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果樹盆景栽培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果樹盆景具有形果兼備、光彩照人的特點,其既有可供人們觀賞外形,又有可供人們食用的果實,以型載果,以果成型,型果兼備,可謂家庭種植之佳品。果樹盆景一年四季都有觀賞價值,春季花朵玲瓏、夏季枝繁葉茂,秋季果實累累,冬季挺秀蒼勁,極富生活情趣。我國果樹資源極豐富。山野之中各種野生果樹及其砧木資源均可利用,也可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鄉土盆景[1]。果樹品種繁多,可就地取材且便于生產和管理,投資較小,一般家庭均可養植。
1容器選擇與土壤處理
盆栽果樹的容器以圓形為主,有利于根系向四周均勻生長。此外,容器需滲水、透氣性良好,以保證根系生長對氧氣的需求,還能防止容器積水造成爛根。其中,以素燒陶盆最適宜栽種果樹盆景。適宜盆栽果樹生長的盆土pH值一般在4.5~7.5,根據不同樹種要求,配置不同的富含有機質的營養土,最好是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配置盆土一般取熟化的田園土4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充分混合均勻后,碾細過篩。盆土在使用前應進行消毒處理,采用蒸煮消毒、烘烤消毒或藥物消毒均可。
2嫁接
嫁接的方式一般采用以下2種:一是劈接。于樹液流動前1個月選冬季剪下的枝條作接穗,選嫁接未成活的或其他矮化健壯砧作砧木。于砧木平滑切口的中心位置用刀垂直劈開,深3~4cm,把接穗(枝組)下方兩側斜削成光滑平面,長2~3cm,插入砧木劈口對準形成層,再用塑料帶和繩自下而上包嚴扎緊,隨即上盆或地養1年后上盆。栽時將土埋過接口以利保濕。二是根接。于清明前后選擇健壯、抗逆性強的根砧,用老粗的樁段或造型好的枝組作接穗,用插皮舌接,可接2~4個根砧。
3肥水管理
由于果樹的根系只能從盆中吸收營養,僅靠盆土中的營養不能滿足果樹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在果樹生長期必須注重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化肥[2]。花前追肥施1次速效氮肥,適量配合磷肥,澆肥水約1kg/株;謝花后進行根外追肥,可用0.3%的磷酸二氫鉀加0.3%的尿素,每隔15d噴1次,噴3~4次;在果實采收前30d追施磷鉀肥,施磷酸二氫鉀60g/盆。每次追肥后都應澆透水1次;倒盆后要澆1次透水,以利于根系生長;在花期和幼果期,防止因過濕而造成生理落花、落果;花芽分化期和果實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應稍偏干;在果實膨大期,盆土既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休眠期嚴格控制澆水,以盆土不過干為度。
4控冠造型
按果樹種類和品種的特性,可將果樹盆景塑造出多種造型,如自然圓頭形、塔形、雙枝鹿角形、三枝杯狀形、垂柳形、龍曲形等[3]。在樹形塑造上,既要有利于盆栽果樹結果,又要有可供觀賞的價值。通常采用的促花致矮、整形修剪的措施有:抹芽、摘心、拿枝、曲枝、環割、回縮、拉枝等。也可以通過開張枝條角度和疏剪徒長枝、密生枝、無效枝等方法增強光照,將果樹盆景整理出理想的造形。在嫁接成活正常生長后,為增強盆景的蒼老性,可用嫁接刀在樹干上刻幾條曲線。在生長季節可用鐵絲纏在果樹枝條上,固定出所需樹形。另外,還可以使用藥物促使樹體矮化,例如在果樹盆景的生長期(夏季),葉面噴布植物生長延緩劑(如多效唑、B9、矮壯素等)2~3次,可使枝條粗壯、節間變短、植株矮化。此外,果樹盆景果實量應控制適中。果樹盆景的花芽量過大時,應在孕蕾期疏花,或者是在生理落果期過后進行疏果;如果花芽量少,可適當多留些花蕾,并且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掛果量。
5日常管理
一是倒盆。由于盆土中的養分會被果樹吸收或因頻繁的澆水而被淋洗掉,故每隔2~3年需及時倒盆1次,更換新營養土。舊土團倒扣出盆后,削去土團表面2~3cm厚的老根。上盆時,先將有機肥與營養土拌勻填充底部,再帶土團上盆,周圍加入混有肥料的盆土填充。二是病蟲害防治。在盆栽果樹病蟲害防治上,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4]。特別是在生長季節,需每隔20~30d,噴施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病;可用2.5%撲虱蚜1 800倍液、20%白螨樸2 000倍液噴施,防治盆景果樹的蚜蟲、紅蜘蛛等害蟲。三是越冬管理。在冬季不致發生凍害的地區,一般不在室內越冬,讓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即可。為保證果樹盆景安全越冬,也可在土壤封凍前澆1次透水,然后用草袋將整個容器包裹住防寒,也可挖溝將盆埋入土中防寒。冬季風大的地區,還應注意防風,可在苗圃越冬區的迎風面搭建風障。
6參考文獻
[1] 楊尚龐.福建果樹盆景的種類及發展建議[J].福建熱作科技,2009,34(2):32-34,23.
[2] 張文慶,楊麗芳,胡忠惠,等.果樹盆景生長季溫光水肥管理的關鍵技術[J].北方園藝,2009(8):168-170.
關鍵詞火棘;栽培;繁殖;園林配景
火棘,又名火把果、救軍糧、赤陽子、紅子、豆金娘、水搓子等,為薔薇科火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主要分布于我國黃河以南及廣大西南地區。全屬10種,中國產7種。國外已培育出許多優良栽培品種。火棘在我國的栽種區域較廣泛,陜西、江蘇、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廣西、四川、云南、貴州等省區為集中分布區[1-2]。
火棘是現代城市園林中廣泛應用的常綠園林植物,其枝密生有短棘,初夏開白色小花,花后結球形果實,秋季果實變紅,單株結果數多,經冬不落。火棘老樁渾厚古樸,蒼勁秀麗,是制作觀果盆景的優良樹種之一。其側枝短刺狀;葉倒卵形,長1.6~6.0 cm,復傘房花序,有花10~22朵,花直徑1 cm,白色;花期3—4月;果近球形,直徑8~10 mm,成穗狀,每穗有果10~20余個,果色桔紅至深紅,深受人們喜愛[3]。火棘是一種極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觀果植物,適作中小盆栽培,或在園林中叢植、孤植于草地邊緣。
1繁殖技術
常用扦插法和播種法繁殖,播種開花較晚。播種法:果熟后采收,隨采隨播,亦可將種子陰干沙藏至翌年春季再播;扦插可于春季2—3月選用健壯的一至二年生枝條,剪成10~15 cm長的插穗,隨剪隨插,或在梅雨季節進行嫩枝扦插,易于成活。
2栽培技術
火棘在新芽萌發前的2—3月進行栽種,栽植時要盡量多帶土,保留根系完好。栽植前剪除傷根、枯根及過長的根后,用植物生長調節劑GGR-6進行蘸根處理,有利于提高栽植成活率。火棘盆景以結果多、樹形美者為上品[4]。其成活不難,但果滿枝頭較難。火棘栽種于排水良好、疏松而較肥沃的土壤為好,栽種時先在穴底或盆缽底部施入腐熟的油餅或有機肥作基肥,這樣有利于開花結果[5]。
3火棘在園林中的應用
火棘種植大多分布于華中和西南地區,其枝葉茂盛,初夏白花繁密,入秋紅果累累,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火棘在庭院綠化中常作綠籬及基礎種植材料,也可叢植或孤植于草地邊緣或園路轉角處,用途十分廣泛。火棘是一種喜強光,耐貧瘠,抗干旱的作物。陜西南部及黃河以南地區均可露地種植,華北地區種植需盆栽,塑料棚或低溫溫室越冬,溫度可低至0~5 ℃或更低。
3.1制作綠籬
因火棘適應性強,耐修剪,喜萌發,作綠籬具有優勢。一般城市綠化的土壤較差,建筑垃圾無法得到很好的清除,火棘在這種較差的環境中生長較好,自然抗逆性強,病蟲害也少,只要勤于修剪,栽植的綠籬當年便可見效。火棘也適合栽植于護坡之上等。據觀察,任其自然生長的火棘枝條一年可長至1.2 m,2年可長至2 m左右,并開始著花掛果。
3.2在草坪、道路綠化帶中布置
火棘作為球形布置可以采取拼栽、截枝、放枝或修剪整形的方法,錯落有致地栽植于草坪之上,點綴于庭園深處,火棘果色艷紅,極受人們的青睞。球形火棘規則式地布置在道路兩旁或中間綠化帶,是綠化環境美化景觀的優質品種。
3.3點綴景區
火棘作為風景林地的配植,可以體現自然野趣。在景區的山坡地或怪石嶙峋處種植有大片的火棘,當大面積如火如荼的火棘展現在眼前時,常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
3.4制作盆景
可到野外挖取火棘老樁,經過1~2年“養坯”即可造型為盆景。火棘可制成直干式、斜干式、曲干式、懸崖式、垂枝式等款式的盆景。火棘樁景老干粗硬,難以蟠扎扭曲,造型時要因勢利導,考慮整體布局,潤色整形。火棘枝條柔軟細長,韌性好,易于蟠扎整形,適宜作懸崖式和垂枝式盆景。
火棘是亞熱帶樹種,喜溫暖濕潤和通風良好的環境,其日照時間長短應根據生長造型的不同需要而定。如制作垂枝式盆景,應放置在半陰半陽的環境中,使新生枝條細長柔軟,以早日達到造型所需長度,盡快成形。已成形的火棘盆景,應置于陽光充足、光照時間長的地方,控制枝條生長,利于開花坐果。在開花期,應將其置于背風向陽處,這樣有利于坐果,坐果后亦應在陽光充足處養護,以使果實豐碩、色澤紅亮。果實成熟后,為了延長掛果期,應移至半陰半陽處。秋末要將其移入室內越冬,室溫在8 ℃左右,室溫高會影響冬季休眠和翌年開花結果[6]。
火棘多在短枝開花結果,開花坐果后,應把長枝剪短只留2~3個節,使其形成結果母枝。對徒長枝的處理,應根據造型的需要而定。火棘有時花序密集成團,一束花序上有幾十個單花,如不及時疏剪會使營養分散,不但影響整體果實長勢,而且還會影響來年開花結果。火棘若當年結果太多,營養消耗過多,翌年就會少結果或不結果,造成結果的“大小年”。對火棘花朵的疏剪要根據觀賞的需要而定,一般觀賞面要少疏剪,背面可適當多疏剪;花密處多剪,花疏處少剪或不剪。坐果后還要進行一次細微觀察,對過密處再次進行疏剪,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比例恰當,這樣才能使其果實色正,樹形優美,年年都能正常開花結果。
火棘成熟果實掛在樹上,雖不再生長,但需消耗植株營養,對來年結果不利。因此,除有意保留到節假日作為觀賞外,一般都要在年初一次摘除全部果實,使之休眠,以保存營養[6]。
3.5插花材料
火棘耐修剪,主體枝干自然變化多端。火棘的觀果期從秋到冬,果實愈來愈紅,火棘的果枝也是插花材料,特別是在秋冬2季配置、蠟梅等作傳統的藝術插花。
總之,作為優良的觀果樹木,火棘是制作盆景的好材料。其用途廣泛,可供觀賞、布置園林、美化環境,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4參考文獻
[1] 李楓,劉友賢,高林,等.火棘栽培技術及開發利用[J].陜西農業科學,2007(1):170-171.
[2] 李京岡.火棘的栽培管理及在園林中的應用[J].北方園藝,2007(9):167-168.
[3] 胡軍榮.火棘的繁殖栽培技術與園林應用[J].現代園藝,2009(6):14-15.
[4] 黃就成.火棘盆景開花結果的栽培技術[J].廣東園林,2010,32(1):77.
【關鍵詞】果樹盆景 容器選擇 嫁接 肥水管理 控冠造型
果樹盆景具有形果兼備、光彩照人的特點,其既有可供人們觀賞外形,又有可供人們食用的果實,以型載果,以果成型,型果兼備,可謂家庭種植之佳品。果樹盆景一年四季都有觀賞價值,春季花朵玲瓏、夏季枝繁葉茂,秋季果實累累,冬季挺秀蒼勁,極富生活情趣。我國果樹資源極豐富,山野之中各種野生果樹及其砧木資源均可利用,也可因地制宜發展具有本土特色的鄉土盆景。果樹品種繁多,可就地取材且便于生產和管理,投資較小,一般家庭均可養種植。
一、容器選擇與土壤處理
盆栽果樹的容器以圓形為主,有利于根系向四周均勻生長。但是,大型樹樁也可選用長形盆器,以便于設置自然景觀。此外,容器需滲水、透氣性良好,以保證根系生長對氧氣的需求,還能防止容器積水造成爛根。其中,以素燒陶盆最適宜栽種果樹盆景。適宜盆栽果樹生長的盆土pH值一般在4.5~6.5,根據不同樹種要求,配置不同的富含有機質的營養土,最好是富含腐殖質的砂壤土。配置盆土一般取熟化的田園土4份、河沙2份、草木灰1份,充分混合均勻后,碾細過篩。盆土在使用前應進行消毒處理,采用蒸煮消毒、烘烤消毒或藥物消毒均可。
二、嫁接
嫁接可以制作出不同的自然景觀,表達深刻的創意,方式一般采用以下幾種:一是枝接,該法可以提早掛果。還可以用靠接增大主干胸徑。用橋接制作成器皿類造型。根接可以增加外露根量,表達更古樸的寓意。具體操作以地上部分劈接為例,于樹液流動前1個月選冬季剪下的枝條作接穗,選嫁接未成活的或其他矮化健壯砧作砧木。于砧木平滑切口的中心位置用刀垂直劈開,深3~4cm,把接穗(枝組)下方兩側斜削成光滑平面,長2~3cm,插入砧木劈口對準形成層,再用塑料帶和繩自下而上包嚴扎緊,隨即上盆或地養1年后上盆。栽時將土埋過接口以利保濕。根接則于清明前后選擇健壯、抗逆性強的根砧,用老粗的樁段或造型好的枝組作接穗,用插皮舌接,可接2~4個根砧。
三、肥水管理
由于果樹的根系只能從盆中吸收營養,僅靠盆土中的營養不能滿足果樹生長發育的需要,因此在果樹生長期必須注重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化肥。花前追肥施1次速效氮肥,適量配合磷肥,澆肥水約1kg/株;謝花后進行根外追肥,可用0.3%的磷酸二氫鉀加0.3%的尿素,每隔15d噴1次,噴3~4次;在果實采收前30d追施磷鉀肥,施磷酸二氫鉀60g/盆。每次追肥后都應澆透水1次;倒盆后要澆1次透水,以利于根系生長;在花期和幼果期,防止因過濕而造成生理落花、落果;花芽分化期和果實成熟期,水分不宜過多,應稍偏干;在果實膨大期,盆土既不能過干,也不能過濕;休眠期嚴格控制澆水,以盆土不過干為度。另外要注意的是,大中型盆景,嫁接后遮陰也顯得重要。待確定愈合后再揭去遮物。
四、控冠造型
按果樹種類和品種的特性,可將果樹盆景塑造出多種造型,如自然圓頭形、塔形、雙枝鹿角形、三枝杯狀形、垂柳形、龍曲形等。在樹形塑造上,既要有利于盆栽果樹結果,又要有可供觀賞的價值。通常采用的促花致矮、整形修剪的措施有:抹芽、摘心、拿枝、曲枝、環割、回縮、拉枝等。也可以通過開張枝條角度和疏剪徒長枝、密生枝、無效枝等方法增強光照,將果樹盆景整理出理想的造形。在嫁接成活正常生長后,為增強盆景的蒼老性,可用嫁接刀在樹干上刻幾條曲線。在生長季節可用鐵絲纏在果樹枝條上,固定出所需樹形。另外,還可以使用藥物促使樹體矮化,例如在果樹盆景的生長期(夏季),葉面噴布植物生長延緩劑(如多效唑、B9、矮壯素等)2~3次,可使枝條粗壯、節間變短、植株矮化。此外,果樹盆景果實量應控制適中。果樹盆景的花芽量過大時,應在孕蕾期疏花,或者是在生理落果期過后進行疏果;如果花芽量少,可適當多留些花蕾,并且進行人工授粉,以提高掛果量。
五、日常管理
一是倒盆。由于盆土中的養分會被果樹吸收或因頻繁的澆水而被淋洗掉,故每隔2~3年需及時倒盆1次,更換新營養土。舊土團倒扣出盆后,削去土團表面2~3cm厚的老根。上盆時,先將有機肥與營養土拌勻填充底部,再帶土團上盆,周圍加入混有肥料的盆土填充。
二是病蟲害防治。在盆栽果樹病蟲害防治上,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特別是在生長季節,需每隔20~30d,噴施70%的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病;可用2.5%撲虱蚜1 800倍液、20%白螨樸2 000倍液噴施,防治盆景果樹的蚜蟲、紅蜘蛛等害蟲。
三是越冬管理。在冬季不致發生凍害的地區,一般不在室內越冬,讓其在室外自然越冬休眠即可。為保證果樹盆景安全越冬,也可在土壤封凍前澆1次透水,然后用草袋將整個容器包裹住防寒,也可挖溝將盆埋入土中防寒。冬季風大的地區,還應注意防風,可在苗圃越冬區的迎風面搭建風障。
【參考文獻】
1.宋志偉、張寶生:《植物生產與環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7.
關鍵詞:觀賞果樹;城鄉綠化;開發利用
我國是世界果樹的起源中心,品種繁多,果樹有59科,158屬,670余種,品種達萬余個。觀賞果樹作為其中的特殊種群,觀賞效果極佳,或花朵繽紛,或果實奇特,或葉片多彩,或枝干特異。觀賞果樹集觀葉、觀花、觀姿于一體,結合季相變化,形成了豐富的園林景觀。
觀賞果樹在城鄉綠化中的應用具體體現在農業觀光園、庭院、城市公園、居住區綠地、果樹盆栽和室內空間的運用等。其中,農業觀光園不僅能滿足人們休閑觀光的需求,而且還能創造較高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當前觀賞果樹發展的新熱點。本文系統探討觀賞果樹的應用方法和途徑,以期觀賞果樹的應用能得到廣泛和應有的重視。
1 觀賞果樹概述
1.1 觀賞果樹的概念
由于長期的白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各種果樹形成了繁多的品種和變異類型,人們從中選擇那些品質高貴、形態優美的果樹作為觀賞之用,尤其是應具有花葉果艷美、奇特、珍稀等特點。這些果樹被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農業大學束懷瑞教授稱之為觀賞果樹。
1.2 國內外觀賞果樹應用概況
我國古代園林中十分重視對果樹的運用,早在周朝,很多花果就引入園圃種植。秦漢時期的上林苑更是栽植了名果異卉3000余種,漢武帝網羅熱帶的奇草異木移植于上林苑中的扶荔宮中,其中不乏龍眼、荔枝、檳榔、橄欖、柑桔等眾多觀賞果樹。隋唐時長安果樹的種植更是具有相當的規模,大明宮旁的梨園栽種了大量的梨樹,寓意“梨園子弟”名滿天下;桃花也是當時園林中常見的樹種,唐人詩詞中屢次提到桃花,如崔護的名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宋徽宗的艮岳、明代江南的私家園林拙政園、清代的南京愚園等都專門辟有果園,由此可見,果樹在我國古典園林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現代園林在概念、形式和內涵等方面的不斷發展,果樹以其豐富的資源、多樣的習性和景觀以及深厚的文化內涵,其價值得到了重新認識和推崇,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近年來,國內外觀賞果樹的發展主要趨向于農業物聯網技術的運用。基于物聯網的溫室通過農情遠程監控,將果樹生產過程中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溫度、光照、土壤含水率的信息實時采集,讓從事果樹生產的種植戶實時掌握這些信息。
1.3 觀賞果樹的價值
1.3.1 經濟價值。多年來,種植果樹的經濟效益一直高于其它大田作物,很多觀賞果樹渾身都是寶,經濟價值極高。如銀杏,其果實白果營養豐富,可以養生延年,同時也可入藥,銀杏葉可以用來研制保健品和美容產品,銀杏木材質優、價格昂貴。核桃樹的經濟價值也很高,除了核桃仁有食用價值外,其樹干、枝、葉、青皮等都有一定的利用價值。
1.3.2 社會價值。果樹盆栽(桶栽)能夠為有限的城市空間增加城市綠量,美化改善家居城市環境,調節小氣候,促進人與白然的和諧。觀賞果樹得到廣泛應用并收益較好,如:北京街頭種植的柿子、石河子街道兩旁的蘋果、法國城市園林的野薔薇、捷克的布拉格和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戶外空間的蘋果、梨樹和洋李等。一到秋天這些城市隨處可見果滿枝頭的豐收美景,美麗的景色賦予了城市獨特的品格與內涵,觀賞果樹傳承著城市文化。同時在園林中按觀賞果樹的中文名稱(附拉丁文)、分科屬、觀賞特征等內容制作精美的標志牌,有助于增長科普知識。
1.3.3 生態價值。觀賞果樹具有一般樹木凈化空氣、保持水土、修復生態環境、調節城市小氣候的功能,發揮著生態效益。除此之外,還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
城市綠化中增加觀賞果樹的數量對于凈化空氣、維持生態環境作用重大。有些果樹枝葉繁茂、葉質厚大,絨毛和氣孔比較多,能夠有效地吸收粉塵,降低城市的“三廢”污染。如柑桔和沙棗對氟化氫抗性很強,黃連木是氯化氫的克星,石榴對吸收二氧化氮有較強的吸附能力。有些果樹枝繁葉茂、絨毛和氣孔較多,能有效降低城市的廢氣等污染,如銀杏凈化臭氧的作用很大,櫻桃有抗煙、吸塵等作用。有些深根性喬木的果樹,在干旱地區種植還能起到防風固沙、調節氣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如人心果、刺梨和沙棘等。
1.3.4 景觀價值。觀賞果樹的景觀價值用“春季繁花似錦,芳香四溢;夏季綠蔭匝地,遮蔭送涼;秋季碩果累累,萬紫千紅;冬季枝干婆娑,耐人尋味”來形容最合適不過。姿態優美的果樹,既能賞花,又可看葉,果實更是最突出的觀賞部分,既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又有特別的觀賞價值。果樹個體的葉色、花形、花色、花期以及果色、果形、果實成熟期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從開花到結果,春花、夏葉、秋果、冬姿,構成了具有時間序列的園林景觀。同時,觀賞果樹的樹形也可以成為觀賞的內容,如樹形奇特的龍須棗,挺拔的銀杏,枝條下垂的垂枝桃、垂枝李等。
2 觀賞果樹的應用途徑
觀賞果樹具有葉、花、果共賞,觀賞期長,觀賞效果佳,同時又有栽培適應性強、容易管理等特點,其利用方式有多種。
2.1 觀光果園的栽培主體
觀光果園是觀光農業的主要內容之一,主要分為都市、旅游、休閑3種類型。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許多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相繼進行了觀光農業休閑活動的開發。
在果園內合理布設供游人休息的亭、廊、桌、凳等,以觀賞果樹為主體,同時結合部分觀賞園藝類植物,設立觀賞區、休閑區、生產實踐區、采摘品嘗區等,提高游客的參與性。在品種選擇上,一是考慮喬化、矮化、藤本和草本果樹的有機結合,同時以少量名貴花木點綴其間,以提高景觀效果;二是注意早、中、晚熟品種的合理搭配,力求四季樹姿優美,常年花果芬芳。另可選擇當地特有果樹品種,以建立地方特色,或選栽名、優、新的樹(品)種以表現科技示范功能。同時園內所有果樹掛牌標明科、屬、種、產地、分布及栽培特點等,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但目前國內觀光果園還存在著許多通病,最突出的是栽培模式比較單一,全年內觀賞時間少,造成資源的浪費。
2.2 觀賞公園的栽培主體
觀賞公園主要以觀賞、游憩為主,建于明代的蘇州拙政園,就成功地應用了果樹造景,如“園中之園”的枇杷園、待霜亭的桔樹等。公園中觀賞果樹的栽培形式有孤植、叢植、群植和片植等,其種類的選擇與栽植形式依據當地條件、果樹特點及造園手法而定,如“桃花天治”于山旁橋邊,垂柳相扶,可以收表達“落花有情”的寓意;朝輝夕靄植梨、李于草坪一端,配以山石花卉,可以烘托草坪的寬廣,晨霧縈繞其間,給人以置身于仙境的感覺,與白然相。上海世紀公園的蘋果、海棠、柑桔、石榴、柿、桃、李、梅等果樹群落,搭配錯落有致,并隨著季節的變化交相輝映,多樹種間搭配,觀賞效果更佳。
2.3 觀賞溫室栽培
近幾年,觀賞溫室作為一個城市科技文化水平高低的體現而發展起來,觀賞果樹成為其主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利用內外遮陽系統、水暖加熱系統、風機濕簾降溫系統、噴灌或滴灌系統等先進的現代化溫室設施,調控觀賞果樹的生長環境和物候期,再通過一定的栽培模式和設計手法,實現其觀賞價值。如華西村的都市農業設施園藝中心智能化觀光溫室就成功栽植了荔枝、龍眼、香蕉、芒果、菠蘿、黃皮、蓮霧等特色熱帶和亞熱帶水果,成為集生產、科普、觀光、休閑為一體的生態樂園。
2.4 庭院栽培
庭院是人們居住、生活的地方,在庭院中種植果樹,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還能收獲美味的果實,城市住宅小區的綠化美化中就有生態圍墻、生物墻、屋頂綠化和綠屋工程等垂直綠化,果樹都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品種選擇上結合觀賞、栽培及食用于一體,或與小型溫室相結合,體現家庭園藝特色,最為常見的樹種有石榴、葡萄、銀杏、無花果等。
2.5 果樹盆景與盆栽
果樹盆景就是將生長于白然界中高大的蘋果、桃、柿、紅棗、柑桔、葡萄、獼猴桃、櫻桃等果樹以及山石等材料,經藝術加工,合理布局,形象地將大白然的景色濃縮到咫尺盆中的一種藝術。它是果樹栽培學原理與我國傳統盆栽、盆景藝術的巧妙結合,設計手法上多以現代白然型為主。適宜盆栽的果樹很多,如北方的棗、柿、無花果、石榴、櫻桃等;南方的金桔、佛手、檸檬等。
2.6 行道樹栽培
觀賞果樹作為行道樹栽培在國內已屢見不鮮,如北京街頭的柿樹、泉州的芒果和蘇州的石榴等。品種選擇上多要求適應當地環境、壽命長、樹干通直、冠幅大、葉色具有季相變化,如在亞熱帶地區多選擇龍眼、木菠蘿、枇杷等。另考慮到對車輛、行人和架空電線的影響,在品種選擇時應注意果實可食性低、耐修剪和掛果期長的樹種,以盡量減少落果對路面的污染和人為對果實的破壞。
3 開發利用與展望
3.1 重視果樹多樣化觀賞品種的選育
應改變我國目前僅重視果樹的鮮食和加工品種,卻忽視觀賞品種開發的現狀。大力選育觀花(重瓣花、多花色、長花期等)、觀果(形、色、大小等)、觀葉(形、色等)、觀枝(短枝型、曲枝型等)、觀樹形以及集多種觀賞形狀于一體的新品種,廣泛利用這些觀賞果樹新品種,達到經濟效益和景觀效益的完美結合。
3.2 注重果樹觀賞栽培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如通過嫁接技術培育“一樹多花(品種)”、“一樹多果(品種)”、“一樹多葉色(品種)”等產品;通過整形修剪技術培育具有高觀賞價值的不同樹形的產品;通過矮化密植技術構建草地果園、籬壁果園等;通過搭建設施構建棚架果園、籬架果園、廊架果園等;通過果園間作花草技術構建果園大地美景等。
3.3 大力發展果樹盆景、容器袖珍果樹等家庭應用形式
隨著我國果樹栽培管理技術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新型的應用模式必將會普及到家庭園藝領域中,將會成為我國果樹產業拓展的新起點和增長點,也將會帶來很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
3.4 注重挖掘和表達深厚的果樹文化
白古以來,不同的果樹因其獨特的生長特性和觀賞價值,被人民賦予的不同文化內涵。棗樹以其“外表多荊棘,內中實赤心”,諸多名人如、魯迅、等人故居均栽種有棗樹;梅花則以其“雪虐風號愈凜然,花中氣節最高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白開”得到了許多名人的贊賞和白詡;三國時東吳名醫董奉醫術高明,樂善好施。他的房前屋后競有十萬余株杏樹。每當杏熟,董奉用來換谷米救濟貧民,人們稱這片杏林為“董仙杏林”,后人遂以“譽滿杏林”稱頌醫家。
3.5 注重觀賞果樹與其他植物景觀、農業景觀、鄉村景觀的和諧搭配
在觀光農業園種植設計中,要注意觀賞果樹與其它園林植物、農田、村落或園林建筑小品相結合,落葉樹與常綠樹相結合,喜光植物與耐蔭植物相結合等,營造出多樣化的鄉土、郊野、白然和人文的景觀氛圍。
3.6 充分挖掘水果創意的無限潛能
水果不僅僅是可以采摘和觀賞,在景觀設計中應當充分挖掘水果中蘊含的無限創意的可能性,與景觀設計、活動設置、參與體驗等結合,打造別具一格的“水果創意景觀”。
對洞庭湖周邊水域不同季節1183尾野生黃鱔進行體重、體長測量及性腺觀察鑒定。統計分析結果:雌性平均體長為(28.4±5.9)厘米,間性平均體長為(35.6±6.3)厘米,雄性平均體長為(39.8±8.1)厘米;體長25~30厘米的雌性與間性比為1∶0.034,初步認為體長30厘米左右為性逆轉的起點;體長30~50厘米是雌雄間體出現的高峰,50~60厘米是雄鱔出現的高峰;體長40厘米以下雌性占多數,50厘米以上雄性占多數,體重15克以下幾乎全為雌性(占99.2%),但有極個別的雌雄間體和雄性出現,體重15~25克的雌性與間性比為1∶0.067,初步認為體重25克左右為性逆轉的起點;體重25~55克是雌雄間體出現的高峰,體重150克以上仍有部分雌性個體;黃鱔人工繁殖選擇野生黃鱔體重65克以下,體長40厘米以下,可基本保證雌鱔占大部分;黃鱔體重65克以上,體長50厘米以上,可基本保證雄鱔占大部分。■
(湖南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湖南常德415000王文彬等發表于《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第4期)
稻鴨共養等技術集成可提高飼料稻生產水平
湖南農業大學飼料稻研究課題組于1998年提出飼料稻“三壯三高”栽培技術,可以將飼料稻的產量提高750千克/公頃,蛋白質含量提高1.5~2.5個百分點。在“三壯三高”栽培技術的基礎上,集成目前水稻的一些生產技術,如稻鴨共養,沼渣、稻草還田,拋秧等進行試驗,結果表明:稻鴨共養配合施用沼渣能顯著提高早稻飼料稻的產量和蛋白質含量,稻鴨共養配合稻草還田能顯著提高晚稻飼料稻的產量和蛋白質含量。這一結果為充分解決和利用農業廢棄物資源提供了一條較好的途徑。■ (湖南省稀土農用研究中心湖南長沙410125劉湘虎等發表于《湖南農業科學》2008年第4期)
花果兩用觀賞桃新品種滿天紅
滿天紅是以2-7(白鳳×紅壽星)自交育成的花果兩用、高抗南方根結線蟲的觀賞桃新品種。該品種重瓣花,花紅色,花冠大、花徑4.4厘米、花瓣4~6輪,花瓣數22~26枚;節間短,節長1.8厘米,滿樹紅艷。果實可以食用,單果質量130克,風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鄭州地區果實7月中下旬成熟,4月初開花,花期持續18天;需冷量800小時,可用于盆景、庭院、公園、觀光果園、插花藝術。在河南漯河、湖南永州、云南昆明、天津等地種植,連續幾年均表現花繁果甜的特性,因為花紅枝密,滿樹紅艷,故命名為滿天紅。2005年通過河南省林木良種審定。■(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河南鄭州450009朱更瑞等發表于《果樹學報》2008年第3期)
早實核桃的整形修剪
早實核桃具有結果早、分枝力強、花枝率高等生長發育特點,宜選擇采用自然開心形、疏散分層形和紡錘形等整形方式。提倡休眠期修剪,但盡可能延期進行以避開嚴重傷流期,以萌芽前結束修剪為宜。在修剪上應按照樹體年齡和特點采取不同的技術。■(河南農業大學林學園藝系河南鄭州450002宋尚偉等發表于《吉林農業科學》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