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教師聽課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理念站在教學改革的前沿,已經成為一種教學改革的潮流中的中流砥柱。綜合來看,小組合作學習就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最大程度改善了學與教的關系,真正變課堂為學堂。
小組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或群體,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動上相互配合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從而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
二、我校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總目標:
(一)從學生方面
力求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小組內每個人的表現直接影響小組的優劣,所以小組內的同學都有強烈的合作愿望,個體之間,群體之間的交流得到了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力求學生個性得到張揚
小組合作學習最大限度的挖掘了學生的潛力。讓那些在課堂平時不能說變得能說了,不想舉手的變得想舉手了,平時膽小的變得敢于展示。那些所謂的學困生也能在小組匯報展示過程中也能獲得成功體驗。也許他們的成績并沒有上升,但是他們會變得更自信。
(二)從教師方面
要改變滿堂灌的方式方法
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會催生教師觀念的轉變,教師在課堂上會更加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課堂逐漸由封閉式向開放式、由“填鴨式”向“牧羊式”轉變。
教師角色逐漸轉變
推行小組合作學習會讓教師正逐漸從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擁有者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幫助者、合作者、引導者、激勵者、服務者轉變,逐漸由獨奏向伴奏轉變。
三、我校保障小組合作學習順利推行的措施
全員培訓
推行小組合作學習,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心態和理念的轉變是小組合作學習順利推行前提。為此,我們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對全校教師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理論培訓。計劃派青年教師到周營四中、陶官小學等地學習。力爭經過培訓,使教師不僅能更新教育理念,更主要的是消除教師了的畏難心理,使他們認識到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那么神秘的、高不可攀的,堅定教師搞好小組學習的信心。
出臺方案
我們將制定了《小組合作學習實施方案》,這是我校開展小組學習的指導性文件。方案從小組構建、管理、操作流程、評價等方面對班級小組建設提出了詳細的要求。
細化小組建設 按照每組4~6人,從性別比例、興趣傾向、學習水準、交往技能、自控情況、性格特點等方面合理搭配,班主任定期對小組長和學生進行指導培訓。
完善操作流程 按照“出示問題---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匯報交流---評議小結(個人或小組展示)”的流程進行。
規范展示匯報 規定了學生匯報的語言范式:個人匯報語言模式:“大家好,下面由我來匯報...... 我的匯報完畢,請大家來為我補充”。小組匯報語言模式:“大家好,下面由我們組來匯報,先由XXX來發言。我的匯報完畢,接下來請我們組的XXX繼續匯報。我們組匯報完畢,請大家補充。”
活動推動
一、指導思想
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關心青年教師成長,努力營造青年教師成長的良好氛圍,努力提高青年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業務素質,使之盡快成長為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職業道德素養良好的青年骨干教師,成長為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使我校教育教學質量再上新的臺階。
二、培養對象
35周歲以內的老師(在我校教過高三兩屆以上的不作硬性要求)。
三、培訓方式
1、集中培訓:學校教學處定期對培養對象進行集中學習培訓,各年級級組長督促并跟蹤培訓情況,每學期不少于10個課時的學習。
2、名師講壇:邀請相關專家或有經驗的教師開展具有實戰價值的專題講座。通過講座交流,提高青年教師的專業能力,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提供經驗保障。
3、師徒結對與自主學習:堅持積極有力的推進“老帶新”工作,促進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青年教師培訓最終落在課堂上,通過自主跟蹤聽課、推門聽課、匯報上課等形式來完成。通過聽課、評課,及時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授課能力和水平。每學期,每位青年教師至少安排一節過關匯報課,由指導教師、科組長和備課組長等共同考評過關。
4、教學能力大賽:每學期在青年教師中開展書法、教學設計、說課等教學基本功比武,并在每學期期末評選出優質課堂和優秀教案。
5、學習交流:校內各學科以專題方式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常態性問題,各備課組深入研究學情、探討教法。在條件成熟的前提下組織教師外出觀摩學習。
四、具體安排:
1、20xx年9月:高一年級新教師培訓:備課、上課等基本要求。
主講:陳淑玲、向國慶、蘇渝萍。
2、20xx年10月:教師集中培訓:師徒結對儀式;專題講座。
主講:彭銀祥、李和、楊金云。
3、20xx年11—12月:老師匯報課,教學能力比武。
4、20xx年1月:老師集中培訓,師徒結對經驗交流;專題培訓。
5、20xx年3月:學期交流小結,獎勵各項教學的優秀者,集中培訓。
【關鍵詞】特崗教師;教學技能;提高;探討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批又一批老教師逐漸從教學崗位上退了下來,越來越多的年輕教師補充了進來,各學校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年輕教師盡快成長,學校教務處和各年級組要從業務學習、聽課、備課等各個環節幫助指導年輕教師,使他們熟悉學校的教學常規,在實踐中摸索,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剛剛走向工作崗位的特崗教師,教學水平整體不高,很多特崗教師在教育教學理念、方法和行為及教學實效上均有一定差距,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呼聲越來越高,為了提高年輕教師的業務水平,調動特崗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他們盡快成長,積極參與到教研活動中去,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 在鍛煉中成長
常言道,沒有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理論只有經過實踐的檢驗才是正確的理論,要想達到成功的彼岸就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年輕教師剛進校門就要走上講臺,把他們所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新教師在剛開始上課階段還沒有對上課形成概念,所以大多是模仿,模仿老教師的教學環節,以及在課堂上處理疑難問題和突發事件的經驗,在這個階段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年輕教師學習教學理論,有的英語老師上課時心里特別緊張,一張口往往出錯,很簡單的課堂交際用語不會說了,語無倫次,如在早晨上課,有的年輕教師走進教室,看到幾十個學生,心里一緊張,就會說出“good morning afternoon”等這種句子,有時候讓學生在黑板上寫完單詞后,他應該說“go back to your seat,please”,但由于緊張便隨口說出“sit down please”等等,這種心里壓力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方可解決。學校可為每一位教師都定制新課程標準和《寧夏教育》,《海原縣中小學教學常規》等學習材料,首先要抓的是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讓年輕教師更新觀念,積極探討和參與新課程改革;其次是寧夏教育等內容的學習,讓他們從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目的是規范教師的行為。年輕特崗教師除了要學習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向學校的老教師虛心學習,聆聽老教師的指導,老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活動的體驗及經驗的積累,已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老教師要不斷校正年輕教師在教學中的不當做法,爭取讓他們的教學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2 強化教學常規培訓
開學初每周組織開展一次教研常規活動,把全校的新教師組織起來集中培訓,培養年輕特崗教師盡快熟悉業務,新教師與老教師相結合,確定教研活動主題,如何指導年輕英語教師上好課、備好教案和批改作業,通過以上各個層面各個環節的落實,從而使他們盡快勝任學校教育工作。
2.1 定期上匯報課
這里所說的聽課是指每學期學校都有公開課和匯報課,首先是學校的學科帶頭人講的公開課,學校的骨干教師教學經驗豐富,駕馭課堂教學能力強,教法新穎,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公開課的開展有助于有經驗的老教師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把自己教學風格展示在大家面前,年輕特崗教師可以借鑒學習。然后就是新調入英語教師的匯報課,聽課對象以特崗教師與新教師及及中青年教師為主,以年級組為單位,各學科同時進行聽課,聽課時老教師應注意觀察年輕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目標的落實及教學的實效,以便在課后對教師多指導多幫助。
2.2 虛心向老教師學習
在每次聽完年輕教師匯報課后,各學科教研組長安排時間進行評課,參加評課的人員有學校各級領導、教務主任、教科室主任等各位中層干部,評課活動由教研組長主持,學科老師與年輕教師面對面進行交流,首先讓做課教師闡釋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思路,反思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亮點和不足,接著由其他聽課教師發言,暢談他們在聽課后的收獲和改進建議,最后由教研組長結合對本節課的觀察進行評價,充分肯定教師的優點,重點指出影響或制約課堂教學有效的關鍵點,并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和意見,指導與培訓相結合,真誠地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2.3 認真履行好常規教學
一、帶著任務去,載著收獲回
目前有許多的培訓,教師本身不樂意參加,多是被校領導逼上“梁山”。因此,聽時不專心、不思考,回來后的二次培訓只能敷衍了事。做實二級培訓,要從負責二級培訓的教師著手,這是保證。一是選派參與培訓的教師必須是學校的骨干教師,有學習、反思、匯報的能力。二是所選教師要貼近培訓的內容,盡可能地考慮學科、學段。只有這樣,他們才會感興趣,才能聽得懂,正確理解專家的講授,領會課堂的真諦,也才能保證二次培訓內容的正確。
二、精心整合,融百家觀點
對于參加培訓的教師而言,只有回來后努力做好二級培訓,讓培訓惠及學校的每一個教師,才能不負重托。
1.聯系實際,精心整合。對于匯報的內容,培訓教師首先要認真消化,精心融合。因為參加培訓所聽的內容是多家的觀點,有的觀點新穎,有的可能也是老生常談,有的也許已經是本校教師熟知的信息。如果不加整合一一呈現,本校教師往往把握不住重點,減弱他們參加二次培訓的興趣,使二次培訓效果降低。如筆者有幸在南京參加了第十屆“現代與經典”全國小學數學教學研討會,零距離接觸了專家鄭毓信、教授曹培英和名師華應龍、黃愛華、劉德武、徐長青等。回來在學校匯報“體驗不一樣的課堂——收獲同樣的教育”時,筆者把名師的課堂教學進行梳理和濃縮,重點抓住兩點來匯報。一是結合特級教師劉德武的“分數乘整數”的導入創設、華應龍“三角形三邊關系”的練習設計、黃愛華“垂直”的練習處理、吳汝平“一千以內的數”的“千字文”等教學片段談“精心的教學設計”,讓教師明白劉德武所講的“追求教學設計應踩在學生的思維線上,這樣才能和學生達成默契”的真正內涵,而不僅僅是記住了這樣一句話。二是結合張齊華的“平均數”、徐長青的“找規律”、劉德武“認識厘米”等片段教學,匯報了名師“語言運用的藝術”的精彩例子,同時例舉了我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提問、追問、評價語言的實例。通過對比,學優點,明不足,教師明確了:一種源自于理性、智慧、思辨、從容、精練、幽默的語言會讓課堂多一份智慧和靈動。
1、理論學習
在教研活動上,多次安排教師研討新課程標準,并請市有關骨干教師作交流匯報工作,使新課程理念,在全體數學教師心中形成共識。
2、實踐活動
(1)首先,本學期初步進行了教研活動的改革,采取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原則,由年級組長牽頭負責,分年級組進行聽課、評課活動,同時,數學教研組主抓各個年級的經驗推廣課,真正把“一個課例、三次研討活動”落到實處,在本學期的年級推廣課上,出現了一大批好課,例如:由六年級陳俊豐老師執教的“圓的認識”,五年級蘇侃武老師執教的“小數除法”。四年級陶健執教的“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三年級教師顧琳執教的“長方形的認識”等。
(2)同時,本學期安排了市、校骨干教師上掛牌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一批掛牌課、匯報課的課堂教學能很好的體現新課程理念,為教研活動的評課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本學期還安排了數學組青年教師評優課,以及村校教師借班上課。在多種活動中,使廣大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4)從本學期開始,在數學學科組實行青蘭工程,市、校骨干教師同青年教師相互結對子,相互聽課,并指導備課。
3、規范管理
(1)數學教研組為提高“七認真”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在本學期,每月都能認真檢查備課、作業,并作好小結。
(2)通過隨堂聽課,使數學教學改革更加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