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如何防范洪澇災害

      如何防范洪澇災害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如何防范洪澇災害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如何防范洪澇災害范文第1篇

      就搶險救災和災害防范工作,、總理分別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要求全力組織搶救受傷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并做好遇難人員善后和受災群眾安置工作。要求有關地方和部門強化氣象監測預報和地質災害評估等工作。做好重特大自然災害防范和處置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此前,6月18日以來,受強降雨影響,南方災情不斷。截至21日9時,強降雨導致浙江、安徽、江西等南方10省份768萬人受災。國家防總已經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

      當前,我國大部分地方已進入主汛期,受超強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南方地區出現多次強降雨過程,上百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部分地區遭受較重洪澇災害。入汛早、汛情急、防汛形勢異常復雜,發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較大,成為當前我國防汛工作所面臨的新挑戰。

      當此情勢,必須充分認識近期防汛抗洪工作的嚴峻性,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做好各項防汛準備,嚴陣以待。可以說,強化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動員各方面資源筑牢防汛抗洪“大堤”,已經迫在眉睫,須臾不可懈怠。

      今日中國社會所擁有的防汛能力、基礎條件和可調動的防災減災資源,遠勝于1954年、1998年等重要年份。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的防災意識的任何缺漏、防汛工作的細小疏失,都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對此,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對迎戰防汛,任何僥幸心理、麻痹思想,都是可能導致不可控后果的巨大隱患,需要堅決杜絕。防汛防災的實效,決不能只停留于開幾個會、講幾個新詞、發幾篇漂亮文章,必須“一身雨水一腿泥”地“趟出來”,絕不能淪為形式主義,要多一些未雨綢繆,少一些亡羊補牢。

      面對正在到來的汛期“大考”,必須立足于歷史的經驗和現實能力,調動一切資源條件,真正應對好復雜防汛形勢和可能的極端災害,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首先,要利用好先進科技工具的“法寶”,創新應對防汛防災。要充分利用十多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和國家工程的重大創新和發展成果,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物聯網、大數據監測、超級計算機等先進技術,加強汛情災情監測預報預警和分析研判,力爭精準科學調度洪水;運用移動互聯網、現代廣電傳播技術等手段做好災情通報、防災普及和緊急動員工作;運用新材料、新裝備和現代物流技術與水利工程施工技術做好應急與中長期防汛防洪工程,強化各類應急處置能力和災后快速重建恢復能力。

      如何防范洪澇災害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糧食生產;現狀;制約因素;對策;廣西百色

      中圖分類號 F326.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23-0310-02

      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必需品,是國家戰略的重要物資,是國民經濟基礎的基礎。抓好糧食生產,確保糧食有效供給,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當前由于種糧比較效益低,穩定糧食播種面積的難度加大,實現糧食穩定增產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保持糧食穩定發展的任務更加艱巨。如何確保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是擺在各級農業部門的重要課題。

      1 百色市糧食生產現狀

      百色市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豆類、薯類、小麥、旱稻和其他糧食(蕎麥、小米)等品種。以水稻、玉米作物為主,面積占全市糧食播種面積80%左右,總產占全市糧食總產量的94%左右。其中,水稻面積占全市糧食播種面積36%,產量占全市糧食總產量49%;玉米面積占全市糧食播種面積43%,產量占全市糧食總產量44%。豆類、薯類、小麥等面積占全市糧食播種面積20%左右,產量占全市糧食總產量6%左右。

      百色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33萬hm2左右,糧食總產量105萬t左右,平均產量3 840 kg/hm2,分別排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4個市的第5位、第6位和第12位。其中,水稻平均產量5 235 kg/hm2,排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4個市糧食平均單產的第7位,玉米平均產量3 885 kg/hm2,排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4個市糧食平均單產的第9位。玉米能實現自給有余,水稻、小麥、大豆供求偏緊。與廣西壯族自治區各地相比,百色市糧食單產水平還相對滯后。

      2 制約因素

      2.1 播種面積減少

      百色市人均耕地面積少,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耕地、水資源不可避免地大量被占用,糧食生產發展越來越失去資源的支持,土地對糧食發展的約束作用將變得更為突出,糧食增長難度大[1-2]。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由歷史最高年1977年43.18萬hm2下降到2011年27.20萬hm2,減少15.98萬hm2,下降37.0%,35年年平均下降1.06%。

      2.2 耕地質量不高

      百色市耕地質量不高,大部分地區耕地地力水平比較低,土層薄、土壤質量差,水田的砂壤土、壤土面積僅占水田面積71.46%,旱地占66.38%;水田耕層厚度在12 cm以上占74.26%,旱地耕層厚度在10 cm以上占78.96%;水田2.0%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占84.45%,旱地1.5%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占59.87%。全市中低產田比例高達75%,仍有30%的耕地處于不斷退化的狀態。

      2.3 基礎設施薄弱

      近年來,百色市雖然加大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但基礎條件差,農田排灌設施還遠不能達到高產農田排灌要求,旱澇保收面積不足40%,僅有10%旱地能夠灌溉,糧食生產始終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局面。

      2.4 自然災害頻發

      近年來,百色市自然災害頻繁發生,主要有干旱、寒潮、大風冰雹、洪澇以及病、蟲、鼠等自然災害。2008年出現了嚴重的冰凍雪災,冬、春種作物受災面積達1.328萬hm2,因災減收8 900 t。2008年5月下旬,局部地區受到洪澇災害,糧食作物受災面積達1.652萬hm2,因災減收1.96萬t;2010年出現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農作物受旱面積達16.76萬hm2,因災損失3.53萬t;2011年晚稻受寒露風天氣影響,全市晚稻受害面積2.67萬hm2,因災損失2.2萬t。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兩遷”害蟲等重大農作物病蟲害頻發、重發,2007年為大發生年,經防治后仍然損失糧食0.75萬t。各種災害對糧食生產造成重大影響。

      2.5 糧食生產規模小

      長期以來,全市廣大農民特別是邊遠山區的貧困農民,種植糧食以解決溫飽問題為主要目的,生產規模小、產量低、綜合效益差,生產、加工和銷售能力滯后,從事糧食生產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少、帶動能力不強,因此糧食產業化經營總體水平還比較低,規模效益不夠明顯。

      2.6 種糧比較效益低

      種糧平均收益在幾千元左右徘徊,相對于種植經濟作物等生產效益一直偏低,與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相比差別大,原有種植糧食面積受到蔬菜、甘蔗、桑蠶等其他經濟作物的擠占,部分地區出現了糧食生產“只種夠吃”的現象,擴大種植糧食面積空間有限,播種面積難以穩定。

      2.7 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

      近年來,青壯年基本外出打工,農村空心化加重,糧食生產勞動力季節性、結構性短缺問題將日益突出,給良種、良法的普及推廣帶來嚴重影響,直接影響農業科技推廣應用,給糧食增產帶來了困難。

      2.8 農業科技投入不足

      農業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和示范推廣經費投入不足,加上科技推廣和管理機制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直接影響農業科技的創新和農技推廣工作。

      3 發展對策

      3.1 調動全社會種糧積極性,著力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是發展糧食生產的前提條件。要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進一步強化糧食生產責任,嚴格實行縣(區)長負責制,將糧食生產列入政府年度績效考核的內容;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社會參與的積極性,將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合理水平上。

      3.2 加大農田基礎設施投入,著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

      建立高產穩產農田是發展糧食生產的基礎。必須加大農田基礎設施投入,著力建設高產穩產農田。一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進行灌溉,加強對渠道排灌系統的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降低用水生產成本,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二是加大工程性農田水利灌溉建設,著力解決連片灌溉面積,建設抗旱防洪保收農田;三是逐步完善田間排灌系統的建設,做到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提高水的利用率;四是逐步完善農田機耕道路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五是大力實施沃土工程,穩定和提高糧田質量,培育高產、穩產、標準糧田。

      3.3 優化種植結構,著力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一是優先抓好水稻、玉米兩大作物品種生產,積極發展大豆、薯類及雜糧生產,促進飼料和工業用糧的穩步增長;二是優化品種種植,擴大超級稻、抗旱耐瘠玉米品種種植面積;三是優化種植模式,穩定和增加糧食播種面積,充分利用光溫資源,擴大秋、冬種糧食面積,大力實施“早稻—晚稻—冬馬鈴薯”、“春玉米—秋玉米—冬馬鈴薯”、“中稻—再生稻”“中稻—秋馬鈴薯”、“中稻—秋黃豆(碗豆)”、“中玉米—秋玉米”、“中玉米—秋紅薯”、“中玉米—秋黃豆”等種植模式,在原有種植一造或兩造的基礎上,增加秋(冬)種一造糧食作物,提高復種指數;四是大力發展間套種技術,在新植甘蔗地、幼林果園、木薯地等地間套種豆類、薯類、玉米等糧食作物,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整體效益。

      3.4 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提高糧食單產水平

      一是大力推廣增產潛力大、抗性強的優質高產品種,擴大超級稻、玉米抗旱耐瘠品種種植面積;二是加強良種良法綜合配套技術集成研究,進一步完善高產高效配套技術措施并加以大面積推廣應用;三是推廣避災種植,在易遭受災害的地方,科學地調整播種期,適時推遲(或提早)播種時間,使生長發育關鍵期避過災害發生期,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災損失;四是大力推廣覆蓋栽培技術,如地膜覆蓋、生物覆蓋等措施,以增強作物抗旱、抗寒能力[3-4];五是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栽培技術,培育地力,增強保水保肥保土能力;六是在干旱地區推廣應用土壤抗旱保水劑,提高抗旱保苗能力,確保玉米出苗、苗全、苗齊,為奪取高產奠定基礎;七是大面積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進一步提高肥料利用率;八是大面積推廣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提高防治效果;九是切實擴大良種與良法覆蓋率,通過良種并配套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應用,實現全市大面積均衡增產,大幅度地提高糧食單產水平。

      3.5 推廣機械化耕作,著力提高勞動生產力

      推廣機械化耕作是有效解決百色市當前農村勞動力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要優化農機裝備結構,加強適合丘陵地區和耕作制度特點的農機化技術、機具研發、推廣和示范。加強農機與農藝相結合,開展水稻育秧機械化技術研究與示范,加快推進水稻、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創新農機服務方式和服務機制,拓展農機服務范圍和服務內容,提高農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專業化、規模化、市場化、產業化和高效化。著力發展產業化經營,扶持壯大以機耕、機播、機收、烘干等機械化作業為主的農機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全面提高糧食生產機械化水平,提高勞動生產力。

      3.6 引導土地流轉,著力糧食產業化經營

      由于受種糧效益低和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了糧食生產“只種夠吃”的現象,出現了耕地季節性撂荒,造成耕地、光溫資源極大浪費,給糧食增產帶來困難。因此,一是大力扶持和發展糧食專業合作社,把農村缺乏勞動力農戶無力耕種的耕地流轉到糧食專業合作社或種糧大戶;二是大力扶持發展糧食加工流通企業,鼓勵各類糧食加工、經營企業和產銷服務組織,建立糧食生產基地和穩固的糧食產銷關系,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轉化增值率,增加產品附加值和綜合效益。通過龍頭帶動,以“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實現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由比較松散的組織逐步過渡到緊密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經濟組織,逐步把千家萬戶的家庭生產和大市場聯接起來。發展訂單生產,搞活糧食流通。

      3.7 強化防災減災,著力減少災害損失

      近年來,凍害、寒害、干旱、洪澇、有害生物等多種災害在百色市呈多發、并發、重發趨勢。“兩寒、兩旱、兩害”對全市糧食生產構成極大威脅。“兩寒”指“倒春寒”和“寒露風”危害;“兩旱”指“春旱”和“秋旱”危害;“兩害”指“夏季洪澇災害”和“有害生物為害”。對這些災害必須科學應對,及早防范,爭取主動,減少損失。一是落實防范技術措施。防“倒春寒”要做到適時播種,推廣地膜覆蓋防寒保溫技術;防“寒露風”要做到合理早、晚品種種植搭配,卡死晚稻播種期,使晚稻抽穗揚花期避過“寒露風”為害;“兩旱”防范措施,旱地作物選用抗旱耐瘠品種種植,推廣地膜、生物覆蓋栽培,采用旱地保水劑拌種種植提高抗旱能力。種植水稻但春季用水困難的地方,頭季改種旱糧作物,采取“玉米—晚稻”種植模式,避免影響早稻移栽期或移栽后受旱造成的損失。“夏季洪澇災害”是百色市主要天氣性災害,地處低洼易水淹沒的地方,要選用早熟品種種植,適時早播,在洪澇到來之前收獲;“有害生物危害”是百色市常見的農作物病、蟲、草、鼠為害。其中,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三化螟和稻瘟病、稻紋枯病即“三蟲兩病”為害最重,要切實抓好預測預報和綜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二是因地制宜推廣改革耕作制度,優先推廣種植高產抗逆性好的品種和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大力推廣水稻防寒育秧技術、水稻節水灌溉技術、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營養杯育苗技術、玉米育苗移栽技術,特別是針對氣候變化,大力推廣節水農田灌溉等糧食生產防災減災配套栽培技術,增強抗旱、抗澇能力。三是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增強防災減災意識,科學制定和及早落實防災減災預案,一旦災害出現立即采取應對措施,把災害損失降至最低程度。

      3.8 強化技術培訓,著力提高勞動者素質

      糧食生產發展,關鍵在于勞動者素質的高低和勞動者熟練掌握栽培技術的程度,勞動者素質高發展就快,有利于提高單產水平和實現均衡增產[5]。當前,農村青壯年基本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素質結構性下降,在家的大多數是老人,文化科技素質低,不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技術、新知識,因此必須更加重視農村勞動者素質科技培訓,提高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

      4 參考文獻

      [1] 葛自強,孫政國.江蘇省糧食生產現狀及增產潛力分析[J].江蘇農業科學,2011(3):596-598.

      [2] 張開乾.甘肅省糧食生產的現狀及發展對策[J].甘肅農業科技,2006(1):25-27.

      [3] 紀國成.浙江糧食生產與消費現狀及發展對策[J].浙江農業科學,2004(1):1-3.

      如何防范洪澇災害范文第3篇

      夏季汛期抗洪工作總結2021

      市水務局、防汛指揮部關于認真搞好防汛防洪的通知下達后,我鎮的防汛防洪工作在市水務局、市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持下,通過半年多來艱苦不懈的努力,較好地完成了今年防汛防洪工作的各項任務。回顧半年來的工作,我們著重做了以下五個方面。

      一、領導重視通知下達后,我鎮政府對此高度重視,迅速將此事列入議事日程,并成立了_鎮防汛防洪領導小組指揮部,由鎮長親自擔任組長,對防汛防洪工作統籌安排,領導小組成員還包括防洪防汛工作的分管領導、水利站長等骨干。領導小組的建立,為開展防汛防洪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組織保證。

      二、加強宣傳為充分做好防洪防汛工作,我們非常注重提高全鎮干部和群眾的防洪防汛意識。通知下發以來,我們就加強了宣傳《防洪法》的力度,從學好法、宣傳好法、落實好法等幾個方面來抓好《防洪法》的貫徹落實,加強防洪防汛宣傳教育,把法律規范轉化為廣大干部和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提高了全民的依法防洪意識,有力地推進了依法防洪、依法治水工作。

      三、安全檢查防汛防洪領導小組成立后,我們迅速研究部署,成立了一支專門的隊伍,負責全鎮的安全檢查。在市級的統一領導下,我們主要開展了對防洪排站,以及各廠、各村的危險房屋的全面檢查活動,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在問題解決在洪澇災害之前,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物資落實我們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抓好物資儲備。通知下發以后,我們迅速對全鎮的防汛物料進行了一次全面清點,對不足的部分及時補上,損壞變質的盡早更換。

      五、河道檢查我們組織了一支龐大的防汛檢查隊伍,對全鎮的河道逐條過堂,全面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主要是水花生影響水流暢通,都明確責任單位,限期處理,及時消除隱患和薄弱環節,對解決難度較大但影響防洪安全的重要問題,采取了臨時保安措施。通過對全鎮中小河流的全面整治活動,河流得到了暢通,為引洪泄洪提供了有效的保證。

      夏季汛期抗洪工作總結2021

      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全鎮實際,于20xx年x月x日上午開展了抗洪救災應急演練,現將演練情況總結如下:

      一、組織實施

      此次演練由鎮應急演練領導小組組織實施,鎮應急搶險隊伍、xx村、派出所、衛生院等x個單位參加演練,整個演練分為:災情報告、召開災情分析會,下達命令、現場救援、群眾安置、救援結束等五個過程,演練歷時x個半小時,涉及人員xx人。

      鎮黨委、政府十分重視本次抗洪救災演練,做了充分的準備,專門制定了《xx鎮20xx年抗洪救災演練實施方案》,并召開了專題會議,認真組織部署。成立了防汛救災指揮部、預警組、搶險組、保衛組、通訊保障組、物資供應和后勤保障組、醫療衛生組等x個小組,并明確職責,細化分工,確保演練順利進行。

      為使此次演練順利進行,鎮財政專門劃撥了專項演練經費,在現場救援器材、后勤補給等方面,準備齊全,資源充備,為本次應急預案的演練,真正做到了保障有力。準備的裝備器材主要有:潛水泵x臺、排水管xx米、鐵絲x捆、編織袋xx條、鐵鍬xx把、手電xx把、救生衣xx件、民用船x艘等。

      二、演練情況

      演練于上午x時正式開始,由xx村某村民向鎮防汛指揮部報告災情,接到災情報告后鎮防汛指揮部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同時,集結鎮民兵應急分隊(xx人),各工作組及相關車隊在鎮政府大院內集合待命,指揮部下達命令后,各小組立即趕撲現場展開救援,在救援現場,每位參演人員完全按照現場救援指揮部的指揮進行,真正做到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每個參演人員扮演什么角色,應該怎么做,如何封堵決口、打樁固堤,如何撤離群眾、搶救物資等都秩序井然。上午xx時xx分,安置好全部受災群眾,發放完應急食物后,清理現場,xx時xx分演練總指揮、鎮長xx同志宣布演練結束。

      三、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不足

      此次演練中,全體參演人員積極參與,相互協調配合,統一指揮、分級負責、有序進行、安全撤離,做到人心不慌亂,實現了無任何重大事故和人員傷亡,達到了預期目的。通過此次演練不僅檢驗了我鎮應急隊伍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而且提高了群眾應急防范、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能力,加深干部責任感,提升了應急響應水平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主要反映在:

      一是體現以人為本、科學施訓的演練理念。這次演練貫徹實施了統一領導、綜合協調、分級負責的應急處置原則,參演人員齊全,場景逼真,對促進安全應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二是實現了預定目的。這次演練指導思想明確,組織工作嚴密,準備工作充分,程序設置合理,安全保證可靠;三是過程公開透明。通過演練檢驗了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鍛煉了隊伍;增強了所有人員的憂患意識,普及了處置災害中自救互救技能,提高了指揮人員處置重大突發事故的能力,圓滿完成了預定的任務。

      從總體上看此次演練是比較成功的,但在一些細節上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

      一是通過演練,我們的預案在具體細節上還不夠明確細致,在具體實施的時候未能完全發揮指導作用;

      二是群眾意識還有待加強,在演練時,部分參演群眾未按照預案設定的情況實施,在指揮長發號指令的時候很茫然,自我保護意識也還不強;

      三是部分參演人員對預案不熟悉,在演練過程中一些參演人員對個人在應急行動中的職責不清楚,秩序紊亂。

      四、下步打算

      通過此次演練,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得到提高,進一步增強干部的責任心,下一步我們將:

      1.加大值班力度,防范于未然;

      2.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自我保護意識,自救能力;

      如何防范洪澇災害范文第4篇

      《我國自然災害知多少》課題教學設計(教學參考)

      【單元教學目標】

      1、 情感與態度:感知保護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性,樹立保護地球的責任感,加強防范自然災害意識,爭做環保小衛士。

      2、 行為與習慣:進一步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與習慣,提高在自然災害面前的自救、自護能力。

      3、 知識與技能:懂得環境問題給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資源的意義,了解自救自護知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

      4、 過程與方法:用調查交流、創新展示、運用讀圖表分析、案例分析、創新展示等方法來組織教學,增強防災減災的的意識, 樹立保護地球的責任感,提高自救自護的能力。

      5、 道德教育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

      法治教育點:遵守有關保護地球和防災減災的法律。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部編版二下第五單元第十六課第一課時)

      學校

      班級

      執教者

      課題

      我國自然災害知

      教時

      1

      日期

      一、課題分析:

      本課題主要引導學生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多發性及嚴重性,了解造成自然災害的原因以及自然災害的危害,。本課先從我國發生的各種自然災害入手,讓學生感知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以及造成這些自然災害的緣由,引導學生明白只有加強對環境的保護才能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

      二、學情分析:

      在我國每年都有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發生,新聞中也經常會報道各種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但對于五年級學生來說感受還是不深的,首先體現在人類面臨的環境災難在某個區域,我們的學生中絕大多數沒有經歷過;其次,有的自然災害對學生的生活影響不大,學生感受不到。因此,學生的防災避險意識比較淡薄,防災避險的能力比較弱。

      三、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認識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

       2、認識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不合理的行為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 

      3、樹立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主動防災。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我國主要的自然災害,認識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知道不合理的行為會誘發或加重自然災害。 

      難點:培養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學習能力。 

      四、課前準備:

      課件:教學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一:

      看視頻 知災害

      導入:聊聊今天經歷的開心的事。幸福嗎?快樂嗎?是啊,冬日,暖陽,我們在校園中愉快的學習,在課堂上朗朗讀書,在操場上奔跑追逐,實現著我們的籃球夢,突然——

      1、出示《汶川地震》片段1,片段2

      2、寄蜉蝣于大地,渺滄海之一粟。災難面前,人類如此的渺小無助。同學們,我們的地球,我們的大自然并不是一直都是心平氣和的,它也有發怒的時候,比如地震,海嘯,洪水等,我們稱之為“自然災害”。自然災害是指對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自然災害分類)

      3、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我國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造成怎樣的影響?(小組交流)

      學生觀看

      指名交流

      雖說是五年級的學生,但是對自然災害的直接接觸較少,本環節對學生的幸福環境與突發的地震遭遇形成對比,意在引起學生的共鳴,更好的感受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的渺小與無助。

      活動二:

      看統計圖,分析自然災害的危害性

      1.ppt呈現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及其影響。(危害大:生命、環境、經濟、社會穩定、精神、疾病(疫情))

      2、出示統計圖

      認真閱讀統計圖,你有什么發現?我國哪些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比較大?

      3小結:

      旱澇災害和臺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是最大的。

      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

      4、災難連鎖反應PPT 、思維導圖

      小組討論

      指名交流

      觀看ppt

      運用新聞視頻數據更具體的呈現自然災害對我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之大,損失之重。

      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讀圖分析能力。通過讀圖分析學生能直觀的了解到我國自然災害對經濟造成的重大損失。

      拓展--自然災害的出現不是單一的,而是影響巨大的連鎖危害。

      活動三:

      小小調查元

      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1.出示中國自然災害分布圖

      這是一張我國自然災害分布圖。從圖中,你有什么發現?

      小結:

      1、 種類多()

      2、 分布廣

      對我國影響最廣的自然災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澇、旱災和病蟲害等。

      (1)我國旱災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2)洪澇災害分布東多西少。其中長江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最為集中。(3)雪災多發在西北地區和青藏高原.(4)臺風災害多發生在東部沿海地區。(5)地震西多東少

      課前查找資料

      上臺匯報

      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讀圖分析能力,運用圖示直接、明了,而且更為客觀。

      通過讀圖分析學生能直觀的了解到我國自然災害的種類及分布情況。

      活動四:

      辨析小能手

      過渡:自然災害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這些自然災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PPT:自然因素

      人為原因(滿足條件才能形成自然災害)

      學生討論滿足什么樣的條件會引發怎樣的自然災害(報告單,小組合作)

      小結

      自然原因

      人為因素:濫砍濫伐

      亂扔垃圾

      工廠、汽車排放廢煙廢氣

      冰箱、空調大量使用

      學生辯論

      通過視頻科普,學生們對自然災害的成因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去討論和發掘人類哪些不好的行為誘發或加重了自然災害,只有有了充分的危險意識,才能更好的去避免以后可能出現的類似行為。

      加強印象,增強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總結

      1、如果我們不滿足這些條件會怎樣?(自然災害大大減少),

      2、所以我們應該——

      3、不僅僅如此,我們更應該敬畏自然,如我們前面學過的哈尼族人一樣,與與大自然友好相處,科學優化自然,這樣我們的大自然將不再發怒,會心平氣和的孕育我們。

      4、兵書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節課我們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在我國的分布規律,我們又如何有針對性的防御自然災害呢?(上網、查閱資料,咨詢父母師長,我們下節課交流)

      完成表格

      制定方案

      1、讓學生主動查找預防自然災害資料

      如何防范洪澇災害范文第5篇

      [關鍵詞]地質災的害防御 信息化的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F4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21-0327-01

      現代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災害的防御工作是一項重大突破,信息化對于災害的發生能起到防范措施的實行,基于對WebGIS技術的建設與探索,讓我們在新層次上有所突破,將地質災害的防御工作與信息化相結合不僅方便快捷而且效果明顯,這樣就可以在互聯網上來展現出組織上的定性,工作上的互相監督使管理得到高效,工作度達到透明,防治工作達到優質化。

      1.地質災害的防御工作

      1.1 地質災害存在的隱患

      現如今我國發生災害的省份集中在云南、四川、廣東、湖南、山西、等地,但大部分都發生在各省份的山區地帶,正因為基層對災害的防治工作沒有很好的認識所以對于災害的發生很是無措,到目前為止我國由于災害受到的損失約幾億元,人員傷亡數更是驚人。

      人員傷亡數據分析列表如圖1。

      2.2 防御工作

      針對不同地區的地質災害的發生,我國國土安全局制定不同的相關策略,但最終目標都是把防治工作做到位,措施如下:

      2.2.1 完善機構的管制,對資源進行整合

      (1)把市、鎮、縣、鄉等不分層次的進行聯合,共同擔負起防止地質災害的責任(2)將用于防止災害的設備進行有條理性的監測與維修(3)加強人民群眾對防止災害方面的認識(4)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發揚防治工作區得成就的方面

      2.2.2 加強對基層人才的培養

      防治工作是永久的,所以我們要隨時隨地的進行人才的培養,以保證工作的進行。

      2.2.3 完善國家制度

      在知曉國家制度的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制度,積極的響應國家“評估、宣傳、巡查、預案、人員”的五到位舉措,抓好當前工作,并不斷巡查工作質量。

      2.2.4 加強對災害動態監測

      對于能預知的災害應做好提前準備,例如在山西地區發生洪澇災害時,可以提前做好挖溝引水措施;在新疆地區發生災害時,正因新疆屬于“三山夾兩盆”的山勢盆地,所以對于發生災害的防御工作很難做好應有的準備,所以在防治工作上應大大提前做好準備,可以多種植固沙土植物。

      2.2.5 建立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點

      對于災害發生防患于未然必不可少的就是提前對災害的預知,如果發生預警時應通知相關部門立即對所管轄去進行通告并讓其做好防范措施。

      2.2.6 做好災后籌建工作

      對于突發性災害發生后,應迅速分析其原因,并上報有關單位做好安撫工作,做好防范工作。

      3.信息化的重要性

      我國地質災害防治系統工作的率先試點是三峽工程,對于三峽信息化工作的實施可以說是取得了顯著效果,對于龐大的水庫來說災害的防范很那做到全面管理,但是通過信息化的檢測與管理的成功讓這一艱巨任務成為可能。

      3.1 信息監測

      網絡的普遍對于監測工作起到很大輔助作用,通過網絡的監測可以使防災害工作做得更到位,建立基層的信息防患工作,不僅可以給基層群眾提前預警,而且還可以實施一定的措施,這對于災害損失的減少有重大意義。

      實施GPS系統自動監測,這樣可以在第一時間通曉災害發生的地點并對此做出補救。

      3.2 建立現代化信息系統的建立

      災害防治工作是一項長期工作,不能只是單單的做好基層防范就好,在信

      息傳播方面更為重要,與基層防范工作的培訓相比,信息化更快更普遍,人們可以通過大眾設備了解到災害防治的舉措,例如:電視、媒體宣傳、手機、網絡等,當然信息化的實施對于偏遠山區而言還滿足不了,所以我們就應加大對信息的普遍,實施有力的監測工作,進行信息間的交流,把決策與咨詢的工作盡量留給基層,這樣對于提高災害防范有一定作用。

      3.3 完善信息系統的管理

      建立信息系統,做好數據的管理,及時的收發各地資源信息,要時時進行不同區域信息間的交流,傳播有效措施的實施,加強人們對災害防范工作的認識。

      3.4 信息化的限制

      隨著信息的普遍性,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通過網絡、媒體電視等來獲取信息,但對于偏遠山區該如何實施舉措仍是現在面臨的首要問題,目前能做到的只有加強基層建設,通過人為的方式來普遍傳播災害防范知識。

      國土資源局曾在2012年舉行為期3天的全國地質災害防范信息化技術培訓工作,他們在授課、輔導等方面實行親力親為,把科學成果傳播開來,積極推動地質災害防治信息化建設,把政府與基層相結合,形成共同交流系統。

      5. 結束語

      信息化的實施對于災害防治工作意義重大,是一項艱難而用必須實施的方針,因為通過信息的普遍不僅可以加強基層群眾的防范知識而且還可以減少財產人身安全的危害,所以扎實的做好災害防范工作對于現代化建設意義重大,而且對國民經濟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傳正.中國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站網建設構想[J].地質通報.2009-12.

      [2] 孫仁先.王小平.中國地質災害防治減災網絡信息平臺建設思考[J].2010-8.

      [3] 殷坤龍.張桂榮.龔日祥.王孔忠.基于Web-GIS的浙江省地質災害實時預警預報系統統[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9-3

      [4] 王小平.江鴻彬.省級地質防治管理信息化建設[J].資源環境與工程.2010-7.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www.亚洲色图|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老司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va久久久久|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偷自精品三十六区| 亚洲xxxx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欧美亚洲国产SUV|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 豆国产96在线|亚洲|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天堂 |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www.亚洲色图|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 亚洲av色福利天堂|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免费|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视色|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综合一区|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午夜鲁丝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