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園林景觀道路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園林;景觀;道路設計;布局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風景園林設計規劃逐步涉及到人們正常的生活之中,成為人們日常休閑、鍛煉的主要場地區域,得到廣大民眾的重視。道路設計能夠對風景園林的結構以及觀賞特性方面做到相互匹配協調,即體現了自身的功能性,同時也兼顧了園林設計整體的美感。
一、園林道路類型
(一)變態路[是正確的]。園林道路的建設要符合其周圍園林景觀的需求,因此根據需求將變態路分為磴道、休息島、步石、踏級、磷和汀步等種類,依環境而建,達到與環境的融合。
(二)游息小路。游息小路,顧名思義,它是一種供游客娛樂和休息的小路,
輔助游客通往園林更細致的地方。一般雙人行走的距離是1.2-1.5m,單人的則為0.6-1 m,對于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疏林、山上、水邊等地方設置的小路,是根據地勢蜿蜒、曲折等特點進行自然發揮設計。
(三)主園路。在園林風景區的觀光中,主園路是大部分游客必走的道路,甚至有時需要一些小型車輛的通行。因此,一般主園路寬度建設在4-6m即可滿足人們需求,也不容易造成人流擁堵。這些主要道路旁一般都有很好的綠化帶進行填充。
(四)次園路。次園路在園林景區內起輔助作用,主要是對主要道路的補充,對景區與建筑有著連接作用,次園路的寬度設計一般在2-4m之間即可。
二、園林道路的功能
(一)組織空間,引導游覽。在園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園分隔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景區,同時又通過道路把各個景區聯系成一個整體。
(二)組織交通。園路的布置不僅僅要滿足游人的集散、疏導還要滿足園林綠化、建筑維修、養護、管理等工作,同時要完成對安全、防火、公共電話、公共餐廳、小賣部等園務工作的運輸任務。
(三)構成園景。園路優美的曲線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可以與周圍山、水、建筑、花草、樹木、石景等景物緊密結合,不僅是“因景設路”,而是“因路保景”,使得園路可行可游、行游統一。
三、園路的設計原則
(一)園路的布局
(1)平而成形布局。風景園林的道路系統不同于般的城市道路系統,它具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點。自然式園林綠地常見的園路系統布局形式多為套環式、帶狀式和樹枝式三種在自然式園林綠地中,園路多體現為迂回曲折,流暢自然的曲線形,中國古典園林主要表現的是峰回路轉,曲折迂回,步移景異。
(2)立而成形布局。園路也可以根據功能需要收放寬度尺寸,采用變斷面的形式進行立面上的布局寬窄相間,曲直相濟,反倒使園路多變,生動起來,做到
路上休閑、停留和人行,運動相結合,各得其所。
(二)園路在園林中的尺度與密度
園路的尺度、分布密度,應該是人流密度,客觀、合理的反映“路是走出來的”,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人多的地方尺度和密度應該大些;休閑散步區域相反要小些,達不到這個要求,綠地就極易損壞。
(三)園路與山石
在園林中,經常在園林兩側布置山石,組成夾景構成景色,要有一種幽靜的氛圍。在園路的交又路口,轉彎處也常設置假山,從而疏導交通,同時起到美觀的作用。
(四)園路與水體
中國園林常常以水面為中心,則主干道環繞水面,聯系各景區,是較理想的處理手法。當主路臨水布置時,路不應始終與水面平行,這樣會因缺少變化而顯得平淡乏味。較好的設計是根據地形的起伏、周圍的景色和功能景區,使主路和水面若即若離,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橋,堤或汀步相接。
(五)園路與種植
最好的綠化效果,應該是林蔭夾道在郊區大面積綠化,行道樹可與兩旁綠化種植相結合在起,自由進出、靈活種植實現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們所說的夾景。在一定距離在局部稍作濃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點使人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村”的意境。
(六)園路路口規劃
園路路口的規劃是園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規則式園路系統和自然式園路系統的相互比較情況看來,自然式園路系統中則以三岔路口為主,而在規則式園路系統中則以十字路口比較多,但從加強尋游性來考慮,路口設置應以三岔路口為主。
(七)園路的多樣性
園林道路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人流集聚的地方或在庭院內,路可以轉化為場地;在林地或草坪中,路可以轉化為步石或體息島;遇到建筑,路可以轉化為“廊”;遇山地,路可以轉化為盤山道、石級、巖洞;遇水,路可以轉化為橋、堤、汀步等。路又可以以它豐富的體態和情趣來裝點園林,使園林因路而引人入勝。
(八)園路的結構設計
(1)面層。路面最上的層。它直接承受人流,車輛的荷載和風向、寒暑等氣候作用的影響。因此要求堅固、平穩、耐磨,有一定的粗糙度,少灰土、便于清掃。
(2)結合層。采用塊料鋪筑面層時在面層和基層之間的一層,用于結合、找平、排水。
(3)基層。在路基之上。它一方面承受由面層傳下來的荷載,一方面把荷載傳給路基。因此,要有一定的強度,一般用碎(礫)石、灰土或各種礦物廢棄物等筑成。
(4)路基。路面的基礎。它為園路提供個平整的基面,承受路面傳下來的荷載,并保證路面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如果土基的穩定度不良,應采取措施,以保證路面的使用壽命。此外,要根據需要,做好道牙、向水井、明溝、臺階、礓嚓、種植池等附屬工程的設計工作。
四、園路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現代的園林設計過程中,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個人設計色彩,無法切實做到以地域為基本展開設計,諸多非專業設計人員就景觀園林的設計建設干預過重,導致道路設計缺乏變化,要么是無新穎的創意使之過于平淡,要么既是太過
強調景觀園林道路的個性化,產生“三步一彎、四步一曲”的設計情況。
(二)園林道路設計極易產生回頭、斷頭的情況。通常園林道路規劃布局存在著自然形式、規則形式、混合形式三類設計布局形式,在沒有相對明顯的終點標志物體出現時,需要盡可能的避免產生斷頭路和回頭路的情況,這主要是為了道路規劃的美觀與實用性而考慮的,但是目前來看在設計師設計的過程中,這類情況的存在極為普遍。
(三)園路的數量設置欠缺合理。園路是為了滿足最大游客容量需求而展開的,所以對其設計也需統籌景觀園林實際面積進行設計,若面積小,道路多,會使得景觀觀賞性降低,景觀多處分割而產生凌亂感。若景觀面積大,道路設置少,那么便無法就園林景觀觀賞性有效體現,導致很多細致的景觀事物難以切實體現在游客需求。諸如某景觀園路交叉口設計,因為其夾角設置相對較小,從而導致轉彎的半徑不夠合理,如此一來即很容易產生人們走捷徑的情況,出現草坪踐踏,綠化破壞。
結語
園路是組織和引導游人觀賞景物的空間,是把建筑、水體、山石、植物等造園要素組合在一起展現給游人觀賞的平臺。在給園林道路設計足夠重視,合理運用各種藝術手法的同時,也要把園路與園林景觀更加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注重園路的生態效應,達到功能性、藝術性和生態性的完美結合,實現空間景觀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城市;園林景觀;綠地設計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風景園林設計規劃逐步涉及到人們正常的生活之中,成為人們日常休閑、鍛煉的主要場地區域,得到廣大民眾的重視。道路設計能夠對風景園林的結構以及觀賞特性方面做到相互匹配協調,即體現了自身的功能性,同時也兼顧了園林設計整體的美感。
一、園林景觀概述
園林藝術作為我國重要的藝術文化遺產,被稱之為“世界園林之母”。中國園林藝術之所以有這樣高的藝術成就具有多方面的特點。從藝術設計方面看,中國古典園林設計藝術風格獨特,具有詩畫性特點。在設計中更加講究“天人合一”。這種藝術思路主要是對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的一種重要體現。園林藝術設計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與人類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園林表現出不同的藝術特色與表現范圍。同樣,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化進程加快,園林文化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需要迎合新的需要。
二、園林道路類型
1、變態路[是正確的]。園林道路的建設要符合其周圍園林景觀的需求,因此根據需求將變態路分為磴道、休息島、步石、踏級、磷和汀步等種類,依環境而建,達到與環境的融合。
2、游息小路。游息小路,顧名思義,它是一種供游客娛樂和休息的小路,輔助游客通往園林更細致的地方。一般雙人行走的距離是1.2-1.5m,單人的則為0.6-1m,對于一些特殊的地方,比如疏林、山上、水邊等地方設置的小路,是根據地勢蜿蜒、曲折等特點進行自然發揮設計。
3、主園路。在園林風景區的觀光中,主園路是大部分游客必走的道路,甚至有時需要一些小型車輛的通行。因此,一般主園路寬度建設在4-6m即可滿足人們需求,也不容易造成人流擁堵。這些主要道路旁一般都有很好的綠化帶進行填充。
4、次園路。次園路在園林景區內起輔助作用,主要是對主要道路的補充,對景區與建筑有著連接作用,次園路的寬度設計一般在2-4m之間即可。
三、園林道路的功能
1、組織空間,引導游覽。在園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園分隔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景區,同時又通過道路把各個景區聯系成一個整體。
2、組織交通。園路的布置不僅僅要滿足游人的集散、疏導還要滿足園林綠化、建筑維修、養護、管理等工作,同時要完成對安全、防火、公共電話、公共餐廳、小賣部等園務工作的運輸任務。
3、構成園景。園路優美的曲線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可以與周圍山、水、建筑、花草、樹木、石景等景物緊密結合,不僅是“因景設路”,而是“因路保景”,使得園路可行可游、行游統一。
四、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綠地設計
一般情況下,城市園林景觀設計內容包含多種因素,但是基本構成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如:山、水、建筑及植被。城市道路以及廣場設計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基礎布局內容,通過進行綠地設計能將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并融入到整個城市化園林藝術體系當中來。使得道路及廣場設計不僅具有觀賞性還更加具有生態意義。城市化過程中園林景觀道路綠地設計內容
1、城市園林景觀中的道路綠地設計
城市道路綠化主要反應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精神文明程度及面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這個城市的整治、經濟、文化水平,更是城市園林景觀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道路綠地建設能夠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從整體上促進城市面貌發展。維護城市居民生活環境與社會生活環境。甚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交通情況。促進城市快速良性發展。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倡導共建國家園林式城市,促進城市環境改善,為居民創造屬于更加健康的生活環境為主要任務,使居民生活的舒心、放心。加強綠地道路建設就是對這項任務的真正踐行。當然,城市園林景觀藝術設計中的綠地設計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該設計的科學合理。并且符合城市未來發展的需要,與城市規劃建設之間形成相互作用的目的。道路綠地設計中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對道路本身的功能性、行車交通要求以及空間情況、地形情況等因素進行考慮。因此,設計應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1.1 道路綠地設計表現景觀特色
道路綠地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工程表現就是對城市園林景觀的體現。因此,在進行道路綠地圓領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在符合城市整體規劃發展需要的前提下,應當成分結合當地的實際地域環境情況,發展特色綠地景觀設計。尤其重視對道路兩側綠地的設計。
1.2 道路綠地的功能發揮防護功能和生態功能。道路綠地可以改善道路及其附近的小氣候具有生態防護功能,降溫遮蔭,防塵減噪,這是其它城市硬件無法取代的。
1.3 道路綠地與交通相協調。道路綠的設計務必要和道路交通相協調,不能阻擋駕駛員視線,也不能阻擋交通指示牌,不能影響整個交通系統的運行。
1.4 植物的選擇要符合當地的氣候條件。植物的選擇符合當地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切忌盲目追新,方才有利于綠地效果的保持。提倡以喬木為主,與灌木、地被植物、人工置于相搭配,形成多層次的道路綠地景觀。
2、城市園林景觀中的廣場綠地設計
城市園林景觀中的廣場綠地設計從其內容上看主要是指對城市的公共活動空間的綠化。其中主要包括公共環境當中的建筑物、街道以及綠地等。城市廣場也被譽為“城市起居室”。近些年,我國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為城市廣場的開發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城市廣場逐漸發展起來,成為一個城市當中十分重要的標志。城市廣場代表著城市的文明形象,更加具備多種多樣的功能。發展城市廣場綠地,具有重要意義。廣場綠地不僅是廣場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充分展現廣場形象的外在部分。
2.1 紀念性廣場,紀念性廣場總是在廣場的中心位置布置比較突出主題紀念建筑,并以此作為廣場的標志物,廣場的綠化也要與整個廣場的紀念氣氛相協調。
2.2 集會性廣場。這一類廣場一般出現在城市的中心區域,成為城市的象征。由于廣場性質的要求,廣場綠地設計一般多為水泥、石材鋪設,而不配備大量的植被,僅在節日或大的慶典時,布置大量的草坪和盆景,以此烘托節日或慶典的歡樂氣氛。
2.3 交通性廣場。比如站前廣場、道路交通廣場,它們的作用是連接交通樞紐,人流集散,承擔著組織和管理交通的作用。雖然和其它廣場一樣,交通性廣場也具備一定的觀賞作用,但是其綠地設計首先要考慮到城市交通網的安全性,滿足人流、車流的集散要求。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城市化過程中人們在多種需要的基礎上形成了園林景觀設計,這是人類生產生活實踐的重要產物。城市化過程中相關規劃設計人員在進行這項活動過程中,主要應當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多種因素融入城市景觀設計內容當中來。充分發揮城市景觀的觀賞性、功能性和文化意蘊的發揮。本文則主要將城市化過程中的園林景觀以及道路廣場中的綠地設計作為主要論述的對象,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的探索,尋找到更加能夠滿足城市園林設計的思路。
參考文獻
[1]任濤,城市園林景觀中道路與廣場的綠地設計研究[M].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02):152.
[2]苗力.淺談城市道路綠地規劃設計[J].中國房地產業(理論版),2012(02):134.
關鍵詞:城市道路;動態園林景觀;設計要點
1動態園林景觀設計特點
動態園林景觀不同于靜止的園林景觀,靜止的園林景觀是以公園景觀為代表的靜態物體。但動態園林景觀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點就是其具有相對性,道路兩旁的景觀靜止不動,但道路上行使的車輛和人員卻運動著,參考系的不同給與了運動者對于靜態園林景觀不一樣的享受美感。
2動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原則
2.1動態美學
通過陀螺在靜置和旋轉不同狀態下觀看效果的對比試驗,很好地詮釋了有關動態美學的原理。影響動態美學呈現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運動者的運動速率,既包括速度也包括方向2方面,這是由于速率直接關系到對于靜態景觀的視覺變化速度。因此,在進行動態園林景觀設計時,一定要考慮到本路段的平均車速和實際行駛方向等問題。
2.2安全導向
動態園林景觀的設計,要遵循不妨礙正常行駛的重要原則,要時刻考慮正確的安全導向,以人為本。道路兩旁的園林景觀可以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正確導向,有效減弱汽車眩光,降低司機的駕駛疲勞度等,創建舒適宜人的行車與人行的道路環境,體現人文關懷。
2.3因地制宜
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因地制宜的原則,多利用本地的樹種進行栽植。
3動態園林景觀設計趨勢
3.1植物選擇多樣化,推動可持續發展
動態園林景觀的建設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生態效益更為主要。因此,正確的植物樹種選擇很關鍵,要遵循多樣化和時效化特點。眾所周知,喬木的日常維護和種植都很簡單,對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但對于中小型喬木來說,要少修剪、少移植、揚長避短地發揮其生理優勢。植物選擇多樣化可發揚其茂盛的生長效果,又可降低遠期的養護成本打造節約型社會。
3.2設計與環境相適應,最大程度促進生態效益
動態園林景觀的設計,不但要以美的顯示為目的,同時還要充分考慮適應與融合當地自然環境。生態景觀的設置,要選擇多種植被來進行構建,要以此形成混合的植物空間結構。不同形狀、不同花色、不同造型的樹種都是進行全面美化的參與者,通過此起彼伏、高低錯落、疏密相間等方式來突出城市的生態與景觀效益。
4需要注意的設計誤區
4.1重視生態效益忽略經濟效益
動態園林景觀的設計要充分發揮生態效益,但不意味著要不惜消耗巨大的經濟效益。城市生態效益的發展要依靠植被等自然資源的完善,要充分符合當地的自然條件,不要為了生態而毀壞生態。
4.2美感不等同于生態
在設計領域普遍存在著美感勝于一切的觀念,在于平面、產品的設計環節正確,但在實際的動態園林景觀設計上卻存在缺陷。動態園林景觀的設計是為了給城市增添美感,但要建立在保障生態環境的基礎上。
5動態園林景觀設計方法
5.1景觀分段
景觀分段是為了更好地從宏觀上對長距離的景觀進行分界,按照實際的地理環境對景觀進行段落式的劃分。各個路段上的景觀配置要遵循整體的設計主基調,雖然每段具有不同的特點,但整體上要具有一定的景觀連續性。
5.2景觀定位
5.2.1城市景觀大道:城市景觀大道的車速大致為<60km/h,是城市動態園林景觀的設計重點。一般來說,城市景觀大道在設計過程中,要選擇觀賞性較高、大小相對適宜的植物,園林喬灌草立體結合及垂直綠化的有機配置設,體現一個城市的園林風貌與景觀特色。
5.2.2城市快速道:城市快速道的車速大致為80km/h。在設計環節與上文提到的城市景觀大道存在很大的差異,城市快速道的設計前提應該是正確的導向作用,而不是觀賞性,植物配置強調大尺度的變化,使其有一個長期穩定的綠化效果,形成一種整體的景觀基調。5.2.3一般道路:道路在城市中處于次干道的地位,設計時速不高,除非特殊要求,觀景要求一般不高,因此園林設計應滿足安全與生態的要求。
6結語
通過上述內容簡要敘述了動態園林景觀設計特點、動態園林景觀的設計原則、當前盛行的動態園林景觀設計趨勢以及動態園林景觀設計方法,希望通過本論文能進一步的推動動態園林景觀的設計發展。
作者:閆雪峰 單位: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張 鈺 馬 麗
(浙江省嘉興市園林設計研究院)
[摘 要]城市道路園林景觀是城市道路規劃中道路方面重點強調交通功能外,另外關注的一個重點,它要求路面設計以及周圍的環境景觀能夠融入自然景
觀中,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高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文章主要分析了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及植物的配置這兩方面的問題。本文主要對城市道路園林景觀的功能,
園林道路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的手法及城市道路園林景觀植物配置等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園林道路 景觀設計 植物
一、城市道路園林景觀的功能
1、道路園林綠化是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道路園林景觀是決定了整個城市景觀的框架,它就像是城市景觀的血
管,在城市的交通、生活、購物、交往等都離不開城市街道景觀。換而言之,城市
道路園林景觀就是城市景觀的核心所在。
2、城市道路園林景觀展現著城市街道歷史底蘊
城市的街道格局是一個城市特色的重要反映。每個城市由于其發展歷程及
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其街道格局往往也都各具特色。而它們往往反映了該城
市的歷史發展過程,記載下了某些重要的歷史故事。城市道路園林景觀則與其
密切相關,形成了獨有的城市文化特色。
3.城市道路園林景觀展現著城市的形象
人們對街道的感知最主要的往往不在路面本身,而是街道兩側的建筑形
象.園林景觀等等。所以城市道路園林景觀往往影響著整個街道的形象,而街道
的形象又影響著整個城市的形象。獨具特色的城市道路園林綠化設施,街道綠
化帶上人或漫步,或駐足聊天。這些情景往往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園林道路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1、多數城市道路綠地景觀設計都忽略了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存在著人性
化道路景觀空間不足的問題。在城市園林道路景觀設計規劃的過程中,通常是
只關注景觀效應,卻不顧居民的感受。此外,堅持以人為本才是城市園林道路景
觀的設計根本。
2、缺乏系統性,協調性。城市道路景觀的規劃設計中由于受到歷史、文化、
經濟、政策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在實際施工中很容易出現不能和城市規劃與設
計、建筑設計等統一協調的現象,導致缺乏統一而又有序的道路景觀群落,導致
整個道路景觀缺乏系統性。
3、功能設施還不夠健全,環境質量度明顯是不合格的狀態。在道路規劃和
設計過程中,一味的注重交通功能,而忽略了道路兩側各種公共設施的設計和
完善,建設道路綠化系統也不健全。沿街建筑形式雜亂無章,墻上廣告隨意亂貼
等等,城市道路環境“重車不重人”,交通繁忙路段缺乏停車點,以致停車擠占人
行道等。
4、綠化帶數量不足。由于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城市擴建速度劇增,交通壓力
驟增,原有的接到擴建困難巨大,因此,對道路綠地進行拓寬,改造,進行綠化的
范圍十分有限。而且在綠化上也存在綠化設計方法簡單,綠化樹種單調,生物多
樣性不足,趨同性比較嚴重。
三、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的手法
1 、自然式手法
城市道路園林景觀的類型比較豐富,為了營造良好的景觀和遮陰效果,一
般在路側較寬的綠化帶常使用自然群落式。也就是在靠近人行道邊緣等距種植
行道樹, 從人行道至道路邊界可以采用草皮、花灌木、小喬木、背景樹進行自
然過渡,具有園林植物層次豐富、種植密度大、郁閉度高、隔離效果明顯著等特
點。在道路綠化地較為寬闊的區域,配置園林植物時就可以不必墨守成規了,多
數是在規范框架中尋求行的搭配,使其更具有生態效益。
2 、規則式的手法
為了強調道路整潔以及大氣的視覺效果,可以對城市的主干道或迎賓大道
中央分車綠帶及花壇景觀等采用規則式的手法,或在較寬的中央分車綠帶交替
列植喬木和灌木球,下層設計地被植物或重復整齊式的模紋花壇,這會使人感
到節奏感強、色彩明朗、視線通透、層次分明。而人行道綠帶多是以以等距、單
穴、單株、兩列等方式定植,樹種多選用冠大蔭濃的鄉土樹種以及選用經長期馴
化的并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的外來喬木樹種,其下種植灌木綠籬及地被植物。
3 、多層次綜合手法
一般來說,主干道上大部分快慢分車綠帶跨度較大,快慢分車綠帶跨度較
大,建設已經從抽象的植物色塊逐步走向植物生態群落營造。因此,為了能夠充
分地發揮出道路綠化的生態效益,利用有限的空間進行綠化,市內其他主干道
兩側綠化帶多采用速生樹種和慢生樹種相結合。另外,在較寬的人行道綠帶上
要盡量做到層次豐富,遵循著以下原則:上層高大喬木有效的為行人遮陰,中層
的開花小喬木和常綠的修整綠籬有效的吸附,阻滯汽車尾氣和道路的塵埃,并
減少行人隨意穿越馬路的情況,較好的達到功能與景觀兼顧的效果。
四、城市道路園林景觀植物配置
1 、喬木的選擇
喬木在道路綠化中,主要作為行道樹,主要作用是夏季可以為行人遮蔭、美
化街景,所以在選擇品種時就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
高,最好葉秋季變色,冬季可觀樹形、賞枝干;樹木發芽早、落葉晚,適合本地區
正常生長,晚秋落葉期在短時間內樹葉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掃;生命力強健,
病蟲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費用低;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支點足夠高,主枝伸張,
角度與地面不小于3O度,葉片緊密,有濃蔭;有一定的耐污染,抗煙塵的能力。
2 、灌木的選擇
由于灌木可以更多的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車行道的邊緣與建筑紅
線之間的綠化帶),可以遮擋視線、減弱噪聲,因此,在選擇時要必須要用枝葉豐
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的,從而防止出現因萌孽枝過長而妨礙交通;
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
高矮;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塵和路面輻射。應用較多的有大葉黃楊、金葉
女貞、紫葉小檗、紫薇、丁香、月季、紫荊、連翹等。
3 、地被植物的選擇
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存在明顯的差異,在北方多數城市會選擇冷季型草坪作
為地被植物,并根據氣候、溫度、濕度、土壤等條件選擇適宜的草坪草種是至關
重要的。
4 、草本花卉的選擇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為主,與喬灌草巧妙搭配,進行合理的配置。在配
置時要注意:只在重點部位用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來點綴,不宜過多使用。
總之,不同的路段情況,植物的選擇和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應該根據道
路的性質,結合實際的功能全面考慮,注重喬木、灌木、地被植物的高低層次,對
斜坡和護坡處理上注重垂直綠化設計,創造了出一個舒適、優美的城市道路空
間環境。
參考文獻
[1] 馬紹元《植物配置在城市道路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分析與應用》[J],《廣
東建材》2009年07期.
[2] 曹娟《城市道路景觀生態綠化設計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12年20
期.
【關鍵詞】園林風景規劃;園林道路設計;功能;類型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第三產業中的旅游業發展也及其迅速,特別是園林風景區的發展。園林風景區是人們日常生活休閑和運動的主要場所,
一、園林道路類型
1.變態路 園林根據周圍建筑的需要設計成變態路,分別有磴道、休息島、步石、踏級等種類,這樣的設計能使園林道路與周圍的環境巧妙的融合起來。
2.游憩小路 游憩小路主要的功能是供游客娛樂和休息而設計的小路,并且能幫助游客通往園林更幽靜的地方。這種小路較窄,通常設置在疏林山上、水邊等地方。
3.主要園林道路設計 主要園林道路是指游客經常行走的道路,并且是允許小型車輛通行的道路,因此園林的主干道一般建設的寬度為4-6m左右,采用這個寬度建設的道路不容易造成人流擁堵等現場發生,并且在道路的兩旁通常有綠化帶。
4.次要園林道路設計 次要園林道路主要是為了補充主要道路而修建的,是對主要道路的一種補充,它能將景區和周圍的建筑連接起來,通常寬度較主干道要稍微小一點。
二、園林道路設計原則
1.道路設計的靈活性 園林道路設計必須遵循布局的靈活性。設計的過程中要以園林景觀的走向為主要設計方向,大多是的園林道路呈現的是環形或中心放射性,這樣的設計能較好的避免主次道路的斷連,還能利用園林道路聯通園林風景區和周圍的建筑物,方便游客觀賞園林。
2.道路設計的實用性 園林道路鋪設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方便游客能較好的欣賞到園林的風景,因此園林道路設計必須以人為本,具有實用性。園林道路的設計中需要考慮較多的人性化因素,使人性化的建設融入到園林道路設計中,并且要美觀大方。
3.因地制宜原則 每個地方園林的風格不一樣,大多數是和當地的地域文化特點有關的,因此在設計園林道路時也要符合當地的地域文化背景,這樣才能將道路設計的與周圍的景色融為一體,更具有觀賞性。
三、園林道路的功能和特點
1.組織交通功能 游客是通過園林道路對園林進行觀賞的,因此園林道路對游客疏導和集散的作用,并且園林道路在建筑和基礎設施的維修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員就是通過園林道路對園林進行維修和護養等工作的。
2.劃分景區、引導游客功能 園林的設計通常是以主題內容呈現的,園林的每個部分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是具有相互聯系的。園林中的道路設計可以將園林景區中不同風格或不同特征景觀的園林進行區域性的劃分,使園林整體更具有層次性,保證園林建設的形神兼具。除此以外,園林道路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引導游客對園林進行觀賞,能使游客深切的感受到園林的魅力。
3.觀賞功能 園林景觀在設計中比較注重整體的美感和和諧性,園林各部分的緊密融合能提高園林的魅力,園林道路則可以展現出園林景觀的曲線美和整體協調性。作為園林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道路也是園林景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園林道路規劃布局研究
1.平面成型布局規劃 樹枝式、帶帶式和套環式是自然風景園林道路規劃布局設計的主要三種形式,這三種形式所形成的園林道路能很好的將園林的區域劃分清楚,方便行人和小型車輛通過,并且增添園林景觀。
2.立面成型布局規劃 立面成型布局的園林道路設計主要呈現出寬窄相接,直曲相繼的形式,這樣的布局能很好的將游客引入到園林的身處,使游客親身的體驗到園林的魅力,同時這樣道路設計將游客游覽過程與運動休閑巧妙的結合在一起。
3.交叉路口布局規劃 斜交方式的道路設計適合小型的道路,但是交叉點需要保證一定的距離,并且交叉的角度要適中,否則或影響到設計的整體美觀性。園林道路中如果是呈現丁字形的交叉路口,則在路邊需要添加一些相應的裝飾物,并且需要在路口設計標示牌。
五、園林道路規劃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1.不能因地制宜 在園林道路設計中存在許多的干擾因素,這些因素的有的來自以外界環境,有的來自于非專業人士的建議,有的來自于周圍的建筑環境,因此園林道路設計中通常存在著明顯的個人色彩,無法達到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導致設計出來的道路呈現出類型單一、過于模式化等現象,無法達到設計的標準要求。
2.園林道路出現斷頭、回頭現象 園林道路設計中由于種種原因可能會造成道路的斷頭或回頭現象,這樣不僅印象園林景觀的整體美觀,還會造成園林的格局混亂。因此在設計中要注意避免出現道路的斷頭和回頭現象。
3.園林道路數量不合理 通常情況下,園林道路的數量和園林景觀的面積是有密切關系的,園林面積較大,但是道路的數量較小會導致園林道路功能無法發揮出來,游客在觀賞園林的時候也不能深入到園林的內部,造成資源的浪費,而園林面積較小,但是園林道路較多則會打破原有的園林設計局面,破壞園林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并且一旦游客增多會造成游客的擁堵。
4.園林的交叉口設計不合理 園林景觀道路中經常會存在交叉口,道路交叉口設計不合理則會導致轉彎半徑不夠,人們通常會選擇其他的捷徑穿過已有的綠化帶,造成草坪或綠化帶的破壞,這樣不僅影響的園林的美觀和整體性,也會對園林造成一定的傷害。
六、結束語
風景園林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景觀,它能為人們提供休閑和娛樂的場所,同時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是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道路作為風景園林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和規劃中要考慮各個方面的綜合因素,設計出的道路不僅能滿足人們對園林本身的需求,同時還能與園林融為一體,更具有協調性和美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