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園林設計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低碳;風景園林;功能特點
文章編號:2095-4085(2015)05-0053-02
國民經濟迅猛發展,城市化進程也隨之加快。人們的生活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氣候變暖已經越來越嚴重,環境問題已經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現代人類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重視城市的規劃以及生態環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風景園林的營造不僅美化城市環境,還肩負著改善環境質量、凈化空氣的職責。
1低碳園林的概念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低碳經濟已經逐漸的成為了我國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主旋律。顯然,要想讓社會的發展具備持續性與穩定性,各行各業在發展過程中就必須堅持遵循低碳、環保的理念。特別是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大規模的工業基礎設施、房屋等建筑不但極大的消耗了木材資源,同時很多材料也會在不用程度上為城市的空氣帶來污染。
長期以來,人們針對于城市的美化以及空氣的凈化主要都采用了園林建設的手段來實現,但面對如今這種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局勢,僅僅依靠這樣的手段來實現對城市的美化以及對空氣的凈化儼然是難以實現的。應該逐步開始將低碳概念融入到園林建設之中,這即是所謂的“低碳園林”。什么是低碳園林呢?第一,低碳園林在設計方面始終都本著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最大限度的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降低園林的能耗以及減少后期的管理維護費用。低碳園林在現代化技術手段的應用下,能夠有效的讓水土資源實現循環使用,從而讓園林景觀形成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循環體系。第二,低碳園林建造過程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建筑材料以及添加劑等,都要做到無污染。景觀綠化的建造始終都是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的基礎上進行的。
2功能特點
2.1提高能源效率
風景園林建筑設計的結構,只有具有較高的能源利用率,才能真正實現低碳環保的效果。不難發現,傳統的風景園林景觀建筑在營造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儼然是巨大的,并且其能源的利用率也相當低,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將嚴重阻礙著整個風景園林低碳環保的發展。而作為風景園林建設郭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綠化在實現低碳環保的發展目標中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無論任何風景園林建筑,其中使用木材最多的即是綠化區域,其綠化帶的能源消耗量也基本上占據了整個園林建設所消耗能源總量的一半。不能否認綠化園為園林建筑增添古典氣息,但這種對古樹的大量砍伐勢必將對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影響,最終必然會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生態威脅。實現對能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對能源消耗的降低,進一步發展低碳風景園林建筑是十分重要的途徑。具體來說,在低碳風景園林的營造過程中應該對以下幾個步驟引起重視:一是在低碳風景園林的營造過程中,相應的建筑設計師應該制定出科學、合理、高效、完善的建筑施工方案與目標,以此讓風景園林的建造工程能夠有條不紊的開展;二是在建筑過程中,相應的技術研發人員應不斷加強對低碳環保技術應用性能的考察,并針對各種技術應用的特點、弱電、漏洞等,制定出合理的改進方案。
2.2降低能源消耗
風景園林建設領域的高能耗現象非常突出(尤其是城市中的風景園林)。這些高能耗貫穿于整個風景園林建設過程的各個階段。低碳風景園林的營造能夠有效的降低能源消耗。具體來說:一是在選擇材料時,應該堅持“本地”或“就近”原則,這即能夠讓在交通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量得到大幅降低,從而讓整個能源的消耗得到減少;二是通過低碳材料來代替高碳材料(如減少水泥、鋼材等的用量),減少風景園林建設中的碳成本;三是在風景園林中對低能耗技術與產品以及可再生能源等進行大力的推廣與應用。比如,可以通過對由太陽能光伏來發電的路燈來實現照明等;四是堅決抵制那些僅僅為了景觀效果而設計出的高耗能構筑物或建筑,如容易散熱的薄墻體、大面積的玻璃墻等。
2.3增強碳匯功能
將綠色植物的碳匯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儲存在土壤或植物根系中,實現對碳匯的擴大。根據測算,草坪每年吸收大約860kg/hm2碳當量、針葉林每年吸收大約920kg/hm2碳當量,而林木每生長1m3,平均將吸收1.8t的二氧化碳。根據這樣的測算,可以看出無論是保護濕地、植樹造林,還是提高城市綠化率、集約利用土地等,實際上都是固碳減碳的過程。而低碳風景園林的營造所提倡的即是對綠色植物碳匯功能的充分利用。低碳風景園林在營造的過程中,要進一步提高風景園林的碳匯功能,對以下幾個方面足夠重視:一是少建草坪廣場與大面積硬地廣場等;二是限建耗能較高的人工噴泉或瀑布等;三是多建生態景觀、多建有助于增氧以及能夠減少熱島效應的林蔭地等;四是盡量保量自然河水、湖水、山體等的原始位置。風景園林的碳匯功能必將得到實質性的提升,城市生態環境的質量也將得到有效改善。
園林鳥瞰畫主要是采用鳥瞰的角度描繪出來的園林總體或較大面積的園林立體效果圖。它能表現或顯示大面積的地面起伏,建筑物、植物和各種景象的內部或外部的形體,與目睹到的實況間的關系。
繪制園林鳥瞰畫的目的
園林鳥瞰畫共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做園林設計用的鳥瞰畫,另一種是成為繪畫藝術的園林鳥瞰畫。這兩種園林鳥瞰畫的繪制出于兩個目的: 一是,用來顯示園林工程的藝術和立體空間效果,叫園林鳥瞰示意圖或效果圖。主要是作為工程設計、工程審閱用。工程技術人員經常把這種鳥瞰畫與工程設計圖裝釘在一起,供園林、市政主管或施工人員了解設計意圖。這種畫的特點,是要求有藝術性,但突出強調真實性和科學性。二是表現作畫人對園林美的獨特感受,供觀眾作藝術欣賞用,叫園林鳥瞰畫。這種園林鳥瞰畫,獨立于和有別于工程示意圖或效果圖。其特點是,表現作者主觀感受的一面。特別強調獨立的藝術性和審美性,不十分要求真實性。
鳥瞰畫形成的特點
1. 視線受阻面減少
在平視中,視線只能看到正面的一個物體,后面物體都看不到。視點抬高以后(高視點),視線受到的阻隔減少,可以從前面物體的上方,投射到后面物體上,不僅能看到前面的物體,還能看到后面的物體。
2. 視線面積增大
高視點,調整了物體的正側和上面的透視變形關系,加大了物體下端表現與視平面的面積。如果視點為原高度的二倍,視圈面積就差不多是原面積的四倍,呈平方比。因此,在畫面上垂直于地面的物體上大下小。
3. 物體變形減小
采用焦點透視,畫面中的所有景物透視點都向一點集中,使前后左右的景物形體透視變形加大。而抬高視點后,同時再把視點不斷向左右移動,變換視點位置,使景物呈現多焦點透視形式,同一畫面中的前后左右景物、形體的透視變形就會減少。
4. 景物表現完整滿意
鳥瞰畫,在繪制中除了高視點和游動視點外(左右移動),為了求其圖畫效果,有時在構圖中,還綜合采用軸側透視法、三遠透視法、轉動視點法(轉椅法)、伸縮視點法(伸縮法),使畫面不受視點、視域限制,沖破焦點透視僅限于一個視域內作畫的法則,也了近大遠小的客觀規律。
鳥瞰畫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價值體現
1. 鳥瞰畫對園林工程設計的意義
鳥瞰圖,對園林工程設計的表現和園林風景的描繪有著特殊的意義,具體表現在:
(1)一般園林都分景區和景點。它們之間有一定的視覺阻隔。鳥瞰視點高,視線受到的阻隔減少,視域內容和面積增大。用一般立體圖,難于同時表現那種大面積的效果。而用鳥瞰畫來表現就比較容易些。
(2)在鳥瞰畫中,平行于地面的平置圖形透視變形較小。因此,不少難以在平視圖、立面圖中表現的平面設計思想,用平面圖又無法表現的某些立體效果,用鳥瞰圖就可能得到較好的表現。比如,形狀復雜的大型花壇、水池、假山群以及形狀復雜的平面布局等等。
(3)鳥瞰畫的畫面與地面可以不垂直,能造成特殊的視覺效果,表達特殊的視覺感受。這方面的例子很多。如,表現皇家園林屋頂的金碧輝煌同松柏的蔥郁蒼翠之間的強烈對比,表現黃鶴樓與武漢長江大橋的風格差異,表現天壇祈年殿藍色的圓頂在全國象征涵義中的主調作用等等,采用鳥瞰畫方式,都是比較好的。
(4)有些鳥瞰畫里的景物,上大下小,加上在俯視中的人、建筑物、樹木等較低的形象的高度透視縮減十分顯著,這就使高塔、樓閣等在全圖中統率作用更為突出。比如,有一幅法國浮勒·維貢府府邸花園的照片就是從直升飛機上拍攝的,把龐大的建筑與分布在中軸線附近的花壇、水池、噴泉、雕塑等矮小的形象放在一定的角度下,對比十分強烈,突出了建筑物在花園中的統率地位,這種效果是用其它拍攝角度難以達到的。
(5)鳥瞰畫由于采用了高視點、游動點、軸側投影、轉動視點法、伸縮視點法等散點透視方法,在園林描繪中,不受視點、視域的約束,也不受近大遠小規律的限制,可隨著設計或繪制人的意思靈活地將各種景物歸納統一在一個畫面里,這為真實地表現園林提供了方便條件。
2. 鳥瞰畫在園林專業中的作用
全面、忠實、直觀、形象生動,是園林設計鳥瞰畫的四個具體要求。達到了這些要求的鳥瞰畫,就能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作用。
(1)直觀地揭示示意圖的作用
一項園林設計的示意圖和效果圖,單從文字和藍圖上,是較難把握的。風景效果圖的好壞,是設計者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一切與園林風景建設相關的人共同關心的問題。他們希望了解設計意圖和切實保證風景效果。
(2)查證作用
理解了上述四個具體要求,就有可能促使設計者重新認識自己的設計,分析設計的得失,檢查設計意圖與可能產生的效果之問的聯系,幫助印證某些嶄新的設計思想,查對在藍圖中很難察覺的疏漏或失誤。為進一步修改設計指明方向,以避免無法挽回的后果。一些新的設計思想,當它們還只是隱含在藍圖中的時候,很可能難于被人們理解和接受。但當它們畫成示意圖或效果圖時,就可能得到較好的反應。
(3)宣傳作用
園林風景中的空間變化十分復雜,說“步移景異”,是毫不夸張的。山石、竹木、建筑、水體、路徑、地形等造景因素的組合方式,也是千差萬別的。沒有經過嚴格訓練,要憑借藍圖對園林風景的實際形象作全面的想象,幾乎毫無可能。有了鳥瞰立體示意圖(特別是效果圖),這個問題就解決了,一般人都能看懂。因此,它是一種常用的宣傳手段,可以用直觀的景觀形象把藍圖中的設計規定向觀眾傳揚,使他們理解并支持設計意圖。
(4)供審批參考作用
示意圖或效果圖,是主管部門審查藍圖的重要參考材料。通過鳥瞰立體示意圖、效果圖,審查人能較快較準確地理解設計意圖。對設計的科學性、藝術性、可行性和投資效益之比等等,也比較容易地作出判斷,設計方案通過審批就會順利些。反之,就很可能要多費些周折。
在園林設計中,想要使傳統園林設計和現代園林設計相契合,需從實際出發,對傳統園林設計中存在的問題予以客觀分析。其存在的問題,體現在很多方面。一是,設計思想方面。就傳統園林設計作品而言,很多作品都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充分展現不同時期的社會風俗氣息,受到當時社會思潮的影響。由于民眾過分相信迷信,使當時所設計的園林景觀大都不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創造力,不利于園林事業的完善。二是,功能方面。對于傳統園林設計來說,觀賞型使其具有顯著特征。因為當時的園林設計主要是為一些少數人服務,比如,宮廷。三是,空間方面。在空間尺度方面,隨著傳統園林的不斷發展,園林內的活動增多,具有更多的功能。隨之,在園林設計中,應用到其中的景觀建筑物也不斷增多。以此,傳統型園林設計所具有的空間尺度不斷擴大。四是:傳統園林設計內容方面。山水等自然景觀是其核心的設計元素,而自然景觀、建筑物之間的融合已成為傳統園林設計的一大特色。但這些設計風格并不能使景觀建筑所具有的功能得到更好地呈現。隨著時代不斷演變,傳統園林設計雖然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過分融入人為因素,忽視自然景觀的作用,使所設計的園林作品缺乏一定的自然趣味性。此外,以元素堆砌形式的造園較為普遍,沒有對園林植被的栽培引起重視,不能更好地呈現對應的自然景觀意境。
2現代園林設計概述
就現代園林設計而言,以多個領域基點,比如,植物、美學,以傳統園林設計理念為紐帶,改造自然環境的思維過程,加以應用的對策。對現代園林設計來說,它不同于傳統園林設計,主要具有這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園林設計的目標對象,更為廣泛。其次,設計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最后,用于其中的材料也具有多樣化的特點。現代園林景觀不僅能夠滿足人們各方面的客觀需求,還為園林事業的進一步完善做好鋪墊。
3園林設計中傳統與現代的契合
第一,在傳承傳統園林設計時,需要尊重新時期發展的客觀規律、文化特點。具體來說,所設計的園林作品在充分展現我國傳統文化價值的同時,也需要具有其現代社會的特征。第二,在園林設計中,需要注重細節、實用性。對于二者的契合來說,需要同時展現二者不同的特點,也要能夠滿足新時代社會群眾各方面的需求。由于傳統園林設計具有較好的觀賞價值,注重園林設計的細節,需要把它應用到現代園林設計中。這樣在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實用性,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人們大眾。第三,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現代園林設計中,很多自然景觀都是自然景觀與園林設計之間的巧妙結合。以園林中的假山為例,它是園林設計中經常用到的元素,但它并不完全屬于自然景觀。主要是因為它是施工者精心雕琢的結果。以園林中的小橋流水為例,它也是施工者的“刻意安排”。因此,在二者契合過程中,現代園林設計需尊重自然,回歸自然,盡最大可能使園林中的景觀呈現出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充分展現回歸自然的設計理念。下面便是現代園林設計與古代園林設計契合的景觀圖。
4結語
當前綠色低碳的環保理念在各個行業中都得以貫穿和深入,在園林設計工作中也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本文分析了當前園林設計中存在的誤區,介紹了低碳理念下園林設計原則,研究探討了低碳理念的園林設計方法,以供相關單位參考。
關鍵詞:
低碳理念;園林設計;研究
面對當前世界范圍內嚴峻的環境問題,低碳理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認可與重視,當前在各個行業中,低碳理念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就園林設計領域而言,將低碳理念與園林設計工作相結合,是體現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具體表現。本文結合低碳理念與園林設計的相關研究,對低碳理念下的園林設計進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當前園林低碳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1過于追求園林的“檔次”
這里所說的“檔次”,是指園林設計師在進行園林設計時,過于追求園林的氣派、奢華、規模,追求園林設計后的獨一無二,選用進口和高檔的材料,崇尚以貴為美,而忽視了園林設計所處的環境條件、服務對象及所處的功能區域等因素,導致碳成本過高,沒有合理利用當地特征,只有外觀上看上去豪華而已。
1.2園林設計表面化,生命周期短
所謂的園林設計表面化,是指園林設計趨向于表面化的表達方式,盲目追求一些國際化的園林設計風格,過于看重風格化的設計方式,致使很多園林設計讓人產生審美疲勞感。一種風格的形成往往是經過長期累積才能形成的特色模式,而在園林設計上如果盲目照搬,那些表面化及風格化的元素往往只有很短的生命周期,還會造成資源浪費等問題,不符合低碳理念的設計要求。
1.3園林設計不尊重地貌特征
園林設計時,需要先做好現場實際勘察,然而在實際情況中,一些園林設計師往往更注重個性化的表達,忽略或淡化了現場的實際情況,一些自然資源和當地特色也沒有得到開發和利用,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違背了低碳理念下的園林設計要求。
2低碳理念下的園林設計原則
2.1通過適地種樹增強園林炭匯功能
在配置園林的植物時需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分析植物特點同園林整體是否協調;其二,考慮各種植物在不同季節時的特點和變化;其三,要分析不同地域的特點,選擇最合適的植物進行配置,遵守“適地適樹”的基本原則,以此來保證植物的成活率。目前園林植物碳匯功能的實現是主要的發展目標,所以必須要增強植物群的固碳能力,打造最科學低碳的園林。另外在配置植物時要多加入鄉土植物,充分發揮出固碳釋氧的作用,以此來降低能源的損耗,增強園林的固碳能力。
2.2通過適地適景增強園林生命周期
園林景觀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幾千年,在這個過程中與歷史、地理、文化都有著不可分割的直接聯系,不僅能夠體現出社會的需求,更能直接地反映出審美的取向,是連接生活和生產的重要紐帶。所以在設計園林的過程中必須要分析當地的地理情況,突出當地的景觀以及自然美,打造出特有的個性和美感。在設計園林時要嚴格遵守“適地適景”的基本原則,重視低碳環保的理念,以藝術、環境作為大背景來開展園林的設計工作,最大可能地減少低碳排放,凸顯出園林景觀自然的特點,增強園林景觀的生命周期。
2.3通過因地制宜減少地形改造能耗
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自然風景非常秀美,對于這種地區而言只需稍微加工、點綴即可造就非常美的風景,但是對于自然條件不好的地區則要進行修整,修整要以整體的規劃以及園林的性質作為基本內容,調整地貌、地表、地形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要盡可能精煉地完成地形塑造,避免大規模地整改地形,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盡量保持原有的地貌、地形,一方面能夠減少人力、財力的消耗,另一方面也能實現環保低碳,起到美化環境的重要作用。
3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園林設計方法
3.1科學地設計植物
在園林設計中,樹種種植與設計是一項主要工作。低碳理念下的樹種種植應根據場地情況來設計,根據低碳理念,需考慮到不同植物在不同季節的變化,注意植物特色與園林景觀的協調性,再有是樹種的選擇與種植是否符合當地氣候環境的成長規律,充分考慮到場地特征來進行植物物種挑選。同時還要合理分布植物種植,側重一些鄉土植物的選擇,通過合理搭配保護當地環境,提高生態的穩定性。
3.2在水體設計中體現低碳理念
水體設計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于低碳理念下的園林設計中,水體設計不僅要考慮水體景觀效果,還要研究水體的生態性。首先,可以通過水體設計來提高園林內的空氣濕度,降低溫度,發揮氣候條件的作用,但也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考慮水源條件,避免過度消耗資源。其次,水體設計要得當,避免出現破壞生態資源及浪費水資源的問題。根據低碳理念的水體設計,應注意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天然地表水的利用為主,如果條件不允許,則可以考慮雨水收集及凈化等方式來進行處理。最后,對于景觀水體設置過濾清潔系統,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當一些廢水無法循環利用時,在廢水處理過程中不應對環境造成破壞。
3.3選擇低養護成本的材料
在園林設計中通過選用低養護成本的材料,也可以充分體現低碳原則及設計理念。例如,在園林設計中種植一些抗性強和生態型的植物,就可以在既保證園林美觀基礎的前提下,降低園林種植植物的后期維護成本,植物培養過程中不必花費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再比如,園林設計中涉及到一些建筑材料的選擇,在這一方面需要綜合考量材料的耗能指標及使用周期等因素,以確保建筑材料的選擇符合低碳理念要求。
3.4科學有效地利用能源
低碳理念下的園林設計,應該充分地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與可循環能源,在低碳園林的設計過程中,盡量使用低耗能的技術與產品,以實現園林設計的高效益。例如,在園林設計中充分利用太陽能資源,實現路等照明;再比如利用雨水收集系統進行園林灌溉等,充分體現低碳理念。
3.5園林地形設計中體現低碳理念
園林實體由四項內容組成,分別為構筑物、建筑、地形以及水體,其中地形最為重要,也是基礎、依托,所以構建園林景觀之前必須要分析和研究地形。地形關系到整體的安排和設計,影響著水體的布置,影響著道路的選線,也關系到景觀地區的氣候,對于氣溫較高的地區,景觀設計可以引導風力穿過洼地,實現通風降溫,要想阻擋風力則可以建立土方。另外地形還關系到地表排水問題,對于平坦地區容易發生積澇,對于陡峭地區容易出現水土流失,所以在排水設計時要構建出合理的地形,體現出低碳環保的理念,更好地提高園林設計的合理性。
4總結
綜上所述,低碳理念與園林設計工作相結合,可以有效改善當前環境,促進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當前全球氣候逐漸變暖,這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世界各國都應堅持低碳理念,避免給人們生活環境帶來更大的危害。相信隨著低碳理念與園林設計聯系的日益緊密,園林設計工作的發展將會邁向一個新高度。
作者:陶濤 單位:四川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唐海燕.基于低碳理念的園林設計模式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15(7)
關鍵詞:園林設計;園林空間;技術研究
創造一個既具有特色,又富有美感的園林藝術空間是園林設計的終極目標。在全球經濟與文化的影響下,傳統的園林設計理念顯然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人民的日常需求,如何與時俱進的進行園林設計與創造性的布置園林空間,已成為當今園林工作從事者的首要問題。
1園林設計的概念與理念
園林設計作為工程項目建設任務的一部分,是通過藝術和技術手段對工程所涉及的自然、建筑和人類活動等關系的總結和歸納,從而構建和諧完美、生態良好及景色如畫的建筑空間。隨著園林設計形式日益多元化,在現代各種主義及思潮紛爭的條件下,現代園林設計將自由與多元化特點充分的展現出來,其構圖強烈,幾何線條簡潔,以及形式自由多樣,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完美的結合起來,給人們營造出一種輕松愜意的園林活動空間。
2現代園林設計的特點
現代園林設計過程復雜,是創造性、雙重性、綜合性與社會性的結合,其具體表現特征如下:
2.1創造性特點
設計過程中創造性的體現不僅需要設計師具備一定的想象力,還需要具備開放的設計思維,由于設計過程中必然存在很多的矛盾與問題,因此,只有設計師充分的發揮思維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設計出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現代化園林作品。
2.2社會性特點
對城市空間環境而言,園林綠地景觀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是對其社會特性的體現,該特性要求園林設計工作進行時應以平衡社會效益和個性特色為主題,找準一個可行的切入點,創作出一幅體現人性的作品。
2.3雙重性與綜合性特點
設計者需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般情況下,設計方案應遵循先功能后形式的原則。與先形式后功能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于切入點與側重點不同。先功能是以平面設計為起點,以功能需求為重點研究對象,考慮空間形象組織,該方法簡單易行,確立方案迅速,適用于初學者。但對于特殊情況來說,先功能設計法容易造成空間設計形象受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創造性的發揮;先形式則是從園林的地形和環境入手,以研究空間組織與造型為重點,設計大綱構思完成后,再對其進行功能的填充,有利于設計者個人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揮,設計出富有新意的空間形象。
3園林設計基本原則
園林設計是一門集環境藝術、自然藝術和建筑藝術為一體的綜合性工程模式。園林設計本身是由點、線、面、立體和色彩等多個環節所構成,如何將這些元素有效的結合起來,創造出優美舒適的園林空間,是現代園林設計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基于此,文章從以下兩點出發,簡要分析園林設計依靠的基本原則。
3.1統一與變化原則
在園林設計工作中,統一原則意味著部分與部分之間、部分和整體之間要能夠達成一致,使得各個元素之間都能夠形成彼此關聯和協調的要求。而變化則說明了在園林設計工作中,各個構建和元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其卻又是一個整體上統一的態勢和發展要求。這種設計原則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相互交叉、局部變化的模式,但前提是必須要統一而又合理,以此避免設計工作中出現整體單調和乏味現象,同時在設計工作中一味的強調變化則很容易造成整個工作的雜亂無章和毫無秩序。
3.2對比和相似原則
由于園林設計工作中所涉及到的要素眾多,其中各要素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形態、色彩和質感等方面,從而給人產生強烈的形態感情,是個性設計發揮的基礎,其主要表現在量的太小、多少,方向的前后、左右,層次的高低、錯落,形狀的曲直、圓潤,色彩的明喑、冷暖,材料的光滑粗糙、輕重等方面,設計中應在權衡對比與相似關系的基礎上,對各要素進行合理組合,使物盡其用,個體為整體服務。
4園林空間的營造
文化的先進性與人性化是美學內涵的體現,園林設計的本質在于設計師通過各種設計手段將人和自然之美糅合,以反映出設計師對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切感悟。因此,園林空間的營造應以融入各種文化與思想為基礎,通過有形空間和無形空間兩種營造形式來對設計內涵予以體現。
4.1營造有形空間
有形空間環境的營造是針對場地中一系列客觀的、通常是相互矛盾的現狀資源,提出一個空間解決方案。一個合理、巧妙的園林設計,其作品應以反映對原場地中存在的真正本質的、內在的、特別是文化性的東西為主題,和一種傾向性和具有普遍性的運動規律為依據,反映出有形的空間序列和無形的時間性,使它們體現各自的特性。
4.2營造無形空間
無形空間環境的營造首先在于立意,立意可通過匾額、楹聯、詩文等形式,點染出園林空間的豐富意境,體現出園林空間營造過程中對社會環境建立的要求。其強調以自然界的花木、水、生物等自然要素的結合,這一設計理念是對我國古典園林與現代城市發展在立意與布局上完美結合的體現,縱觀我國城市建設的發展史,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城市設計均以“經營位置”為主要原則,空間及各種設計要素的相互關系成為設計的最基本和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5結束語
園林設計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出于創造性與獨特性考慮,園林設計的根本是共性與個性的對抗,不同的設計手法,可創造出不同的園林空間。因此,園林設計者不僅要掌握園林空間發展過程的科學原理,還需了解不同地域文化和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需求,使我國園林事業發展的形式、色彩及姿態得到完美的表現。
參考文獻:
[1]阿蘇榮.風景園林設計與平面構成[D].北京林業大學,2007.
[2]李春嬌,賈培義,董麗.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J].中國園林,2014,(1):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