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必背古詩詞

      初中生必背古詩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生必背古詩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初中生必背古詩詞范文第1篇

      關鍵詞:古詩詞 誦讀教學 方法舉要

      如何指導學生誦讀古詩詞,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

      一、巧妙利用時間

      俗話說得好:“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學校7:30早讀,我一般7:15就到,到校后先進教室和學生一塊早讀。學生知道我的習慣,都愿意提前到校和老師一起早讀。這樣無形之中早讀就多出了十來分鐘。利用語文早讀的黃金時間,英語、數學早讀前的三五分鐘,就是下午放學前布置作業的時候,三分五分,十分八分,點點滴滴,日積月累。

      其實小學生背一首詩有個三五分鐘也就夠了。充分利用點滴時間,這樣既不加重學生負擔,又調節了課堂氣氛,不至于讓學生感到枯燥。我從不為了應付檢查而搞突擊,也不占用語文課的時間來專門背古詩,因為我覺得誦讀古詩是一項潤物無聲的工程,它應該如春風化雨般的慢慢滲透,而不應該是疾風暴雨式的硬灌。

      二、有目標,有計劃

      不貪多,不性急,每天背一首或兩首,邊背邊鞏固。把近期目標告訴學生,每天按計劃進行。這樣形成規律,學生會很自覺地配合老師完成背誦任務。比如開始背時每天背一首,邊背新的邊復習舊的,十天一小結,停下來鞏固一次。這樣10首10首的過關。全部背完后再開始總復習,每天復習4首,20天又是一個階段。因為開始是從前面往后背,前面的經過不斷復習,總比后面的背得熟,所以接下來再從后面倒著往前背。背熟后再抄寫或默寫,還是像前面那樣,一天4首。這樣反反復復,正背了倒背,倒背了再打亂順序背,不給學生遺忘的機會。用不了多長時間,80首詩就能鞏固住了。如果趕上假期,就布置學生一天一首,邊背邊抄,既練了字又鞏固了背誦,可謂一舉兩得。根據學期計劃合理安排,一步一個腳印,步步踩實,誦讀活動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教給學生方法

      背誦古詩離不開老師的指導,教給學生背誦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我一般是按這樣的步驟教學生背古詩的:先領讀三五遍,使學生讀正確,讀通順。讀第一遍最重要,一定讓學生看清楚讀準確,不然一旦讀錯了等到背熟了再改可就麻煩了。然后是幫助學生逐句理解詩的大意,再讓學生邊讀邊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最后熟讀成誦。有的詩適合加動作我就邊領讀邊做動作幫助學生記憶;對于比較難理解的詩,需要給學生講解時代背景;簡單易懂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己背。

      四、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

      小學階段重在開發學生的記憶,大量的背誦、積累,不必加重學生負擔,非要學生弄懂不可。另外,在背誦的過程中我建立了學生檔案,將學生每天背誦的情況及時記錄下來。對那些記憶能力較差,背誦起來確實有困難的學生,抽空單獨進行輔導,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為了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我還采取了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如詩文表演、古詩接力賽、給詩配畫、辦古詩專刊手抄報、配樂詩朗誦等。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大大激發了學生誦讀古詩的興趣,學生誦讀古詩的熱情日漸高漲。在圓滿完成小學階段必背80首古詩詞的任務后,這學期我又開始給學生補充初中必背古詩文,每天一首,抄在黑板上,讓學生積累在采蜜本上并背過,如今全班學生人均背古詩100多首。在學校組織的幾次古詩誦讀競賽和抽賽中,我班均獲得了優異成績。

      初中生必背古詩詞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中國古詩詞;數學教學

      中國是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古代文學作品無疑是人類精神文明寶庫中極為燦爛的一部分。中國古代詩歌詞曲早于先秦發端,歷經幾千年流傳至今,讀來仍然讓人回腸蕩氣,實在是一種美的享受。作為數學教學工作者,我突發奇想,試著在講解數學題時,根據解題思路由感而發,順口吟上幾句,確有畫龍點睛的效果。學生們也會隨著我的開頭齊聲應和,既更深刻領會了數學解題思路,又體會了古詩詞的高遠意境,真是兩全其美。德國科學家開普勒曾經說過:“我最珍視類比,它是我最可靠的老師。”。把數學內容與古詩詞內容這兩者看似風牛馬不相及的兩件事一類比,你會發現其中滋味妙不可言。現舉幾個例子說明。

      例1:若(a-1)2+(ab-2)2=0,求的值。

      解:(a-1)2+(ab-2)2=0,(a-1)2≥0,(ab-2)2≥0

      (a-1)2=0,(ab-2)2=0

      a=1,b=2

      原式=

      =

      =

      =

      此題有杜牧《過華清宮》為證:“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數學解析:此題解法名曰“裂項法”,用常規方法無從下手,用“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兩句,也可算是一種解析吧。

      例2:現規定兩種運算“”和“”,對于任意兩個整數a,b,ab=a+b-1,ab=ab-1,求123

      解:123

      =(1+2-1)3

      =23

      =2×3-1

      =5

      此題有蘇軾詞《水龍吟》中幾句為證:“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無情有思。”

      數學解析:這類題目叫做新定義運算,我們學過的加減乘除都有確定的意義。事實上,除了上述的四種運算外,我們還可以根據需要,采用不同的符號,給予新的定義,即所謂新定義運算。新定義運算通常是通過我們熟悉的運算來規定的。但這類問題學生初步接觸如墜云霧,真有點“似花還似非花”之感。

      例3:解方程:5x2-6xy+2y2-4x+2y+1=0

      解:5x2-6xy+2y2-4x+2y+1

      =(x2-2xy+y2)+(4x2-4xy+y2)-2(2x-y)+1

      =

      =

      原方程可以變形為=0

      又x,y都是實數,(x-y)2≥0,(2x-y-1)2≥0,

      且,

      原方程的解是x=1,y=1

      此題有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為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笠翁,獨釣寒江雪。”

      數學解析:此題屬于數學中的非負數問題。乍一看,一個方程含有兩個未知數,無從下手,真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但用配方法,結合非負數的知識,還是能求解的,“獨釣寒江雪”,還是有魚可釣的。

      例4:求使關于x的方程2x3-ax2+a2x+a2-

      a-6=0有整數根的所有整數a

      解:原方程可以看作未知數a的一元二次方程:

      當x=-1時,原方程變為:-2x-2-6=0

      此時x=-4

      當x≠-1時,設兩根為a1,a2,則

      故x=0,1,-2,-3時,是整數,從而a1+a2是整數

      當x=0時,原方程變為a2-a-6=0,解得:a1=3,a2=-2

      當x=1時,原方程變為2a2-2a+2-6=0,即a2-a-2=0

      解得:a1=2,a2=-1

      當x=-2時,原方程變為:-x2-5x-2=0,無實數根;

      當x=-3時,原方程變為-2x2-10x-60=0,無實數根。

      綜上所述,當x=-1,0,1時,方程有整數根:a=-4或a=3或a=-2或a=2或a=-1。

      此題還是引用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數學解析:此題如果從關于x的一元三次方程來解,一條胡同走到黑,是做不出什么名堂的,但換一個角度看問題,把它看作關于未知數a的一元二次方程,將會豁然開朗。數學上把@種方法叫做“主元轉換法”,用“橫看成嶺側成峰”自然可以恰如其分地解析。

      例5:若a,b,c是正數,解方程:

      解:

      =

      -=0

      a> 0,b> 0,c> 0

      >,>,

      >

      ++>

      ++-≠0

      x-a-b-c=0

      x=a+b+c

      正應了《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兩句名詩:“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

      數學解析:這是一道典型的“無中生有”法解題,這道題目的解法的巧妙之處在于“生”出了三個“1”和一個“3”,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另外,解題時注意觀察,培養洞察事物的能力,才能提高解題水平。

      例6: 求函數y=+的最小值.

      解:構造如圖所示的兩個直角三角形,

      即RtPAC,RtPBD,使AC=1,BD=2,PC=x,PD=4-x,

      求最小值可轉化為:

      在L上求一點P,使PA+PB最小.

      取點A關于L的對稱點A′連結A′B,

      則A′B與L的交點即為所求P點,

      故PA+PB的最小值即是線段A′B在RtA′EB中,A′B=,

      故函數y的最小值為5.

      此題有唐初四杰的王勃的《滕王閣序》中的名句為證:“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數學解析:此題若用代數方法來解很麻煩,通過對函數形式觀察,發現:可以看成是以x,1為直角邊的三角形的斜邊,可以看成是以(4-x),2為直角邊的斜邊,此題可歸納為求兩個直角三角形斜邊的和的最小值,于是可構造圖形來解決. 本題由數思形,由形思數,不失時機地抓住兩者的相互結合和轉化,沖破數和形之間的那種固有的差異,更多的強調二者的和諧統一,運用數形結合思想,迅速解決數學問題。華羅庚教授也曾說過:“數缺形時少直觀,形少數時難入微數形結合百般好,隔離分家萬事非。”

      例7:四邊形ABCD中,,AC平分,,,求BC和AB的長。

      解:作CEAB于E,CEAD于F

      在Rt?BEC中,

      在Rt?ACE中,AC=7

      由勾股定理,

      綜上所述:BC=5,AB=8。

      吟上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里的前四句:“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張成,養在深閨人未識。”,白居易的《長恨歌》運用轉化思想可謂足矣,明明是唐朝玄宗皇帝和楊貴妃的故事,卻轉化到漢武帝的頭上,真是用心良苦。

      數學解析:轉化思想是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最基本的數學思想,在研究數學問題時,我們通常是將未知問題轉化為已知的問題,將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問題,將抽象的問題轉化為具體的問題,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我們也常常在不同的數學問題之間互相轉化,可以說在解決數學問題時轉化思想幾乎是無處不在的。本題是四邊形問題,通常要轉化為直角三角形來解決。由已知∠ABC=60°,AC平分∠BAD,所以想到由C點作CEAB于E,作CEAD于F。由已知可求出CF,由CE=CF,可知CE的長,通過解Rt?BEC可求出BC的L。BE也可求,再通過解Rt?AEC由勾股定理求出AE的長,這樣,AB的長就求出來了。

      例8:(2005年河南課改)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BC,AB=2,DC=22,點P在邊BC上運動(與B、C不重合),設PC=x,四邊形ABPD的面積為y。

      (1)求y關于x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2)若以D為圓心、12為半徑作D,以P為圓心、以PC的長為半徑作P,當x為何值時,D與P相切?并求出這兩圓相切時四邊形ABPD的面積。

      解:(1)過點D作DEBC于E,

      ∠ABC=90°,DE=AB=2,

      又DC=2,=2

      BC=BE+EC=AD+EC=2+1=3

      S四邊形ABPD===4-x,

      (2)當P與E重合時,P與D相交,不合題意;

      當點P與點E不重合時,在RtDEP中,

      DP2=DE2+EP2=22+|2-x|2=x2-4x+8

      P的半徑為x,D的半徑為12, ①當P與D外切時,

      (x+)2=x2-4x+8,解得x=

      此時四邊形ABPD的面積y=4-=

      ②當P與D內切時,

      (x+)2=x2-4x+8,解得x=

      此時四邊形ABPD的面積y=4-=

      P與D相切時,四邊形ABPD的面積為或

      此題有詩仙李白的《行路難》里的幾句詩為證:“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蒼海。”

      數學解析:近年來,在各地中考試題中涉及到“分類討論”的問題十分常見,有很多岔路,你要分析仔細。因為這類試題不僅考查學生的數學基本知識與方法,而且考查了學生思維品質的深刻性。然而從近幾年的中考閱卷中發現學生在解此類問題時,考慮不周全導致失分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時的教與學中,尤其是在中考復習時,對“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滲透不夠。分類討論涉及全部初中數學的知識點,其關鍵時要弄清楚引起分類的原因,明確分類討論的對象和標準,應該按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到既不重復,又不遺漏,分門別類加以討論求解,再將不同結論綜合歸納,得出正確答案。

      我們生活在一個普遍聯系的世界里,絕對孤立的事物是沒有的。學習數學當然可以和其他學科互相借鑒,古詩詞與數學學習的結合就是很好的例子,這樣學習的效果是同學們印象深刻,記憶久遠,并能靈活地運用。

      初中生必背古詩詞范文第3篇

      這幾天我都在思考一個問題,轉瞬十幾載,韜涵已長成小小少年,那么在孩子的身體和心智拔節的日子里,我都做了些什么值得眾人肯定呢?千般瑣碎歸為一條,那就是我幫助韜涵養成了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讀書習慣和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沒錯,只要幫孩子養成一些好習慣,塑造一種好人格,那么孩子的成長定然不會那么虐心,家長的育兒也不會那么累人,“養成教育”讓你教子事半功倍。

      “健康養成”體能達人

      結婚后我沒有盲目要孩子,而是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身體調養。家人朋友覺得我過于鄭重,婚前體檢健康,生個孩子用得著那么刻意嗎?

      其實我有自己的小心思:我身高只有153cm,老公不足170cm,按照我倆的基因條件,孩子身高恐怕也會受影響。怎么辦?著手改變“土質”,輸入健康“肥料”,再撒種子不遲。于是依計劃,在2002年一邊自學考取了營養保健師,一邊嚴格按照營養學知識調養身體。不管孩子身高會不會突破遺傳,畢竟優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2004年,韜涵出生,體重8斤多,哭聲高亢嘹亮,一家人笑得合不攏嘴。

      優生還得優育。營養學只是給你一個理念和方法,落實到一日三餐,除了搭配合理變著花樣做飯外,在我們家有一個規矩:拒絕一切垃圾食品。

      你也許會感慨,學校門口攤位林立,哪個孩子能抵得住誘惑?哪個大人能拗得過孩子?我想說,“養成教育”是各個習慣的養成,包括生活方式,這需要一家人共同遵守一個原則,不能說媽媽不給買,爸爸偷著滿足,或者爺爺奶奶禁不住孫兒軟言相磨而妥協。

      為了避免韜涵對某種食品垂涎,我會時不時帶他去各種Diy食品坊,健康的食材,看得見的輔料,自己親手制作的樂趣,孩子往往樂不思返。

      另一個值得和大家分享的心得是培養孩子的體育愛好。我覺得無論男孩女孩,必須有一到兩個體育項目作為強身健體的依托。這當然受父母愛好的影響,但我們決不受此局限。為了讓韜涵找到自己的興趣點,我和爸爸陪著他各種嘗試,跑步,騎行,各種球,各種拳,從不嫌麻煩。在這期間,韜涵說不喜歡哪個項目,我們就毫不猶豫地同意他放棄,但只要選擇了,我和爸爸就陪著他不怕雨雪風寒進行訓練。

      但陪伴不是永遠的,當某種愛好成了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時,家長的明智選擇就是悄然退出。現在籃球成了他的最愛,韜涵每個課外活動都組織同學去操場打對抗賽。

      說到這,我得偷偷黑我老公一下,他有一個不好的習慣,愛嘆氣夾帶著口頭禪“怎么可能呢?”“不好辦”“辦不成”等等。作為三級心理咨詢師,我非常明白,大人習慣雖小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終生的,于是私下里跟他交流,你必須改掉這個毛病,它對孩子是個消極的心理暗示,時間一長對他成長不利。慢慢地,我們家的口頭禪變成了“那有什么難的?”“沒問題!”還有李寧的廣告語“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為了踐行這些口頭語的可行性,我還挑戰自己的身高,天天練習投籃,不為別的,就為給孩子增強信心,“我媽這么矮都行,我肯定沒問題”。

      飲食健康加上體育鍛煉,韜涵的體能比一般孩子都強,很少生病,即使頭疼腦熱也不用打針輸液,物理療法很快能夠解決。傲嬌地提一句,韜涵今年13歲,身高已經超過172cm,6塊腹肌展示,儼然一個健康小達人。

      “國學養成”早慧兒

      我從小喜歡誦讀,中學大學都是學校廣播站的播音員。平時經常聲情并茂地閱讀古詩散文,懷孕之后,更是拿它作為胎教的內容。

      兒子出生后,還在月子里,我就天天播放配樂的《唐詩三百首》。直到現在,早晨起來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播放優美的古詩誦讀或者《論語》、《大學》、《弟子規》等國學經典的音頻,然后一家人在輕松的氛圍中開始洗漱用餐。

      韜涵7個月時我就把他抱在腿上誦讀國學繪本,他也啊啊跟著念,每天至少讀兩次。

      由于經常被有聲文學沖擊,韜涵10個多月就會說話,而且一開始就不是一個字兩個字地往外蹦,而是一個完整的句子順暢說出。有一次正玩著,他忽然張嘴來一句“鋤禾日當午”,奶奶驚得一下子坐在了地上;更值得驕傲的是爺爺過生日時,他還不到一周歲,竟當著客人的面背誦了全本的《三字經》,客人們嘖嘖稱奇。

      韜涵經典誦讀的習慣就這樣養成了,到現在還是中午讀書20分鐘,晚上睡覺前30-40分鐘。我家客廳放了一面一米八的大鏡子,就是用來一家人在鏡前練誦讀表情的。讀書成了韜涵的催眠曲,如果哪一天不讀書,他也像我一樣睡不著覺,所以不管初一十五,還是有客人來訪,我們都雷打不動堅持誦讀。

      韜涵慢慢地以讀書為樂,以背書為驕傲。雖然我們從來不規定時間和數量,但在上學前,他已經背下來《三字經》、《弟子規》,熟練誦讀《論語》、《大學》、《孟子》、《莊子》、《千字文》、《增廣賢文》、《唐詩三百首》等等。一些精彩且容易的片段背誦下來,過難的我從不強迫他背,我怕孩子一旦有了畏難情緒,對讀書背書失了樂趣。

      就這樣在興趣的驅使下,他小學4年級之前,《唐詩三百首》背下來180首,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必背的古詩詞都能提前背下來;4-6年級,高中古詩文盡收大腦,甚至像《蜀道y》、《夢游天姥吟留別》、《滕王閣序》等連高中生都覺得難背的篇目他也不在話下。

      表面看我這個“國學養成教育”順風順水,其實是困難重重。家里親人沒一個人支持我。老公覺得枯燥讓孩子不快樂;公公是數學教師,典型的重理輕文;婆婆是農村婦女,在我讓韜涵背書時她甚至擋在前面,我孫子今兒就是不背了,我們玩去……

      外人對我的行為更是不理解。有一次我和孩子在校園的大樹下誦讀,幾個同事看見了嗤之以鼻側身而過。

      然而事實證明,讀書背書不但不耽誤成績,反而更使他大腦靈光,理解題意準確迅速,小學低年級時每次數學考試10幾分鐘答完一張卷,而且從來都是100分。在老師的建議下,韜涵從一年級直接跳到了三年級。

      上了中學成績照樣排在全校前十;作為班長,富有號召力的演講讓他人氣爆棚;大小舞臺的脫口秀表演經常博得熱烈的掌聲;最近在全市的朗讀比賽中他激情飽滿揮灑自如,好不令人贊嘆!

      我的家人和同事都轉變了觀念,一致認為從小多讀書,培養孩子的國學素養,對他們的成長是非常有利的。

      我們總在喊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但@個起跑線是什么?我覺得,與其傾其所有買一個學區房不如好好布置一個書房,然后以身作則地讀書。我相信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未來絕對不會太差。

      “道德養成”品端行正好少年

      烏克蘭教育家馬卡連柯說: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是在教育。這就是父母的潛移默化式影響。

      為了培養孩子的“公益”心理,我每年給災區和貧困地區捐款捐衣服之前都跟韜涵商量,你哪件衣服小了咱捐出去?你的壓歲錢和零用錢攢多少了,準備拿出多少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買書?年復一年,韜涵現在不用我督促,提前就把該捐的衣服和零用錢的數額規劃好了;旅游或上街看見乞討的老人,我都給韜涵哪怕一元零錢讓他恭敬地放到老人碗里;我有一個公益講課群,每天早上在群里發一到兩個古詩詞朗讀的音頻,晚上則詳細講解內容。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v高清理论电影|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1区1区3区4区产品乱码芒果|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视频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jizzjizz少妇| 日韩精品成人亚洲专区|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去台湾|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亚洲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亚洲男人在线无码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五月天网站亚洲小说|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网站| 日本久久久久亚洲中字幕| 亚洲五月丁香综合视频|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