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班級衛生的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為了培養班主任,讓每位班主任都能更好的工作,政教處每月兩次組織全體班主任會議,對每個周的班級情況及班主任工作情況進行總結,讓優秀的班主任進行經驗交流,并對下個周的工作進行布置。對班主任進行培訓,做好思想工作,讓每個班主任都朝著優秀班主任努力。
3、班長是班級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班長能更好的做好班主任的小助手,我們每周三定期召開班長會議,對各班長進行培訓,布置每個周學校在政教方面的檢點,讓班主任工作有目標和針對性。并組織各級部班長對班級的內務衛生進行檢查評比,對落后班級的班主任進行指導,最后把檢查結果制作成校務通報。
4、針對各級部大課間操跑操水平不平衡的情況,我們組織基礎年級的班長對初一、初二、初三的大課間跑操情況檢查評比,并提出指導建議,制作成校務通報。通過努力,各個班級的跑操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組織各級部主任對放學路隊檢查指導,不太好的班級留下進行指導訓練,通過一段時間的整頓,各個班級的路隊整齊了,學生的口號響亮了,整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6、每周都組織各班級召開防欺凌知識教育等各種主題班會,并開展自查互查活動,消滅隱患。布置和收訂防欺凌、紅色經典等小報。
7、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班級的凝聚力,政教處利用周末在學校組織了初一、初二、初三級部的素質拓展運動會,效果非常好,獲得了家長和社會的高度評價。
8、為了學生的自行車安全和擺放整齊,政教處對各級部的自行車落鎖、擺放進行檢查,對檢查不好的班級班主任進行指導,強調落鎖及貼標簽的重要性,現在這些情況都得到了改觀。
9、為了提高學生在危險情況的逃生技能,政教處每月利用大課間組織一次逃生演練,如消防演練、地震演練及防踩踏演練等。演練前先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逃生知識和思想進行培訓,認識到演練的重要性,讓學生進一步熟知逃生路線及逃生技能。
10、編印了學生成長手冊。
11、對學生在食堂就餐時說話現象進行整治。從效果來看非常明顯,比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改觀。各班級的學生現在能夠自覺的自然成隊到食堂打飯,井然有序,說明班主任都下了很大功夫,值得表揚。
12、為了保證學生節假日及冬季的安全,更好的讓家長了解情況和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學習,政教處每個節假日都制定了文化二中給家長的一封信,家長們很是滿意學習在這方面的工作。
13、在于道勇主任帶領下,政教處積極準備2018年下學期資料上傳工作,收集各種資料、照片等,并進行整理。學校宣傳工作。
一,實施大學寢室衛生評比工作。
每周進行一次大學寢室衛生抽查評比,連續五周得分高于90分的寢室獲得50元現金獎勵。連續三周寢室衛生不及格寢室取消本學習任何寢室文化活動參加資格,并且通報班級批評。
二,實施大學寢室衛生工作責任制。
針對每個寢室實際衛生狀況,將每個寢室衛生責任工作具體落實到人。一旦出現大學寢室衛生責任問題,追究班級責任,追究責任到人。
三,開展全校范圍大學寢室衛生先進宣傳。
一、通過召開主題班隊會,號召全體學生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建設“綠色班級”的重要性,“班級綠化”的特色創建不是哪個人的事,而是集體的事情;同時發動學生從家中帶一些小盆的花,裝飾我們教室的每個角落,努力使班級成為“綠色海洋,花的世界”,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場所充滿生機;根據“誰的花誰負責”的原則,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意識,增強了他們的愛心。
二、利用宣傳刊板加強思想交流,使學生認識到,我們這次活動不是“雨過地皮濕”,而是向學校匯報我們班級整體水平的一個契機。班級特色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也是優化育人環境的需要;班級是校園里的有機個體,班級的班風、學風、教風,直接影響著校園整體文化建設的進度和高度。宣傳刊板的使用,豐富了學生們的綠色思想,升華了學生的綠色理念。
三、活動指導思想:以學校的德育總目標“養成良好習慣,成就幸福人生”為主線,以班級發展目標“心的碰撞、情的交融、愛的升華、美的積淀”為主導,結合“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建設,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從常規、活動中真正體會到了“綠色”的含義和樂趣,激發了他們熱愛環境、關注生活、文明友愛的情感,使整個的班風、班貌都呈現綠色、和諧,使綠色教育滲透整個班級的每個角落。
四、具體活動措施:
1、珍惜紙張:紙張是由植物而來,浪費紙張等于是多砍樹木。因此,我們在班級里開展節約紙張的行動。比如不用白紙折飛機,不亂撕本子,用寫過的紙做手工。同時把學生用過的廢紙收集起來,每周銷售一次,費用用來增加班級綠色的投入。
2、領養小樹:本學期,學校新搞了校園綠化,栽種了許多樹木。根據我班的地域位置,我們領養了辦公樓前的六棵樹。我們做到了按時澆水、施肥,課間有專人(成立了由王靖乾、韓宇飛、莊新飛、吳文超、高旭生、韓文超組成的“護樹小組”)管理,制止踩踏、攀折等不良行為的發生。
3、實際種植:班級里設立綠化角,號召學生從家中帶花,擺放在教室的每個角落,美化教室;分小隊展開比賽,進行種植記錄,體會種植的不容易和快樂,以此促進學生們的護綠意識的加強。同時成立以王孜恒、韓宇飛為小組長的“班級護綠”小組。實現了我們的目標期望:每天按時澆花,窗臺每天要擦拭,及時更換變黃、枯萎的花,努力使班級成為“綠色海洋、花的世界”。
精細化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理念,主要是指在企業管理中將分工和服務質量精細化,落實每一個人的責任,使每一個人能夠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并且按照工作職責要求每天及時按質完成自己的任務,當出現任何問題時要及時糾正和處理。這種精細化管理模式能夠增強企業的執行力,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資源,提高企業管理的成效。
二、為什么要在初中班級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
在初中班級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一方面,“班主任的職責之一是認真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維護班級良好秩序,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責任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營造民主和諧、團結互助、健康向上的集體氛圍?!盵引用自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通知(2009)]在現實中,班主任除了自己的學科教學外,他們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之中,但往往由于管理方法的不科學導致事倍功半,以至于班級管理工作耗時低效。此時,若借鑒企業的精細化管理模式進行班級日常管理,將有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初中階段是學生青春期中一個特別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初中生的身心發展極為不平衡,具體體現為生理的快速發育與心理的緩慢發育之間的矛盾。比如,初中生渴望獨立自主,但又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與行為習慣。如何培養學生自主獨立的精神和能力?如果在班級管理中采用精細化管理模式,將能給予初中生大量的機會鍛煉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時也能增強初中生的責任感。
三、如何在初中班級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
企業中是如何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呢?百度百科中是這樣歸納的:“各就各位,建立專業化的崗位職責體系;各干各事,建立目標管理體系;各考各評,建立科學的考評體系;各拿各錢,建立考評結果應用體系。”
借鑒企業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辦法,我們也將班級精細化管理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制定《班規》和《班級公約》,作為全班學生的行動指南
要在班級管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班主任首先要帶領全班學生根據校紀校規制定好本班的《班規》和《班級公約》?!栋嘁帯返闹贫ǚ绞绞怯缮现料?,即班主任根據校紀校規先制定初稿,然后全班討論修改形成,其內容比校級校規更具體一些,更符合班級的需要?!栋嗉壒s》的制定方式是由下至上,即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各制定10~20條約定,然后進行全班討論,成稿之后由全班學生簽名通過。《班規》是班級的規章制度,也是班主任對班級學生的培養目標,同時是班級精神的體現。《班級公約》則是全體學生和班主任共同簽訂的契約,是如何發揚班級精神的具體行為參照。因此,《班級公約》的條文敘述更加具體,更加生活化,更有利于學生參照執行,而且通過簽名儀式,使學生增加對各條款的認同度。在《班規》和《班級公約》形成之后,班主任就應該針對班級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建立各種體系,如崗位職責體系、目標管理體系、考評體系和考評結果應用體系等。
2. 成立常任班委會和制定日常事務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
首先,成立常任班委會,制定常任班委成員表。接手一個新班級時,班主任先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特長和愛好,然后采用班主任推薦或學生自我推薦的方式進行全班選舉,推選出班級的常任班委會。常任班委會成員包括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宣傳委員、體育委員、文娛委員、勞動委員等。為了使全體學生和班干都清楚每一個常任班干的職責所在,成立常任班委會的同時,必須制定責任明確的常任班委會職責表。
其次,通過班級日常事務職責表、班級日常事務任職表及勞動衛生輪值表三份職責表和分工表,形成班級日常事務管理制度。其中,勞動衛生輪值表是最常見的,往往會根據學校分配的包干區大小以及班級學生的人數,將全班學生分成周一至周五5個大組,以完成每天打掃教室、包干區、抬早餐、分發早餐等日常生活衛生工作。班級日常事務職責表和班級日常事務任職表則是根據班級管理工作的各種需要設置若干崗位,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或特長進行挑選。日常事務有哪些呢?比如協助各位任課老師的科代表,收發作業的各小組長,管背書的學習小組長,參與班級板報和各類活動宣傳的宣傳小分隊,負責班級多媒體平臺的平臺管理員,管理風扇、電燈的電源管理員,負責開關窗戶和窗簾的窗戶管理員,負責班級書架整理的管理員,負責每天擦洗黑板的小分隊,體育監督小組長,早讀午讀領讀員,教室鑰匙管理員……總之,各類崗位設置要涉及班級全體學生安全、衛生、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而且每個學生必須至少選擇一項。通過分工,全體學生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也給予每個學生培養責任感的機會。
3. 建立值日班長輪值制,形成目標明確的督導機制
在制定出若干崗位并協助每個學生找到合適自己的崗位之后,就要落實督導。筆者通過建立值日班長輪值制來配合常任班委會進行有效的相互督導。
首先,常任班委會的班干各司其職,管好自己各自的責任田,層層遞進管理。比如,宣傳委員管理宣傳小分隊,帶領宣傳小分隊開展各項宣傳工作;生活委員負責班費、早餐、電源的管理;衛生委員負責管理包干區和教室衛生的值日情況以及大掃除的安排;班長則負責監督管理值日班長及各常任委員,并做好班級學生和班主任之間的溝通協調工作。
其次,全班學生輪流擔任值日班長并認真填寫班級管理日志和課堂考勤表。為了輪值工作的順利開展,班主任要制定好值日班長職責表并將其粘貼在班級管理日志的首頁,以便學生隨時查看。前一天輪值的班長要負責提醒和監督當天輪值的班長,以此減少班主任對每一位輪值班長的培訓壓力。
在這個制度中,班級管理日志的項目設定應該全面而詳細,至少應該包括早午讀、每節課的科目及學生違紀或受表揚情況、衛生值日分數、課間班級衛生保潔情況、自習課紀律、午休情況、吃早餐情況、班級開展的活動情況、好人好事記錄,等等。因為通過班級管理日志的填寫,全班學生和教師都能清楚了解班級每天的具體情況,這樣既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了解班級情況,也更有利于副班長對同學的表現進行及時的加分或扣分,增加班級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而值日班長則通過一天的輪值,更好地體會到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辛苦和學生自覺遵守紀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能夠體會到自己工作的成就感。
或許有人會問,值日班長事無巨細地做這么多工作,會不會與常任班委的工作發生重疊呢?答案是不會的。常任班委主要是對其分管的人和事進行提醒和督促,并為其團隊里成員的失誤承擔監管不力的責任。而值日班長則專門負責做好班級全天情況的登記。以衛生委員為例,衛生委員必須每天提醒值日生打掃包干區和教室,如果值日生沒有做好,衛生委員必須要求其返工;如果該值日生是因為能力問題做不好,那么衛生委員還必須承擔對其進行指導或輔導的責任;如果該值日生是因為態度問題沒有做好,那么衛生委員可以對其進行合理的批評和懲罰,比如多做一天的值日之類的。而值日班長則只需要將包干區和教室的衛生情況登記下來,同時也登記沒有認真參與值日的同學名字作為扣分的憑據。
4.建立班級學生德育量化評比制度,促進學生的自我管理
第一,制定《班級學生德育量化評分標準》。該標準的制定首先應該參考學校的校紀校規、班級的《班規》《班級公約》及班級各種崗位的設置來制定各項評分標準,并且必須獲得全體學生的一致認同。
第二,班級學生德育量化評分表應該每天根據《班級管理日志》進行及時扣分,而且每周要統計一次總分并及時公布。該評分表可由副班長專門負責。
第三,為了評價的公平和公正,除了這份班級學生德育量化評分表之外,學期末對學生進行德育考核時,還要采取個人自評和小組內互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三種評價的結果綜合起來,才最終形成學生本學期的德育考核分數。
5.制定各種加分條例形成班級的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為了體現對學生的正面引導,充分激勵學生,在制定以上的《班級學生德育量化評分標準》時,還應該在其附加部分增加各種加分條例,如好人好事加分條例、參與班級活動或小組活動加分條例、各類競賽獲獎加分條例、各種考試優秀及進步加分條例等。同時,通過每周一星、每月擂主、期末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特長生等評優評先的評比活動,培養學生的真善美,及時給予表現突出的學生相應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如書籍、文具、獎狀等)。
四、精細化管理理論在初中班級管理中的成效
關鍵詞:衛生習慣培養? 衛生保健意識? 健康人格教育
“怎樣培養中學生良好衛生習慣”,這是擺在我們面前多次討論的課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是進一步學習與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未來建設者的一項基本素質。現在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了放任自流、遷就溺愛、事事代勞的現象,使青少年兒童普遍出現生活無規律、行為霸道、不懂禮貌、丟三落四、麿蹭馬虎、好吃懶做、自私任性、意志薄弱、孤僻膽小、個人衛生差、自理能力差等不良行為習慣,這使學校德育面臨著新的挑戰。為了讓學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讓學生正確認識整潔之美,激發愛美之心
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必須讓學生知道養成好習慣的重要性。只有讓學生從思想上加以認同,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學生自覺地按照要求去做。我們通過學生自定班級衛生公約,運用多媒體手段,去欣賞文明之國、文明城市、文明校園的美,并讓學生實地參觀,開展最美庭院、最美教室評選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干凈、整潔就是永恒的美。在此基礎上,結合勞動教育,培養合作精神,教會學生創造美,逐步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督促學生搞好個人衛生,認真負責地做好值日,并定期檢查。和家長一道,培養孩子們的自理能力,教會孩子收拾文具、整理書包、打掃房間、養成及時清除垃圾廢物的習慣。古人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讓學生知道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僅僅是第一步,我們還必須讓學生知道怎樣做才能養成好習慣,必備的行為規范知識是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讓學生了解衛生行為習慣的具體要求,明白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做到事事有標準,樣樣有規范。
二、制定良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公約
俗話說:“百說不如一練”,“習慣”要“習”才能“慣”,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訓練。要讓學生真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引導學生圍繞良好習慣的行為要求,反復進行行為訓練。我校要求每個學生反復背誦“學生行為規范三字歌”,讓他們對照執行,并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做到人人有責任,人人有事干,確保了全員參與。使衛生習慣養成教育活動有方案、有規劃、有標準、有考評,讓衛生習慣養成教育的各項制度齊全,為養成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組織領導和可操作性保障,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習慣訓練、強化、督促、考評的運行機制,確保了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順利開展。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衛生知識的普及與宣傳,為中學生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教育環境。教育無小事,為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要從點滴小事中抓起。我們應該細致地觀察,慎重對待學生身邊發生的每一件事情,一點一滴,長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良好習慣,終身受益。
三、重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我校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及家長的表率作用,以達到“近朱者赤”的目的。在各年級各班開展”衛生之家”評選活動,家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空間,家長是孩子最先模仿的對象,學校衛生工作離不開家長的鼎立支持,一個從邋遢家庭走出來的孩子,對臟丑現象就會熟視無睹。通過家長學校這塊教育陣地,聘請衛生院醫生,以講座的形式對學生家長上衛生保健知識課向家長宣傳衛生常識等。在衛生習慣方面家長首先應以身作則,才能幫助督促自己子女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雖然我校在家校溝通與合作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仍存在很多問題:有的家長重智育輕德育,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良好習慣養成;有的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但是方式方法不當;還有的家長只重說教不重實踐,缺乏堅持和以身作則等,這都影響到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四、及時評價,合理獎懲
為確保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由學校政教處、團委、學生會共同成立衛生檢查小組,班級成立了班級檢查小組和家庭檢查小組。學校檢查小組的職責是檢查班內、操場衛生和個人衛生。做到天天檢查、不定時檢查。查完后紀錄在冊并通報當天值日生衛生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不良狀況。家庭小組的職責是每星期不定時去同學家檢查他的個人衛生,把檢查情況紀錄下來,評每周、每月的衛生文明班級。到月底評出各年級的文明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