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群眾工作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要認真學習宣傳十精神,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的“八項規定”和省市委關于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規定,加強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廉潔勤政和艱苦奮斗教育,堅決制止各種不正之風和奢侈浪費行為。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扎實開展反腐倡廉教育,重申和強調關于廉潔從政的各項紀律和規定,樹立和維護口岸辦機關黨員干部廉潔勤政、服務為民的良好形象。
二、深入調查研究
要把調查研究作為議事決策的重要依據,建立定期深入基層開展調研制度。調查研究要明確主題,深入全市口岸聯檢查驗單位和港航生產、經營、服務企業,了解真實情況,認真研究和解決問題,增強調研工作的主動性和靈活性。特別要圍繞事關口岸全局、重點目標、開放服務、大通關建設、口岸共建等方面開展調研。領導班子成員每年到基層調研的時間不少于2個月,每年指導分管科室撰寫1~2篇調研報告,每個科室每季度至少有一條信息或調研報告被市委、市政府等信息部門或《日報》等新聞媒體采用。
三、密切聯系群眾
要進一步強化宗旨觀念和服務意識,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深入群眾,講求實效,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建立健全口岸辦工作聯系點制度,每名工作人員確定1~2個口岸聯檢單位或生產服務企業作為聯系點,經常到聯系點進行走訪,現場辦公、超前服務,集中精力解決口岸熱點、難點問題。要加大《市口岸關于提高通關效率促進外經貿發展的12條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認真處理企業、群眾和中外旅客群眾的來信來訪,有效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口岸和諧穩定。
四、精簡會議活動
會議要講求實效,提倡召開研究問題、協調解決問題的專題會和現場辦公會。嚴格控制會議規模和參會人員,除事關口岸全局的重要會議外,不安排多位班子成員同時出席。嚴肅會議紀律,嚴格按照上級要求派員參加,嚴禁替會現象。參會人員不得無故遲到、早退,開會期間要關閉手機或調為振動、靜音,不得接打電話、交頭接耳、打瞌睡等,不得泄露會議內容。
五、精簡文件數量
切實改進文風,壓減文件簡報,不搞文來文往。嚴格控制各類文件,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一律不發。提倡發短文,各類文件一般不超過3000字,報告、請示類公文一般不超過2000字,簡報、信息一般不超過500字。提倡無紙化辦公,積極推廣電子公文,減少紙質文件發放,逐步實現文件資料的網絡傳輸和網上辦理(件除外),提高工作效率。
六、提高服務水平
推進文明辦公,嚴格執行《口岸辦機關文明守則》,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轉變服務態度,規范服務行為,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行“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和限時辦結制,科室之間要配合協作,對來辦事的群眾要熱情接待,認真辦理,緊急事項堅持特事特辦,一般事項7個工作日內要給予答復,復雜事項答復時間最長不超過30個工作日。
七、厲行勤儉節約
簡化接待工作,在確保熱情周到的同時,減少宴請、減少陪同,不上高檔菜肴、酒水、香煙和水果,嚴禁鋪張浪費。辦領導和各科室公務接待,由綜合科統一安排,經主要領導批準后按規定標準安排。接待產生的各類票據須經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綜合科長、財務負責人簽字后予以報銷,手續不全,財務不予報銷。堅持勤儉辦事,嚴禁鋪張浪費,最大限度壓縮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創建節約型機關。
八、嚴格工作紀律
認真執行機關工作紀律和考勤制度。全體人員要自覺遵守上下班紀律,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嚴格請銷假制度,嚴禁出現脫崗、空崗現象,因事不能按時到崗工作時,要提前按規定請假,并告知綜合科。上班時間不得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實行機關領導班子工作補位(AB角)制度,辦領導在外出學習、考察、開會和休假期間,進行工作補位。要確保政令暢通,全體人員工作日、雙休日、節假日必須保證通訊工具24小時暢通。
九、狠抓工作落實
對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口岸辦重點工作目標,班子成員要帶頭督促檢查,促進工作落實。建立完善重要工作定期通報制度,每季度至少通報一次。年初班子成員就分管工作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年度目標和具體工作措施,原則上每月初在主任辦公會上就月度工作進行交流。認真做好工作記實,各科室每月5日前將上月工作記實交綜合科統一匯總。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科學防控”理念,全面貫徹落實《地質災害防治條例》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積極加強地質災害防災減災機制和體制建設,按照“十有縣”(即有組織、有經費、有規劃、有預案、有制度、有宣傳、有預報、有監測、有手段、有警示)的標準,推進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建設的規范化、標準化,提高地質災害防治水平。
二、主要內容
(一)有組織:縣政府成立以分管縣長任組長,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國土資源局局長任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縣國土資源局,負責日常工作的組織協調。各鄉鎮和有關單位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明確負責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聯絡員。
(二)有經費:縣、鄉鎮兩級人民政府,每年安排穩定的經費用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包括對隱患點的治理、應急處置和監測,對受威脅的群眾進行搬遷避讓。
(三)有規劃:縣國土資源局負責編制年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經縣政府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同時,在縣地質災害調查基礎上,擬定縣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報縣政府批準后實施。縣級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已由遼寧省109地質大隊編制完成,經市政府批準后實施。
(四)有預案:各鄉鎮人民政府,對轄區內的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逐一制定應急預案,包括險情發生時受威脅群眾的撤離信號、路線和安置場所。
(五)有制度: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包括:地質災害汛期值班、災情險情速報、應急處置方面的規范性文件,有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制度。每年縣、鄉兩級要簽訂地質災害防治責任狀。
(六)有宣傳: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要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災減災意識。要進村入戶宣傳,讓廣大的鄉村基層干部、普通群眾和中小學師生懂得基本的防災減災知識,切實增強干部群眾的地質災害防范意識和臨災自救、互救能力。縣國土資源局負責每年常規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和宣傳活動,特別是在“地球日”、“土地日”和“防災減災日”,有針對群眾和中小學生的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教育培訓活動。
(七)有預報:縣國土資源局和氣象部門要聯合開展好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預警預報信息在電視臺中及時播出,或通過其它媒體、通信等手段將信息告知防災責任人和監測責任人。
(八)有監測:對已發現和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監測員和責任人要落實到人頭上,要有完整的監測記錄,要認真組織發放好防災明白卡和避險明白卡。各有關鄉鎮國土資源所要有負責聯系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人員,
(九)有手段:各鄉鎮人民政府,要認真落實好今年6月初與縣政府簽訂的防治地質災害責任狀。特別是要在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安裝地質災害群測群防簡易監測儀器,監測人員要配備簡易監測預警工具。
(十)有警示: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和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的醒目位置設置警示牌、張貼宣傳畫,以便地質災害隱患出現發生前兆時,群眾能及時得到警示信息。
三、有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工作,是2009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要把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作為關系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重要工作,謀劃好、組織好、落實好,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措施到位。
(二)加強指導,確保成效
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工作,是一項基礎性、群眾性很強的工作。縣國土資源局等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建設工作的指導;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各部門和各有關單位要深入調查研究,摸清情況,制定方案,明確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建設的主要任務和工作重點,積極探索、努力創新,實現地質災害群測群防。
(三)加強培訓,提高水平
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國土資源局要重視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培訓的力度和廣度,使廣大干部群眾進一步掌握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力爭做到人人了解掌握災害前兆、監測方法、報警方式、躲避路線等,為群測群防體系的有效運行和提高群測群防工作水平奠定廣泛的群眾基礎。
(四)加快進度、確保質量
做好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是把學習實踐活動不斷推向深入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環節,對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學習實踐活動成果,確保學習實踐活動的質量和成效,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開展好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按照縣委學習實踐活動辦公室的統一部署,研究制定了本測評方案,以確保測評工作落到實處。
一、合理確定參加測評人員
這次群眾滿意度測評,主要測評對本單位學習實踐活動開展情況的評價,同時收集對進一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意見和建議。為更充分地集思廣益,必須使參評人員具有廣泛性和代表性。
根據參評人員范圍要做到“三個延伸”的要求,結合交通工作實際,確定參加交通局學習實踐活動群眾滿意度測評的人員為各部門負責人、各局屬企業政工負責人、聘請的黨風廉政建設監督員、同級有業務聯系的單位政工負責人和服務對象業戶代表,各企業要按照工作需要合理確定參加測評的人員。
二、確定測評內容
根據縣委對整改落實階段學習實踐活動的要求,這次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的主要是從學習培訓情況、深入調研情況、解放思想情況、撰寫領導班子分析檢查報告情況、黨員領導干部發揮表率作用情況、貫徹群眾路線情況、解決突出問題情況、創新體制機制情況、促進科學發展情況、加強領導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測評。
三、開展群眾滿意度測評的方法步驟
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按照縣委的要求,結合全局工作開展的實際,8月1日進行,8月20日前完成。具體步驟如下:
1、認真開展“回頭看”,做好充分準備。要認真回顧總結學習實踐活動開展情況,對照學習實踐活動的各個階段的任務要求,對學習實踐活動進行自查自看,尤其要認真檢查整改落實情況,以適當方式向黨員、群眾通報。設計好測評表格,確定好參加測評人員的范圍和數量。
2、及時組織測評。確定參加測評的人員后,通過發放滿意度測評表的方式進行測評,測評以無記名方式進行,給參加測評人員留出充足的思考和填寫時間,保證測評表的回收率。
一、指導思想
牢固樹立“服務第一,服務至上”的理念,把群眾滿意作為衛生工作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提高群眾對衛生系統和衛生工作的滿意度為目標,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載體,強化整改落實工作,實現聯系群眾、宣傳群眾、服務群眾、團結群眾,有效提高群眾的滿意度。
二、工作措施
(一)開展醫療下鄉活動。組織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醫務人員組成若干醫療義診小分隊,進村入戶進行巡回醫療,為群眾提供健康咨詢、醫療指導,進行“面對面”服務,同時落實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高群眾健康水平。
(二)提升醫療機構服務水平。嚴格落實全縣二級以上綜合醫院、中醫醫院醫療門診“三增一禁”、便民正風行動。繼續推出預約診療、優質護理服務、院務公開、營造溫馨就醫環境、打造無障礙通道等十項便民惠民服務措施和推行“先診療后付費”診療服務模式。全縣各醫療機構要在醒目位置設置便民服務導醫臺,積極為患者提供咨詢、導診、掛號等服務,通過公示欄、電子顯示屏對收費標準、服務標準進行公示,讓群眾真正了解政府各項惠民政策、便民措施。縣級醫療機構要積極開展醫療衛生下基層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開展大型義診活動,為廣大群眾送醫送藥。
(三)扎實開展家庭醫生式服務工作。通過強力推進家庭醫生式工作,利用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廣大醫務人員進村入戶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契機,對我縣衛生事業發展情況;國家惠民政策和群眾所能享受到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衛生院、衛生室、鄉村醫生的職責;兒童、婦女、老人等重點人群日常的保健知識等,編印宣傳冊、明白紙、公開信進行宣傳,有效提高宣傳的時效性和普遍性,真正讓群眾看得懂、聽得清、信得過。
(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通過開展“掛牌亮責”活動,引導廣大醫務工作者恪守服務宗旨、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維護衛生行業的良好形象。實行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醫德醫風考核制,制定考核制度和管理辦法,對醫務人員診療護理行為、醫德醫風表現列入績效考核內容,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五)積極開展回訪工作。各鎮衛生院組織醫務人員,對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高血壓等重點人群以及就診患者加大電話隨訪力度、擴大隨訪范圍。隨訪內容包括治療效果、身體健康狀況、就診滿意度等,要求回訪率達到50%,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對衛生工作開展的意見,并根據意見積極整改落實,切實促進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贏得群眾的滿意和認可。
(六)加強衛生宣傳工作。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衛生重點工作進行宣傳報道,特別是對今年以來啟動鎮衛生院住院起付線以上“全報銷”制度;縣級公立醫院改革;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等亮點工作宣傳,讓更多的百姓了解“衛生人”為衛生工作所作出的努力。
(七)開展“領導干部基層工作日”活動。局黨委班子成員每月在基層工作不少于2個工作日,了解基層情況,傾聽基層需求,聽取基層的意見建議,把群眾和基層單位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解決。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有效提高人民群眾對交通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滿意率。
二、總體要求
深入慣切科學發展觀,切實增強群眾觀念,創新工作方法,堅持“服務民生、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組織干部職工體察民情,了解民意,解決民憂,宣講民生工程等惠民政策,征集基層群眾的評價和意見,檢查各項惠民政策落實情況,努力提升群眾滿意度、支持率,
三、具體方案
(一)廣泛開展大走訪活動,了解企情民意,在長效走訪中提高群眾滿意度。
一是由分管局長牽頭,召開服務對象座談會,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包村聯戶干部深入農村進行走訪。不但要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還要向群眾廣泛宣傳國家的各項政策法規。對群眾不明白、不理解的工作當場進行說明,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能當場答復的要求當場答復,當場答復不了的,及時向黨委反饋。三是在服務窗口設立意見簿,便民箋,意見箱,隨時征集業戶意見,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
(二)以優質便民為立足點,切實提高公共服務能力。
為更好地為百姓服務,今年,交通運輸局將繼續努力改善與群眾出行密切相關的行路與乘車環境,提高公共服務能力。一是抓好農村公路改造工作。為提高我市農村公路通行質量,今年計劃投資8622萬元,完成南山至草泊公路張鄭—國道206段改造工程,2013年10月底完工;投資26822萬元,完成張招公路至段拓寬改造工程,2013年4月開工建設,12月底完工;投資4031萬元,完成黃草公路五里橋至歸姜段大修工程,2013年4月開工建設,11月底完工;投資2670萬元,完成馬草公路北段大修工程,2013年4月開工建設,11月底完工。二是抓好農村公路養護工作。要提升管養意識,強化路政管理,加強對鎮村所屬農村公路養護的指導監督工作,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機制,扭轉只重建設,不重養護的現狀,同時,繼續加大對縣鄉道路的邊坡、護肩、排水系統、路旁綠化等附屬設施的養護力度,不斷提高農村公路的安全性,保證“村村通”成果長期惠及百姓。
(三)以扶貧濟困為切入點,積極投身社會公益活動。
要保持多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仍將扶危濟困、關愛社會弱勢群體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好、抓實。一是做好包村聯戶工作。要以“察民情、連民心、解民憂、幫民富”為主線,著力幫助包扶村和困難戶解決生產、生活難題。今年,交通運輸局繼續包扶南埠村,包村人員要及時與該村對接后,拿出具體的幫扶計劃和措施。繼續做好對結對困難家庭的幫扶工作,將組織聯戶干部進村入戶,一對一與所包戶溝通,了解民情,幫其所需,并要堅持定期看望所包貧困戶,送去關愛和溫暖。二是做好扶危濟困工作。要積極參與市里組織的愛心公益活動,認真組織好各類關愛弱勢群體的捐助活動;要積極落實“春蕾計劃”,堅持資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要通過扶危濟困中的點滴奉獻,讓被幫扶人感受到交通干部職工的愛心,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四)以規范行政為關鍵點,著力抓好行風政風建設。
要以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強化和完善行風政風建設上下功夫,全面推進交通行業行風的根本好轉。一是抓好預防職務犯罪,打造廉潔工程。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嚴格實行招投標以及合同管理制、項目法人制和工程監理制以及廉政責任制,在工程資金的支付上,要通過嚴格的規范制度、公開透明的操作方法,防止腐敗行為的發生,切實打造廉潔工程、民心工程。二是做好執法與服務結合文章,打造過硬隊伍。牢固樹立“執法即是服務”理念,堅持嚴格執法與熱情服務并重齊抓。在嚴格執法過程中,要與各執法單位簽定治理公路水路“三亂”目標責任書,層層落實責任制,不斷鞏固治理公路水路“三亂”成果;要以專項整治活動為重點,加大對超限超載、撒漏、黑駕校、無證經營等非法從事道路運輸、水上運輸等危及人民群眾安全的經營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在保障群眾安全出行的同時,也保護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使交通運輸市場秩序健康有序,為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交通環境。在熱情服務過程中,要樹立“創先爭優、服務為民”的意識,時時處處從服務對象的角度出發,積極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要在受理許可審批和換發道路運輸證等方面,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簡化改進審批程序,使業戶一站辦妥審批手續,從人本化角度出發,盡力為業戶提供最便捷的服務;要進一步完善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以及AB角崗位工作制,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要通過以上的舉措,使交通執法人員切實履行好“嚴格執法、熱情服務”職責,打造一支過硬的執法隊伍,樹立起良好的交通形象,爭做一個人民群眾滿意的政府部門。
(五)以強化考核為著力點,認真抓好責任制落實。
要充分發揮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的激勵導向作用,進一步完善客觀務實的工作業績考核評價機制,以此來切切實實落實責任,實實在在提升形象。交通服務工作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讓交通工作更深入人心,更好地服務于群眾,今年,交通運輸局以群眾滿意為考核出發點,首次將提高群眾滿意度納入責任制考核中,要求各窗口單位、相關服務企業要著力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提升群眾滿意度,對因自身責任造成群眾不滿意的都要給予相應的扣分,對在全市行風評議中位次前移或后退的單位都給予相應獎懲,做到獎罰分明,激勵起各單位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各項工作做得好、做得實、做得透,力爭讓群眾滿意,讓社會滿意。
四、工作要求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開展此項工作,是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的重要舉措,事關為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的重要舉措。各級要進一步提高對此項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加強宣傳,強化服務,確保此項工作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