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保護環境發言稿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墒?,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同學們,我們是地球的小主人, 環保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標志。我們應當切實地樹立起時代責任感。心系全球,著眼身邊,立足校園。多彎彎腰撿撿果皮紙屑;不要隨地亂扔亂丟;多走幾步,不要穿越綠化帶、踐踏綠地?!拔鹨陨菩《粸?,勿以惡小而為之”, 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是我們大家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通過我們的努力,使祖國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也無論是家庭、國家,還是世界,環境永遠是我們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地球只有一個”,讓我們共同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一)加大環境監察執法力度
新《環保法》實施以來,我局結合貴州省“六個一律”環?!袄麆Α眻谭▽m椥袆?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工作,共立案調查違法行為15起,為前三年立案之總和,已下達處罰6件,罰款金額42.5萬元,極大地增強了我局的執法威信,保證了環境執法的嚴肅性,違法者聞環保而色變,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逐步扭轉。
(二)加大新《環保法》宣傳力度,企業遵紀守法意識提高。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及配套的《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暫行辦法》增設了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黑名單”制度、行政拘留等許多新的制裁違法者的措施,擴充了對環境違法的處罰手段,讓排污者不敢違法,一旦違法,就讓其付出難以承擔的代價。對于一些惡劣的違法排污行為,按日計罰等經濟處罰與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等行為罰和行政拘留等人身處罰可以并用。2015年以來,我局通過深入企業大力宣傳,利用電視、報紙、網站、發放《致企事業單位和生產經營者的一封公開信》等形式加強新《環保法》宣傳,收到明顯效果,環評和環?!叭瑫r”執行率極大提升,企業主動辦理排污許可證和繳納排污費,存在超標排污的企業積極進行污染治理,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率提高。
(三)權利下放,提高環境執法工作效率。如新《環保法》第六十一條規定,建設單位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由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責令停止建設,處以罰款,并可以責令恢復原狀,處理權限下放給基層環保部門,而非原僅限具有審批權限的環保部門。近日,我局對2件環評審批權限為州環保局的2個未批先建案件僅限立案調查,減少了移交程序,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環保行政命令執行力較大提升。例如:對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在新《環保法》實施前須等訴訟復議期滿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新法實施后,對責令停止建設拒不執行的,移送公安機關,對違法建設項目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措施嚴厲,對違法者起到震懾作用。新法實施前,很多項目業主拒不執行停止建設的行政命令,我局只能采取斷水、斷電不符合程序的土辦法強制其執行,新法實施后,因我局違法建設的項目業主進行深入宣傳,被責令停止的項目均未恢復建設,這不僅節省了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履行程序的時間,而且提高了行政命令的執行力。
(一)環境監察機構及人員身份問題亟待解決。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在強化執法方面,明確了“環境監察機構”的法律地位,賦予了環境監察人員現場執法檢查權利,但仍然是委托執法機構而不是法律授權部門,未突出環境執法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環境監察機構的地位仍面臨較為尷尬的地位?!缎姓幜P法》以及《環境保護查封、扣押暫行辦法》中均明確了查封、扣押的執行需由兩名或者兩名以上具有行政執法資格的環境執法人員實施,并在實施前要出示身份證件。我局行政執法人員有限,強制執行往往都由環境監察大隊進行,而我局環境監察機構屬于事業單位,不是行政機關,要依靠我局委托才能開展行動,這種授權行為要真正拿到法庭上可能又經不起推敲。因公務員身份多年未解決,導致我局部分執法人員產生消極的工作情緒,有的辭職,有的考入公務員系統。因此,環境監察機構法律授權以及執法人員的公務員身份亟待解決。
(二)環境監察執法人員不足。目前我縣環境監察大隊編制20人,在編卻僅有7人,鎮(街道)更是沒有任何執法力量。我局現有2輛執法車輛,環保監察能力、人員嚴重不足,難以滿足網格化監管的要求,且需要監管的企業數量、監管范圍卻大大增加,加之日益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日漸突出,難以適應我縣環境監察執法工作的需要。
(三)行政處罰執行仍面臨困難。 對于基層環境監管來說,面對的是數量龐大的小型企業,部分小型企業業主環境意識薄弱,對于環境違法處罰不理解、不履行,我們法定手段是通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來實現,特定手段就是聯合供水、供電,采取斷水斷電的措施,但往往沒有法律依據。申請法院執行,雖符合法定程序但往往不能立即停止違法行為,只有過了法律救濟時限才能申請,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
(四)新環保法實施后執法者面臨諸多不適應。一是使用強制手段不適應。新環保法賦予了我們環保部門查封扣押、按日計罰、限產停產等強制手段,但我們基層的執法人員還須加強學習,學好法、用好法。新環保法出臺后,使用了多年的限期治理制度不存在了,再也沒有邊生產邊治理的說法了,只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或者報請政府停業、關閉。但限產到底怎么限,如何把握這個度,我們極不適應。按日計罰如
何進行,特別是移送拘留的法律適用更要加強。二是未批先建難處理。新環保法規定,對未批先建的建設項目,一旦發現,應當責令立即停止建設,并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還可以責令恢復原狀,對拒不執行的,要移送公安機關拘留。我縣將加大建設項目未批先建,久拖不驗的項目的查處力度。三是無證排污難解決。新環保法規定,排污企業必須持證排污,對無證排污的,一經發現要責令停止排污,拒不執行的要移送公安機關拘留,此項工作仍需加強。(一)加強環境監察網格化管理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原則,以政府為責任主體,明確相關部門環境監管職能,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通過體系的建立和實施,推動環境監管關口前移,觸角向下延伸,實現對各自環境監管區域和內容的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管理,做到環境監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區、不留隱患,達到確保區域環境安全的目的。
(二)盡快解決環境監察執法人員身份問題。
環境監察機構是環境保護的執法主體,為更好地理順環境監察大隊管理體制,加強環境執法工作,維護環境質量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建議從國家到省、州各相關部門多方努力解決環境監察執法人員身份問題,將環境監察執法人員納入公務員系統管理,從而提高執法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更好地發揮環境監察執法職能。
(三)設置鎮(街道)基層環保機構,加大監察執法人員配備和經費投入。
加強基層環境監察隊伍建設,擴充編制,設置鎮(街道)環保所,加大經費投入,解決執法車輛和執法裝備不足問題,配備足夠的監察執法人員。
根據**學組發[20xx]6號文件精神,市政協辦公室牽頭組織市環保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發計委、市農林水牧局四個單位對課題四“加強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經濟融
合發展對策研究”的第1個子課題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市資源和環境的基本情況
資源和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同時對環境的破壞也日益加劇。如何以最低的環境代價確保經濟持續增長,同時
還能使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已成為當代所有國家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大難題。而我市是處于資源匱乏、自然環境相對較差的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
面臨極大的挑戰。
首先**市屬于干旱缺水地區,屬嚴重的資源型缺水城市,地表水資源極其匱乏。根據**市在**河上的分水協議,**市在**河占有的地表水資源為每年0.97億立方
米/年,人均占有僅為84立方米/年。地下水資源是維系全市居民生活用水及工農業生產用水的主要水源,全市地下水補給量為1.7億立方米/年,可開采量為1.2億立
方米/年,可開采系數為0.59,目前年開采總量為0.52億立方米/年,扣除現有地下水開采量,全市地下水開采潛力為0.5億萬立方米/年。近年來,隨著全市國民經
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開干齊鄉的農業開發,地下水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左右的速度下降,我市開干齊區域一帶的泉水已經干枯,一些自流承
壓井開始出現季節性斷流。
其次我市是一個土地資源匱乏的城市,根據20xx年土地利用現狀數據統計,**市轄區總面積110989.21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3699.59公頃,園地面積263.31公頃,
林地面積12425.09公頃牧草地面積約72761.90公頃,其他農用地2708.11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面積3757.50公頃,水利設施499.27公頃,交通用地面積721.85公
頃,未利用土地面積3973.30公頃,其他未利用地180.29公頃。我市戶政管轄人口29.4萬。隨著經濟的發展,龐大的人口數量與資源的相對短缺的矛盾日益加劇,同
時,由于生產生活中對資源不合理的開發,造成了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
二、保護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一)工業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1、嚴重的水體污染。**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業廢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經城市排水管網輸送城市污水處理廠和氧化塘進行處理。少
量的工業廢水的排放則因其污染成分復雜,排放濃度高,量大,難以治理并直接或間接地排向地表水體,造成嚴重的水污染。春夏季又引污水灌溉,造成土壤質量
下降
2、大氣污染。工業生產產生的大量廢氣,不合理的排放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不但破壞了生態環境,還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正常的生活質量。
(二)水資源開發存在問題
1、地下水開發利用不協調
(1)地下水開發嚴重超采。由于大量開采地下水,引起市區地下水水位持續下降,1992年—20xx年間最大降深達6.17米,多年平均降幅達0.37—0.68米。
(2)水資源管理權分離。水質管理和水量管理分離,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節水,管節水的不管治水。河道管理和水源地保護相
分離,**市供水水源地保護由城建局負責,農林水牧局作保護規劃,農七師負責管理**河水的調度。
2、生態系統惡化。**市地表水資源貧乏,淡水資源年補給量比較少,隨著**河飲水工程進一步完善,天然河道的水在河流上游就被引入了防滲引水渠,使**河對
地下水的補給功能大大降低,這不但影響到了**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對地下水的水質降低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隨著城市各項事業的不斷發展,用水量會不斷增加
,水資源供求矛盾愈加突出,城市和工業用水擠占農業用水,生產和生活用水擠占生態環境用水的現狀日益嚴重。超采地下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或疏干地下含
水層,使得原本依靠地下水生長的植物嚴重枯萎和死亡,造成地面沉降和生態系統惡化等現象。
3、水資源浪費嚴重。20xx年,全市萬元gdp取水量為158.75立方米,人均用水量遠高于其他地區和全國平均水平,總體用水效率和節水水平還很低,與先進地區
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水利工程老化,田間設施差,配套不完善,灌溉方式陳舊;工業設施陳舊、節水水平低,我市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多為傳統企業,設備
陳舊,技術和管理落后,用水重復利用率低;人們節水意識淡薄,節水器具普及率低,在加上政策管理措施薄弱,節水機制不完善,節水管理不規范等原因造成水
資源的嚴重浪費。
(三)地土資源開發和利用存在的問題
1、城 市土地利用結構不盡合理
**市城市用地總面積由1996年的23.25平方公里增至20xx年的24.78平方公里,年均增幅15.3%,各類城市用地除特殊用地之外,其他各類用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長
。**市居住、工業、道路廣場及綠地等四類主要用地占城市建設比重為55.73%,根據<<城市用地分類標準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j137-90),城市建設用地結
構距離國標城市規劃規范(60%-75%)還有一定的距離。
2、城市土地生態建設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隨著城市經濟水平的提高,有關城市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園林綠化、住宅和基礎設施等建設項目投入較多,因而也更為持續。**市在城市化進程中不僅關注發展
速度,更關注城市化質量的不斷提高。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區域環境噪聲值等指標亟需加強,以增加對土地生態建設的投入,創造更好城市生態環境。
3、土地浪費現象較為嚴重。"十五"期間我市的土地開發項目大部分未經環保部門審批,高質量高起點的土地開發面積較小,土地缺乏統一長遠科學的規劃。部分
土地開發規模大,實際開發能力小,只顧數量,不求質量。有的土地開發項目因為資金困難,抽水成本較大,水量不足,而引發擱荒等生態風險問題。
4、土壤質量下降。在土地開發過程中擾動了地表,原始植被破壞嚴重,開發后通過機械壓實土壤,破壞了土壤結構。部分土地因為資金的原因,在開發后長期閑
置,處于半擱荒狀態,農田防護林建設沒有及時到位,減弱了水土保持能力,在遇到雨時,攔蓄地表徑流及涵養水土能力低,引起或加劇了水土流失,也造成
了土壤肥力下降,生產力降低,甚至土壤風蝕、沙化,成為荒漠。另外,污水灌溉也是導致土壤質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踐行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幾點建議:
(一)加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宣傳,使人民群眾真正認識到環境保護的迫切性與重要性,鼓勵公眾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
各項環保政策。環保部門要積極行動起來,尤其是在3月12植樹節、6月5日世界環境日、2月2日世界濕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6月25日中國土地日等節日采取各種形式宣傳環保知識。
全市各單位、各部門從自身做起廣泛開展節水節能活動,在全民節水節能活動中起模范作用。各級機關要普及節水節能用品,完善水表、閘閥防漏設施,加強用
水計量和統計,減少“跑”、“冒”、“滴”、“漏”現象,加強用電管理,辦公人員做到人走機停,杜絕長明燈,不浪費每一度電。
(二)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
1、加強水資源統一管理。應專門成立由市長直接領導的,黨辦、政辦、宣傳、水利、計劃、經貿委、建設、環保、農業、林業、畜牧、氣象、土地等相關負責人
共同參加的水資源開發利用小組,對水資源進行統一的管理,堅決執行五個“統一”的方針。即: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管理水質水量、統一征收
水資源費,從根本上改變各部門協調不力,推諉扯皮的現象,形成高效的運作體系。
成立由兵團、部隊、駐市單位主要領導組成的水資源管理委員會或領導管理小組,制定統一管理目標,共同商討解決水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全面加強保護有
限利用水資源,達到水資源不受污染的目的,防止一邊保護,一邊污染的現象。
2、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提高企業的準入門檻,對國家明令禁止、污染嚴重的項目一律不予批準。對已經且造成污染的企業,特別是對我市造成重要污染的
企業,按照以新帶老的原則,把污染治理與工業結構調整、企業技術調整、企業技術改造和推行清潔生產與企業污染治理結合起來,進行統一規劃,綜合治理。
3、制定企業節水制度。通過對主要工業企業用水測試工作,摸清企業用水現狀與用水結構,分析節水潛力。制定并主要企業或產品的用水定額,逐步實現用
水定額管理與節水評估,審核制度。工業企業要做到用水計劃到位、節水目標到位、節水措施到位,管理制度到位。同時,對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加強對水資源的
循環利用和節水技能的采用。
(三)加強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
1998年審議通過的新《土地管理法》,明確規定要按照土地利用規劃嚴格審批和管理土地,確立了規劃在用地制度中“龍頭”地位。
1、認真審查把關,嚴格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土地管理部門要根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做好建設用地供地的長期計劃與年度計劃,嚴格批地,杜絕粗放式
的“圈地”現象。采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等多種手段、多種措施充分消化吸收被閑置的土地,在審批用地中應該對建設項目的可行性研究作嚴格審查。
2、加大城市土地結構優化力度,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益,創建人居優秀城市。
要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從追求單一地塊的利用效益最大化轉變為追求城市土地整體結構功能的最優化。注重生態環境建設,增加綠地面積,加強對生活垃圾無害
化處理和噪聲污染整治,給人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3、通過土地置換來顯化城市土地資產價值
目前,**市土地利用方式仍處于粗放型向集約型過渡階段,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不盡合理,一、二、三產業用地比例不協調。效率低下的工礦企業或行政機構占用
土地附加值高的城市中心地段,而部分商業用地相對比重較小且區位優化度不高。為了實現土地優化利用的目標,目前最佳的途徑是在企業改制和城市土地使用制
度改革的基礎上,轉換土地使用功能,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將利用率低和綜合效益差的土地置換出來,重新配置。
(四)加強領導,強化監管,建立有效的環保監督責任機制。
不斷強化組織領導,完善監管體系,形成一個黨委領導、人大、政協監督,政府負責、環保牽頭、部門配合、輿論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方位多層次的工作格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凈化校園,保護環境》。
首先我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我國的一位學者在歐洲海濱公園草坪邊的椅子休息時,看見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走到十多米以外的一個垃圾桶,把一張巧克力的包裝紙扔了進去,又高興地走回來。那位學者問她:“你為什么走那么遠去扔一張巧克力紙呢?”小女孩認真地說:“草地這么美,如果把廢紙扔在上面,就不美了”。
相信同學們都知道了,保護環境,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在一個清潔舒適的環境中生活學習,健康成長,優美和諧的校園環境,必然為我們的學習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樂趣。而美麗的環境也需要大家營造,文明習慣需在一點一滴中養成,作為校園主人,應著眼身邊,從凈化校園做起。當你正想隨手扔出瓜皮果殼時,請多走幾步把它放入垃圾桶;當你走路看見地上飄著紙片時,請彎彎腰,將它撿起來;當你正想隨地吐痰時,請想想他人的健康,用紙將痰包起來扔掉;當你倒垃圾,垃圾從垃圾桶里掉出來時,請停停腳,將垃圾撿起來……中國有句老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個人高尚純潔的心靈。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建設美麗的校園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讓實驗中學在我們每個人的呵護下更加絢麗多姿,綻放出美麗的光彩吧!
謝謝大家!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保護地球,人人有責!以我們生活中的必需文具──紙為例,說明節約用紙、合理用紙與保護地球環境的關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地球日,珍惜資源學生發言稿資料,提供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地球日,珍惜資源學生發言稿一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個節日起源于美國。1969年,美國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當時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
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地球是我們的家園,環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類大量的消耗水資源和污染環境,已經把一個美麗的地球毀的不象樣了。水漸漸少了,動植物瀕臨滅絕等等,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不注意保護環境造成的。人們到處砍伐樹木,現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萬公頃森林,這是一個多么大的數字啊!人們還隨手丟垃圾,那發臭的河面上漂浮著垃圾、那骯臟的樹枝上掛著塑料袋、那黑黑的草地上堆著果皮和紙屑。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清清的小河、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都消失的無影無蹤了,地球漸漸被毀滅,人類也會漸漸死亡。
人類只有一個可生息的村莊那就是地球??墒沁@個村莊正在被人類制造出來的各種環境災難所威脅:水污染、空氣污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讓我們一起做好以下事:
1、減少或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具,使用可重復利用和可再生物品;
2、提倡使用充電電池,回收廢電池,集中進行科學處理;
3、不亂丟垃圾,把它們丟進垃圾箱里,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4、愛護野生生物,注意并提醒他人不吃野生動物;
5、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提倡在庭院內養花種草;
6、盡量多次地使用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
7、盡量使用綠色交通工具;
8、積極宣傳環保,協助阻止破壞環境的行為發生;
9、倡導綠色消費,積極參與環保科技實踐。
地球日,珍惜資源學生發言稿二
各位老師、同學:
早上好,今天是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人類歷的第一個“地球日”,是1970年的今天由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一個剛滿25歲的學生——丹尼斯·海斯在校園發起和組織的,如今他被譽為地球日之父。
也許有同學認為,關心地球環境是大人們的事,或者說這是環保部門的事,與我們無關。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所有的人都居住在同一個地球上,都是地球村的村民,地球環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下面我以我們生活中的必需文具──紙為例,說明節約用紙、合理用紙與保護地球環境的關系。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用紙,用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紙。你統計過嗎?你每天要用多少張紙?一星期要用多少紙?一個月乃至一年要用多少張紙?統計之后,我們會發現這一結果是非常驚人的。
一張紙從何而來?造紙的原材料主要是由樹皮等植物的纖維“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幾年、幾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而人類有時卻很無情,電鋸聲中,幾十年長成的大樹轟然倒地。那些木材,被運往造紙廠,變成了一張張紙。紙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但同時,人類對紙張的過度使用也給森林資源造成了極大的不良影響。大家知道,大面積的森林可以涵養水源,防止水士流失,凈化空氣,森林是制造氧氣的“工廠”,森林能夠吸收有害物質,森林能夠保持水土。可見,節約每一張紙,對保護地球環境至關重要。
同學們,你們想一想,平時你們有沒有節約用紙、合理用紙?有沒有將垃圾分類,并送到可回收的垃圾箱里?還有哪些行為規范是你做得不夠的?你有沒有做到節約用水?是不是常喝不健康的瓶裝飲料?“良好的習慣和修養是人的第二身份”,一個人的成功與否,與他的習慣息息相關,古人就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至理名言,一個人連生存的環境都不能搞好,還談什么掃天下?要知道,良好的習慣是保護地球環境的重要保障。
我想對大家說:只要大家都多盡一份心,多出一點心力,世界就能變得更美好!就從今年世界地球日開始吧!我們從‘地球日’出發,將今天作為我們關注生態環境、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投身生態建設的新起點!養成時時刻刻從每一樁小事做起,養成愛護、保護環境的習慣,“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費糧食”,“不浪費紙張……彎彎腰,撿起一個潔凈的世界”。相信你們一定會做得更好!
地球日,珍惜資源學生發言稿三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能環保,從我做起》。
節能就是節約能源。下面老師給同學們提供一些數據,你們就會真切感受到我們每一個人無時無刻不在被環境所影響,也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周圍的環境。如果我們:少搭乘1次電梯,就減少218g的碳排放;少開冷氣1小時,就減少621g的碳排放;少看電視1小時,就減少96g的碳排放;省一度電,就減少638g的碳排放;省一度水,就減少194g的碳排放。如果全中國一起行動起來,那么我們每天可以減少約290億kg的碳排放量。那是多大的一個數據啊!
相信咱們的同學在學校會發現不環保的行為,例如不珍惜水資源,洗個手,水龍頭的水流個不停;經常亂扔紙張,在抽屜或者教室的角落里有看到紙屑。
從這些事件折射出一些現實生活中存在已久的問題,那就是《如何做到節能、環?!罚@就需要從我們自己做起,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來愛護、善待我們生活的環境。
我們節約的每一滴水,每一顆糧食,都是對環保和節能的貢獻;生活增產垃圾的合理處理,廢舊電池的合理回收,對校園及其它公共綠地的愛護,對身邊破壞環境和浪費現象的勸阻,都是我們對環保和節能減排的責任。
我們隨手丟掉一快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自己的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的一餐食而辛苦奔波。當教室里的電燈在毫無意義地工作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西部地區還有很多孩子仍然在點著蠟燭的教室里上課?當我們奢侈地浪費大量的自來水的時候,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糟蹋水資源的同時,其實也在毀滅一種希望?一種讓藍天、碧水和綠地永存的希望?
我們可以做到不亂扔垃圾,可以做到節約用水,可以做到隨手關燈,可以做到少用餐巾紙,也可以做到盡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這些簡單的事情,體現著我們的環保和節能減排意識。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保護地球,人人有責!我們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是21世紀的小主人,希望同學們能夠積極行動起來,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讓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