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手術室護士個人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總結如下:
加強護理人員醫德醫風建設
1、繼續落實護士行為規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實護士文明用語50句。
2、分別于6月份、11月份組織全體護士參加溫嶺賓館、萬昌賓館的禮儀培訓。
一、以病人為中心,爭創一流優質服務
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時刻牢記“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做到凡事都來換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積極推行年初規劃的“一對一全程服務”,接待好每一個手術病人,做好每一項工作,關心每一個病人,當病人入手術室時,護士在手術室門口熱情迎接,自我介紹,做好各項安撫工作,加強與病人溝通,減少病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護士長經常詢問同事的工作技術,態度及病人的要求,對病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都能予以重視,及時解決。
二、打造科室文化,樹立團隊精神
積極響應醫院“打造醫院文化,樹立團隊精神”的號召,科室堅持每月組織醫護人員認真學習醫療法律法規、醫院各項規章制度、接受愛崗敬業等各種醫德醫風教育,并有討論記錄。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適應衛生改革、社會發展的新形勢,積極參加一切政治活動,以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為宗旨,以病人滿意為標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參加各項社會公益活動,為人民多辦實事。組織“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為漢壽老百姓義診、送醫送藥、體檢、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無償獻血。愛心奉獻社會,為科室增光添彩。
三、提高護士素質、培養一流人才
社會不斷前進和發展,我們深刻體會到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綜合素質是科室發展的重要環節。努力培養一支文化素質高、職業道德好、專業技術精的隊伍。首先我們通過不間斷的學習,提高護理專業理論水平,做到每月進行業務學習,每季進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論考試,不僅如此,護理人員為了使自己的文化層次再上一臺階,在百忙之中積極報名參加各種自學、成人考試,從中使大家的思維方式、文明禮貌、風度氣質等方面在潛移默化中都得到明顯提高,在醫院組織的“5.12” 才藝表演和電腦打字比賽等活動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朱清平護師被評為“縣優秀護士”。我們相信,只有不斷提高全體護士的文化素質、職業道德、專業技術,才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四、規范整體護理,爭創一流管理
有好的管理是優質服務的基礎和前提,為了使管理更加規范化和專業化,我們堅持做到周周有計劃、月月有小結。建立健全服務目標,自覺接受病入及社會的監督。深入開展整體護理,積極發揮責任護士的主觀能動性,特別加強術中關愛、術后指導、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手術室護士的滿意度調查等工作,從而大大增強了護士的工作責任心。我科為了使整體護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組織全體護士學習有關整體護理的相關知識及人性化護理、循證護理、舒適護理等新理論。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及護理操作規程,無差錯事故發生。嚴格消毒、滅菌、隔離措施的落實、管理和監測。狠抓了護理人員的無菌技術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針一管一巾一帶。嚴格了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一次性無菌注射器、輸血、輸液器等用后,消毒、毀形、焚燒。
五、工作業績
【關鍵詞】手術室/人力;護理工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48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676-01專科醫院的手術室比較綜合的醫院更顯的枯燥無聊,同時又和其他醫院手術室一樣是個特殊的醫療環境,是手術治療和搶救的重要場所。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高、精、尖技術的廣泛應用,手術室的護士工作明顯加重,所以手術室護士的身心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醫療活動的順利實施,就要求我們每個人都關注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的變化。以下就是本人在2005年――2009年間對30個工作在專科醫院手術室護士的身心健康變化的觀察體會。總結如下:
1觀察資料
總計在手術室上班的30個護士進行觀察和體能考核等方法,其中27個護士適應環境良好,并能通過時間長短不一的強化訓練而適應手術室,而身心健康有不同的變化,3個因為各自的原因及外界各種原因不能適應手術室而離開。表1(工作1個星期的健康狀況),表2(工作12個月后的健康狀況)。
2原因
2.1環境
2.1.1社會環境在我國,護士的勞動長期得不到應有的社會認可,患者出院后往往會對主任、主管醫生表示感謝,而對護士的工作成績很少給予肯定。患者及家屬往往認為治好病的是醫生,而忽略了護士的作用,因而對手術室護士不理解,不尊重,不禮儀[1]。另外,新的護患關系和患者及家屬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護士經常擔心工作中出現差錯事故,擔心稍有不慎導致醫療糾紛[2]。
2.1.2手術室環境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不斷提高,新的化學物質及高科技技術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各種手術的普遍開展,工作量的明顯加重,致使手術室工作人員長期工作在空氣污染、生物感染、電離輻射、心理危害的環境里,使其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經常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各種儀器的噪音、銳利器械等都對其身心構成極大的威脅。另外器械護士長期站立以及巡回護士的快速巡回會導致頸椎病及下肢靜脈曲張,飲食的不規律會造成胃腸道疾病,如表2所示。
2.2復雜人際關系護士是醫生的助手。醫生的素質不同、技術水平也不盡一樣,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護士的配合要求非常嚴格。護士必須配合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習慣的醫生和麻醉工作,工作性質是被動和從屬的。手術室是一個復雜的大環境,工作人員也多,人多矛盾就多。特別手術室絕大部分是女性,是非會更多些。有一些護士性格內向,缺乏與他人溝通的技巧最自身心理平衡失調。如何處理好人際關系,這也成位手術室護士的一門必修課,無形上就給增加了壓力。
2.3手術室護理不安全因素現狀就是護理人員嚴重缺乏,所以在手術室由于護士缺編,長期超負荷工作,使少數護士身心疲憊并產生厭煩心理,部分護士因加班加點,未得到比較好的休息,注意力、集中力下降,成為不安全隱患。
2.4護士個體因素護士因多種原因產生消極心理,其中最主要一個是待遇低,付出與得到的不能成正比,工資及福利待遇在某種程度上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價值。國外護理專家認為:物質及精神的獎勵對提高一個專業從業人員的專業自尊心及專業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在專科醫院手術室,手術種類單一,難度小,沒有很大的挑戰性,久而久之就造成了懶散,隨遇而安,不求進取的心理或是自恃甚高,不屑一顧,眼高手低的毛病。
3體會
通過以上分析觀察,環境可以改變人,環境與個人的因素是相互影響相互轉變的,環境可以改變人的微觀,但反過來,人也可以改變環境的微觀。其中關鍵的是人的主動性,如果自己把握了主動性,則可以改變自己的環境,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可以使人心情愉快、勤奮向上、相互關心,有高效的工作成,所以我們每個手術室護士更應自己去改變枯燥無聊的工作環境,努力去想辦法減少對自身的不利影響,護士還應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保持積極向上愉快的心境,自尊自強自愛,使心理處于平衡狀態,養成開朗樂觀的性格,提高自身的心理防衛和自控能力。手術室護士除了具備過硬的業務素質外,還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加強自身修養鍛煉,使自己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洪瑞喬,黃華蘭,應文娟等.手術室與普通外科護士心理健康狀況比較[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1):3-4.
【關鍵詞】 手術室護士;職業安全;危害因素;防護措施
1.手術室護士職業安全的危害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1)銳器刺傷:在手術室由于需頻繁使用各種銳利器械如刀、針、剪刀、克氏針等,如使用、放置或處理不當極易造成一些物理損傷及危害。(2)噪聲:手術室的噪聲來源于麻醉機、心電監護儀、電刀、電鉆、電鋸、吸引器聲及移放器械的碰撞聲。長期的噪聲下工作易引起疲勞、煩躁、頭痛和聽力下降等[1]。(3)X射線:隨著科學的發展和對手術的精益求精,C臂X光機在骨科手術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C臂機在使用過程中會有少量X射線放出,而少量多次接觸X射線可因蓄積作用致癌或致畸。
1.2 化學性因素。(1)消毒滅菌劑:手術室護士經常接觸的化學消毒劑有用于器械薰蒸浸泡消毒的戊二醛、含氯消毒劑和處理標本的甲醛。它們對人的皮膚、粘膜、上呼吸道有刺激性。(2)高頻電刀使用散發出的煙霧:高頻電刀使用時散發出的焦糊煙霧中含有較濃的苯丙芘,刺激鼻粘膜致癌。(3)麻醉廢氣:手術室的環境相對封閉,空氣中會殘余吸入性如異氟醚、安氟醚,長期暴露于微量的麻醉廢氣的污染環境中,可引起自發性流產、胎兒畸變和生育能力降低,同時對手術室工作人員的聽力、記憶力、理解力、讀數字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等也產生影響。
1.3 生物性因素。主要為致病性微生物(如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及傳染性媒介物(如病人的血液、體液、各種排泄物及被污染的各種手術器械等)。因此,手術室護士受血源性疾病感染的幾率很高。
1.4 生理心理因素。(1)生理因素:洗手護士在術中經常超時站立,為配合手術保持頸椎前屈15°~20°的特殊工作姿勢,這樣身體較長時間處于相對固定的姿勢,導致極易發生頸椎病和下肢靜脈曲張等疾病。巡回護士手術前后要搬運患者,協助醫生擺放,拿取較重的器械或推較重的儀器設備加上長期的奔走,極易引起腰肌勞損及腿部肌肉和關節的損傷。長時間空腹、飲食不規律使手術室護士極易患胃、十二指腸潰瘍。(2)心理因素:主要為疲勞。我院現有手術室間4間,手術室護士只有6人,每天平均手術8臺,有時多達17-18臺,工作量大、急診多、經常加班加點,護士每日高度緊張、注意力過度集中、精神壓力大,在手術結束后往往疲憊不堪。
2.職業安全防護措施
2.1 物理危害因素的防護。(1)銳利器械刺傷的防護:手術室護士在工作中必須提高警惕,規范操作,在術前為患者做靜脈穿刺置管時一定要將利器盒放在離自己較近的位置,以便將針芯直接放入利器盒內;手術中裝卸刀片必須用持針器,不可直接用手;夾取縫針要用持針器;勿用手中的紗布直接擦拭手術刀片上的血跡;手術結束后及時將手術縫針、刀片、注射針頭等鋒利廢棄物放入利器盒內,避免銳器與其他器械混雜,防止清洗器械時損傷自己。(2)噪聲的防護:手術室護士應認識到噪聲對人體的危害,在手術間內限制不必要的交談,做到說話輕、走路輕、動作輕;負壓吸引器裝置在使用時盡量采用腳踏控制;對手術間內使用的儀器設備定期檢修。(3)放射線的防護:我院術中需使用C臂X光機的手術均放在四周為鉛墻的專用手術間內進行,操作C臂機的人員穿鉛衣防護,照射瞬間除必需人員外其余人員均處于2M以外的地方,避免身體處于直射線中,對手術室護士保證定期輪換參與需要使用C臂機的手術,以確保個人所受X線照射率在安全范圍內,妊娠期和哺乳期護士不參與此類手術。
2.2 化學危害的防護。(1)化學消毒滅菌劑的防護:目前我院手術室在使用戊二醛消毒液時將戊二醛存放于有蓋的容器內,配制在專用的房間內進行,接觸戊二醛時應戴口罩、手套,必要時戴眼罩,防止吸入或濺入眼內,配制時避免濃度過高或濫用;淘汰甲醛等對人體有害的化學消毒劑,改用95%酒精處理標本。(2)高頻電刀煙霧的防護:手術中盡量使用焦煙少、性能高的電刀,對使用時產生的煙霧盡量用吸引器抽吸以減少空氣中的焦煙。(3)麻醉廢氣的防護:首先選用密閉性能好的麻醉機并檢測,防止氣源管道漏氣,增加排污管道,管道出口加裝過濾裝置,盡量采用低流量禁閉式靜吸復合麻醉,術中巡回護士提醒麻醉醫生檢查麻醉機的密閉性,往蒸發罐加藥時要防止的灑落以減少手術間空氣的污染。
2.3 生物危害因素的防護。(1)首先要加強防護意識,術前巡回護士手上有創口時應用粘貼膜貼好,洗手護士手上有傷口禁止上臺,在接觸有傳染性疾病患者的血液、體液應戴雙層手套,要戴眼罩、腳套等,操作中發現手套破損,口罩帽子被污染或手術衣被浸濕時立即更換。(2)其次做好預防接種,我院感染科每年對手術室護士進行一次體檢,做好乙肝疫苗的接種,這樣可以有效地預防HBV的危險。(3)最后為損傷后干預措施,在手術操作中若血液、體液等濺入眼內應立即用大量生理鹽水或清水沖洗 ,若出現銳器刺傷應立即從近心端向遠心端反復擠壓傷口(一定是傷口周圍而不是傷口局部),擠出部分血液后用肥皂及流動水沖洗傷口(邊沖邊擠),碘伏消毒損傷部位的皮膚,并于24h內上報院感科,若患者HBV陽性,立即注射抗乙肝病毒高價抗體和乙肝疫苗;若患者HIV陽性,短時間口服大劑量AZT(疊氮脫氧核苷),并盡快做HIV抗體檢測確定是否感染,然后周期性復查(6周、12周、6個月等)。
2.4 生理、心理危害因素的防護。(1)生理因素的防護:洗手護士在術中要矯正久站的強制,可采取左右兩腿輪換支撐身體以改善下肢靜脈回流;在手術臺上拿取和傳遞器械時,盡量做到身體與頸部同時轉動,以減少頸部轉動的幅度和次數,污物桶避免放在護士的身后[3],以預防頸椎病。巡回護士在工作中要運用好人體力學原理,如提取重物時要將物品靠近身體,兩腿前后分開使用腿部的肌肉群而不只是使用背部的肌肉群,可避免損傷腰部和背部。在手術允許的情況下,手術時間超過6h,考慮更換洗手和巡回護士輪流吃飯減少胃腸道疾病的發生。(2)心理因素的防護:我院手術室實行固定班次和彈性班相結合,均攤每個人的工作量,避免過度疲勞,在術中手術間內播放悠揚的輕音樂以減少護士的心理壓力,工作之余適當參加運動、娛樂、休閑活動,調適心態,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以應對緊張復雜的工作,減少心理壓力。
3.小結
手術室既是醫院的重點科室,同時也是高風險科室,我院自2007年起定期對手術室護士進行有關職業安全危害因素和防護措施的宣教,護士們通過不斷地學結和分析,在工作中加強了自我防護意識,從而減少了危害、維護了健康、保證了護理質量,更好地服務于患者。
參考文獻:
[1]董慰慈,張楨先.護理學基礎[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2,42
手術室護士呢?就此,談一點自己的體會。
學好基礎理論知識是做一名合格的手術室護士的前提
作為手術室護士,要勝任手術室中的各項工作,配合好每一個手術,不僅要有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還有具備廣泛豐富的業務知識,面對來自不同科室的患者,各種不同的疾病、各種不同的手術,學好基礎理論,擴大知識面,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針對手術室工作特點,要加強專業理論的學習,在科主任、護士長組織下,定期進行業務講座,對疑難患者和開展的新手術進行病歷討論,根據專業不同進行輪流業務學習交流,既鍛煉個人,又增加知識面,同時要加強自學,抓住自己知識和專業技術的薄弱環節,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重點有步驟地進行學習,對罕見手術、新開展手術及新引進的手術器械,要靠自學,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多閱讀有關書籍并作好筆記,以扎實的理論知識為指導,反復實踐,這樣才能印象深、記得牢、效果好。
熱愛護理專業,是做一名合格的手術室護士的保證
要做一名合格的手術室護士,首先要樹立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思想和良好的醫德修養,把醫德要求視為自己的行為標準和工作目標,做到敬業愛崗、愛患者,對技術精益求精,對工作認真負責,手術室護理工作比較繁重而平凡,緊張而枯燥,手術室護士要發揚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和連夜作戰的工作作風,積極主動配合好各科室手術及搶救工作。
高度的責任感是做一名合格的手術室護士必備的素質
高度責任感是認真學習護理知識的動力:護理學是一門綜合性應用科學。護理學不但包括自然科學,而且與社會科學及行為科學有關。隨著醫學科學的迅速發展新技術部門不斷的建立更使護理學的范疇與內容日益豐富和充實。護理學模式也已從執行醫囑為中心的疾病護理發展到以患者為中心的身心整體護理。因此,新時代的護士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才能很好的進行臨床護理工作。但學習的原動力、自覺性、積極性從哪里來?這種原動力來自于護士內心深處對患者的高度責任感。護士從進入護校作護生的那天起,就已肩負著救死扶傷的重任。護士只有明白自己的責任是保護人最寶貴的并且人生只有一次的――人的生命時,才能做到在學校認真刻苦地學習理論知識;只有懂得學習的目的是為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時,才能在臨床工作中邊實踐邊學習,努力攀登護理科學高峰;只有懷著一顆對患者負責的心,才能時刻記著:學不好知識,就護理不好患者;不學無術,可能會傷及到患者的性命。
高度責任感使護士嚴格遵守各項原則制度:原則和制度是護理工作最基本的東西。如無菌操作原則、藥療原則、注射原則、查對制度、隔離制度等等,這些都是護士隨時隨地都要注意的問題。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不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患者就會因手術感染出現并發癥。不遵守隔離制度,就會造成院內感染。不遵守查對制度,會有能打錯針,接錯手術患者。如某醫院手術室把患者送錯手術間以致做錯了手術的事故,主要原因就是沒做好查對工作。對名字、床號、年齡、性別、手術名稱等這些查對工作只要識字的人就做得到的事情,為什么受過中等及高度教育的人卻沒有做好呢?這起醫療事故是值得深思的,也是令人痛心的。所以,高度的責任感是做一名合格的手術室護士必備的素質。
提高護理質量及技術水平,是做一名合格的手術室護士的關鍵
質量是醫院的生命線,也是患者的生命線,護理質量的好壞與患者的健康和手術的成敗息息相關,所以,提高質量和專業水平的主要方法是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同時,注意總結手術配合的經驗、吸取教訓,如手術前后、器械、敷料、針線的準備,手術中器械的傳遞、特殊用品的準備及使用、靜脈穿刺、燈光的調整、手術臥位等,這就要求手術室護士應有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熟練的操作技術,使工作真正做到“三細”,即:準備工作要細、技術操作要細、術中觀察要細。
準備工作要細:完善的準備工作是手術成敗的前提條件,手術房間的消毒、手術器械的準備、搶救設施要齊全,得心應手,特殊器械和先進儀器的應用,根據手術名稱,對術中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應做到心中有數,不能忽視一針一線的準備,特別注意嚴格查對,嚴格把關,一環扣一環作好每一項準備工作,杜絕差錯事故發生。
技術操作要細:過硬的業務本領,熟練的操作技術,是配合好每個手術的保證。所以在配合手術過程中,護士要嚴格操作規程及查對制度,洗手護士應對每個手術熟練配合,主動、準確地供給每一針一線及手術器械,遇到特殊情況要鎮靜,有條不紊地供給和傳遞器械 ,并且要熟悉每個手術醫生的習慣,事先作好準備,讓每個醫生感到得心應手,從而保證手術進度,提高工作效率。巡回護士應熟練掌握各種手術臥位及穿刺技術,及時供給手術臺上一切用品,包括燈光的調整,使用高頻電刀時要放好電極鉛板,并用紗布墊子包好,以免電傷病人;小兒手術時要固定好四肢,固定時不能太緊,以免損傷小孩皮膚。
術中觀察要細:每個手術室護士在手術配合過程中,都要高度集中精力,克服麻痹和僥幸心理,術中一定要認真觀察病人血壓、脈搏、呼吸、膚色、尿量及出血量。嚴格三查七對制度,作好“三清”、“二查”術前洗手護士和巡回護士清點器械、敷料、針線;關腹前點清,術后點清,并做好記錄。白班、夜班護士每天各檢查1遍,并有簽名,切實作到和預防差錯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