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幼兒園保潔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本學期幼兒園后勤工作將緊緊圍繞幼兒園中心工作務實創新,不斷提高后勤工作水平,提高后勤人員思想業務素質,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搞好園容園貌建設,開源節流,加強財產的管理,食堂的管理,努力使保育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不斷增強服務意識,使幼兒園后勤工作真正做到服務于教師,服務于幼兒,服務于家長,服務于社會。
二、工作目標
1、優化后勤工作人員隊伍,不斷增強后勤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責任感。
2、扎實有序地抓好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和日常安全工作。
3、加強日常管理,完善三大員規范操作。
三、主要工作
(一)優化后勤工作人員隊伍,不斷增強保教人員的服務意識。
1、進一步加強三大員的培訓與教育,使保育工作細化、量化,增強工作責任心,每天的工作中體現“勤”、“快”、“好”三個字,積極主動做好自己保潔區的清掃與消毒整理工作,盡力協助老師共同完成教育任務。
2、繼續加強員工的思想工作,引導她們牢固確立保教意識、服務意識,樹立工作主人翁精神。
3、繼續堅持每日巡視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分析癥結,并與相關人員交換意見,發揮指導功效。
4、繼續實施員工工作考核制度,獎優罰劣,進一步激發后勤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工作質量。
(二)扎實有序地抓好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
1、保健制度的建立和實施,要以幼兒生理、心理發展需要為依據。在各項制度基礎上,結合我園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制度更加符合實際情況,真正發揮其作用。
2、保健工作的檢查力度要加強,使保健制度的各項內容真正做到深入人心,自覺執行好各項制度。
3、重視提高保健人員的理論水平并能結合本園實際情況制定保健計劃。
4、對身體發育出現異常的幼兒,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認真分析原因。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5、做好幼兒保健工作的宣傳。
6、搞好幼兒午餐和午點工作,確保幼兒營養和生長發育需要。
7、堅持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并做好記錄。
8、加強春季幼兒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把幼兒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9、做好保健工作資料收集。
(三)加強園資園產管理,努力發揮有限資產的效益。
1、認真根據資金預算計劃情況,合理地使用好各類經費,不斷改善和優化辦園條件。
2、加強財務管理,嚴格執行財務制度,做好經費審計,規范收費,落實幼兒伙點賬目的公示制度。
3、堅持勤儉辦園的原則,積極倡導節約水、電、煤氣、材料等,減少浪
4、愛護并合理使用園內設施設備,認真做好各類檢修工作,對小型維修工作嘗試自己動手完成,竭盡所能節約維修經費開支。
5、繼續努力探索物材管理的科學性,進一步完善固定資產的管理,定期檢查各班室的資產情況,督促加強保管,降低損壞與流失。期末認真進行資產的清理核對工作。
(四)加強衛生與安全管理,提高操作規范化。
1、繼續抓好環境衛生工作,堅持衛生保潔工作保干,明確責任區與責任人,并加強檢查和指導,確保幼兒園環境衛生整潔有序。
2、進一步加強對食堂人員食品加工過程、餐具清洗和消毒過程的檢查和指導,切實落實《食品衛生法》和衛生保健制度,規范操作。
3、進一步強化門衛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嚴格執行外來人員的查詢和登記工作,嚴防幼兒走出園門以及盜竊等現象的發生。
4、認真、及時地做好各種物品、器械的保養和維修,確保安全使用。
1、堅持勤儉辦園的方針,合理利用有限資金,為幼兒園辦實事,辦好事。
2、做好學年度的預算、決算的審核、檢查監督工作,嚴格財務制度和財經制度。
3、嚴格財務制度,分工明確,一切財經支出都必須在園長的統一安排下進行,每張發票都必須由園長簽字,每學期對財務賬目審查一次。
4、會計堅持每月上報結算報表,使園長能掌握資金情況,合理安排資金。
(二)事務工作方面:
1、及時做好教學用品、辦公用品和教玩具的采購工作和更新工作,并根據本園的特點,做好各班的教學用品和環境布置材料。
2、做好幼兒園的維修工作,經常檢查大、中、小型玩具,消除不安全因素,對幼兒園的門窗、玻璃、自來水等及時維修。
3、做好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不管是帶班老師還是保健老師都必須有明確的幼兒園個人工作計劃,對幼兒的玩具、被子和寢室經常消毒。并做到消毒有記錄。各班教師要配合保健老師做好工作。
(三)搞好園舍建設,創設優美環境:
指導思想:
后勤工作是做好幼兒園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基礎所在,中心幼兒園在園領導的關心支持和教師們的積極配合下,園舍和園內環境在原有基礎上有了更大的改觀。本學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抓好后勤工作,保障供給,做到責任明確,分工到人,切實做好衛生保健、財務工作、食堂工作、門衛工作及園內環境的綠化管理工作等。
具體工作如下:
(一)做好財產、財務管理工作:
1、堅持勤儉辦園的方針,合理利用有限資金,為幼兒園辦實事,辦好事。
2、做好學年度的預算、決算的審核、檢查監督工作,嚴格財務制度和財經制度。
3、嚴格財務制度,分工明確,一切財經支出都必須在園長的統一安排下進行,每張發票都必須由園長簽字,每學期對財務賬目審查一次。
4、會計堅持每月上報結算報表,使園長能掌握資金情況,合理安排資金。
(二)事務工作方面:
1、及時做好教學用品、辦公用品和教玩具的采購工作和更新工作,并根據本園的特點,做好各班的教學用品和環境布置材料。
2、做好幼兒園的維修工作,經常檢查大、中、小型玩具,消除不安全因素,對幼兒園的門窗、玻璃、自來水等及時維修。
3、做好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對幼兒的玩具、被子和寢室經常消毒。并做到消毒有記錄。各班教師要配合保健老師做好工作。
4、關心幼兒生活,辦好食堂。(1)要經常深入食堂檢查工作,要求嚴格執行食堂工作制度和衛生制度,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2)幼兒每天午餐做到熱菜熱飯,做到營養搭配,價廉物美,讓幼兒吃飽、吃好,使家長放心。(3)做好開水的供應工作,充分利用各班的茶水桶,讓幼兒隨時喝水。(4)搞好食堂的衛生工作,生熟分開,杜絕一切不衛生因素,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餐習慣。
(三)搞好園舍建設,創設優美環境:
1、管理好花木、草坪、果園。在草坪成長期,要保護好草坪,讓其生長好,同時要加強施肥,增加部分花木,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美化校園。教育幼兒愛護幼兒園的一草一木。園內無雜物,各種玩具擺放合理,活動室內外布置美觀,做到美化、綠化、凈化,富有童趣。
約談會上,亭子食藥監所通報了2017年春季學校(幼兒園)食堂專項檢查的總體情況,并就各民辦學校(幼兒園)食堂在從業人員管理、場所環境、設施設備、食品采購存儲、加工制作、食品留樣、餐飲具清洗消毒等方面容易忽視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梳理、強調和溫馨提示,指出了其危害性,提出了詳實具體的整改要求,并就民辦學校(幼兒園)要切實把好食品安全的“六關”作了重點強調:
一、是把好責任關
要求各民辦學校(幼兒園)要認清目前食品安全形勢,明確其主體責任和落實校(園)長是幼兒園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二、是把好進貨關
要求各民辦學校(幼兒園)要進一步落實進貨查驗制度,食品原材料、調料必須從有資質的單位購進,并索證索票,按類別建好臺賬。
三、是把好制作關
在食品制作過程中,要嚴格做到生熟分開,食物必須燒熟煮透。
四、是把好留樣關
嚴格按照留樣要求,做好標識、記錄,且留樣量大于100克,置于冷藏冰箱保存48小時。
五、是把好清洗消毒關
餐飲用具使用過后必須按照要求進行清洗、消毒,消毒后置于保潔柜中保存。
六、是把好貯存關
定期檢查食品庫房,查看庫房內的食品是否超過保質期、是否霉變生蟲,及時處理并禁用超過保質期、已霉變生蟲的食品。
同時,執法人員還重點領學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四川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并與各民辦學校(幼兒園)簽訂了2017年《達川區學校食堂食品安全責任書》。
【中圖分類號】 G 478.5 R 179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8)01-0061-02
【關鍵詞】 炊具和餐具;消毒;中小學生衛生保健服務
餐飲具消毒效果的監督監測,是衛生監督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了解學校食堂餐飲具的消毒狀況,防止因餐飲具不潔而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確保學生的身體健康和集體用餐的安全,筆者于2005-2007年對重慶市長壽區學校食堂餐飲具進行了抽樣檢測,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抽檢重慶市長壽區中小學及幼兒園食堂餐具,集中于每年9月進行全面檢測。2005年檢測125所學校,其中幼兒園31所,小學55所,中學39所;2006年檢測167所學校,其中幼兒園72所,小學57所,中學38所;2007年檢測121所學校,其中幼兒園33所,小學53所,中學35所。現場隨機抽取供學生使用的各種餐飲具及容器(有餐飲具保潔柜的從保潔柜里采樣),每個食堂采樣6~10件,共8 880件。
1.2 方法 采用由廣州天河綠州生物化學研究中心出品的大腸菌群快速檢測紙片(25 cm2/張)檢測大腸菌群,每件樣品內貼2張(1份)用無菌生理鹽水濕潤的紙片。30 s后用無菌鑷子取下,放回原包裝無菌塑料袋內。再將已采樣紙片置37 ℃細菌培養箱培養16~18 h。若紙片保持紫藍色不變為大腸菌群陰性,紙片變黃并在黃色背景上呈現紅色斑點或片狀紅暈的為陽性。
1.3 評價標準 按照《食(飲)具消毒衛生標準》(GB 14934-1994)[1]進行評價。
2 結果
2.1 總體情況 2005-2007年共抽檢餐飲具8 880件,總合格率為77.36%(6 870/8 880),3 a合格率分別為70.96%(2 079/2 930),73.87%(2 194/2 970),87.15%(2 597/2 980)。
2.2 不同學校餐具消毒合格情況 2005-2007年抽檢幼兒園、小學、中學餐具合格率分別為88.46%,61.06%和92.77%。見表1。
2.3 城鄉學校餐具消毒合格情況 2005-2007年城市和農村學校餐具合格率分別為90.50%,72.53%。見表2。
3 討論
2005-2007年重慶市長壽區學校餐具消毒效果檢測結果顯示,平均合格率為77.36%,明顯低于深圳市大中小學食堂餐具的合格率(92.5%)[2],高于廣安區2004年對16所中學食堂餐具抽樣檢測結果[3],與合川市學校食堂餐具消毒監測結果相近[4]。城市學校餐具監測合格率高于農村,中學、幼兒園合格率較高,小學較低。小學、農村學校食堂在餐具消毒方面存在薄弱環節,是今后衛生監督工作的重點。
餐具接觸直接入口食品,致病微生物可通過被污染的餐具進入人體,引起食物中毒或傳染病等[5]。因此,其衛生狀況不容忽視。學校食堂餐具消毒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針對學校食堂餐飲具及盛放直接入口食品容器消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監督管理:(1)加強衛生與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聯系協調,充分發揮教育行政部門對所屬學校食品衛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將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工作作為對學校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在考核學校工作時,應將學校食堂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6]。(2)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建立校長負責制,落實以分管校長、后勤科長及校醫為責任人的崗位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完善和加強目標責任制管理。(3)組織學校食堂崗位責任人、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定期進行食品衛生法規及食品衛生知識學習,強化他們的衛生及法律意識。(4)嚴格學校食堂衛生行政許可的衛生要求和條件,對沒有設置消毒專用間、沒有消毒保潔設施、沒有建立消毒制度的學校一律不予發放衛生許可證。(5)衛生監督機構要加強學校食堂餐飲具消毒工作的監督監測力度,定期或不定期抽檢樣品,將抽檢結果以適當的形式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6)對餐飲具消毒實行專人負責制,對專職或兼職消毒員進行消毒知識培訓。(7)積極推行學校食堂的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將充足、有效、完善的餐飲具消毒保潔設施作為量化分級的關鍵監督項目。
4 參考文獻
[1]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標準處.食品衛生國家標準匯編.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101-103.
[2] 吳平芳,賀連華,劉濤,等.2001-2003年深圳市學校食堂餐具消毒監測結果分析.職業與健康,2005,21(8):1 173-1 174.
[3] 李紅春.廣安區學校餐具消毒狀況調查.職業衛生與病傷,2005,20(4):325-326.
[4] 劉柏林,陳信武.合川市學校食堂餐具監測.現代預防醫學,2005,32(11):1 555.
[5] 鐘朝坤.廣漢市飲食消毒效果影響因素及措施.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1,17(5):39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