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倉庫運營管理方案

      倉庫運營管理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倉庫運營管理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倉庫運營管理方案

      倉庫運營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關鍵詞:《自動化倉庫設計與運營》;課程建設;項目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0-0167-02

      應經濟轉型的要求,物流行業正處于全面升級和發展階段。而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問題愈發突出[1]。上海海洋大學自2007年設置物流工程專業,專業設置注重物流技術具體應用的系統規劃與設計。20世紀70年代中期,機械部、電子部為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出十大國家級技術攻關項目,其中就包括“自動化立體庫”。教育部高等學校的物流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曾針對物流類本科專業的教育指出自動化倉庫設計與運營的重要地位。本文首先針對專業的實際應用需要,明確了有針對性的教學定位,教學內容圍繞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進行設計,教學方式上主要以項目為依托,最后分析了課程的考核方式。

      一、課程定位

      課程建設理念是指導課程建設工作的思路,課程定位指導課程建設實施過程中不偏離專業的方向[2]。結合我國物流行業的迅速發展,很多院校已紛紛將自動化倉庫應用到物流類課程的教學和實踐環節,如物流信息技術、物流自動化技術、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現代物流裝備、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等課程。但是大部分教材仍然以某單一知識點來學習,課程內容上的系統性得不到很好的體現,學生學習的興趣度降低,而且教學內容偏理論化,與實踐聯系不夠緊密,與現實中的問題相脫節。

      如今科學在不斷分化、綜合的過程中,各種知識相互交叉和綜合,在教育上則更多地要求學生對知識的交叉和綜合應用的能力。自動化倉庫作為先進物流系統的一個標志性成果,課程不僅注重培養物流工程專業學生有關自動化倉庫的選址規劃、系統設計、倉庫運營等方面的基本能力,還需要各種知識相互交叉和綜合,學習過程別需要學生對知識的交叉和綜合應用能力,因此在分析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將《自動化倉庫設計與運營》作為一門獨立的專業課程,結合物流技術和管理的基本理,系統地給學生講授與自動化倉庫相關的知識。

      二、基于項目和任務驅動的教學內容設計

      項目教學法作為研究性教學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指導教師以項目制的形式向學生給出設計問題與可利用的資源,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歸納,確定教學項目和課程內容,并引導學生主動應用已經掌握的專業課知識以及通過各種途徑查閱資料,給出項目的設計方案。

      自動化倉庫的設計與運營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市場調查、財務分析、信息化技術等多方面的知識。《自動化倉庫設計與運營》課程主要講授自動化規劃設計與運營管理,具體任務包括前期資料的收集與分析、自動化倉庫選址規劃、自動化倉庫系統規劃、自動化倉庫設施設備規劃、區域設計、基本作業管理、庫存管理和運營管理等。課程內容體現了專業知識的綜合性、交叉性等特點,避免與其他物流工程專業課程內容的重復。該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自動化倉庫設計前期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倉庫的建設是一個多因素影響的復雜過程,需要客觀分析現狀和未來發展的趨勢。設計前期主要是從工程、經濟、環境等方面對某自動化倉庫項目的市場需求、資源供應、建設規模、設備選型、環境影響、資金籌措、盈利能力等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并對項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財務、經濟效益及社會影響進行預測,進而提出該項目是否值得投資或建設等咨詢意見。

      2.自動化倉庫選址。考慮整個系統的物流合理化、物流的社會效益和企業命運,在一個具有若干供應點以及若干需求點的經濟區域內確定自動化倉庫的數目以及各自動化倉庫的具體坐落位置。

      3.自動化倉庫系統規劃。這個過程首先要對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得到概略性的規劃和方案,并依次進行物流作業流程規劃、區域功能規劃、區域能力規劃、區域布置規劃等。系統規劃與設計程序實際上是一個反復進行邏輯分析的過程,需要從初步資料與概略規劃逐步演變成完整的設計方案。

      4.自動化倉庫信息系統規劃。自動化立體倉庫是一種集信息、儲存、管理于一體的高技術密集型機電化產品,堆垛機和高層貨架是其關鍵設備。通過對與物流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存儲和傳遞對自動化倉庫內的物流活動進行控制和管理,如自動化倉庫中的貨位優化和巷道式堆垛機的路徑優化,結合各種優化策略和優化算法,開發決策支持系統。

      在教學開始之初,先引導學生了解自動化倉庫設計與運營的整體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帶領學生之間組合團隊,共同選擇其中的某一項目,依次學習和應用各個教學內容所教授的知識,完成項目對應各項任務的研究,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方案報告。

      三、課程教學開展

      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階段可以分為團隊組建、項目規劃與設計、項目評估與總結幾個關鍵步驟。

      1.團隊組建。由于自動化倉庫設計項目涉及到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可能需要多學科的教師形成教學團隊給學生提供教學指導。學生團隊的組建要根據項目的復雜程度,并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特長來確定合適的隊員人數和對應人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動方,教師做好組織和協調的作用,遵循“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六步法則,通過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協助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

      2.項目規劃與設計。在學生和教師團隊組建完成之后,可根據項目的開展和教學內容的安排將自動化倉庫設計與運營的任務進行分解,并將任務分配給各學生。學生在接到任務后相互協作開展自己的工作,如市場調研、數據分析與預測、選址、系統分析、設備選型等,具體的任務可參見表1。學生與指導教師經過多次討論,不斷修正項目的方案,最終形成項目方案。

      3.對項目方案進行評估。在完成項目方案后,每個學生團隊匯報并闡述其項目方案,指導教師和其他項目組的同學按照項目方案的評估標準對該學生團隊進行點評和打分;同時,指導教師要求該學生團隊的隊長根據項目計劃過程中各學生的平時表現給教師提供每位學生在團隊中的參與度與貢獻度分值。總的來說,依據三個方面的內容對每個學生進行考核與評價,包括項目參與度(30%)、階段項目進展(20%)、項目答辯情況(50%),綜合學生團隊成績和團隊中各學生的貢獻,給出一個客觀的成績評定。

      四、結語

      課程建設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項目教學法相對于傳統教學方法具有諸多長處,但仍需要我們不斷摸索和總結。該課程以項目為主線、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強調學生完成項目的組織能力和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希望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倉庫運營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地鐵倉庫;一級庫;二級庫;三級庫;庫位管理;預算考核

      目前國內各大城市都在熱衷建設地鐵,地鐵行業根據運營特點,都須設立自己的倉庫。昆明地鐵運營三條線路,按照架構設置,在每條線均設置一座倉庫,負責本條線路的物資供應。

      地鐵的倉庫不同于其他行業的倉庫,有其自己的特點。地鐵行業通常設立線路所屬的車輛段或停車場,地鐵倉庫建在車輛段或停車場內,服務于地鐵線路的倉庫。倉庫存放的物資主要是為了保障地鐵運營、維修以及日常管理所需,倉庫存放的物資主要為成品,倉庫行使物資的存儲保管及收發核算功能。

      地鐵行業普遍實行預算控制模式,即先有各部門提報下年度的物資計劃及預算,經公司層層審批,在此基礎上形成公司年度物資消耗預算,物資管理部門負責根據年度計劃執行采購年度計劃,物資采購到庫后,經驗收合格后,由提報物資需求的部門領用。

      1 目前倉庫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昆明地鐵根據倉庫功能定位采用一、二、三級倉庫管理模式,一級倉庫為虛擬庫,二、三級倉庫為實體倉庫。倉庫實行“總進分出”的倉儲管理模式,“總進分出”即從二級庫統一入庫,二、三級庫之間進行調撥。一級倉庫主要負責賬目、數據的管理,工作主要為數據的統計、核對,倉庫報表的上報;二級庫的設立依據倉庫的規模、區域進行定位,物資通過采購后,由供應商統一配送至二級倉庫,統一由二級倉庫辦理入庫手續,再進行倉庫間的調撥,二級倉庫目前只有一個,三級倉庫有三個。三級庫主要是物資的發出倉庫,物資根據使用部門需求計劃由二級庫調撥至三級庫,由三級庫發出。

      倉庫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倉庫庫存物資長期積壓。地鐵行業屬于新興企業,尤其對于剛成立幾年的地鐵企業。地鐵運營籌備期間,困于經驗及能力有限,各部提報物資需求計劃存在較大的誤差,而物資計劃、采購人員只是對各部需求計劃簡單合并匯總,造成較大的物資積壓。

      (2)倉庫庫位管理。庫位管理是倉庫的關鍵一環,庫位未真正落實,導致有些物資“找不到”而不發放,最終呆滯或過期;同時倉庫作業過程中搬運、查找物資時間長,浪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大大降低了作業效率。

      (3)各部現場庫房管理欠缺。各部根據運營生產的特點,備品備件、生產用工器具等須存放現場,各部對該類物資管理不規范,缺少相應的物資管理理念。物資管理部門對現場各線路、各專業存放的物資存放點較多,物資領用不掌握,使物資管理部門對現場庫房難于管理,最終導致無人監管。

      (4)地鐵建設和運營管理一般由地鐵建設公司和地鐵運營公司,倉庫的建設由建設公司與設計院溝通,運營公司負責接管后的使用。運營單位在移交接倉庫后,倉庫的布局及規劃已定,與倉庫實際生產需求不匹配,比如地鐵某倉庫規劃設計中已有自動化立體庫,運營單位只能接管并對該自動化立體庫來進行日常管理。

      (5)進分出有弊端。所有物資需從二級庫入庫,然后倉庫間進行調撥至三級庫。二級庫管理各三級庫,三級庫間的調撥為三級庫二級庫其他三級庫,這樣人為將二級庫的工作量翻倍,增加單據的流轉,降低各倉庫間業務的流轉效率。

      (6)二、三級庫定位不清。二級庫根據規模、功能確定,工作量是三級庫工作量的幾倍,人員是三級庫的三倍,三級庫工作量小人員少,整體倉庫人員組織分配不均。因只有二級庫入庫,導致人員間工作能力有差別。

      (7)倉庫人員綜合素養有待提高。倉庫人員大多為新入職的大學生,工作經驗欠缺,人員基本依靠老員工告知的方法對倉庫物資進行管理。倉庫人才缺失,缺少專業復合型人才,由于地鐵倉庫涉及多專業的各類物資,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欠缺,同時加上沒有較強的責任意識、主人翁意識,在倉庫管理中會出現各種問題。

      (8)倉庫硬件欠缺。地鐵建設一般要經歷建設期、既有建設又有運營、運營期。前期地鐵建設為重點,輕運營管理,對倉庫的建設重視不夠,導致庫房庫容緊張,隨著地鐵線路的增加,設備質保期的到來,物資供應要求的提高,地鐵倉庫庫容已不能滿足運營的需求。

      二、解決措施

      1 倉庫布局規劃前期介入

      針對地鐵倉庫由建設方移交運營方的特點,在前期倉庫設計過程的用戶需求提前介入,運營方的物資管理部門與建設方共同參與倉庫建造設計的溝通,從倉庫的位置、大小、房間格局等對倉庫的設計提出用戶需求,便于后續倉庫的管理及使用。

      2 庫位管理的科學規劃

      推行合理的庫位方案,使倉庫物資嚴格按照庫位進行管理,減少人為的搬運距離,減少無效的走動,合理利用空間及設施設備,可提高整體倉庫的庫容量。倉庫接管時,推行倉庫規劃、庫位規劃先行,即現將倉庫整體布局先規劃好,再將倉庫內部的庫位規劃好,之后進行倉庫的后續工作。

      3 庫存定額管理

      結合歷史數據,行業間交流,會同財務部、專業部門逐步建立安全庫存、物資消耗量統計標準,為倉庫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

      4 準確定位二、三級庫,推行現場“庫位”管理

      為保證物資的正常供應,準確測算物資的消耗,應將物資的消耗不僅從領用進行管理,而且要從物資消耗的末端----物資現場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可以對現場推行現場“庫位”,即將現場車間、班組的倉庫作為倉庫的一個庫位,利用物資管理系統進行信息化管理,能及時、便捷、精確地統計、核算物資消耗情況。

      倉庫人員定期對現場“庫位”進行盤點,對相關物資管理人員進行倉庫專業的培訓,最終達到物資管理的標準化。

      5 賬、實分開

      倉庫賬目應總進分出,即從一級庫入賬,各級庫領用即為出賬,賬目統一由一級庫進行管理,統一對接財務部門出具報表、統計數據等工作。實物則根據各部門各線路需求,直接配送至各線路進行出、入庫及保管。

      將倉庫賬目和實物分離,便于倉庫進行日常管理,提高賬目、數據的準確率、效率,減輕倉庫管理員的工作量。

      6 預算考核

      針對各部門提報的計劃及預算,物資按提報計劃進行采購、入庫和出庫,在入庫時,將入庫物資對應至各部門,領用執行物資計劃,有物資申報計劃方可領用。從領用進行預算劃分、考核,年底分析統計各部門計劃執行率,杜絕計劃隨意性、報報而不領用,減少物資積壓,資金浪費。

      7 人員綜合素養提高

      首先不斷提高員工的業務能力,加強培訓,建立科學的考評、獎懲機制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倉庫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用嚴格的規章制度去管理、針對性的作業指導書去規范作業標準,使倉庫各個環節都能正常工作、保障運營生產。根據地鐵行業倉庫獨有的特點,倉庫主要為地鐵所需物資的保管,保障地鐵正常運營、維修所需物資的及時領用,根據地鐵企業的發展戰略和運營發展,在倉庫管理中應建立相應的管理理念和目標。

      8倉庫重要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一線為運營部門,二線為維修部門,物資供應部門在地鐵行業屬于三線部門,物資倉庫屬于物資供應的一個終端,肩負著保障地鐵正常運營、維修所需的各類物資,地位顯得尤為重要。在地鐵倉庫建設時,就應考慮未來中長期地鐵路網的規劃,綜合考慮倉庫的地理位置、面積、輻射范圍等因素,以滿足后續的發展需求。

      三、結束語

      只有倉庫規劃、布局完好,然后再經過科學的管理流程、完善的管理制度,用信息化進行管理,倉庫就一定能發揮其最大的倉儲功能。

      參考文獻

      [1]杜元波 地鐵倉庫設置及功能定位討論,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年第10期.

      [2]楊迪 碩士學位論文,武鋼物流某成品庫倉庫布局和儲位優化研究.

      [3]周太平、蔣東炎 淺談倉庫管理技術,管理錦囊.

      倉庫運營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一、大力推進營銷管理精益化

       

      一要執行公司集成營銷模式創新實施方案整體規劃,持續整合市場資源。依托化工產品統銷業務,加大運作甲醇資源,構建煤化工電商平臺,擴大線上交易規模。二要強化市場調研,深化市場研發運行機制,制定研發計劃,著力提升市場預判和研發實力。建立溝通機制,加大與工廠、客戶的溝通,將產品市場信息、客戶訴求等反饋給工廠,為單位生產決策提供信息參考,形成產供銷一體化聯動機制。三要制定標準化、樣板化業務流程模板,提高業務工作效率。繪制業務流程圖,以確定崗位職責,提高業務的透明度。四要加強客戶關系管理,提升客戶價值。完善客戶關系管理辦法,強化客戶的動態分類管理和數據分析,加大客戶開發力度,挖掘客戶價值,改善客戶結構,拓展銷售渠道。五要推進精益診斷評價,完善對標管理,定期召開業務評價分析會,對期間銷量、銷價、客戶結構、創效等進行全方位評價,查找不足,實現自我突破和業績提升。

       

      二、大力推進采購管理精益化

       

      一要做好煤炭、大宗物資采供統一整合方案的制定與實施,尤其對影響生產成本關鍵環節的物資采購流程進行再診斷、再梳理、再優化,實現采購流程的再造和采購商業模式的創新提升。二要建立采購數據庫,構建物資采購模型。把控原料物資行情,科學核定采購周期、經濟庫存,減少資金占用,通過聯合采購降低采購總成本。三要強化供應商管理。提高供應商準入門檻,新增供應商必須為優質生產型企業;根據供應商業績、資質等對供應商開展年度評價,實現供應商動態分級管理。四要堅持以大礦為主的采購主渠道,通過控制發貨頻率和工作流程優化等措施,降低采購成本。五要優化運輸模式。按照進一步加大火車運輸比例的要求,積極與其他公司協商,改進火車卸車條件,增加火車卸車能力,待改造完成后,盡快實現全部鐵路運輸目標。六要清倉利庫,修舊利廢。對各企業倉庫備品備件進行全面清倉盤庫,建立倉儲信息數據庫,實現化工板塊資源共享。

       

      三、大力推進物流貿易精益化

       

      一要進一步做強做大物流貿易,構建物流、貿易、金融相融合的現代化物流貿易產業體系,在上半年低谷中調研布局的基礎上,下半年啟動新的貿易拓展計劃,積極穩妥開展經貿業務。二要創新商業模式,通過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策略,實現強強聯合和資源協同,構筑穩定的供應鏈、價值鏈和利潤鏈,培育“上抓資源、中控物流、下拓市場”的一體化動作的物流貿易商。要探索“清欠+貿易”商業模式創新。通過調研分析,采取借臺唱戲的思路,對清欠單位現有資源梳理運用,通過全流程管控和資產質押的方式,簽定合作協議,全面啟動“清欠+貿易”模式,以實現清欠、貿易、人員安置等一舉多得的目的。三要健全運行機制,規范貿易流程。按照市場化導向,創新物流貿易運營機制,制定物流貿易運營管理制度,簡化管理層級,提高工作效率。四要整合物流資源,優化物流環節。優化物流打造生態物流網鏈,與物流企業開展戰略性合作,大力降低物流倉儲費用。

       

      四、大力推進運營管理精益化

       

      以全價值鏈精益思維為核心,以價值創造為導向,優化管理體系,消除不必要的環節和程序,持續提升企業經營管控效能。一要精益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工作標準化流程,強化對物流企業的安全檢查、公司職工安全培訓和辦公樓的安全檢查,提高全員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理能力。二要全面深化內部市場化建設。不斷完善基礎,優化流程,按照“持續深化、完善提升、專業推進、各有側重、全面推進”的原則,不斷擴展要素市場領域,以全成本要素分層分級管控,做精、做細三四級市場主體,建立內部市場化精益經營機制和精益績效考核評價機制,形成“市場體系全覆蓋、基礎體系完備、保障手段健全、運行成效彰顯”的內部市場管理體系。三要推進精益診斷評價,完善對標管理。深化安全管理評價、內部市場管理評價和月度經營分析等工作,實行精準評價,切實提高評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成本核算對標、經營業績對標、客戶滿意對標等提升精益管理成效。四要優化人力資源管理。要圍繞做強銷售和貿易的工作定位,結合物資采供和煤炭采供移交及產品銷售的實際,立足公司穩定持續長遠發展的高度,重新定編定員,優化崗位設置。要加強內部市場化考核激勵。按照公司物流貿易激勵機制,優化薪酬分配激勵體系,進一步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要深化“五項”整頓,規范用工管理,要暢通員工出口,采取多種形式,鼓勵支持員工自主創業。五要創新財務管理。創新融資舉措,充分利用存量資金及良好的銀行信用進行資金運作,積極與各家銀行進行溝通調研,做好增信工作,充分調研“票據池”業務,開展精細化票據管理實現票據增值。

      倉庫運營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關鍵詞:大數據 SAP HANA 電力大數據 電力系統

      中圖分類號:TP31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6)11-0150-01

      近年來,國內許多電力企業的業務不斷發展,除了傳統的火電發電,還涉及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電站檢修和運營服務等方面業務。為了加快兩化融合,促進企業管理及信息化雙提升要求是建設企業運營管理系統的大數據平臺的關鍵驅動因素,大數據平臺的建成將成為企業管理及信息化運轉的驅動引擎,是加快電力信息化規劃實現步伐。

      通過大數據平臺建設,形成全公司范圍的運營管理解決方案,保障企業管理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高效化,真正為決策服務。電力企業大數據平臺具有業務數據量大,分析模式復雜,數據讀取頻繁,等諸多特點,如何利用最前沿的軟硬一體的大數據庫應用支撐是擺在電力企業運營管理系統建設面前的重要難題。

      1 大數據定義與特征

      大數據又稱海量數據,指的是所涉及的數據規模巨大,以至于目前已有的軟件工具無法在合理時間內,處理、管理、挖掘這些數據,并將其整理成為幫助企業經營決策更積極目的的信息。大數據的4V特征:數量(Volume),即數據巨大;多樣性(Variety),即數據類型繁多;速度(Velocity),即處理速度快;價值性(Veracity),即追求高質量的數據。

      2 SAP HANA技術

      SAP HANA提供多用途的內存應用設備,企業可以利用它即時掌握業務運營情況,從而對所有可用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對快速變化的業務環境做出迅速響應。

      通過SAP HANA,企業可以在業務運作期間基于海量實時詳細信息分析業務運營情況。企業可以探索和分析來源于所有數據源的全部交易數據和分析數據。運營數據在產生時由內存獲取,并通過靈活的視圖迅速將分析信息呈現給用戶。外部數據可輕松的被添加至分析模型,與整個企業的數據進行整合。

      3 電力大數據平臺的架構設計

      電力大數據平臺系統具有業務數據量大,分析模式復雜,數據讀取頻繁,等諸多特點,如何利用最前沿的軟硬一體的大數據庫應用支撐是擺在電力企業運營管理系統建設面前的重要難題。

      3.1 電力大數據平臺架構

      將數據平臺總體架構劃分為三大層:采集層,存儲層以及分析/展現層。這種架構,是對傳統標準企業級數據倉庫架構的擴展,既能滿足一個數據中心平臺層面的所有需求,又具備充分的前瞻性,為未來EOM提供實時、兼具廣度和深度的大數據應用提供支撐。

      3.2 數據采集層設計

      數據抽取、轉換、加載的任務將在此處完成。整個平臺的數據整合能力將由SAP HANA Smart Data Integrator來提供,通過開放的數據接口連接各種類型的底層數據源,并且在數據加載的同時進行第一輪的數據清洗任務,提高保證數據的規范性。

      3.3 數據存儲層設計

      數據存儲管理是本方案的核心部分。在整個方案設計中,SAP建議把數據按照數據的時效性分層管理,即歷史數據和活動數據。歷史數據部分包含所有的分析數據,存放電力企業歷年來的數據。活動數據(熱點數據)部分包含日常分析中最常使用的數據,所有的前端分析數據都將在活動數據中命中,在活動數據中將進行保證最大的數據分析并提高和數據檢索效率。

      3.4 數據分析/展現層

      SAP建議使用SAP BusinessObject作為整體的數據展現平臺。BO中的語義層工具Information Designer Tool(IDT)將負責業務數據模型的整體管理,通過IDT中的數據調用,把需要展現的數據輸送給前端工具進行報表展示。

      4 關鍵技術及方案優勢

      高性能內存計算技術:數據分析應用,對實效性往往要求極高,對數據存儲平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的數據裝載的同時,提供毫秒級的查詢響應。全面的數據集成能力:本方案ETL工具將利用SAP數據采集系統SAP Data Integrator,這是一個專門面向企業信息管理的應用平臺,幫助企業遷移、轉變和提升數據。實時數據流分析能力:SAP在信息集成過程,增加了獨一無二的架構――基于內存的實時數據流處理機制,把需要處理的數據在內存中流動起來,高效地輸送到各個處理環節,實現高頻次、小批量的數據處理調度,到達高吞吐量、低延時的理想效果。

      5 結語

      本文提出了一套針對電力系統的解決方案和基于SAP HANA的大數據平臺架構,大數據平臺架構包括對電力數據采集層,數據存儲層和數據分析/展現層,該平臺在高性能,數據集成,實時數據流分析和可靠性上具有很大的提高。對電力大數據平臺的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還有待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Liu Qingyun, Gao Shu, Cao Xiufeng, Chen Liangchen.Research Of The Security Situation Visual Analysis For Multidimensional Inland Navigation Based On Parallel Coordinate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yberspace Technology[C].EI: 20161802313580.

      倉庫運營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信息集成 業務流程優化 智能中間件平臺 一站式服務 數字空港

      中圖分類號:TM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6(a)-0030-05

      信息技術在民用航空領域的應用極大地推動了民航的發展,適應了民航業務高速增長的要求,對民航未來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民航局局長李家祥曾指出:“民航是一個高度依賴信息技術的行業,建設民航強國是滿足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信息化則是民航強國的必由之路。”

      機場作為民航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化為機場運營管理和旅客服務提供了全面的技術服務與保障。與此同時,機場的經營管理對于信息化的依賴程度也在不斷增加,并逐步向整體規劃,資源共享,規范化、標準化的方向轉變,以信息技術推進業務流程優化必將成為今后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現今,機場已不再僅僅定位于交通樞紐或基礎設施,而是集資金密集,勞動密集,技術密集于一身的綜合功能體,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如何有效利用智能化、信息化和數字化手段來提高機場資源的利用率,加強企業的能力再造、提升機場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將成為下一步機場信息化建設的重要課題。本文就機場現階段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基于信息集成平臺下數字空港的發展構想。

      1 現階段制約機場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問題

      1.1 業務相對獨立、資源較為分散

      機場的業務較為復雜,提供服務的單位,不僅包含內部部門,還包括外部單位,從運營的要求看,機場需要一個相互銜接,緊密協同的整體,而實際的運營和服務,組織結構和保障單位則呈現松耦合的結構,相互獨立、四處分散。機場基本業務框架如圖1所示。

      由于涉及單位眾多,聚焦對象不同,且相互之間協同復雜。以地面服務為例,業務包括生產調度,乘機辦理,配載平衡。引導車的調度要與空管協作完成;資源使用要在機場指揮中心AOC的調度下完成;乘機手續辦理要與安檢、物流部門相互配合。此外,基地公司通常由自己的地服部門保障,而其他航空公司則會委托機場來提供服務,盡管服務內容基本一致,但使用的資源卻相互獨立又兼有交叉。

      業務流程協同涉及內外單位,關注的主體和使用的資源也有所不同,例如空管主要是基于空域和跑道資源進行管制;機場指揮部門則以飛行區和航站區的資源調配為主;物流以行李、貨郵業務為主;安保則以危害航空安全的行為作為工作重點。此外,機場的業務離不開信息部門和信息系統的有效支持,涉及的系統包括運營管理系統、離港系統、配載系統、安檢信息系統、航班信息顯示系統,自動廣播系統等。

      由此可見,業務流程的推進需要關聯許多其他業務流程的協同與配合,然而由于組織架構的制約,導致業務流程之間相對獨立,無法充分銜接與支持;同時,業務流程的推進,需要覆蓋眾多的資源,但由于業務獨立的特點,導致分散各處的資源難以獲取,且得不到有效利用。

      1.2 缺乏統一標準,資源難以共享

      機場信息化建設各自為政,各系統間缺乏統一、規范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往往出現一詞多義,同義多名等多種不匹配不兼容的問題,使得系統間邏輯接口關系復雜混亂,數據交互容易產生沖突,信息資源無法真正發揮效能。目前業務系統接口現狀如圖2所示。

      由于技術路線不同,業務主體不同,民航術語及數據定義的規范不同,現行系統基本是以自身流程和數據處理為主,各系統相對獨立,形成了信息孤島,數據難以交互,導致信息資源難以共享。

      1.3 民航信息技術復合型人才匱乏

      機場信息化建設,一方面需要精通機場業務的人去分析和規劃;另一方面也需要掌握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項目管理的人員去設計與實施,只有將兩者有效的統一起來,才能將技術手段有效地融入其中,發揮效能,實現效益創收。然而,當前民航信息技術復合型人才極度匱乏,人才的培養滯后,極大制約和阻礙了信息技術在民航領域的開發與應用。

      首先,民航業務涉獵廣泛,包括空中管制,機務維修,指揮調度,安全保衛,客戶服務,商業經營等,這些知識的構建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系統的學習才能掌握;只有具備機場運營管理實踐經驗的人才可能達到。

      其次,信息化建設人員,必須精通信息技術和項目管理,從調研到立項,從設計到開發,從軟件到硬件,從測試到運維,具備全方位信息系統規劃、設計、實施和管理的能力,就目前而言,這類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本身就是社會稀缺的資源。

      最后,無論是信息技術還是民航業務,發展都日新月異,這就要求復合型人才必須時刻專注于兩者的發展與變化,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要打造一批具備國際化視野和思維的高級人才,除了個人的努力,還需要企業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不斷完善和提升人力資源的綜合素質。

      2 建立信息集成平臺,推進業務流程優化,提升企業運營能力,構建一站式、多元化的產業價值鏈

      為符合未來機場運營的要求,信息系統應著眼于科學規劃,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兼容性,通過清晰梳理、明確規范,以服務為導向來開展業務流程再造,建造以價值為驅動的機場產業鏈。通過業務流程分析,將信息技術引入其中,以信息集成為基礎,實現信息系統建設的標準化與規范化,整合分散資源,將資源充分發揮。具體需要構建以下四個層次的內容。

      2.1 完善信息化基礎平臺的建設

      2.1.1 繼續加大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

      推進綠色機房建設與改造;加強網絡信息安全,構建多層次網絡覆蓋;加快陳舊設備的升級換代,加大多元化終端應用服務的開發與投入,以此滿足機場未來多樣化、個性化服務的需求。

      2.1.2 不斷完善信息化工程設計施工的規范及標準

      加強和完善信息化建設的規范與標準,在規劃設計時既要考慮技術的成熟性又要考慮技術的前瞻性,既要遵循國家標準又要借鑒國際標準,施工過程嚴格遵照系統工程規范實施,完善工程資料的整理歸檔,形成工程技術知識庫,為今后各系統升級與改造提供一致性和標準化的依據。

      2.1.3 推進信息化制度改革,完善信息化制度建設

      信息化建設,制度建設是保障。信息化為我們提供了科學、便捷、智能化的管理工具和手段,但信息化不是萬能的,還要靠制度去保障、去規范使用者的行為;要用標準、嚴格的制度去約束人的行為,杜絕隨意性,達到風險的有效管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資源共享。因此,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設與科學管理的機制和制度,是構建信息化基礎平臺的重中之重。

      2.1.4 持續做好民航信息技術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建設民航強國,需要一支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國際化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隊伍。人才隊伍建設是破解行業發展難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實施“人才+項目”的培養模式,在實踐中聚集和培養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加大企業投入,建設和形成一批產學研相結合的民航信息技術培養基地,加快推進和實施信息技術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戰略工程。

      2.2 構建綜合一體化數據中心

      構建綜合一體化數據中心,將分散在不同應用系統中有價值的數據重新過濾,進行系統整理,再經過抽取、轉換和裝載,合并到一個企業級的數據倉庫,從而得到一個企業級數據的完整視圖,通過網絡向企業內外部提供信息服務。具體由以下幾個部分組成。

      2.2.1 機場運營數據庫(AIRPORT OPERATION DATABASE)

      機場運營數據庫(AODB)是機場航班運營的核心數據庫,覆蓋機場航班保障與旅客服務的全部業務信息,如航班計劃、資源分配信息、雷達監控信息,氣象信息、旅客信息,貨物郵件信息等。如圖3所示。

      2.2.2 機場商業數據庫(AIRPORT COMMERCIAL DATABASE)

      機場商業數據庫(ACDB)是機場商業運營的核心數據庫,覆蓋非航產業的各類商業信息,如商戶信息,酒店服務信息,停車場信息,機票信息,餐飲服務信息等。如圖4所示。

      2.2.3 建立機場工程數據庫(AIRPORT ENGEERING DATABASE)

      機場工程數據庫(AEDB)是機場所有工程建設的核心數據庫,包括機場所有與工程、設備、建筑物相關的數據,如設備采購安裝信息,工程項目信息,樓宇控制信息等。如圖5所示。

      2.2.4 機場安保數據庫(AIRPORT SECURITY DATABASE)

      機場安保數據庫(ASDB)是機場安全管理,風險管控的核心數據庫,存儲與機場安全保障和應急救援的相關信息,如應急預案信息、視頻監控信息,危險源識別與管控信息等。如圖6所示。

      2.2.5 機場企業數據中心(AIRPORT ENTERPRISE DATABASE CENTER)

      機場企業數據中心(AEDC)企業管理的核心數據庫,包括企業管理過程所涵蓋的所有內容,如財務信息,人力資源管理信息,行政辦公信息等與企業管理密切相關的各類信息。如圖7所示。

      2.2.6 機場數據倉庫(AIRPORT DATA WAREHOUSE)

      機場數據倉庫(ADW)作為數據層的核心,匯聚各類數據庫資源,包括運營數據、管理數據、安保數據以及外部數據等,此外,還負責數據的標準化處理,包括數據的過濾、匹配、凈化、標明數據的時間戳、確認數據質量與元數據抽取和創建等任務,最終形成綜合一體化的綜合數據中心,體系架構如圖8所示。

      綜合一體化數據中心為旅客、駐場單位、機場各部門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通過數據加工,建立分析模型,利用商業智能與決策輔助系統,對生產保障、旅客服務、經營管理等數據進行全面系統地分析,為公司的經營管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2.3 構建異構環境下的企業信息集成

      機場信息化建設初期,多是獨立開發,系統相對獨立,數據源彼此存在差異,進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異構數據環境,信息集成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把不同區域、異構的信息合并起來,為用戶提供統一的數據視圖,將異構環境下的資源有效整合。

      2.3.1 數據集成

      數據集成就是對分散異構的多數據源實現統一的訪問,實時地、智能地將有價值的數據傳遞給分析系統或其他應用系統,實現信息的進一步加工利用。

      2.3.2 內容集成

      內容集成是指非結構化信息,例如圖表、郵件等非結構化文件的集成。建立內容管理平臺,提供對非結構化信息的管理功能,負責對各類內容信息進行分類管理,并控制信息的與訪問權限。

      2.3.3 業務集成

      業務集成是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對業務進行重新設計,改造與組合,構建靈活、健壯的優化流程,以響應市場快速的變化,全面提升企業的服務質量和經營管理能力。

      企業應用集成系統(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是一套面向服務和業務,實現數據資源在各類異構環境下應用服務無縫銜接的解決方案。通過建立底層架構,來聯系橫貫整個企業的異構系統、應用、數據源等,將業務流程、應用軟件、硬件和各種標準聯合起來,使它們像一個整體一樣進行業務處理,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實現機場應用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跨部門、跨區域的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信息集成體系架構如圖9所示。

      EAI信息集成利用中間件技術使得所有子系統都能使用相同的接口機制進行數據交換。其中最為核心的是智能集成業務交換平臺(Intelligent Middle Flat)的技術,它是機場內部系統和外部系統之間信息傳遞和服務調用的中介平臺,是企業信息集成的服務總線,IMF系統基于智能消息中間件,通過統一接入機制和信息流轉規范,將機場業務功能模塊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機場跨應用平臺的多系統聯動,是信息集成的核心組件。

      2.4 以服務為導向,利用多元技術手段滿足個性化需求

      從國際民航發展態勢來看,信息服務已成為國際間機場競爭的重要因素。如圖10所示,如何利用多元化技術,提高服務質量將成為今后機場信息化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

      美國北肯塔基機場、英國伯明翰機場以及加拿大溫哥華機場都已經推出了移動網站。旅客可以通過手機訪問網站來獲知航班具體信息。Gate Guru軟件數據庫涵蓋了85個北美機場、13個加拿大機場以及英國的希思羅機場,可以顯示機場設施、平面圖指引、包括候機樓地圖、登機門、餐飲、購物以及貴賓廳情況。采用通用技術標準開發的應用程序,在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個性化以及“一站式”服務體驗的同時,也能為機場帶來了可觀的非航性產業收益。

      以信息集成為基礎,解決“信息孤島”,推進業務流程優化,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以服務為導向,實現多元化應用開發、無線移動數字網絡覆蓋,構建“一站式”的航空產業增值鏈,已經成為國際現代化機場信息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3 數字空港建設

      3.1 數字空港理念

      “數字空港”理念是以數字化的方式實現機場各種信息資源的整合,并以數字化的手段處理、分析和管理整個機場,將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以及應用集成技術等信息技術用于機場生產、經營、服務、安全等方面的系統化管理,實現資源共享和協同運行,以此來提高機場的運營管理能力。

      3.2 數字機場信息系統構建

      “數字空港”核心是建立一套能夠適用國際機場數字化管理的控制系統,系統包括:運行狀況報告子系統,監控及告警子系統,移動(車載)子系統,資源管理子系統,機場GIS地理信息子系統,應急救援輔助子系統,通信子系統,中心數據庫管理子系統等多個基礎系統。系統如圖11所示。

      所有系統將以信息集成平臺為基礎,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多元化應用的無縫銜接。通過內場數字化建設,實現實時管理和調度服務資源的合理調配;通過外場數字化建設,實現機場周邊和關聯產業全面數字化(如:餐飲管理、智能停車、酒店服務、航班預訂),打造“一站式”多元化、高質量服務的數字空港,構建服務產業價值鏈,全面提升機場服務和保障能力,最終實現“航班保障信息化、旅客服務多樣化、行政辦公自動化、經營管理數字化、運籌決策科學化”,使機場信息化綜合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4 結語

      機場信息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能期望畢其功于一役,必須堅持科學規劃、務求實效的原則扎實推進。通過逐步構建信息集成平臺,優化業務流程,打造“一站式”多元化,面向服務的數字空港,以此來推進企業的管理變革,促進機場朝著更好更快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 汪泓,周慧艷.機場運營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亚洲精品无码aⅴ中文字幕蜜桃|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亚洲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 亚洲成a人片77777老司机| 亚洲理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视频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手机麻豆| 在线A亚洲老鸭窝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亚洲自偷自拍另类12p| 亚洲人成777在线播放| 亚洲sss综合天堂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人成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