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

      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

      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身體素質1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措施

      根據多年一線體育課程的教學經驗,作者認為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主要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對于教師的評價以及對于學生的評價。

      1.1體育教師的評價

      對教師來講,體育教學的評價不僅僅要關注學生對于體育項目的學習和掌握狀況,還要關心學生的其他方面,比如,課堂質量、教學效果、運動強度和密度、學生的體能提高等方面。只有關注了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學方法,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果,才能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科學的鍛煉方法,提高身體素質,達到鍛煉效果。

      1.2對于學生的評價方案

      對于學生的體育教學效果評價,不僅要考核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更要關注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以及環境適應能力和體能恢復能力。這是學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因此對于學生的評價方式必然向多樣化方向發展。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國家編制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來評價,也可以根據地區特點制定統一的測試標準。除此之外,體育教師還可以根據年級、性別等差異來制定學生體能和健康狀況的評價方案。

      2關于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分析

      對于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分析,作者認為要從教學前、教學中和教學后三個步驟來進行分析,這樣才能真正系統、全面的幫助教師了解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鍛煉效果。為此,作者把每一個步驟進行了細化:

      3提高中學生體育測試內容和方法的創新措施

      3.1完善體育教學測試的內容和方法

      學期開始和測試前集中對教師培訓測試評價方案,統一測試方法、測試標準和測試器材場地。有條件的學校最好組織年級統測、選項班的學生技能測試可以安排2~3名教師共同參與測試,盡量減少教師個人因素,影響體育成績。

      測試項目內容能全面反映學生成績但不能繁雜,過多、過繁都會使執行大打折扣,加大體能素質測試所占比重,但至少應包含:1.課堂評價(考勤、服裝、學習態度、情意表現等)占10%~20%,不能超過20%,否則、教師的主觀意識會很大影響學生的體育成績。2.體能素質測試40%~50%、3、技能測試30%~40%不能超過40%,否則,人為的評分因素大,也會對體育成績產生影響。自評、互評、師評看情況決定是否納入考核,但是不能超過10%,因為這部分的評分操作難度大、不易控制、容易脫離實際,失去評價效度。

      3.2關于體質測試的獎勵懲罰措施

      關于體質測試的獎勵和懲罰,作者認為要讓學生了解到其作用,擺脫單一的“分數論”思維,預設其他的獎勵措施。比如有的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讓體育成績較好的學生多進行自由活動,對于體育成績較差的學生則集中進行訓練,這樣的差異化對待直接提高了學生的訓練積極性,讓被訓練的學生為了早日達標,不得不提高體育鍛煉的認真程度,強化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

      每學期對學生的體育成績進行質量分析,分析具體到年級、班級、任課教師。除了分析學生的成績還要分析教師間學生體能的差異及產生差異化的原因,對于班級體質成績落后的教師要查找原因,改進教學,提高業務水平。

      3.3建立并完善體育成績評價體系和管理制度

      要用科學的評價管理制度去管控教學質量,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3.3.1建立體育成績評價體系和管理制度。

      3.3.2建立體育成績公示制度,便于師生監督。

      3.3.3體育成績納入評定三好生、獎學金等學生評優項目并嚴格按照制度中體育條款執行

      3.3.4制定統一的評價方案和測試標準:要堅持科學、合理、簡單、易操作原則。

      3.3.5選項教學班的技能測試項目由于考試內容、標準不同,應控制好難度系數,調控優秀、良好、及格學生的比例,做到所有選項班之間的技能項目得分合理分布,均分大體相當,各分數段人數比例相當。適當擴大體能測試所占比例,提升學生體質。縮小因技能差異產生的體育成績差異。

      3.3.6嚴格對評價標準的管理,提高執行力

      嚴格執行體育成績校內公示制度,追溯制度。每學期按照公示的成績檢查教師的原始成績記錄冊、課堂評價手冊。接受學生、學校、教師監督查詢。

      3.3.7定期對教師進行業務培訓,始終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責任心、敬業心。

      4總結

      新課標下遵循體育教學的規律,科學化,標準化與規范化地設計體育教學成績的評價系統極為迫切,評價體系應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客觀;簡單、可操作性強;容易被教師、學生接受;便于學校的監督、管理的,不僅能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與習慣,還能了解教師教學情況,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學質量起著積極作用。一套完整、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應該滿足來自學校內部、教育主管部門以及社會和家庭的評價。總的來說,只有運用科學、合理、完整的體育教學評價,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體育鍛煉效果,從而提升高中生的體質健康。

      參考文獻:

      [1]郭熙漢,趙東方.教學評價與測量[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關鍵詞】學生;體質健康下滑;原因及對策

      體育教師應如何在體育教學過程改變舊的教學觀念,推行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的體質。

      一、學生體質健康下滑的原因

      1.學習任務太重活動時間無法得到保證

      現階段社會以分數來衡量學生的成績,學校以追求所謂的"升學率"為目標,剝奪了學生的運動時間。況且現在的家長給孩子安排的各種補習和培訓活動又是太多,使得學生更無時間去運動。

      2.生活方式導致學生活動減少

      人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電視機、手札和電腦都普及了,學生放學后都鉆到家里看電視、玩電腦和手機,從而使孩子活動越來越少。大多數學生在家基本上不干家務,更不要說重活。學生上下學由家長開小車接送,手機不離手,“宅”成為新的生活方式,學生“懶得動”,缺乏運動激情。

      3.體育課效果不佳

      縱觀我國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內容單調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換湯不換藥”地教授著過去規定的內容,“放羊式”的教學代替了科學系統的體育鍛煉指導,沒有按新課標“目標統領內容”去選擇教學內容,體育課的效果大打折扣。學校體育器材的配備不足,器材少得的可憐,學生沒有興趣活動。

      4.擔心學生的意外傷害,導致有些課不敢開設

      體育事故形成的“校鬧”讓學校倍感壓力。學校體育鍛煉陷入“越不鍛煉體質越差,體質越差越容易出事故”的惡性循環。有一定危險性的項目,在體育鍛煉和運動會上已難覓蹤影。如:投擲課、體操中的單杠、雙杠課還有技巧課本來都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活動項目,可是體育教師們怕活動中學生意外受傷,承擔責任和受處分,而不敢上此類課,使學生的全面鍛煉受到影響。

      二、如何提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1.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初始動機,學生能否通過體育課的學習形成運動習慣,興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無論是教學內容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心學生的運動興趣,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積極地進行體育鍛煉。喚醒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體會到“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的樂趣,進而成為一種良好習慣。

      2.轉變觀念,多給學生活動時間,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大多數家長存在著一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思想觀念,只看重學生的文化成績,認為在學校只要搞好文化成績就行了,至于體育成績漠不關心,更不要說體質健康水平了。學校不應片面追求升學率,應重視學生身體健康發展。不要讓學生被文化課壓得喘不過氣來,給予他們更多的時間,走出教室,到運動場參加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把身體鍛煉好,才更有精力學好文化課。要明白“身體是今后革命的本錢”的道理。

      3.構建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學校體育

      首先,重實效。而不拘泥于課的形式。結合本地實際,因地制宜,全面開發體育課程資源構建適合本餃的體育課程內容體系。其次,注重發展學生各項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一步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再次,教師應樹立教書育人的職業信念,不僅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好的能力和素質結構,堅持終身學習,積極進行教學研究,參與教學交流活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自我,真正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促進者和領路人。

      4.大力推廣陽光體育運動,調動全員參與。

      廣泛宣傳“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這一具有時代特征的口號,體育教師應大力推廣陽光體育運動。首先,要學習相關文件,召開陽光體育運動主題班會,啟發引導學生,指導學生合理地分配好學習時間和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其次,體育教師要組織引導學生學會觀看高體育比賽,來提高學生體觀賞能力,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陽光體育運動中去。

      5.完善評價制度,深化體育考試制度。

      建立新生入學體質健康測試制度,希望各級各類學校組織新生進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測試,以便體育工作做得落實有效。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報告書制度,把測試報告書作為學生成長記錄或學生素質報告書的重要內容。測試報告書都進入學生檔案,并作為學生畢業重要依據。上級教育部門改革、完善學生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制度,認真總結各地已有的成功經驗,按照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深化體育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改革。積極推進在高中畢業學業考試中增加體育考試的做法,將體育考試成績作為高校錄取新生的重要參考依據。

      6.加強保障機制。

      認真貫徹《義務教育法》、《體育法》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對照學校體育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定期對落實的情況進行查漏補缺。不斷改善學校體育的基本條件,加強制度建設,提高管理水平,推進科學研究,增加學校體育工作的經費投入,促進學校體育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切實加強學校體育的安全保障,完善學校體育設施、體育課程和活動的各項管理制度,保證體育設施的配備質量,明確安全責任,制定安全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確保安全。

      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關系到我們民族的發展和國家的未來,他們體質健康水平下滑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體育鍛煉能讓人一輩子受益,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不在競技,而是喚醒學生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進而成為一種良好習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在政府和教育部門的關心下,在學校和家長的重視下,我們體育教師齊心協力,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陽光操場、到大自然中去鍛煉身體,一定會使學生體質健康得到迅速扭。

      【參考文獻】

      [1]張志.學校體育增強學生體質的若干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2(04)

      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一、正確認識體育課外活動的意義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成分,它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

      課外體育鍛煉是利用課余時間、運用各種身體練習的方法、結合衛生措施進行經常的全面身體鍛煉,以達到增強體質,培養鍛煉習慣,調節精神和豐富課外生活,繼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二、正確認識初中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特點

      1.以健康快樂為目的,追求鍛煉的實效性。課外體育鍛煉具有鮮明的群眾性,其目的在于從學生實際出發,追求身心愉快、增強體質、豐富課外生活、充分發展個性和才能,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2.組織形式靈活,內容方法多樣。課外體育鍛煉具有鮮明的課余性,不受課程、大綱、教材等因素的制約,因而組織方法非常靈活,既可以班級形式進行,又可以小組或個人形式進行。并且活動內容也豐富多彩,可以根據每個人的情況和要求進行選擇。

      3.因人制宜,區別對待。課外體育鍛煉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學生有年齡、性別之分,體質有強有弱,千差萬別,對活動內容也要求各不相同,承擔負荷的能力不一。因此,在安排學生體育鍛煉時必須考慮上述的不同特點,采取區別對待的方法。如:按不用的年齡、性別及強弱體質編成鍛煉小組,按不同的內容和負荷量,總之要使每個人都得到適宜的鍛煉。

      三、組織內容多樣化

      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為此,學校除對體育活動內容力求豐富多彩外,還要注意做到“三結合”。

      1.體育課外活動與體育課教材相結合。即選擇學生喜歡又能發揮集體智慧合力,并使多數學生參加的跑、跳、投和游戲等作為活動內容。

      2.與《國家體育鍛煉標準》相結合。課外活動內容以“達標”項目唱“主角”,這樣既保證了平時“達標”鍛煉和測驗的時間,又避免了每年由于“達標”測驗工作的緊迫而把體育課上成“達標測驗課”。

      3.與群體競賽相結合。學校除了按傳統開展球類、田徑等多樣的體育比賽外,還要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地區選拔性的比賽活動,使校內外的比賽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形式游戲化

      游戲對初中的學生具有特殊的吸引力。為此,學校采用游戲的形式,把一些本來枯燥的鍛煉內容“寓練于趣”,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如:做發展下肢力量的素質練習時,就采用多數人都能參加的“立定跳遠接力”和單腳、雙腳著地前進的“劃龍舟”比賽或集體跳繩等形式來提高練習興趣。這樣,用游戲形式把枯燥的練習習慣串起來,有如苦口良藥包裹上一層糖衣,增強了趣味性和鍛煉的實效性。

      五、方法競賽化

      初中學生好勝心強,一聽說比賽就躍躍欲試。因此,學校在課外體育活動中應充分運用競賽機制開展同年級與班級之間的比賽活動,盡量使對手勢均力敵。各種比賽輪番開展,增強了學生鍛煉身體的主動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六、管理制度化

      要經常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除了校領導重視外,還要在管理上堅持制度化,關鍵是做到“四個落實”,即時間落實,由學校統一安排活動、按時開展,不得“借用”;內容落實,由體育教師統一排定活動內容表、場地;器材落實,在活動內容表內明確規定場地范圍和器材數量,活動前各班體委領取器材;組織落實,由班主任組織學生練習。體育教師負責整體指揮,進行指導成組織競賽活動,學校領導和各任課教師分別參加活動。

      七、三個依靠、四個安排和五個結合

      三個依靠是:依靠校領導的重視,依靠其他科室及年級組的支持,依靠有關部門的配合。

      四個安排是:每周兩次班級體育鍛煉排入課表,鍛煉項目的活動內容排成輪流表。場地器材排好分配表,輔導教師出工表。

      五個結合是:普及與提高相結合,課內與課外相結合,一般項目與《國家體育鍛煉》結合,傳統項目于全面鍛煉結合,運動競賽與宣傳教育相結合。

      學校體育課外活動對于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增長體育知識,促進健康和提高運動水平等有特殊的作用,每個學校均可根據自身的師資條件、場地、器材設備和學生的一些愛好選擇一、兩項運動;長期開展,使之形成傳統。總之,每個學校課外體育活動都要形成一種氣氛、一種氛圍、一種傳統、一種特色。

      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流行性腮腺炎;接種史;護理措施;季節性;醫務室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878-02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取我校在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來所診斷的100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這些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年齡集中在15-17歲,平均年齡為15.7歲;有60名男性,40名女性,男女比例為3:2。臨床表現,這些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頭疼發熱、全身乏力、咽喉疼痛、腮腺單側或者兩側腫疼。還有一部分患病學生有發熱、畏冷等感染性的癥狀。

      1.2 治療方法

      1.2.1 加強宣教 許多中學生對流行性腮腺炎缺乏相對疾病知識,這可能引發一些診斷上的錯誤。對此,我校醫務室人員全方位的對學生進行疾病知識普及工作,例如運用廣播、宣傳欄、報刊等手段進行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知識的普及。同時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針對患病的中學生的年齡、性別等特點,開展個性化護理宣傳工作,以期達到患者能夠大概明白相關疾病的知識,消除診治中的心理疑慮。在宣傳同時,指導患者自測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及早預防。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發病具有季節性,對此這就需要醫務室工作人員做好宣傳方面的工作,這段時間內盡量避免到一些擁擠的公共場所或是到病人家中去,同時學校,一定要做好一些消毒性的工作。[1]

      1.2.2 隔離患病學生 我校醫務室在診斷患病學生為流行性腮腺炎后,立即采取有效隔離措施,避免進一步傳染。針對患病學生的癥狀,采取積極有效地治療,如果患病嚴重,應當立即轉換到當地大中型醫院接受醫治。同時調查患病學生的班級,近期活動的地方及親密接觸的學生、老師,針對這些線索,立即上報學校管理層,聯合學校保衛處對患病學生的教師、經常活動的地方運用雙氧水消毒,開窗保持通風。同時對患病學生近期親密接觸的學生、老師進行檢測,主要是測量他們體溫,并對他們注射丙種球蛋白進行預防或者服用板藍根等藥物,防止發生大規模的流行性腮腺炎的爆發。

      1.2.3 接種疫苗 在流行性腮腺炎發病高峰期前,在學校的組織下對我校學生接種疫苗,我校學生采取自愿措施。我校醫務室提供的疫苗包括:一是凍干流行性的腮腺炎的活疫苗;二是麻疹以及腮腺炎的混合疫苗;三是腮腺炎、麻疹以及風疹的混合疫苗。[2]

      2 結果

      發病具有明顯的季節性,春末夏初發病最多。有40名患者存在并發癥,占總數的40%,其中腦膜炎(20例)與腦炎(14例)是最為常見的并發癥,其次就是炎3例,占總數的3%,心肌炎2例,占總數的2%,中耳炎1例,占總數的1%。透過對我校學生患者并發癥的影響因素實施分析,探討中學生流行性腮腺炎的并發癥發生與有無高熱、有無接種史等因素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

      3 討論

      我國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城市人群以及學校學生高度集中,造成許多傳染性疾病大規模的爆發,嚴重侵蝕學生的身體健康,許多患者患有多種疾病,這就增加了醫療、護理的難度。中學生是流行性腮腺炎發病的高危人群,從多項臨床調查資料顯示,中學生的發病率遠高于其他年齡階段的人群,分析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學生高度集中于學校學習生活,容易成為傳染的溫床;二是有相當大一部分中學生遠離家庭,住宿學校,身體素質也不是很強,缺少家庭及自我照護能力,而流行性腮腺炎的潛伏期高達15天,造成延誤診治的機會比較多。[3]

      筆者長期從事中學生醫療工作,對防治與護理流行性腮腺炎有著豐富的經驗,總結出如下經驗,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是加強護理。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中學生,一般會受到學校驚慌,這會給學校醫務室在實際工作中,帶來了一些的挑戰,要是我們采取的是比較一般的措施,就會來帶一些負面影響,這會給學校帶來一些麻煩。所以我校醫務人員在對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采取一些必要的護理措施,如在氣候變化的時候,一方面要給患病學生增減衣服,同時還要在飲食上盡量保證患病學生的營養需要。對于那些體質比較弱的患病學生的護理,同時出汗多的應當及時對著這患病學生擦拭,并及時更換內衣,注意保暖。患病學生睡眠時,不要吹對流風,避免著涼。[4]

      二是合理飲食。學生患病后,增強體質最重要的一環是要合理喂養,這就需要醫務人員指導下,為學生結合學校所提供的伙食或者自身情形,開出最合理的營養餐,運用最合理的膳食來保證患病學生可以得到身體所需的各種營養要素以及所要求的熱量程度,可以達到減少學生營養不良的情形,進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三是避免醫務人員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非常強,我校醫務人員在接診患有流行性腮腺炎的學生,避免被感染,這就要求醫務人員注意自身的身體干凈,戴口罩,勤洗手,還要注意醫務室內的通風,特別是在發病的高峰期,室內要定時定量的開窗,以此凈化空氣。

      探討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預防措施,希望通過此研究可以更加體會預防的重要性,以及護理的必要性。從以上的診斷中,可知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臨床表現又許多種,也有較多的非典型的病例,容易造成誤診、漏診的情形,應當提高醫護人員對這種病的認識,早診斷、早治療,爭取將健康還給學生。[5]同時學校的醫務室要加強與當地的醫療單位的聯系,時刻保持警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及時有效地隔離患病學生,對傳染源進行消毒。同時學校醫務室要聯合學校加強對學生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

      參考文獻

      [1] 楊文震,陳志慧.腮腺炎病毒的基因分型及當前疫苗的免疫效果[J].國外醫學(預防、診斷、治療用生物制品分冊),2005,15(02):156-157.

      [2] Inou,Y,Nakayama,T,Yoshida,N,Uejima,H,Yuri,K,Kamada,M,Kumagai,Sakiyama,Miyata,A,Ochiai,Ihara,Okafuji,Nagai,Suzuki,E,Shimomura,Ito,Miyazaki,C.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mumps virus in Japan and proposal of two new genotypes.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2004,11(10):133-134.

      [3] Rubin S A,Pletnikov M,Carbone parison of the neurovirulence of a vaccine and a wild type mumps virus strain in the developing rat brain.Journal of Virology,2007,12(26):113-115.

      中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0―0073―01

      為進一步促進我校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積極響應“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為依據,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組建校園田徑興趣小組。筆者根據幾年的訓練經驗,主要談談以下幾點看法。

      一、宣傳、動員、組建

      由學校領導、體育教研組在教師大會上組織學習《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積極向教師宣傳田徑興趣小組活動的意義、目標和任務,把活動落在實處。團隊干部、班主任老師分別在班會上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并講明活動的意義,動員學生參加田徑興趣小組,確保每位學生在校鍛煉一小時以上。

      二、建立規章制度

      根據教育規律,實施科學管理,建立各種規章制度,有利于規范學生參加訓練的行為,以形成正確的、積極的輿論,促進隊伍內部的自我管理,建設優良的隊風。筆者主要制定了以下制度:

      1. 遵紀守法,遵守學校、興趣小組的各項制度。

      2. 服從管理,積極參加訓練,不遲到、不早退,有事及時請假。

      3. 訓練時,要吃苦耐勞,保證完成每次的訓練任務。

      4. 積極參加比賽,按要求完成比賽任務。

      5. 在訓練比賽中注意安全,并做好自身的安全保護工作。

      三、訓練

      為了能更好地提高我校田徑實力和培養更多的田徑運動人才,一般在訓練過程中筆者主要采取以下幾點:

      1. 培養興趣。體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學生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身心地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

      活潑好動是青少年的天性,所以絕大多數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參加體育活動。但是他們的自我約束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中學生的求新、好奇心理仍然較明顯。所以教練要注意運用教法手段的多變性,充分體現興趣小組的活動性、游戲性和娛樂性,就能提高學生的求知欲,發展學生的體育興趣。

      2. 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時間。根據田徑興趣小組的特點,必須確保學生以文化課學習為主,堅持課余訓練為輔的原則。不要讓訓練影響了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所以我校田徑興趣小組訓練時間的安排如下:一是安排每天下午大約一個半小時的訓練時間,二是利用節假日安排運動量大、強度大的訓練。

      3. 制定完善的訓練計劃。一般來說訓練分為三步走:第一步訓練養成階段,為參加興趣小組的學生樹立信心,培養興趣。第二步為專項訓練階段,也是培養學生專項運動能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內既要加大訓練的運動量,還要安排好專項訓練與素質練習的時間。第三步為比賽階段,這一階段的訓練要在保證素質訓練的基礎上,加大學生參加各種比賽的時間,讓學生盡快地適應比賽的氛圍。

      4. 訓練中的安全。田徑運動各項技術較為復雜,動作難度大。在教學訓練中要求的速度、強度以及量度水平高,所用的器械種類形狀各不相同。為了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使教學訓練順利進行,應注意以下安全措施:

      (1)教練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教學訓練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在教學訓練中要做到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對學生加強安全教育,切不可馬馬虎虎,掉以輕心。

      (2)認真備好訓練計劃,科學合理地使用教學手段及練習方法。細致地考慮訓練中哪些方面、哪種情況會導致傷害事故,制訂出相應的預防措施。

      (3)認真全面地檢查所需用的場地和器械,建立嚴格的領取送還器材管理制度。尤其要注意鉛球、鐵餅等帶有擊傷性的器材,在領取后不允許任何人亂擲亂扔。

      (4)走、跑項目要嚴禁相互逆向行進,避免碰撞;跳躍項目的助跑跑道要平整,落地區域要松軟,附近處不能放有堅硬雜物;投擲項目要特別注意安全,要在規定的區域內練習,不亂投亂擲。總之,在訓練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安全,防微杜漸,做好安全保護工作,不讓學生受到意外傷害。

      亚洲精品人成电影网| 久久亚洲成a人片| 久久亚洲熟女cc98cm| 亚洲短视频男人的影院| 亚洲gv猛男gv无码男同短文|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国产成人va亚洲电影| 国产亚洲精彩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野外|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朝桐光亚洲专区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亚洲暴爽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99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亚洲av一本岛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曰韩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亚洲高清国产AV拍精品青青草原|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天堂2016|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