
從以上對于道路勘察設計的定義可以看出,道路勘察設計的內容主要有:按照道路設計的需要或是城市整體規劃的要求,對道路經過的路線進行實地的勘察與測量,以取得實時的資料,便于進行道路的設計。在這個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體現出道路設計的初步方案而且要符合實際,力爭在經濟、安全、美觀、舒適之間尋求到平衡點;不僅要考慮到道路工程的需要,而且要考慮到道路工程與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道路的勘察設計工作不僅關系到道路工程的順利實施、工程施工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對于工程竣工后的長期效益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低碳經濟理念的道路勘察設計的實施要點
在低碳經濟理念下不僅是關注到道路勘察設計本身的要求與特點,而且應當關注到低碳經濟理念的要求,在實際的勘察設計中不能只關注道工程本身的利益,而且應當關注道路工程是否符合低經濟理念,是否符合低經濟理念的長期效益。
1、環保意識
低碳經濟與目前十分流行的低碳生活其最核心的內容便是環保,而道路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十分的復雜,也是最為緊密的,道路的設計除了考慮道路自身的各類因素以外,還要考慮到與自然環境的關系,要盡量做到少破壞自然環境與生態平衡,在今天這個生態環境日趨破壞嚴重的情況下,這種考慮是尤為必要的。道路自身的特點就決定了其在建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破壞環境的地方,而自然界中的生態系統也是極為脆弱的,在很多的環節上是不可恢復的,道路建設的施工階段的很多大型設備不可避免地會對當地的生態造成破壞,所以道路在設計時要多考慮生態方面的因素,做到即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又不會對生態造成不可恢復的破壞[3]。
2、節約意識
低碳經濟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節約,低碳經濟中的道路勘察設計時的節約主要是指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是在道路勘察設計時要考慮到道路設計施工階段時的節約問題,二是在道路勘察設計時要考慮到道路建設竣工后交付使用過程中的節約。
道路設計施工階段的節約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道路的設計施工階段時,一些大型的機械設備要消耗大量的燃油、電力等能源,而同時則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氣體,在道路的勘察設計階段就要詳細考查到道路施工所經過的路段的基本情況,力爭這些資源能夠在施工的本地就地取材、就地購買,以節約成本與能源的消耗;二是在道路的施工現場存在著存料場、施工現場、辦公區等地區的劃分,所以在道路的勘察設計時也要考慮到這些區域的合理、科學劃分,以節約各類成本。
道路勘察設計時要考慮到道路建設竣工后交付使用中的節約問題,是指要考慮到道路交付以后的日常經營活動、維護材料的堆放、管理人員的辦公等這些區域的劃分,以節約各類運輸、維護的成本。
3、資源節約能耗降低
低碳經濟最根本的要求與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資源節約與能耗的降低,使得社會經濟避免傳統的發展模式,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發展。節約資源與降低能耗已經是目前整個社會公認的發展目標,表現在道路的勘察設計中就是要節約道路建設工程的投資成本,提高道路建設中的各類物資、原材料的利用率。
節約道路施工建設工程中的投資成本,就是要在道路設計的基礎上從道路的路線設計、路基設計、橋梁設計、隧道設計等方面入手進行綜合考慮,選用與當地道路施工社會條件、自然因素、環境因素、生態因素、交通條件等都適用的道路設計施工方案。
道路路線設計。道路路線的設計是整個道路工程的基礎,尤其是在低碳經濟理念下,要正確理解道路路線設計與低碳經濟理念的內涵,深刻理解在低碳經濟理念下如何保護生態平衡、節約能源、降低能耗而又可以滿足道路設計的需要。多年的道路安全研究數據表明,當道路的平縱各項指標達到一定的值以后,道路幾何設計方面的提高對于道路安全性的提高的影響是很微小的,所以當平縱指標很大時可以放松其相應的要求,而要適當地根據施工當地的社會、經濟、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影響因素,靈活選取平縱指標中的各項參數。
各類交通設施的設計。對于交通指示牌、警示牌等交通設施的合理、科學安排可以最大效率地利用道路,并且避免各類道路資源的浪費,避免道路中各項設施的重復建設,實現各類資源的最大利用率,從而杜絕浪費,降低能耗。
路基的設計。路基的寬度與承重量,決定了道路的使用率,所以路基的設計不光要考慮現在使用的需要,而且要考慮到以后的擴張、分流以及與其它道路的連接。路基的寬度要考慮到現有車流量與將來的增加,在最大滿足車流量的基礎上,盡量少占用土地,以不浪費土地為最佳。
互通設計。低碳經濟理念下的道路勘察設計要重視對現有路網的考查,掌握整個地區的路線規劃,以確立互通的方案。在立交的設計中要特別的注意立交的間距,以避免造成利用不充分的問題,還要考慮到當地的地形等地理問題,充分地利用地形因素,避免浪費[4]。
橋梁與隧道的設計。橋梁與隧道的長度、走向、材質等都是道路勘察設計中要注意的重要方面。在勘察設計中要對當地的地理情況等有一個明確而詳細的數據,在滿足需要的情況下盡量減少長度,以避免一此不必要的浪費。
結語:
本文就低碳經濟理念下的道路勘察設計進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在道路勘察設計中節約能源、生態保護的一些建議,希望能對低碳經濟理念下的道路勘察設計的研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姚莉.低碳經濟理念與企業戰略轉型[J].商場現代化,2013,9(29):80-81
[2]張云濤.道路勘察設計質量管理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2(31):50-51.
1.道路勘察重要性分析
道路施工的勘察測量對于公路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由于公路工程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勘察測量環境艱苦、地形復雜、測量放線工作困難重重。而勘察測量工作是道路工程方向的指引,必須確保勘察測量準確、周密才能保障公路工程順利施工。因此,加快公路工程勘察測量新技術的引進與應用對于公路工程的施工及其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道路工程施工企業必須重視勘察測量工作新技術的引進,通過計算機技術、GPS技術等的應用加快道路工程勘察測量工作效率及精準度。
2.計算機技術在道路勘察中的應用分析
2.1影像提取技術在道路勘察中的應用
計算機技術在道路勘察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道路工程勘察設計的工作難度,解決了許多公路勘測過程的難題。其中以數字近景攝影測量軟件的應用最具代表性,數字近景攝影測量軟件的應用是通過計算機軟件將二維影像提取三維信息,在實際工作中只需要的是勘察測量很少的像控點,然后在相控點附近拍攝若干影像數據,就可以放進系統進行量測與重建處理。通過數字近景攝影測量軟件的應用在公路勘察測量中,利用全站儀只需勘測很少的控制點,而非專業測量數碼相機經過檢校標定后,也可以當作量測相機使用。通過拍攝工程現場影像進行匹配、定向、空三處理,解算出相片參數,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線、DEM等數據。數字近景攝影測量的應用將公路工程勘察測量中的逐點測量簡化成為“面”測量,加上自動化的引用,極大的減輕了公路工程勘察測量的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2GPS單機聯網試勘測技術的應用
由于道路工程勘察測量地理條件較差,傳統勘察測量需要多次校驗來確保勘察測量的精準度。但是隨著GPS測量技術的快速發展,GPS在道路工程勘察測量的應用越來越多。GPS系統利用24顆衛星、地面接收裝置以及用戶接收儀器組成,全天候地連續提供高精度的三維坐標、三維速度和時間信息等技術參數。道路工程的勘察測量主要利用了GPS的靜態功能和動態功能,通過接收到的衛星信息,確定地面某點的三維坐標;通過動態功能把已知的三維坐標點位,實地放樣地面上。利用GPS進行道路工程的勘察測量工作極大的提高了道路工程勘察測量準確性,降低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GPS測量技術可以實時、有效、精準的對道路工程進行準確的測量,以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
2.3計算機設計軟件在道路勘察設計中的應用
勘測—設計—成圖是道路勘察設計的主題工作思路,根據這樣的思路進行道路勘察設計必須需要通過專業輔助軟件來實現。傳統的設計、繪圖費時費力且不易修改,使用先進的計算機軟件系統進行設計與成圖可以極大的提高設計、成圖的效率。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工程師始終以現場勘測數據作為依據,在此基礎上尋求最佳的設計方案,通過專業化軟件的自動功能可以完成數據采集、整理,為設計工程師提供更加便利的操作。在設計中勘測數據整理編輯采用microsoftexcel表格方式,直觀明了,所有有關道路設計的原始數據都讓設計師一目了然,給方案的修改帶來很大靈活性。而且軟件成圖過程是高度自動化的過程,原始數據采集編輯完畢,整個設計任務也就完成了90%以上,因為剩下的繪圖部分,軟件都能自動完成,讓設計師從最枯燥無味的繪圖工序中解脫出來,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根據實際工程情況,尋求最佳的設計和施工方案,從而發揮出設計師最大的潛能。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為設計人員提供快捷的畫圖工具,盡量減少各種限制。生成的全部圖形對象均為autocad的基本類型實體,使用autocad命令畫的圖可以用軟件任意修改。操作步驟清晰明確,選項功能一目了然,應用autocad推薦的定制工具和編程語言開發。
平面線形設計主要解決道路的中心線形,適用于一般路線設計和復雜的立交線形設計。實際工程設計時,線形設計通常有兩種情況:不使用坐標的純粹線形設計;用測量坐標控制轉點和線位的線形設計,平面線形設計程序能夠識別處理不同的ucs。實際上線形設計大部分工作量在調整線形上,天正市政軟件根據線形設計工作過程,分解為直線、圓曲線、緩和曲線等幾部分,分別在不同的已知條件下進行線形設計,這種方法與道路線形設計工作程序相符。道路平面設計能完成任何復雜道路平面的設計工作,包括道路中各種交叉口接入設計、各種道路出入口設計、任意復雜綠化帶設計與編輯、各種已知條件的港灣停靠站設計、以及進行各種方式的道路樁號設計,并可對道路整體平面圖進行任意圖幅的自動分頁。
3.城市道路規劃設計中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應用分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急速發展,沿海開放地區城市建設的規模越來越大,城市道路規劃設計部門的工作負荷日益繁重。在此種情況下,地方政府開始加大投入力度以支持新技術在道路規劃部門的應用,許多城市的道路規劃部門也開始建設自己的信息系統。但此時的信息系統仍側重于規劃文檔的管理,目標是減輕經辦人員處理文檔的負擔,提高辦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辦公系統的實現方法上基本是采用Fox-pro,Dbase等軟件作為開發收文、發文、辦文的管理系統,而空間信息/圖形處理還只是處于較低的應用水乎,更沒有考慮到規劃文檔與規劃空間信息的一體化管理模式。當然,當時的計算機發展水平限制了更多地應用。在90年代中期計算機硬件的性價比得大幅提高,軟件的功能不斷加強,面向對象枝術、COM/DCOM技術、Internet/Intranet技術、網絡技術日趨成熟,為道路規劃設計信息系統登上新臺階提供了必要條件。通過現代計算機軟件系統對城市各條道路車流量的統計,對城市道路的規劃設計提出基礎建議,并由計算機軟件系統的自動生成功能,設計出符合城市、車流走向的道路。
【關鍵詞】公路勘察;設計;環境保護;措施
為了適應時展的腳步,對高級公路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隨之而來的是對環境的破壞和對環境的污染,為了人類和動植物有更好地生存空間,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改變已變得刻不容緩,我們要求人類活動對自然造成的影響不能超過自然地承受能力,以免生態失去平衡而反過來危害人類社會的發展,更加重要的是對已經破壞的自然地貌和生態環境能及時的給與修復和整理。在進行公路勘察設計的 過程中,更是要提高對資源和環境的重視程度,建設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協調進行,“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堅持環境保護和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樹立全民環保意識,搞好生態保護和建設”。在此基礎上,提出以下一些改善和保護措施。
1 強調安全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
公路工程是工人們使用的,人們置身其中的安全感是相當重要的,只有置身其中的人有充足的安全感,他的心里才能坦然,行為才能自然和符合規范,公路作為實現客貨“位移”的基礎設施,運動是實現這種服務功能的基本方式,那么,只有公路給人以安全的感覺,才能實現以人為本的原則。而公路勘察設計的根本核心是為人民服務,以滿足人類的需求為前提,從人的本能和本性出發使公路的各種功能能夠很好的適應和滿足人們的本能愿望。作為服務人員,要明白公路勘察設計是一種體現思想和思維活動的產品,它不僅需要霸氣思想滲透在公路勘察設計全過程,而且需要把思想貫徹在施工、營運的全過程。跟蹤服務更是勘察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前期工作的延伸,是理念的傳輸和接力,是收集反饋信息,進而完善勘察設計的理念。社會一直是處在移動臺的發展過程中的,人們的意識形態也是與時俱進的,而且在工程進度中,也會不斷的涌現新的技術和材料還有新的設計思潮,這就要求服務人員有敏銳的洞察力,積極地進行探討和研究,形成一種互動的設計模式,實現工程的最優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2 制定好公路的總體規劃設計,緊密結合自然地形,做到生態環保
在進行 公路勘察設計中的環境保護之前,要先明白公路工程是一項系統的綜合性的工程,它集路線、路基、路面、防護排水、橋涵、隧道、交叉工程、沿線設施、水文、地質、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施工環境、養護等多專業為一體。在進行公路勘察設計之前,要先掌握合理的公路建設模式與技術標準及全線技術指標的總體運用,要使平、縱、橫三個方面合理組合,形成立體線形,盡量使全線連續,與沿線的自然環境、地形、規劃、文物、軍事等做到盡可能完美的協調,減少各種拆遷已經對耕地的占用,充分保護好環境敏感點和水土保持工作。在勘察設計過程中,要確定好取土棄地的位置,采取有效地措施進行積極的治理,將保護環境和水土保持工作與公路勘察設計緊密的相結合。在線路的設計方法上,也要及時的更新,用曲線方法定線來取代導線方法定線,使路線隨著地形的改變而改變,這樣使路線更貼合自然、依賴于自然,同時也會使工程造價大大的降低。
3 提前做好環境水土保持方案,重視自然資源,減少環境破壞
3.1 公路建設過程中往往會占用大量農田,自然地理和生態平衡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填埋和挖坑都可能會造成水土流失,在公路的施工運營期間,建筑材料的開采,汽車及施工機械的廢棄、噪聲都會給人們帶來一定的污染和危害。對在建造過程中因修路、切割原有地形而造成了原有水系的破壞或者大量的挖方、棄方而導致原有地貌的破壞,應進行充分的考慮和研究,并提出切實有效的處理措施。
3.2 在進行道路勘察設計的時候水土流失是一個首當其沖需要考慮的因素,對環境的美化,對路基邊坡防護應根據路基填高、挖深及地質條件等應該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護措施。然而為了節約用地、保護環境,防止水土流失,應該有合理的規劃,比如:借土填筑路基適當選擇取土場,這樣就能盡量少占農田、高產地,不占用林地,盡可能利用微丘地形,選擇坡地和崗地作取土場。對不得已而破壞的高地林地,在進行取土之后,應該及時的將土層表面覆蓋腐殖土,再植上植被等。
3.3 在道路勘察設計中路基的綜合排水系統應與當地的排灌系統合理的銜接,首先是要保證路界內的水暢通排除,在此前提下不能影響當地農田水利建設以及人們群眾的正常的生產生活。尤其是涵洞的設置,一定要與當地政府和水利部門進行充分的協商和探討,以便確定涵洞的孔徑、設計標高等設計數據。
4 根據技術標準,盡最大可能維護公路與景觀環境的協調
4.1 在設計過程中最好的設計方式,就是將要設計的東西與環境完美的結合在一起,為了與環境相協調,在選線的時候就應該盡可能地少破壞待建公路周圍的地段、地形、天然林木和建筑物等,通常情況下應避免高填深挖,這對當地環境都有很嚴重的破壞,對于高等級公路的勘察設計需要經過一定的技術分析,可采用比如隧道、擋土墻和高架橋等辦法來減輕當地對景物的損害。
4.2 如何充分的利用當地的景觀也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這樣可以給駕駛者營造一種置身自然的感覺,這就需要沿路的風景盡可能的優美,這樣也可以減輕駕駛者的疲勞感,使其精神更加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中遇到線性扭曲、斷背、隘口山崖和小半徑高速的情況時,司機就會不斷的變換車速和方向,改變操作行為,這樣增加了運行難度,影響運輸效益,可能也會導致一定的交通問題。
4.3 選擇的線路周圍有可能也會有很多需要保護的動植物,在進行勘察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他們的生活習性和當地的生態條件,進而采取一些適當的保護措施,比如:建造專門的綠色通道,建立高架橋等。
5 完善公路綠化,設計和創作景觀,體現其細節藝術
往往道路周圍需要有植被來完善,這樣公路才會與環境相適應,而且更可以營造出適宜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噪聲的污染和汽車排放的尾氣對環境的破壞,在進行環境美化的時候要堅持經濟節約,因地制宜,盡可能的多用當地的苗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而且在進行植被栽植的時候,也要多樣化,在直線的道路兩旁可以種植成排的書目,而在有坡度的地方或者涵洞的地方,可以種植一些藤蔓或者花卉,起到一定的修飾和提醒的作用,這樣,沿路的風景也會變得豐富多彩。
6 結語
在進行勘察設計的時候應該結合項目的特點和時代背景,因地制宜,否則會走入一些誤區,生態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應注重客觀的規律,堅決避免極端化的情況。公路工程環境保護, 可持續發展的設計理念是靈魂,設計手段是核心,施工過程是保證,在公路勘察設計中對環境的保護是需要考慮的首要前提,以避免不必要的環境污染和對生態的嚴重破壞。
參考文獻:
[1]許尚。對公路勘察設計理念的探討.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j).2009(10)
[2]王永紅.淺談如何提升公路勘察設計理念.科技促進發展(j).2009(4)
[3]喬朝興.道路勘察設計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中國高新技術企業(j).2009(1)
關鍵詞:高速公路;數字化技術;勘察設計
高速公路勘察設計與一般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有著本質區別,許多新技術的應用都亟待探索和研究,先進的勘察設計技術是保證工程項目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控制著工程的整體質量和工程建設周期。
1我國公路勘察設計中的部分新技術
1.1高分辨率衛星遙感技術(Google地球的應用)
高速公路建設主要有改建和新建,目前我省以新建項目為主,這就需要大范圍的走廊帶選擇,需要了解項目控制點附近的地形、地貌、路網分布、土地利用及沿線自然與環境因素等。衛星遙感技術以其豐富的地表信息和直觀圖像就在路線走廊帶以及路線方案優化、比選方面提供了一種非常好的選擇。下面就以Google地球在勘察設計中的應用作一些分析:
Google地球是美國Google公司向公眾提供的一種三位數字地形圖,利用它可以直接生成路線走廊帶選擇時需要的大范圍、大比例尺的地形圖,且根據工作階段的不同,可以轉化成相應比例尺的數字地形圖。Google地球解譯出了區域路網、地表附屬物、自然地理地貌等各種最新的自然、經濟現象,在路線走廊帶優化、比選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
(1)衛星不受空域和地面障礙物的限制,能迅速獲取全球任何地區最新的立體影像;(2)可直接生成1:10000數字地形圖,僅用少量野外控制點且不必嚴格控制點位分布即可生成1:5000~1:2000數字地形圖,這對困難地區獲取地面數據具有極大的價值;而且由于視點高,其攝影死角比航攝更少,可獲取更隱蔽地區的資料;(3)它提供范圍大、面積廣,因此更有利于路線走廊帶的優化選擇,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在前期工作中大大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
1.2數字攝影測量
數字攝影測量是近年來廣泛應用于高速公路及二級公路勘察設計過程中的一種新技術,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自動測圖和數字測圖。數字攝影測量與傳統攝影測量的區別在于它是利用相關技術自動處理數字化影像,是完全數字形式的。這種全數字化、全自動化的測繪方式為公路勘察設計的數字化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1)采用航攝像片減少了大量的外業測圖工作,外業測量工作簡化為像控點布設、控制點布設及新增地物的調繪,這樣就可以為公路勘測設計提供大比例尺地的形圖,供紙上定線和方案比選使用。(2)通過立體觀察,充分利用航片豐富的影像信息進行規劃、選線、經濟調查、工程地質遙感分析等。(3)借助于數字攝影測量,直接產生設計所需的地表三維坐標數據,建立工程數字地面模型,為公路測設自動化系統提供原始地形數據。
1.3GPS-RTK測量
GPS-RTK三維測量技術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測量方法,廣泛用于各種測量中,克服了常規測量種的許多不足(如常規測量通常是平面測量和高程測量分別實施,這樣就存在著視線不暢、水準高程測量困難、工作強度大、工作效率低等),對常規測量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套很好的解決方案,加快了工程勘察設計進度、解決了勘察工期短的問題,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使得工程建設能夠如期、順利、保質保量完成。
(1)大量節約了人員的投入,從而減少物力的投入,提高經濟效益。(2)測量不受視線的限制,提高了測量速度,保證了勘察設計工期,從而保證了工程建設工期,提高了項目的社會效益。(3)克服了傳統測量方法因轉站過多而引起累積誤差的缺點,有效控制了測量精度,保證了工程建設質量。
1.4三維數字地面模型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不斷提高和深入發展,數字地面模型廣泛應用于各類工程活動中,是計算機輔助技術的核心之一。目前公路勘察設計軟件行業中,都把數字地面模型作為自身的亮點和特點來搶占市場份額,也得到了同行業工作者的認可和重視,這也是數字地面模型在公路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目前主要有緯地道路設計軟件、海地道路設計軟件、Bid-Land道路設計軟件以及AutoCAD2008以上版本中鑲嵌的Civil3D等均可建立三維數字地面模型。
數字地面模型可以用來進行公路平面、縱面、橫斷面進行設計,計算其相應工程數量,從而進行路線方案的取舍。由于不需要大量的外業工作,投入少,故可大范圍、多角度的進行比選研究。
2應用實例
貴州省普定至惠水高速公路普定至安順段暨安順西繞城高速公路工程位于黔中腹地安順市境內,是《貴州省高速公路網規劃》“678”網及4個環線中安順環線的主要組成部分,項目全長48.47公里,主要特點有:
(1)地處黔中腹地的安順市,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巖溶比較發育。(2)所經過地形平坦,多數地段均屬于基本農田保護區。(3)是安順市的環線,規劃區范圍大,且安順市是我省的主要軍工企業集居地,沿線工業、廠礦、水庫分布較多。(4)區域內路網發達,沿線區域內鐵路有轎子山煤礦專用鐵路、貴昆鐵路及規劃的貴昆高速鐵路;公路有清鎮至鎮寧高速公路、G320、S102、S209、縣道以及沿線的通鄉、通村公路。
本項目的特點決定了在本項目勘察設計過程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對項目的認真研究和分析,在本項目的勘察設計中需要堅持的重點和克服的難點主要有:
(1)需要大范圍的研究路線方案,盡量避開基本農田、規劃區、水庫及巖溶路段。(2)路網發達,路線走廊帶及路線方案比選范圍寬,困難大,路線方案控制點多,需要繞避的結構工程多。(3)如采用傳統的勘察方法,工作量大,需要調繪的結構物多,周期長,效益低。
基于以上分析,在本項目勘察設計中,充分應用現代測量技術和現有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介紹如下:
2.1Google地球的應用
在本項目中,Google地球的應用貫穿了整個過程,從走廊帶研究到方案選擇,再到設計匯報等均多次用到了Google地球。在走廊帶選擇及方案比選階段,由于Google地球提供了比較詳盡、清晰的地表建筑物,使得所有可能的走廊帶均變得真實可見,克服了在地形圖上選擇時遇到的路線走廊帶在地形、地貌上可行,而結合沿線地表附屬物時就不可行的問題。減少了不必要的內業工作和現場踏勘工作,節約了項目勘察設計成本,縮短了勘察設計周期。在項目后期階段,主要是將設計成果還原到三位圖片上進行項目匯報,這樣設計成果直觀、清晰、易懂,匯報得到了主管部門和專家的好評,為單位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2.2數字攝影測量和三維數字地面模型
v在本項目的勘察設計中各個階段均用到數字攝影測量和三維數字地面模型,是本項目主要數據來源的基礎。生成全線1:5000正射影像地形圖,用于初步設計方案研究;生成1:2000三維數字地形圖用于紙上定線和建立數字地面模型,這一技術應用比較成熟,在此不再贅述。
2.3GPS-RTK測量技術
在本項目外業測量期間,全測量過程均運用了GPS-RTK測量技術,使得測量人員和測量成本節約了約1/3,改善了測量工人的工作環境,節約了開支。解決了采用傳統測量方法工人勞動強度大、測量視距、溝谷的影響。縮短了測量工期10余天,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結語
通過對現有數字技術的分析并結合貴州省普定至安順高速公路暨安順西繞城高速公路項目中數字化勘察設計新技術的應用介紹,探討了數字技術在高速公路勘察設計中的必要性和經濟性,為高速公路項目勘察設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例。
參考文獻
關鍵詞:公路工程;勘察設計;新理念
1 安全理念應以人為本
公路的使用最終都是由人來完成的,所以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這就需要在公路工程勘察設計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這也是實現安全理念,因為處處、時時將人的安全放在首位,那么工程的質量才能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1.1 公路的線形設計
(1)公路線形設計是確保行車安全的重要因素。質量優良的公路前后段落的連接很順暢,還是均衡連續,極限平縱指標的組合是不應該出現的,長直線的盡頭也不應出現小半徑的平曲線。(2)做好長陡縱坡的設計。坡長的限制沒有達到標準的情況下,就會增大上坡追尾事故的發生幾率,此路段的通行能力也會相應的受到影響。如果沒有達到平均縱坡的標準,就會增大上坡熄火的可能性,并且下坡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也增大了,這樣會使車輛處于不安全的狀況。因此,設計長縱陡坡時,要設置好標識、避險車道和爬坡車道,這樣車輛才能達到安全行駛。(3)司機的視覺安全要充分考量。設計時,在同向平曲線間的直線段上不建議設置凹形豎曲線,司機也就不會產生反彎錯覺,一個平曲線內所包含的豎曲線也不要過多,這樣在車輛的行駛中才能確保安全。
1.2 公路安全設施設計
設計公路項目時,要將各種安全設施進行完善的設計,例如指示標志、警告標志、標線以及防眩板等,這樣做是為了最大限度地確保行車過程的安全性。
1.3 行車視距與平交設計
(1)應盡量的歸并平面交叉的數量。(2)為了保證排水的順暢性,并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不建議將平交道口布置在多肢道路下坡的交匯點處。(3)平交區域相交道路的縱斷面不應過陡,應盡可能的平緩。(4)被交叉道與主線建議采取正交的處理方式。(5)所設計的平面交叉必須滿足通視三角區、引道視距以及安全交叉停車視距等方面的要求。
1.4 低路基設計
低路基設計是公路工程項目的理想方法,高路基的弊端在于很多時候司機無法控制車輛,所以發生事故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強了。所以無論是從公路的運行安全還是車輛的行駛安全上,低路基設計是最佳選擇。
2 環保理念
近年來我國的經濟社會獲得了巨大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經濟的發展也破壞了環境,所以現階段我國大力提倡環境保護,環境保護也滲透到每一個行業的發展。而在設計公路工程中,也不例外。從總體上來講,應本著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原則,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生態環境。(1)要對施工現場周圍的環境特點進行充分地考察,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盡可能地保障施工工作能夠不破壞環境,與自然界融為一體。(2)節約土地資源。設計工作的過程中,絕對不允許存在深挖高填的情況,隨彎就勢是較為理想的方法,正確對待老路,這樣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土地資源不受到破壞。(3)做好對被公路切割的土地水系的恢復工作。當所有的施工完成后,要及時地整治公路沿線兩側的土地資源,還要做好環境的修復,這是保護環境的有效途徑。(4)如果在前期的勘察工作中發現名貴的樹種或保護建筑時,就必須在選線時想辦法避開,無法躲避的情況下,必須采取措施對其進行保護。
3 服務理念
公路勘察中重點要關注的內容就是質量,設計的過程中也要以質量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除此之外,人民群對于整個工程建設的滿意度也是必須要重視的方面。眾所周知,道路是作為社會發展的基礎設施而存在的,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要重點考量噪聲和水害等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會在很大程度上對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影響,而我們所要講的服務理念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1)野外的調查工作和設計內容的復核工作都要做好,要準確把握構造物的位置,還要更為科學地處置進口處和出口處的排水口。(2)路基施工的過程中要設置有效的防護措施,這樣做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出現質量問題。(3)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公路交叉道具有合適的數量,使潛在的安全隱患能夠得到最大化的消除。(4)通道的孔徑要進行準確的把握,使排水系統具有一定的通暢性,這樣即使再雨量大的季節,也不會出現積水的情況。
4 創新理念
勘察設計工作要想真正落實到位,還要依賴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這樣才能使設計工作更加精細,使公路工程的質量能夠得到最大化的保障。(1)指標和標準。技術指標因公路建設的不同而不同,其主要受到交通量、使用功能、遠景規劃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應對這些指標做到靈活掌握。不同類型公路的評定標準也不盡相同,此時就要結合本地區的地形地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樣才能保障公路的適應性。(2)防護與排水。要對本地區的地形地貌、氣候條件進行細致的勘察,將各種因素都充分考慮后來設計排水,散排或矩形溝加蓋板是比較理想方式。路基要有科學的防護措施,要與自然環境相融合。(3)邊坡形式與坡率。設計邊坡時要更為靈活一些,重點考慮施工現場的地形地貌、土壤類型、路基高度等,以上這些是確定路堤的邊坡坡率的關鍵。另外,還可以適當的放緩坡率,這樣一旦出現安全事故,有利于在第一時間里解救受困車輛。(4)橋涵構造物設計。設計橋涵等各類構造物時,先要將本地區的水文情況進行徹底的調查,還要結合地理條件,這樣工程各個結構的參數才能符合要求,也具體一定的科學性。應充分的保證構造物的整體運行質量,除此之外,還要最大限度地節約工程量。(5)路側綠化。除了要掌握施工現場的環境外,還要了解工程的范圍,使整個綠化更加科學合理。全線不應布置同一類樹種,樹種的配置要體現區域性。品字形是較為合理的種植方式,這樣能夠與環境更加和諧。
5 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使我們充分了解到公路勘察設計在整個工程項目中所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工程項目質量得到根本性保證的關鍵,所以對其應重視起來。而在新的發展階段下,我們必須采用更為科學的理念來使勘察設計工作與時展同步。所以文章提出了幾個關于公路勘察設計工作的新理念供業內人士參考。而作為公路勘察設計的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存在的重要意義,在平時的工作中注意積累經驗,不斷充實自身的理論知識,還要積極學習新的知識、技術,將各種新的理念良好地運用到工作中,究其根本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公路勘察設計的質量,進而使整個工程的質量達到要求。此外,還要實現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便于公路事業的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施有志.公路工程建設新理念的探索與實踐[J].中外公路,2011(2):16-17.
[2]王健.公路勘察設計新理念在公路設計中的應用[J].交通科技,2015(6):21-23.
[3]張婷婷.對公路勘察設計新理念的理解[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0(3):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