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血壓疾病預防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通過調查分析,精神刺激和不良的習慣是導致高血壓病的主要原因,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健康教育以及用藥指導等可對治療起到積極的作用[1]。通過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合理的服藥指導,保持心理平衡。能夠有效地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降低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和嚴重后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命質量。
【關鍵詞】高血壓 健康宣教 疾病預防 心理護理
據報道,中國成年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18.8%,即全國約有1.6億高血壓患者,每5個人就有1人患高血壓。高血壓已成為中國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中國的第一大病。目前,全球高血壓患者已達10億,居世界衛生組織預測至2020年,非傳染性疾病將占我國死亡病例的79%,其中以心腦血管居首位。雖然現有的降壓藥已能使90%以上的高血壓病人血壓降至正常,但高血壓的控制程度并不理想。血壓得不到有效控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高血壓病的控制率較低。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從高血壓危險人群(非一般人群)的抽樣調查結果看,35-40歲年齡組是高血壓發病較多的人群。在2007年的醫院門診人群高血壓抽樣調查報告顯示,在新出現的高血壓病例中,35-44歲年齡組占63%,高于其他年齡組;在高血壓知曉率上,35-44歲年齡組有1/3的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病,并且這個年齡組只有48%的人進行了抗高血壓治療,而規律服藥率只有26%;血壓控制治療率僅有38%;人群控制率最低位18%。
2 預防
2.1 高血壓病的預防 首先積極開展高血壓病的健康宣傳工作,使患者獲得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讓其對自身疾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發現高血壓病時應定期復查,經常檢測血壓,正確認識各種治療的重要意義,自覺的堅持和定期復查。對文化水平低得病人進行健康宣教時,把醫學術語改為通俗易懂的語言與病人交流,使病人盡快理解并掌握教育知識。
2.1.1 用藥指導 人群中心血管病、腦血管病、腎疾病流行率愈高,則高血壓病的重要性就愈大。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就醫觀念也隨之發生了改變,他們在得到疾病診治的同時,更希望獲得與其相關知識的指導[2]。教育病人服藥劑量必須遵醫囑執行,不可隨意增減藥量或突然撤換藥物;教會病人或家屬定時測量血壓并記錄,定期門診復查。若血壓控制不滿意或有心動過緩等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嚴格指導、督促患者堅持用藥,讓患者了解藥物的名稱、用藥時間、注意事項及毒副作用等。
2.1.2 飲食指導 教育其要適度運動、控制體重、生活規律、戒煙限酒、心情愉快,改變其不合理膳食習慣,進食低鹽、低脂、高維生素飲食,并適當補充鈣、鉀、優質蛋白。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致病原因很復雜,與高鹽、高脂飲食、肥胖、缺乏運動、嗜煙酒、精神緊張等多種因素有關。研究結果表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做到合理營養、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健康(即健康的四大基石)可減少55%的高血壓發病,有75%的高血壓病及其引發的并發癥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
2.1.3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是健康知識和行為改變之間的橋梁,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手段,所以健康教育是高血壓預防工作的最佳途徑。
通過健康宣教的方式可明顯改善和降低高血壓病的發病率。
2.2 心理護理 大量研究證明,保持心理平衡、合理膳食、戒煙限酒不僅能預防高血壓病的發生發展,而且是治療高血壓病的有效措施。因此護理工作要從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等多方進行護理,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和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促進身心健康而穩定血壓,護理人員應幫助病人進一步認識多疑焦慮的緊張情緒變化與高血壓病的關系,教會病人自我心理放松的方法,勸導病人改變有害無益的性格特征,以維持穩定的情緒狀態,清除其多疑焦慮的不良心理因素,平衡機體內環境的穩定,達到健康護理的目的[3]。
3 討論
早檢查、早發現、早做正規治療對高血壓患者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疾病預防、合理的服藥指導,保持心理平衡,能夠有效的減少高血壓病的發生,降低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和嚴重后果,并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命質量。
參考文獻
[1] 譚鵬 中醫藥導報結果 2007 13 (1) 54-59
[2] 和麗瓊 中華臨床醫學研究雜志 2007(16) 2347-2347
主題詞:社區居民;高血壓;預防行為
高血壓是一種人類心腦血管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嚴重損害人類的健康。2002年中國調查我國成年人患高血壓的概率為18.8%,而且正在逐漸升高中[1]。正確掌握高血壓知識及預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高血壓的人群患病率,減輕社會負擔,筆者通過問卷的方式對我市居民進行調查,了解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知識及預防的了解程度。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隨機選取我街道17社區內的五棟樓,對此樓內的所有成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共計1021人。其中男性401人,女性587人。年齡18-82歲,平均年齡(48.81 8.7)歲,學歷包括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茖W歷、本碩及以上。
1.2 調查方法:
下發我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統一調查問卷,并與社區醫院工作人員配合詢問填表與回收。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高血壓知識自我了解情況,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危險因素,并發癥及預防行為。其中,易患高血壓危險因素包括“吸煙,缺乏運動,高鹽高脂飲食,超重,腹部肥胖,有家族史等6項。并發癥包括腎病,心肌梗死,眼部疾病,卒中等5項。預防行為包括:多食蔬菜水果,適量運動,控制體重,戒煙限酒,限制攝鹽,日常監測血壓等6項。被調查者了解一項計一分,不了解計0分。用每項相加后的總分來表示危險因素,并發癥,及預防行為的了解情況。
1.3 質量控制:
調查前培訓相關的調查人員來保證社區居民對表格的正確填寫以及表格完整度,并由相關部門進行抽樣審核。
1.4 統計學分析:
問卷數據錄入并經審核后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用c2檢驗來判定高血壓診斷標準及其知曉情況與人口學特征的關系。高血壓危險因素,并發癥,預防行為與人口特征的關系用秩和檢驗分析,以P
2 結果:
2.1一般資料:
經過對1021人的調查問卷的匯總分析得知,共回收有效問卷988份,有效率96.8%,年齡18~39歲占23.1%,40~59歲為31.2%,最多的為60~80歲(35.1%),80歲以上為10.6%。學歷方面最多的為高中及專科學歷為50.1%,其次為初中23.2%,本碩或以上為16.3%,小學及以下為10.4%。
2.2高血壓知識了解情況:
收縮壓≥140mmHg或(和)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診斷標準在調查中的人群了解率為58.7%。危險因素中85.6%的人了解家族史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其次是高鹽高脂飲食占65.4%,缺乏運動最少為43.1%。知曉全部并發癥占人群的22.1%,知曉率最高的為卒中94.7%,心肌梗死70.4%。日常監測血壓與限制攝鹽為大眾知曉最廣的預防行為分別為83.3%與81.4%,戒煙限酒知曉率最低為60.1%。見表1.
2.3不同年齡人群對高血壓了解程度
居民年齡不等對高血壓診斷標準的了解程度也不同(P
3 討論:
此次調查中發現,我市居民高血壓診斷標準知曉率為58.7%與上海市居民知曉率相差不多[2],這跟網絡普及及全國宣傳成度有關。人群對高血壓危險因素概念相對模糊,除個別家族史知曉率高,以及高鹽高脂飲食與體重超重為較明確因素,其余了解率均偏低,這與平時接受此類信息渠道較少與自我關注度不高的原因有關。而人群對并發癥了解也不甚明確,大多因為只了解高血壓為心腦血管疾病而選擇卒中與心肌梗死,少部分居民了解高血壓可造成腎病及眼部疾病,這與宣傳力度不夠,人群知識匱乏有關。預防行為人群了解較多,并相對明確。
在對年齡與高血壓知識了解度分析得出,年級越大對高血壓的了解程度越高,這與人類生長對健康越加關注,生活水平提高更加懂得生活保健以及年老易患病的原因有關[3]。
隨著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高鹽高脂飲食,網絡發達后導致的運動量減少,以及生活速度加快后作息的不規律都造成了高血壓患病率逐年升高的結果[4],因此必須加強對高血壓疾病的宣傳力度以及知識的普及,以及強調預防高血壓的重要性,國家與社會媒體聯合推廣,才可減緩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
綜上所述我市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的相關知識及預防行為了解程度不理想,應加強知識教育,提高高血壓的人群認知度。
參考文獻
[1]李淑軍,張新勇,鄭曉波等.北京市井莊鎮農村居民高血壓患病情況[M].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5):490.
[2]王玉恒,李新建,繆隼等.上海市居民高血壓相關知識知曉率及需求情況調查[M].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08,16(5):487.
關鍵詞 高血壓 患病率 外來務工人員 建筑工地
中圖分類號:R19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02-0058-02
Survey of hypertens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a constructive site of Pudong New District
FU Xianqin, Li Xiao, MENG Zhongying
(Weif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200122,China)
我們對浦東某建筑工地外來務工人員高血壓發病進行了調查,為防治干預提供資料。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根據浦東新區衛生監督所提供的濰坊街道內建筑工地名單,隨機整群抽取其中某一工地為調查對象。該建筑工地全部外來務工人員共240人,其中男233名,女7名,年齡18~60歲,均在該工地工作6個月以上。
1.2 方法
1)記錄吸煙、飲酒、飲食、身體活動狀況,以及身高、體重、腰圍等數據。
2)高血壓診斷參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公布的標準。同一醫務人員使用同一毫米汞柱臺式血壓計,坐位測量右肱動脈壓。血壓測量前,研究對象需至少休息15 min。采用間接標準化率法調整年齡結構,計算該工地高血壓患病率,與上海市常住人口同年齡組患病率比較,反映該工地外來務工人員高血壓發病狀況。
3)計量資料調查樣本量估算公式:
按照容許抽樣誤差10%計算,最小樣本量n=100,此工地240人,符合要求。
2 結果
2.1 高血壓患病率
240人中高血壓67人,粗患病率為27.91%,其中男66人,女1人。根據2010年上海市常住人口數進行標化后,標化患病率為36.17%,高于2010年上海市同齡組22.68%的水平[1-2]。該建筑工地外來務工人員高血壓發病狀況及與2010年上海市患病率比較見表1。
2.2 生活習慣調查
外來務工人員文化程度較低,缺乏基本健康知識。調查發現,該工地吸煙、飲酒、經常食用腌制食品者分別占66.7%、80.4%和88.7%;超重占15.00%。體檢意識也較差,許多人對自己的血壓狀況缺乏了解。
3 討論
建議開展對建筑工地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健康教育,教育形式形象化,簡單易懂[4-5]。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管理,對在工地工作6個月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建立慢性病管理,開展工地巡診醫療,進行健康體檢,公開熱線咨詢電話,使他們以最低的費用獲取健康保障。
加強與建筑工地責任人員的溝通、聯系。可在建筑工地生活區域建立保健室,放置一個自動血壓計,體溫表,體重秤,防寒保暖及防暑降溫的物品。
參考文獻
[1] 聶青松. 城市外來務工人員高血壓知識及患病狀況調查[J]. 中國初級衛生保健, 2006, 20(3): 53-54.
[2] 熊光練, 吳靜, 王芳, 等. 關注農民工健康風險[J]. 醫學與社會, 2006, 19(2): 1-5.
[3]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0年上海市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報告[R]. 上海: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2: 1-5.
[4] 王良鋒, 王英, 張順, 等. 上海市靜安區外來務工人員健康知識水平調查[J]. 中國健康教育, 2008, 24(11): 860-862.
【關鍵詞】糖尿病;高血壓;問卷調查;社區康復中心;知曉率
【Abstract】Goal discussion community recovery seeing a doctor diabetes merge patients with elevated blood pressure basic situation and understanding and demand. The method chooses 130 examples hypertension merge diabetic who carries on the seeing a doctor in my community recover center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Result research crowd to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 related knowledge and hazard factor knowing rate maintenance in high level, but had a part of crowd or the project still lacked the specialized understanding.
【Keywords】Diabetes; Hypertension; Questionnaire survey; Community recover center; Knowing rate
【中圖分類號】R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6-0021-0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方式的不斷轉變,我國疾病的流行情況也隨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以往傳染性疾病為主導的疾病模式逐漸轉變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占據主導的疾病模式。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的慢性病發生率占全球的79%以上[1],我國研究機構預測研究顯示,到2020年發展中國家由于慢性病死亡的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5%以上[2]。糖尿?。―M)和高血壓(HT)均為慢性疾病的代表,均有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長的趨勢,故又稱衰老性疾病[3],兩種疾病同時合并患病大大增加了治療的難度,故對其進行預防和健康宣傳尤為重要,本研究選擇130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為進一步干預打下基礎,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的選擇 本研究選擇130例在我社區康復中心進行就診的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男性為78例,女性為52例,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齡分布為56.43±7.21歲,最大年齡為81歲,最小年齡為54歲;體重分布為68.4±15.7kg。高血壓診斷標準為安靜情況下每個研究對象測量血壓3次,每次之間相隔5min,取平均值即可。采用WH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進行診斷,即為收縮壓140mmHg或(和)舒張壓90mmHg[4];糖尿病診斷標準為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即隨機測量血糖值均11.1mmol/L,同時隔日再查血糖依然11.1mmol/L。所有研究人群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參加本次研究。
1.2 研究人群調查方案的選擇 本研究選擇130例在我社區康復中心就診的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為自行設計的問卷,經專家論證和與調查及時完善后形成的問卷,主要包括基本資料,高血壓知識知曉情況、高血壓危險因素知曉情況、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糖尿病危險因素知曉情況以及社區康復中心提供護理服務的各項需求情況等。在調查對象充分了解調查的內容和意義的情況下,進行面對面問卷調查,如實填寫相關內容。
1.3 質量控制與數據描述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Epidata數據庫進行數據雙錄入,進行數據的及時整理和篩選,以保證數據的質量。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描述與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2 結果
2.1 研究人群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分析:研究人群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率見表1。
2.2 研究人群對社區康復中心提供護理服務的各項需求情況分析研究人群對社區康復中心提供護理服務的各項需求情況主要分為三個情況,具體項目及情況見表2。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人群對高血壓和糖尿病相關知識和危險因素知曉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但有部分人群或項目仍缺乏專業的認識。研究對象對社區護理的需求與社區實際供應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知曉率為54.6%,吸煙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知曉率為56.2%,糖尿病治療應注意控制血壓知曉率為54.6%和糖尿病治療應注意控制血脂為66.9%等都存于較低的知曉水平。對此我們應該加強高血壓和糖尿病相關知識和危險的宣傳,使更多的人建立正確的認識,應加大對社區康復中心的投入,轉變觀念,增進社區康復中心在維持社區居民健康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梁亞瓊,殷曉梅,洪忻,等.居民高血壓及糖尿病社區綜合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生,2009,1(25):5-7
[2] 中華預防醫學會慢性病預防與控制分會.慢性病的流行形勢和防治對策[J].中國疾病預防控制,2005,13(1):1-3
[3] 李法琦,司良毅.老年醫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4] 國家“九五”攻關計劃糖尿病研究協作組.中國12個地區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調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2,18(4):280-284
作者單位:641000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人民醫院西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實際上,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常被稱為“富貴病”,重災區一般在發達的大中型城市。但事實是,我國農村人口也被這類疾病所困擾,這一信號無疑呈現出城鄉一體化結合后,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也開始出現“城鄉接軌綜合征”。
實際上,這類慢性疾病的預防方法非常簡單,多數醫生都了如指掌。以原發性高血壓為例,每天患者僅僅需要一片降壓藥就可以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但人們多半不愿意接受沒有癥狀就吃藥的現實,反而更愿意相信支架可以挽救心梗、腦?;颊叩纳?/p>
為了提高公眾對疾病預防的認識,近年來,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加大了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幫助城市居民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但農村衛生服務機構做得遠遠不夠,農村人口仍然缺乏防病意識,這一問題的出現,再次暴露出我國農村基層衛生服務不能滿足農民需求的短板。
首先,鄉村醫生是農民疾病預防保健的主要提供者,但由于長期以來政府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投入不足,鄉村醫生大多忙于醫療創收解決生存問題,根本沒有向農民宣傳預防知識的動力,使得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在農村地區肆虐。
其次,我國城市居民享有各種醫療保障,每年至少有一次體檢機會,可以讓他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山^大多數農民很難獲得這樣的體檢機會,導致很多患有疾病的農民無法了解到自己的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