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股權激勵企業管理

      股權激勵企業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股權激勵企業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股權激勵企業管理范文第1篇

      摘 要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外部環境日益復雜和公司股權的日益分散和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股權激勵模式來激勵高層管理人員。但隨著股權激勵的廣泛實施,其負面效應也不斷顯現出來,股權激勵是否能夠有效地激勵高層管理人員的行為,能否對企業績效產生促進作用,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擬采用因子分析與多元線性回歸的分析方法來研究股權激勵與企業績效的關系。

      關鍵詞 高科技制造業 股權激勵 企業績效

      一、研究背景

      現代企業制度的顯著特征為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這導致了公司委托關系的產生,因此世界各國的大公司為了防止高層管理人員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同時合理激勵公司高層管理人員,紛紛推行了股票期權等形式的股權激勵制度。但是,隨著股權激勵在現代企業中廣泛應用,其各種消極的影響也不斷顯現出來。全球各大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利用股票期權來謀取私利,同時一系列財務作假行為也頻頻發生。由此可見,股權激勵是一把雙刃劍。它是否適用于我國的上市公司,能否對我國上市公司的績效產生促進作用,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文以我國中小企業板2009年前上市的高科技制造業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因子分析與多元線性回歸的分析方法進行研究。

      二、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一)股權激勵與上市公司績效的關系

      由于現代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企業的所有者與企業的經營者之間是一種委托關系,由于信息不對稱以及契約的不完備,股東無法對經理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為了解決委托人和人利益的不一致,剩余索取權除了授予企業物質資本的擁有者也要授予人力資本的擁有者。高管人員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助于減少人對委托人利益的侵犯,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績效。

      因此提出假設1:管理層持股比例與企業的績效有著正相關的線性關系。

      (二)股權結構與上市公司績效的關系

      當第一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低于時,大股東之間的斗爭將非常激烈。持股比例在前幾名的大股東都會有動機監督其他股東的行為、參與公司的管理和決策,在公司董事會和經理層形成一個相互制衡的關系。這樣,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低,這種制衡機制就越強,互相監督的效果就越好,所以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越低,企業的績效就越好。

      因此提出假設2: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企業績效存在著負相關關系。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來源和數據處理

      本文選取在2009年前上市的中小企業板高科技制造企業作為研究對象,同時對于其在上市公司年報中披露的各項指標作為樣本進行分析。

      1.行業的選擇

      本文選取了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中的高科技制造業,主要是基于以下的考慮:首先,國內大多數的研究主要是以滬市主板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中小企業板起步較晚,研究的學者較少,為了剔除行業對績效的影響因素,本文擬選擇中小企業板中某一行業的數據進行分析。其次,與其他行業的企業相比,高科技行業前期研發投入較多,投資回報期比較長,這也就要求了企業經營者保持長期穩定。這樣更加適合采用長期激勵手段來激勵管理者更加努力地為企業創造財富。因此,在高科技企業里,對經營者實施長期股權激勵應該更為合適。但是對于高科技企業的界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一的權威標準。因此我們比較Cui和Mak(2002)所確定的高科技行業和證監會2001年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確定如下幾個行業的企業為高科技制造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和辦公用機械制造業、醫藥制造業、生物藥品業、通信及相關設備制造業、電子元器件制造業。

      2.樣本的篩選

      本文通過中投股票交易軟件、深圳交易所網站和巨潮資訊網等渠道披露的各家上市公司年報而收集獲得了樣本數據,為了保證數據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對數據做了如下篩選:

      第一,由于國內投資者主要關注的還是A股上市公司,剔除了同時發行B股或H股的A股上市公司;第二,剔除業績過差的ST和PT公司;第三,剔除高科技制造業中管理層零持股和持股數目不詳的公司;第四,剔除經營業績差,公司每股收益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資產收益率小于零的公司?,F經過篩選,最終得到的樣本數目為57家。

      (二)變量的選取

      1.因變量:因變量是企業的績效指標。為了能夠盡可能的全面反映企業的績效水平,本文選取了12個財務指標構成一個比較完備的指標體系運用因子分析法來衡量企業的綜合績效。這12個財務指標分別為: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每股收益、凈資產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營業利潤增長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

      另外,在因子分析中,要選擇正指標進行分析,指標值越大越好,而逆指標和適度指標不太適用,一般要將它們轉化為正指標。本文中,流動比率Xl、速動比率X2和資產負債率X3屬于適度指標,我們利用公式將它們轉化為正指標,轉化的公式為: ,其中 即為正指標,其中三個指標的適度值分別取2,1和0.5。經過處理后的三個正指標將和其他九個指標一起進行因子分析。

      2.自變量:本文選取管理層股權激勵的情況作為模型的自變量,同時用管理層持股比例來衡量管理層股權激勵情況(管理層持股比例=管理層持股數/總股本)。

      3.控制變量:由于本文只選取了管理層持股比例作為唯一的自變量,但同時還有很多因素能夠影響企業的績效,所以,本文參照前人的相關研究文獻,選取以下三類指標作為控制變量:第一,選取上市公司年報中披露的年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作為衡量公司規模的控制變量;第二,選取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資產負債率作為衡量公司的財務杠桿和風險程度的指標變量;第三,選取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作為反映股權結構的控制變量。

      (三)因子分析的檢驗與結果

      在做因子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對樣本數據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檢驗結果得到KMO值為0.606,Bartlett 的球形度檢驗值為318.44,結果顯示適合進行因子分析。其次,本文通過因子旋轉提出了五個主因子,然后根據2009年因子分析的結果把提取出來的五個公共因子表示成為12個績效指標的線性形式:

      f1=-0106X1-0.002X2-0.019X3+0.234X4+0.408X5+0.437X6+0.08X7+0.073X8-0.203X9+0.019X10+0.032X11-0.14X12

      f2=0.403X1+0.37X2-0.352X3-0.032X4+0.032X5+0.072X6+0.01X7+0.0001X8-0.003X9-0.013X10-0.007X11-0.084X12

      f3=-0.074X1-0.009X2+0.041X3-0.082X4-0.072X5-0.011X6+0.485X7+0.072X8-0.054X9+0.019X10+0.064X11-0.609X12

      f4=-0.063X1+0.061X2+0.022X3+0.212X4-0.123X5-0.262X6-0.035X7+0.354X8+0.708X9+0.054X10-0.021X11-0.02X12

      f5=-0.062X1+0.017X2-0.024X3+0.052X4+0.035X5+0.0001X6+0.001X7-0.052X8+0.036X9+0.582X10+0.567X11+0.066X12

      最后按照轉軸后各單項因子對應的方差貢獻率在四個公共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中的比重為權數計算出公共因子得分函數:

      F=0.2607f1+0.2499f2+0.174f3+0.1604f4+0.1549f5

      (四)回歸模型

      本文在研究中小企業板高科技制造業的管理層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水平的相關性時,選擇高科技制造業的績效水平作為被解釋變量,管理層持股比例作為解釋變量,公司規模、公司資本結構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作為控制變量,采用多元線性回歸的統計方法進行分析。

      1.多元線性回歸模型

      :由因子分析得出的綜合績效值; :常數項

      :各解釋變量的系數;:管理層持股比例

      :年末總資產的自然對數; :資產負債率

      :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隨機干擾項

      2.多元線性回歸結果

      本文利用Eviews6.0對上述模型進行線性回歸分析,根據輸出結果可得,經營者持股比例的回歸系數為0.166,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的回歸系數為-0.157,它們均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檢驗,說明管理層持股有利于提升公司績效,經營者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則與企業的績效呈負相關關系。

      四、結論與對策建議

      本文通過建立回歸模型證實了中小企業板高科技制造企業的股權激勵與企業績效水平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為了進一步建立健全經營者股權激勵機制,改善公司治理的市場機制,給出以下建議。

      (一)規范公司的內部治理結構

      首先要根據企業的自身特點,通過全面的考察和科學的衡量來確定企業自身是否適合實施股票期權計劃,尤其是自然人法人,更需要通過全面衡量收益和風險之間的關系,在合理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決定是否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即使已經決定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也不能放松,也需要在公司的內部加強績效體系的規范化與標準化的建設,嚴格規范決策的程序,要考慮清楚如何將股票期權的激勵方式與管理層人員的真實的績效水平掛鉤起來。

      (二)構建規范的監督和約束機制

      首先,在企業的內部建立起有效的董事會、管理人員、監事會和薪酬委員會進行相互約束和監督,對高層管理人員實施目標管理與控制以及年薪制在限制他們的行為,同時不僅僅要建立財務指標評價機制還要建立起非財務指標評價機制;而且可以建立起財務預警系統,這樣能夠保證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修正。其次,從企業的外部環境來看,企業與企業之間也要建立起相互監督和約束的機制。在法律制度方面要盡快建立投資者保護機制,防止過多的投機行為使得股價波動異常,對投資者的利益產生負面的不利影響。同時要加強對違規行為的懲戒力度盡快完善稅收制度和會計制度。在市場監管方面要繼續加大查處力度,同時采用必要地宏觀調控手段進行調控。

      (三)提高資本市場的有效性和會計數據的正確性

      作為企業來說,一方面要發揮新組建的外派監事會的監督和約束作用,另一方面也要發揮會計審計等中介機構對企業的監督和約束作用,為了有效地利用這種中間力量,防止企業、政府人員和會計審計中介機構串謀謀取超額利潤,需要建立起科學的會計和審計程序,從過程上保證信息的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周建波,孫菊生.經營者股權激勵的治理效應研究.經濟研究.2003.5.

      [2]袁國良,王懷芳,劉明.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實證分析及其相關問題.中國資本市場前沿理論研究文集.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3]高雷,宋順林.高管人員持股與企業績效――基于上市公司2000-2004年面數據的經驗證據.財經研究.2007(3).

      股權激勵企業管理范文第2篇

      1 TCL 背景介紹

      TCL集團成立于1981年,是國內最大的消費類電子產品企業之一。目前,TCL已形成一個多產業,多領域的產業集團,包括多媒體、通訊、光電科技等。與此同時還發展了系統科技事業部、泰科立集團、新興業務群、投資業務群、翰林匯公司與房地產六大業務版塊。2012年TCL全球營業收入696.29億元人民幣,68000名員工遍布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在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2013年第一季度TCL首次列居全球第三,成為首個營業收入與銷售量均進入全球前三的彩電品牌。[3]

      2 企業研發創新――創意感動生活

      多樣化的產品離不開企業的研發創新活動。TCL的企業理念為創意感動生活。在過去的十幾年中,TCL通過自主研發創新與技術引進,將產品線擴展為:電視、手機通訊、空調、冰箱、洗衣機、 凈水機、空氣凈化器、數碼攝影機等。TCL不僅重視產品多元化發展,在企業經營模式上也不斷創新。2014年2月TCL宣稱,在當代互聯網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TCL 將開啟“智能+互聯網”與“產品+服務”戰略,開啟了電子產品與互聯網合作的新模式。2013年9月3日,TCL攜手中國視頻行業領軍品牌愛奇藝舉行TCL愛奇藝電視會,是中國首家家電業與互聯網的跨界合作。

      TCL集團旗下的主力產業在中國、美國、法國、新加坡等國家設有研發總部和十幾個研發分部,來支持在中國、波蘭、墨西哥、泰國、越南等國家擁有的20多個制造加工廠。從2007年到2013年,TCL不斷提高企業研發投入,在2012年3月31日,企業研發投入達到3.21%,是我國總體研發強度的2倍。過去五年的研發強度平均在0.74%。

      3 高管股權激勵

      2011年1月28日,TCL集團首次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授予激勵對象15502.56萬股股票期權,占激勵計劃總數的90%,激勵對象包括副董事長韓方明,執行董事、總裁薄連明,財務總監黃旭斌,高級副總裁、多媒體CEO趙忠堯等核心管理團隊,行權價格為2元。隨后,在大企業高管減持股票的情形下,TCL公司高管及董事不斷增持TCL集團股票。2013年5月23日,TCL企業高管黃旭斌增持股票1933360股,股票變動率為2.28%,隨后薄連明、趙忠堯、閆曉林相繼增持TCL集團股票。

      表1 高管增減持股變動明細(2013年)[4]

      變動人 變動股數 變動比例

      閆曉林 26200 0.0003

      閆曉林 496800 0.0059

      趙忠堯 1231120 0.0145

      薄連明 2748560 0.0324

      黃旭斌 1933360 0.0228

      4 股權激勵與研發投入

      筆者就2007年到2013年TCL集團研發支出進行分析發現,2007年到2011年,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穩定在0.5%左右。2012年初TCL研發強度從2011年底的0.58%增長到3.21%,是前一年研發強度的6倍,研發投入總額增加到4.67億元。隨后,在2012年第二季度,研發費用支出達7.16億元。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總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在2012年TCL年報中稱,全球手機市場增速放緩,手機行業競爭加劇,TCL加大了智能手機的研發投入。

      圖1 股權激勵對研發強度的影響

      根據上文所述,TCL集團在2011年首次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授予激勵對象15502.56股,有效的提高了TCL高級管理人員工作效率,高管人員更愿意為了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進行企業管理,促進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加大研發費用支出。研發活動具有長期性、高風險性。股權激勵能夠將高管的短期既得利益轉變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利益,因此,通過TCL集團的案例,說明有效的股權激勵計劃能促進企業的研發創新活動。

      5 研發強度與企業績效的關系

      為了研究TCL公司研發費用支出是否有效地提高了TCL企業績效。筆者搜集了TCL公司2007年到2013年研發費用支出和凈資產收益率:

      圖2 研發強度與凈資產收益率關系

      2012年第一季度研發強度達到3.21%,TCL集團資本收益率由0.1%增至0.68%。2011年TCL集團由于產品競爭壓力增大,企業業績一度下滑,資本收益率由2011年的2.26%降到了2012年的0.1%。研發費用支出是企業的營業成本。理論上說,大量研發費用的支出將降低企業的凈利潤,從而影響企業的各項指標。然而,通過實際數據分析,在企業實施研發投入之后的兩個季度中,企業各項績效指標有顯著提升,每股收益由0.0045元提升到0.0939元,在半年之內提高了20倍。因此筆者可以得出結論,企業研發費用支出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績效,二者之間存在顯著滯后兩期的相關性。

      6 總結

      在過去的5年中,TCL集團不僅在產品方面不斷創新,在管理模式,運營模式,企業戰略合作方面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公司治理方面,引入以股票期權為主的股權激勵計劃,有效解決了公司的委托問題。根據本文結論,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TCL集團應繼續實施股權激勵。TCL2011年高管持股比例約為2.75%,仍然遠低于歐美企業高管激勵持股水平。

      其次在制定激勵計劃時,可以采用多種激勵手段。目前企業主要采取股票期權的激勵方式。國外學者認為股票激勵優于股權激勵,認為股票激勵風險性小。并且,股票期權短期激勵性與長期激勵性相比其他手段較小,而業績股票對于企業的短期激勵性最大,同時也有很好的長期激勵效果。

      第三,TCL應在高管激勵基礎上,實施技術研發人員股權激勵計劃。研發活動是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研發人員持股將有利于企業留住技術型人才,保持企業的創新活力,促進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有效提高企業經營業績。

      (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1]夏蕓. 股權激勵與研發投資的激勵效應研究――基于控制權視角[M]. 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2013. 25

      [2]TCL官網:http://

      股權激勵企業管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集團化管理 股權代表 股權管理

      隨著現代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入,多數企業集團公司所屬的子企業實現了股權多元化,以合資、合營或參股的形式存在,集團母公司對子公司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投資主體,資本紐帶已經逐步取代行政紐帶。在經營決策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所有股東的利益,這對企業集團化管理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此同時,隨著產權結構的變化,母公司的決策和管理重心在下移,但要做到權力下放之后還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在管理上就需要有一種新的構架和程序。因此,母公司必須在這種新的產權結構下建立新的管理模式,以適應企業發展需要。

      一、企業集團總部的功能定位

      明確集團公司總部的功能定位是有效實施企業集團化管理的前提。在母子公司以股權為紐帶的基礎上,筆者認為,母公司的功能定位可以概括起為:建立三個中心、貢獻五種價值,完善八項功能。

      建立三個中心是指集團公司總部應成為戰略規劃中心、決策及管理中心、資源配置中心。

      貢獻五種價值是指集團公司總部為所屬企業提供五種貢獻:服務和指導、產業鏈協同、特許經營權利及資源、管理理念和文化以及公共關系。

      完善八項功能是指集團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功能主要集中于:戰略制訂與評價、股權和資產管理、風險管理和控制、年度預決算、重要人事任免、績效考核、重大投資和并購決策、內部審計和監管。八項功能是對三個中心定位的詮釋和細化,是具體的實施措施,主要包括了戰略、財務、人事、資產、研發、監督等方面的職能。

      二、股權代表的設置

      有效實施企業集團化管理,要堅持以人為本,選好股權代表?,F代企業競爭的實質是人才競爭,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擁有未來,因此必須把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作為管理創新的重中之重。

      1.設立股權代表的必要性

      對企業集團化管理而言,重點一是要推薦好能代表股東利益的出資人代表在董事會、監事會任職,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二是要通過董事會選好企業的經營者。由于經營者是由董事會來聘任的,作為母公司不能直接干預,因此選好、用好在董事會、監事會任職的出資人代表就顯得尤為重要。

      長期以來,我國集團管理中存在出資人虛化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使出資人人格化。出資人也就是股東,要選派能代表自身利益的代表,這個代表不應該是幾個人,而應該僅為一個人。這樣,才能夠明確責任,使責、權、利相統一。能代表股東履行權利的從法律上講應為其母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母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權其他人來行使權利,被授權人主要代表母公司履行股東職責,是代表公司與各股東方溝通的主要載體,更是母公司行使股權管理職能的維護者和代言人。這個被授權人我們稱之為股權代表。

      2.賦予股權代表的職責

      鑒于股權代表身份的特殊性,主要應賦予其以下職責:

      (1)股權代表應本著對所任職公司和派出股東高度負責的態度,依法出席所投資公司的股東會及董事會或監事會會議,對所議議題發表意見及表決。

      (2)股權代表作為母公司指定的股權管理的主要責任人,有義務提請、監督所任職公司按照母公司規定的事權管理內容履行股東內部審議程序,及時、準確將有關事項或材料上報到派出母公司總部,并執行申報、審批、審議程序。

      (3)股權代表及時組織協調母公司委派的其他董事和監事就需在股東會、董事會及監事會議上表決事項或者議題逐一進行研究,并形成相關建議意見后上報母公司批準。

      (4)股權代表應協助企業集團總部與所投資公司進行聯絡和溝通,幫助母公司獲得實施股權管理所需的信息。

      (5)股權代表應督促所投資公司,對母公司依法應得的資本收益,及時、全額收繳入賬。

      (6)股權代表也可以根據股東要求或實際情況提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或臨時股東會會議。

      實施股權代表制度,明確了股權代表的義務,賦予了相應的職責,授予了具體的權力,使母公司的管理意圖得以具象地體現。

      三、股權管理

      有效實施企業集團化管理,要以股權管理為核心開展工作。以新《公司法》為基礎,通過股權管理來促進企業集團化管理。有效實施股權管理,應以提高集團公司控制力、加強各級子公司執行力為目標。這樣可以進一步提高戰略管理意識,制定科學、合理的集團戰略規劃,提高各子公司的戰略執行力,從而保障股東權利最大化。

      1.股權管理的原則

      實施股權管理,重點要把握“依法行權、健全機構、區分重點、分級管理”四項原則。

      依法行權就是實施股權管理要以《公司法》為依據,以合法合規為出發點,母公司的管理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

      健全機構就是實施股權管理應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或落實責任部門,應有專職人員從事股權事務的日常管理和總體協調,形成一套規范的規章制度并嚴格遵守執行。

      區分重點就是母公司對全資、控股、參股企業,應根據不同情況區分重點,按照責權利對等的原則,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制訂差別化的考核辦法,采取不同的監管方式,增強母公司的控制力。

      分級管理就是按照按照投資關系由每一級的母公司對直接投資的子公司實施股權管理,權責清晰,責任到位。

      2.股權管理的重點

      股權管理工作要“著重抓好兩頭,暢通一個渠道”?!爸刈ズ脙深^”一頭是要繼續加強母公司的監督管理,一頭是要加強所投資子公司公司治理的規范運行。

      加強母公司的監督管理,重點應針對母公司在股權投資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例如子公司成立沒有批復文件、出資不實等問題,從母公司角度加強對所投資公司的監督、檢查和清理,明確歸口管理部門,逐項落實工作責任。

      加強所投資子企業公司治理的規范運行,主要從母公司委派的股權代表、董事、監事著手,使董事會、監事會權利到位、職責到位,規范運行。母公司要對子公司董事會的運行情況定期進行工作檢查、每年對其工作進行考核、評價,股權代表、董事、監事每年向母公司述職。

      “暢通一個渠道”,是指母公司作為股東應通過正常的途徑事前掌控和事后了解所投資公司的所有重大經營管理活動,正常的途徑就是通過股權管理渠道,對上連接到股權管理部門,對下連接到子公司的對應機構,從而在母公司層面建立一個全面、系統的信息平臺。

      3.股權管理的措施

      實施股權管理的具體措施有:

      (1)完善組織構架。逐步改變董事會、監事會人員設置因人設職、無標準、隨意性強的現狀。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根據企業規模、行業特點、產品歸類、股東構成等要素,制訂法人治理結構的組織構架設計方案,合理提出董事會、監事會人員構成,改善董事會監事會組織構架。第二,規范董事會、監事會任職人員的資格、條件和工作標準,按市場化運作機制來選人、用人、培養人。第三,完善基本規章制度,母公司要重點檢查監督子公司是否按按市場規律依法運營,促進子公司治理結構有效發揮作用,真正形成董事會決策、監事會監督、經營層執行的合理的組織架構和科學的運行機制。

      (2)優化工作流程。通過監控子公司的決策機構來反映股東的戰略意圖。在子公司召開董事會之前了解會議內容,通過股權代表反映股東的意見。由于董事會決議具有法律效應,因此必須做到事前監控,即在開會之前將母公司作為股東的決策或審查意見反饋下去。工作流程的調整、優化首先有利于提高效率、落實責任、明確分工,既可避免多頭上報、多頭管理,又可避免拖延和扯皮;其次有利于母公司全面掌握所投資子公司的所有重大經營管理的信息,實現對所投資公司董事會的事前控制和事后監督。

      (3)規范運行監控。第一,要從源頭抓起,母公司對新設公司的審批要統一歸口管理、不能搞多頭管理、多頭審批。第二,股權管理要實現信息化,通過建立股權管理信息數據庫,動態掌握所投資公司重大經營管理信息。第三,積極主張股東權益,規范報告報審程序,建立責任追究制度;第四,按照股權管理分級管理的原則,加強對子公司股權管理情況的工作指導和檢查監督,做到每一層監控到位,每一級規范運行。

      (4)加強制度建設。有針對性的研究制訂股權管理各個環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辦法。研究明確股權代表具體的工作方式、工作規則和程序;進一步加強對母公司派出的董事和監事的管理,建立董、監事述職報告制度等。

      (5)健全評價考核。針對董事會、監事會、股權代表,建立科學、合理、完整的工作評價體系,建立董事會、監事會工作計劃和總結報告制度,對股權代表、董事、監事建立述職報告制度,同時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實現董事會、監事會的人員到位和職能到位,提高董事會、監事會的運行質量和運行效果。

      要實現規范的企業集團化管理,必須要充分運用好股權管理制度,行使好企業集團母公司的管控功能,以股權管理為主線,明確為誰管理、由誰管理和怎樣管理,才能建立起周密、科學、高效的企業集團化管理體制和機制,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推動力。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并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能保證特大型企業長盛不衰,基業長青。

      參考文獻:

      [1]左慶樂:企業集團母子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控制[J] 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03(17):59~61

      [2]John Pound 治理型公司的前景[A].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05~172

      [3]張文魁:大型企業集團管理體制研究:組織結構、管理控制與公司治理[J].改革,2003(1):78~85

      股權激勵企業管理范文第4篇

      首先 ,在投資入股前應明確投資目的、優化股權結構

      第一,明確投資目的

      集團公司作為企業集團的本部,其投資的目的就是通過投資的各合資公司來分解實施整個集團的戰略規劃,通過各合資公司來實現整個企業集團發展的終極目標。

      第二,股權結構優化設計

      目前,我國外部監督機制包括兼并與接管、獨立審計制度、信息披露制度、股東權益保護機制等還不完善,特別是在股東、董事、經理人以及企業法人之間的責任義務關系方面,法律還存在空白地帶。在此情況下,若形成分散的股權結構,將增加股東的監督成本,就容易造成股東“搭便車”問題,其結果將造成內部監督機制喪失,經營者權利和行為得不到有效的約束,從而無法達到公司績效的最大化。

      本文認為,企業集團對于持有合資公司的股權結構理想狀態為:1. 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控股形式(持股51%)形成的橄欖形型股權結構(如圖 企業集團股權結構圖);2. 與公司制的法人合資。本文提出的理想狀態下的企業集團股權結構具有如下優勢:

      ⑴ 控制性:該橄欖形的股權結構使得集團公司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達到對各級公司持股51%,即達到了對第各層的控制。⑵ 資金成本最小:該種橄欖形的股權結構,從各層的股比變化可以看出,集團公司以小搏大,通過較小的資金投入獲得更大的發展與收益。⑶ 具有較強的抗風險性:該種橄欖形的股權結構體現了各合資公司的橫向聯合,各公司之間共同的利益迫使各公司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極大地增強了企業集團股權投資的抗風險能力。⑷ 有利于公司治理:許小年、王燕早在1997年就證明法人股東持股比例對公司績效有顯著的正效應,說明法人股東既有精力又有能力監督和控制公司經理人員,因而在公司治理結構中起著重要作用。同時,結合筆者實際的工作經歷,選擇與公司制的法人合資亦更有利于合資公司的公司治理。

      其次,公司治理,即從信息的采集、對派出人員管理等方面加強對所投資企業的股權管理

      第一,建立股權管理信息系統

      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建立起來的公司,必然存在著委托關系以及信息的不對稱。股東與董事會之間、董事會與公司高級管理人員之間、高級管理人員與公司職工之間均存在著委托關系。因委托人與人的利益沖突,必將引出委托人如何通過激勵和監督手段,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實現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等諸多問題。

      本文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股東對所投資企業建立完善的股權管理信息系統。股權管理信息系統的內容按靜態和動態區分,靜態的主要是的基本信息,包括各合資公司的工商登記信息―公司名稱、注冊資本、實收資本、股東名稱及股比等基本處于靜態的信息;動態信息主要指合資公司的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經營狀況、資產規模、資本金利潤率等動態的信息。

      第二,加強對派出的人員的管理

      股東所擁有的權利之一就是通過向合資公司派出人員來參與合資公司的重大決策,充分行使股東的權利,實現股東權益的最大化,因此,股東加強對派出人員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認為股東對派出人員的管理應遵循如下原則:

      1.依據持股比例來確定集團公司派出的人數與職位。

      對于控股公司及相對控股公司,集團公司應爭取派出董事長或總經理,以確保集團公司對合資公司的控制權;對于共同控制公司或非控股的公司,集團公司應爭取派出董事長或副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或財務總監等職位,最大限度地增加在合資公司的話語權。

      2.集團公司對派出人員的管理:

      ⑴ 董事、監事履職 董事、監事應出席每年合資公司召開的各次董事會、監事會,對會議審議的各項議案充分發表意見,最大限度維護集團公司的股東權益。集團公司派出的董事、監事還應保證一年中有一定時間到合資公司考察、調研或通過其他形式了解合資公司的經營情況以及公司存在的問題,每年年初向集團公司提交上一年度的述職報告。⑵ 監事考察 法律賦予公司監事會的監督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權利,集團公司對派出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履職情況還可以通過派出的監事來考察。

      第三,建立評價體系

      對合資公司的評價,主要是投資目的是否實現。集團公司投資的目的是否實現直接取決于集團公司投資各合資公司的目的是否達到,如:合資公司的資本金報酬率、投資收益率等指標是否達到集團公司設定的標準;合資公司的內含報酬率是否達到合資公司成立之初預測的項目內含報酬率,產生偏差的原因等。

      最后,建立適時退出機制

      股東對外投資均是基于一定的目的,當隨著合資公司的運營,當股東投資目的不能實現,或股東權益遭受嚴重損害時,股東如果不能找到適當的方式解決上述問題,最終只能無奈的選擇退出,因此,各合資公司成立之初即應通過合資經營合同或公司章程明確建立股東的退出機制。

      我國公司類型主要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區別就在于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轉讓,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退出時,則不能向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一樣“用腳投票”。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可以通過轉股、解散公司及在滿足一定條件下,要求公司回購其股份等方式退出公司。

      1.轉股方式,轉讓方必須找到一個同意購買其股份的受讓方,該受讓方可以是公司的其他股東或公司股東之外的第三人。在其他股東不同意購買的情況,擬退出的股東只有在找到一個第三方同意購買其股份時,才能通過轉股的方式退出公司。但因有限責任公司的人合性質,股東之間的不和睦,會直接影響公司的經營狀況,公司經營不好,擬退出的股東很難找到同意購買股權的第三方。

      2.解散公司方式是一種最為極端的方式,對公司、職工、股東各方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若公司解散需要公司全體股東必須經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有一方股東反對,該方式就無法實施,解散公司的形式操作性不強。

      3.公司回購,新公司法第七十五條列舉了三種情形,在完全滿足各種情形的情況下,股東才可以退出公司。

      第一,公司連續五年不向股東分配利潤,而公司該五年連續盈利,并且符合公司法規定的分配利潤條件的。第二,公司合并、分立、轉讓主要財產的。第三,公司章程規定的營業期限屆滿或者章程規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現,股東會會議通過決議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續的。

      股權激勵企業管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新技術;股權激勵;業績;相關性

      一、理論分析

      隨著我國對自主創新的越來越重視,高新技術企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那么,這些高新技術上市公司中,實施股權激勵有與公司業績有何關系?首先要討論的問題是股權激勵的概念是什么。在公司中經理人和股東的關系實際上是企業經營者是企業股東的人和受托者,股東委托經理人經營管理資產。但事實上,在委托關系中,由于信息不對稱,使企業存在著所有權與經營權彼此分離這一特征,股東和經理人之間的契約并不完全,需要依賴經理人的“道德自律”。股東和經理人追求的目標是不一致的,股東希望其持有的股權價值最大化,經理人則希望自身效用最大化,需要通過激勵和約束機制來引導和限制經理人行為。

      二、研究假設

      根據委托理論,由于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分離,委托人(股東)會通過對人即管理人員進行股權激勵,讓管理人員分享公司的剩余索取權使其預期收益與公司業績緊密相連,從而有效地解決委托問題。因此提出假設:公司業績與是否實施股權激勵正相關。

      三、研究設計

      于2008年1月1日頒布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共2451家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公司獲得認定。161家公司實施了股權激勵其中72家中止了股權激勵,為了不影響數據的準確性予以刪除,另有78家實施了股權激勵其中包括77家已實施和1家股東大會通過。

      模型建立與變量定義:ROE=α+β1+β2SH+β3D/A+β4size+ΣβtINDUt

      表1 變量定義

      類型 名稱 代碼 計算公式

      因變量 凈資產收益率 ROE 凈利潤/[(期初所有者權益+期末所有者權益)/2]

      自變量 高管持股比例 MSR 高管持股比例/總股本高管持股比例/總股本

      控制變量 公司規模對數 SIZE LN(總股本)

      股權集中度 SH 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

      杠桿系數 DL 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行業 iNDUI 按次類行業代碼進行設置

      四、實證分析與檢驗

      描述統計分析:

      在進行回歸分析之前,對數據作基本的描述性統計分析。實施了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信息技術業和制造業,而建筑業、采掘業、社會服務業、制造業中的食品與飲料、木材與家具、造紙與印刷等行業都出現高管0持股的現象??梢姽蓹嗉畹男袠I間差別很大,會影響回歸分析結果,絕大部分數據無法對因變量產生影響所以取消行業這一變量。

      得出新的回歸模型:ROE=α+β1+β2SH+β3D/A+β4size

      數據分析軟件:采用EXCEL和STATA統計軟件。

      表2 多元線性模型回歸結果

      會計年度 2009年 2010年

      系數 T統計量 系數 t統計量

      (CONSTANT)

      ROE 19.89743 0.59 21.54402 0.84

      SIZE 1.659103 1.65 0.6168937 0.85

      SH 0.1960816 3.37 0.1727239 3.90

      杠桿系數 0.0002612 0.72 0.0074546 1.14

      R2(Adj-R2) 0.0324(0.0257) 0.281(0.0225)

      F(p) 4.67(0.0008) 4.84(0.0007)

      五、研究結論與啟示

      1.公司業績與是否實施股權激勵顯著正相關,但在考查公司業績與股權激勵實施的持股比例關系上,發現其正相關關系為不顯著正相關,可見股權激勵是一項有效提升業績的激勵機制。但是并不是實施股權激勵的持股比例越大,越有助于提升業績,只在一定的區間才體現這種關系。

      2.企業業績與公司規模大小不顯著正相關。說明對于企業來說不是的規模越大業績就越好。假如企業的資金單純的用在擴大企業的規模,反而會浪費了大部分的資金投入對業績并沒有實質性的提高。

      3.企業業績與股權集中度顯著正相關。股權集中度是用來衡量公司股權分布狀態和公司穩定性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股權集中度高的企業經營更為穩定,由于集中度可以有利于企業遠期戰略的執行,因此可以使治理層和管理層較為容易達成統一意見。

      六、總結

      總體來說高管薪酬與企業業績的正相關關系說明激勵機制可以良好的調動經營者的積極性,當企業高管擁有企業剩余索取權時,企業利益就與高管人員利益息息相關,促進管理者提高業績。同時股權激勵計劃還有助于高新技術上市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激發技術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新,從而有助于提升其自主創新能力,而這一能力恰恰是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股權激勵機制是提高新技術企業業績的有效機制。

      參考文獻

      [1]劉華,鄭軍.高新技術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與公司業績——基于自主創新的視角[J].會計之友,2010(12).

      [2]婁皎虹,章一清,朱惠芹.高新技術企業股權激勵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財會月刊,2011(23).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456播放| 亚洲福利中文字幕在线网址|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产在线精品亚洲AAVV|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红樱桃| 亚洲黄色网站视频| 亚洲人成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一本到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不卡一卡二卡三亚洲|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狼| 亚洲VA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亚洲日韩av无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亚洲人成7777|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