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自動線實訓總結

      自動線實訓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自動線實訓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自動線實訓總結

      自動線實訓總結范文第1篇

      關鍵詞:自動化生產線 教學做一體化 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82

      1 引言

      《自動生產線安裝與調試》是一門綜合性和系統性很強的專業課。綜合性是指在該課程中,機械技術、微電子技術、電工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接口技術、信息變換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觸摸屏技術等多種技術有機結合,并綜合應用到生產設備中;系統性是指生產線的傳感檢測、傳輸與處理、控制、執行與驅動等機構在微處理單元的控制下協調有序地工作,有機融合在一起。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全面實踐工業控制自動化職業崗位所需的相關知識,具備在生產一線從事機電和自動化控制設備的操作、調試、維護、生產組織和管理及技術服務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2 教學方法的選取

      目前,在我國職業教育大力改革,更關注學生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背景下,特別是職業教育強調“工學結合”的實踐性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下,《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課程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法,以任務驅動教學,將課堂移到實訓室進行現場教學,通過情景教學,將理論和實踐有機融合,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這種教學方法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實現了兩個轉變,一是將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二是將以教材為中心轉變為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可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工作任務,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工作任務由各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完成,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協作學習,通過完成任務掌握必備的知識和技能,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精神,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

      3 教學內容的選取

      以YL-335B自動化生產線為教學載體,該生產線包含供料、加工、裝配、分揀及輸送5個單元,涵蓋了傳感器技術、氣動技術、低壓電氣控制技術、變頻技術、步進電機技術、工業網絡技術、PLC技術、電氣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技術、機械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技術、系統的維護與故障診斷修復技術等,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知識體系,教師需要緊緊圍繞專業培養目標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取應遵循職業性、針對性、適用性和實踐性,即既要重視學生職業素養,使培養的學生適應企業對自動線的安裝與調試的需求,也要依據認知規律,內容安排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依據這樣的原則,教學內容的選取首先應該從機電設備類企業的調研著手,了解企業的職業崗位需求,包括諸如生產線操作、生產線的控制編程、生產線的安裝與調試、生產線的維修、生產線的管理與維護等;其次明確崗位對應的工作任務包括生產輔助設備準備、生產線的調試與使用、生產加工工藝的制訂、PLC控制程序的編寫、機械電氣及驅動裝置的安裝與調試、故障的診斷分析與排除、生產線的日常管理與維護;再基于這些工作任務進行能力重構,需要學生具備機械結構的裝配能力、精度與靈敏度調整的能力、氣動系統的安裝與調試能力、傳感器的選擇安裝與調整能力、電路的布線、電氣設備的安裝與調試能力、變頻技術與伺服驅動技術的控制能力、PLC編程調試能力等;然后進行學習性任務的建立,包括:自動線結構與功能的認知、自動線的操作、單站的機械安裝與調試、單站的氣動安裝與調試、單站的傳感器安裝與調試、單站電氣線路的安裝與調試、單站PLC編程與調試、通訊設置及總線連接、整機調試運行及故障診斷與分析排除,結合這些學習性任務和YL-335B明確教學任務包括:自動生產線的認知、供料單元的安裝與調試、加工單元的安裝與調試、裝配單元的安裝與調試、分揀單元的安裝與調試、輸送單元的安裝與調試、自動生產線整機運行與調試。

      4 教學組織和實施

      教學實施的過程應在學校自動化生產線的理實一體化實訓室,如果有校企合作,則可在工業現場,由企業專家邊講邊做邊評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讓學生活學活用,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和實施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將教學內容分成若干個子任務,每個任務的實施分為以下六個步驟進行。

      4.1 提出任務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與要求設定任務目標,提出具體要求,啟發學生思考要完成此目標需要哪些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哪些是學生已經具備的,哪些是需要新學的。學生領任務書,明確任務要求。

      4.2 制定計劃

      教師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引入,啟發學生分析與討論,制定合理的計劃。同時要將學生分組,劃分學習小組時,教師要先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知識水平、能力及綜合素質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采用讓同組學生的理論能力、溝通能力、動手能力等形成互補,即“同組異質,組間同質”,通過這種分組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分組自主分析與討論,進行任務的拆分和人員的分配,制定實施計劃。

      4.3 方案決策

      教師對各組所列方案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做出正確的決策方案。學生各組代表匯報計劃實施方案。

      4.4 任務實施

      教師督查整個任務實施過程,進行現場的組織和管理,指導學生安全規范的操作。學生各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4.5 任務完成情況檢查

      教師巡視檢查各組學生完成情況,并做平時成績的記錄。學生各小組整理實訓臺,交驗任務完成情況。

      4.6 分析評價

      教師對學生任務實施的成果進行點評和總結,任務實施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怎么解決的,并啟發學生進行任務的拓展分析與思考。學生自評、互評,總結,寫任務報告,進行拓展任務的思考與實踐。

      5 總結

      該課程的教學一方面實現了課崗對接,教學的過程就是以崗導學的過程,同時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到企業從事生產線的操作、控制與編程、安裝與調試、管理與維護等工作,也是學以通崗的過程。教學過程采用以任務驅動的教學做一體化方式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性,學生在做中學到大量的知識和技能,實現了教學的整體優化,保證了課程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自動線實訓總結范文第2篇

          一、課程設計的基本思想

          美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和杰出的教學設計理論家加涅提出“為學習設計教學”,意指是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對方案進行修改的過程,是在教學之前對教學過程中的一切預先籌劃、安排教學情境,以期達到教學目標的系統設計。現代教學設計突出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中心,重視對學生學習心理的分析和研究,依據學生學習的規律設計教學活動,從而最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發展。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以行動體系為基礎,將學習領域轉化為行動領域,讓受訓者經歷完整的工作過程,在完成典型的具有綜合性的工作任務過程中獲取工作過程知識,解決“在工作中學習”和“在學習中工作”的問題。基于此理論確立課程設計的基本思想為:以實際崗位為參照,按照“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專業教育與職業教育融通,工學交替、實境育人”的思路,根據專業職業崗位能力要求,以仿真工業現場——實訓平臺為載體,采用項目化教學,強調以工作任務為依托組織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活動,確立學生的中心角色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以服務專業能力的培養為中心。

          二、課程設計

          (一)典型的工作任務分析

          通過開展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生就業崗位的調研,并結合行業、企業和本地區對人才需求的狀況,歸納出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首次就業崗位是自動化生產線的維修電工、調試員、機電設備維修員等,未來發展崗位是車間電氣技術員、PLC程序設計員及系統維護技術骨干和班組長等基層管理者。以上職業崗位要求具有運行分析、故障檢測、維修保養及編寫整理技術文檔、設備技術改造等專業技能。針對首次就業崗位和發展崗位工作任務分析,依據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的頻率、重要性,所能承載的知識、技能程度,確定本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是:機械設備的安裝與調試、電氣設備的規劃與安裝、傳感器的安裝與使用、氣動回路的安裝與調試、PLC程序的編制與調試、HMI(人機界面)的設計、設備故障的判斷與排除等。

          (二)課程目標

          亞龍YL-335B自動生產線及亞龍YL-221柔性生產線訓練裝置歸納、總結了現代生產線的技術特點,與實際生產情況十分接近,因此我們選用這兩個裝置作為教學載體,在課程教學中使學生具有安裝如送料、加工、裝配、輸送、分揀等工作單元的技能,具備構成一個典型的自動生產線的機械平臺并聯機調試的技能;理解并掌握在系統中的氣動控制技術、機械技術(機械傳動、機械連接等)、傳感器應用技術、PLC控制和組網、步進電機位置控制和變頻器技術等實際應用,具備熟練運用這些技術的能力。

          (三)學習情景的創設

          采用基于行動導向的方法進行設計,經多方面調研、探討,開發設計了9個學習情境,每個情景由若干任務構成。每一個情境的實施都是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并按認知規律和職業成長規律,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具有可重組和遷移性。

          如圖1所示,該課程設置了參觀企業整體生產線工作過程、拆裝調試亞龍335B自動線各工作站、聯機調試亞龍221柔性生產線三大部分漸進學習。每一部分的教學學習目標和學習情境明確,課程教學載體由易到難,從簡單拆裝到氣路連接,從硬件設計到軟件實現,從機械控制到人機界面,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掌握技術的同時也對今后的就業崗位有所了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實現技能提高與素質教育雙贏。

          (四)教學實施策略

          實施過程中依照“任務、分析、制定、優化、實施、評價”六步工作方法組織教學,以行動導向法為主要教學方法,對不同的知識點綜合運用引導文法、團隊學習法、頭腦風暴法、成果展示法、案例分析法、崗位體驗法等各種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教與學的效果。項目以小組形式完成,每組4人為宜,在構成組員時,應把握學生的層次、不同個體的差異,即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特征與心理傾向,不同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將基礎好、動手能力強、活躍的學生與相反的學生組合在一起。這樣,既能保證項目活動按時完成,又有利于學生間互相交流,有助于專業較差學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實施過程中,要做到“師生角色轉換”,教師起發動、組織、協調、伴隨作用,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而是應注重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及集體智慧,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著重培養學生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真實的工作場所模擬到學習環境中,使學生感受到企業員工的身份,得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強調“協作學習”,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共同討論和交流,進行協商和辯論,先內部協商,然后再相互協商,強調信息資源的利用。為了使學生主動探索,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各種信息資源,包括各種類型的教學媒體和教學資料,強調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獲取工作知識、工作技能,而非完成教學任務。

          實施過程中,應兼顧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培養,尤其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從學習中得到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信心,從而實現課程的培養目標。

          (五)課程考核

          課程成績評定基于發展的教學評價觀,包含過程性的考核和結果性的考核。過程性考核包含工作態度的評價、工作過程步驟與方法評價、知識的應用評價等。結果性考核包含項目所涵蓋的應知部分的評價、應會部分的評價、項目工作中的問題記錄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成果展示等。在過程性考核中,對每個學習任務中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團隊評價、教師評價的方式進行,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在實施過程中的表現情況,注重學生答辯及講演,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與交流的社會能力;注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對在學習和應用上有創新的學生應予特別鼓勵。

          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

          工學結合實施的關鍵是要有一支理論基礎扎實、技術應用能力較強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在實施項目化教學中,教師應具備這樣的素質:一是具有良好的師德;二是具有較深厚的理論功底,較寬的專業知識面和很強的綜合能力;三是具有較強的實踐經驗。

      自動線實訓總結范文第3篇

      【關鍵詞】3+3 中高職銜接 課程體系 機電專業

      一、培養目標是建設“3+3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的根本依據

      (一)機電專業“3+3中高職銜接項目”中職階段培養目標設定

      機電專業“3+3中高職銜接項目”前三年人才培養目標應介于機電中職就業班和機電綜合高中班的培養目標之間,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修養和職業道德,掌握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對應職業崗位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培養能從事自動化設備和自動生產線的安裝、調試、運行、維護和營銷等工作,能勝任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等技術技能型人才。課程體系以就業為導向,傾向于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實踐能力,如機電設備操作能力、自動化設備安裝、運行操作能力等。機電專業“3+3中高職銜接項目”前三年培養目標既要達到中職就業班學生的就業水平,如維修電工、維修鉗工中級水平,還需要達到綜合高中班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水平,為學生繼續學習提供保障,課程體系綜合文化基礎知識、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與技能知識,如文化課中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專業理論課中的“機械制圖”“機械基礎”“液壓與氣動”“電工基礎”“電子基礎”等,深度和難度要求與綜合高中學生一致,技能知識學習與中職機電專業班級學生同等要求,以適應學生升入高職后學習的需要和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需要。

      (二)機電專業“3+3中高職銜接項目”高職階段培養目標設定

      高職階段培養目標原則上與從其他途徑進入高職的學生培養目標沒有太大差別,主要培養面向現代制造業,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較高職業素質,具有較強職業綜合技能,能獨立創業,因地制宜地從事機電設備及其他行業設備的生產線(自動線)安裝、維修、操作及管理,機電產品零部件設計、加工工藝編制、加工編程等應用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等職業人才。由于學生來源方式不同,學生具備的知識、能力結構也不相同,中高職銜接項目的學生職業能力強而邏輯思維能力相對較差,構建課程體系時應區別對待。要相對弱化邏輯思維能力、研究能力培養方面的要求,強化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在課程安排中淡化數理等純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深度方面要求,英語教學也應降低學習難度。

      二、課程深度融合是“3+3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構建的目標

      中高職銜接項目對應銜接專業在最新國家專業目錄中已明確規定,都是性質相同的專業,對應專業在中職和高職階段原有的課程體系中有許多課程尤其是專業課程有重疊,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在構建時如不進行中高職課程的深度融合,很難發揮中高職銜接項目人才培養優勢。機電專業中高職階段重疊的課程有“機械制圖”“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液壓與氣動”等,其中有不少課程中高職階段內容相差無幾,學生重復學習相同內容,導致學習興趣低且嚴重浪費時間;有些專業課程如“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等,高職與中職學習內容只有深度方面的區別,高職校因為考慮到普高招收的學生實際,一般都是從基礎知識開始進行學習,也出現較大重復,浪費時間,不利于提高人才培養的效率。所以,“3+3中高職銜接項目”課程體系構建時不能照搬中職和高職原有的課程體系,必須根據中高職分段培養目標,制定中高職一貫制的課程體系,明確在中職和高職階段需要開設的各門課程,同一門課程的不同內容在什么階段學習等。如“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可以考慮放在中職階段學習,而“機械制圖”“機械設計基礎”等課程則應按不同學習階段進行明確,擬定各階段學習內容和考核辦法,分別講授不同內容,避免學習內容的重復。技能實訓課程,中職階段應側重于基本技能及中級工要求,高職階段應側重于專業技能、崗位技能和高級工要求。

      三、模塊化課程在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構建中的作用

      模塊化課程是近幾年來專業課程改革成果之一,根據課程內容按知識、能力要求或某一職業崗位技能要求重新組合成各個學習模塊,具有獨立性強、實用性強、針對性強、靈活方便、高效的特點。構建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時,可以按各階段培養目標,重新組建學習內容,構建各自相對獨立又有一定關聯的學習模塊,避免同類課程中高職階段學習內容的重復,實現中高職課程深度融合。如“機械制圖”課程,中職階段以機械制圖基礎、基本讀圖能力、CAD計算機繪圖能力為主開展學習活動;高職階段只需設置一定的提高學習模塊即可,如開設較復雜零件繪圖模塊、裝配圖識讀模塊、零件測繪模塊等,既保證中高職機械制圖學習的連貫性,又各自相對獨立,避免重復,提高人才培養效率。又如“金屬材料與熱處理”課程,大部分知識內容均可安排在中職階段學習,但由于大多中職學校實驗實訓設備欠缺,力學性能、熱處理、材料及熱處理后的金相組織無法觀察等,構建本課程體系時,高職階段可以相關實驗項目為主線,融入需要提高的知識技能構建高職學習模塊,同樣可以起到避免重復、提高效率的作用。

      四、實踐―修正―實踐是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構建的主要方法和程序

      構建機電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需要中高職銜接項目學校的教師、行業專家、企業專家深度參與,從人才培養目標、分段培養目標的界定、中高職銜接項目的特點、機電類企業人才崗位及任務等方面著手。由于中高職銜接項目是個新事物,還沒有成功的課程模式可供借鑒,構建課程體系時應逐步建立,分步實施,及時總結,及時修訂完善。具體方法:

      首先,確定“3+3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總體方案。從機電類企業人才需求狀況調查著手,分析機電類崗位及崗位要求,擬定機電類中高職人才知識能力目標,結合國家相關標準,確定課程結構、課程門類及課程標準,編排課程時間次序、專業教師及實驗實訓條件等,構建完整的人才培養總體方案。

      第二,擬定分段培養目標,確定課程銜接關系及實施方案。根據人才培養總體方案,考慮中高職銜接項目辦學特點,擬定中高職分段培養目標,確定哪些課程在中職階段學習,哪些課程在高職階段學習;或同一類課程,中高職階段分別學習什么內容,達成什么樣的教學目標等,實現中高職課程深度融合。

      第三,進行課程開發與實施。依據課程標準和中高職分段培養目標,組織中高職銜接學校的骨干教師、企業專家及課程專家進行相應課程開發實施,單純采用現有的中職或高職課程或教材不利于教學實施,也不利于人才的培養。當然開發課程有一定難度,也需要一定過程,可分步進行,先從專業基礎課程著手進行開發,再推廣到專業課、技能實訓課程等。

      自動線實訓總結范文第4篇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分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摘要: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的現象很明顯,依循 CDIO 理念,對“PLC、變頻器和觸摸屏綜合技術”課程的課程內容、項目選用、評價體系等進行教學改革,建立較為完備和系統的工作情境和項目案例庫,可以實現真正的一體化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 :高職;CDIO 理念;教學改革;項目教學;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4)05-0095-03

      概述

      CDIO是由MIT等世界著名高校研發的從理念到大綱到課程到教學直至評估的一整套先進的工程教育模式。我院教學團隊從2009年開始嘗試基于CDIO理念的“PLC、變頻器和觸摸屏綜合技術”課程改革,因為該綜合技術屬于工業控制的主流設備,高職院校為社會提供的不僅僅是大量新生勞動力,而且是具有現代企業理念的,有技術、高素質的現代產業工人。該課程是高職院校的一門綜合性、設計性極強的機電產品控制應用型設計課程。其任務在于:訓練學生綜合應用PLC、變頻器和觸摸屏技術知識,掌握它們的設計方法和研發能力;開拓設計思路,增強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培養科學性、系統性及全面性的設計素質;訓練團隊合作能力。

      但是目前教學上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在課程設置現狀方面。大多數高職院校并未單獨設置PLC、變頻器和觸摸屏綜合技術一體化教學課程,而是采用以PLC、變頻器理論教學為主,以驗證性的實驗或實訓為輔的方式進行教學且實踐課時偏少,側重技能訓練的學生往往只能掌握各門課的基礎技能。(2)在課程內容現狀方面。目前的設備控制課程往往是學完一定的理論之后再做相應的實驗,內容相對獨立,學生無法從整體上把握設備控制開發的思路,也就無法體現“構思、設計、實現和運作”的教學思想。(3)PLC、變頻器和觸摸屏種類繁多,畢業生就業時從事相關行業工作,實現所學專業知識與生產實際快速接軌存在一定的困難,即知識“移植”能力不夠,自學能力與創新能力不夠。

      基于“CDIO”的課程設計

      基于“CDIO”理念的課程體系 課程內容應根據CDIO 工程教育理念結合學生知識水平和企業需求,按照任務分析——論證方案——確定方案——實施方案——測試效果——評價六個步驟實施每個教學任務,使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學會PLC、變頻器和觸摸屏綜合技術在設備中的設計安裝和調試。知識體系框架如下頁圖1所示,其中工業控制核心技術包括PLC、變頻器和觸摸屏技術,控制對象為設備中使用的液壓氣動技術、電機技術和傳感器技術。最后,內容涉及各設備控制器之間的網絡技術和監控技術。

      基于項目化的教學層次設計 實踐內容設計應充分體現項目化教學的設計思想。以“做項目”為主線組織課程教學,以“用”導“學”,盡量讓學生親自動手,全身心投入。要突出項目訓練的完整性,在做項目過程中學習必要的知識,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強調自學能力的培養,強調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項目團隊人數一般為4人,各隊選出項目組長,負責整個項目開發的所有運行過程,涉及任務分配、人員管理、階段性成果報告等。在不同層次的具體實踐中,可以將一個完整項目分解成若干相對獨立的子項目,通過子項目的訓練掌握單一技能,最后將子項目綜合起來,完成整體項目的內容。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并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整個過程分為4個實踐過程,即驗證性實踐、設計性實踐、綜合性實踐和創新性實踐,如圖2所示。

      項目式教學的設計 沒有項目支撐的工科課程內容是缺乏實踐性和生動性的干癟理論框架。工程項目的設計和選擇是需要專業課教師花工夫來做的事情。在選擇工程項目時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

      1.項目的選用有利于激發學生興趣。我院采用了參加全國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的一些娛樂類作品,如獲得全國二等獎的娛樂機器“捕魚達人”,其控制系統采用PLC完成對一組氣缸的控制,在項目實施中,根據游戲的難度設置了5個級別,即5個不同工作情境對應不同的控制方案;又如獲得浙江省機械設計大賽二等獎的“排除萬難”任務型機器人,其控制對象有多個直流電機和電磁閥,在項目實施中,根據機器人的實施任務選擇4個階段性控制要求。這些項目在實施后學生可以在課外一邊練習和改進控制技術,一邊通過娛樂提高學習興趣。其中的一款機器人如圖3所示,通過PLC控制機器人的直流電機和氣動系統實現過隧道、過單邊橋、抓螺母和擰螺母等一系列動作,操作按鈕組和保護裝置的設計對學生的控制能力培養很關鍵。

      2.項目的選用對象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如我院教學團隊與本地企業合作建立的立體車庫在許多商場、賓館、專門的停車場都能見到,許多學生對其工作過程比較熟悉,有利于減少設備介紹的時間,引起學生對控制方案的共鳴。

      3.項目的選用結合本地區的企業設備。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在本地區工作,為使學生在畢業后盡快地適應工作需要,在項目內容上可選用本地區的軸承制造業、黃酒制造業、紡織印染制造業等相關設備的控制系統。有的學生在學習中參與了教師的一些簡單項目開發并將其作為畢業設計題目。如圖4(a)是為企業設計的渦流探傷檢測臺,圖4(b)是學生通過實訓室搭建的控制系統,并通過編程完成了畢業設計。

      課程評價體系 在CDIO工程訓練模式下,可將項目的整個運行過程“構思——設計——實現——運作”納入考核范圍,鼓勵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教師則提供實驗條件和指導,保障學生充分自由地發展,增強創新意識,并為學生提供遇到問題時加以解決的方法、對仍然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改進的思路等。課程的考核采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具體涉及以下幾方面:基本技能及基礎知識、設計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職業素質和評價。在針對項目的某一個工作情境中,需要完成設備工藝流程和產品目錄規劃表(涉及工藝流程描述和工作計劃安排)、設備控制實施表(涉及I/O分配表的編寫、控制流程圖、控制程序編寫過程記錄、設備調試過程記錄、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和總結等)和評價表(涉及每個工作任務的考核要求、配分和評分標準)等等。

      課程支撐條件

      教師的CDIO能力培養 CDIO教學改革成敗的關鍵在于教師隊伍的能力。很多教師雖然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較強的科研能力,但缺乏相關的企業工作經歷或工程經驗。因此,在選擇教師時應考慮以下三個方面:(1)作為企業科技指導員,與企業有密切的項目合作關系。(2)多次帶領學生參加省級或以上相關競賽并取得一定的成績。(3)在企業一線多次實踐鍛煉并積累一定的經驗,或具有企業相關工作經驗。

      實踐平臺的設置 學生一般不具有豐富的設計經驗,創造性地設計新機構的控制系統時往往不知從何處入手。因此,有必要講授一些控制方案設計經驗,幫助學生構思。這項工作主要是通過院團委和相關教師組織并結合教育部、教育廳主辦的一些機械創新設計大賽、自動線安裝與調試大賽等設定比賽題目,號召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形成可行控制方案并加以實施。我院的工業控制創新實踐室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全過程工程訓練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精神。

      學院政策的支持 我院教學團隊得到了學院在政策上的支持,主要體現為:對教師CDIO教學能力加以培養,與十多家企業開展相關合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學生在完成一套設備控制系統的開發方案后,可作為畢業論文并優先推薦為優秀畢業論文,優先推薦到合作企業,并作為參加控制類相關大賽的重要選拔依據。

      改革成效

      經過近四年的教學試點,新教學模式下的“PLC、變頻器和觸摸屏綜合技術”課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生和教師。學生的專業基礎水平能更好地適應企業崗位要求,許多學生畢業后能獨立完成企業安排的項目并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得到明顯提高,與教師交流的能力得到明顯加強。學生的拼搏精神得到激發,許多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往往工作到很晚才回寢室休息。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與企業的合作更加緊密。需要指出的是,這門綜合類控制課程的教學效果離不開其他專業課程和整個教育環境的配合。

      參考文獻:

      [1]陳文杰,任立軍,張林.新加坡理工學院基于CDIO模式的項目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教育,2009(35):91-93.

      [2]侯世英,馮彩絨,孫韜.基于CDIO的“可編程控制器應用技術”教學改革[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2(34):15-17.

      [3]宋國慶.基于CDIO理念的“可編程控制器技術”課程改革[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9):8-10.

      [4]張瑞華,楊亞萍,方娟妮.基于CDIO理念的“電子綜合設計”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2(19):47-48.

      [5]李瑞芳,吳雅娟,王莉利.基于CDIO的“綜合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7):338-339.

      [6]張安潔.關于高職課程的項目化教學設計——以《機床電氣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安裝調試》為例[J].職業教育研究,2013(5):21-23.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67pao强力打造67194在线午夜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亚洲妇女熟BBW|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熟妇AV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四区|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 亚洲人成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亚洲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人妖女同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av色影在线|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