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農業科技培訓方案

      農業科技培訓方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業科技培訓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農業科技培訓方案

      農業科技培訓方案范文第1篇

      一、高度重視,制定方案

      為確保農業科技年活動的順利進行,成立了以市--局-----局長任組長,-----副局長、--副局長為副組長,成員由----負責人組成的----“農業科技年”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全市“農業科技年”活動的組織、協調、指導和檢查工作。各---局也都成立了農業科技年活動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抽調技術骨干任成員。領導機構的成立,使全市“農業科技年”活動有了堅強的領導,保障了活動的順利推進。

      為進一步提高我市農業的科技含量,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抓好我市農業科技年活動,結合我市實際,我局認真制定了《----“農業科技年”活動方案》,明確了以實現農產品競爭力增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以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為工作主線,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提高農業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保護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提升農業整體素質的指導思想。方案將各項活動任務細化分解,明確各時期的重點和各單位、各部門的目標和要求,提出了工作原則、預期目標、保障措施。------區也都制定了活動方案,明確了活動內容,落實了責任單位。市和各區都撥出專款用于開展農業科技年活動,全年累計投入數千萬元,為全市的農業科技年活動提供了雄厚的財政支持。

      二、廣泛發動,全面參與

      為做好農業科技年活動,我市結合實際,編制畫冊,編印宣傳資料,攝制電視片,充分利用電視、廣播電臺、報刊雜志、網絡等各種媒體開展全面宣傳,廣泛發動群眾。

      我市將2006年8月定為“農業科技年”宣傳月,主要宣傳農業科技進步對我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巨大貢獻,農業龍頭企業依靠科技進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規程及檢測標準,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進展情況等。在深---等新聞媒體推出“農業科技年”專版。在----網頁上設置宣傳欄,向社會我市開展農業科技年活動方案。各------對農業科技年活動也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宣傳。全市農業部門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網絡等各種媒體,廣泛傳播農業科學技術,推廣新品種、新技術,通過深入扎實的工作掀起“學科技,用科技”的,形成全社會重視農業科技的良好氛圍。

      充分利用電視具有覆蓋面廣、速度快、形象生動的特點,在各區、鎮有線電視臺開辟《農科園地》欄目,開設農事指導、市場信息、農科致富典型等內容。荔枝、龍眼花果期間,針對當前生產管理,制作了《荔枝、龍眼花果期栽培措施》在各區、鎮播放,深受廣大農民歡迎。在-----區開展《農業法》、《農業技術推廣法》、《農藥管理條例》、《種子法》、《------市鮮-----產品管理規定》和《植物檢疫條例》等法規宣傳周活動,編印小冊子,在報紙上開辟專欄,懸掛宣傳標語,發放宣傳材料2萬多份。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全市27萬農民全面、積極參與農業科技年活動。

      三、狠抓落實,成效顯著

      為做好我市農業科技教育工作,針對我市實際,我們采取了形式多樣的教育推廣方式,取得明顯效果。

      農業科技培訓方案范文第2篇

      一、總體要求

      以“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為主題,以民生工程、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農作物高產創建等為載體,以加強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推進關鍵技術進村入戶為重點,全面動員農技人員深入基層一線,為農民提供全方位、整年度、多形式的科技服務和技術培訓,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為保障全年農業豐收、農民增收提供強勁科技支撐。

      二、目標任務

      全面啟動18個鄉鎮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條件建設,建立10個左右試驗示范基地;組織近百名農技人員開展包村聯戶農技推廣服務,服務指導農業大戶、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1000戶(個);培訓新型農民5724人;年推廣先進實用技術120萬畝次,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

      三、重點內容

      (一)啟動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按照“一個銜接、兩個覆蓋”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公益性農技推廣體系建設的意見(皖政辦〔2011〕79號),加強四個建設。一是條件建設。全面啟動18個鄉鎮、7個區域中心站農技推廣機構條件建設,按照“政府主導、統籌規劃、整合資源、綜合建站”的要求,保障鄉鎮站(區域站)具備基本辦公、服務用房和辦公設備,配備基本儀器和檢測設備,以及必要的交通工具,尤其是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檢測儀器設備的配置。二是隊伍建設。按編制配齊基層農技人員,嚴把進口關,規范考核、兌現獎懲,實行“一個規范、三個機制”,即:規范人員上崗資格條件,實行執業資格準入制度和全員聘用制度;實行鄉鎮農技推廣人員工作績效考核機制(由縣級農業主管部門、鄉鎮政府和服務對象三方共同考核);實行考核結果與績效工資發放、職稱評聘、承擔項目實施相掛鉤機制;實行人員淘汰與工作流動機制;每個村配備一名專職或兼職農技員,所有基層農技人員就近就地輪訓一遍,骨干農技人員異地再提升培訓一次。三是示范縣項目建設。按照國家農技推廣示范縣項目實施要求,在每個鄉鎮建立1個試驗示范基地,構建“專家組+試驗示范基地+技術指導員+專業合作社+科技示范戶”的成果快速轉化機制。四是經費投入機制建設。促進基層在崗農技人員收入與當地事業單位平均水平相銜接,足額安排農技推廣專項經費,積極爭取條件建設地方配套資金。

      (二)推進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指導服務。全面開展農技人員包村聯戶“三定”(定比列、定內容、定次數)服務,80%以上在編在崗基層農技人員要按照1:10的要求包保服務農戶(科技示范戶、生產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企業),實現百名農技人員包村聯戶服務指導1000農戶的目標,且年度為每戶服務次數不少于6次,在關鍵季節提供關鍵技術服務,大力提高主導品種、先進適用技術的入戶率、到位率和覆蓋率。構建“一主多元”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大力扶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等專項服務,鼓勵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等為農民提供多種形式的生產經營服務。

      (三)實施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突出培訓重點,主攻培訓成效,以培養職業農民為目標,以種植、養殖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成員等為重點,全面提升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實用性,全年開展新型農民培訓5724人。按照“調查摸底、審核評議、公開公布”的要求,摸清培訓需求,規范培訓內容,提高培訓質量。充分利用培訓資源,在農業生產的關鍵季節,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農業專業技術培訓。

      四、進度安排

      (一)2012年1月—2月。全面動員部署,組織制訂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方案,明確目標任務。開展標志性活動前期宣傳,層層動員,部署落實相關措施。

      (二)2012年3月—4月。結合春耕備耕生產和當前麥菜田間管理,迅速組織全縣廣大農技人員開展以春耕備耕和麥菜田管為重點的科技大培訓活動,直接培訓農民5萬人次,培訓基層農技人員200人次。在每個鄉鎮至少開展一次小麥赤霉病、油菜菌核病專業化統防統治現場會,示范帶動農民科學防治。

      (三)2012年5月—6月。立足抗災避災,開展科技大培訓。全面啟動農業專業技術培訓,充分調動區域中心站農技人員力量,層層分解培訓任務,落實培訓方案,直接培訓農民5724人,培訓次數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4小時。

      (四)2012年7月—8月。立足秋糧田管,開展科技大服務。切實加大秋糧田管工作,廣泛發動農技人員包村聯戶,遴選72位農技專家一對一聯系種植大戶、村級示范片、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開展農業科技咨詢指導服務。在每個鄉鎮至少開展一次水稻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現場會。

      (五)、2012年9月—10月。大力開展油菜免耕機條播技術培訓,圍繞糧油高產創建活動,通過建立示范片和展示區,適時舉辦農技人員和種植大戶現場觀摩會3次,進一步促進農業科技應用率和到位率。

      (六)2012年11—12月。對“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進行系統、全面總結。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縣“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領導小組,組長由縣農委主任擔任,分管主任任副組長,委屬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協調、落實、督查考核等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農委農業科,負責制定“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落實措施,確保科技促進年活動的順利實施。

      農業科技培訓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省農委皖農科函〔2012〕1091號精神,緊緊圍繞市2012年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和中心任務,以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需求為導向,以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國家農技推廣示范縣項目實施、糧食生產“三大行動”、糧棉油高產創建、畜牧業升級計劃、水產跨越工程等農業重點項目為載體,堅持“政府主導、上下聯動、多元參與、廣泛培訓”的工作機制,利用春季農閑季節,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農業科技培訓,結合為民服務爭先創優活動,形成大聯合、大協作、大培訓的工作格局,在全市范圍內掀起“學科技、用科技、促雙增”的熱潮。

      二、目標任務

      分區域、分專業、分班次培訓基層農技人員500名;圍繞春季農業生產,開展一事一訓、現場指導等方式,培訓指導農民80萬人次;印發技術明白紙80萬份,開展廣播技術講座100次;推廣農業主導品種20個,主推技術30項次。

      三、培訓方式和內容

      (一)基層農技人員培訓。根據農業部《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大綱》要求,以國家農技推廣示范縣項目、新型農民培訓項目為載體,以部省級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和新型農民培訓基地為培訓承辦單位,依托省產業技術體系專家團隊,圍繞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主要農產品重點推廣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對5個國家農技推廣示范縣技術指導員進行異地培訓,對全市基層農技人員開展集中培訓。

      (二)農業科技示范戶和種養大戶培訓。依托國家農技推廣示范縣項目、糧食生產“三大行動”、畜牧業升級計劃、水產跨越工程、糧棉油高產創建工程等農業重點項目,圍繞防災減災知識、節本增效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以及小麥、油菜春季田間管理、生豬、家禽飼養出欄補欄、水產品捕撈與投放等種養業關鍵技術內容,采取集中培訓、分戶指導、實地觀摩交流和田間學校等方式,重點培養種養規模較大、示范帶動能力較強、有一定科技水平的科技示范戶,提高他們的科技種養、自我發展和輻射帶動能力。

      (三)普通農民培訓。結合各級各類農業項目,采取“手把手、面對面”現場培訓、田間學校、入戶指導、遠程技術服務、發放光盤、明白紙、農村“大喇叭”等多樣靈活的方式,開展科技培訓,快捷有效地為廣大農民宣傳強農惠農政策,提供技術、信息和咨詢服務,全面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

      四、任務分工

      從現在開始至今年4月底,在全市持續開展大培訓。

      (一)基層農技人員培訓。根據省農委有關文件精神,組織5個國家農技推廣示范縣的500名技術指導員,到宿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5天集中培訓,提升其服務能力。從3月份開始,分期分批對全市1100名基層農技人員進行培訓。

      (二)現代農業科技與農耕文化遠程大培訓。由市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牽頭,利用遠程網絡系統舉辦農民知識更新大講堂、現代農業科技大講堂和農耕文化大講堂。

      (三)穩糧增產大培訓。由市農委牽頭,市農科院、市農技中心等單位參加,圍繞糧食生產“三大行動”、糧棉油高產創建等,舉辦穩糧增產大培訓活動,重點對種糧大戶開展培訓小麥春季田間管理、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災減災等技術。

      (四)農機化技術大培訓。由市農機局牽頭,重點對農機大戶,開展農機化新技術、安全生產技術、新型農機具使用與維修技術等培訓。

      (五)水產健康養殖培訓。由市水產局牽頭,組織水產技術推廣體系等人員,重點培訓水產品生產、水產品防疫檢疫、科學用藥、水產品質量安全等技術。

      (六)村級動物防疫員培訓。由市畜牧局牽頭,結合畜牧升級計劃、畜牧科技進萬家活動等,對村級動物防疫員開展培訓,重點培訓常見動物疫病診斷、用藥原則及常用治療等技術。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開展春季農業科技大培訓,對促進全年農業生產、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各縣市區農業部門要高度重視,要根據本地生產特點和實際,制定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落實措施,確保培訓扎實開展,取得預期成效。國家、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各綜合試驗站、5個國家農技推廣示范縣,要在春季農業科技大培訓中率先垂范,認真做好培訓工作。市農委成立由有關單位負責人組成的工作協調組,負責總體方案制定、綜合協調、政策落實和總結宣傳。

      (二)整合項目資源,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市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統籌利用各方資源,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新型農民培訓民生工程、糧食高產創建工程、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示范縣、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示范項目等,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大培訓工作,形成“體系、項目、基地、人才”相結合的強大合力。

      (三)開展督導檢查,確保任務落實。各縣市區農業主管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扎實抓好大培訓的每一個環節。要加強監督檢查,及時掌握各地培訓工作進展,了解培訓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提出應對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并取得實效。

      農業科技培訓方案范文第4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和中央1號文件精神為指導,以科技服務促春耕備耕為主題,以包村聯戶科技服務為重點,動員組織農業科技人員,圍繞在地作物田間管理、春耕備耕和農業結構調整、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以及惠農政策宣傳、農資市場監管等開展服務,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應用和政策落實,為奪取夏季糧油豐產豐收和實現全年農業發展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二、目標任務

      全區春季農業科技服務活動從2月份開始到4月底結束。全區動員組織140余名農業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進村入戶,開展農業科技指導、培訓、咨詢、示范和惠農政策宣傳等服務。通過服務活動,全區培訓農民3000人次以上,印發技術明白紙1萬份,聯系服務科技示范戶(生產大戶、家庭農場)1400名,促進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的推廣應用,推進惠農政策貫徹落實。

      三、服務內容

      1.突出做好春季生產指導服務。分類指導,抓好小麥返青肥、拔節肥、油菜苔肥追施,抓好化學除草、三溝理墑,小麥紋枯病、蚜蟲、赤霉病以及油菜菌核病的防控。抓好蔬菜和其他在地作物的生產管理,圍繞春耕備耕、農業結構調整、養殖業生產抓好主導品種推廣,開展動物重大疫病防控、畜牧業補欄出欄和春繁春孵等科技服務。

      2.突出做好重點技術推廣服務。重點推廣以下技術:主要作物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技術,養殖業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健康養殖技術,設施蔬菜栽培和農業結構調整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控釋肥、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清潔農業、循環農業、節水農業及農業信息技術。

      3.突出做好政策法規宣傳咨詢服務。重點圍繞惠農補貼、土地經營權流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美好鄉村建設等開展政策宣講,提供咨詢服務。

      4.突出做好農資市場監管服務。大力開展春季農資市場執法檢查,嚴厲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農資違規違法行為,凈化農資市場,保障農民利益和春季農業生產安全。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春季農業科技服務活動,認真制定科技服務工作方案,明確科技服務時間、內容和目標任務,安排好重大科技活動,建立服務責任制,落實服務經費,保證科技服務工作有效開展。

      (二)加強統籌協調。要整合人力、資金、物資等資源,形成強大科技服務合力,推進科技服務工作高效開展。要整合國家農技推廣補助項目、糧棉油高產創建等項目,合力推進。

      (三)提高服務效率。一是突出重點服務對象。重點抓好高產創建片、農民合作社、科技示范戶以及種養大戶的技術指導和服務。二是進村入戶。組織廣大科技人員進村入戶,為農民進行面對面、手把手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宣傳各項惠農政策。三是多形式培訓。進行老師講課與農民提問互動相結合,室內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四是做好抓點示范引導服務。依托農業重點項目,開展技術試驗示范,做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干。

      (四)強化宣傳工作。通過掛橫幅標語、出動宣傳車等做好活動宣傳,營造春季農業科技服務活動良好氛圍。要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活動的做法經驗、成效,推進活動開展。

      農業科技培訓方案范文第5篇

      認真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以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以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為根本,創新技術推廣形式,提高農民科技素質,提升農業科技含量,為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科技支撐。

      二、工作重點

      大規模多形式開展農業實用技術推廣。充分發揮現代傳媒手段在農業科技信息中的傳播作用,以農戶電視機、手機為平臺,利用縣區電視臺農業科技專題欄目和市農業局農業科技短信息平臺,開展農業科技普及性教育,根據農時季節制作電視專題節目、發送科技短信,指導農民生產。深入開展農業科技人員下鄉活動,圍繞全市農業主推技術和主導品種,編制農業科技新成果、新技術宣傳資料,組織各級農技專家和基層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推進農業新成果、新技術應用進程,提高農業科技應用整體水平。

      三、任務安排

      (一)手機短信科技服務。發揮市農業科技短信平臺的作用,更新充實科技示范戶、種養大戶、農技人員、村兩委成員等經濟帶頭人電話信息,手機號碼保持在1.8萬個。根據農時季節,組織農技人員編發科技短信,指導農民生產。(承辦單位:市農業局)

      (二)農業科技電視教育。進一步加強5縣區農業局與當地廣電部門合作,提高農業科技電視專題欄目水平。根據農時季節和農民的生產需要,適時制作農業科技電視節目。每個縣區制作電視節目不少于20期,全市制作節目100期以上。(承辦單位:各縣區農業局)

      (三)農業科技下鄉服務。根據省農業廳《關于組織開展萬名農業科技人員下鄉活動的通知》和市委宣傳部等部門《關于2013年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要求,組織開展農業科技人員下鄉活動。圍繞小麥、玉米、水稻、棉花、蔬菜、食用菌等農業優勢主導產業,編印農業科技新技術、新成果和政策法規知識讀本,通過農業科技下鄉活動,組織農業科技人員深入示范基地、田間地頭,進行宣傳指導推廣。編制發放農業實用技術知識宣傳資料1.5萬冊(份)。(承辦單位:市農業局)

      四、工作進度

      (一)準備階段(2013年5月31日前)。宣傳發動,制定實施方案,落實工作責任。

      (二)組織階段(2013年6月1日至11月30日)。全面啟動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層層抓好落實,11月底前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檢查驗收階段(2013年12月)。市農業局、財政局組成驗收組,對全市農業科技入戶工作進行全面總結驗收。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領導,落實責任。市農業局、財政局負責全市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的計劃制定,統一部署。各縣區農業局結合區域重點、產業特色和農時季節,因地制宜,突出糧食、棉花、蔬菜、設施農業和特色作物,統籌組織實施農業科技進村入戶工作,并安排專人負責農業科技入戶工程的具體實施工作。

      (二)加強監管,嚴格考核。全市農業科技入戶工程實行項目化管理,各縣區結合承擔的任務,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報市農業局審核后組織實施。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建立檔案、留存記錄。項目結束后,市農業局、財政局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報市政府批準,撥付項目資金。項目資金嚴格按照實施方案列支使用,做到專款專用。

      亚洲看片无码在线视频| 亚洲福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网址|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观看 |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亚洲xxxxxx|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伊区|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女女女同性video|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综合图片自拍|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国产成人小说|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亚洲v高清理论电影|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国产精品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色少妇熟女11p|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