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

      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

      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烤煙;連作障礙;種植模式;合理施肥

      中圖分類號 S156;S5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8-0199-03

      Advances in Adjust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Succession Cropping Obstacle of Flue-cured Tobacco

      ZHAO Song-hui CAI Kai-xuan LIU Hong-yuan SHI Li-sen CHEN Ji-feng *

      (College of Life Science,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1)

      Abstract Flue-cured tobacco succession cropping problem has been draw great attention of many people,based on many researches,the mechanism of succession cropping obstacle of the flue-cured tobacco was discussed,it mainly included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the soil,soil nutrients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the toxic effect,the adjusment measures of succession cropping obstacle were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reasonable planting patterns and the way of scientific fertilization of flue-cured tobacco,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lue-cured tobacco succession crop area.

      Key words flue-cured tobacco;succession cropping obstacle;planting pattern;suitable fertilizing

      作物連作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農業種植現象,烤煙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其連作面積已達28%以上[1],而目前,有些地區烤煙連作面積達50%以上。而烤煙又是一種忌連作的作物,烤煙連作會對煙葉生產造成一定的損失。主要表現為產量降低、煙葉品質下降、病蟲害加重等[2]。烤煙連作障礙問題已嚴重威脅到我國煙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煙草工業的發展壯大,因此,解決烤煙連作障礙的問題迫在眉睫,已有不少學者在烤煙連作障礙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對有關防治措施概述如下,以為推動我國烤煙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1 連作障礙產生機理

      隨著烤煙連作障礙問題越來越嚴重而倍受人們的關注,對于烤煙連作障礙的研究也日漸深入。越來越多的學者研究認為,烤煙根際微生態失調是引起烤煙連作障礙的主要因素[3],根際微生態即植物―土壤―微生物等不同單元間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特殊系統[4]。研究表明,連作烤煙根際微生態有明顯變化,主要與微生物數量、土壤養分比例、土壤中的酶活性、自毒作用等方面有關[5-7]。

      1.1 微生物數量變化

      隨著烤煙連作年份增加,連作煙田微生物在數量方面發生了變化。對此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隨著烤煙連作年份增加,對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樣性影響較大[8],細菌等有益菌群的數量減少,真菌等有害菌群的數量增加[9-10]。張 翔等[11]的研究也表明,隨連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細菌和放線菌數量呈減少趨勢,而以腐霉為代表的真菌等有害菌群數量增加。細菌型土壤是土壤質量良好的一個重要指標,真菌型土壤是地力衰竭的標志[7]。隨著煙田連作年份的增加,細菌型土壤轉變為真菌型土壤,對烤煙生產造成了不利的影響。但是,連作年份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比較復雜,有研究表明連作5年之內的稻田土壤中微生物數量沒有明顯差異,而10年以上者則明顯減少[12]。

      1.2 土壤養分比例失衡

      對于煙草連作土壤養分的變化趨勢,研究結果表明連作會造成土壤中養分比例失衡[6],連作會造成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在土層中的分布趨于失衡[13]。烤煙連作1~2年的煙田土壤養分與正茬比較變化不大,而連作2年后,土壤中全氮、速效鉀含量減少,全磷、堿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增加,有機質含量下降[14]。

      1.3 土壤酶活性變化

      土壤酶活性是土壤肥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土壤酶的活動直接影響土壤有機質的礦化和養分形態的轉化,調節土壤養分對植物體的供給狀況,進而影響植物的生長情況。對于連作煙田的土壤酶活性變化已有不少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連作煙田土壤酶活性的趨勢,研究對象主要是脲酶、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過氧化氫酶[15-18]。張 翼等[17]對連作煙田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結果表明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隨連作年限的增加酶活性降低,過氧化氫酶活性則顯著增強。眾多研究表明,連作1年的煙田土壤酶活性最高,而后,隨著連作年份的增加,土壤酶活性呈現總體下降的趨勢,不同的酶其變化趨勢有所差異[16,18]。但有研究認為,煙草連作不會對旱地[19]和稻田[8]土壤酶活性產生顯著的影響。

      連作造成土壤養分失衡、酶活性降低、有益微生物數量減少等是造成煙草連作障礙的首要原因,而且各個因子之間具有復雜的相互作用,從而增加了解決烤煙連作障礙問題的復雜性,所以對于造成煙草連作障礙的各因素及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機理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目前較常用的輪作和間/套作以及合理施肥等措施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解決烤煙連作障礙問題,并且,土地資源有限,實現輪作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探索高效可持續的解決烤煙連作障礙的方法仍是一個艱巨任務。不過利用微生物制劑改良土壤微環境,營造一個健康可持續的土壤微生態環境,從而解決烤煙連作障礙問題是一個重要突破口。而對于微生物的篩選與改良就是當前面臨的一個重要任務,并且,在有益微生物的應用方面,以何種形式施入連作煙田及相應的配套技術,也有待研究。

      3 參考文獻

      [1] 姚槐應,何振立,黃昌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紅壤微生物的影響[J].水土保持學報,2003,17( 2):51-54.

      [2] 時鵬,張繼光,申國明,等.煙草連做障礙的癥狀.機理及防治措施[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1):120- 122,124.

      [3] 石秋環,焦楓,耿偉,等.烤煙連作土壤環境中的障礙因子研究綜述[J].中國煙草學報,2009,15(6):81-84.

      [4] 申建波,張福鎖,毛達如.根際微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1,7(2):232-240.

      [5] 劉巧珍,郭芳陽,吳照輝,等.烤煙連作土壤障礙因子及防治措施[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0):87-90.

      [6] 姜超英,潘文杰.作物連作的土壤障礙因子綜述[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7(3):26-28.

      [7] 張繼光,申國明,張久權,等.煙草連作障礙研究進展[J].中國煙草科學,2011,32(3):95-99.

      [8] 何川,劉國順,蔣士君.連作對植煙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的影響[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2,34(4):658-663.

      [9] 王茂盛,姜超英,潘文杰,等.不同連作年限的植煙土壤理化性質與微生物群落動態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2):5033-5034,5052.

      [10] 岳冰冰.烤煙連作改變了根際土壤微生物的多樣性[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2.

      [11] 張翔,范藝寬,毛家偉,等.不同種植制度和施肥措施對煙田土壤養分及微生物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08,23(4):208-212.

      [12] 胡汝曉,趙松義,譚周進,等.煙草連作對稻田突然微生物及酶的影響[J].核農學報,2007,21(5):494- 497.

      [13] 何琳,婁翼來,王玲莉,等.烤煙連作對土壤養分狀況的影響[J].現代農業科技,2008(8):115-116.

      [14] 王連君,谷思玉.烤煙連作對土壤養分的影響[J].煙草科技,2004(9):40-42.

      [15] 丁海兵,郭亞利,黃建國,等.連作烤煙不同粒級土壤酶活性研究[J].耕作與栽培,2005(5):13-14.

      [16] 李鑫,張秀麗,孫冰玉,等.烤煙連作對耕層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區系的影響[J].土壤,2012,44(3):456-460.

      [17] 張翼,張長華,王振民,等.連作對烤煙生長和煙地土壤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7,23(12):211-215.

      [18] 古戰朝,習向銀,劉洪杰,等.連作對烤煙根際土壤微生物數量和酶活性的動態影響[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1,45(5):508-513.

      [19] 盤莫誼,張楊珠,肖嫩群,等.煙草連作對旱地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響[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8,30(3):295-297.

      [20] 郭亞利,李明海,吳洪田,等.烤煙根系分泌物對烤煙幼苗生長和養分吸收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07,13(3):458-463.

      [21] 陳冬梅,楊宇虹,晉艷,等.連作烤煙根際土壤自毒物質成分分析[J].草業科學,2011,28(10):1766-1769.

      [22] 晉艷,楊宇虹,段玉琪,等.烤煙輪作、連做對煙葉產量質量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04(17):267-271.

      [23] 朱學文.烤煙輪作在煙草生產中的作用[N].云南科技報,2006-05-25(7).

      [24] 賈志紅,易建華,蘇以榮,等.煙區輪作與連作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的比較[J].生態環境學報,2010,19(7):1578-1585.

      [25] 段玉琪,晉艷,陳澤斌,等.烤煙輪作與連作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的比較[J].中國煙草學報,2012,18(6):53-59.

      [26] 賈志紅,易建華,蘇以榮,等.烤煙連作與輪作土壤養分差異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11,24(5):1784- 1788.

      [27] 周興華.煙稻輪作與煙草土傳病害發生關系的初步探討[J].中國煙草,1993(2):39-40.

      [28] 黃光榮.不同輪作方式對烤煙病蟲害及產量品質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9(5):40-42,50.

      [29] 趙會納,雷波,王茂盛,等.不同輪作模式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13,41(7):63-66.

      [30] 徐碩,譚效磊,楊舉田,等.烤煙套種甘薯綜合效應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4(1):36,39.

      [31] 劉劍,侯躍亮,王樂三,等.烤煙地瓜間作模式研究[J].中國煙草科學,2007,28(1):40-42.

      [32] 劉麗芳,唐世凱,熊俊芬,等.烤煙間套作草木樨和甘薯對煙葉含鉀量及煙草病毒病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8):238-241.

      [33] 唐世凱,劉麗芳,李永梅,等.烤煙間作草木樨對土壤養分的影響[J].中國煙草科學,2009,30(5):14-18.

      [34] 王樹會,納紅艷,陳發榮,等.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對烤煙品質及土壤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1,13(4):110-114.

      [35] 唐莉娜,張秋芳,劉波,等.有機肥與化肥配施對烤煙土壤微生物群落PLFAs動態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12):260-265.

      [36] 武雪萍,鐘秀明,秦艷青,等.不同種類餅肥與化肥配施對煙葉香氣質量的影響[J].中國農業科學,2006,39(6):1196-1201.

      [37] 平麗.微生物肥料對烤煙產質量的影響綜述[J].寧夏農林科技,2013,54(1):41-43.

      [38] 董艷,董坤,林克惠.微生物肥料對幾種烤煙病害及煙葉含鉀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07,(1):189-192.

      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范文第2篇

      創造性問題解決頓悟問題抑制解除問題解決主要有兩種類型:常規問題和創造性問題。常規問題解決的認知過程是漸進式的,個體可以根據問題的初始條件以及原有知識經驗,不斷縮短起始狀態與目標狀態之間的距離,從而找到問題解決的方法;而創造性問題解決的認知過程則是跳躍式的,人們在解決問題的初期往往會陷入僵局,感到無所適從,經過一段醞釀之后,個體通過克服思維定勢,對問題情境形成一種新的認識后,突然意識到問題解決的方法或思路。探討創造性問題解決的認知過程,揭示出創造性問題解決的內部機制,可以指導問題解決的教學,并為改善和培養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

      一、頓悟問題及其解決

      在教學中,我經常發現學生對創造性的頓悟問題的正確解決率較低,學生總是長時間糾結于以問題本身所提示的表面表征的問題空間進行探索,不能離開問題表面的限制。這是因為頓悟問題解決是一種創造性的問題解決,不能夠用常規方式解決,物體的傳統優勢功能使得個體難以思考其它新功能。因此,頓悟問題解決需要解決者打破常規思維定勢,摒棄物體的傳統優勢功能來使得問題得以解決。在常規的、結構良好的問題解決中雖也有頓悟的出現,但是頓悟更多的光顧結構不良的問題的理解與解決過程。

      二、眼動分析法在創造性的頓悟問題解決中的應用

      眼動分析法是頓悟問題解決研究的一種獨特研究方法。主要是給被試以視覺形式呈現問題,在被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用眼動儀記錄他們解決問題過程中的眼動軌跡。通過眼動分析法可以獲得問題解決時的許多重要數據,如注視位置、注視時間、注視次數、回視、眼跳等。眼動數據可用于研究問題解決過程中的心理加工問題。

      我們認為,眼動追蹤對于了解基于問題解決范式的實時加工是非常有效的。與其他方法相比,眼動測量為研究問題解決心理學提供了一種相對自然的即時測量方法,以及在問題解決的開始和最后時間內問題解決者注意的轉移位置,以供實驗者進行延時的分析,而且它提供了一個比問題解決時間、正確率等更具有生態學效度的變量。

      三、創造性的頓悟問題解決的抑制解除機制的眼動研究現狀

      表征變化理論(representational change theory)認為,問題解決者在問題解決過程中對問題形成了不合適的初始表征,由此導致在解決問題時遇到障礙。Knoblich等人進一步完善了表征變化理論。主張問題解決者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產生頓悟是由于他們變換了對問題的初始表征。對于障礙如何克服提出了兩種機制:抑制解除(constraint relaxation)是克服障礙的其中一種機制,抑制解除并不是故意的或自愿的,而是個體對持續的失敗的一種心理反應。

      許多研究者采用眼動分析方法對抑制解除機制進行了研究。Knoblich等人采用火柴棒算式問題的研究發現,與不成功的問題解決者相比,成功的問題解決者在解題的過程中,注視點有較大的跳躍,他們會逐漸地把注意力轉移到先前被忽視的關鍵信息上來,對問題空間形成新的表征,產生對整個問題情境的頓悟,使問題得以解決。Grant和Spivey采用腫瘤問題的研究發現,成功解決問題者在最后30秒對皮膚這一成分的注視時間更多,將解決者的注意轉移到關鍵成分(皮膚)。Jones采用停車場問題的研究發現,成功的問題解決者在頓悟之前較多地注視了對頓悟起非常關鍵作用的停車場的右面12個格的區域。姚海娟和沈德立采用火柴棒算式問題的研究發現,啟發信息促進問題解決者對問題的表征從數值表征轉變到符號表征,從而成功地產生了頓悟。綜上所述,研究者們發現,頓悟問題的成功解決依賴于問題解決者對關鍵成分的更多關注,這有助于形成正確的問題表征。

      四、引導學生解除抑制以提高問題解決的策略

      1.克服問題所提示的表面表征

      正如Simon所說,正確表征問題就等于完成了問題解決的一半。頓悟問題通常在構圖、字面及物體使用功能上使學生受到抑制,如九點問題設置一個3×3的九點矩陣,學生容易將連線局限于這九個點構形的正方形框內,硬幣問題容易讓學生局限于兩個硬幣在二維平面中邊緣的解除,而不能跳出來進行三維空間中硬幣面與面的接觸,T puzzle問題使得學生總是嘗試將不規則的木板拼成長方形,這是受到T型形狀的限制。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接觸表面知識的抑制,加快形成問題的正確表征。

      2.通過想象來克服問題情境的抑制

      當問題解決遇到了障礙時,個體要充分發揮想象功能,重新想象出另一種可能的問題情境。教師要教給學生通過想象創設更多問題情境的方法,以使學生盡快轉換到正確的問題空間中進行探索。

      3.在問題空間不斷進行可能解決路徑的探索

      在問題空間中加快探索是學生盡快得到抑制解決的關鍵。因為只有在最初的問題空間中快速探索,才能盡快發現此空間中是否有可能的解決路徑。如果在問題空間中探索失敗,學生才會重新開始進行問題表征。因此,加快問題空間中可能解決路徑的探索,有助于學生的抑制解除和重新表征。

      參考文獻:

      [1]Knoblich,G.,Ohlsson,S.,&Raney,G.An eye movement study of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Memory & Cognition,2001,29(7):1000-1009.

      [2]Grant,E.R., & Spivey,M.J. Eye movements and problem solv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2003,14(5):462-466.

      [3]Jones, G. Testing two cognitive theories of insigh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3, 29,(5):1017-1027.

      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范文第3篇

      【關鍵詞】生態課堂;讓學于生;動態問題

      運動型問題是近年來中考的熱點,探索在運動過程中動點的運動路徑是運動型問題的考點。由于動點運動路徑往往不明晰,所以對任何一個年級的學生來講都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于初三的學生來說,隨著年級的升高,題目的難度系數加大更成為學生解決問題的一個障礙,所以尋覓通用的方法對學生來講至關重要。在學生的認知結構里,他們更喜歡接受靜止的事物,所以我們需要賦予學生“以靜制動”的思想來解決這一類問題,即交給學生通用的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夠事半功倍。將處理起來有難度的動態問題轉化為容易解決的靜態問題是解決這類問題的有效辦法,教師的教學智慧正在于此,不是講解一個題目,而是交給一種方法,用“解決方法”開啟學生的智慧,學生才能透過一棵樹看到一片森林,這樣的數學學習才會是輕松和快樂的,才能夠在真正意義上實現讓學于生。

      動態問題一直是困擾學生的一個數學難點,學生解決起來要么無從著手,要么丟掉答案,鑒于學生學習動點問題的障礙,我采用“讓生于學、先學后教”,借助微課、幾何畫板、學案的形式展開,轉變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授課模式,通過改變教育形式展開動態問題的研究,學生的學習效率變高了。

      一、在預習課中充分利用翻轉課堂,引領學生自學

      通過微課制作,引導學生課前自主預習,這是本節課讓學于生的開端。作為數學教師,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數學看數學,我們的目的是發展好每一個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好每一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讓數學學習成為學生整體素質提升的一個增長點。只有源于學生內在的激發才是最有效的學習動機,自主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學習方式,更是學生學習能力的體現。作為教師,要做到讓學于生,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列為課程目標。隨著生態課堂的提出,當翻轉課堂步入人們的視野時,我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界又一場適合學生發展的教育改革已然拉開了序幕。通過微課的設計拉開動態問題的研究是符合學生學習成長的心理認知的,它會更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

      動態型問題微課設計:(時間10分鐘)。

      教師微課旁白:

      “同學們好,數學因為運動才充滿了活力。動態能問題是中考的熱點問題,這類問題涉及的知識面廣、信息量大、綜合性強,在解答時我們要用運動和變化的眼光去審視問題,把握圖形運動、變化的全過程,認清變化過程中的本質,抓住運動中不同階段中的臨界情況,將動態問題轉化為靜態問題,在解答時,我們常用到分類討論、數形結合、函數方程等數學思想方法。

      同學們是否聽到了幾個關鍵句:用運動和變化的眼光去審視問題、抓住運動中不同階段中的臨界情況、將動態問題轉化為靜態問題,接下來,我們用“以靜制動”的思路來解決這類問題。”

      呈現一道經典例題:(線段中的動態問題)。

      如圖,已知A、B、C是數軸上的三點,點C表示的數為6,BC=4,AB=12。

      (1)寫出數軸上點A、B表示的數;

      (2)動點P、Q分別從A、C同時出發,點P以每秒6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向右勻速運動,點Q以每秒3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數軸向左勻速運動,M為AP的中點,點N在線段CQ上,且CN=CQ,設運動時間為t(t>0)秒。

      ①數軸上點M、N表示的數(用含t的式子表示);

      ②t為何值時,原點O恰為線段PQ的中點?

      (本題的關鍵點是點P、點Q都是動點,此題主要考查了數軸以及線段的計算,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根據題意正確畫出圖形,學生要考慮各種情況,不要漏解。)

      設計意圖: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更要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數學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搭設橋梁,通過教師這座橋梁,讓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主動學習。而教師不是知識的搬運工,而是要通過適當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通過課前的有效設計,讓學生大膽地走進自主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和思考,通過自主學習這條有效的途徑,培養學生的思考力、創造力。在微元素流行的今天,我們要把握好微課的目的,要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翻轉課堂的前提下,教師要用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民主、開放、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自主和諧中逐漸提升素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這是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最好的一種改進,適合當下教育的發展,更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整體素養的提升。

      通過微課的觀看,能夠讓學生掌握數學動態問題的解決關鍵――動中取靜,化難為易。讓生于學,體現生B數學課堂的理念,給學生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往前走;給學生一個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煉;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給學生一個沖突,讓他們自己去討論。

      二、課中通過幾何畫板和學案讓學生自主探究,引領學生自悟

      自主學習型生態課堂教學模式強調主動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反思性學習等學習行為,全校教師要樹立科學的課堂教學觀,轉變教學方式,使“以學定教”形成共識,進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幫助學生認同自主學習、學會自主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課堂中通過觀看微課,采取學案的形式展開,實現如下的生態課堂構建的目標:①以學定教,先學后教;②先獨后合,先練后講;③自主學習,自主探究;④合作互助,展示質疑;⑤多學少教,保障時空;⑥精講精練,思維高質;⑦當堂檢測,補償提升;⑧釋疑建構,總結提煉。通過上述方式實現讓學于生的生態課堂的教與學的目標,讓課堂上的師生激情昂揚、活力四射。教師應關注到學生全體,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價值。

      1.例題探究

      如圖1,一副三角板的兩個直角重疊在一起,∠A=30°,∠C=45°,COD固定不動,AOB繞著O點順時針旋轉α°(0°

      (1)若AOB繞著O點旋轉到圖2的位置,若∠BOD=60°,則∠AOC=?;(2)若0°

      鋪設臺階,先研究如下的問題。

      兩塊三角板FOE、MON如右圖放置,直角頂點重合于點O,將30°、60°、90°這塊三角板固定不動,另外一塊45°、45°、90°的三角板繞著直角頂點O逆時針旋轉,在旋轉的過程中找出邊MN與FOE的邊垂直的情況,MN與FOE的邊平行的情況。

      探索:

      幾何畫板呈現,學生通過轉動手中的兩塊三角板來尋找答案,并將結論的各種情況畫在備用圖上。

      備用圖(為學生提供如右圖式的八個直角三角形)

      設計反思:

      知識的積累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的主要因素是學生自我的不斷內化,不斷吸收,不斷創新,只有學習個體積極主動的學習才會積極主動的思考,才會在不斷的認知和沖突中不斷地形成思維障礙,進而又不斷克服障礙,這個過程就是學生思維內化的有效過程。自主學習表現在學生具有積極的求知欲,主動的思考,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探索能力。作為新時期的教師,首先要明確這一觀念。在教學中只有樹立正確而科學的教學理念,給更多學生動手的機會、參與的機會,才能夠讓學生的思維處于興奮的狀態,這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喜歡的,更是學生樂于接受的。讓學于生,學生才會在課堂上既學習了數學,又發現了數學,既增長了知識,又提升了能力。

      要知道數學知識本身是嚴謹的,但數學課堂結構應該是靈活、多樣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種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探究的情境,而不是古板地再現知識,以問題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延伸拓展

      (1)如圖5,點A在線段DB上,在線段DB的同側做邊長分別為1和4的等邊ADE和等邊ABC,連接BE,CE,ADE在繞點A順時針旋轉的過程中,求BCE面積的最小值為多少。

      (2)如圖6,邊長為1的正方形AEFG的邊AG在邊長為4的正方形ABCD的邊AD上,連接BG,DG,正方形AEFG在繞點A順時針旋轉過程中,BDF面積的最小值為多少。

      設計目的:

      建構式生態課堂的理念滲透,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每個學生都有很強的獨立學習的能力,甚至在每個學生的內心深處都有著強烈的表現力,在自我向好愿望的激發下,學生更希望在同學和老師面前展現自己,證明自己。作為數學教師,要深刻的利用學生這樣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各種因素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主動的發展,設置有一定思維難度、學生跳一跳就可以解決的題目,這才是真正的以學定教。自主學習型生態課堂,力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更應該在題目給出之后采用讓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協作的方式,這樣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獲取知識,聽到同學們討論的聲音。這樣的課堂既有學生的獨立自主,又有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讓學生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勇氣不斷增強,在學生求知欲不斷激活的過程中,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思考探索,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波利亞曾經指出:“學生的數學思維只能在學生自己的頭腦中產生,而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助產婆 ’的作用。”讓學于生的數學課堂,要轉變教師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行為,讓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過渡到課堂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和啟發者,這比教師直接將知識倒給學生更有效果,對激發和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會起到啟迪和開拓的作用,在無形中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整體提升。

      3.課堂小結、當堂檢測、課外延伸

      課堂的最后一個環節,學生通過微課、幾何畫板對動態問題進行溫故知新后的課堂小結、當堂檢測、課外延伸,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一節課的學習效果,并用自己的Z言表述自己的收獲,這些都是對學生數學素養提升的一個很好的訓練。

      更多的時候,教師可能更注重數學知識形成過程的探究,注重對例題的選取,而忽略了對學生整體情況的知曉。在本節課知識探索過后,學生已經對動態問題有了一定的掌握,首先,在小結部分,教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總結,關注到不同學生的總結情況,而不是教師一言堂的代勞。其次,我們在下課前要預留一定的時間,完成當堂檢測環節,教師事先要設置好典型性的檢測題目,選題時要針對本節課的重點,習題中要設置和本節課知識點緊密相扣的題目,當堂檢測,這樣就可以利用較短的時間真實而充分地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最后一個過程,很多時候隨著課堂小結的結束,一堂課就畫上了句號,殊不知課后的思考環節更是對學生思維提升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教師用心的設置一道延伸拓展的題目,使學生的思維不因為課堂內容的結束而然而止,學生的思維無論在課上還是在課下都應處在積極的狀態中。當然這道題目的設置需要教師縱觀一堂課的全局,事先預設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切實的數學題目。

      改變思路,改變觀念,是自主學習型生態課堂的根基,只有教師的意識改變了,才會促進教學實踐的不斷改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才會大幅度提高。

      設計目的:

      數學由于學科特點和各種因素的制約,很多學生帶著恐懼情緒學習,故教師要積極克服學生這種消極的學習狀態,通過教育的智慧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在讓學于生的生態課堂中,教師的教育角色是多樣的,教師既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學生學習上的伙伴;教師既是教學的指導者,也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引導學生思考,讓主動探究成為數學學習的習慣,培養學生敢提出問題,再培養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自我學習,通過自身的探索思考逐漸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就能慢慢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三、課后自主復習實現知識的再遷移、再內化

      通過教師根據一節課學習的內容精心設置的數學題目,讓學生對學習進行有效回顧,自主梳理,知識的再遷移、再內化。

      1.點C在射線AB上,點D為線段BC的中點,已知AB=6,以C為端點的所有線段之和為11,求線段BD的長。

      2.(南充市中考題)在RtPOQ中,OP=OQ=4,M是PQ的中點,把一個三角尺的直角頂點放在點M處,以M為旋轉中心旋轉三角尺,三角尺的兩直角邊與POQ的兩直角邊分別交于點A、B。

      (1)求C:MA=MB;

      (2)連接AB,探究:在旋轉三角尺的過程中,AOB的周長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最小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教后反思:

      “自主學習型生態課堂教學模式” 課題在數學復習課中要倡導“三自六步”生態課堂體系,“三自”,即課前自主預習、課中自主探究、課后自主復習。教師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預習與指導、學習與探究、交流與合作、講解與精煉、實踐與應用的關系。“六步”,即示、導、學、講、用、練。示――預習匯報,展示成果;導――明確目標,嘗試探索;學――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講――釋疑解難,歸納總結;用――實踐運用,檢測鞏固;聯――拓展延伸,訓練提高。“三自六步”,內外聯動,通過以上的教學改革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中主動拓展與提高,養成知識遷移的習慣。

      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范文第4篇

      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表明,流域管理必須以經濟手段為核心,并緊密結合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教育手段,以更有效率地實現流域綜合管理目標.流域污染問題尤其是跨界流域污染問題始終是環境經濟學的重要研究內容,并且不斷引入信息經濟學、公共選擇理論和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并將生態學、系統論、控制論以及資源學的相關理論分析框架納入其中.與空間有關的、區域性的、跨學科的環境問題被認為是未來一段時期內環境經濟學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但與流域相關的新興學科,如流域管理學、流域生態學、流域經濟學等也都僅處于初創階段,都未將流域環境和經濟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從經濟學的視角研究其作用機理及調控措施當前我國流域水環境管理已進入流域綜合治理階段,迫切需要提出一套系統的流環境經濟研究,hohong@cmesoigcn域官理的理論框架、內容體系、綜合經濟手段和政朿.

      筆者針對環境經濟學在流域這一特殊研究對象的理論需求,分析了流域環境經濟學成立的必要性,提出了流域環境經濟學的概念、內涵和理論基礎,并初步構建了流域環境經濟學的框架和主要內容.

      1流域環境經濟學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流域是以水為核心,由水、土地、生物等自然要素與社會、經濟等人文要素組成的環境經濟復合系統.為了促進流域環境、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保證流域水資源、7水環境和水生態可持續,運用法律、行政、經濟和技術等手段進行流域綜合管理已經成為共識.傳統環境經濟學強調運用稅收、投融資、補貼、補償、價格、產權、獎懲等經濟手段,故難以有效解決流域這一特殊的因地域分異性、污染的單向外部性以及上下游和利益群體之間沖突等特征引發的環境經濟問題.

      11解決流域跨界單向外部性方面的障礙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流域的核心要素一水資源屬于準公共物品的范疇,不具有明晰的產權或者很難清晰界定其產權,同時對其消費具有非排他性.流域內的每一個涉水主體都受到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經濟理性驅動,期望盡可能地從公共資源中獲更多利益,肆意地開發利用水資源或向水體排放污染物.而流域常常跨越多個行政區,涉及到具有不同訴求的多元利益主體,因而產生各種矛盾和沖突.一方面上游污染呈現出跨界和單向外部性,這種外部性的輸出將生產帶來的經濟收益留在該轄區,而將污染造成的損害成本輸出到其他轄區,由全流域來承擔,損害全流域的社會福利;另一方面,上游保護水資源的行為產生正的外部效應,由此產生的收益由全社會分享,但會使行為主體的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甚至小于私人成本,而消費的非排他性導致搭便車的動機和行為難以避免,使得市場傾向于提供正外部性的行為供給不足,而不論是過度使用還是供給不足,都不能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由于跨界單向外部性導致流域上下游各主體的成本收益函數存在較大差異,傳統經濟手段在解決單向外部性時需要更加嚴格的條件,實際政策設計以及操作實施也更加復雜,使得傳統經濟手段是低效率的,實踐上也鮮有成功案例.

      1. 2解決流域地域分異性方面的障礙

      環境經濟復合系統的自組織和自維持功能,呈典型的耗散結構特征;其次,流域水資源的狀況決定了流域特定的資源環境條件.流域的水量、面積、河網密度和河流形狀等自然地理要素存在空間差異,流域主體功能、7水環境、水生態功能、社會經濟發展等方面也同時表現出明顯的地域分異性,上下游間存在/功能不對稱”現象,在環境影響和生態服務方面,下游被上游所支配,而在經濟發展方面,上游被下游所支配,處于依附地位.

      流域系統的整體性和地域分異性特征決定了流域綜合管理目標的多元性,一方面要求重視流域環境經濟復合系統的協調可持續目標,通過對系統的耗散結構、協同、調控功能進行分析和評價,使流域自維持和自調控作用的發揮在客觀上受到系統閾值的約束,避免超出系統承載力的過度開發和人為干預[17];另一方面,又要兼顧由于流域在地理要素、功能和經濟發展的差異性所導致的不同目標訴求,根據流域主體功能、水生態功能和水環境功能等合理確定綜合管理目標.因此,流域這種整體性和地域分異性特征所導致的多元性流域綜合管理目標,使得環境經濟手段之間可能會相互抵觸、牽制,從而降低經濟調節的總體效率,這一問題給傳統環境經濟學帶來了極大挑戰.

      1.3解決流域各干系人利益沖突方面的障礙

      流域環境管理中涉及到多方干系人,而且干系人之間存在著各種利益關系.目前,我國流域環境管理中部門間的利益沖突和博弈現象廣泛存在,不僅加大了各級政府間的成本,而且可能導致不同地區間因經濟競爭引發的地方公共政策選擇扭曲,也可能使各級政府作為人在行為選擇時往往出現/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然而,跨界外部性、信息不對稱和不確定性,以及行政邊界下的分散決策,使得流域環境問題及其解決變得復雜化.流域環境管理面臨利益的分化和協調,不僅要解決一般環境問題中規制者與被規制者的理性行為與非理性行為的博弈,而且要解決規制主體間的博弈.

      然而,傳統環境經濟手段在治理流域污染時,多把治理重點放在微觀排污者,而對宏觀層面流域上下游各政府間及其與中央政府間理性選擇的內在矛盾,以及由此導致的污染治理信息供給偏差、激勵不足和監督缺乏等問題重視不足.同時,傳統環境經濟與外部環境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實現流域部性內部化還是產權界定,都需要相應的流域環境管理體制能在分散化信息下良好運作,但流域內相關者間利益沖突所致的信息不對稱和地方保護主義,卻限制了傳統環境經濟手段作用的發揮,迫切需要制定超越部門利益的經濟手段,以突破限制環境經濟手段正常發揮作用的障礙。

      綜上所述,傳統環境經濟學對于解決流域環境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面對流域的準公共物品屬性、跨界外部性、整體性及地域分異性等特征,在當前流域管理體制下,傳統的環境經濟學理論和控制手段在解決流域這類與空間有關的、區域性的、跨學科的環境問題時遇到了障礙[5],難以考慮流域生態系統的整體性,更無法兼顧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無法滿足促進流域環境、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要求.迫切需要改進和創新環境經濟手段,促進傳統環境經濟手段之間以及與其他環境管理手段的配合,通過借鑒空間計量經濟學、信息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和制度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突破環境經濟手段有效發揮作用的各種限制.因此,拓展環境經濟學的研究領域,開展流域環境經濟學的研究就成為重要而緊迫的任務.流域環境經濟學的成立是對傳統環境經濟學的重要理論補充和拓展,對于提高流域水資源利用、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改善流域綜合經濟管理手段的實施效果,協調區域內不同行政區間的環境經濟利益關系,實現流域可持續發展目標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2.流域環境經濟學的概念內涵與理論基礎

      2.1概念與內涵

      環境經濟學是環境科學和經濟學發展到一定階段,二者相互交叉的產物,是在解決環境問題的過程中、在經濟學理論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21].隨著環境問題的逐步發展,環境經濟學的研究領域也在迅速拓展.流域環境經濟學就是隨著流域環境資源的稀缺和環境問題的不斷演化而產生的新領域之一.流域環境經濟學以流域這一特定地理單元為研究對象,以環境經濟學為基礎,綜合運用空間經濟學、制度經濟學、信息經濟學、行為經濟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流域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引發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探索流域環境管理的機制設計[16]和合理的環境經濟政策手段,優化流域環境資源配置,實現流域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

      流域環境經濟學本質上是環境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屬應用經濟學范疇,其既借鑒傳統環境:理論和方法,又根據流域特征和流域環境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重點研究如何突破環境經濟手段在流域管理中的障礙,提高流域綜合經濟管理手段的管理彈性和效率,實現流域環境和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流域環境經濟學結構框架見圖1

      2.2理論基礎

      流域環境經濟學作為應用性的環境經濟學分支學科,環境經濟學的理論和方法被視為流域環境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基礎,但流域環境經濟學重點是在對各種環境經濟手段在流域層面上的針對性、適應性和優劣勢等方面的理論研究上,構建一套目標一致、相互補充、協同作用的流域綜合環境經濟手段和政策.同時,根據流域的基本特征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還要從理論上研究如何保證流域綜合環境經濟手段有效運行的前提條件和運行效率.根據上述分析,空間經濟學、信息經濟學和行為經濟學相應成為流域環境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構成.

      2.2.1空間經濟學

      流域既是由分水線所包圍的獨立的自然地理單元,同時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空間載體,是產業集中、城市發達和人居條件相對優越的地區.由于流域經濟具有極點增長、軸線延伸的“點-軸”空間特征,使得沿流域發展的城鎮在利用流域水資源的同時不斷地向河流排放污染物,污染物進入水體不僅產生污染,而且隨水流方向由上游向下游轉移擴散.污染物轉移和擴散不受行政邊界的限制和人工調控,一方面形成了以沿江城鎮增長極為污染源、以干支流為軸線的“源-軸”環境空間分布格局,并且與流域經濟發展的“點-軸”空間分布特征相疊力口,加劇了流域環境問題的復雜性;流域地理要素分:學的異和功能分異也直接或間接導致了流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決定著流域環境經濟的空間特征.因此,利用空間經濟理論對實現流域經濟、社會、環境綜合效用最大化的目標,建立空間異質下的空間均衡的系統分析框架,優化生態空間分布及其與經濟活動開發空間的合理配置等具有重要作用.

      2.2.2信息經濟學

      在我國當前屬地化流域管理體制下,資源的有限性和部門利益最大化傾向阻礙著部門之間的協調.地方政府作為理性利益個體,治污政策力度和激勵強度要服從于地方收益最大化的理性目標.這使得污染的地方保護成為地方政府的理性選擇,并使流域環境經濟手段和政策失效,強烈地約束和影響流域污染治理效果.利用信息經濟學理論,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提高流域管理主體信息獲取的效率和效果,是防止流域綜合環境管理中的市場失靈和政府失效,有效發揮流域環境經濟手段和政策作用的前提.因此,信息經濟學在流域環境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將成為流域環境經濟學的重要理論基礎.

      2.2.3行為經濟學

      選擇行為是經濟學分析的對象.選擇行為包括理性行為和非理性行為.傳統的經濟學假設經濟活動中的人是完全理性和自利的,是以預期效用最大化做出行為選擇,其選擇行為是理性行為.但是,現代經濟學中逐漸興起的行為經濟學、博弈論、機制設計理論和社會選擇理論等在“有限理性”的行為框架下對“經濟人”的非理性行為進行研究發現,現實中的行為選擇除了受到利益驅動,還常常受到人的認知偏好、情感和信息不完全等因素影響而很難達到完全理性,存在著非理性的一面.在流域環境管理中,“公地悲劇”的發生是個體理性行為的結果.個體與全流域環境管理的目標具有不一致性,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各方都從自身利益出發.各方在行為達到最優時,常常導致流域管理組織的行為偏離最優點,即個體理性行為導致集體非理性的結局[25].解決個體理性和集體理性之間的矛盾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機制,使得各方由目前的完全非合作狀態逐漸轉向合作,使得他們即使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也能達到全流域環境保護的目標.目前,行為經濟學在流域環境管理中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必將成為流域環境經濟學的重要理論支撐.

      3流域環境經濟學的框架和主要內容

      3. 1流域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協調關系研究系統的整體框架內,使流域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向優化、相互博弈達到一個可接受的“納什均衡”,建立起環境友好型的流域經濟發展模式.流域環境和經濟關系研究包括:流域環境經濟復合系統內各子系統的結構、功能及各子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和規律;復合系統與外部環境經濟的相互作用關系和規律;流域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轉移與流域水環境質量的響應關系;不同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模式對流域環境改善和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水環境容量的空間分異與生產力宏觀布局的協調.

      3.2以水資源為核心的流域自然資本的優化配置研究

      自然資本是指在一定時空條件下,自然資源及其所處的環境在可預見的未來能夠產生自然資源流和服務流的存量.自然資本的概念體現了經濟學中稀缺資源的經濟價值.自然資源作為一種資本,其未來存量及相應的不確定性是自然資源利用中的重要因素,必須在一個跨期背景下進行研究.水資源是流域的核心要素,因此,流域自然資本的優化配置研究重點除了研究流域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同時還應包括流域自然資本的評估、投資、管理,自然資本損失的經濟評估,以及以自然資本實物量為基礎的流域生態補償理論和方法、流域生態承載力等.

      3.3流域環境管理的機制設計

      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是調節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針對流域環境問題的特殊性,在自由選擇、自愿交換、信息不對稱和分散決策的情況下,如何進行靈活有效的機制設計(即法則、政策條令和資源配置等規則),約束流域環境資源的過度使用和污染行為;同時,通過有效的激勵,改善和提升各利益相關方保護流域環境的意愿,實現激勵相容,促使各利益相關方的個體利益和流域環境管理整體利益目標一致,是流域環境經濟學研究的最終目標[2M7].流域環境管理的機制設計主要內容包括流域環境管理的利益博弈分析、流域環境管理體制與機制設計的方法和模式等,其中涉及到流域環境管理組織的定位、構成、主要職能,流域環境管理綜合決策機制、合作協商機制、監督機制、資金機制、利益補償機制的設計和最優化選擇等.

      3.4流域環境管理手段研究

      直接或間接改變利益相關方的成本收益,刺激其保護流域環境成為一種自愿行為[28].遵循分區、分類、分級、分期的理念[22],進行流域環境管理手段的設計,主要包括:1研究基于法律、行政手段的各種命令控制型政策的效率、效果和實施條件,如排污總量分配要考慮流域的地域分異性,并與各地資源環境容量的特征相結合;@研究基于福利經濟學的庇古理論和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的科斯定理的經濟激勵政策的效率、效果和實施條件,如排污收費、環境稅和排污權交易政策等;(四研究環境經濟政策之間以及環境經濟政策與命令一控制型政策的優化選擇和組合問題,如取水許可和排污許可的聯合審批,水權與排污權的聯合市場體系與聯合交易[29_.

      4結語

      解決生態問題的主要障礙范文第5篇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方針。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揚艱苦創業精神,大力開展植樹種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設生態農業,經過一代一代人長期地、持續地奮斗,建設祖國秀美山川,是把我國現代化建設事業全 面推向21世紀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此,國家制定具有長期指導作用的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國生態農業的基本內涵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

      目前,雖然我國在生態農業的理論研究、 試驗示范、推廣普及等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不能否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正成為限制生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障礙,理論基礎尚不完備,生態農業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工程,它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單一學科的,因此可能對這一復雜系統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較深入的了解,但是對于這些方面之間的相互作用還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進一步從系統、綜合的角度,對生態農業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別是要素之間的偶合規律、結構的優化設計、科學的分類體系、客觀的評價方法方面。這種研究應當建立在對現有生態農業模式進行深入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必須超越生物學、生態學、社會科學和經濟學之間的界限,應當是多學科的交叉與綜合,需要多種學科專家的共同參與,需要建立生態農業的自身的理論體系。

      技術體系不夠完善。在一個生態農業系統中,往往包含了多種組成成分,這些成分之間具有非常復雜的關系。但目前在生態農業的實踐中,還缺乏技術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如何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如何引進等問題。

      政策方面存在著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態農業得到真正的普及和發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與保障體系。雖然目前中國農村經濟改革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對于生態農業政策的貫徹,還有許多值得完善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a使得農民不能對土地、水等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

      農產品價格方面的因素有時也成為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限制因素。因為對于比較貧困的人口來說,食物安全保障可能更為重要;但對于那些境況較好的農民來說,較高的經濟效益,可能會成為刺激他們從事生態農業的基本動力。

      服務水平和能力建設不能適應要求。對于生態農業的發展,服務與技術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務體系,在一些地方,還無法向農民們提供優質品種、幼苗、肥料、技術支撐、信貸與信息服務。例如,信貸服務對于許多地方生態農業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對于從事生態農業的農民們來說,贏利可能往往在項目實施幾年之后才能得到,在這種情況下,信貸服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務也是當前制約生態農業發展的重要方面,因為有效的信息服務將十分有益于農民及時調整生產結構,以滿足市場要求,并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

      盡管必要的激勵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生態農業應當更趨向于開發一種機制,以使農民們自愿參與這一活動。要想動員廣大的農民自覺自愿、并能夠自力更生地通過生態農業發展經濟,能力建設自然就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建立比較有效的能力建設機制,對于更為重要的基層農民來說,很少得到高水平的培訓與學習的機會。

      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不高。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但在中國的許多農村地區,促進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項緊迫的任務。目前生態農業的實際情況還不能滿足這一需求,因為在一些地方,僅僅依靠種植業的發展,難以獲得比較高的經濟收益。中國加入WTO,既為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使之面臨著新的挑戰。為適應這一新的形勢,生態農業的發展還有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而其中,農業的產業化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人口問題一直是中國社會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之一。據估計,到2030年前后,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土地資源相對短缺,耕地面積還在不斷減少,而人口在繼續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也已經成為困擾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一大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必須通過在生態農業中延長產業鏈、促進農業的產業化水平來實現。 在生態農業發展中組織建設存在著不足,組織建設是一個重要方面。正如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所指出的那樣,新的挑戰和問題的綜合與相互依賴的特征,與當前的組織機構的特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因為這些機構往往是獨立而片面,與某些狹隘決策過程密切相關。中國當前的生態農業,也同樣存在這種組織建設的不足。

      推廣力度不夠。雖然生態農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政府也較為重視,但仍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得到推廣。101個國家級生態農業縣與全國相比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因為從總體而言,沉重的人口壓力,對自然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農業的面源污染在許多地方還十分嚴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體和大氣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態功能退化等,已經成為制約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障礙。從某種程度上說,目前的生態農業試點,還只不過是星星之火。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亚洲一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水蜜桃亚洲一二三四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亚洲aⅴ天堂av天堂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久久久|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色欲|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 亚洲欧美日韩自偷自拍| 亚洲а∨精品天堂在线|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午夜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另类少妇17p| 亚洲激情电影在线|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A在线V网站|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妇女水蜜桃av网网站| 77777午夜亚洲| 亚洲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