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圍術期護理論文

      圍術期護理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圍術期護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圍術期護理論文

      圍術期護理論文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探討、總結婦科腹腔鏡手術圍術期護理工作的經驗。方法:對婦科皮膚、會陰、腸道等術前準備工作進行改進。結果:在護理工作中體現了人性化關懷。結論:手術的成功離不開高質量的護理。

      [關鍵詞]婦科腹腔鏡;圍術期;護理

      我院自2005年2月開展婦科腹腔鏡手術以來,已成功完成手術110例,并發深靜脈血栓2例,膀胱損傷1例,都因及時發現及時處理而治愈。通過腹腔鏡手術圍術期的護理,逐漸掌握了腹腔鏡手術的護理要點及術后常見并發癥的種類、原因、臨床表現、好發時間及常規處理措施,合理制定護理計劃,及時觀察病情變化,縮短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1]。

      1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的需求在疾病發生、發展,轉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得到重視[2]。無論何種手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如緊張、焦慮,對手術的治療效果持懷疑態度,因此心理護理應貫穿于整個護理治療過程中,尤其在術前2d,手術當天,歸入病區時都要主動和患者進行交流,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如在術前和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盡可能的解答,對腹腔鏡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術中感覺、術后反應等給予講解。并對患者進行正確的評估,針對患者不同需求及層次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有效降低患者應激反應,為手術創造一個良好條件。

      2術前準備

      2.1皮膚

      婦科腹腔鏡比傳統開腹手術對臍部的要求更嚴,因為,臍部是腹腔鏡手術的一個重要路徑,該部位凹陷于體表,皮膚嬌嫩潮濕不易清洗,特別有利于細菌生長,常規的皮膚消毒法已不能滿足腹腔鏡手術的要求,我院已由原汽油酒精碘伏的消毒方法,改進為潤膚油肥皂水過氧化氫液碘伏清潔消毒的操作程序,盡量減輕棉簽對臍孔皮膚的刺激,保證術野皮膚的無損傷及無菌性[3],預防術后切口感染。

      2.2會

      為了預防陰道細菌進入腹腔,我院長期以來用陰道沖洗霧化、紅光上藥來解決這一問題,雖達到了術前要求,也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從2005年10月份起我們開始了術前3d用1%碘伏擦洗陰道,甲硝唑0.4g陰道上藥進行陰道準備,術前1d備皮效果良好,既減輕了患者的負擔又達到了消毒的目的,無一例發生感染。

      2.3胃腸道

      腸道準備的目的是為了刺激腸蠕動,軟化和清除糞便,排除腸內積氣,便于手術中充分暴露,保障手術順利進行,減輕術后腹脹不適,傳統的清潔灌腸操作煩瑣,既增加了護士工作量又給患者帶來不便和痛苦。我們采用了術前1d下午4點口服20%甘露醇250ml加等量溫開水,術前晚及術晨分別溫鹽水灌腸一次進行腸道準備,口服給藥法簡便,效果好,能減輕患者生理痛苦。術前進食12h,禁飲8h以減輕腸脹氣,防止誤吸。術前3d給予慶大霉素針劑8萬U口服,抑制腸道細菌繁殖,預防腸道感染。

      2.4其他

      患者排空膀胱留置導尿,術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g,魯米那0.1g。

      3術后護理

      腹腔鏡手術在CO2氣腹下進行,如果CO2殘留于人體疏松組織過多或吸收大量CO2易出現高碳酸血癥及血流動力學改變。術后應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連接心電監護,觀察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鼻塞給氧[4],初時4L/min,30min后改為2L/min,保持呼吸道通暢。有痰時及時吸出,惡心嘔吐時遵醫囑給胃復安、信法丁,常規進行會陰護理,觀察陰道出血情況,消毒陰道宮頸預防逆行感染,疼痛不適時,給予心理疏導必要時給止疼劑。

      3.1術后傷口觀察

      由于腹壁傷口切口小,各種腹腔液易從傷口滲出,影響傷口愈合,因此應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滲液的顏色、量,并與術后出血相區別。傷口有滲出時及時更換敷料。

      3.2導尿管的護理

      術前放置留置尿管排空膀胱是為了使術野更清晰,避免誤傷膀胱、輸尿管等器官。術后要密切觀察尿量及顏色,保持導尿通暢,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后留置尿管1d~2d,單純附件,子宮肌瘤剔除術可于術后24h,液體輸完后拔除尿管,有膀胱損傷的患者應留置尿管72h,觀察尿液等恢復正常后拔除。

      3.3及飲食

      腹腔鏡手術以全麻為主,患者未清醒時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清醒后改半臥位,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恢復。在飲食方面,不主張清醒后即進食,雖然腹腔鏡手術系微創手術,對胃腸影響很小,但過早進食由于氣腹導致胃黏膜灌注不足、腹內脹氣,使胃腸蠕動恢復慢,易引起患者惡心、嘔吐,我們主張患者清醒6h以后視具體情況給予少量飲水,禁糖水、牛奶,恢復排氣后進少量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食,以免因進食過早使胃腸道反應加重。

      3.4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3.4.1內臟損傷

      主要是膀胱、子宮、輸尿管、腸道的損傷。術后如出現逐漸加重的腸脹氣,腹膜炎表現,應警惕腸道并發癥發生的可能。

      3.4.2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由于腹腔鏡在三孔氣腹下進行,取截石位、全麻、手術中轉開腹,致使手術時間延長靜脈血流緩慢,在瓣竇內形成渦流易致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尤其好發于左下肢。若術后發現患者下肢腫脹,疼痛和壓痛,淺靜脈擴張,皮溫體溫升高,Homens(+)應及時做出處理,囑患者抬高患肢,50%硫酸鎂濕敷,同時溶栓祛聚抗凝處理,以免靜脈性壞疽的發生和肺栓塞的形成。

      3.4.3術后出血

      密切觀察穿刺孔的滲血情況和生命體征的變化。患者如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傷口敷料滲血增加色澤鮮紅,是術后出血應及時搶救。

      3.4.4肩背酸痛不適是因術中CO2氣體殘留膈下刺激神經反射所致,一般數小時可消失,護理中對腹壁輕輕加壓,將氣體盡可能排出,患者可取膝胸臥位,讓氣體向盆腔聚集減少對膈肌的刺激。

      3.4.5皮下氣腫

      由于腹腔內壓力增高,氣體從氣針處分散于皮下或氣腹時直接灌入皮下所致,壓之有捻發音,可給予被動運動,增加血液循環,一般2d~3d,可自動吸收。應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隨著腹腔鏡手術應用范圍的拓寬,操作難度的增加,腹腔鏡手術的并發癥不容忽視。術前充分的準備和術后精心的護理對預防和及時處理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促進患者術后盡快恢復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愛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3):15.

      [2]蔡偉萍,黃葉莉.婦科腹腔鏡臨床應用及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4,7:1143.

      圍術期護理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新生兒;巨結腸

      先天性巨結腸是常見的胃腸道畸形之一,居嬰兒消化道畸形的第二位[1]。先天性巨結腸是結腸遠端及直腸缺乏神經節細胞,導致該段腸管痙攣性狹窄,表現為出生后無胎糞排出或僅有少量的胎糞排出、腹脹、厭食、便秘、嘔吐等,若不經任何治療,病死率可達93%[2]。對于手術時機,多傾向于出生6個月后。我院自2001年6月~2004年6月對30例先天性巨結腸的新生兒經行一期手術根治,經精心的手術,細致的護理均獲得滿意的效果,無一例死亡及發生術后并發癥。

      1臨床資料

      選擇先天性巨結腸患兒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8~28天,體重3.0~5.1kg。普通型巨結腸12例,短段型18例。平均住院天數為15.2天。術前診斷根據病史、肛診、腹部平片、鋇灌腸X線片及術后常規全層病理檢查確診,根據術前鋇灌腸X線片中移行的位置,估計狹窄段范圍均在直腸、乙狀結腸遠端,均采用Soave術式行經巨結腸根治術。

      2護理

      2.1術前護理

      2.1.1排除合并癥先天性巨結腸患兒多營養不良、消瘦、抵抗力差,因此,術前必須完善各項檢查,包括血、尿、肺、心等功能檢查,確診無其他異常。

      2.1.2腸道準備術前清潔灌腸對治療該疾病很重要,目的是排出積糞,緩解腹脹,保持腸道清潔,減少手術時腸道污染的可能,同時使擴張的腸管盡可能恢復正常,以確定手術切除腸段的范圍,術前每日用生理鹽水清潔灌腸1次[3],每次灌入生理鹽水溫度一般在38℃~40℃為宜,灌入量根據體重計算,100ml/kg,準確測量灌入量和排出量,使出入量基本相等,或出量稍多于入量。灌腸應選擇軟硬適宜的肛管,可選用18號Foley導尿管作為肛管,插管時動作要輕柔,勿損傷肛周皮膚,灌腸中注意觀察患兒面色、脈搏、呼吸及回流液的顏色,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止灌腸,灌腸時應特別注意保暖,盡量少暴露,防止患兒受涼,貽誤手術時機。

      2.1.3術前評估患兒術前應做認真的評估,以評價手術的耐受性。術前均應住新生兒室,室溫22℃~28℃,濕度55%~60%。對腹脹明顯、消瘦及營養不良的患兒可采用靜脈途徑給予腸外營養改善全身營養,必要時輸注血漿或丙種球蛋白,從而提高手術的耐受性。維生素的缺乏能降低患兒對手術的抵抗力,術前給予維生素C、維生素K。術前3天服用腸道抗生素,術前晚及術晨給予慶大霉素或甲硝唑溶液保留灌腸以減少感染及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2.2術中護理

      圍術期護理論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圍手術期患者由于受疾病、手術、麻醉等因素的刺激,普遍存在緊張、焦慮、恐懼、不安、抑郁、消極、悲觀等不良的心理狀態。這些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患者的抗病能力和對手術的耐受力,增加手術的危險性,直接影響手術預后。根據患者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理反應,尋找時機,適時進行心理護理,對幫助患者順利渡過手術,促進術后早日康復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圍手術期;心理特點;心理護理

      人的身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外科圍手術期患者的心理特點對疾病的發展與轉歸有著不可低估的影響,護理人員應針對其特殊的心理表現,根據不同的心理狀態,有目的制定出心理護理措施,實施整體護理,往往能起到藥物所不能達到的特殊療效,從而提高外科手術患者的疾病康復率。作者對本院圍手術期患者的心理反應進行觀察,適時進行心理護理,起到良好的效果,體會如下。

      1圍手術期患者的心理特點

      1.1手術前

      患者入院后,就盼著早日手術,而一旦安排了手術日期,有的患者就惶恐不安、焦慮緊張,表現在對將要實行的手術的害怕,疑慮自己是否被注意重視和厚待,擔心自己在術中會不會出現意外,對自己今后有什么影響等,甚至對年輕的醫務人員有不信任、排斥的心理趨向,而青睞于年資高的醫務人員給自己治療、手術及護理,較大手術或癌癥患者心理負擔過重,他們非常注重醫護人員對疾病的態度,擔心能否精心的手術治療,還會考慮醫生能否將腫瘤完全切除,術后是否復發等問題。

      1.2手術中

      手術室是陌生而可怕,但又必須經過的地方,患者來到手術室將單獨面對一次令人迷惘又害怕的經歷,常常會感到自己喪失了身份,任人支配,表現為冷漠、寡言又無奈的心情,但對關于自己手術的醫護人員任何言語、舉措特別敏感。

      1.3手術后

      患者經過手術,從麻醉中醒來后,知道自己手術已做完,回到病房,這時患者就想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手術效果,由于傷口疼痛,軀體不能自主活動,多產生焦慮不安的心理,盼望疼痛早點緩解、傷口盡快愈合、不出現意外、早日康復的心情非常迫切。

      2圍手術期患者的心理護理

      2.1手術前

      護士應多巡視探望病人,講解手術環境,手術的經過和術前術后的注意事項,手術中可能有的感覺及需配合等,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詳細耐心的解答,采取尊重、同情、理解的態度。以嫻熟的護理操作技術及語言增進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減少或消除對手術的緊張心理,有利于手術質量的保證。對癌癥患者必須態度和藹,給予耐心解釋和安慰,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以便配合手術,還要給患者介紹手術醫生、麻醉醫生等,說明對手術進行了反復研究和討論,制定了最佳手術方案,讓患者深感醫生護士十分了解他的病情,對手術負責,在患者面前樹立手術人員的威信,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

      2.2手術中

      護士應熱情友善地將患者接進手術間,并用幾分鐘專門照顧,擔當起患者利益的臨時保護人,讓患者感到他是這里最重要的人。減少手術室內噪聲,尊重患者,讓患者感到舒適。手術開始后,巡回護士在工作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陪在患者的身旁,應適時與患者交談(非全麻),有利于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低患者對疼痛的敏感性,提高其耐受力,交談時注意既不能給患者以漫不經心的感覺,又不能加劇患者的緊張情緒,在出現問題時應沉著鎮靜,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和處理,不可驚慌失措,嚴禁進行與手術無關的交談。

      2.3手術后

      密切觀察,用親切和藹的語言進行安慰和鼓勵,并且了解患者焦慮的原因,對患者耐心做好解釋和勸慰工作,告訴患者手術做得很順利,只要忍受幾天的不適或疼痛就恢復健康,必要時可以給予抗焦慮藥物,并鼓勵患者適當活動,少量進食,傷口是不會感染裂開的。對于治療效果不佳、情緒較低落的患者,應用現身說法、轉移療法、樹立目標等心理護理技巧適時進行個性化的心理護理,往往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3體會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醫學心理學已被廣泛應用到臨床。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無論是急診手術還是擇期手術,無論是大手術還是小手術,術前患者普遍存在緊張、焦慮、恐懼、不安、抑郁、消極、悲觀等不良的心理狀態。特別是接近手術日期時,患者的憂慮達到高峰。由于患者的這種心理變化直接影響了機體神經交感系統,神經興奮作用加強,使患者血壓升高、心率加快、不能正常的休息睡眠,處于焦慮不安的痛苦狀態。皮質類固醇分泌明顯增加,從而減低機體對病毒、細菌、過敏物質的抵抗力以及對手術的耐受性,增加手術后并發癥的發生[1~3],因此手術前對患者行心理護理非常必要。

      對圍手術期患者實施心理護理,應根據患者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心理反應,尋找時機,適時進行心理護理,護士與患者交談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應充滿自信,但自信必須要求護士具有扎實的心理分析理論、較廣的知識面、嫻熟的技術、敏銳的洞察力以及交際的各種技巧等。為此,真正做好、做實心理護理工作,還有漫長的路,還需要我們臨床護士不斷地學習和努力。

      參考文獻:

      [1]姜壽葆.外科學及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72.

      圍術期護理論文范文第4篇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已應用臨床多年,雖然手術療法經多位前輩改進,但是仍然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圍手術期的死亡率高,因此護理工作復雜沉重。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適應癥:胰頭部、壺服部、十二指腸部、十二指腸第三段、膽總管中下段的腫瘤,嚴重的胰頭部,十二指腸第三段損傷。這些患者因病變早期不易發現,導致患者就醫時已出現相應并發癥,患者全身體質差,并發癥多且重,危險性大,手術耐受性差,所以加強圍手術期治療和護理技術,是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和降低死亡率的關鍵。我院近3年來,共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6例,通過加強對圍手術期的治療和細致觀察、護理,療效滿意,具體護理療效如下。

      1臨床資料

      6例患者,胰頭部腫瘤2例,膽總膽中下段腫瘤4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齡50~72歲。臨床表現:全身皮膚、黏膜黃染,無明顯腹痛,進行性消瘦,乏力,食欲不振,上腹部飽滿不適,部分有發熱表現,腹部腫塊未觸及,血清總膽紅素,直接或間接膽紅素轉氨酶明顯升高,其中4例減性磷酸酶升高,腫瘤相關抗原因無條件未做。B超:胰膽管擴張100%,并發現占位性病變95%,CT對4例膽總管病變診斷準確率為60%,胰頭部2例診斷100%,這6例患者都施行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chiler術式),其中2例有并發癥,但在細心地護理和治療下痊愈。

      2術前準備

      2.1心理護理適于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患者,大部分是胰頭部,膽總管中下段惡性病變,因病情復雜,手術創傷大,術后長期生存率不高,患者心理狀態比其它惡性腫瘤術前心態還要差。由于手術給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恐懼憂慮之外,腹脹痛、食欲差、頻繁嘔吐、皮膚瘙癢,使患者情緒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向病人及家屬談清楚手術的必要性,可能取得的效果,手術的風險性,可能發生的并發癥以及手術后恢復過程的注意事項,贏取病人和家屬的信任,同時也是他們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在此期間,護理人員隨時和醫生、家屬三方面聯系溝通,隨時掌握病人的心態,盡力消除病人對疾病的悲觀情緒,盡力做到使病人相信醫護人員能夠給他第二次生命。

      2.2營養支持6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黃疸,肝功能差,凝血功能差,補充能量、糾正低蛋白血癥,糾正凝血機能,改善肝功能,是提高手術耐受力,降低并發癥的關鍵之一。①術前要進行1周的充分準備,糾正水電解質失衡,補充維生素K1,輸白蛋白、新鮮血漿以改善凝血機制,糾正低蛋白血癥。如有貧血,輸血糾正貧血。②對于進食差的患者,應用長鏈氨基酸,脂肪乳劑等。③血糖檢測及控制,胰頭部及膽總管下端占位性病變患者,血糖值往往增高,一旦證實合并糖尿病,應使用胰島素將血糖控制在7.1~6.3mmOL/L范圍內,使用胰島素期間避免發生低血糖反應。

      2.3呼吸道的準備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因手術范圍廣,創傷大,術后病人臥床時間長,術后肺部并發癥發生機會多,所以,術前應采取預防措施。有吸煙史者,最好戒煙2周以上,教會病人進行胸式呼吸鍛煉,訓練病人進行有效的咳嗽、咳痰,有利于防止術后肺部感染腹部切口痙攣,呼吸困難現象。

      2.4訓練臥床大小便因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病人軀體帶管多且時間長,臥床時間長,訓練床上大小便是很有必要的。否則術后易發生尿潴留、便秘等并發癥對病人造成精神上不必要的痛苦。

      3術后護理

      病人回病房后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神志清醒者可取頭部抬高20°~40°度半坡位。24小時心電監護,妥善固定鼻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并隨時保持各引流管通暢,有效引流,保證靜脈通道通暢,記錄24小時出入量,注意口腔和皮膚護理,此外,還要做好以下護理。

      3.1腹腔內出血的觀察及護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因手術范圍大、創面大、吻合口多,易發生腹腔內出血。早期應密切觀察腹腔引流液,胃腸減壓物的性質和量、顏色,但應注意腹腔內出血往往是不能通過腹腔引流表現出來的,也就是說不能完全依賴腹腔引流,必須結合病人的全身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一旦患者術后出現脈搏增快、煩躁、結膜蒼白、表情淡漠等低血壓,失血性休克表現時,雖腹腔引流物不多,但首先考慮腹腔內出血的可能,行診斷性腹腔穿刺是最簡便有效的手段。一旦明確診斷,首先要加快輸液速度,輸血、補充血容量,給予止血藥物,擠壓腹腔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經保守治療仍出血不止,立即行手術探查止血。

      3.2應激性潰瘍觀察及處理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4~7天,最易出現的并發癥是應激性潰瘍。應激性潰瘍的出現與手術創傷大,病人應激性較差,體內激素分泌失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有關,術后應常規應用洛賽克20mg靜滴1次/d預防應激性潰瘍的發生,第三天后如胃腸減壓物呈顯咖啡色,足以證明是應激性潰瘍發生,可另給予云南白藥,1.0+NS40ml胃管注入,3次/d,有條件可應用施他寧3mg持續靜滴,我們因術后常規應用洛賽克,6例病人均未出現應激性潰瘍。

      3.3胰瘺的觀察和護理胰瘺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的一種嚴重的并發癥,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隨著手術技術的改進,胰瘺的發生率大大降低,但偶有不同程度的胰瘺發生,小量短時間的胰瘺是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常見并發癥。6例患者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僅發生了1例胰瘺量較多,持續16天,此例患者因病程長,胰頭部腫瘤合并胰腺炎,術中因胰腺腫脹體積大,吻合時做了胰端修整。胰瘺一旦發生,必須保持引流通暢,防止感染,保護引流口周圍皮膚,防止化學性皮炎發生.可用氧化鋅軟膏涂抹引流口周圍皮膚每2小時一次,凡士林紗布襯墊引流管口周,保持引流口周圍皮膚干燥,防止皮膚糜爛,造成病人的痛苦。禁食、水,腸外高營養,施他寧3mg,24小時持續泵入,合理應用有效抗菌素。警惕腹腔內因胰液腐蝕致大血管破裂,再次大出血,觀察引流情況及體溫,白細胞計數,防腹腔膿腫形成,如引流不通暢,可用生理鹽水沖洗引流管,使其通暢。

      3.4腹腔內感染的觀察和護理腹腔內感染大都繼發于胰瘺,積液引流不徹底,其次于患者體質差,低蛋白血癥,術中由于胃腸膽道細菌感染所致。故除做好手術準備外,手術時將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關腹前,反復大量沖洗腹腔,術前半小時預防性應用高效廣譜抗菌素,術后給予足量合理抗菌素防治感染。

      3.5切口感染及裂開的觀察和護理胰十二指腸切除病人,因營養差,切口易感染、裂開,術后切口用腹帶減壓保護,翻身時必須輕,動作連續,咳嗽時用手按壓切口,不能使腹壁高度緊張,防止切口裂開.一旦切口裂開,早期表現為切口處有滲液,局部略凹陷,觸摸時發現局部薄弱,如少部分裂開,可用“蝶”形膠布張力固定;如裂開多,則行二次縫合,如有發熱,切口局部瘙癢加重,有濃血性滲液,局部紅腫,考慮為切口感染,一旦發現,早期拆除幾針縫線放置引流條,勤換藥,促進切口早期愈合。

      圍術期護理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工作實際,論述了手術室護理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的措施并對手術室護理管理的新進展進行了簡要的闡述。

      【關鍵詞】手術室;護理管理;措施;新進展

      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環境、服務需求的不斷變化, 醫院的組織結構、經營理念、服務方向、服務范圍將適應于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 并對效益、質量標準和服務水準加以控制。手術室護理管理也由憑借經驗進行終末質量監督, 向運用現代管理方法進行護理質量過程管理的轉變。

      1 手術室護理管理的地位和作用

      手術室護理管理既有護理工作的一般規律, 又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 諸如如何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率, 提高手術間的利用效率, 手術操作的協調配合水平和病室部門間的協作效能, 適應急癥和重大手術任務的能力, 以及組織護理教學、科研工作等, 實行科學嚴格、有效的管理是其關鍵。手術室護理管理以組織管理為基礎, 技術管理主要是無菌管理為重點, 安全管理作保證, 以提高護理質量為目標的全面管理。手術室是對病人進行手術治療和搶救的場所。手術室護理管理以組織管理、醫風建設為基礎, 業務技術和質量管理為重點, 強化安全管理為保證, 勤儉節約為方針, 滿足病人治療和搶救為目的, 提高護理質量為目標的全方位管理。

      2 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的措施

      2.1 手術室護士的考核和激勵機制:專業技能和理論考核,由護士長和科內質控小組成員定出考核標準,實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對于好的給予表揚及獎勵,差的給予批評和教育,幫助其改正,確保高質優效的完成各項手術任務,明顯提高了醫院的工作效益。三抓四到位:抓業務學習,抓住時期提問并就問題展開討論,抓住重點和薄弱環節,四到位即制度到位,責任到位,清點核對到位,獎懲到位。制定二線班工作制度,隨著急診手術量的增加和手術質量的要求,我們將具備主管護師以上職稱的護理人員安排在二線班上,這樣,不僅保證了手術的安全性,加強了中午和夜間人員緊缺的補充和備用,也加強了二線班的責任性,保證隨喊隨到。

      2.2 加強無菌觀念,降低切口感染率:手術室護理管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環節就是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率。需要達到“三個100%”和“四嚴格”標準,即完成對手術間的消毒嚴格,保證清潔無菌,空氣培養合格率達到100%; 完成對各類器械包的高壓滅菌消毒,合格率達100%;手術大夫、護士手細菌培養合格率100%。四嚴格即嚴格核對各類縫合線、無菌手套,無菌紗布、引留管等的有效期,保證質量;嚴格監督大夫、護士無菌操作和規范洗手;嚴格消毒手術區域皮膚;縫合后切口嚴格消毒。

      2.3 加強科室協調,積極配合手術:手術室的管理與其他科室的管理略有不同,完善科室與科室、患者與科室間的協調關系對于手術的順利完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科室之間的協調,在某種程度上對手術的順利實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患者與科室間的協調牽涉到患者的利益,科室的工作成績,醫院的形象。所以,作為護士長必須定期的與協作科室進行交流,聽取臨床大夫建議和意見,不斷完善工作,更好地配合手術。

      3 手術室護理管理的新進展

      3.1 運用現代管理理論:運用目標管理理論,利用質控結果與獎金掛鉤的方式能夠對護士起到激勵作用。以現代護理理論、系統論、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解決問題學說和彈性原理為依據進行圍術期和彈性工作制的新嘗試,有利于護士責任心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護理水平也將得到完善。

      3.2 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運用PDCA循環方法對護理質量進行科學化管理,在繁忙的護理管理中運用動態的管理方法,不失時機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手術病人安全的渡過手術關。同時對護士執行的規章制度及操作起到了督促檢查作用,對醫療護理隱患起到了一定的防范作用。

      3.3 護理模式的轉變:以往的手術室護士傳統的工作方式是在手術間內配合手術,護理工作完完全全以“手術”為中心。由于手術室環境與外界隔離開來,極少和手術病人進行交流,還有某些護士單純地追求技術, 從而忽視了病人的一系列的反應,進而加深了護士與患者之間的隔閡。現在的手術室護理已經從片面的術中配合向圍手術期的全過程護理轉變。手術室護士在手術室之外和病人進行交流、接觸,她所完成的不僅僅是配合手術,還是手術病人的照顧者、咨詢者、教育者和研究者。對手術病人進行生理、心理、社會全方位的護理,即完善術前隨訪、術中安慰、術后關心,輔助手術患者以最佳的心態獲得最佳的手術治療效果。

      3.4 以病人為中心進行手術前后訪視: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使患者產生較明顯的、 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出現緊張、恐懼等心理,從而引起其生命體征及情緒變化,影響麻醉及手術的正常進行。手術室護理人員改變以往關心手術部位轉為關心整體的人,使病人在術前得到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精神等方面的護理。通過術前訪視、健康宣教、緩解病人術前緊張恐懼心理。加強護患合作,為手術過程默契配合打下基礎。

      3.5 護理管理中實施人文關懷:工作業績被賞識、進修培訓等內在的激勵因素通常能夠發揮員工的潛力,提高工作的業績;行政待遇、監督等外在的維持因素,僅僅能夠消除不滿和怠工,卻無法刺激員工潛力的發揮。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是一種高風險、高勞動強度的工作,手術室護士必須達到高應急水平。手術室護士對患者進行必要的人文關懷,而管理者對他們的人文關懷完全能夠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榮譽感和團隊精神,促使他們把愛心融入工作,并能緩解各種壓力,提高工作效率。

      4 結語

      現階段我國手術室已有了很大的發展。手術室護理已由單純的術中護理發展為全手術期的護理,由一般的護理向專科護理擴展,這就要求我們手術室護理人員不斷加強護理學習,更新知識,勇于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金華,張艷,崔一嫣.手術室實施心理護理的體會[J].現代護理學,2001,(4).

      [2] 閆艷麗.手術室工作量化管理與獎金二次分配[J].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2004.(3).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视频无码高清在线| 亚洲人成网www|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jlzzjlzz亚洲jzjzjz|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码国产精品高潮在线| 中文亚洲AV片不卡在线观看|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丁香五月亚洲综合深深爱|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久久久久久A亚洲欧洲AV冫|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九九亚洲精品|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 欧洲 日韩 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app|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网站| 亚洲久热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а∨天堂2021| 最新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