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范文第1篇

      關鍵詞:生態環境;環境保護;環境問題;建議

      十報告中指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多次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已經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在此背景下,筆者結合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從完善環境保護規劃、落實執法監管工作、加強環保宣傳力度三個方面進行闡述,以期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促進人類的健康發展。

      一、完善環境保護規劃

      “科學發展觀”這一理念提出已有幾年時間,在科學發展觀中明確提出“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在很多地區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農村、山區、偏遠地區,雖然也能注意到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但是生態環保工作往往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比如有些地區依靠當地的自然資源如煤炭、石灰石等,采取粗放型、資源消耗型經濟發展方式,沒有采取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造成土地塌陷、水土流失、地下水污染、粉塵污染等一系列環境問題,這不僅影響地區經濟發展,而且也危害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因此,必須完善環境保護規劃。當地政府在規劃地區未來發展時,要堅持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原則,不能一味地靠山吃山,要結合當地特色,推進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比如四川郫縣友愛鎮農科村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和環境特點,率先嘗試發展鄉村旅游,以創意園藝景觀為基礎,以產業鏈延伸為落腳,以合作經營模式運作,發展成為全國文明的旅游熱點和指知名鄉村旅游品牌。

      二、落實執法監管工作

      我們國家很早就提出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但是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方面不少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無視法律法規,對當地環境肆意開發破壞,或者將污染物直接悄悄違規排放到自然環境中,嚴重危害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在一些野生動植物較多的地區,一些民眾或者偷獵者大肆捕獵珍貴野生動植物,造成當地生態系統的破壞。當地相關部門應完善環境保護監管法規,落實環境監管工作,將監察、執法人員的崗位職責落實到位。比如將所在地區進行劃片,讓每個工作人員都有直接的負責區域,并落實相關的監管職責。同時,加強不同區域、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組建強大的聯合執法小組。比如環境監測部門及時為環境監察部門提供準確、可靠的監測數據,配合環境監察部門的工作。

      三、加強環保宣傳力度

      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僅依靠法律法規的約束、政府監管執法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增強大眾的環保意識,提高大眾的法律意識。比如可以深入到農村基層,以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宣傳生態環境保護;動員村委工作人員做好生態環保普法工作;走進校園開展生態環保知識講座等等。另外,還要呼吁群眾積極參與到生態環保當中,鼓勵群眾積極監督生態環保違法行為,在發現相關的違法情況時,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幫助相關執法人員及時查處破換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事件,充分發揮群眾的偉大力量。與此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做好與群眾的信息互動,比如用通俗易懂的圖表和文字定期向群眾當地的生態環境狀況信息,保護落實群眾的知情權,提升群眾對政府部門的信任,促進地區和諧發展。

      綜上所述,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重大、長遠的工程。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政府要做好領導帶頭作用,完善環境保護規劃,落實執法監管工作,加強環保宣傳力度。通過多種舉措,實現經濟、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麗華. 關于環境保護問題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幾點思考[J]. 企業研究,2014,06:161-162.

      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生態主義 政治運動 生態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

      一、西方生態主義的產生與發展

      現代科技革命使人類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空氣提高,它所引發的產業革命在提高生產力水平的同時,對自然界的平衡生態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人類對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能源枯竭、核戰爭威脅等負面現象越來越憂慮,由此在西方發達國家率先發起了以維護生態平衡為宗旨的生態運動,其后來與政治運動相結合,逐漸成為一種區別與其他派系的理論體系。

      生態主義產生以來,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針對社會現象的批判。第二階段主要針對人類社會的思想進行批判。第三階段回歸到關于人類中心主義與生態中心主義的批判。

      生態主義認為生態危機是人類自然觀造成的,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任何個體都具有平等的內在價值。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而換取的經濟發展最終將使人類走向滅亡。

      二、西方生態主義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為我國環保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西方生態主義在繼承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全球生態危機的根源,資本主義的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加重了自然界的負擔。西方生態主義對生態危機與資本主義制度的關系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1)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根本性質決定了資本主義過度生產和過度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

      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資本主義的社會性質決定了資本家竭盡一切手段獲取剩余價值,這些手段不可避免的污染了環境,加重了自然界負擔,生態主義認為現階段的生態危機正是由于人們對待自然的特殊資本主義造成的。

      (2)資本主義國家剝削和掠奪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生態資源,借此轉嫁生態危機,加劇了全球生態破壞。

      現階段,經濟發達國家利用其政治經濟優勢,在發展中國家投建高污染企業,進行垃圾廢物排放,以生態殖民主義的形式向世界擴張,是造成全球性生態危機的罪魁禍首。

      三、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從根本上推動環境保護法規的制定完善

      從各國運用司法手段保護生態環境的經驗來看,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我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我國憲法第二十六條規定“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國環境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并有權對污染和破壞環境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檢舉和控告”。這條規定為公民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的形式行使控告權利提供了空間。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檢察機關代表國家對侵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訟。這條規定為刑事環境公益訴訟提供了直接的依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訟。

      現階段,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基礎已經具備,我國應從訴訟管轄、舉證責任、訴訟主體等方面推動環境保護法規的制定完善。其一,在訴訟主體方面,將有權提起公益訴訟的主體擴展到公民,以全民監督的形式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其二,在舉證責任方面,在認定侵權的歸責原則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在舉證責任分配上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即被告在因果關系、免責事由上負有舉證責任。在行政環境公益訴訟,原告負有證明行政機關不作為的舉證責任。其三,在訴訟管轄方面,由于民事、行政環境公益訴訟涉及的理論及實踐問題較多,疑難復雜程度較大,因此該類一審案件應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在地域管轄方面,可由被告住所地、侵權行為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跨省市行政區域的河流污染案件,可由高級法院指定某中級法院或海事法院集中管轄。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用人類歷史的發展趨勢,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與自然、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實現全人類共同發展的根本途徑,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處于關鍵期,借鑒西方生態主義的理論觀點與實踐經驗,建立環境保護法律制度,對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維護生態平衡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夏少敏,王鳳斌.環境法治的價值――自然權利和人類福祉[J].雞西大學學報,2011(07)

      [2]宋盈濱.環境修復勢在必行[J].企業導報,2011(09)

      [3]黃永健,薛坤.試論李漁家具設計思想[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09)

      [4]王振亞.生態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多維透視[J].研究,2003(1)

      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城市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措施

      中圖分類號:B84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目前,城市建設的發展是日新月異,但很多政府的決策部門,在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方面,有些顧此失彼,只看重眼前的經濟利益,往往是在犧牲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規劃城市建設,因此給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在生態城市建設的號召下,保護生態環境是城市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不容忽視的重要部分。本文,簡單介紹了當前城市建設中的一些生態破壞的問題,深入思考加強城市建設中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目前城市建設中的問題

      我國從90年代以來,在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設中,建設性的破壞已是隨處可見,各個政府部門急于創造政績,不顧城市的地域特征,也不顧城市的人居環境,一味地追求建功立業,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如拆除古跡、挖掉古樹、占用耕地等。不僅毀壞了許多文物古跡,而且極富地域特征,又適合人居的自然環境已經蕩然無存了。

      這樣的破壞早在西安市明城區的建設中就有所體現,在2003年 年《建筑學報》期“西安市明城區保護展望”的文章中就有談到,極具歷史文化的西安,經過大規模的舊城改造,雖然取得了經濟的發展,居住條件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是,在相當程度上打破了富有歷史文化的名城舊城的傳統格局,改變了歷史街區原有的容貌和文物古跡環境,而且許多具有文化價值的歷史建筑業遭到了大量的破壞,致使西安的歷史文化特色已經日益消逝。

      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就在古絲綢之路上的酒泉市安西縣也備受牽連。安西,位于甘肅省西部,古有“瓜州”之稱。以前在安西縣的入城口,公路兩旁是綠樹成蔭,擁有長勢奇特、形狀怪異的“西北柳”,雖然算不上名貴品種,但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讓這個地區極富地域性色彩。但在“改善投資環境,發展地方經濟”的號召下,西安縣已被改得“面目全非”,昔日的綠蔭已不復存在,這不僅破壞了適宜人居的生態環境,而且在這個處于戈壁灘旁的小城鎮埋下了生態安全隱患。

      如今,我們該如何在城市建設的同時做好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要使城市規劃建設更科學合理,我們必須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引起重視,真正了解在城市建設中,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二、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

      城市建設是城市管理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依照城市規劃,對城市的人居環境進行改造,以及對城市系統內的基礎設施進行建設,以創造更好的人居環境為最終的目的。從而為市民正常生活,及城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保障。

      生態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包括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與人類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息息相關。而生態環境保護就是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加以保護,促進資源科學合理的利用,讓生態環境為城市持續發展充分發揮各項功能,從而調節人類與環境和諧共存。

      保護生態環境與城市的建設密切相連,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基礎,因此,要發展現代化的城市建設,必須協調好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并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才能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城市建設中加強的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考核機制

      在城市建設中,其中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它是一項復雜的、系統的工程,必須融入各級政府部門所設立的建設目標中,通過分攤責任與義務而建立關于環境保護的考核機制。通過嚴格實施環境考核機制,對城市環境進行考核,并且對各級政府部門的環境工作進行評價,這樣可以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進展過程,同時,加強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

      (二)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

      協調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可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加強生態城市建設。首先,應該由相關的科研單位對生態環境進行仔細研究和分析,給城市建設提供一些有意義的、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此作為城市建設的理論依據;其次,在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下,將生態環境保護納入城市規劃,鼓勵科技創新,從而在加強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加大對環境資源的合理利用;再次,在生態城市建設中,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一項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最后,加強關于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專業人才培養,使環境保護人員能夠提高各項能力,為保護生態環境打下基礎。

      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監督機制

      在城市建設中,保護生態環境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同樣,對于這項任務的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監督部門通過分工合作的方式進行分級管理,促使城市建設的相關部門將環境保護的計劃積極落實到實處,以此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設。

      優化資源配置

      城市要實現全面發展,需要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和建設,其中,城市的生態環境與城市的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是聯系在一起的,要協調好生態環境與整個城市建設的關系,才能維系好人與生態環境的關系。

      (五)加大環保知識的宣傳力度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更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因此,從普及環保知識做起,加大關于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培養大眾的環保意識,這是一個有效的預防措施。其途徑:一通過社會媒體,對環保加強宣傳;二通過建立相關網站,對環境保護加大宣傳力度;三開展關于環保的輿論和科普宣傳活動,不僅增強了人們對環保的認識,還增加了人們自覺環保意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城市建設中,必須納入生態環境保護的計劃,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科學合理的建設現代化的城市,使城市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王洪力.林管人員的工作重點是保護生態環境[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3).

      [2] 朱衛泉.論城市建設的生態施工[J].城市建設,2010,(8):175-176.

      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范文第4篇

      創新審判模式,推進環保審判專業化。環境司法審判專業性強,建立專門的環境司法審判機構,提高審判法官的專業素養和司法能力,是加強環境司法審判的重要基礎。“三審合一”“跨區域管轄”等審判模式在重慶的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應在接下來進一步制度化、規范化。此外,還可以通過法定程序任命具有環境保護專門知識的人作為人民陪審員,發揮其專業優勢,從而確保案件事實認定的準確性。

      降低司法門檻,打造便民型環保司法。通過訴訟費用減免緩、提供公益訴訟資金保障、巡回審判等方式降低當事人訴訟成本。合理分配舉證責任,科學認定污染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對環境污染受害者實行適當傾斜性保護,保護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權益和環境權益。如果受害方人數眾多,允許當事人依法推選代表人共同訴訟,節約司法資源,方便當事人訴訟。

      完善公益訴訟,貫徹恢復性環保理念。要進一步完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正確處理好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和私益訴訟的關系。積極推動行政公益訴訟的開展,放寬環保領域公益訴訟門檻,提升環保司法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空間。繼續推行環境保護禁止令制度,擴展適用“恢復原狀”原則,探索實行環境資源案件集中管轄和與行政區劃適當分離、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和執行令狀與裁執分離等。貫徹預防和恢復理念,注重采用消除危險、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的責任方式,積極探索“替代性修復”“異地恢復”“補種復綠”等責任方式,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

      建立互動機制,加強多部門協調配合。司法保護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防線,但不是唯一防線。人民法院要加強與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部門的協調配合,既通過行政審判依法支持、監督行政機關依法履行職責,又通過司法建議等方式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加強與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鑒定主管部門的溝通,推動完善生態環境司法鑒定制度。加強與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的配合,嚴厲懲治破壞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懲處環境監管失職犯罪行為。主動接受人大、檢察機關對人民法院環境司法審判活動的監督。

      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范文第5篇

      關鍵詞:生態保護;赤水河流域

      中圖分類號:X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1)-04-0304-1

      赤水河流域是長江上游的天然屏障,因它有獨特的水、土壤、氣候、和大氣微生物等自然生態環境,沿河成就了茅臺、郎酒、董酒等蜚聲中外的名酒基地,因而素有“美酒河”的稱譽。赤水河的環境保護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流域經濟發展的優劣。筆者就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情況進行了調研,對加強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出幾點建議。

      1 赤水河流域的基本情況

      赤水河是位于長江上游重要的一級支流之一,發源于烏蒙山北麓云南省鎮雄縣,流經云南、貴州、四川3省,于四川省合江縣城注入長江。干流全長444km。流域涉及3省的14個縣(市),流域面積18932km2。河口多年平均流量309m3/s,年徑流量97.4億 m3。

      2 赤水河流域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由于行政管理的條、塊分割,導致流域內的環境保護工作難以有效實施

      赤水河是長江上游最為重要的一級支流之一,位于川、滇、黔三省接壤地帶。由于跨省區不同行政管理的條、塊分割,導致了流域內保護規劃與區域發展銜接和協調缺位,加劇了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嚴峻性。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導致流域內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面臨著環境退化、水質污染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嚴重威脅。

      2.2 由于流域區土地過度開發利用,導致森林植被銳減,水環境質量下降,水土流失嚴重

      據水文站資料分析,多年平均徑流量減少了約6.5%。流域區內周圍水質雖然仍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但較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I類水質已下降許多。此外,水土流失嚴重,對赤水河水源和水質構成威脅。

      2.3 由于周圍的工業發展和生產、生活等排污污染,影響了區域內地表水環境

      水資源是一種戰略性資源,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基礎性的支撐作用。近幾年來,流域區內的工業廢水、生產和生活廢水都排入了赤水河。根據省環境監測機構對赤水河干流的水質監測結果顯示,2004年以來赤水河水質污染物總體水平呈逐年上升趨勢。水質中的主要污染物為揮發酚、高錳酸鹽、氨氮等。

      2.4 防洪標準偏低,洪水災害較嚴重

      據資料記載,自1949年以來,流域發生較大洪災17次,平均約3.5年發生一次。習水縣在2003年“6.24”特大洪水災害中,經濟損失達6億多元。干支流沿岸城鎮防洪基礎設施薄弱,或防洪堤標準偏低或未建護岸工程。

      3 加強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建議

      3.1 堅持規劃先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與流域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關系的發展

      3.1.1 劃定赤水河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并盡快編制保護規劃 按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要求,抓緊編制完成《赤水河流域生態功能保護區規劃》,并按規劃切實抓好赤水河流域近期和中長期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

      3.1.2 建立赤水河流域重點水資源保護區,劃定具體范圍,切實加以保護 在科學論證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盡早制定出赤水河流域重點水資源保護區具體劃分方案,并按規劃將赤水河流域所屬的鄉鎮劃定為礦產資源開采控制區,嚴格控制礦產資源開發規模、數量,嚴格審批制度,防止出現大的污染源。

      3.2 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赤水河流域污染治理

      (1)限期清理整治流域內企事業單位污染源赤水河流域內現有多家污染源單位,明確赤水河流域污染治理內容和完成時限,各級政府負責對轄區內的污染源單位下達限期治理任務,并依法關閉和淘汰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落后生產能力、設備及生產工藝。

      (2)做到開發清潔能源與加強污染治理并重,合理調整城鄉能源結構,抓緊研究全面推廣清潔能源的方案,著力發展城市燃氣和農村沼氣,逐步取締城鎮經營性燃煤爐灶,盡快使廣大城鄉居民用上清潔能源,努力減少生產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其他固體廢物的排放對赤水河生態環境的污染。

      3.3 堅持標本兼治,大力推進赤水河流域生態建設

      切實加強水土保持工作,加大巖溶地區石漠化治理力度,下大力遏制石漠化擴大趨勢;切實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加快流域內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建設,建成赤水河綠色通道和竹廊;切實加強污水排放的源頭治理工作,加強小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積極建設污水處理項目,要結合實施“長防”、“長治”工程,最大限度保護和改善赤水河水質。

      3.4 加強環境監管,嚴格環境執法

      通過立法確保赤水河流域水質安全,采取從嚴限產、強化技改、關閉停產等措施,妥善處理流域區上下游之間的關系,避免出現加重污染的現象。

      總之,加強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廣泛參與,既要立足實際,也要統籌兼顧多措并舉切實推進。只有真正做到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同步推進、共同促進,赤水河流域才能實現山常綠、水長清,才能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艾文,任曉冬.赤水河流域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對策.貴州農業科學,2010,10.

      [2] 論赤水河流域資源環境的開發與保護.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3,4.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蜜芽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熟女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亚洲日本乱码卡2卡3卡新区|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亚洲欧洲日韩极速播放|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888www|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有坂深雪| 亚洲精品国产啊女成拍色拍 |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片苍井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