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化學實驗的定義

      化學實驗的定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化學實驗的定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化學實驗的定義

      化學實驗的定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定量;調(diào)查研究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10-0051-04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對化學實驗進行定量研究的思想與方法對化學科學的發(fā)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古代經(jīng)驗化學之所以能上升為科學的化學,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采用了天平等衡量器具和數(shù)學的推論,如拉瓦錫通過對物質燃燒實驗的定量研究,建立了氧化學說,發(fā)現(xiàn)了“質量守恒定律”; 道爾頓、阿伏加德羅在對氣體反應實驗定量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近代原子、分子學說,宣告近代化學科學的誕生。煉丹術在公元前二世紀時就已在中國產(chǎn)生,比歐洲早了上千年,但為什么我國煉丹術歷經(jīng)千年仍然只停留在經(jīng)驗化學階段,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煉丹家常常缺乏數(shù)學的素養(yǎng),對實驗的定量研究意識與能力不足,一直未能發(fā)現(xiàn)物質間的數(shù)量關系規(guī)律,這就是中國煉丹家不能把古代化學發(fā)展成為科學的化學的重要的原因[1]。在近現(xiàn)代,稀有氣體、同位素、放射性元素、有機化學等一系列重大的化學科學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都是對實驗進行嚴格的定量研究的結果,可以說,沒有對實驗的定量研究就沒有化學科學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我們依靠的是嚴格的實驗”,拉瓦錫的話可謂一語中的。

      但在中學化學教材和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一些藥品用量、濃度的隨意性。這雖然和中學化學實驗的定量要求不高有關,但這種隨意性卻有可能損害化學的科學性,也使實驗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對培養(yǎng)學生全面、科學地認識化學不利,對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意識不利。例如,向高錳酸鉀酸性溶液中通入乙烯氣體隨著H2SO4、KMnO4濃度的不同會出現(xiàn)多種現(xiàn)象,研究表明,該實驗中的高錳酸鉀酸性溶液以0.5%的溶液和10%的H2SO4溶液按體積比4∶1混合,褪色現(xiàn)象最明顯[2]。“實驗,實際上是條件控制下的觀察”[3],只有對化學實驗的條件(物質的濃度、用量等是實驗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嚴格有效的控制,才能獲得科學事實,取得科學發(fā)現(xiàn)。

      一、中學化學教材演示實驗中的非定量情況

      筆者對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書?化學》(共三冊)(以下簡稱人教版)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中的《化學1》、《化學2》、《有機化學基礎》、《化學反應原理》(以下簡稱蘇教版)的實驗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分析、比較。

      分析上述兩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兩種版本教材演示實驗的非定量描述特點相近,主要是對溶液濃度、液體體積、固體質量這三個方面,多用“一些、少量、一小段”等來說明物質的用量,用“濃、稀”等來說明物質的濃度,甚至不指明濃度或用量。

      為什么教材中會出現(xiàn)這么多非定量的描述呢?主要有兩種原因:(1)大部分的非定量描述的實驗是因為反應物的用量多少(在相對較大的合理范圍)對實驗本身和現(xiàn)象并無明顯影響,可能會因實驗者使用的反應容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2)對某些未指明用量的藥品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在人教87版的初級中學化學教材中對如何取用沒有說明用量的藥品作出過規(guī)定:“應該取用最少量:液體用1~2毫升,固體只要蓋滿試管底部。”(不知何種原因,在現(xiàn)行教材中刪去了上述規(guī)定)因此教學者應該在實際教學中針對具體情況對教材實驗的非定量部分進行合理范圍的定量。所以教材中大多數(shù)非定量描述的實驗是為了避免學生學習時過于僵化和呆板,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限制,并非對反應物的用量沒有要求。教師應明確認識這點,并在教學中滲透“定量”的概念。

      二、高中生化學實驗定量意識與能力的調(diào)查分析

      本調(diào)查分別從江蘇的蘇南、蘇中、蘇北三個地區(qū)抽取了張家港市、如皋市、灌云縣三個地區(qū)的各一所學校的一個班進行了調(diào)查,共發(fā)放問卷190份,回收190份,其中有效問卷182份。

      研究材料為自編的《高中化學實驗定量化現(xiàn)狀調(diào)查問卷》,該問卷測試前請化學教育專家和中學化學教師進行了分析和修改。

      1. 高中生對化學實驗藥品定量的基本認識

      由表3可知,高中生對定量化學實驗對化學科學發(fā)展的突出貢獻缺乏基本的認識,只有54.95%的被調(diào)查者意識到在化學實驗中嚴格控制物質的用量主要是由于實驗本身的需要,還有21.98%的被調(diào)查者不知道哪些屬于實驗條件。高中生對化學實驗條件尤其是物質用量對化學實驗的重要作用認識不夠清晰,實驗定量意識比較薄弱,在實驗操作中表現(xiàn)為對藥品隨意取用的情況比較普遍(具體見表4),這必然導致學生做實驗的隨意性和實驗結果的不準確性,化學實驗隨之也就很容易失去它應有的功能。值得關注的是,還有一些學生反映未親手做過實驗,這說明還有少部分學校對實驗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

      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現(xiàn)行高中化學教材及實驗教學中的大量非定量化處理或重視不足是造成高中生化學實驗定量研究意識不強的主要原因。

      2.化學實驗藥品的非定量描述對學生實驗操作的影響

      調(diào)查題1:中學化學教材中有下列實驗:取兩支試管,分別加入少量NH4Cl、KCl溶液,再各滴入幾滴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觀察實驗現(xiàn)象。請根據(jù)你的理解填寫下表。

      調(diào)查題2:中學化學教材中有下列實驗:在一支試管中加入一小段擦去氧化膜的鎂條,再向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觀察現(xiàn)象。根據(jù)你的理解實驗中“一定量的稀硫酸”表示稀硫酸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mol/L,體積為 mL。

      調(diào)查題3:中學化學教材中有下列實驗:取一支潔凈的試管,向試管中加入0.1mol/L AgNO3溶液2mL,向其中加入稍過量的Cu粉,反應一段時間后,取上層清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再向試管中滴加0.1mol/L KI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如果你做這一實驗,你將加Cu粉 g,反應時間將控制 分鐘。

      調(diào)查結果表明,化學教材中的探究實驗的非定量化,給學生的實驗探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有些實驗甚至到了無法進行的地步。具體地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對實驗中“藥品用量含糊性描述”不能正確理解。如對 “少量、適量、稀、濃”等模糊性描述,有68.68%的被調(diào)查學生表示不知道其確切含義。在具體實驗中大多數(shù)學生對藥品用量表現(xiàn)出隨意性、經(jīng)驗性的特點。如題1中,學生對加入“少量”NH4Cl溶液、KCl溶液的具體用量,分別有57.14%和57.69%的被調(diào)查的學生回答“不知道”,其他被調(diào)查的學生大多數(shù)認為其溶液的體積在1~10mL 之間,少數(shù)學生認為可達50mL。

      (2)學生對實驗中“未說明的試劑濃度”理解差異性很大。問題1中的“滴入幾滴AgNO3溶液和稀硝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約57%的被調(diào)查的學生不知道取用多少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能確定其溶液濃度的學生也是給出了毫無根據(jù)的數(shù)值,如AgNO3溶液的濃度最小的為0.01mol/L,最大的為5mol/L。在對題2的回答中,學生選擇的“加入的稀硫酸的濃度和體積”相差幾十倍,答案很分散,說明學生認識很不統(tǒng)一,有的甚至準備用40mL 10mol/L的硫酸。

      (3)學生對實驗中“反應條件的含糊性描述”不能正確理解。題3中要求學生“加入稍過量的Cu粉”,加多少Cu粉可認為是“稍過量”呢?有 47.25%的被調(diào)查的學生“不知道”該取多少,其他認為取0.0064g、0.02g、0.1g 、1g 、2g的學生較多,上述答案僅占被調(diào)查者的24.17%,加入最少的為0.001 g,最大的為25.6 g,這里面雖有學生計算上的錯誤,但答案如此不統(tǒng)一,并且相差很大,這樣的描述引起了學生認識上的混亂。對該實驗中的另一個反應條件“反應一段時間”,認為所需時間最短的為0.5分鐘,最長的為10分鐘,還有47.25%的被調(diào)查的學生回答“不知道”,也同樣說明了這個問題。

      3. 學生解決實驗問題時的定量意識

      (1)學生在理解化學實驗原理時定量意識較為淡薄。

      在調(diào)查問卷中設置了五個判斷題:

      ①將一定量的AlCl3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會出現(xiàn)白色沉淀;

      ②將硝酸銀溶液與氨水混合能夠得到銀氨溶液;

      ③在加熱的條件下,二氧化錳與鹽酸反應制備氯氣;

      ④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最后可看到白色混濁;

      ⑤將氫氣、氧氣混合氣點燃,肯定會發(fā)生爆炸。

      各題的正確率如表5。

      由上表可知,高中生對這類常見的與量有關的實驗問題平均正確率僅為61.76%,說明高中生對于實驗原理中涉及定量問題的理解是很欠缺的,究其原因,教學與教材實驗中的大量出現(xiàn)的對藥品的非定量使用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偏頗與僵化應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在調(diào)查問卷的簡答題和實驗設計、評價題中,更可以明確地看到這一點。

      調(diào)查問卷中設置了兩個簡答題:

      (1)某同學為了制備少量的氫氧化鋁,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①向試管中加入0.1mol/L AlCl3溶液3mL,②向試管中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③振蕩試管,④過濾洗滌。在上述方案中不合理的是步驟 (填序號),理由是 ,你的改進方法是 。

      (2)為了比較碳酸鈉和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快慢,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①向兩只試管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②向兩只試管中分別滴加鹽酸,③觀察并記錄生成氣體的速度。在上述方案中不合理的是步驟 (填序號),理由是 ,你的改進方法是 。

      在對上述兩題的回答中,答案集中度很低。如(1)題中對不合理步驟的判斷,共有七種不同的答案,分別占有一定的比例。對理由的敘述中,僅有64.29%的被調(diào)查學生提到了藥品的用量問題,其中合理的答案僅占42.86%,在改進方案中,僅有2.20%的被調(diào)查學生能從濃度、體積兩方面對NaOH溶液的用量進行界定,而有54.40%的被調(diào)查者的回答中根本就未從物質用量的角度進行或不知道該如何改進。(2)題的調(diào)查結果與(1)題相似,也僅有32.99%的被調(diào)查學生從物質用量的角度對實驗方案作出了評價,僅有34.62%的被調(diào)查學生能從物質用量這個方面給予了比較合理的改進方法,但無人能夠全面地從溶液濃度、體積兩方面全面地給出改進意見。

      (3)在調(diào)查問卷中設置了一道實驗設計題:

      某學生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探究:

      (1)二氧化碳氣體的制備;

      (2)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色;

      (3)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請完善下列實驗步驟。

      (1)檢查儀器的氣密性。

      (2)在漏斗A中加入_______,在試管B中加入________(3)___(4)____(5)____(6)將廢液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滌并整理儀器。

      對A中的藥品,有66.48%的學生寫了稀鹽酸或稀硫酸,另有31.32%的被調(diào)查學生寫了鹽酸,但無人對酸的濃度作明確的說明。對固體的選用,有92.31%的被調(diào)查學生選擇了碳酸鈣、碳酸鈉等碳酸鹽類,但無人說明該取用多少質量的固體比較合適。對于C、D中的藥品,被調(diào)查者大多只注意溶液的順序和反應的現(xiàn)象,而無人關注溶液濃度。78.57%的被調(diào)查者寫“在試管中放入石蕊試液”,而不是“將2~3滴石蕊試液滴加到試管的水中”。同樣的,石灰水是否用飽和的也無人作出說明。從整體的實驗設計來看,還有33.52%的被調(diào)查者給出的方案根本不可行或是不知道該怎么做。

      從上述調(diào)查結果來看,很多學生掌握的只是紙面上的化學而不是實驗室中的化學,這和教材有關,更和中學實驗教學密切相關。一方面教材的實驗示例要對藥品濃度、用量盡可能進行定量,以期獲得最好的演示效果,但也應避免過于繁瑣和僵化;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化學實驗定量意識,尤其要強調(diào)藥品濃度、用量對實驗原理、對操作合理性的影響,避免學生認識上的單一和操作上的隨意;其三是要積極研究演示實驗最優(yōu)化的用量與操作,研究怎樣用最少的藥品完成實驗,把綠色化學理念落實到日常實驗中。

      參考文獻

      [1] 張家治主編. 化學史教程 [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 周偉. 乙烯和高錳酸鉀溶液反應淺探[J]. 化學教學,2004,(9):8-9

      化學實驗的定義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top position internship is the key link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and curriculum system. The article aims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stgraduate internship courses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s the study rules and needs of students during internships, analyzes the cor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marketing careers, and builds a model for post-employment internships that rely on informat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st-secondary internship courses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marketing.

      Keywords on-job training courses; construction mod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頂崗實習是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實踐教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建設頂崗實習課程對于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信息化技術發(fā)展賦予高等職業(yè)教育新內(nèi)涵和新要求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傳統(tǒng)頂崗實習課程建設的局限,依托信息化教學資源,適應頂崗實習學生不斷變化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有效進行課程建設模式的創(chuàng)新刻不容緩。

      1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課程建設現(xiàn)狀

      當前,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在頂崗實習課程建設的實踐創(chuàng)新中,從學校、企業(yè)、學生等各主體的實際出發(fā),探索了多種頂崗實習課程建設模式,存在鮮明特征。主要集中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將頂崗實習納入課程化管理。為強化專業(yè)內(nèi)涵建設,越來越多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正逐步加強頂崗實習課程建設力度,將其納入課程體系,開發(fā)了面向工作崗位需求的項目化課程,設計了緊貼職業(yè)崗位的教學項目。

      二是校企共建頂崗實習課程。部分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突破學校、企業(yè)在頂崗實習課程建設中主體分離的障礙,依據(jù)企業(yè)實際需求制定和調(diào)整教學計劃,確定了相應教學內(nèi)容,并融合學校課程和企業(yè)課程,建立了動態(tài)的多主體共建共管的教學管理體系。[1]

      三是利用信息化技?g進行頂崗實習教學及管理。雖然頂崗實習具有一般課程的系統(tǒng)性、教學性和實踐性,但因教學內(nèi)容的綜合性、教學主體的多元性、教學場所的不確定性,頂崗實習教學又不同于一般課程教學。為適應頂崗實習教學的特殊性,很多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yè)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開展網(wǎng)絡教學,并通過信息化教學管理平臺實時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實效,適應學生實習期的學習需求。

      與此同時,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課程建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教學時間長,教學管理難度大。高職市場營銷營銷專業(yè)學生的頂崗實習時間不少于半年,實習單位和崗位存在點多、面廣、學生分散的特點。這一現(xiàn)象造成在長時間的教學過程中,對于課程教學質量的監(jiān)控工作難以全面到位,容易出現(xiàn)“放羊”現(xiàn)象。

      (2)頂崗實習教學易流于形式。部分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教學目標不明確,缺乏完善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使企業(yè)導師、學院導師的教學和存在一定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導致頂崗實習教學環(huán)節(jié)達不到專業(yè)技能提升與鞏固的教學目的。

      (3)教學資源管理欠有序。教學資源建設與教師教學需求、學生學習需求存在脫節(jié)、互不關聯(lián)、針對性差等現(xiàn)象還比較突出,不能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學的信息化技術開展精準高效的頂崗實習教學活動,影響了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課程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

      (4)課程教育教學功能未得到充分體現(xiàn)。部分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課程過分重視企業(yè)和就業(yè)需要,課程建設的重點放在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上,而忽視了學生在實習崗位工作中所需的職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文化和職業(yè)道德等非職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忽視了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標,未充分發(fā)揮頂崗實習課程的教育教學功能。

      2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課程建設模式的構建

      2.1 分析營銷職業(yè)崗位群所需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

      基于營銷職業(yè)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將營銷職業(yè)崗位群具體劃分為市場類、銷售類、客服類、策劃類四大類,各崗位群中崗位核心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要求如表1所示。

      2.2 分析頂崗實習期學生學習規(guī)律及需求

      市場營銷專業(yè)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進行工作場所學習時,需嚴格遵守企業(yè)的工作時間和工作紀律,常難以同時兼顧企業(yè)工作任務和學校學習任務,相對較長的集中課程學習時間十分匱乏。因而需在特定物理空間和常規(guī)教學時間內(nèi)開展的傳統(tǒng)課程教學不適合在崗學生進行學習。此外,學生在頂崗工作中遇到知識或技能缺失、存在疑惑等問題時,常無適宜的方式進行再學習。這造成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的提升遇到障礙。學生迫切需要一種既能有效利用閑暇時間,又能適切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困惑的課程模式,滿足在工作場所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需求。

      2.3 樹立頂崗實習課程建設教學理念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課程建設應以課程共建、共享為目的,以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為建設載體,以信息化技術為實現(xiàn)工具,以教學資源、教學管理、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為基本建設內(nèi)容,以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最終目標。[2]

      2.4 明確頂崗實習課程教學目標

      確定校企共融開展頂崗實習教學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和崗位技能;為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輸送高技能人才。三者共同構成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課程教學目標。

      2.5 設計頂崗實習課程教學實施方案

      (1)打造便捷、高效的課程學習環(huán)境。為便于頂崗實習期學生在不同時間、地點進行學習,通過打造信息化教學平臺,建設碎片化、微型化、可組合的信息化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學生學習體驗。

      (2)構建教學共同體。因頂崗實習課程教學的特殊性,由學校、企業(yè),頂崗實習學生組成教學共同體來承擔頂崗實習課程教學任務。其中以企業(yè)導師為主導,提出課程建設的要求和整體構想,負責分析相應職業(yè)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而對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養(yǎng)進行提煉。以學院導師為教學主體,由學院組織“雙師雙能型”教師組成“學院導師團”,依照教學規(guī)律,將不同職業(yè)崗位上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養(yǎng)進行匯總、歸納,構建不同的教學項目,制定詳細的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手冊,并進一步開發(fā)和組合相應信息化教學資源,最終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進行教學。學院導師還需在學生輪崗實習后,根據(jù)企業(yè)導師的實習評價意見,綜合分析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形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借助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準確示范和針對性訓練,開展對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補差性教學。頂崗實習學生依據(jù)其在實習崗位上的工作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制作實景教學視頻,供具有相同或相似實習任務的學生進行學習和借鑒。[3]

      (3)設計教學模塊和教學項目。依據(jù)營銷職業(yè)崗位所需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經(jīng)過開發(fā),形成能力本位的、靈活選擇的高職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模塊化項目課程體系,具體教?W項目如表2所示。

      其中,營銷禮儀與客戶溝通、營銷職業(yè)道德設為必選模塊,市場調(diào)研與預測、產(chǎn)品推銷、客戶服務、營銷策劃為任選模塊,每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習崗位和輪崗順序靈活選擇相應課程模塊和教學項目進行學習。

      (4)有效開發(fā)和組合信息化教學資源。頂崗實習課程應符合實習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便于在工作場所進行短時間的學習。因而精準開發(fā)和有效組合相應信息化教學資源,便于學生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和移動設備完成學習成為必然。同時,由于學生實習工作環(huán)境和崗位具有差異,面對不同工作任務所產(chǎn)生的學習需求不同,學院導師和企業(yè)導師在課程教學資源建設中應對課程資源進行標準分類,制定課程資源內(nèi)容特征說明和資源間的關聯(lián)信息,改變目前信息化課程資源組織結構雜亂無章,教師、學生難以有效檢索和利用的現(xiàn)狀。[4]

      (5)構建全過程的立體考核評價機制。市場營銷專業(yè)頂崗實習課程應借助信息化技術對考核內(nèi)容進行加工處理,結合頂崗實習課程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進行全過程、標準化、靈活的考核評價。采用學院導師評價、企業(yè)導師評價、學生自評結合,項目考核、崗位考核、階段考核結合,過程考核和綜合考核結合、教學考核和工作考核結合的立體考核評價機制,確保頂崗實習高質量完成。[5]

      化學實驗的定義范文第3篇

      關鍵詞 :     微型化學實驗,綠色化學實驗,中學化學,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concept of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general situ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 chemistry experiment. Combined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background of middle school teaching,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 chemistry experiment are deeply discussed. Miniature chemistry experiment can not only enhanc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but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word: micro chemical experiment; green chemistry experiment; high school chemistry;

      在微型化學教學改革的大潮中,微型化學實驗的改革和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人們十分重視的熱門話題。二十世紀80年代美國化學家Mayo對微型化學實驗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即用盡可能少的化學藥品與試劑獲取所需要的化學信息與原理的實驗技術[3]。在我國,關于微型化學實驗的定義有以下幾種:第一種認為微型化學實驗是為了減少消耗和化學污染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化學實驗的新方法;第二種定義是在微型化的儀器裝置中進行的化學實驗,其試劑用量比對應的常規(guī)實驗節(jié)省90%以上,該概念是由我國周寧懷教授提出來的;第三種認為微型化學實驗是在專門設計的微型儀器中進行的化學實驗,在不影響化學實驗結果的基礎上,用盡可能少的試劑來獲取化學信息的實驗方法與技術。根據(jù)概念一般從其本質屬性和種類進行界定的原則,我們認為第三種概念相對來說比較準確。

      微型化學實驗遵循現(xiàn)代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在實驗過程中不僅試劑用量少,安全環(huán)保[3],而且可以使實驗在較短時間內(nèi)完成,保證了化學實驗的次數(sh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素質和科學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4]。當前,微型化學實驗還處在不斷嘗試和探索中,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還比較少,且中學化學實驗教學被忽視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尤其是重化學理論而輕化學實驗,重化學實驗結果而輕化學實驗過程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另外,微型化學實驗不僅能提高學生實驗技能,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有關的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意識。因此微型化學實驗的推廣迫在眉睫。

      高中微型化學實驗就是把微型化學實驗的理念應用于高中化學實驗中,其優(yōu)點是儀器微型化,藥品用量少;學生有較大的自主發(fā)揮空間,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設計實驗、觀察實驗。概括起來,微型化學實驗設計應遵循科學性[5]、安全性、可視化[6]、簡便化[7]、可操作化、趣味性[8]、探究性實驗原則。

      1 、微型化學實驗設計案例——銅與硝酸反應的微型化實驗

      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銅分別與濃硝酸和稀硝酸反應是中學化學經(jīng)常使用的演示實驗,其能讓學生通過實驗現(xiàn)象分析和得出實驗結果認識化學物質的本質,理解不同濃度硝酸的氧化性,但是該反應會分別產(chǎn)生有害氣體NO2和NO,進而污染空氣[9]。目前,對該演示試驗的微型化設計已經(jīng)有大量的報道,但是均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1)實驗裝置的安全性差;(2)實驗反應速率難以控制;(3)實驗尾氣隨意排放,污染環(huán)境。

      針對以上缺點,我們對銅分別與濃硝酸和稀硝酸反應的微型實驗裝置進行改進,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和動手能力,進一步加強了學生科學素質教育[10]。

      1.1、 實驗原理

      1.2、 微型實驗設計思路

      在經(jīng)典的銅與硝酸反應中,會產(chǎn)生大量的有毒氣體NO2和NO,但是無色的NO氣體不易觀察,且它們均嚴重污染環(huán)境。我們設計串聯(lián)反應裝置,通過一次實驗,就能夠了解不同濃度硝酸的氧化性大小,且通過中和反應有效除去反應中產(chǎn)生的有毒氣體。基于此,我們采用特制U型管作為反應裝置,嘗試使用醫(yī)用注射器在反應中加入硝酸和氧氣,簡化實驗裝置,反應結束后,使用醫(yī)用注射器向反應體系中注入氫氧化鈉溶液,除去有毒尾氣,且中和了反應廢液稀硝酸,防止環(huán)境污染。上述U型管內(nèi)發(fā)生如下反應[11]:

      1.3 、微型實驗裝置設計(圖1)

      圖1 微型實驗裝置設計

      1.4、 實驗儀器和藥品

      實驗儀器:特制U型管1支,注射器(帶針頭)2支,橡膠塞2個,燒杯。實驗藥品:等量的銅片2塊,濃硝酸,稀硝酸,NaOH溶液。

      1.5 、實驗步驟及現(xiàn)象

      (1)首先檢查裝置氣密性。

      (2)將等量的銅片分別置于U型管底部和醫(yī)用注射器中。

      (3)排干凈醫(yī)用注射器內(nèi)的空氣,再吸取濃硝酸,快速將醫(yī)用注射器針頭插在輸液管上,仔細觀察銅片表面,會產(chǎn)生大量氣泡,并且隨著反應進行氣泡會逐漸加快,紅棕色NO2氣體很快充滿U型管大端部分,同時醫(yī)用注射器內(nèi)溶液由無色變?yōu)樗{綠色硝酸銅溶液。這個反應現(xiàn)象是由于銅片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產(chǎn)生了大量的NO2紅棕色氣體和藍綠色硝酸銅溶液。小心用手摸醫(yī)用注射器管壁,會發(fā)現(xiàn)燙手,說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4)隨著紅棕色NO2氣體不斷向U型管內(nèi)水中溶解,觀察到U型管大端液面向上緩慢升起,U型管大端紅棕色NO2氣體變淺,這表明3當量的紅棕色NO2氣體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了稀硝酸和1當量的無色NO氣體,這不但使得U型管大端的壓強變小,而且生成的無色NO氣體稀釋了U型管大端的紅棕色NO2氣體。另外,U型管底部的銅片表面不斷出現(xiàn)小氣泡,無色液體逐漸變成藍綠色溶液,且U型管小端液面緩慢下降,但U型管小端液面上部仍然保持無色,這表明紅棕色NO2氣體與水反應生成的稀硝酸與銅反應,生成了無色的NO氣體和藍綠色硝酸銅溶液。相關反應式為:[12]

      (5)5 min后,U型管小端的無色NO氣體濃度增大;將另一支充滿大部分空氣的醫(yī)用注射器插在橡皮塞上,拉動活塞吸氣,仔細觀察醫(yī)用注射器內(nèi)氣體的顏色,發(fā)現(xiàn)其逐漸變?yōu)榧t棕色,這說明U形管小端的無色NO氣體與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了紅棕色NO2氣體。

      (6)第一支醫(yī)用注射器內(nèi)再吸入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現(xiàn)注射器內(nèi)有藍色的沉淀物生成,這表明藍綠色硝酸銅溶液與無色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了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反應式如下:

      (7)實驗完畢后,用注射器向上述U型管內(nèi)注入無色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現(xiàn)U型管內(nèi)有藍色沉淀物生成,表明稀硝酸首先和銅反應生成的藍綠色硝酸銅溶液繼續(xù)與無色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了藍色的氫氧化銅沉淀。

      1.6、 微型實驗設計反思與評價

      上述微型化學實驗比常規(guī)化學實驗操作更加簡單方便,反應時間縮短,反應過程中有害氣體易控制,杜絕環(huán)境污染,趣味性強,實驗現(xiàn)象明顯,具有如下優(yōu)點:

      (1)該實驗裝置整體密封,將這一反應體系的有毒氣體限制在實驗裝置內(nèi),處理有毒尾氣方便、簡單、安全,從而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2)化學實驗儀器操作簡便、微型化,大大減少了化學實驗試劑的量,從而節(jié)約化學實驗藥品。

      (3)該實驗裝置使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簡潔而方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實驗原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主動思考意識。

      (4)實驗結束后,廢棄液的處理方便,能夠使用氫氧化鈉充分吸收,防止環(huán)境污染。

      (5)實驗過程可靠性強,安全性高。

      2、 結論

      微型化學實驗過程中始終貫穿綠色化學思想,有效實現(xiàn)“小劑量實驗、節(jié)約資源、減少環(huán)境污染、降低實驗成本”,是對中學化學中定量實驗的改革與發(fā)展,在化學教學與應用中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積極倡導教師開展和推廣微型化學實驗,可以有效增強師生對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微型化學實驗簡單易行、安全可靠、趣味性高、實驗現(xiàn)象明顯,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技能;實驗快捷,驗證簡單,學生可以人人動手做實驗,改變“一人做,多人看”的局面,便于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生親手體驗科學研究,激發(fā)其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其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其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驗能力。

      參考文獻

      [1]胡文勝,李亞娟,劉斌微型化學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 , 2013,29(14):191-192.

      [2]王帥.新課標背景下微型化學實驗的實踐與案例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 2012.

      [3]賢景春,劉宗瑞,李增春.微型化學實驗[M].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0.

      [4]周寧懷.微型無機化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00.

      [5]錢貴晴初中微型化學實驗手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6]黃璨編著.化學新課程中微型實驗探究活動的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7]張曉純,表明華銅與濃硝酸、稀硝酸反應的微型實驗教學方案[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7(5)-:47.

      [8]蔣海珊,裹明華.銅與濃、稀硝酸反應微型實驗改進[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 2017(8):67.

      化學實驗的定義范文第4篇

      心理學實驗報告彩色視野及盲點的測定1.教學目的 測定各種彩色視野的范圍以及盲點的位置,學習使用視野計2.實驗程序2—1 準備工作。2—1—1 準備好視野圖紙、彩色鉛筆(紅、黃、藍、綠)、單眼罩。

      實驗報告范文物理探究實驗: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準備 技能準備: 彈簧測力計,長木板,棉布,毛巾,帶鉤長方體木塊,砝碼,刻度尺,秒表。 知識準備: 1.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

      實驗報告模板_______課程實驗報告 實驗名稱系 別姓 名學 號班 級實驗地點實驗日期評 分指導老師同組其他成員一、實驗內(nèi)容(含實驗原理介紹): 二、實驗目的 第一范文 網(wǎng)DIYIfanwen.Com整理該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三、涉及實驗的相關

      C語言實驗報告《綜合實驗》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指導教師: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實驗六 綜合實驗一、實驗目的1、掌握C語言中的變量、數(shù)組、函數(shù)、指針、結構體等主要知識點。

      C語言實驗報告《指針》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指導教師: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實驗五 指針一、實驗目的1、掌握指針的概念、會定義和使用指針變量2、掌握指向數(shù)組的指針變量3、掌握字符串指針的使用二、實

      C語言實驗報告《函數(shù)》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指導教師: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實驗四 函數(shù)一、實驗目的1、掌握函數(shù)定義、調(diào)用和聲明的方法2、掌握實參和形參之間的傳遞方式3、函數(shù)的嵌套調(diào)用二、實驗內(nèi)容

      C語言實驗報告《數(shù)組》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指導教師: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實驗三 數(shù)組一、實驗目的1、掌握一維和二維數(shù)組的定義、賦值和輸入輸出2、掌握字符數(shù)組和字符串數(shù)組的使用3、掌握與數(shù)組有關

      C語言實驗報告《邏輯結構程序設計》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指導教師: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實驗二 邏輯結構程序設計一、實驗目的1、學會正確使用邏輯運算符和邏輯表達式2、熟練掌握if語句和switch語句3、熟練掌握用w

      c語言實驗報告學號: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級: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指導教師: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實驗一 上機操作初步和簡單的C程序設計一、實驗目的1、熟悉C語言運行環(huán)境Turbo C++3.02、會簡單的程序調(diào)試3、熟悉C語言各種

      C語言程序設計實驗報告實驗名稱 計算出1000以內(nèi)10個最大素數(shù)之和 實驗目的 1、熟練掌握if、if…else、if…else if語句和witch語句格式及使用方法,掌握if語句中的嵌套關系和匹配原則,利用if語句和switch語句實現(xiàn)分支選擇結構。

      實驗報告格式實驗序號:實驗項目名稱:學號姓名專業(yè)、班實驗地點指導教師時間一、實驗目的及要求 二、實驗設備(環(huán)境)及要求 三、實驗內(nèi)容與步驟 四、實驗結果與數(shù)據(jù)處理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網(wǎng))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

      微生物學實驗報告實驗名稱:用高倍顯微鏡觀察葉綠體和細胞質流動一、實驗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2.觀察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在細胞質基質中的形態(tài)和分布二、實驗原理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呈橢球狀,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葉綠體可以運動,改變橢球體的方

      生物實驗報告《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一、實驗目的1. 學會提取和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方法。2. 比較、觀察葉綠體中四種色素:理解它們的特點及與光合作用的關系二、實驗原理光合色素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葉綠體的基粒片層上,而葉綠體中的色素能溶于有機溶劑中。

      生物實驗報告《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一、實驗目的1. 初步學會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和復原的方法。2. 理解植物細胞發(fā)生滲透作用的原理。二、實驗原理當細胞液的濃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就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 液中,使細胞壁和原生質層都出現(xiàn)一定的收縮。

      生物實驗報告《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一、實驗目的1.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識別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2.初步掌握制作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的技能。3.初步掌握繪制生物圖的方法。

      生物實驗報告《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一、實驗目的1.初步學會探索酶的催化效率的方法。2.探索過氧化氫酶和Fe3+催化效率的高低。二、實驗原理新鮮的豬肝中含有過氧化氫酶,F(xiàn)e3+是一種無機催化劑,它們都可以催化過氧化氫分解成水和氧三、材料用具新鮮的質量分數(shù)為20%的豬肝研磨

      初一生物實驗報告實驗 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一、實驗目的1. 初步學會探索酶催化特定化學反應的方法。2. 探索淀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

      生物實驗報告實驗 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一、實驗目的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二、實驗原理1.還原糖的鑒定原理 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

      初三化學實驗報告實驗步驟 (1) 在試管中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2) 加熱實驗(1)的試管,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3) 在另一支試管中加入5mL5%的過氧化氫溶液,并加入2g二氧化錳 ,把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4)

      化學實驗報告《CCl4把溶于水里的Br2萃取出來》1、實驗目的:CCl4把溶于水里的Br2萃取出來 2、實驗儀器和藥品:分液漏斗,鐵架臺(帶鐵圈),溴水,CCl4 3、實驗步驟:]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網(wǎng))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化學實驗報告《從銹水中蒸餾出蒸餾水》1、實驗目的:從銹水中蒸餾出蒸餾水 2、實驗儀器和藥品:酒精燈,蒸餾燒瓶,鐵架臺(帶鐵圈),冷凝管 3、實驗步驟: 裝配儀器,加銹水和少量沸石,加熱,接通冷凝管處的冷水,收集液態(tài)水,蒸餾完畢,應先停止加熱,然后停止通水,拆下儀器 4、實驗記錄

      中學化學實驗報告1(1)向容器內(nèi)通風(2)使用催化劑減緩反應速率 2(1)反應容器的選擇(2)反應容器的氣密性 二選擇其他實驗方法例如在大燒杯的豎向不同高度分別放兩支點燃的蠟 燭(燒杯口不封閉),向燒杯中緩慢倒入二氧化碳氣體,下面一層的蠟燭先熄滅說

      高中化學實驗報告1 (1)稱取4gNaOH,5.85gNaCl (2)用量筒量取適量蒸餾水 (3)置于燒杯中攪拌溶解冷卻 (4)用玻璃棒將液體引流到1L的容量瓶中 (5)再用蒸餾水洗燒杯,再引流到容量瓶中 (6)用膠頭滴管定容 (7)蓋上容量瓶蓋子,上下?lián)u晃,混合均勻即

      化學實驗室規(guī)章管理制度1.化學實驗室必須保持安靜,不得大聲喧嘩、嬉笑、打鬧。 2.保持實驗室的清潔、整齊,不隨地吐痰,實驗室中的廢紙、火柴等必須放在指定容器中,實驗完畢后按教師要求清洗儀器,做好各項清潔工作,儀器、藥品安放整齊,桌面、地面保持整潔。

      化學實驗室規(guī)則1、根據(jù)理論與實踐統(tǒng)一的原則,實驗前要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和實驗方法。 2、遵守紀律,準時上課,對號就位,保持安靜,注意安全,聽從指導,注意節(jié)約。 3、要正確操作,仔細觀察,積極思考問題,及時做好記錄。

      初中化學實驗報告2NaOH+CuSO4=Cu(OH)2[此有一個箭頭表沉淀]+Na2SO4 氫氧化鈉溶液和加入硫酸銅溶液反應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 Cu(OH)2=[等號上面寫上條件是加熱,即一個三角形]CuO+H2O 氫氧化銅沉淀加熱變成氧化銅和水實驗報告: 分為6個步驟: 1):實驗

      化學實驗報告《密度=質量除以體積》燒杯質量為M 加水后測量質量和容積 測得質量減去燒杯質量就是水的質量 記錄若干組數(shù)據(jù) 在坐標紙上取點 連線 坐標系橫坐標取體積 縱坐標取質量 各個點接近在一條直線上 而線的斜率就是水的密度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怎么寫化學實驗報告1.實驗目的 2.實驗原理 3.產(chǎn)物(原料)的物理常數(shù) 4.試劑濃度 本文由第 一·范 文 網(wǎng)WWW.DiyiFanwen.Com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5.實驗裝置圖 6.實驗步驟 7.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8.實驗討論與回答思考題

      高二化學實驗報告1實驗目的:探究醋酸能否與碳酸鈣反應 2實驗器材:食醋適量,帶有水垢的熱水瓶 3實驗步驟:A將適量醋酸倒入有水垢的水瓶中 B振蕩并靜置一會,使其充分反應 C打開瓶塞,(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水垢消失,即水垢中的碳酸鈣能與食醋中的醋酸反應,被溶

      化學實驗報告的格式1.實驗題目 編組 同組者 日期 室溫 濕度 氣壓 天氣 2.實驗原理 3.實驗用品 試劑 儀器 4.實驗裝置圖 5.操作步驟 6. 注意事項 7.數(shù)據(jù)記錄與處理 8.結果討論 本文由第 一·范 文 網(wǎng)WWW.DiyiFanwen.Com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9.實

      化學實驗報告《排水集氣法》實驗名稱:排水集氣法 實驗原理:氧氣的不易容于水 儀器藥品:高錳酸鉀,二氧化錳,導氣管,試管,集氣瓶,酒精燈,水槽 實驗步驟:①檢----檢查裝置氣密性。

      化學實驗報告《食用堿和醋會不會產(chǎn)生化學反應》1.實驗目的 探究食用堿和醋會不會產(chǎn)生化學反應 2.實驗原理 食用堿是碳酸鹽,醋是乙酸,根據(jù)強酸制弱酸原理可以反應 3.所需試劑及器材 食用堿(碳酸鈉) 食醋 試管 4.實驗步驟 取食用堿少量加入試管中,再滴入食醋若干滴 5.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

      化學實驗報告《觀察鐵釘生銹的過程》1,生銹,但不嚴重,水中溶解有一定的空氣,金屬鐵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 2,不生銹,只有水,但是沒有空氣; 3,生銹,最嚴重,水和空氣都很充足; 4,生銹,較嚴重,空氣中有一定量的水蒸氣。 蒸餾水中的鐵釘生銹速度最慢。

      化學實驗報告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上的許多理論和定律都是從實驗中發(fā)現(xiàn)歸納出來的。同時,化學理論的應用、評價也有賴于實驗的探索和檢驗。雖然到了近代乃至現(xiàn)代,化學的飛速進步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各種新的研究方法,但是,實驗方法仍然是化學

      中學物理實驗報告物理實驗的學習步驟和方法 中學物理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觀察、實驗能力,科學的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課程之一。正向李政道先生所說的那樣:“教物理重要的是讓學生懂道理……”根據(jù)中學物理教學的目的和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在

      什么是實驗報告及實驗報告怎么寫把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果等記錄下來,經(jīng)過整理,寫成的書面匯報,就叫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的種類因科學實驗的對象而異。如化學實驗的報告叫化學實驗報告,物理實驗的報告就叫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的定義范文第5篇

      [關鍵詞]:化學實驗;啟發(fā)―探究

      化學教育與化學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的基礎。早期的化學家都出自于化學實驗室,通過不斷的探索研究實驗發(fā)現(xiàn)新元素或者新現(xiàn)象。由此可見實驗對于化學教學的重要性。實驗在化學學科教育教學活動中占據(jù)著無可比擬的地位。

      一、國內(nèi)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

      我國自80年代開始注重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活動。化學實驗教學有了一定發(fā)展。教育部于2001年又開啟了一輪新的課程改革,于2003年針對化學教學頒布了《高中化學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引導學校與教師采用探究式教育教學。但是基于各省各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情況不一,相應的化學實驗教學情況也有較大的偏差。經(jīng)濟情況對化學實驗條件有決定性的影響。化學實驗條件薄弱的情況多存在于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實驗條件是學生掌握實驗、探究實驗的硬性條件。教學者與學習者對化學實驗理念的理解,對化學實驗的認識是化學實驗條件的軟件條件。即使學校有再好的實驗器材與實驗環(huán)境,這些得不到領導、教師與學生的重視,也會影響實驗教學成果,導致化學實驗室成為應試教育的擺設。

      國內(nèi)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教師把“畫實驗”“背實驗”作為實驗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重視演示實驗。造成學生需要較長的時間理解實驗,或者死記硬背實驗,只獲得較少的自己動手實驗的機會。甚至有的高中存在學生甚至沒有獲得過化學實驗機會的現(xiàn)象。化學實驗類型單一也是化學實驗教學硬傷之一。驗證性實驗成為實驗主導。化學實驗內(nèi)容缺乏探究性實驗,忽略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探究能力的發(fā)展。

      二、“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的應用

      1.探究式教學的定義

      探究式教學是指,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與學術研究相類似的學習情境,鼓勵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研究,獲得探索精神、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化學知識。“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為基礎,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特點。探究式教學強調(diào)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化探究性學習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作用。

      2.“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的應用意義

      傳統(tǒng)的示范教學方式,利于培養(yǎng)學生基本操作能力,與背實驗的能力。不能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親自動手實驗的機會,無法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示范教學方式倡導的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此種教學方式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影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啟發(fā)―探究”式學習,為學生帶來更多的實際操作機會。老師負責“啟發(fā)”,學生“探究”,利于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可以感受到化學科學的力量。化學實驗并不是教材上的幾個簡單化學方程式,只需要學生死記硬背即可。學生要加強動手能力,探究化學世界。

      2“啟發(fā)―探究”式教學的應用要點

      化學實驗強調(diào)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形成自己獨特的特點。化學課程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類型豐富的學生實驗,鼓勵學生自主動手完成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探究能力。實驗手段也要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為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創(chuàng)造良好的實驗環(huán)境。教師“啟發(fā)―探究”式教學不能盲目應用與教學活動中,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1)樹立“啟發(fā)―探究”理念。教師要摒棄傳統(tǒng)實驗教學方式,構建探究型教學方式。以啟發(fā)為主,鼓勵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思維。

      (2)發(fā)揮教師示范作用。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其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為給學生傳授更多知識,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師要多收集材料,多學習個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

      (3)建立探究氛圍。將學習問題轉化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樂于探究結果。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定特定的探究氛圍,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埋設于特定探究氛圍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與探究興趣。通過教師設定的實驗情境的影響,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為獲得更多的知識,而主導參與到實驗過程中。比如說,教師可以生活中的含碘鹽為例。鼓勵學生去探索,標著含碘鹽的食鹽到底含不含碘元素。這一探究問題,既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又讓學生掌握碘元素的檢測方式。

      (4)匯總資料。為學生多多收集材料,讓學生多接觸實驗內(nèi)容。同時也可以對培養(yǎng)學生信息處理能力。教師為學生提供參考資料或書籍后,學生可自行從中獲得與實驗有關的知識。

      (5)鼓勵學生提前做出假設。學生了解實驗有關內(nèi)容與有效信息后,根據(jù)老師提出的問題,制定出具體可行的實驗方案。做出假設與制定實驗方案即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也利于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當然最重要的是開拓了學生的思維,提高其思考能力。教師針對不同學生的設計,找出不同方案的優(yōu)點與缺點,指導學生做出正確的實驗方案。

      (6)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唯一方式。它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結果,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實事求是,養(yǎng)成積極探究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實驗內(nèi)容選擇實驗參與機會。若是小實驗,那么可以采用“講解方式”,為學生展示實驗過程與實驗結果。隨機選取兩名同學上講臺,進行實驗操作,增加實驗直觀性。但若是大實驗,則需要學生參與到實際操作中。帶領學生到化學實驗室,進行相關操作。學生實際操作之前,教師一定要規(guī)范學生動作。避免實驗危險。

      三、結論

      “啟發(fā)―探究“式教學是一種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教學方式,可以體現(xiàn)在多個化學實驗教學中。此種教學方式利于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原理,開拓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做出假設,提出實驗方案,又可以規(guī)范學生實驗操作動作,指引學生進行定向觀察,及時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發(fā)現(xiàn)并指出學生實驗操作中的問題。實驗結束時,學生可結合實驗事實與實驗假設,進行實驗總結。“啟發(fā)-探究”式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充實學生獲得知識的過程,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探究習慣。真正體現(xiàn)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并將此教學思想靈活地運用在教學方法中。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導致其對教育教學產(chǎn)生不同的需求,教師要靈活應對社會需求,尋求更適合社會發(fā)展趨勢的教學方式,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四卡无卡麻豆| 亚洲成av人片在线看片|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电影天堂男人的天堂| 亚洲ä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亚洲精品动漫免费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欧洲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日久生情|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婷婷|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