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范文第1篇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月龍”為你整理了這篇開展202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教活動總結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2021年10月10日是第30個世界精神衛生日,根據文件《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關于開展202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宣教活動的通知》(國衛疾控精衛便函[2021]112號)要求,為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質發展,倡導全社會關注、支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我鎮緊緊圍繞“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的宣傳主題,開展了系列宣傳活動,現將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

      我鎮領導高度重視,制定世界精神衛生日宣教活動方案,要求衛健、教管等部門牽頭,動員學校、醫療機構、村(社區)等多方力量加強合作,利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共同創造更有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部環境。

      二、線上線下相結合,創新科普宣教形式

      (一)舉辦義診宣傳活動

      在9月29日,聯合我鎮文明實踐中心,在東泊社區黨建長廊舉辦主題為“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大型義診活動。活動中,共派發了宣傳禮品120多份,宣傳折頁(含青春期、健康類等折頁)共200多張,懸掛橫幅1條,出動醫務人員10人,參加人員達200余人。

      (二)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宣傳手段相結合,加大宣傳力度

      一是在9月28日結合我鎮開展的健康教育巡講講座,選取第三小學、星辰學校,貼合主題,開展了兩場心理健康教育宣教講座,二是通過我鎮“中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在10月10日轉發來自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平合的【世界精神衛生日】“青春之心靈青春之少年”為題的宣傳推文,并要求村(社區)進行轉發,推文閱讀量達100余次。

      通過活動的開展,以世界精神衛生日為契機,推動了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關愛活動,大力宣傳和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進一步提高公眾對于精神疾病的關注,本次宣傳活動達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范文第2篇

      所謂“感恩”,在《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為“對別人所給的幫助表示感激”。感恩有感恩戴德之意,亦有感謝感激的意思,指對他人、社會和自然在個人成長過程中給予自己帶來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產生認可并意欲回饋的一種認識、一種情懷和一種行為。它是一種感激的心情,是一種關愛的表達,是做人的一種美德,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感恩教育,指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過相應的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關懷教育,是一種以情動情的情感教育,以靈魂喚醒靈魂的人性教育,以德報德的道德教育。學校開展感恩教育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逐漸養成感恩的心態和習慣,使感恩成為受教育者不自覺者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并作為個人個性品質的組成部分而存在,對他人、對周圍、對社會常懷感激之心。重要的是,感恩教育使學生在認知層次能洞察自身所獲得的恩惠和方便,并得到內心的肯定;在情感層次能發出愉悅和溫暖的情感,進而轉化為一種自覺的感恩意識和回報恩情的體驗;在實踐層次,能將感恩意識轉化為報恩乃至施恩的行為,并形成習慣。

      西方人把11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感恩節是美國人獨創的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美國人合家歡聚的節日。西方人提到感恩節總是倍感親切。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是一個有益于社會的人,才會是一個心理道德都過關的人。因而我們 從感恩入手,讓學生的心理和道德都上一層樓,我們開展了這樣的活動:

      抓好“三個層面”。一是明確教育內容。即:感恩父母,為父母多做事,與父母多說知心話;感恩師長,開展向老師獻真情活動;感恩社會和祖國,激發“勤奮學習、報效祖國”的深刻情感;感恩同學和朋友,與他們互助互持,攜手前進;感恩自然,樹立環保意識,珍惜資源,愛護家園,與自然和諧相處。二是學校、家庭和社會相結合。班級層面,班級利用班隊活動兩周舉辦一次,學生完成每日一善,可以是為父母做的,為同學做的,為班級做的等;家庭層面,每周布置一次以上的感恩作業,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社會層面,組織學生開展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實踐活動。三是實行分層施教。在感恩教育中針對不同性格品質學生的特點,堅持重感知;抓誘導、重習慣;抓養成,重體驗的原則,把感恩教育滲透到各類德育工作中。

      確保“三個到位”。一是組織到位。召開班級干部思想道德座談會,充分聽取同學對開展感恩教育的意見和建議,群策群力,制訂出貼近未成年人學習、生活實際的實施方案。二是發動宣傳到位。在學校藝術節上學生同唱《感恩的心》,開展簽名、倡議等活動。三是陣地到位。班級開辟專題、專欄等抓好輿論引導。發揮各類宣教陣地作用,在心理健康報《綠色世界》中進行宣傳,讓學生強化感恩之心。

      開展“三大活動”。一是開展主題作文比賽。以“牽手同學,共同進步”為主題,全初二組同學參與,收到文章217篇,評出40篇獲獎文章。二是開展“感恩標兵”、“感恩之星”、“感恩班隊”等評比。三是開展量化考核。將學生“感恩教育”納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之中,評出優秀。

      實現“三大結合”。一是與學校平時開展的《守則》、《規范》等德育工作相結合,把“感恩教育”滲透到各類德育工作中。二是與道德經典誦讀結合,我們學校的校本教研是《弟子規》,學生都會背誦,里面的教育理論和感恩教育相得益彰,讓學生受到了德育教育。三是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開辟了《心理咨詢》平臺,設立心理健康咨詢室和心理健康信箱,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心理、青春期、人際關系、考試焦慮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突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實踐性。將感恩教育與各類實踐活動相結合,要求未成年人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踐行感恩,從感恩中得到健康成長。充分體現了思想道德建設的實踐性。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習的各類主題實踐活動,讓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體驗課本中的“理論”,從而加強內心的“道德良知”,進而轉化為“行動”。

      必須貼近未成年人學習、生活實際。感恩教育載體多樣,活動豐富,生動活潑,寓教于樂,易于為廣大未成年人所接受。這讓德育活動形式更吸引未成年人,讓德育活動過程更激發他們主動參與,讓德育評價更貼近發展實際,這樣使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落到實處,具有實效。

      整合德育教育資源。“感恩教育”面比較廣,而且是雙向互動的。可以是在學校中,也可以在校外進行教育;可以通過課本,還可以通過唱歌、誦讀、平時的舉動等形式進行教育;可以是學校德育工作者、班主任,還可以是家長、同學以及和學生交往的一切人員進行互動。只要引導得當,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可以讓學生得到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把學校、家長、社會對學生的教育貫穿起來,這樣就有利于整合德育資源,改變以往學生德育以老師為主的狹窄局面。 感恩教育活動豐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是新形勢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形式和手段的創新。是解決當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針對性不高、實效性不強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解決了德育空洞乏味、枯燥說教的弊端。以往德育教學大都是課堂集中灌輸,學生對空洞枯燥的說教興趣不高,那些寫在德育成績單上的只是學生對德育知識點的記憶,難以真正成為自身的素質。通過開展感恩教育,使感恩意識走進未成年人的學習和生活,讓他們充分參與到感恩體驗中來,在親歷中獲得真實的認識和情感,使思想道德得以逐漸提高。

      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的有機聯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以全體社會成員的道德修養和素質為基礎的。通過在未成年人中開展感恩教育,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感恩的種子,為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打下基礎。

      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范文第3篇

      關鍵詞: 健康教育;不穩定心絞痛;焦慮及抑郁;急性心肌梗死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阻塞加重,導致冠脈血管內形成閉塞血栓,治療如不及時,能發展為急性心肌梗死等嚴重并發癥【1-2】。患者主要臨床表現有胸前區痛痛劇烈持續時間較長,且臥床休息或服用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疼痛【3】。同時,情緒的波動易誘發疾病發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帶來一定威脅。本文通過對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進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干預措施,取得了較滿意臨床效果,現將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的100例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診斷符合WHO對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診斷標準【4】,并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重度房室傳導阻滯和合并心里衰竭的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性占27例,女性占23例;年齡51~70歲,平均年齡(66.4±3.8)歲;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2例,高中文化程度占18例,初中及以下占10例。干預組中男性占24例,女性占26例;年齡53~72歲,平均年齡(64.9±4.1)歲;大學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0例,高中文化程度占17例,初中及以下占13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按照心血管系統疾病給予常規基礎的心絞痛護理措施。

      1.2.2 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患者健康宣教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2.2.1 心理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高低與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了解疾病的發病機理,誘發條件、臨床表現和治療措施。護理人員應耐心傾聽患者的述說,了解其情緒變化,并針對患者的心理變化給予相應的情志護理。尊重患者個人思想,根據患者的述說找出患者不良情緒的誘因,并針對性進行疏導。心絞痛屬于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病程時間較長,易反復發作且伴有嚴重并發癥【5】。患者易引發焦慮和抑郁等不良心理,因此,需要鼓勵患者保持良好心態,正確面對疾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1.2.2.2 生活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主動評估患者對心絞痛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需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多食新鮮蔬菜、瓜果,禁食肥甘厚膩之品,戒煙、酒;避免用力排便;餐后1小時再洗澡,水溫控制在35~40℃,時間避免過長;遵醫囑正確服用口服藥,如出現心絞痛程度加劇或頻繁,使用藥物無法控制時,立即求助醫務人員。

      1.3 評價指標 兩組患者心理焦慮及抑郁狀況評分,采用SAS及SDS量表【6-7】。SAS量表分為4級,共有20個項目,將各項目得分相加即為粗分,用粗分乘以1.25得標準分數。SAS標準分的分界值為50分,所得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焦慮狀況越嚴重;SDS量表同樣分為4級,內容分為20個項目,其指標值=各項目累計得分/80,指標值若小于0.5則無抑郁,分值越大說明抑郁狀況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版統計學軟件分析,凡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均數±標準差(X±S)形式表示計量資料;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用成組t檢驗,當P

      2 結果

      2.1兩組產婦入院時及分娩前的SAS及SDS評分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心理狀態SAS及SDS評分比較(X±s)

      討論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心血管系統中常見的疾病之一,以中老年患者多見【8】。患者常因對疾病健康知識缺乏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嚴重影響了臨床的治療效果。再則此病病程時間較長且并發癥嚴重,患者易常生焦慮和抑郁等不良情緒,更易影響疾病的預后與轉歸。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與干預組患者在應用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前,焦慮和抑郁狀況評分,經統計學比較無差異性(P>0.05);干預組患者應用健康宣教干預措施后,患者的焦慮及抑郁狀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經統計學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

      綜上所述,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在應用常規心血管疾病護理方案措施,給予健康教育干預能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從而使患者能自我調節心理狀態,降低了因情緒不穩定而誘發心絞痛的頻率,值得心內科工作人員學習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東杰. 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臨床護理體會[J]. 中國實用醫藥, 2010 (11): 198-199.

      [2] 王靜.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護理研究[J]. 中國醫學創新, 2012, 9(5): 45-46.

      [3] 何軍. 辛伐他汀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臨床效果分析[J]. 當代醫學, 2012, 18(5): 130-131.

      [4] 胡明華. 阿司匹林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效果觀察 [J][J]. 中國保健營養, 2012, 22(16): 255-256.

      [5] 晉軍, 王航. 急性心肌梗死常見并發癥的防治進展[J].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11, 32(1): 67-73.

      [6] 吳學智, 彭林珍, 羅家洪, 等. 某醫學院碩士研究生焦慮與抑郁自評量表結果分析[J].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3 (1): 39-42.

      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子宮肌瘤;子宮全切術;心理應激;健康教育;皮質醇;白介素-6;隨機對照研究

      中圖分類號:R749.055、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07)09-00638-05

      Effects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sychological Stress of Patients Facing Hysterectomy

      WANG Fen,LI Chun-Bo,WU Wen-Yuan

      1 Department of Anaesthesia, The Tenth Peopl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72

      2 Department of Psychosomatic Medicine, Tongji Hospital,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5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stress of young patients with total hysterectomy.Methods: 40 young patients with total hysterectomy were selected continuously. 20 of them received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before operations. With HAMA and HAMD, both groups were assessed on mood status when they admitted (T1) and before the operation (T2);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cortisone and IL-6 at T1, T2 and the second day after operation (T3) were also tested. Results:(1)The young patients with hysterectomy showed distinct anxiety or depression symptoms when they admitted hospital. After integrated l intervention, the HAMA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decreased from14.4±5.9 to 9.1±4.2; HAMD score from 17.8±3.5 fell to 9.4±6.8.(2)The cortisone level of the interventional group changed from 16.6±4.0 ug/dl (T1) to 13.4±3.9 ug/dl (T2) and 14.2±4.8 ug/dl (T3).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rtisone level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at T2 (13.4±3.9/15.5±4.3 ug/dl,t=2.10, P=0.05). (3)The IL-6 concent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mood status of patients facing hysterectomy calls more attention, integrat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ainly about health could decrease the peri-operative psychological stress.

      【Key words】uterine leiomyomas; hysterectomy ; psychological stress; health education; cortisone; IL-6; random controlled research

      子宮肌瘤是婦科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發生于30~50 歲的婦女[1],是子宮切除最主要的原因[2]。子宮在婦女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它對性和更廣意義上的女性特征都起著表明女性身份的作用,以至于許多婦女錯誤地認為子宮是保持女性特征和產生的唯一器官[3]。她們認為切除子宮會改變婦女的形象,降低女性魅力,減弱或喪失,影響夫妻關系[4],擔心術后性格改變,衰老提前等。

      Lalinec-Michaud等[5] 認為,婦女在子宮切除前需要足夠的“哀悼(mourning)”時間去探究子宮切除的意義,以去適應子宮切除的概念-有人將其理解為一種自我身份的喪失及威脅。Drellich 等[6] 建議“焦慮”的心理分析概念應該擴延,除了對男性生殖器的焦慮外,還應包括子宮。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發現,在子宮切除前有50%婦女在情緒上有明顯的不正常,如焦慮和(或)抑郁,而這些不正常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僅為12%-14%。子宮切除術是一個強烈的應激源,可引發患者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應激時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和糖皮質激素的分泌明顯增多。應激時血漿皮質醇的升高快(僅需2-3min)而顯著(可升高5-6倍),加上檢測方便,因此血漿皮質醇已成為判斷機體是否處在應激狀態和應激程度的一個最常用指標。

      目前國內對子宮切除患者的心理干預大多局限于術前焦慮和抑郁、術后、婚姻、生活質量等方面[7-10],而且多由病房護士、婦產科醫生來實施。也有學者對擇期手術病人應激反應進行心理干預,但是對象是所有手術病人[11,12]。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子宮切除患者術前進行綜合心理干預,觀察其對患者心理應激反應的作用。根據Johnson的“準確期待理論”本文設計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為主的綜合干預內容。為了排除絕經過渡期婦女卵巢功能變化對其情緒、性等方面造成的影響,本研究只針對≤45 歲的患者。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擇2004年12月~2005年6月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婦科患子宮肌瘤需擇期行子宮全切術的≤45歲的連續住院患者40例,最小33歲,平均42±3歲。入組標準及排除標準:①≤45 歲的已婚婦女,丈夫健在,無明顯的婚姻沖突,排除分居、離婚;②術前經臨床診斷為子宮肌瘤,需擇期行腹式子宮全切術。排除雙卵巢病變史、惡性腫瘤病史、婦科大手術史;③無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④ 無精神病家族史或個人史;⑤無腦部疾病史及智能障礙;⑥無藥物或酒精依賴史,近3 月無服用激素史;⑦既往無麻醉或手術并發癥;⑧排除近期發生挫折、擾亂、苦難的重大生活事件;⑨家庭經濟有穩定來源;⑩不是文盲。分組:將符合入組標準的40例子宮肌瘤患者按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心理干預組、對照組,各20例。住院期間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和其他臨床處理;在入院至手術前的手術準備時間內(一般為4~7天),對干預組進行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的綜合性干預,對照組不進行干預。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在年齡、學歷、月經史、性生活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步驟

      1.2.1 符合入組標準的患者入院后,接觸患者說明意圖,征求患者同意后簽署自制的知情同意書和住院病人一般資料調查表和本次住院主要憂慮的誘因分類表(術前)。

      1.2.2 在入院第二天即干預前(T1)、手術當天麻醉前(干預組即為干預后,T2)由第一作者(受過HAMA和HAMD評定的專業培訓)在雙盲情況下對所有患者進行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的評定。

      1.2.3 在入院第二天晨(T1)、手術當天(均為清晨手術)麻醉前(T2)、術后第二天晨(T3) 所有患者均抽取靜脈血2ml,離心抽取上層血清置于-20℃冰箱內,一月集中一次,送核醫學科,使用放射免疫法測量血清皮質醇和白介素-6濃度。

      1.2.4 所有患者均在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經腹子宮全切除術,術后均進行靜脈自控鎮痛。所有患者麻醉手術均成功實施,麻醉方法和手術方式一致,術后無一例麻醉手術并發癥發生。

      1.2.5 術后第二天或第三天隨訪患者,再次填寫本次住院主要憂慮的誘因分類表(術后)。

      1.2.6 在20例干預組患者手術前的4~7天內,對其進行3~4次的健康教育為主的綜合性干預,每次20~30min。本研究中所有干預措施均由第一作者本人實施。

      1.3 綜合性干預

      1.3.1支持性心理治療 于日常醫務工作中進行并貫徹始終。本研究中首先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的敘述,鼓勵患者進行情感的表達和宣泄。采取解釋、鼓勵、安慰、保證和暗示等方法,幫助患者消除對手術的恐懼心理和對子宮切除的思想顧慮,增強自信心,獲得安全感。

      1.3.2健康教育 為本研究的重點。針對患者及其丈夫進行,采取個別進行和集體(2~3個患者共同進行)兩種方法相結合。主要有以下方面內容:

      (1)基礎知識教育:用簡明通俗易懂的語言,以圖表說明生殖器官尤其是子宮、卵巢的不同解剖、生理知識,著重闡明子宮切除僅是喪失生育能力,子宮全切不等于卵巢切除,它不會影響患者的內分泌,不會使其女性魅力降低,更不會發生男性化、衰老加快等。

      (2)性健康教育: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

      a勸解患者努力消除心理障礙,以便無拘無束地從性生活中追求更大的享受;

      b講解人類性生理、性心理的基本知識,指出女的出現不僅是一種身體刺激的反射,更是一種精神產物;

      c鼓勵夫妻間交流性的感受和與刺激的方式;

      d指導他們探索和嘗試更為有效的性生活技巧。

      (3)麻醉手術知識宣教:向其介紹麻醉手術流程;全身麻醉的基本原理、步驟、可能出現的術中或術后并發癥;術后使用鎮痛泵的利與弊;手術室環境和麻醉醫師的基本情況。還可以向患者介紹其他手術順利、術后鎮痛效果良好的患者,以增強其信心。

      (4)家庭和社會支持性心理治療:針對丈夫(主要)或子女進行,每次15~20min,1~2次。本研究首先對丈夫進行手術意義、方式、術后護理等方面的知識講解,然后指導親屬于術前、術后、出院后在情感上、生活上體貼、照顧患者,在各方面關心、鼓勵、安慰病人,給病人以溫暖和信心。如果患者丈夫對妻子切除子宮也有顧慮,就須加強對丈夫的健康教育。

      1.3.3個別深入的心理治療 采用認知行為療法中的艾利斯合理情緒療法(RET),針對入院時的HAMA≥14分或HAMD≥17分者,根據患者憂慮的原因個別深入地有針對性地交談,加強干預效果。每位患者增加交談2-3次,每次15min。同時囑患者安靜舒適地躺在床上,在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放松訓練,每天至少1次,10~15min。鼓勵其術后盡早下床活動。

      1.4 工具

      1.4.1 一般資料調查表和本次住院主要憂慮的誘因分類表 均為自編調查表。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患者姓名、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經濟情況、月經史、性生活情況等。本次住院主要憂慮的誘因分類表包括12項,存在為1,不存在為2。

      1.4.2 漢密頓焦慮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13]總分超過14分認為肯定有焦慮癥狀。國內外報道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及效度。

      1.4.3 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3] 本研究使用17版本,總分超過17分認為肯定有抑郁癥狀。

      1.5 統計方法 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卡方檢驗、相關分析。

      2結果

      2.1 入院時和術后憂慮誘因調查

      入院時,干預組超過半數患者憂慮的原因集中在第1、2、4、5、6項,對照組也集中在這幾項上。術后,干預組憂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第3、4項,對照組超過半數集中在第4、5、6、9項上。將上述原因分別與兩組入院時、干預后的HAMA 、HAMD分值行相關分析(存在上述原因為1,不存在為2),結果見表1。

      *P

      2.2 干預前后HAMA 、HAMD評分變化

      HAMA因子分析顯示,兩組患者入院時均以精神性焦慮為主。HAMD因子評分從高到底依次是:焦慮軀體化、睡眠障礙、阻滯、認知障礙、體重變化。干預前后干預組HAMA 、HAMD均顯著下降,而對照組HAMA 、HAMD無明顯變化,見表2。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干預后組間比較顯示,干預后干預組焦慮、抑郁癥狀均較對照組明顯減輕。HAMA因子分比較:干預組的軀體性、精神性焦慮分值較對照組下降明顯。HAMD因子分比較:干預組焦慮軀體化和睡眠障礙分值較對照組顯著降低,體重、阻滯、睡眠、認知障礙無變化。對照組干預前后五個因子分變化不明顯。

      2.3 干預前后兩組病人血清皮質醇的變化及比較

      表3顯示干預組干預后和術后第二天血清皮質醇含量均較干預前有明顯降低,而對照組變化不明顯。

      組間比較顯示,干預后干預組血清皮質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t=-2.10,P=0.05)。

      2.4干預前后兩組病人血清白介素-6的變化

      干預組血清白介素-6變化雖然在三個時間點無統計學的差異,但在干預后、術后第二天比干預前有所下降,而對照組變化不明顯,見表4。

      3討論

      子宮切除這一強烈心理生理應激引發的患者術前術后的心理問題,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14]。現有的一些對子宮切除患者干預的研究,人員一般局限于病房、手術室護士;多針對術前的焦慮抑郁以及術后、生活質量的改善等方面,對于圍術期應激反應干預的專業性較差。本研究通過對子宮肌瘤行子宮全切術的年輕患者進行術前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的綜合干預,旨在幫助患者改善負性情緒、認知等,同時幫助她們度過手術這一難關,改善術后生活質量,也為今后在臨床廣泛實施心理干預提供參考依據。

      3.1 子宮全切術患者術前的心理狀況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患者擔心手術影響健康,使體力下降、體質變弱, 影響生活、工作;擔心內分泌紊亂、第二性征改變、男性化;認為手術使下降,影響夫妻關系;擔心衰老加快;擔心性格改變等。對手術的恐懼和對子宮切除的憂慮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精神負擔,影響了生活質量;但自責、自殺、激越等較少。 Béatrice S等[15]對65名子宮全切術后患者的2個月和8個月隨訪發現,術后癥狀與術前焦慮、抑郁和敵意密切相關。

      3.2 心理健康教育干預對負性情緒的影響

      經過積極的綜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組的焦慮抑郁癥狀和睡眠等均明顯緩解,使患者對子宮切除有了一個正確的認知,負性情緒在軀體和心理的反應也顯著緩解。而對照組變化無統計學意義,負性情緒評分和患者的自我感受評價變化一致。本研究進一步表明,心理干預可以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改變醫患間相互作用和關系模式,由“主動-被動”型改為“指導-合作”型或“共同參與”型。通過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使患者更可能有充分的動機與方法實施或配合醫護人員的行動。此結果和Donoghue等[16]一致,對術前和術后可能導致負性影響的子宮切除患者實施包括緩解壓力在內的干預方案非常適用,它可能也適用于其他外科手術。有學者認為選擇性手術前由精神科醫師或心理醫師對患者心理進行診斷和治療是可行的,藥物和心理治療可防止術后心理障礙的發生[17]。

      3.3 心理健康教育干預對血清皮質醇的影響

      經過干預,患者術前和術后第二天的血清皮質醇濃度較入院時有顯著性降低,而對照組變化不明顯。組間比較,干預后干預組的血清皮質醇較對照組明顯降低。說明心理干預對本研究中心理應激源引發的應激起到了良好的緩解作用,降低了患者的應激水平,此結論與李傳剛等[12]的研究一致。本研究進一步表明干預效果不僅在術前體現出來,而且延伸到術后,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患者術后早日恢復。

      3.4 心理干預對血清白介素-6的影響

      IL-6是一種多功能細胞因子,在誘導B細胞生長、分化、產生免疫球蛋白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可誘導T細胞分泌產生IL -2及表達IL -2受體等。皮質醇的免疫抑制作用已被廣為接受,皮質醇可使淋巴細胞數目減少,使單核吞噬細胞功能降低。Keller等[18]發現循環血液中淋巴細胞數目依賴于血漿糖皮質激素水平。心理應激后的皮質醇水平與IL -2水平顯著負相關,提示應激可通過使糖皮質激素升高來引起免疫抑制作用。但本研究結果發現,干預組和對照組在入院時、干預后、術后第二天血清白介素-6變化不明顯,組間比較亦無統計學差異。也可能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心理應激時皮質醇和IL -6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總之,應重視并了解子宮全切術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有關的認知態度,積極進行綜合性心理健康干預,能降低圍術期心理應激水平,促進術后恢復。本研究觀察周期相對較短,長期作用有待進一步隨訪,患者和家屬的認知態度對有關因素的影響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323.

      2 Vollenhoven B. Introduction:the epidemiology of uterine leiomyomas. Clin Obstet Gynaecol, 1998, 12 (2):169-176.

      3 Le-Cornu J. The need for counseling of women who undergo hysterec -tomy:a feminist perspective . Contemp Nurse,1999,8:46-52.

      4 徐斌,王效道.心身醫學.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0. 129-134.

      5 Lalinec-Michaud M, Engelsmann F, Marino J. Depression after hysterectomy:A comparative study. Psychosomatics,1988,29:307-314.

      6 Drellich MG, Bieber I. The psych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 uterus and its function. J Nerv Disorders. 1958, 126:322-336.

      7 尹姣,段麗娜,秦云君.子宮全切術患者的心理分析與護理技巧.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5):74.

      8 周美華,林麗紅.心理干預對子宮切除術病人康復的影響.浙江預防醫學,2003, 15(9):80.

      9 孫暉,王秋宇,王梁爽.認知和行為治療改善子宮切除患者的、婚姻與生活質量.中國臨床康復,2003,7(20):2836-2837.

      10 張新艷,高玉民,姚宇,等.子宮切除術對性生活質量的影響及其干預.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6(11):749-757.

      11 王振英,郭梅,李淑英.擇期手術病人應激反應心理干預效果評價.護理學雜志(外科版),2004, (8):9-10.

      12 李傳剛,潘曉軍,張東海,等.心理干預緩解圍術期患者應激反應的作用.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04, 42(3):343-345.

      13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5-137.

      14 Kim KH, Lee KA. Symptom Experience in Women After Hysterectomy. J Obstetr Gynecol Neonatal Nurs, 2001, 30 (5):472-480.

      15 S Béatrice E, Toivo H, Marten K, et al. Depression, anxiety, hostility and hysterectomy. J Psychosomat Obstet Gynecol, 2005,26(3): 193-204.

      16 Donoghue AP, Jackson HJ, Pagano R.Understanding pre-and post-hysterectomy levels of negative affect: a stress moderation model approach. J Psychosom Obstet Gynaecol,2003, 24(2):99-109.

      17 Marek K, Dimter A, Jawor M, et al. Anxiety-depressive disorders in women after hysterectomy. Literature review. Psychiatr Pol,2001, 35(5):763-769.

      18 Keller SE,Weiss JM,Schleifer SJ,et al. Stress-induced Suppression of Immunity in Adrenalectomized Rates. Science,1983, 221:1301-1304.

      2006-06-20收稿,2007-03-15修回

      心理健康教育宣教方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村 腫瘤 化療 健康教育 效果

      惡性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癌癥恐懼是全球性的,因其意味著極度痛苦和衰弱,患者甚至面臨死亡。化療是治療腫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腫瘤本身對患者的身心是一個重大的刺激,加上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會導致患者的心理發生各種變化。這使得化療期間科學的護理,有效的指導患者心理康復成為保證化療能順利完成的關鍵。農村患者文化水平較低,獲取健康知識較少,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限的經濟條件和保健意識,醫療保健服務缺乏,腫瘤的發病率病死率更高,健康教育對農村腫瘤患者顯得尤為重要,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筆者對30例農村腫瘤化療患者進行全程系統健康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導如下:

      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了農村腫瘤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40歲-72歲。文化程度:高中或中專以上4例,初中或小學18例,小學以下38例。均為新發或術后首次進行化療的患者。將6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2組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顯著意義(P>0.05)。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及一般健康教育,針對不同個體,不同時期出現的健康問題給予指導。觀察組患者除了進行常規護理外,給予了全程系統的健康教育,具體如下。

      2.1心理健康教育

      農村患者以家庭條件較困難的患者為多見,主要擔心后續治療的醫療費及給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應勸導患者身體康復后仍可再創造財富,同時選用成本低廉且效果良好的治療方案,盡量縮短住院時間,調整好患者的心態,利于化療順利進行,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另外,由于化療知識的缺乏、對化療后的自我形象的擔心及癌癥=死亡的錯誤影響,有些患者甚至相信鬼神之說,極易使患者抑郁、恐懼。應根據患者的理解承受能力,給患者講解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應對不良反應措施,使其有心理準備。做好其家屬思想工作,為患者提供多方位的照顧,用親情來緩解患者壓力。給患者講述以前成功的病例,邀請義工隊人員進行同病種患者現身說法,使患者消除恐懼心理,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

      2.2化療健康教育

      2.2.1選擇好教育方式才能事半功倍。文化水平的高低決定了病人的接受能力。農村腫瘤患者總體文化素質較低,接收能力差,因此,應采用合理的、多樣式教育方式,如囑化療病人多喝水,可指導病人每天飲水一熱水瓶以上,而不說是2000 ml,便于病人掌握。注意選擇合適的教育時機,如入院時,晨間護理時,做具體治療時,將所要宣教的內容分段向病人講解,多次重復,及時評價,及時反饋效果。對于老年患者,采用直觀形象教育的方法,抓住患者的注意力,進行少而精的教育,一次不可講述過多的內容,同時要采用強化手段提高教育效果。切忌任務式,把健康教育的內容一次性的灌輸給病人,而不管病人是否能接受。

      2.2.2創造良好的環境也十分重要。保持室內整潔、安靜,營造舒適而輕松的環境。農村患者喜歡聽戲,可以聽聽自己喜歡的戲曲,聽聽廣播,分散注意力,減輕化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

      2.2.3化療知識的介紹。首先應明確告訴患者化療預防腫瘤復發的重要性,幫助患者了解化療藥物的藥理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項,并告知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是可以預防和減輕的,每項操作盡可能向患者解釋清楚,使其放心。

      2.2.4飲食指導。胃腸反應是患者最難以忍受的化療不良反應。化療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告知患者化療當日7:00之前進清淡、易消化食物,進食量為平時的1/2,禁食有刺激性及易產氣食物,避免空腹,在接受化療前30min內避免進食。3-4h后進行化療,中晚餐限制在平時量的2/3,并要求進食高熱量、高營養高維生素食物,避免同時食入涼、熱食物。告知患者嘔吐后仍需堅持進食,因嘔吐后進食可中和胃酸,促進腸蠕動,減輕對胃黏膜的刺激,幫助患者建立合理的飲食結構。每次嘔吐間歇期進食以新鮮水果、蔬菜為宜,進食后最好協助患者半臥位休息,以免食物返流,引起惡心嘔吐。鼓勵患者多飲水,保證尿量在2000 ml/d。

      2.2.5口腔護理。口腔黏膜潰瘍是化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癥,有時會影響到患者的心理狀況,最明顯的是患者不能正常進食而產生心理障礙。因而在化療期間應該常規為患者做口腔護理,指導患者每天清晨用淡鹽水漱口,經濟易于接受,且臨床效果好。

      2.2.6皮膚護理。化療期間患者易出現皮膚變黑、粗糙、色素沉著,農村患者皮膚防御能力強,癥狀不明顯。如皮膚搔癢或出現蕁麻疹時,囑患者不能用手撓抓或用過熱的水洗澡,以免破潰造成感染,局部可以涂些膚輕松軟膏。

      2.2.7脫發的護理。某些化療藥物可以引起脫發。脫發將會給患者心理造成傷害,甚至會放棄化療,因此,化療時應讓患者明白并認識到脫發是暫時的,停藥后會再生,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消除顧慮,并囑患者減少梳頭的次數,避免使用刺激性洗發劑;每日晨間護理時對床上的脫發清掃干凈,減少刺激,減輕心理不適;選擇合適的帽子,以盡可能糾正因形象紊亂而導致的負性情緒。

      2.3化療后護理。化療后護理主要針對某些藥物產生的遲發性毒性反應,故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較為重要。由于化療大多數分周期進行,患者完成一個周期化療后要回家休息一段時間后再進行下一周期的化療。一般可以采用電話隨訪和上門服務兩種形式,目的是讓患者在醫院外同樣能夠享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從而增強其安全感和康復信心。轉貼于

      3 結果

      統計學處理方法:采用t檢驗、p<0.01具有顯著性差別意義。

      兩組農村化療患者健康教育結果比較,見表。

      注:觀察組中包括2例65歲以上的文盲患者,對照組放棄者中1例為50歲初中文化患者,余3例為60歲以上文盲患者。2組比較差異顯著性p<0.01。

      4 討論

      通過我科60例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可見,觀察組的患者心理狀態良好,情緒平穩,化療不良反應少,100%完成化療規定療程,無短期復發患者,生活質量明顯提高。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促進腫瘤病人的健康行為。臨床實踐中發現,農村病人對健康知識的缺乏,接受能力差,經濟條件有限,易產生悲觀、失望心理,甚至放棄治療,文化素質越低情況越嚴重。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和錯誤的求醫行為,都不利于腫瘤病人的治療和康復。通過有效的健康教育,病人可掌握正確的信息,使病人自覺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為,從而改善腫瘤病人的生存狀態,盡可能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我國新時期衛生工作方針第一條就是以農村為重點,當前更是大力發展新農村合作醫療,因此農村患者這個群體對衛生服務的需求更具重要性。對農村腫瘤病人及其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其目的是使其增強自我保健意識,最終達到提高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 考 文 獻

      [1]徐霞,薛曉英,程惠玲.我院實施健康教育模式改革的方法與成效[J].護理管理雜志,2007,12.42-43.

      [2]王芳,孫偉,丁妍.腫瘤患者化療中的護理體會[J].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2008,14(4):503.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三区|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色丰满少妇高潮18p|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AV永久无码区成人网站|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日韩涩涩成人午夜私人影院| 国产精品日本亚洲777|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一区二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色天使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第一成人影院|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桃臀|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mv国产精品mv日本mv|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亚洲第一街区偷拍街拍|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大视频网站|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蜜桃 | 亚洲手机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亚洲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