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煤炭物流市場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煤炭儲運項目推進計劃(草案)
一、公司概況
(一)公司本部情況
甘肅德源盛達煤炭儲備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煤炭儲備中心”)成立于2020 年,公司位于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銀三角中小工業園(中區),由自然人投資成立,公司注冊資金1000 萬元。公司主要經營煤炭及制品批發;農用及園林用金屬工具制造;普通貨物道路運輸;信息系統集成和物聯網技術服務;互聯網平臺;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其他煤炭加工。公司擁有雄厚的工作團隊、先進的經營理念、豐富的經驗技術和強大的技術實力。公司堅持以“誠信為本”的服務理念,秉承“堅毅、恒久”的經營理念,“務實、創新、執行力、學習、發展”的核心價值觀,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服務,立志成為省內煤炭行業第一梯隊之一。
(二)戰略合作公司
甘肅德源盛達工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源盛達公司”)是煤炭儲備中心實際控股公司。德源盛達公司深耕電力用煤及物流行業多年,深諳行業發展規律及運作模式。
由于產業政策、市場需求等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煤炭行業市場供給環境變化迅速,市場的不確定性對行業參與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區域煤炭行業正在經歷新一輪的“洗牌期”,德源盛達公司依托陜蒙煤源、窯街煤電金能公司、靖遠煤電晶虹能源公司、甘肅萬盛煤業等重點煤源,建立良好的煤源供應合作關系。在省內煤炭貿易橋接關系體現在甘肅能源化工投資集團的緊密合作方面,又是該公司旗下甘肅煤炭交易中心的主要股東單位,共同運營甘肅省首家具有國企和政府背景的煤炭交易中心,實現公司煤炭運營網絡化得到有力支撐。德源盛達公司在省內動力煤供應企業中屬第一梯隊行列,和省內重點煤炭用戶有著多年且深度的合作。在煤炭供應鏈的物流環節的運營上,公路運輸量持續年平均百萬噸左右,也是省政府唯一批準煤炭公路運輸進入蘭州市的運輸企業。通過和無車承運平臺中智運公司的合作,可進一步提高企業煤炭物流保障能力。
二、商業目標及功能
(一)基地運營目標
1.以公路運輸和配套洗選的銀三角儲煤基地,通過兩期投入達到年700萬噸動態儲煤及洗選能力。
2.以鐵路運輸和配套洗選的劉川儲煤基地,通過對稀土鐵路專線租賃運營,預期年運營能力達到300萬噸。
(二)儲備服務功能
1.甘肅省煤炭交易中心交割庫
2.⽢能化貿易公司儲備煤炭基地
3.窯街煤電集團⾦能公司靖遠煤炭儲備分庫
4.區域煤炭生產企業原煤儲存庫
5..承辦政府委托商業煤炭能源收儲庫
6.蒙陜優質動力煤甘肅儲備中心
7.煤炭清潔能源轉換洗選加工基地
(三)煤炭供應鏈多方協議
1. 煤源保障合作
(1)蒙陜疆重點煤源合作協議
(2)萬盛、王洼煤礦局部包銷
(3)靖遠煤業煤炭調劑服務
(4)窯街煤電煤炭延申服務
(5)區域煤礦原煤存儲服務
2. 政府項目合作
(1)配合“三區四基地”建設
(2)⽩銀市千萬噸及煤炭儲備交易中⼼轉化基地
(3)靖遠縣煤炭儲備基地
(4)靖遠縣⼀級煤炭交易市場
3. 重點動力煤用戶保供合作
(1)中國華能煤炭儲備白銀基地
(2)中煤⻄部銷售公司儲煤基地
4. 物流運輸平臺保障合作
(1)中儲智運物流基地
(2)中儲智運司機之家
三、投資計劃及進度
(一)200萬噸煤炭儲備加工銷售東灣交易中心一期項目
1.投資概況
項目建設投資為25806萬元,其中:基建工程18179萬元,設備及工器具購置1510萬元,安裝工程106.00 萬元,其他工程和費用 1761萬元,工程預備費3750萬元。
2.方案設計
甘肅建工設計有限公司對項目已完成科研及建設方案設計,基建期2年,使用年限10年。
3.項目推進
項目2020年6月開工建設,完成基本建設投資10%約2500萬元,預計2021年6月可啟動煤炭夏季倉儲。
(二)500萬噸煤炭儲備加工銷售東灣交易中心二期項目
1.項目投資
項目建設投資為42997.91萬元,其中:土建工程32084.94萬元, 設備及工器具購置1330.00萬元,安裝工程106.00萬元,其他工程和費用6291.94萬元,基本預備費3185.03萬元。
2.項目推進
2020 年 12 月底,完成施工圖設計并通過審查。辦理工程施工招標、開工前期手續。
2021 年 1 月,工程開工,開始土建工程建設。2022 年 12 月底, 工程竣工驗收,試運行。
2023 年 1 月,正式運營。
(三)300萬噸煤炭儲備加工銷售劉川交易中心一期項目
1.2020年12月項目進入科研及方案設計
2.2021年3月園區項目土地拍賣
3.2021年簽約稀土公司鐵路專用線租賃經營
四、項目背景
(一)產業政策方面
根據國家發改委《關于加快推進煤炭儲備能力建設的通知》(發改電〔2019〕498 號)精神,為貫徹落實國家能源安全儲備的總體部署,加快構建甘肅煤炭供應保障長效機制,建立健全以企業社會責任儲備為主體、地方政府儲備為補充,產品儲備與產能儲備有機結合的煤炭儲備體系,優先在原煤生產地和煤炭消費地布局建設煤炭儲運基地。
(二)政府關注方面
白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業物流體系建設,委托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完成《白銀工業物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以煤炭物流為重點,將白銀打造成為國家級的工業物流樞紐城市,在全市布局建設了銀東綜合物流園、銀西商貿物流園、劉川工業物流園、平川煤炭陶瓷物流園等重點工業物流園。
(三)煤炭資源方面
1.白蘭經濟圈煤炭供應缺口大
據測算蘭白經濟區域煤炭缺口2025 年為 2100 萬噸左右,到 2035 年煤炭缺口達到 4500 萬噸左右。為保障國家及省域內能源安全,促進甘肅省經濟發展,調節煤炭市場余缺,緩解運輸壓力、保障電力用煤及蘭白核心經濟區工業用煤的安全供給,提升甘肅省中部地區煤炭保障能力,急需在蘭白地區布局建設一個集煤炭存儲、配送、中轉、交易于一體的煤炭配運基地。
(1)動力煤炭用量見下表:
表1-1
用戶名稱
裝機容量(萬千瓦)
預計供應量(萬噸)
靖遠一電
158
60
國投靖遠二電
100
60
景泰電廠
98
90
白銀熱電聯產
66
120
二熱電廠
300
100
范平電廠
500
97
西固電廠
500
300
蘭州中鋁
200
70
動力煤炭用量表(2)水泥建材市場水泥建材市場主要用戶為:1、景泰水泥廠,2、甘肅上峰水泥有限公司,3、甘草店水泥廠,4、永登祁連山水泥廠, 5、臨夏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預計供煤 50 萬噸。
陶瓷市場主要用戶為:1、白銀歐利亞陶瓷有限公司,2、白銀新樂雅陶瓷有限公司,3、白銀宏樺陶瓷有限公司,4、白銀山川陶瓷有限公司,預計供煤量為 20 萬噸塊煤。
省外主要用戶為:1、四川眉山水泥廠 2、四川江油水泥廠,3、四川博蘭尼亞陶瓷廠 4、四川樂山陶瓷有限公司 5、江西省科興特種陶瓷有限公司 6、天馬工業陶瓷有限公司。
(3)本地區及周邊市區居民用煤量市場分析
(4)本項目的建設主要是調節市場價格,緩解白銀市及周邊地區(蘭州、靖遠、定西、隴南、天水)的煤炭儲備量緊張,老百姓冬季用煤的問題,預計供應量5 萬t。
2.靖遠煤業保供能力不足問題凸顯
表1-1“ 十三五期間”煤電公司原煤產能、產量情況一覽表
序號
煤 礦
核定能力
(萬噸/年)
2016年
產量
(萬噸)
2017年
產量
(萬噸)
2018年
產量
(萬噸)
備注
1
大水頭礦
220
225
216
213
2
紅會一礦
220
240
240
238
3
王家山礦
285
260
265
256
4
魏家地礦
300
200
204
210
合計
1025
925
925
917
甘肅靖遠煤電股份有限公司“十四五”原煤產量目標年度分布情況,見表1-2。
表1-2 煤電公司“十四五”原煤產量目標年度分布一覽表 單位:萬噸
礦區
序號
煤 礦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備注
靖遠礦區
1
大水頭礦
220
220
220
220
180
生產
2
魏家地礦
300
300
300
300
300
生產
3
紅會一礦
150
135
115
115
110
生產
4
王家山礦
215
220
230
230
230
生產
白巖子
1
白巖子礦井
90
90
90
90
生產
合計
885
965
955
955
910
(1)煤質下滑嚴重
近年來,甘肅靖遠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煤炭質量下滑嚴重,煤質波動頻繁,受現有的洗煤能力限制,精洗煤數量少,無法滿足用戶需求。電煤是甘肅靖遠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的銷售基礎,近年來煤炭灰分有所提高,達不到區域灰分指標要求(蘭州區域灰分指標小于22%),已影響電煤發運。
(2)煤炭斷供風險
預計到2025年,甘肅靖遠煤電股份有限公司在甘肅省內擁有煤礦5座,原煤產量達到910萬噸。去除煤電公司白銀電廠及煤化工自用煤炭外,市場供應量不超過300萬噸,導致嚴重依賴靖遠煤電的省內各用煤企業斷供。
(3)地理區位方面
項目所在地分別位于靖遠縣東灣鎮銀三角及劉川工業園,行政區劃屬靖遠縣管轄。靖遠縣地處甘肅省中部,東與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接壤,南與甘肅省會寧縣毗鄰,西南、西北、東北分別與甘肅榆中縣、景泰、寧夏中衛縣相連,西與白銀市白銀區交界,白銀市靖遠縣從中析置,將縣域一分為二,形成南北相對的兩個部分。國道109 線、省道靖(遠)天(水)公路、鐵路白(銀)寶(雞)線從境內通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從縣城西至白銀 60km,西南距離省會蘭州 130km。
白銀既緊鄰靖遠、景泰大中型原煤生產礦區,且緊靠蘭白核心經濟區這個西部較大的煤炭消費區,實施本項目可有效解決甘肅煤炭調入省份、區域煤炭供應矛盾突出問題,進一步理順疆煤入甘、甘煤入川渝的通道,有效規范煤炭市場體系,提升全省煤炭保供能力,實現保量穩價的目標。
五、合作模式
六、融資方式
1、自籌資金。包括股東投資、留存收益等。
2、銀行貸款。可根據具體經營情況進行資產抵押貸款、票據貼現融資、信用貸款等。
3、商業信用融資。
4、通過分期分批的建設,實現資金回流,以滾動發展資金作為再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
5、專業金融機構融資。
關鍵詞:煙臺港 港口物流 發展
2014年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要重點推進口岸基礎設施、陸水聯運、推進港口合作,增加海上航線和班次以及加強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等內容。“一帶一路”戰略,將帶動港口強勢崛起,擁有亞歐大陸橋的出海通道的煙臺港,面臨全新契機和空間。
一、煙臺港概況
煙臺港1861開埠至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目前已與世界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個港口通航。隨著海外航線的不斷開辟,煙臺逐漸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物流樞紐。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城市之一,近年煙臺各港口加快培育出韓國仁川精品航線、日本綠色快航等特色航線,同時開通了南美、非洲、中東國際商品車滾裝運輸航線。
二、煙臺港港口物流發展外部環境分析
(一)政治環境
1、作為國務院[2011]1號文件批復,《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是我國第一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區域發展戰略。規劃提出要形成以青島港為核心,煙臺港、日照港為骨干,威海港、濰坊港、東營港、濱州港、萊州港為支撐的東北亞國際航運綜合樞紐。
2、2015年3月,在國務院授權下,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在具體建設上明確提到重點加強煙臺等15個沿海港口建設。
(二)港口腹地經濟
1、直接經濟腹地
煙臺港直接經濟腹地主要是煙臺市及其鄰近地區。煙臺市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2015年全年現地區生產總值6446.08億元。煙臺市內非金屬礦石、建材資源豐富、農產品、海產品養殖,水果、蔬菜種植加工,粉絲、理石、葡萄酒出口等產量大;韓國、日本在煙威地區投資輕工業、加工業、制造業等,都給煙臺港提供了大量的集裝箱貨源。
2、間接經濟腹地
煙臺港間接腹地為山東省北部沿海地區,包括濰坊市、淄博市北部、東營市、濱州市以及河南、河北、山西、陜西五省及鐵路、水運中轉延伸所及地區。同時,煙臺港與東北三省重工業基地隔海相望,與韓國、日本的交流也有明顯的地理優勢。
隨著腹地交通網絡建設的不斷完善,港口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傳統經濟腹地的范圍已經被打破,上述范圍也是與相鄰港口如青島、威海、日照、以及大連等共有的腹地。
(三)環渤海港口群競爭分析
1、青島港
青島港位于山東半島的東南部,東臨黃海,遠眺韓國、朝鮮、日本等國,地理區位條件優勢明顯,目前是世界最大綜合性港口之一。青島港港內可供航行水域寬廣,碼頭泊位水位較深,且口小腹大、縱深性良好,處于溫帶海洋氣候帶,港口內部水域四季不凍不淤,可持續通航。
2、日照港
日照港位于膠東半島的南側,膠州灣的西南方位,東臨黃海海域,南北兩面分別于連云港和青島港相鄰,與日本、朝鮮半島隔海相望,地理區位優勢明顯。日照港處于溫帶海洋氣候區內,灣內水域開闊、水位深、不凍不淤,而臨港陸地寬闊,是天然的深水港。日照經濟腹地縱深廣闊,運輸需求旺盛,集疏運高效便捷,海上航線可達世界各港,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
3、威海港
威海港位于黃海北部、山東半島最東端,南臨黃海海域,東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是距離韓國西海岸最近的港口(距韓國最近約440海里)。港口水深海闊,氣候溫和,終年不凍不淤,受風浪大霧影響較少,建港條件優越。
4、總結
與上述主要的競爭港口相比,煙臺港處于膠東最北端的狹長地帶,基本上處在夾縫當中,地理位置處于劣勢,陸上腹地不如青島港和日照港,海上腹地不如威海港。總體來看,煙臺港在其主要貨種如鐵礦石和煤炭方面,與青島港和日照港均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個利好因素是,德龍煙鐵路德大段線貫通,并與大萊龍鐵路順利相接,將使得煙臺港貨物承攬能力有所提升,并推動煙臺港腹地向中西部延伸。
三、煙臺港港口物流發展內部環境分析
(一)地理位置
煙臺港地處山東半島半島北側,扼渤海灣口,與遼東半島隔海相望,與日本、韓國一衣帶水,位于東北亞國際經濟圈的核心地帶,是中國沿海南北大通道同江至三亞的重要節點,環渤海及東北亞國際經濟圈最佳中轉基地港。
(二)基礎設施
煙臺港集團現轄芝罘灣港區、龍口港區、蓬萊港區和西港區四大港區,控制著山東半島北部百余公里深水岸線資源,成為分工明確、優勢互補、功能完善的港口集團。擁有各類泊位9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59個,最大水深28米,碼頭岸線總長1.9萬米。
(三)集疏運系統
從港口集疏運輸網絡來看,青煙高速加強了與青島港的聯系,而煙大輪渡的開通縮短了其與東北港口群的聯系時間,提升了其港口物流輻射范圍;伴隨“煙臺-龍口-德州”鐵路線的升級改造和“青島-煙臺-威海-榮成”城際高鐵線路的開建,進一步加強了煙臺港與周圍港口之間的聯系;而隨著萊山和潮水兩大機場的改造升級完成,將大大縮短煙臺港物流的集疏運輸時間。煙淄輸油管道,東起配套完善的煙臺港西港區,西至淄博、東營、濱州等多家煉廠。
(四)貨源市場分析
煙臺港基本構筑起以鋁礬土、煤炭、油品三大骨干貨源為規模支撐,化肥、木材、鋼鐵、糧食等特色貨源為效益支撐的貨源保障格局,繼續保持了大宗骨干貨源優勢。
(五)科技條件
近些年來煙臺港一直注重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設,但與上海、天津等大型港口相比,在集裝箱裝卸系統信息化程度、港航EDI化程度等設施上還存在較大差距,難以滿足客戶特別是國際客戶的需求。
(六)人力資源
煙臺港集團當前存在較嚴重的人力資源短缺問題,人才結構不合理,港口最需要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存在較大缺口,沒有形成一支引領企業發展的高級專業管理者隊伍。
四、煙臺港港口物流發展SWOT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煙臺港港口物流發展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如何充分發揮內部優勢和外部機遇,如何最大限度地將內部劣勢和外部威脅轉化為內部優勢和外部機會,是煙臺港發展港口物流面臨的重要問題。
參考文獻:
[1]馬玉成,尹傳忠.“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港口物流發展的策略研究[J].中國水運,2015.
[2]楊瑞,李學工.山東構建港口物流商業生態系統新思路[J].中國港口,2016.
[3]劉東文.山東半島港口物流發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徐紅梅(1982-),女,漢族,山東煙臺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丹(1982-),女,山東威海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流動人口管理。
【關鍵詞】電子商務;煤炭企業;營銷
電子商務就是通過電子手段進行的商業活動。通過互聯網等電子工具,使公司內部、供應商、客戶和合作伙伴之間,利用電子業務共享信息,實現企業間業務流程的電子化,配合企業內部的電子化生產管理系統,提高企業的生產、庫存、流通和資金等各個環節的效率,如網絡營銷、網上客戶服務、以及網絡廣告、網絡調研等。其作用是疏通現有商務的各個環節,提高現有商務的運作效率,建立一個全新的經濟秩序,開辟一個全新的交易場所。電子商務涵蓋的范圍很廣,主要有企業對企業(Business to Business,即B2B)和企業對消費者(Business to
Customer,即B2C)兩種。煤炭企業開展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企業間的貿易活動,即B2B模式。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商業運作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許多行業商務發展的現實需要,尤其是我國的煤炭行業。電子商務以其便捷的操作,能夠有效地降低各環節成本,減少資源浪費,增加企業收益。
一、電子商務的概述
電子商務是一種商業模式,是從業態形式來定義的,它是和傳統的商務形式相對應的一個概念,它是通過電子方式進行商務活動的一種全新商業模式,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大大提高商務活動效率。電子商務是繼工業化后的信息化的新生事物,同時也是各國信息技術與信息化建設的產物。(1)電子商務的類型及特點。電子商務按其交易主體可以分為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消費者對消費者(C2C)、企業對政府(B2G)、消費者對政府(C2G)等方式。目前主要的是企業對企業(B2B)和企業對消費者(B2C)兩種模式。電子商務的主要特點是普遍性,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交易方式,將生產企業、消費者、流通企業甚至政府聯系起來;便捷性,在電子商務環境中,人們不再受地域、交通、自然狀況的限制,以一種非常簡潔快速的方式進行交易活動;協調性,電子商務能有效地協調各經濟主體間的活動,實現及時高效的生產經營管理等。(2)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成熟,信息化的高度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認識到,電子商務是企業在激烈的全球化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不二選擇。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為傳統企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它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還能廣泛的開拓市場,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同時還可以為顧客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從而為企業創造價值。目前,國內外很多大型企業都投入巨資來實現電子商務轉型,如通用、寶潔、聯合利華、海爾、美的等。事實證明,這些企業都通過電子商務大大增強了市場競爭力,提高了企業形象,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二、電子商務在煤炭行業的應用
1.電子商務模式在煤炭企業營銷中的優勢分析。電子商務具有無形化的特點。(1)電子化數據化程度高。電子商務模式高度依賴網絡的發展,營銷雙方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自由的進行交流、交易,實現快速準確、雙向的信息交流。(2)經營規模無場地限制。網絡可使經營者在虛擬的“店鋪”中任意擺放商品,沒有數量限制,而且可以方便的在全世界范圍內采購、銷售各種各樣的商品。(3)支付手段高度電子化。目前,大眾使用的主要形式有信用卡、網銀、支付寶等,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安全快捷性。電子商務能有效地將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有機聯系起來,從而提高貨幣流通速度,創造更多財富。另外,電子商務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各種客觀因素在營銷過程中的限制,規避風險,有效協調各市場主體間的活動,使效益最大化,損失最小化。電子商務模式獨具的優勢,使得煤炭企業能夠顯著增強競爭優勢,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信息資源,降低采購、銷售等各個環節中的成本,實現真正的低成本。此外,還能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與國際接軌,從而為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提供技術支持。
2.電子商務模式在煤炭企業應用中的問題。(1)企業內部管理與電子商務發展不相適應。電子商務的高效運作必然要求有一個高度結構化、協同合作的企業組織,對企業的組織結構、操作流程、系統優化和管理模式都有較高的要求。然而,煤炭企業作為傳統工業過去的管理模式造成的各組織機構重疊,職能界定不清晰等弊端都嚴重阻礙了電子商務有效開展。部分企業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將電子商務流于形式,帶有明顯的技術色彩,認為搭建好電子商務平臺、引進先進技術,電子商務就能有效運作。事實上,搭建好技術平臺僅僅是電子商務的一部分,如果企業不能將業務流程和信息系統有機結合,僵化的業務流程根本無法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2)企業信息化程度低,技術水平不高。目前,我國煤炭企業信息化建設較為落后,跟不上電子商務的發展步伐,這嚴重阻礙了電子商務的推廣和應用。相關系統建設不完善,硬件和軟件匹配不良。企業受傳統觀念影響,很容易僅僅關注“看得見”的硬件建設,而忽視了無形的信息化建設。電子商務的技術問題主要指網絡的穩定性、可靠性和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煤炭交易多為大宗貨物的交易,交易額巨大,因此對技術和安全的要求更高。電子商務需要有相應的金融服務和電子信息化的密切配合才能順利開展。有關專家和消費者普遍認為安全是電子商務發展的最大問題。我們在看到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潛力和機遇的同時,也應加強信息的安全性建設。(3)專業人才缺乏。目前我國電子商務領域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很多企業直接照搬國外經營管理模式,沒有充分結合中國現狀,致使電子商務的開展屢遭挫折。先進技術和營銷模式只能給我們提供技術層面的支持,最終還是要立足于人的操作,人才的競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三、電子商務市場營銷戰略的選擇
(1)煤炭貿易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把最先進的技術和傳統商業模式結合起來,采用“網上,網下”同時進行的運作方式。由于煤炭行業的特性,目前很難做到貨到付款或者款到發貨。不論是傳統的商務模式還是時下的電子商務模式,都很難保障支付手段的安全性。故現在很多企業都采用B2B的電子商務模式,可以選擇信譽度較高、有實力的第三方做中間擔保,降低交易中的風險,保障交易雙方的利益。(2)煤炭企業必須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效益驅動,逐步推廣”的方針,制定電子商務系統總體規劃。一般認為,電子商務的應用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擴展,電子商務的實施依賴于管理信息系統。如果企業不能及時傳遞客戶、商品、庫存量、流通等方面的信息,就會造成貿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在企業中必須完善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統,制定詳細的電子商務系統總體規劃。(3)營銷不僅僅是銷售,營銷的使命是獲得最大利潤,電子商務的營銷模式也不例外。市場不是一個靜止孤立的東西,消費者的需求存在無限可能性。企業生產必須立足市場,有的放矢,提高針對性,減少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營銷與企業管理重疊,如何將市場信息及時翻譯成各個部門能夠理解和執行的具體指令,保證高效的執行力,這是企業內部管理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營銷的執行力。煤炭企業需要融合電子商務系統、企業管理信息系統和基礎電子商務平臺,建立B2B應用模式,如客戶管理、商品信息、網上結算、網上支付、售后服務等,將電子商務模式有效地應用到營銷過程中,獲取最大利益。
電子商務作為新生事物,盡管仍有不足,但是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已經顯現。煤炭企業要審時度勢,把握機遇,突破傳統模式的束縛,開拓創新,積極穩妥的開展電子商務。煤炭企業要立足實際、大膽創新,推動企業在信息化進程中由“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發展。
參 考 文 獻
延續上周一的悲觀情緒,22日大盤低開低走,盤中空方三次對滬綜指3000點發動攻擊。早盤前段,在“石化雙雄”疊創新低的拖累下,滬綜指于9時50分左右第一次逼近3000點關口,報在3010點,快速下探引來的是快速反彈,早盤滬指一度將跌幅收窄至1.04%,但此后便逐波回調在早市結束時退守3022點。午盤伊始,空方通過個股普跌第二次叩響滬指3000點大門,但到3011點便淺嘗輒止,13時45分開始,伴隨著中國石油的再次下探創新低,金融類權重股也出現一波快速殺跌,滬指3000點順勢攻破,但其破位并未帶來恐慌性拋盤,金融股殺跌后立即吹響“上攻號角”,在以北京銀行等城商行為首的銀行股帶領下,滬指快速攀升最終翻紅小幅收漲。雖然22日滬深兩市個股漲跌比例基本持平,但跌停的非ST個股家數多達50只,明顯多于漲停個股家數,兩市跌幅5%以上的品種多達200多只。中國石化、中國太保、中國國航、萬科A、鞍鋼股份等權重股盤中紛紛創出本輪調整以來的新低,對市場人氣打擊較大。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147.79點,漲幅為0.99%,盤中創出調整新低2990.79點;深證成指報11174.77點,漲幅為0.73%,盤中將調整新低改寫為10586.36點;滬深300指數報3296.28點,漲幅為0.88%。兩市收紅個股在400只左右,下跌個股接近1000只,不計ST股共有17只個股漲停,12只個股跌停。同周一相比,兩市交投明顯萎縮,滬深共成交約892億元,其中滬市成交607.5億元。
金融股22日成為滬指打贏“3000點保衛戰”的主力軍。盤面顯示,午盤指數破位后兩市交投突然放量,以北京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為首的銀行類個股全線反彈,北京銀行直線飆漲牢牢封上漲停;南京銀行在持續大買單的介入下一度漲至9.64%;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交通銀行等個股紛紛急速攀升翻回紅盤。截至收盤,兩市在交易19只銀行類個股全線收紅,板塊指數以3.49%的漲幅站上紅榜榜首,券商股僅兩只個股收綠,太平洋、國金證券雙雙漲停。據統計,僅滬市金融股對指數貢獻點數就超過32個點,超過當日滬指上升總點數。
此外,近期經歷深跌的房地產板塊也在龍頭股萬科A和金地集團的帶動下走出反彈行情,鋼鐵、煤炭石油、電器、運輸物流等行業紛紛有所表現。
23日,由于美國股市近期大幅上揚,道指創3個月新高,進而為A股的反彈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環境,A股人氣有所恢復。上周三,A股市場低開后出人意料地一路高走,承接了22日尾盤急升之勢。上證綜指報收于3278點,漲幅達4.15%,深證成指高收5.45%。滬深個股再次呈現普漲態勢。兩市A股1382只股票上漲,僅25只股票下跌。成交較前日放大約30%,上海市場從上一交易日的607億升至886億元;深圳市場從289億元增加到354億元。
上周三,大盤藍籌全線上漲,招商銀行漲4.21%,中國石油盤中翻紅漲3.19%,但上周三個股普漲的勢態并沒有使市場形成明顯的熱點板塊,其中有色、煤炭、證券等板塊一直漲幅居前,化肥、農業、銀行、水泥、地產等也均強于大盤,受油價攀升影響,國內航油價格與國際倒掛的差價繼續拉大,加大了未來國內航油價格大幅上調的預期,航空類股票早盤疲軟下午隨大盤回升但依然跑輸指數,紡織、煤氣供水、電力等受制于負面因素的板塊也均落后于指數。
由于23日的大漲鞏固了股指的反彈勢頭,所以在3000點保衛戰中,A股暫時遠離了市場心理的危險區域。
23日晚,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下調印花稅的實質利好。受此消息刺激,前期超跌的市場出現了報復性反彈。兩市24日高開高走,上證綜指上漲304點,報收3583.03點,9.29%的漲幅也是7年來的最大漲幅。深成指更暴漲1130.60點,漲幅達9.59%。兩市超過1000家股票漲停。市場期待已久的印花稅調降政策出臺,使投資者信心迅速恢復,同時刺激了成交量的增長。24日滬市成交額達到1958.2億元,深市成交額達到754.9億元,兩市成交總額增幅超過100%。這也是1月中旬開始中期調整以來兩市成交額首次突破2500億元大關。
24日由國務院正式頒布的《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中,融資融券業務被正式列入券商業務中,并做了明確規定。由于上述條例將于6月1日實施,市場人士據此推斷,融資融券業務最快有望在6月推出。市場人士認為,此前有關券商的規定一般由證監會,但此次這一條例由國務院審議通過,表明決策層對證券公司和市場的重視。同日,《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也正式出臺。
在此之前,陜汽的這一脫胎換骨的轉型戰略已經經歷了理念灌輸和局部試點階段,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如果說之前的轉型解決的是統一思想和戰略著陸的話,那么接下來營銷的轉型無疑成為陜汽將服務型制造戰略進一步深化的重點。
在7月15日舉行的以“促轉型、強市場、謀發展”為主題的“陜汽重卡2013營銷轉型工作提升專題會”上,方紅衛又從“需求、銷售、轉型、平臺”四個方面對陜汽的戰略轉型進一步深化指出了方向:全心全意發掘客戶需求,通過創造價值來實現銷售,用轉型的理念來滿足客戶,深層次地理解如何搭建更高的平臺實現多方的共贏。這實際上也為陜汽重卡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間的發展定下了基調。
據了解,本次年會陜汽重卡除了攜新M3000,國IV、國V產品高調亮相外、更是以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解決方案、繼續深化的營銷模式全面轉型,也使得陜汽的轉型戰略看得見摸得著。
《汽車觀察》雜志認為,隨著這一戰略的進一步深化,陜汽也必將形成自己的發展模式和基因,并逐漸穩定成型,促進陜汽第四次創業的成功。
轉型使競爭力顯著提升
從陜汽近年來的市場表現和今年上半年的業績來看,在經過了三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之后,陜汽戰略轉型的功效開始顯現,陜汽已經在收獲創新的力量。其創新運用國際先進管理方法深化推進服務型制造轉型戰略,以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客戶經營全過程為依托,挖掘需求,創造價值,積極探索新型商業模式及整體解決方案,這一系列措施正讓陜汽的綜合競爭力得到提升。
據陜重汽銷售公司總經理周銀朝介紹,今年上半年,陜汽重卡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惡劣的行業環境,依然取得不俗的成績。1~6月份重卡銷售突破5.3萬輛,同比增長3.7%,自卸車銷量行業第一、專用車增長率行業第一,M3000銷售突破6000輛,天然氣重卡銷售突破7000輛,上半年超越2012年全年銷量,繼續領跑市場,天行健產品、融資租賃等后市場業務能力更是取得全新突破。
根據陜汽集團公司總經理、陜重汽常務副總經理袁宏明的介紹,在管理方面,陜汽實施了以戰略目標為導向的卓越績效管理體系,以項目制優化公司資產結構,解決了系統管理問題;在產品開發方面,大幅提升了市場響應速度,做到了研發、生產與銷售部門的快速銜接,進一步加強了HX、新M3000、國IV等重點產品品質控制力度;在生產方面,正式運行計劃生產信息化平臺,通過MES、SCM、WMS的集成,大幅提高生產計劃管理和生產組織應變能力,有效縮短了生產周期;在新能源方面,形成了自主設計平臺,不斷開發和推廣新技術、在雙燃料、HPDI等方面取得較大突破,尤其是在天然氣車全面運輸整體解決方案、煤炭運輸新商業模式等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業績,以及天行健、融資租賃等后市場業務能力的穩步提升,使得陜汽綜合實力再次提升,牢固了陜汽在重卡行業的領先優勢。
“綜合實力的提升是基礎,營銷轉型是陜汽轉型、戰略落地及利潤輸出的排頭兵,在推動營銷轉型,擴大渠道轉型,把轉型的紅利、戰略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的企業營銷動力,打造新的企業盈利模式和轉型之路,實現了陜汽市場業績的逆勢上揚。”袁宏明說。
轉型讓產品創新搶得先機
2004年7月1日,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國II排放標準,以“品質成就未來”為理念的陜汽以品質被人們所辨識,2008年7月1日全國范圍內開始實施國Ⅲ排放標準,陜汽又在技術路線新方向上占得先機。目前,國IV排放標準逐步全面實施,陜汽各項準備提前到位。此次營銷專題會,陜汽展示了多款國IV和國V重卡,意味著陜汽在重型商用汽車國IV技術上取得了新進展、實現了新突破,也標志著陜汽已經掌握了國IV、國V重卡的關鍵技術,成為目前國內擁有成熟國IV、國V重卡技術的企業,中國重卡實現了與國際現行標準的正式接軌。
值得一提的是,陜汽展示的新M3000重卡,具有舒適、節能、品質、智能、服務五大價值,駕駛室外觀歐洲風尚設計,美觀和簡潔,駕駛室內飾人機工程學杰作,駕駛室密封性好;整車采用歐洲輕量化設計,自重更輕,燃料成本低,真正實現多拉快跑,天行健車聯網服務系統,依托智雅版BD終端(全面兼容北斗導航)、管理網站和呼叫中心,符合國家標準,提供眾多智能化運營綜合解決方案,陜汽新M3000重卡開創物流運輸新標桿。
此外,2013年上半年國內重卡市場穩步增長,陜汽取得了遠高于行業整體水平的成績。陜汽天然氣重卡的市場表現是陜汽好于整個重卡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陜汽LNG重卡相對前兩年增長得很快,差不多增長了300%。今年上半年,陜汽天然氣重卡以7000余輛超越2012年全年總和的銷售業績,再次領跑天然氣重卡行業第一位,證明了陜汽十余年前戰略布局的前瞻性。
轉型讓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
制造業向服務型轉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中國制造業必須要經歷的一場革命。陜汽的戰略轉型,就是利用商業模式轉變帶來的經營內涵和外延的變化,立足為客戶創造價值,拓寬新的經營領域,在創造新的市場機遇中獲取更大的利潤。
正如陜汽控股董事長方紅衛所說:陜汽以服務型制造戰略為驅動,著力構建結構優化、產業融合、創新驅動、具有顯著服務特色和綜合競爭優勢的集群化發展體系,以制度和技術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轉型升級,因此,陜汽提出了“兩個關注”,即關注產品全生命周期,關注客戶經營全過程。
本次營銷專題會上,特邀美國密蘇里大學創業與創新研究所創辦所長、全球排名第一的創新管理學者宋熊熊教授,講解了客戶需求挖掘及渠道轉型方法。宋教授通過國內外轉型企業成功案例分析,介紹了商用車行業增值服務及新商業模式客戶需求挖掘與創造市場的意義。同時還邀請了蘭州永信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和鹽城市時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兩家經銷商分享廠商合作、開拓市場以及營銷轉型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