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勞動文化的基本內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體育課程教學;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8-263-01
長期以來,體育教師在增強學生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方面都能積極地去完成,而在進行思想道德、文化藝術、勞動素質、心理健康等方面,則不夠重視。實施素質教育就應在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在學到體育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智力、陶冶情操、鍛煉意志,培養集體主義精神,增強組織性、紀律性,受到思想、道德、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素質教育,做到寓教育于體育教學活動中,做到教書育人合二為一。
一、思想品德素質的培養
1、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體育課上教師要求學生相互幫助,教育學生在課堂上做好人好事,幫助困難同學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為他人服務的意愿和行為,使學生養成助人為樂的優良品德。
2、培養學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教學中時刻關注學生的言行,培養他們正確的禮貌禮節;培養他們尊師愛幼,平等待人,做事公正,與人為善,言行一致等諸多品德;培養他們愛護公物的公德意識。這些做法對培養學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很有意義。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良好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理解只有團結合作溫暖的集體,才更有凝聚力、戰斗力,才會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育學生關心集體,熱愛集體,為集體爭榮譽。教會學生尊重人,理解人,善于與同學友好相處。
4、培養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在鄉鎮中學,室外體育課的教學條件較差,特別是夏、冬兩季,室外環境更差,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吃苦耐勞、不怕困難的的精神品質。教學中就要教育學生對應做的事堅持不懈,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以及頑強拼搏的優良作風。
二、文化科學素質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求知好學精神,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為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服務。中學體育課是一門綜合學科,它包含了多種文化的內涵。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不但要增強學生體質,更主要的是教會學生的體育理論和健康知識,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原則,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學到體育文化和健康知識。
2、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學校現有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大膽創新,把體育課的主動權真正的交給學生,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游戲的主人。
3、對學生進行“三基”教育。體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這些是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根本保證,只有在教學中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規律性,才能使學生的基本技術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發揮。
4、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 田徑教學的起跑練習能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籃球的投籃命中率能培養學生的準確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體操動作能培養學生的時空感覺和運動感覺等等。所以,學生的智能水平通過體育教學能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
三、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自理自護能力。通過體育動作的學習,能促進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增強體質,提高各項身體素質。
2、培養學生健身鍛煉,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體育教學中有很多動作能伴隨人的一生進行活動,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3、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組織教學比賽、游戲活動及考試、達標、運動會等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及心理的穩定性和適應性。
四、審美藝術素質的培養
1、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愛好。體育教學不僅要講授動作技術,而且還要教會學生在動作技術學習中去體會美、創造美、鑒賞美,把美蘊藏在動作之中,培養學生具有審美意識和愛好,讓學生親身體驗動作美與表現美的深刻含義。
2、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和特長。通過選修體育課的方法,可以滿足學生的要求,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從而使學生領悟和品出所喜愛項目的藝術內涵,從中發揮藝術才能和特長。
五、勞動素質的培養
1、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體育教學的學習過程實現了學生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有機結合,而且往往體力勞動大于腦力勞動。通過體育鍛煉使身體強壯有力,為以后從事各項工作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并且能使學生明白勞動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績就越大這一道理,所以通過體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
一、思想品德素質的培養教會學生做人、求善、養德,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優秀品質。
(一)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好思想。體育課上教師要求體質好的學生幫助體質差的學生完成教學任務,教育學生在課堂上做好人好事,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解決問題,并教育學生樹立見義勇為、敢于同壞人壞事做斗爭的思想,培養學生為他人服務的意愿和行為,使學生從小養成一種助人為樂的高尚品德。
(二)培養學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尊師敬長,愛護體弱者。教育學生做事公正,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禮貌,不損人利己,不投機取巧,愛護公物。培養學生做新時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體育教學靠師生的合作,靠學生之間的合作,只有一個團結合作的集體,才有凝聚人心,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即時也要教育學生關心集體,熱愛集體,為集體爭榮譽,教會同學之間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與同學友好相處。讓學生明白,只有生活在良好的合作集體中,才能創造出優異成績。
(四)培養學生具有堅強的意志品質。體育課的學習很苦很累,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必須具備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品質。教學中教育學生對應做的事自己要堅持不懈,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學生對失敗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頑強拼搏的優良作風。
(五)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體育教學重要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老師的講解與示范,教會學生鍛煉身體的方法手段,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讓學生逐步達到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學素質的培養
文化科學素質的培養,主要是通過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術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過程進行智能教育,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創造、求真。
(一)培養學生的求知好學精神。體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包含了多種文化的內涵。為此,通過體育教學手段,不但能增強學生體質,更主要的是能教會學生的體育理論知識,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原則,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學到體育文化知識。
(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在體育教學中,讓學生設計準備活動內容,編排徒手操,設計場地,制做體育器材等。都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想象力,而學生的創造性活動往往要靠教師的啟發與引導,所以教師的教學方法、手段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很重要。
(三)對學生進行“三基”教育。體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這些是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根本保證,只有在教學中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讓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規律性,才能使學生的基本技術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發揮。
(四)促進學生的智能發展。田徑教學的起跑練習能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籃球的投籃命中率能培養學生的準確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體操動作能培養學生的時空感覺和運動感覺等等。所以,學生的智能水平通過體育教學能不斷得到提高和發展。
三、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
通過身體心理素質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身體活動機能,養成衛生習慣,培養學生腦體結合、綜合適用腦力和體力的能力,把學生的心理素質調控在最佳狀態。
(一)培養學生的自理自護能力。通過體育動作的學習,能促進學生的正常生長發育,增強體質,提高各項身體素質,練就一身強壯的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學會自我保護,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適應時代的發展。
(二)培養學生健身鍛煉,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體育教學中有很多動作能伴隨人的一生進行活動,如田徑中的中長跑項目,球類運動的籃球、排球、乒乓球等。通過講授正確的動作技術和科學健身方法,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組織教學比賽、游戲活動及考試、達標、運動會等活動,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調控能力及心理的穩定性和適應性。并向學生講述健康人的心理標準,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經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四、審美藝術素質的培養
(一)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和愛好。體育教學不僅要講授動作技術,而且還要教會學生在動作技術學習中去體會美、創造美、鑒賞美,要求學生每學一個動作都要保持動作美、姿態美、體形美。把美蘊藏在動作之中,培養學生具有審美意識和愛好,讓學生親身體驗動作美與表現美的深刻含義。
(二)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和特長。通過選修體育課的方法,可以滿足學生的要求,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藝術才能,從而使學生領悟和品出所喜愛項目的藝術內涵,從中發揮藝術才能和特長。
五、勞動素質的培養
讓學生學會勞動,在勞動中磨煉意志,得到鍛煉,提高對勞動技能的認識和理解,從而培養敬業愛崗思想。
(一)培養學生的勞動精神。體育教學的學習過程實現了學生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有機結合,而且往往體力勞動大于腦力勞動。通過體育鍛煉使身體強壯有力,為以后從事各項工作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并且能使學生明白勞動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績就越大這一道理。所以通過體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勞動素質。
關鍵詞 民間剪紙;造型觀;動畫創作
民間剪紙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為了滿足精神需求而創造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根植于勞動人民深厚的生活沃土,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融入普通民眾對真、善、美觀念的訴求,不受社會功利和價值觀念的制約,集中體現了人類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民間剪紙以鏤刻形式表現物象,與皮影的制作方法相同,皮影又是動畫的雛形,因此,中國早期動畫曾借鑒民間剪紙的藝術形式成功創作出了《豬八戒吃西瓜》《金色的海螺》《漁童》《鷸蚌相爭》《葫蘆兄弟》等動畫片,為中國動畫贏得多項世界榮譽,并以鮮明的民族特色樹立“中國學派”。隨著時代的發展,剪紙動畫走入低谷,而民間剪紙也走出歷史舞臺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當我們注意到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時,再重新解讀民間剪紙,其獨特的造型手法、文化內涵、審美情趣都釋放著巨大的藝術魅力,并對動畫創作有很多啟示。
一、民間剪紙心象造型手法與動畫形象的塑造
心象造型手法是民間剪紙特有的表現方法,是指民間藝人在剪紙創作中不受物象形體結構、比例、透視等客觀因素影響,而以主觀對物象的理解去表達事物。這種造型手法源自農村特定的社會結構。作為民間剪紙藝術的創作主體――廣大勞動婦女。沒有受過正統的美術基礎訓練,不受具體物象的形體結構限制,而是將客觀事物通過心靈影像創造出全新的藝術形象。在這種造型觀念下,民間藝人為了表達自己的主觀意念,可以打破自然法則和時空界限,將不同時空、沒有任何聯系的物體放在同一平面上,憑著經驗和靈性任意取舍、大膽創造。
動畫,顧名思義就是會“動”的“畫”,動畫既要有能“動”的技術含量,還要有會“畫”的基本技能。動畫創作的基本條件是必須有較高的造型能力和一定的藝術修養,無論是前期造型設計還是中期原畫創作以及后期合成,都要以較高的造型能力為保證。我國早期經典動畫更強調對動畫形式的表達與形象的塑造,之所以能創作出那些藝術精湛的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木偶動畫,完全是借鑒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造型手段。民間剪紙藝人沒有任何美術基礎卻能創作出鮮活的藝術形象,靠的是對生活的真情實感與用心體悟。民間剪紙源于生活,表現的內容大多反映身邊的事物,但這種反映不是對生活簡單直觀的模擬,而是采用夸張、變形等突出物象特征的手法來抒發內心情感。通過民間剪紙的心象造型手法給我們帶來這樣的啟示:當代動畫創作藝術水平低下,無論是形象塑造還是細節刻畫,都沒有典型性,原因是缺乏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缺少對物象形態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沒有抓住事物的特點。在動畫創作中應注重體驗生活,正確觀察事物,在觀察的基礎上善于分析比較,只有抓住物象的特點,才能更好地表現其本質,從而提高對動畫形象的塑造。
二、民間剪紙意象造型語言與動畫作品的內涵
意象造型是中國民間美術特有的一種造型手法,在民間剪紙中最常使用。意象造型是指民間藝人在創作中將表面看來毫無聯系的事物通過寓意組合,形成新的藝術形象,呈現新的意境,表達新的含義。在紋樣的組織過程中,通常采用“以意構象”“以意表象”“以象寓意”的手法來突出主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這種造型手法已形成定式并深深扎根于民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表現語言。
民間剪紙的意象表達語言來源于原始的思維方式,來源于中國本源哲學觀與世界觀,體現整個民族的文化意識和審美素養。在人類社會早期,由于社會生產力低下,人類對許多現象無法解釋,先民在原始混沌思維的作用下,把生命看得極其神秘和神圣,在這樣的條件下,生殖與繁衍成為人類最基本的群體意識。以生殖繁衍為中心的陰陽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不息的哲學思想也就成為中國本源哲學觀。受中國本源哲學觀影響,民間剪紙藝人通過“觀物取向”的象征手法,運用通感聯想、象征寓意等造型手段把自然屬性的動植物同陰陽觀結合起來。如鳥、雞、鼠、魚、蛙等動物以及荷、蓮、葫蘆、石榴、佛手等植物因其具有堅強的生命力與旺盛的繁衍能力,被賦予深刻生命象征意義。傳統民間剪紙《老鼠娶親》《雞銜魚》《魚戲蓮》《葫蘆生子》《蛇盤兔》等都是以意象造型語言,運用不同的紋樣組合,表達人類最樸素的生命意識,體現民間剪紙深刻的文化內涵。
動畫是一門集繪畫、音樂、表演、文學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在表現形式上可借鑒各種造型語言,在劇本創作上要求貼近生活、反映生活;民間剪紙是由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的,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其作品主要用于民俗活動之中,屬于生活的藝術。中國經典剪紙動畫《老鼠嫁女》《漁童》《葫蘆兄弟》等在表現形式上借用剪紙的造型手法塑造了鮮明的動畫形象,反映人類對是非善惡的評判和對美好生活的訴求,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內涵和強烈的教化意義。隨著老一輩動畫藝術工作者退居二線,新生動畫創作的生力軍在經濟文化全球化語境下,接受的是來自西方文化的影響,對傳統文化極其淡漠,更不知其深刻的文化寓意,其創作的作品由于脫離傳統文化,背離社會現實環境,缺乏生存的土壤,嚴重影響了中國動畫發展。美國動畫《花木蘭》《功夫熊貓》是從中國文化資源中找到動畫創作的基因。并以美國人的思維方式闡釋中國文化,最終取得巨大的成功。從這兩個事例不難看出,中國動畫要想重新崛起,必須樹立民族風格,必須借鑒中國傳統文化。民間剪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剪紙又是大眾藝術,在眾多傳統文化中是最易于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加強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借鑒,通過民間剪紙意象造型語言,體會其思想寓意并將其運用到動畫創作中,會使動畫作品的文化內涵有很大的提升。
三、民間剪紙吉祥造型觀念與動畫創作思維
民間剪紙的意象生命寓意反映了先民原發的哲學觀與世界觀,隨著時代的發展,民間剪紙的造型觀又有了新的變化。欒偉麗指出:“民間美術原始的生殖崇拜觀念在經歷了幾千年的延續、發展與變異之后,在百姓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具有人生普遍意義的吉祥瑞福觀念。”這種吉祥造型觀念是以祈祝平安、希冀美好為共性心理,以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為主題,表達人們對平安和諧、幸福美滿生活的祈望。
民間剪紙吉祥造型觀念通常采用“象征賦意”“諧音取意”等表現手法表達主題。這種表現手法在漫長的文化傳承中經過廣大群眾不斷地修整、概括、提煉,已經形成一種程式化體系,具有民間美術鮮明的文化特色。
“象征賦意”是指運用典型的事物,根據其性質和特 點,賦以其吉祥寓意。使之從客觀事物中分離出來形成吉祥觀念的替代物,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被老百姓所理解和認同。如“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是能夠祈雨辟邪的神靈,古代封建社會把龍視為皇權的象征,歷代皇被稱為“龍子”,以示權威與尊嚴。“鳳凰”被人類視為神鳥。是人類的保護神,是百鳥之王。民間剪紙“龍鳳呈祥”就是以龍與鳳凰組合到一起,象征完美、吉祥、光明。“鴛鴦”屬水禽類動物,根據張華《禽經》描述:“鴛鴦匹鳥也,朝倚而暮偶,愛其類也”。據說鴛鴦雌雄不離,展翅雙飛,夜里共棲,交頸而眠,如果失去一方,另一方將不再尋找配偶。因此,民間在新婚之時常剪刻鴛鴦貼于洞房,寓意夫妻相濡以沫、百年好合、永結同心。
“諧音取意”是利用漢字同音不同字的特點,將某些難以表達的吉祥語或吉祥觀運用與之諧音的事物來表現,使人產生聯想,通過“諧音假借”“因音象形”“語義雙關”的手法突出主題。例如民間剪紙中“魚”既是生殖繁衍的象征符號,因其與“余”“裕”“玉”諧音,魚紋剪紙又喻示“吉慶有余”“金玉滿堂”等美好寓意。“蝙蝠”屬翼手目哺乳動物,因“蛹”與“福”同音,在民間美術中成為人們喜愛的藝術形象,民間剪紙常借用蝙蝠的形象表達“福祿雙全”“福壽安康”等美好寓意。
民間剪紙是勞動人民為滿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創造,并在他們自己當中應用和流傳的一種藝術樣式。從藝術的角度看民間剪紙藝術是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它是勞動人民集體創造出來,反映了我們民族的集體表象的一種文化模式。民間剪紙的作者們在創造時,從來沒有任何政治功利,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識潛入在其中。他們在創造時,往往讓人(包括創造者自己)從中感受到一種審美情趣。這是由于它們適合于人的審美經驗的審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所以,自中國民間產生剪紙以來,人們一直將其作為一種象征性裝飾物,盡管歷代在造型樣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斷發生更新和變化,可民間大眾所賦予它的造型思維方式和特定的深層寓意內涵,卻一直不變地流傳至今。因此,可以說民間剪紙是一種大眾藝術。
從客觀上說,中國民間剪紙是一種物承文化現象。它不僅有它的造型形式的傳承,而且還有著它自身深層獨有的特定內涵。從中國民間剪紙的紋飾寓意中,我們可以看到從中反映出來的中國民間圖騰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傳承,以及當地民眾的心理特征、生活追求和審美情趣。它是我們探尋本民族的民族淵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證。例如“蛙”這一形象在民間剪紙中屢見不鮮,民間常將它視為一種威力的象征,看作是生活中最可靠的保護神,并將“蛙”這一自然中丑陋的動物形態,運用民間美術中的互滲造型手法,將其變為神圣、稚拙、親切、動人、給人美感的剪紙花樣,縫繡在孩童的枕頭、圍涎、肚兜、香包等衣物上,以希望孩子在“蛙”的保護下,茁壯成長,美滿幸福。需要指出的是,“蛙”這一圖騰物產生以來,因為囿于民間文化而沒有上升到中國的上層文化之中,所以也就得不到龍鳳那樣由皇權所推崇的中華文化象征的地位。但是,作為一種原始圖騰物,“蛙”這一形象雖然在中國上層文化中沒有得到它應有的地位,卻在民俗文化中得以流傳,并保持了它的原始崇拜敬仰之地位。就這一文化現象看,開展對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研究,有利于我們探索原始文化的演變。
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和世界各地的許多民間藝術一樣,都是原始文化的嫡傳物。它作為民俗文化中的元素,緊緊地依附于當地的民俗活動之中。在它的意象符號中,不僅賦予了原始藝術符號對美好生活的祈求和追求美的質樸情感,而且有著強烈的“生命繁榮旺盛”的審美理想。這個審美理想來自民族、人類群體的基本追求,人們歌頌生命,贊美生的歡樂,追求著人生的幸福圓滿、健康長壽,祈求家庭和睦多子、豐收安樂。在長期的文化積淀中,中國民間逐漸形成了一系列的藝術意象符號,如“鳳穿牡丹”“蓮花多子”“鴛鴦戲荷”“福壽雙全”“瓜瓞綿綿”“如意似錦”“葫蘆五毒”等等花色紋樣的剪紙,并將這些民間剪紙融入到各種民俗事象活動中,來滿足廣大民眾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類的生存,充實人類的生活。
6.下列關于“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植根于我們民族土壤,廣泛表現在民間信仰和生活習俗之中,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一體。
B.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它鮮明地反映出我國民間廣大民眾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和審美情趣、價值觀念。
C.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一種大眾藝術,從其產生就是象征性的裝飾物,作者在創造時,從來沒有任何功利目的。
D.中國民間剪紙藝術作為一種文化模式,能反映我們民族的集體表象,從藝術角度看,它屬于精神文化的范疇。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民間剪紙的作者們在創作時,往往讓人從中感受到一種審美情趣,這種情趣的獲得是因為剪紙適合于人的審美經驗的審美心理而形成的美感。
B.中國民間剪紙藝術是一種物承文化現象,“物”就是民間剪紙這一載體,承載著藝術上造型形式的傳承和其自身深層獨有的特定內涵。
C.“蛙”作為一種原始圖騰物,雖然得不到龍鳳那樣由皇權所推崇的中華文化象征的地位,但在民俗文化中保持著原始崇拜敬仰的地位。
D.“蛙”因其丑陋的形態常被視為一種威力的象征,也被認為是最可靠的保護神,作為中國剪紙的重要題材,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中國民間剪紙是我們探尋本民族的民族淵源和原始文化的活證,開展對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研究,有利于我們探索原始文化的演變。
B.民間剪紙藝術傳承精神文化,隨著造型樣式和利用形式上不斷變化,民間大眾所賦予它的造型思維方式和深層寓意內涵也會隨著形式而變化。
C.“鳳穿牡丹”等花色紋樣的剪紙,表現了人們歌頌生命,贊美生的歡樂、追求人生的幸福圓滿、健康長壽、祈求多子、豐收安樂的美好愿望。
D.民間剪紙融入到各種民俗事象活動中,能滿足廣大民眾精神心理上的需求,扶持人類的生存,追求民族、人類群體的強烈審美理想。
參考答案
6.C(“沒有任何功利目的”有誤,原文說“但有生活方面的功利意識潛入在其中”)、
一、企業檔案和企業文化的關系
企業檔案和企業文化在某種層面上具有基本相同的作用,即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起著后盾和保障作用。企業檔案以其具體的物質形態而存在,企業文化則以其外在的精神而昭示,二者之間有著一種內存的必然聯系。
1.企業檔案中的文化因素
檔案的本質屬性是它的原始記錄性,但其內容的實質則是它的文化性質。檔案是人類文化的記錄者,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是人類必需的文化營養和精神財富,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企業檔案作為檔案的一個門類、一個分支,同樣具有這種文化性質。管理也是一種文化,企業檔案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內容,同時也是一種管理文化。企業檔案的文化因素從十個基本大類中可以反映出來:如黨群工作類檔案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是培育企業精神最基本的文化素材;經營管理類中的產品銷售檔案,近年來人們更加注重了它的文化內涵,有的商家進一步提出,我們銷售的不是產品,而是文化。企業的名牌產品必定是企業最珍貴的檔案內容,而名牌產品則與文化有著不解之緣。“可口可樂”的美國文化,“勞斯萊斯”的貴族文化,“阿迪達斯”的運動文化等,都從某個側面體現了企業檔案的文化內涵。
2.企業文化中的檔案依托
企業文化實踐告訴我們,企業文化作為支配一切管理活動的靈魂,在現代經濟大潮中顯示著它獨具的文化管理魅力,這種文化管理正在形成企業檔案的新內容——文化管理檔案。企業文化一詞的概念雖然興起于近年,但企業早已有文化內容融入其中了。北京“老字號”的金字招牌具有很高的文化含量:善經營、重質量、講信譽、重商德,經過多年的文化積淀,已經形成了獨具特色和魅力的文化精神財富。這些企業文化財富的傳播正是依托在企業檔案之中。一個優秀的企業家,不僅要精通專業技術和企業管理,也要精通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企業從它的創立之初就不斷地積累著企業檔案,企業的文化思想忠實可靠地記錄在企業的全部檔案之中,是企業產生與發展的歷史長卷。在建設現代企業文化的過程中,我們不但要積累新的檔案資料,更要挖掘積淀在歷史檔案中的文化瑰寶。如“鞍鋼憲法”高度概括了計劃經濟體制時期企業文化所追求的目標,伴隨著這個時期的企業檔案,忠實地記錄了它的文化特色。建設現代企業文化,不是建筑空中樓閣,必然要對傳統企業文化有所揚棄和批判繼承。考察既往的企業文化,必須依托于記錄了企業文化的企業檔案。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誠信為本,義利兼顧”、“童叟無欺”、“和氣生財”等企業經營文化,早已成為日本等儒家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所采納;“鞍鋼憲法”管理企業的文化思想更為歐美等國家所借鑒。當前,企業在建設自己特有的企業文化過程中,必須反思歷史上企業發展的經營之道。江西贛南卷煙廠正是在優秀傳統企業文化的基礎上,精煉出“一絲一支、精益求精、品牌卓越、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和“生產圍著銷售轉,銷售圍著市場轉,一切圍著質量轉”、“讓經營戶得利,讓消費者得實惠”等現代企業特有的經營文化。
二、企業檔案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1.企業檔案可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歷史借鑒和參考
企業檔案記述和反映了企業的技術資質、科技成果、專利含量、工藝工法、管理水平、業績評價、榮譽記載以及職工素質、人才建設、文化建設、設備配置、技改歷程、財務狀況、經營現狀等重要內容,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總之,企業檔案記述和反映了企業發展的歷史過程。企業文化建設必須立足于本企業的歷史和現狀,有企業自身的特色,不可能脫離本企業的歷史發展搞一種毫無本企業特色的“泛企業文化”。綜觀企業檔案,可以深刻理解本企業特點及歷史發展的規律。從整體而言,企業檔案對企業文化建設具有歷史價值。另一方面,企業文化建設也有一種連續性和繼承性。企業檔案同樣記載了企業文化建設的歷史發展,可為當今企業文化建設提供經驗和教訓,具有較大的歷史借鑒作用。
2.企業檔案是某些企業文化建設的直接依據
一部分企業文化建設并不直接依據企業檔案。如企業參與社會公益事業、進行與企業產品無直接關系的文化活動等。這些企業文化建設常常是企業根據社會、經濟環境的不同而靈活采用的。但有一部分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檔案有著直接的密不可分的聯系。如反映企業發展精神的《企業發展史》,宣傳企業勞動價值觀的《勞模事跡匯編》等,離開企業檔案是無法編寫的。企業檔案記載了企業發展的歷史,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各種歷史線索,可作為某些企業文化建設的直接依據。從這種意義上說,企業檔案管理是企業文化基礎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