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鐵宣傳工作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整治依據
依據《西安市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和《西安市城市治理專項工作實施方案》有關規定。
二、整治原則
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檢查、督促整改為重點,以聯合執法為抓手,以完善長效機制為目標,堅持屬地管理,轄區政府(管委會)對聲環境負總責,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協同聯動、齊抓共管。
三、整治目標
使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交通噪聲、社會生活噪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噪聲擾民問題得到明顯緩解,城市聲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四、責任分工
(一)市環保局負責督促協調各單位噪聲污染整治工作;適時調整本市的聲環境功能區劃;負責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及其商業、文化娛樂經營場所的空調、抽風機、發電機、水泵等固定設備產生噪聲及營業性娛樂場所廠界噪聲的監督管理。
(二)市城管局負責在商業經營活動中使用高音喇叭、大功率音響器材或者采用其他發出高噪聲的方法招攬顧客及在街道、廣場、公園,開展宣傳慶典、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等活動中,使用音響、抽打陀螺、甩響鞭、夜市、燒烤等,產生噪聲的集中整治;負責對渣土清運中投訴噪聲的監管,會同市公安局嚴格控制渣土車輛運行路線的審批。
(三)市公安局負責切割、加工金屬、石材、木材等材料產生噪聲的監管;負責裝修、動物經營產生噪聲的監管;負責在室內使用電器、樂器、家庭飼養動物、居民住宅空調室外機、進行其他娛樂和體育鍛煉等活動產生噪聲的監管;負責全市重點區域及禁噪路段的機動車鳴笛、聲響裝置及飚車噪聲的整治,查處建筑垃圾清運車輛的噪聲超標問題。
(四)市交通局負責省、國道兩側防噪設施規劃和建設,對有噪聲污染的路段進行治理。
(五)市市政局負責對市政建設施工的噪聲監管;負責市政道路兩側防噪設施規劃和建設,對有噪聲污染的路段進行治理。
(六)市地鐵辦負責對地鐵施工工地產生噪聲的管理;負責對地鐵運營中產生噪聲的防治和管理。
(七)市建委和市城改辦加強對民用建筑隔聲設計和施工強制性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督管理,推廣使用降噪、防振的產品和材料。
(八)市規劃局按照聲環境質量標準提出劃定噪聲敏感建筑物與可能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工業企業和城市公共設施的噪聲控制要求。
(九)市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市級各新聞媒體在整治期間加大宣傳工作力度,開設專欄,豐富形式,擴大宣傳面,營造氛圍,動員人民群眾參與和監督。
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應制定相應的噪聲污染整治方案,建立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工作。
五、整治安排
(一)宣傳部署階段(即日起至5月20日)。
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制定專項整治方案,迅速安排部署,并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播和網絡,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二)集中整治階段(5月21日至7月31日)。
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一是對重點區域、街道兩側、夜間噪聲等各類擾民行為開展集中整治;二是開展高、中考及重大活動期間噪聲污染的專項整治;三是對群眾反復投訴、反映強烈的噪聲污染責任到人,限期辦結;四是對非法的文化娛樂場所、商業銷售網點、廣場活動、露天燒烤等場所予以取締;五是按《西安市噪聲污染防治條例》對超標噪聲等違法行為依法處罰。
(三)整治保持階段(8月至年底)。
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認真總結集中整治階段的經驗,建立健全噪聲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規范管理,持續加大治理力度,按照五個一(一個工作方案,一套工作資料,一本臺帳,解決一批重點問題,建立一套長效工作機制)鞏固專項治理成果,確保群眾滿意度得到提升。
六、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視。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把專項整治工作作為惠民實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常抓不懈,主要領導親自部署、親自督促檢查,分管領導直接抓、經常抓,抓出成效。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要主動作為,不推不托,抓好落實。
二是強化執法。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加大日常檢查、巡查和督查頻次,嚴厲打擊噪聲擾民行為;每月至少組織一次聯合執法。
三是暢通投訴渠道。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向社會公開投訴電話,加強值守工作,保證投訴電話24小時暢通,認真受理、及時處理群眾投訴。
四是強化責任追究。各區縣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和市級相關部門要及時報送整治方案,并確定1名聯絡員,并于每月25日前以工作動態的形式將專項整治開展情況報送市環保局,市政府將予以通報。對專項整治中,存在熱線無人接聽,投訴無人受理、推諉扯皮、查處不力或造成負面影響的,將予以追責。
附件:1.西安市2016年噪聲污染專項整治任務匯總表
2.市級各部門投訴電話
我代表區政府,向區人大常委會作*年辦理《關于加強舊城區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基礎環境水平的議案》的情況報告,請審議。
在*年年初召開的區*人大第2次會議上,*街劉國全等13名代表《關于加強舊城區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基礎環境水平的議案》,經議案審查委員會審議確立為1號議案(簡稱1號議案)后,交區政府辦理。區政府十分重視1號議案的辦理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國土房管分局牽頭,區建設市政局、規劃分局、區環保局、城管綜合執法大隊、區城管辦、區市容環衛局等部門組成的議案辦理小組。同年6月,區政府研究制定了該議案的實施方案,并提交區*人大常委會第6次會議討論通過。去年1月,在區*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上,我也代表區政府將辦理議案的情況向區人大常委會作了專題報告。按區人大常委會的安排,現將*年辦理1號議案的主要情況及取得的成效匯報如下:
一、*年工作完成情況
去年,區政府繼續按照《實施方案》,扎實開展各項工作,定期對議案的辦理情況進行檢查督促,研究并及時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實施方案順利推進。主要抓好了以下6項工作:
(一)預計提前一年半完成*在冊危破房改造任務。
*年區政府以保障民生為出發點,認真落實為民措施,提前完成了危破房改造任務。
1.危破房改造瓶頸可望打通。
國土房管分局和各街道迎難而上,扎實開展零散危破房的維修改造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了*年的全年計劃,共改造危破房10.17萬平方米,去年新入冊的危破房實現了“當年發現,年內修復”。我區共有*年在冊危破房25.24萬平方米,*—*年已累計完成22.85萬平方米的改造任務,剩下的2.39萬平方米危破房可望于今年上半年全面改造完成,從而提前一年半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危破房改造任務。現我區的小片危破房改造工程中,*地塊已完成綠化建設,新增綠地1976平方米;營房巷、玉華坊、太和里地塊已完成房屋修繕排危;共和南地塊10戶直管房住戶已全部遷走,正在辦理規劃審批。
此外,區政府針對私房業主維修改造房屋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從規劃報建、施工管理、特殊情況的處理等方面入手,制定了《*區關于進一步加強舊城區私有危破房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調動私房業主自行修繕房屋的積極性,對促進我區全面完成在冊危破房的改造工作起到很好的作用。
2.解放中舊城改造試點取得可喜成績。
解放中舊城改造試點工程是我市首個舊城改造項目,為我市的舊城改造工作做出了有益的嘗試,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目前,這一試點工程的1號、3號樓已全面完工;2號樓已完成基礎和首層建設,正在進行2層施工;4—6號樓已完成水電、煤氣管道等設施的安裝;小區內的市政配套設施及保留整飾工程都已基本完成,回遷安置工作現有序推進,3、4、5、6號樓的回遷戶已陸續收房回遷。
3.全力推進東濠涌舊城改造項目。
為有效改善我區東濠涌沿線舊居民區的居住環境,區政府根據實際,初步選定了東濠涌*南地塊作為我區新的舊城改造項目,現已完成地塊的基礎數據摸查、測算分析和研究論證等前期工作,并征求了市相關部門意見,研究制定了改造方案。目前,該項目已完成方案的制定上報工作,并獲市政府初審通過。
4.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
目前區政府已完成對揚箕村基礎數據的摸查工作,正按市的要求就改造方式、建設規模和實施方案等問題與該村進行磋商。
(二)提前兩年完成物業管理全覆蓋任務。
我區是廣州市乃至全國較早實施小區物業管理的城區之一。市政府要求各區2008年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75%,2009年覆蓋率達到100%,我區去年已達到全覆蓋,并在此基礎上,著重加強物業管理的規范化建設,通過建立和完善四項制度,鞏固管理成果,提升管理質量。一是建立和完善物業管理服務長效機制,印發了關于加強全區推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促進我區物業管理市場的規范發展。二是發揮房管部門的指導、協調和監督作用,完善物業管理聯絡員制度,加強對物業管理企業和物業保安隊伍的管理。三是建立聯合檢查制度,由國土房管分局與公安分局組成聯合檢查組,對全區實施物業管理的506個小區和大廈進行檢查。四是建立區、街和物業小區三級糾紛排查制度,積極開展物業管理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對物管公司的違規行為及時督促整改,對業主的不當要求依法予以解釋,有效緩解小區居民與物業管理公司的矛盾沖突,維護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及各方的合法權益。
通過落實好上述四項制度,截至*年底,全區建立業主自治組織的居民比率達到76.14%,物業管理平均收費率達到69%,實施規范物業管理的居民比率達到47.26%。指導業主委員會成立或換屆選舉26宗,指導小區(大廈)做好前期物業管理招投標工作,協調處理物業管理重大投訴42宗。
(三)加大市政設施建設和管理力度。
去年,區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很好地完成了我區各項市政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任務,有效提升了我區基礎環境水平。
1.超額完成市政基礎設施改造任務。
我區去年全年計劃新建、改建車行道23.37公里、20.66萬平方米,人行道28.71公里、10.58萬平方米,實施排水排污管網改造16119米。截至去年底,超額完成全年計劃,其中,完成瑤臺西街等72項車行道改造工程25.61公里,面積21.49萬平方米;完成麓景路等60項人行道改造工程37.78公里,面積12.76萬平方米;改造王圣堂等48個地段的排水管網17234.8米。
2.順利推進市政重點設施建設項目。
為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加快我區的市政建設,經多方努力,我區一批市政設施建設項目被納入市城建投資計劃,目前按計劃逐步實施。其中,瑤臺西街道路改造工程、寺右新馬路排水改造工程、北京南路大修工程等9個項目已按期完成;麓湖路大修、光孝寺北側新建規劃路等2項工程正在施工,計劃于春節前完成;淘金東路新建道路、站西路西段排水改造、連新路、長堤大馬路等4項工程已完成招標、計劃于春節前完成一期施工;府學西街道路擴建工程完成初步方案設計和專家組初步評審,已進入方案調整及深化設計階段;光孝寺、大佛寺和六榕寺三大寺廟周邊道路整治工程正在進行規劃方案設計前期工作。
3.進一步加強了市政設施維護管理。
區政府注重加大市政設施維護管理力度,確保市政設施正常運轉,累計清疏各類排水排污管渠148.17萬米,清疏沉沙井、下水道井15.52萬座,清運渠泥9492立方米,更換井環蓋1444個。此外,不斷加強行政管理,審批城市道路挖掘328宗,占道129宗,批準排水許可證8宗,巡查處理各類市政管理違章案563宗。
(四)加強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
去年,區政府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契機,大力加強城區園林綠化建設,建成了東昌南小區等一批綠化景點,新增綠地面積10.5萬平方米,改造及補植綠地1.8萬平方米。截至*年底,我區綠地面積908.1公頃,綠地率27.38%,綠化覆蓋面積1087.8公頃,綠化覆蓋率32.8%,公共綠地623.2公頃,人均公共綠地5.42平方米。
此外,去年市、區在我區共投資實施綠化工程115項,其中市投資項目中,已完成朱紫寮、*北等6項工程,東風中萬安南綠地等2項工程已進入拆遷階段,金貴村山頭綠地、廣州大橋橋底及二沙島北側道路綠化工程正在緊張施工,應元路31號等3項綠化工程正在開展前期工作;區投資的102項綠化建設工程現已完成90項,建成綠地2萬平方米。
*年至*年,我區在23個社區中投入850萬元開展創綠工作,把綠色文化帶進社區,充分利用企業、事業單位的示范作用,把環境保護、資源節約理念輻射到各社區。目前,全區共有“綠色社區”54個,其中國家命名的有3個,省級命名的有13個,市級命名的有20個,區級命名的有18個,我區“綠色社區”創建成績走在全市的前列。
(五)按照建設平安和諧*的要求推進重點工程征地拆遷和重點社區綜合整治工作。
1.積極推進市、區重點工程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
由于我區新建設的市政項目多,舊城改造任務重,因此我區承擔的征地拆遷任務十分繁重。區建設市政局、國土房管分局竭盡全力,想方設法,努力完成了多項艱巨的征地拆遷任務。在開展征地拆遷工作中,堅持依法拆遷、和諧拆遷,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系,共完成房屋拆遷面積1.32萬平方米,其中,小北等地鐵站點的房屋拆遷8647平方米,借地5.77萬平方米;建設新村綜合整治房屋拆遷1000平方米;東山大街房屋拆遷3545平方米。
2.按計劃推進社區整治工程。
根據市政府的決定,我區開展了新河浦涌社區整治工程,由區建設市政局負責對小區的建筑外墻立面整飾、規范“三線”、改造道路、增設停車場和綠化配套等一系列整治工程,占地面積達9.36萬平方米,整飾房屋246棟。去年12月,區委、區政府在該小區舉行了整治工程開工儀式,標志著該項工程已進入主體施工階段,預計今年4月底完成。
此外,我區還完成了建設新村綜合整治工程,實施房屋整飾8棟,面積6000多平方米,更換鋁合金窗2400平方米,市政建設基本完成,改造建設二、三、五馬路等十二條道路,鋪設車行道9456平方米,人行道5832平方米,改造排水管1161米,增設綠化景點2500平方米,規范治理“三線”3.2公里。
(六)積極推進規劃修編工作。
區政府堅持規劃與建設、改造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結合“中調”發展戰略的實施,研究整合*分區規劃,做好專項規劃儲備和項目的前期工作,做到規劃先行,規劃引導。一是在原*、東山、白云(礦泉)、天河(登峰、揚箕)分區規劃的基礎上,重新研究我區的空間結構、土地利用等方面的重大發展策略,編制完成《*區發展戰略規劃》;二是配合“城中村”改造,做好《礦泉地區改造規劃》編制工作;三是認真開展區“數字詳規”項目現狀核查工作,為市規劃管理提供法定依據;四是開展《廣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20)》修編現狀調研工作,為科學編制城市總體規劃打下堅實基礎;五是做好《*區公建配套項目規劃信息系統開發、規劃信息數據采集與建庫》工作;六是組織編制《廣州市東濠涌兩岸沿線舊城改造規劃》方案;七是《*區三類肉菜市場升級改造規劃》形成終審成果;八是結合“中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做好我區危破房改造與舊城更新規劃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今年,我們將以“*大”精神為指導,努力踐行“*”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實施“中調”發展戰略的機遇,以建設經濟發達、政治文明、文化繁榮、環境優美、社會和諧的現代化城市中心區為目標,繼續加大力度推進我區舊城綜合改造和整治,增強中心城區綜合競爭力,努力實現“調優、調高、調強、調活”的發展戰略目標。
(一)繼續加大危破房改造工作力度。
1.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確保2008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在冊零散危破房改造工作任務。
加快維修改造工作的步伐,繼續完成尚余的2.39萬平方米危破房的改造,確保2008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年在冊危破房的改造任務。結合實際,開拓創新,積極探索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努力突破私有嚴損房改造的瓶頸。爭取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辦理危破房改造審批程序,為全面完成改造工作爭取寶貴的時間。
2.總結經驗,探索新模式,為全面鋪開舊城綜合改造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解放中舊城改造工程是我市首個舊城綜合改造試點工程,從*年開始實施,經過幾年辛勤的實踐,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仍存在不少的困難,需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改進和完善。目前我區正準備著手實施的東濠涌*南地塊的綜合改造,將探索采取“政府主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的新模式。針對具有文物價值、富含嶺南文化歷史底蘊的建筑,將采取“修舊如舊”的方針,結合時代氣息突出文化古韻進行改造。我們將繼續總結好的經驗,探索好的做法,為全面鋪開舊城綜合改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進一步規范物業管理工作,推動物業管理逐步實現社會化、市場化和專業化。
圍繞《*區*—2008年推進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今年我區的工作重點將轉向鞏固管理質量,提升服務水平,大力促進業主自我管理、民主協商的自治自律機制的形成,指導街道建立業主自治組織的居民比率要達到95%,并逐步推進物業管理社會化、市場化和專業化,著力提高物業管理的收費率,實現物業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我們還將繼續完善基本物業管理的規范化工作體系和考核驗收體系,加強對物業管理行為的監督和管理。
(三)加快市政項目建設步伐,多渠道增加城區園林綠化面積。
今年,我們將繼續加強與市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把水蔭路、府學西街道路擴建改造、站前路大修、礦泉街向陽大街片區、登峰街金貴村片區及火車站廣場排水改造、永安橫公園和東風路竹絲崗二馬路綠地等工程納入市的城建固定資產投資計劃,重點抓好東山大街綠化廣場、東風中萬安南綠地、應元路31號、金貴村山頭綠地等項目的實施。繼續加大區財政投入,加快區管市政道路、排水排污設施和橋梁的維修改造,改善我區道路狀況。加大內街拆違復綠工作力度,改善內街環境。
此外,我們還將繼續做好綠化宣傳工作,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加強對區轄房地產開發項目的綠化驗收,指導轄區機團單位的綠化建設,力爭2008年增加綠地面積10萬平方米。
(四)加強重點工程項目的征地拆遷、重點社區的綜合整治工作。
堅持依法拆遷、和諧拆遷,加大工作力度,做細思想工作,繼續推進地鐵五號線和六號線、東山大街綠化廣場、東風中萬安南綠地、府學西街道路擴建、教育綜改二期等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集中精力抓好永安橫公園的拆遷工作,力爭按期交地,以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實施。加強協調,進一步妥善解決好各種歷史遺留問題,推進歷年來實施的重點項目征地拆遷的結算、結案工作。
此外,切實推進新河浦涌、沙河涌、東濠涌、景泰涌等河涌的綜合整治工程,改善我區河涌兩岸的景觀。同時,借助大力開展舊城社區環境整治的良好勢頭,繼續加大財政投資力度,除完成最后20%舊城社區創建達標任務外,還將進一步提高已整治社區的環境水平,大力改善舊城社區環境狀況,提升中心城區城市環境綜合水平,造福一方百姓。
(五)繼續做好規劃工作,發揮好先導和指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