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范文第1篇

      1.1編制目的

      為科學有效應對我市物業管理區域可能出現的安全突發事件,規范應急處置工作,切實消除我市物業管理區域安全隱患,保障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安全,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山東省物業管理條例》、《青島市物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

      1.3編制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市物業管理區域內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工作。

      1.4編制工作原則

      1.4.1以塊為主,屬地管理。安全事件發生后,在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的統一領導和協調下,堅持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屬地管理,實行區(市)管理制,建立靈活快速、功能全面的預警和應急反應機制。

      1.4.2以人為本,依法規范。以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危害;應急預案要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要與相關政策相銜接,要依法行政,依法實施應急預案。

      1.4.3預防為主,平戰結合。各物業服務企業應當落實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常備不懈的觀念,經常性地做好應對安全事件發生的思想、預案、機制和工作等方面的準備。建立安全應急處置專業小組,加強管理人員安全方面工作的培訓力度,定期組織企業員工、小區居民進行安全應急演練。

      2.組織機構與職責

      2.1指揮機構

      按照安全應急工作的需要,成立物業管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市物業辦主任擔任組長,組員由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人組成。

      2.2工作機構

      物業管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物業辦,主任張宣文,常務副主任王西濤。辦公室職責:統一協調全市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督查工作,對重點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組織召開安全工作聯席會議,及時部署上級有關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相關文件的傳達;及時向上級機關報送相關重大事項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情況;其它內部工作事項的通知、協調等工作。

      2.3成員單位及職責

      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成立相應組織機構,確立專門辦事機構、專職工作人員,根據本區域的實際情況,明確職責分工,認真組織督促、落實安全工作,及時處理解決安全工作中的問題,強化工作措施,加強安全檢查工作的監督和檢查工作。

      2.4督察長效機制

      由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抽調精通業務、責任心強的1-2名工作人員,組成2個督導組,定期對各區(市)的安全工作進行指導、督察,并提出指導意見。各區(市)物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成立相應檢查小組,對轄區內的安全隱患進行全面督察,并將檢查情況整理匯總及時上報。

      2.5信息報送和處理

      2.5.1各區(市)物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建立安全事件信息快速報送制度。制定應急值守制度、應急報告制度和應急舉報制度,及時準確的向有關部門報送信息。

      2.5.2各區(市)物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有關規定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有關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或完成情況。

      2.5.3在安全事件應急處置中,相關單位應當實行24小時值班,隨時通報情況,及時、準確反饋信息。

      2.5.4物業管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收集、匯總各類安全信息,經過分析研究后,及時通報相關單位。

      2.6指揮和協調

      2.6.1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政令暢通。屬于跨區域的協調工作,由物業管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指揮。

      2.6.2應急預案啟動后,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及時協調本區域內的物業服務企業,按照有關部門的規定落實相關安全工作。

      3.重點區域和部位的安全工作

      3.1物業管理區域的高層建筑、商場、寫字樓的各種設備設施,如配電室、泵房、中央空調機房、發電機房、電梯機房等存在的設施缺損和因不能使用所造成的安全隱患。

      3.2物業管理區域內違章建筑、違章搭蓋占用防火間距、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安全隱患,物業管理區域內出租房屋、沿街店面存在的安全隱患,在建筑周圍空中和地面設置影響應急車輛通行的安全隱患。

      3.3物業管理區域內應急設施的整治,設施無法正常使用或因被偷盜等原因缺損造成的安全隱患。

      3.4物業管理區域內停車場因車輛集中停放造成的安全隱患,以及停車場內因缺損或不能使用的應急設施造成的安全隱患。

      3.5物業管理區域內存在集生產、銷售、儲存、居住為一體的“三合一”、“多合一”建筑和小商場、小餐飲場所、小旅館、小歌舞娛樂、小網吧、小美容洗浴、小學校(幼兒園)、小醫院(診所)、小生產加工企業這些“九小場所”,以及擅自改變建筑使用功能的倉庫、勞動密集生產車間、員工集體宿舍集生產、銷售、居住為一體的建筑物的安全隱患。

      3.6物業管理區域內存在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生產、儲存、經營場所存在的安全隱患。

      4.安全工作完善事項

      4.1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公共區域安全防范的重點部位設置警示標識,可能引發人身傷亡事故的部位或場所要設置統一規范、文明禮貌且醒目的警示標識,告示注意事項,明確禁止行為。

      4.2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業主的自我檢查防范予以告示,提醒業主對雨蓬、花架、曬衣架、空調室外機架和陽臺扶手等部位擺放花盆、吊掛雜物等行為,強化自我安全防范意識。

      4.3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加強對公共區域安全防范重點部位的日常巡查,加強對管理區域內的消防設施及公共設施設備定期巡查并做好巡查紀錄,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不留隱患。涉及到房屋安全、筑漏修繕的,必須進行回訪,增強安全系數。

      4.4物業服務企業要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及時修訂公共區域安全防范預案,要對安全防范應急預案進行全面檢查、調整完善,明確安全防范應急處理程序。

      4.5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嚴格按照市政府的有關規定,對已制定的惡劣天氣安全防范應急預案,加強執行力度,強化值班制度,凡遇惡劣天氣,要立即行動,按照責任分工和要求全面做好安全工作。

      4.6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對物業管理區域出入口實行定時值班和巡查,推行24小時安全防范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小區要嚴格按照標準落實客人、車輛出入登記制度,并確保小區內車輛停放有序。

      4.7物業服務企業應加大對小區安全防范的投入,提高技術防范水平。對已實施樓宇對講、電控防盜、家庭防盜報警、小區重點部位監控等技防工程的應加強維護。

      5.緊急處置

      各物業服務企業應高度重視物業管理安全工作,把做好安全工作提高到事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來認識。加強檢查、監督、落實小區的安全工作。物業企業負責人作為管理小區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把安全工作提到當前企業的頭等大事來抓。如有安全問題發生,應在第一時間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及時趕到現場解決處理。

      6.后果評估

      6.1安全事件應急處置完畢后,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要查明導致引發安全事件的原因。屬責任事故的,要查明責任人及各自責任的大小,并擬寫調查報告及時報送相關部門。

      6.2通過總結,找出預警和處置環節中的經驗和教訓,逐步完善應急機構,提高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7.監督管理

      7.1預案演練

      各物業服務企業每年應組織一至兩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的演練。演練前要明確演練的內容和目標,制定周密的演練計劃。對參與演練的人員要進行安全教育并落實安全措施。演練范圍內要設置明顯的標識并事先通知演練范圍內的人員。演練后對演練效果進行評估并作好總結。

      7.2宣傳

      各物業服務企業要充分利用板報、宣傳欄和社區刊物等宣傳途徑在小區內積極開展安全知識專題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努力營造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圍。

      7.3獎勵和責任

      7.3.1對在安全應急處置工作中做出特殊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由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并給予表彰。

      7.3.2對不服從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調遣,,失職、瀆職的、延誤時機造成損失的單位或個人,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7.4監督檢查

      7.4.1各區(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應每月指派專人對轄區內物業管理區域進行安全檢查,如發現問題應及時責令整改。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將定期組織全市范圍的安全隱患巡查工作,對于整改不利,存在問題較為嚴重的物業服務企業將予以嚴肅處理,并將其違規行為記入物業服務企業信用檔案。

      7.4.2物業管理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會同有關行政部門對本預案進行監督檢查,保障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8.預案更新

      市物業行政管理部門將根據實際情況以及有關法律、法規修改情況,對本預案及時進行修改、完善。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 GIS技術;數據庫

      Abstract::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response platform is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GPS technology,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video conferencing, 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and command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emergency emergency command of powerful features such as integrated platforms. 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platform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atabase.

      Keywords: public safety events; emergency platform; GIS technology database

      [中圖分類號] TM715[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

      為應對國際性恐怖襲擊事件、重大刑事事件、涉外突發事件、重大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群體性暴力事件、政治性騷亂等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的威脅并做好預防性安全應急管理,2006年1月8日,國務院了《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作為總綱領在未來長時間內指導和推進國家應急體系建設和公共安全應急平臺建設。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是基于GIS技術、GPS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視頻會議、通訊系統、指揮系統、應急決策系統等強大功能集成的應急指揮平臺。該應急平臺由三個系統構成: 信息獲取系統、應急智能系統和決策指揮系統。

      信息獲取系統負責應急平臺中數據和信息的收集獲取及管理。

      從指揮中心性能和實時性要求較高的角度考慮, 系統軟件體系架構采用了基于 C/S(Client/Server) 的標準三層架構, 包括數據層、業務層和交互層。運行流程如圖1所示:

      圖1消防應急平臺軟件框架圖

      公共安全應急平臺建設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為了綜合城市中公共安全相關的各類信息,如:地理信息系統、危險源分布、救援力量分布、醫療救護、物資保障等等,并對其進行統一的存儲和管理,以保證突發公共事件發生時,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利用應急平臺迅速的查找相關信息和資源分布,并能依據應急平臺的預案數據庫和決策支持系統,通過計算機仿真模擬,從而得出最佳處置方案。

      一、 數據庫的組織

      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的數據庫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一類是針對城市安全問題的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

      1、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用于組織和存儲城市安全規劃、城市安全管理、事故應急救援輔助決策支持涉及對象的地理位置、地理分布和尺寸信息等空間數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為公共安全應急提供強有力的空間數據支持,遙感數據、數字地形數據和 DEM 數據的迭加,可以更加直觀和逼真,同時也為應急決策提供空間分析功能,輔助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主要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數據庫和公共安全相關數據庫。以及等等。

      a) 空間數據。空間數據采用 G IS(地理信息系統)軟件系統來管理。主要包括: 城市 1:2000、1:1000 和 1:500大比例尺地形數據庫、城市道路交通數據庫、城市主要地名數據庫、城市遙感影像數據庫、建筑物數據庫等等。

      b) 公共安全相關數據。公共安全信息數據庫采取空間信息與描述信息 (屬性信息)一體化存儲的模式,主要包括: 重大危險源數據庫、安全重點單位數據庫; 專業救援力量和社會救援力量數據庫、城市消防栓數據庫、醫療力量數據庫、公安機構數據庫、電力線路數據庫、城市地下管網數據庫、避難場所 (人防、廣場、公園、綠地) 數據庫、應急物資供應數據庫。、天文氣象數據庫、法律法規數據庫等等。

      2、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用于組織和存儲自身存在危險性或有安全需要的對象的屬性信息,此類對象是城市安全規劃、城市安全管理和輔助決策支持等過程所關心的主要對象。它是整個應急平臺數據庫的核心內容,為安全規劃、應急輔助決策、統計分析等安全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資料支持。

      公共安全專題信息數據庫主要包括以下數據:災害發展模型數據庫、應急預案數據庫、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等等。

      (1) 災害發展模型數據庫

      包括地震模型、火災蔓延模型、污染源擴散模型、人員疏散模型和火災損失預測與評估模型。

      a)地震模型

      b)火災蔓延模型

      城市中火災蔓延模型可以用元胞自動機理論來建立。元胞自動機理論在森林火災模擬方面已有運用, Yamada、Takizawa等人和Xie、Sakamoto等人嘗試運用元胞自動機理論來進行城市火災模擬的研究。元胞自動機將城市劃分成多個元胞。元胞的尺寸可設置為3m ×3m , 該尺寸可由Jirou 和Kobayashi 提出的公式估算得到。在風速V 條件下, 火傳播的最遠距離為

      D/m = 1. 15[5 + 0. 5V/(m·s- 1) ].(1)

      城市區域火災蔓延主要受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影響: 建筑因素、天氣的情況和建筑區域的特性。建筑因素主要包括: 建筑的物質材料、樓層面積、通風開口面積、樓層的高度等。天氣因素在此簡化為對風速和風向的討論。這些因素影響到火災蔓延的方向、范圍以及火災蔓延的可能性等方面。建筑區域的特性主要包括空地大小和方位、房屋所處地面的坡度以及道路的情況信息。這些因素用來反映控制火勢的蔓延情況。根據式(1) , 火蔓延影響到的鄰居元胞范圍可以由圖2(a) 表示, 根據風速的不同, 影響范圍會發生明顯變化。W ij是風因素, 包括了風速和風向兩個方面的內容。

      圖2火災蔓延時受影響的鄰居元胞示意圖

      模型中將元胞的狀態分為5 個等級(0~ 4) , 分別為: 不可燃、可燃但未燃、已燃但不具備蔓延能力、劇烈燃燒且具備蔓延能力、燃盡。火災是否發生蔓延, 可以從元胞( i, j ) 的狀態是否從1 變到2 來判斷, 判斷依據可由火災蔓延因子Fij來決定, 即

      Fij = ∝(SijPij )Wβijp (tkl). (2)

      其中: ∝是火災蔓延速度調整因子; S ij 是建筑結構參數; P ij 為建筑的火災木質率, 也就是將建筑可燃的部分轉化為木材的比率;β為調整因子(β> 0) ; p( tk l) 表示元胞(k, l) 的火傳播能力。除β外, 這幾個參數值的范圍從0 到1。

      c)污染源擴散模型

      d)人員疏散評估模型

      人群安全疏散的判據是“可用安全疏散時間(ASET )”是否大于“必需安全疏散時間(RSET)”,災害事故預測模擬可以給出這兩個時間的長短比較。基于空間地理信息, 可對市區范圍的人員疏散進行模擬, 同時選擇避難區給出人群應急疏導和避難的優化策略。模型中主要用來計算建筑中的人員疏散到室外的時間可以用Togawa 經驗公式來計算, 即

      Tmove-b =N a/W effC+L m in/V r. (3)

      其中: C 表示通過安全出口的疏散能力, 即單位流量, 一般取值為1~ 1. 2; N a表示建筑內的疏散總人數; W eff表示疏散出口的總有效寬度, 即建筑物的對外出口的總寬度; V r是人員運動速度; L m in為人員到出口的最短距離。街區步行疏散時間是指疏散到室外的人員步行疏散到避難區的時間為

      (4)

      其中: D i表示第i 條街道的距離, a 為交通影響系數, 與道路交通密度有關。

      e) 火災損失預測與評估模型

      財產損失可根據火災蔓延模型對應元胞的狀態加以計算, 而人員傷亡以人員疏散模型計算的建筑疏散情況進行預測, 這樣系統就可以對火災在不同時間點可能導致的損失進行評估。火災直接財產損失包括房屋、構筑物、設備和其他財產的損失, 在具體統計時, 按公安行業標準進行計算。

      (2) 應急預案數據庫

      現有的大部分應急預案多數是傳統文本式預案, 多按照統一的制式依靠經驗制定,其科學性和針對性亟待提高。相對于數字應急預案有著缺乏火災科學模型支持、形式枯燥、查詢困難、表達不直觀、可操作性差等缺點。數字預案吸取了現有預案的優點和長處,以應急平臺為載體,利用數字技術與信息技術、火災科學與安全科學技術、數據庫技術、GIS技術、圖像顯示技術等現代技術,使得預案的制定和落實更為科學規范,通過完整的、科學的數據模型建立全面而具體的數字應急預案,其設計如下:

      一方面,數字應急預案建立在應急平臺的數據庫系統、GIS 系統等基礎上, 利用計算機技術將以往文本式的資料數字化, 通過分析應急預案的關鍵節點對其結構化, 形成有針對性的實戰方案和預案實施指南。另一方面,數字預案把災害科學應用到預案制定中, 通過災害發展模型、人群疏散模型等對不同場景和條件下的科學計算, 對重點保護建筑或建筑群制定相應的預案塊, 對于一個災害場景計算出許多時間序列, 可以選擇任意一個時刻災害場景的情況和救援方案。此外,還可以在系統中事先假設災害場景,通過數據庫查看現場周邊環境和建筑信息, 調用周邊救援力量進行低成本、高效率的演練。

      (3) 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

      應急輔助決策數據庫是在數據庫基礎和GIS技術表現手段上提供的一系列輔助決策工具。它將災害發展模型、人員疏散模型、火災損失預測等模型, 與接警空間定位、最佳路徑分析、應急力量調度與管理以及事故應急決策等指揮調度模式相融合, 輔助災害數據處理、模擬分析、應急指揮調度及控制顯示等功能, 提高從接警到處置災害過程的效率, 快速確定災害源、援救、疏散方案以及災害蔓延范圍, 從而提高決策指揮的現代化水平和整體作戰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支持:災害發生地點快速定位;周邊環境緩沖區快速查詢分析;責任救援隊伍的確定;疏散路線、救援路線等優化確定;作戰指揮方案的標繪。

      二、 數據庫技術構成

      1、 數據庫的優化

      (1) Oracle 數據庫的優化設計

      Oracle 數據庫的優化設計是 ArcSDE 高效運作的保障,也是整個平臺運行效能的根本。Oracle 數據庫性能的優化主要從內存分配、磁盤 I/O、回滾斷、CPU 的使用等幾個方面來考慮。

      a) 調整內存分配

      主要包括:數據庫高速緩存區的度量和優化;庫緩沖區的度量和優化;數據字典緩沖區的度量和優化;排序區的度量和優化。

      b) Oracle 磁盤 I/O 優化

      主要包括:優化表空間和數據文件;優化塊和區間。

      1.2. ArcSDE 的優化 和 Oracle 系統相同,典型的 ArcSDE 安裝過程很方便,但沒有經過配置和調整的 ArcSDE不會獲得滿意的效能。ArcSDE 的優化主要從 DBTUNE 表和調整空間索引兩個方面來優化處理。

      2、地形圖的批量入庫

      在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中,數據的多源、多尺度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同時也是為城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提供快速、準確的輔助決策支持所必須的,因此建立一個通用的數據轉換與批量導入模塊就顯得意義重大。而建立一個通用的批量導入功能模塊,需要弄清楚各種 AutoCAD 數據之間的共性和差異性,將共性的部分保留,存在差異的部分提煉出來供用戶錄入。

      根據在實際項目的經驗總結,AutoCAD 資料之間主要存在的差異部分的幾個關鍵參數如下:圖幅編碼;圖幅長、寬;要素的分層等。

      在本系統中,該通用 CAD 數據導入功能模塊,主要提供了遠程數據和本地個人 GeodataBase 數據庫的自由連接,用戶可以自定義數據導入的各種參數和要素集名稱。該模塊主接口入下圖 3 所示。

      圖3:模塊主接口

      3、異構數據的處理與更新

      所謂異構數據有兩種含義:網絡的異構和數據格式的異構。本應急平臺中數據源的格式繁多,有 DWG、Shp、Tab 和遙感影像圖等等。尤其是 DWG 圖形格式數據量巨大,它是建立空間數據庫的基礎。 而數據轉換實際上就是將AutoCAD 數據中要素提取出來,分門別類的存入相應的數據表中的一條記錄。但在數據轉換前,先要將GIS 和CAD 這兩種數據格式之間建立清晰的轉化鏈接,合并一些同屬性圖層,清理不必要的冗余數據。對于不易實現的轉換內容要做好處理,如:多邊形在AutoCAD 中可能完全沒有閉合,因此在轉換前要首先通過人機交互或編制應程序來將圖中明顯的錯誤糾正過來,以免在轉換時出現問題。數據轉換的流程如下圖4 所示:

      4、 三位圖數據的生成和處理

      在城市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輔助決策中,城市大范圍內的三維景觀圖對于決策的制定、以及救援路線的選擇、救援措施制定都有很大幫助作用。因為它非常直觀和形象的反映了城市的概況和面貌,包括道路、房

      圖4數據轉換流程圖

      屋建筑、湖泊河流等等。三維景觀視圖既是反映城市的整體概況和面貌,又具有快速、實時、成本低廉的優勢,

      在城市公共安全應急平臺的突發事件應急輔助決策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對于三維圖的可視化的實現,是利用ArcGIS 的ArcScene 控件來實現的。效果圖如下圖5 所示:

      圖5:三維可視化效果圖

      三、 總結

      通過本文的研究,根據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的需求,研究和分析了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平臺中數據的分類、組織和管理,并對數據庫進行了邏輯設計和優化設計,實現了地形圖的批量入庫和城市大范圍景觀圖的快速生成。同時,本應急平臺可以從分布式的平臺數據庫設計與實現、模型庫的設計等兩個方面來進一步進行探討和研究,并且結合應急救援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從理論和應用兩個方面來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 1 ]李華東.基于GIS 集成化的消防指揮系統. 指揮技術學院學報.

      [ 2 ]蘇子林,陳章良. 中小城市消防通信指揮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電腦開發與應用.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突發衛生事件;鐵路;應急機制

      近年來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以下簡稱突發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危害程度日益增加,SARS事件作為典型的突發事件以及鐵路交通工具在其傳播鏈中起到的作用已被引起高度重視。鐵路作為大眾化交通工具,具有客流量大,客流成分復雜、人員密集,物流、人流的位移速度快、跳躍式、遠距離、活性大等特點,在突發事件發生時,鐵路也是最容易受到直接波及、間接影響或無形侵害的場所。衛生部在《關于非典預防控制有關技術方案的通知》中強調了“預防非典通過交通工具傳播指導原則”,進一步催生了鐵路系統根據自身特點建立處理突發事件應急機制。

      1鐵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的含義

      1.1鐵路突發事件是指國內突然發生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共健康嚴重損害,并有可能借鐵路傳播的事件;鐵路車站、列車發生3人以上集體性或者有死亡的食物中毒事件;鐵路單位內部發生的3人以上集體性職業中毒、食物中毒、傳染病爆發流行事件。

      1.2鐵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是指鐵路預防、控制突發事件的各種制度保障以及運行程序的總稱。具體應包括組織保障、預警、預防和應急準備、信息報告、應急處理和監督管理機制。根據突發事件牽涉面廣,不明因素多,控制難度大的特點,建立健全鐵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才能最大程度地減低突發事件產生的可能和危害。

      1.3鐵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原則應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管理,快速反應;條塊結合,路地聯控;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的基本原則。鐵路是全國大聯動的運輸行業,呈走廊式分布,系統內部工種設置復雜,管理以鐵道部、鐵路局、分局、站段縱向管理為主,因此堅持政府統一領導、鐵路逐級負責,實現內外全面控制是非常關鍵的。

      2建立鐵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的幾點看法世界秘書網版權所有

      2.1建立有效的組織管理體系正是由于突發事件的嚴重性、危機性以及政府履行公共衛生管理職能的要求,必須建立一個在宏觀層面上指揮、決策、調度、協調權威性高的組織主體。鐵道部、路局、分局要在國務院、各級地方政府的領導下成立鐵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領導小組,日常工作由鐵路衛生主管部門負責,根據突發事件波及范圍、性質和管轄區域等不同情況,在服從國家統一指揮的前提下分工負責;其次成立專家組,負責對可能或已經發生突發事件的預測、評估、指導和檢查;在鐵路疾控機構成立現場調查處理小組。

      2.2制定有效權威的應急處理預案根據2003年SARS防治工作中牽涉到多部門、多專業、多崗位、多環節的相互支援和銜接才能達到全面控制的經驗。因此,鐵道部、路局、分局要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從管理和技術兩個角度認真制定和完善有效的應急處理預案,達到5W的管理要素(Who、When、Why、Where、What)的要求,實現組織上下結合,程序流程貫通,分工責任明確,執行簡便可控。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各部門的通力合作,環環相扣,保證各項應急措施落到實處。通過執行預案來規范行為,培訓隊伍,并通過建立防范和處理責任追究制度以保證其權威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范文第4篇

      一.原則

      1.一領導原則:**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全面領導本單位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統一協調緊急情況下本單位人員.設備等方面的力量。

      2.依法規范原則:依法明確各相關部門.個人的責任.權利和義務,規范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緊急情況下的組織.協調.指揮,保證緊急情況下本單位的穩定。

      3.負責原則:各部門根據職責,分別負責其主管范圍內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力量不足時可請求本單位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支援。

      4.以人為本原則:在發生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時,做到以人為本,確保本單位人員安全,保持本單位穩定。

      5.高速高效原則:突發事件發生后,各部門應盡最大努力避免或減少對本單位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造成的影響。

      6.工作方針

      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以本單位力量為主,必要時,可請求上級領導部門予以支援。

      7.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的情況。

      8.制訂依據

      依據《**市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及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

      二.**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

      1.組織體系

      成立**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負責領導本單位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全面整合本單位的各種資源,全力以赴應對我單位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2.**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人員組成,組長由分管副局長擔任,成員分別由各部門負責人組成。

      3.辦公機構

      **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設在局XX樓,負責本單位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的日常工作。值班電話:XXXXXXXX。

      4.**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1)貫徹執行《**市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及國家和地方有關法律法規;

      (2)代表港務管理局統一組織.協調和指揮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

      (3)組織召開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會議,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

      (4)根據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分析,研究決定是否預警信息或啟動應急預案。

      三.預防機制

      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工作以預防為主,常備不懈。通過建立預警預防機制,分析預警信息,判斷危險程度,采取預防措施,防止和降低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

      1.信息來源

      本單位有關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的所有信息

      2.信息分析

      **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篩選.評估.分析,根據可能對本單位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響范圍,提出應對方案和建議。

      3.當各種渠道的信息顯示事態的發展將可能威脅本單位穩定時,**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應報請區政府批準后,向本單位所有部門和人員預警信息。

      4.預警信息的渠道:通過發通知.打電話.口頭告知等方式。

      5.預警預防行動

      預警后,**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應采取相應措施,做好應急突發公共事件的相關工作。

      (1)**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密切關注形勢的發展態勢,及時作出反應;

      (2)相關部門加強值守,采取防范措施,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3)組織好應急保障隊伍,隨時待命;

      四.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

      1.**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對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信息進行評估,分析事件對本單位影響程度和影響范圍及緊迫程度,提出處置方案和建議。

      2.發生突發事件時,按照預案組織實施,并按照有關規定和程序上報。在必要時,報上級要求志愿。

      3.當緊急情況消除,本單位穩定,解除應急預案。

      五.后期處置

      1.對在實施預案應急行動中造成的傷病人員進行醫治。

      2.對因在實施預案應急行動中造成財產損失,由預案應急行動實施單位負責恢復和補償。

      3.應急行動的總結在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工作結束后,**港務管理局民間融資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領導小組對應急行動進行評估.總結,并提出改進意見。

      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應急狀態;應急初始條件;應急行動水平

      引言

      根據國家突發事件應急應對法,田灣核電站建立了完善的應急預案體系(如圖1所示),該體系是基于對田灣核電站危險源分析的基礎上建議起來的,其中針對田灣核電站核反應堆建立制定的核事故應急預案是《田灣核電站場內應急計劃》(簡稱場內應急計劃),其他制定的非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主要是針對場內應急計劃未覆蓋的領域。電站可因非核突發事件進入核應急狀態,說明核事故與非核突發事件存在著必然聯系,但場內應急計劃與非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中未明確確定相應關聯關系。文章主要匯總歸納了非核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啟動條件,匯總歸納了應急初始條件(簡稱IC)中的應急行動水平,由此來說明他們之間的關聯關系,并提出了相關工作建議。

      1 應急狀態

      1.1 應急狀態的等級

      根據國務院頒發的《核電廠核事故應急管理條例》的規定,核電站的應急狀態分為四級:應急待命、廠房應急、場區應急及場外應急(又稱總體應急)。

      1.2 應急初始條件和應急行動水平

      為了迅速且恰當地確定應急狀態等級,基于核電站的設計和廠址特征,核電廠需制定確定應急狀態等級的應急初始條件以及應急行動水平。

      應急初始條件(IC)系指預先確定的、觸發核電廠進入某種應急狀態的一類應急行動水平的征兆或指示。應急初始條件可以是超出電站運行技術規范書限值的參數數值或征兆,如過高的一回路溫度;也可以是某個事件或現象,如火災或過高的海水水位;也可以是包容放射性屏障的失效,如一回路破口。

      應急行動水平(EAL)系指對應于某一應急初始條件,對指定核電站所確定的某個可測量參數的閾值或可界定的狀態。應急行動水平可以是電站儀表的讀數、場內外可測量的參數值、某個設備的狀態、可確認的事件或自然現象、分析計算結果、應急運行規程的啟用和其他應進入應急狀態的情況。

      根據《壓水堆核電廠應急行動水平制定》(征求意見稿),核電站各應急狀態的應急初始條件和應急行動水平分為下列四種識別類型(文章主要涉及H類別):

      (1)基于電廠系統或設備故障或其安全功能喪失類――S類別;

      (2)基于裂變產物屏障類――F類別;

      (3)基于輻射水平異常和放射性流出物異常類――A類別;

      (4)基于影響電廠安全的災害和意外事件類――H類別。

      2 田灣核電站常規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2.1 常規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按照《國家突發事件應對法》的規定,突發事件分為四大類,分別為自然災害類、事故災害類、公共衛生類、社會安全事件類,田灣核電站共有20份常規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如表1所示。

      2.2 田灣核電站各常規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啟動條件

      (1)《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應急預案》:當田灣核電站內發生霍亂、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甲乙類傳染病、新傳染病以及我國已消滅傳染病等疑似病例一例及以上或國家、省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生霍亂、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甲乙類傳染病、新傳染病以及我國已消滅傳染病等預警信息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2)《食物中毒事件應急預案》:當發生突發食物中毒事件,啟動本應急預案。

      (3)《群體性突發社會安全事件應急預案》:接到群體性突發社會安全事件的消息后,啟動本應急預案。

      (4)《突發公共事件媒體應對預案》:若突發公共事件將會或已經引起媒體關注,則啟動本應急預案。

      (5)《田灣核電站泄密事件應急預案》:當發生泄密事件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6)《防熱帶氣旋應急預案》:收到熱帶氣旋在加強并可能在48小時內影響電站的預警信息,啟動本應急預案。

      (7)《防汛應急預案》:收到防汛預警信息后,啟動本應急預案。

      (8)《防雨雪冰凍應急預案》:當生產設備因冰凍損壞、停運,對生產、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或當接到雨雪冰凍天氣預報時(日平均氣溫≤-5℃,或日最低氣溫≤-10℃),啟動本應急預案。

      (9)《防大霧應急預案》:根據大霧惡劣天氣預警信息,啟動本應急預案。

      (10)《防地震應急預案》:收到48小時“臨震預報”,啟動應急本預案。

      (11)《人身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當發生≥1人死亡,或(和)≥3人重傷(中毒)的人身傷害事件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12)《田灣核電站失去廠外電源事故處理應急預案》:1號機組或(和)2號機組發生失去廠外電源時的事故,啟動本應急預案。

      (13)《田灣核電站涉網電力設備故障處理應急預案》:當涉網電力設備故障時,進一步引發失去廠外電源事故,則啟動本應急預案。

      (14)《電力網絡信息系統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當發生一般(Ⅳ級)、較大(Ⅲ級)、重大(Ⅱ級)的信息系統安全事故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15)《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當發生火災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16)《交通事故應急預案》:當至少發生較大(Ⅲ級)道路交通事故時,啟動本應急預案。

      (17)《環境污染事故應急預案》:a.核電站發生放射性流出物非

      計劃排放事件;b.因電站所在區域發生波及電廠環境;c.因自然災害造成電廠屏蔽可能喪失;d.因環境問題引發一般性。

      (18)《燃料運輸事故應急預案》:在核燃料運輸過程中發生異常情況時,啟動本應急預案,異常情況包括貨包與托架發生位移,車輛發生火災,車輛發生脫軌、傾覆、翻車、追尾、脫扣等事件,燃料組件貨包被盜、被搶;鐵路運輸時,發生脫軌、傾覆、翻車、追尾、脫扣等事件。

      (19)《輻射事件和事故應急響應預案》:發生輻射異常事件/事故;發生放射源相關事件/事故;發生核燃料廠內運輸相關的事件/事故。

      3 田灣核電站能夠觸發進入核應急狀態的常規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

      通過對田灣核電站各常規突發事件專項應急預案和田灣核電站應急行動水平的研究,當非核突發事件進一步惡化時,可滿足相應EAL的條件,使電站進入核應急狀態,請詳見表2(僅列出了應急待命狀態)。

      根據表2所示,當發生自然災害類和事故災害類突發事件時,如果事件進一步惡化就可能導致核電站進入核應急狀態,可通過2012年田灣核電站防抗第10號臺風“達維”的事例進一步說明。

      2012年8月1日上午獲知臺風預報后,田灣核電站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對防汛抗臺工作進行了部署;2012年8月2日上午10時30分,田灣核電站啟動《防熱帶氣旋應急預案》,各主要崗位實施24小時現場待命制度,隨時做好臺風來襲的防范和緩解工作;2012年8月2日至3日,第10號臺風“達維”從江蘇連云港過境,田灣核電站在臺風中心半徑80公里范圍內。在臺風經過期間,現場氣象站測得10m高處10分鐘最大平均風速為20.4m/s(風級8級),8級風速持續約148分鐘(分別是2日22:05時-23:22時,3日1:10時-2:16時)。

      本次抗臺過程中,因現場實時氣象站10m高處10分鐘平均風速未超過24.5m/s并且電站未出現其他事件或事故,電站僅啟動了《防熱帶氣旋應急預案》。假設臺風過境時,現場氣象站實測10m高10分鐘平均風速大于24.5m/s,則田灣核電站按照田灣核電站應急狀態分級初始條件和應急行動水平進行判斷后需要進入核應急狀態(應急待命)。如此時在此假設的氣象條件(10m高10分鐘平均風速大于24.5m/s)下啟動應急組織存在人員安全風險,會導致電站應急組織無法按要求立即啟動,不利于應急響應。

      4 后續工作建議

      4.1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方面

      建議電站分析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和應急行動水平,分析出可能導致進入應急狀態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在相關預案中增加進入應急狀態的指向條件,以便使電站及時進入應急狀態,及早啟動應急組織。

      4.2 應急演習方面

      在進行導致進入應急狀態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演練時,增加突發事件應急狀態向核應急狀態演變的內容,鍛煉電站應急組織。

      4.3 應急體系管理方面

      對于這種電站已經啟動專項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將要有可能進行核應急狀態但又未進入應急狀態的狀態進行定義,可以稱為觸發應急狀態。

      (1)特征:一些事件正在進展或已經發生,核電站安全水平未下降,這些正在發生的事件極有可能繼續惡化或已經惡化,惡化后的事件導致或可能會導致核電站安全水平下降,在這類事件中,預期不會出現需要采取任何核應急響應行動;

      (2)目的:使電站運行人員重點關注相關事件,電站可以啟動專項應急預案,并使電站應急組織了解事件信息,針對事情啟動電站部分應急組織。當事件惡化使電站進入核應急狀態后,立即或較短時間內就有應急專業人員對事件或事故進行應急響應,可以快速緩解事件或事故。

      參考文獻

      [1]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Z].2006-1-8.

      [2]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Z].2007.

      [3]壓水堆核電廠應急行動水平制定(征求意見稿) [Z].2012.

      [4]田灣核電站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匯編[Z].2013.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亚洲国产电影av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一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 亚洲人成网站999久久久综合| 日韩亚洲产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亚洲av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曰|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 亚洲性色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