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班主任工作規劃工作思路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按教育的角色分,年級目標管理分為學生管理和教師管理;按教育的工作性質來分,年級工作分為教育工作、教學工作、教研工作。無論怎么分,核心是學生工作,最難的是學生管理,所以在籌劃年級工作時始終要圍繞著怎樣做好學生工作去設計、去落實。為此年級目標管理要遵循以下五個原則。
一、計劃性原則
一個年級20多個班級,1400~1700名學生,70多位老師。如同于一所學校,所以工作的開展要做到計劃優先。一方面,年級工作計劃要服從學校大局,按照學校整體規劃進行設計;另一方面年級工作要結合年級特點,要有所創新。比如說高一基礎年級,計劃的制訂要做到全面、規范,一般從“年級工作、班主任工作、班級工作、教學與訓練、考試管理、學生管理、師生文體活動”七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在每個大點中包括若干個小點,這樣年級工作就有章可循了。
二、主體性原則
年級工作的主體按個體來分是全體學生、全體教師;按集體來分是班級和備課組,所以年級目標管理始終要在遵循教育規律的前提下,圍繞著學生、教師的需求,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地開展工作。比如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們的成功經驗是充分發揮學生自治功能,參與年級管理。現代學生獨立意識很強,渴望參與。所以每一屆高一初始,我們都會著手成立年級學生會,指導他們參與班級常規管理,重點是每天四個時段檢查各班的考勤、紀律、衛生、早操以及參與其他大型活動。事實證明,由學生管理學生的舉措是行之有效的,同時也培養了一大批學生干部。在年級目標管理中,我們還特別注重開展豐富多彩的師生文體活動,比如“三八”
婦女節,年級組會安排女教師開展跳繩、定點投籃、轉呼啦圈等活動;在教師節期間,我們會安排教工籃球對抗賽、卡拉OK比賽等;學生的文體活動則更多,分布在不同級段,有書法比賽、演講比賽、合唱比賽、拔河比賽等等。工作或活動的有序開展,激發了學生、老師的生活、工作、學習的熱情,形成了班級凝聚力和年級合力。
三、階段性原則
站在學校角度,每一屆學生都要走過三年的艱難求學歷程,三年所經受的、所學習的內容會因為級段的不同而差異很大。比如,高一重在對學生習慣養成教育,教育學生遵守校規校紀、班規班紀;高二重在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遠大理想;高三則圍繞升學與就業,緊張備考,適度分流。不管開展哪項工作,都做到制度優先。從教學角度,高一是奠基,高二是蓄勢,高三是沖刺。任務不同,目標管理也要有所側重。如高三級段,重點是做好第一、二、三輪的復習,這就要求師生無論是從心理、知識上都要作好苦教苦學的準備,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
四、創新性原則
教育的環境,教育的對象不同,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學習,創新工作思路。比如,在2010屆高三年級復習教學中,在其他兄弟學校加大聯考次數的大背景下,學校鼓勵年級組根據學情大膽創新,果斷減少聯考的頻率,做好第二輪復習(整個三輪復習,只安排了四次大型考試,第三輪利用雙休日安排了三次周考)。高考成功的事實證明,我們的決策是對的。創新才有活力,創新才能產生效率。
五、可操作性原則
年級工作要有序推進,要求目標管理做到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比如,在對班級及班主任的管理中,年級組制定了“班級管理細則”,有三大點,十八個小點;在班級建設方面,各年級出臺了“班級建設評比細則”;在教研活動方面,各年級出臺了“備課組評比細則”;進入高三時,在學校指導下年級組及時出臺了“高三第一輪復習指導意見”“優生培養指導意見”等。毋庸置疑,盡管各年級的細則與具體操作有所不同,但細則及意見的出臺,起到了指導、規范教師行為的作用,有利于各學科教師、各班級平衡發展,更利于對班級、教師進行業績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