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初中數學研修總結

      初中數學研修總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數學研修總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初中數學研修總結

      初中數學研修總結范文第1篇

      個人信

      姓名

      工作坊

      工作單位

      任教學段

      任教學科

      賈曉光

      數學工作坊

      廣靈縣第五中學

      初中

      數學

      研修

      溫馨提示:請您對照下表中的四類研修要求,檢查您是否按要求完成了本次培訓

      (供教師進行研修自檢,無需填寫)

      研修學習

      專業引領

      互助共研

      項目及平臺

      (1)課程學習達到學時要求(必修課、選修課);

      (2)完成研修活動,提交每步驟研修任務;

      (3)按時按要求完成研修作業;

      (4)完成本研修總結

      (1)觀看所有專家視頻答疑,并進行評論;

      (2)參與項目問卷調研;

      (3)學習閱讀工作坊簡報、項目簡報、學科簡報等。

      (1)在研修交流區發主題帖,積極回復學友帖子;

      (2)在視頻課程后評論,提出建議;

      (3)發表研修心得、日志;

      (4)在資源分享區積極分享教育教學資源,共同建設工作坊資源庫。

      (1)及時了解項目公告、工作坊公告等通知;

      (2)查看項目考核方案,明確考核要求;

      (3)通過方案解讀視頻,了解項目情況;

      (4)通過平臺操作指南視頻及使用幫助手冊,掌握平臺功能及關鍵操作。

      研修總

      請認真回顧本次研修全過程,從以下三個方面填寫(總字數不少于500字,要求原創):

      1.課程學習與研修收獲;

      2.將研修所學內化應用到教學實踐的情況;

      3.希望在今后研修中解決的問題及對培訓的建議。

      研修收

      通過本次研修,您在課程學習、研修活動、研討交流、專家視頻答疑、簡報導學及與工作坊學友互幫互助中得到哪些主要收獲?

       

      學用結

      通過本次研修,您將所學到的技能和方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了嗎?請簡要描述您將其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的效果與反饋(可以一節課舉例說明,可配課堂照片)。

      反思

      初中數學研修總結范文第2篇

      [關鍵詞]初中數學;校本研究;磨課

      [中圖分類號] G6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5-0057-01

      所謂“磨課”,就是教師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對課堂設計進行反復推敲、思考,爭取獲得最優化的配置,形成重要的課堂教學增長力。“磨課”是一種教學意識,也是一種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打造精品課堂,對教師自身的專業成長也發揮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做好教情調查,整合優化校本教學資源,通過反復實踐、總結、分析,獲得豐富的教學啟動動力。這也是數學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訴求。

      一、制訂“磨課”計劃,搞好校本教學調研

      “磨課”可以集體操作,也可以個體實施,教師作為“磨課”的主體,要樹立“磨課”意識,并根據自身專業實際做好“磨課”計劃的設計。為提升“磨課”設計的適合度,教師要注意從不同角度展開“磨課”調查,以期獲得最為有力的教學信息支撐。在教學調研時,教師要對數學教材文本展開深入分析,探索文本與生本思維的對接點;對學生學習基礎進行調研,掌握不同學生群體的學力基礎,也可以為課堂教W設計提供重要參數。在設計“磨課”計劃時,教師要對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流程等內容展開多重整理,確保“磨課”順利展開。

      校本教學研修屬于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為教師的自我成長提供重要助力支持。教師對學情展開調查,有針對性地給出教學設計,為學生順利展開學習探索找到可行途徑,這是教師“磨課”意識發揮了效應。教師根據學生意見展開教學調整,有效凸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課堂教學互動模式自然形成,師生互動頻繁,教學迎來良好的成長機會。

      二、優化“磨課”情境,提升校本教學品質

      創設“磨課”教學情境時,教師要注意整合課堂教學資源,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針對課例展開生動解讀,搜集整理校本教學資源,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發動學生參與多元互動,都可以引發課堂教學內驅動力,點燃課堂教學引擎。校本教學資源豐富多彩,而且具有地域特點,教師要充分利用校本課程條件,為課堂教學順利展開提供難得的機會,以提升校本教學品質。

      教學《鑲嵌》時,教師先讓學生自主閱讀文本教材,然后給出一些思考問題:哪幾種多邊形可以平面鑲嵌?多邊形鑲嵌現象有很多,請在生活中找幾個例子。你能夠以生活實例展示鑲嵌的用途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討論,很快就給出了學習成果。有學生說:我們可以看看教室的墻壁,這是用瓷磚貼的,瓷磚之間都是嚴絲合縫的,這就是鑲嵌的效果。這些瓷磚具有多種形狀,能夠完全融進墻壁之中,實現完全覆蓋,這里的平面鑲嵌問題,正是要學習的內容。教師因勢利導,給出進一步的引導:鑲嵌是一種數學認知技能,也是技工技術,掌握鑲嵌技術,對培養大家的平面思維有多重促進作用。教師發動學生找尋生活中的鑲嵌現象,創設了更為豐富的學習情境,學生學習積極性被成功激活,課堂教學呈現活躍性。教師在具體創設優化情境的過程中完成“磨課”操作,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關注“磨課”效果,挖掘校本教學潛質

      “磨課”是一種教學實踐活動,教師要反復斟酌教學設計,并對教學設計展開多重修改,以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教師要深度關注校本課程資源,及時發現問題,并快速給出判斷,不斷糾正課堂教學方向,創新課堂教學手段,并在反復反思比對中建立課堂教學認知,在完善課堂教學設計的同時,充分挖掘教師的專業成長空間,促進教師順利成長。

      初中數學研修總結范文第3篇

      本著“實踐是一種福利,大家要珍惜”的原則,我們在學員中反復強調實踐目標,旨在通過實踐,使學員具有“志存高遠、愛國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嚴謹治學、與時俱進”的崇高師德、良好職業形象和人格魅力,全面提升學員的教學實踐能力。下面,筆者以我校第二輪名師工程初中數學實踐基地的探索為例,談談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推進學科團隊建設。

      一、實踐課堂:親身體驗教學真知

      名師要信守教育本真,在觀賞中探究課堂的高度,在學習中不迷失自我的態度。觀課中,我們驚嘆于名師舉重若輕的課堂駕馭能力,流連于名師動人心魄的細節魅力,沉醉于名師和諧溫馨的課堂情景,折服于名師啟人心智的導引藝術,從審美的角度上講,我們是帶著美學的眼光來審視名師課堂藝術的。觀賞是為了學習,學什么呢?一般來說,學名師課堂提供的精準預設、自如調控、扎實知識、嫻熟溝通、啟智語言等。如果我們回到教師專業化來看,說到底,就是夯實我們的專業技能。

      (一)追求理想的教學設計

      我們設計了“追求理想的教學設計”的主題活動,在實踐基地學校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展開了追求理想的教學目標、過程設計和追求理想的數學活動設計的全面研討。

      2010年3月24日~3月31日共 6 天的時間,我們開展了以“關注實踐智慧 彰顯教學個性”的主題活動,以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研討為內容,采用課堂觀摩、課例點評、互動研討等形式分別在杭州北苑實驗中學、紹興柯橋中學、桐廬實驗中學進行教學交流活動。2010年3月25日,在“杭州市初中名師紹興縣課堂藝術展示活動”中,來自杭州大關教育集團的王月明老師和杭州文瀾中學的王薇老師分別執教了兩堂精彩的專題復習課。王月明老師的《身邊的數學》,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讓學生對為什么學數學、學數學的什么作出了一個明確的回答。整堂課取材緊緊圍繞豐富的現實問題,從學生耳熟能詳的生活情境中提煉概括出基本圖形和能力;以知識為明線,以方法為暗線,對九年級的復習課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為廣大初中畢業班教師提供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有效復習模式。王薇老師的《三角形的分類討論》一堂課,節奏明快,平易近人。一開始通過創設合適的情境,既引出了課題,又了解了授課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王老師非常注重學生的思考時間,通過循序漸進的逐層引導,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對為什么要分類、怎樣進行分類、分類以后怎么操作等一系列問題有了整體認知。在授課過程中,王老師憑借自身深厚的教學功底,靈活利用現成的教學用具不斷改變題目形式,既直觀又形象,讓學生在動中學,舉一而反三,觸類旁通,充分展示了杭州市名優教師的魅力和風采。

      在導師的主持下,上課教師先進行自評,簡單分析本課重難點以及教學設計;而后名師班學員杭州采實教育集團王麗麗老師、杭州文瀾中學王薇老師、杭州四季青中學劉英老師等分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作為在一線教學的教師,她們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之后,杭州師范大學的劉堤仿教授和林永蔚教授結合教育理論,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由筆者總結,在充分肯定教師們的課的同時,指出高效課堂的重要性,提出課堂要以高效為核心要素,充分利用好課堂45分鐘實現教學的“低負高質”。

      (二)關注課堂教學細節

      2011 年5月 12 日~ 5 月 13日,4位名師培養對象分別展示了概念課、復習課和課題探索課的教學活動。每一位教師都把自己最近在思考的問題和研究的內容在一堂課內進行了充分展示,引起了聽課教師的一致共鳴。比如,既然“數學玩的就是概念”,那么一堂有效的概念課該如何上?一堂漂漂亮亮、熱熱鬧鬧的數學課,學生到底能學到多少?在課堂上教師講10分鐘,學生練習該如何設置與反饋?復習課能否用錯題導學的模式進行嘗試?杭州市數學會理事長施儲老師在點評的時候結合上課教師的教學內容對概念課、探索課的特點和要注意的問題進行了歸納和講解,使聽課教師受益匪淺。這次基地實踐活動,也舉行了名師師徒同臺授課展示的活動。來自同一所學校的師徒對教材進行共同分析、共同設計,在共同展示后還一起進行了反思,講述了在共同準備過程中及授課展示中的感受與收獲,那是一種內心的感悟。基地導師以及杭州師范大學的教授們精彩的指導和點評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次短暫的頭腦風暴,還進一步引發了我們對數學教學和個人專業成長的不斷探索與思考。那些耐人尋味、具有深刻哲學高度的指導,使得名師工程培訓的過程充滿睿智。

      師徒同臺是我校名師工程初中數學實踐基地在對名師、骨干教師專業培訓和專業引領上的又一重要舉措。在這次教學觀摩中,我們既領略了新教師的活力與名師們的風采,也充分感受到他們所在學校教學實踐的特色,以及名師們對學校工作的引領與輻射的作用,有力促進了我們對教學的有效反思,提升了對在學校、區域范圍內更好地發揮應有的骨干引領、示范作用的重視,營造了互助幫扶、互相學習、互相促進、教學相長的學術氛圍。

      2011年10月27日,杭州市初中數學名師班在杭州市采荷實驗學校舉行了一場試講與磨課的活動。本次活動由特級教師鄭永杰主持。劉堤仿教授、施儲老師、名師班班主任林永偉教授等專家參加了本次活動。上午,名師班的王麗麗和鄭娟兩位老師進行了“浙派名師經典課堂”的試講。兩位老師同課異構,共同演繹了《定義與命題》與數學文化相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下午,各位專家和全體名師班學員共同參加了磨課活動,專家們指出,數學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當然數學教育也是一種文化,當把數學教育納入文化的殿堂,那么這樣的數學課堂是最高境界的課堂。全體學員和專家一起就“概念和定義”“命題的結構”等課堂中的困惑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和交流。之后,分小組再一次對兩節課的“課堂引入、例題設計、精選練習”等環節進行了再討論、再思考,使數學文化和課堂教學達到最佳的結合。次日在浙江省教育科學學院附屬實驗學校舉行了特級教師報告會,上午是鄭永杰老師和盛志軍老師所作的觀點報告,下午是姚志敏老師和施儲老師所作的觀點報告。4場觀點報告讓學員領略了專家的睿智、獨到,再一次打開了我們的教育視野,引領我們前行。鄭永杰老師的《問診課堂――教學望問切》,從鄭老師信手拈來的故事中,娓娓道出了教學猶如行車,需瞻前顧后;教學猶如科學實驗,需變化創新;教學猶如魔術,需好奇質疑。精辟的言語、獨到的教學理念,讓我們學員重新審視自己的課堂與教學。盛志軍老師主講的《數學文化課堂初探――構筑高效數學教學的兩大支柱》,給我們撥開了擋在我們眼前的云霧,看清高效課堂的本質:教師需“埋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盛老師向學員推薦數學教師必讀的三本書《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怎樣解題》《數學的精神 思想和方法》,以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從而很好地邁進高效課堂。姚志敏老師主講的《從“效率”走向“效益”――初中數學教學課案分析》,介紹了他從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課例和自己長期對課堂教學的研究中,提煉出的5種課堂教學的基本模式,并緊密結合課例,闡述了不同內容應有不同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員們的思想得到大碰撞。施儲老師主講了《資優教師成長與資優學生培養》,施老師獨到的關注視角讓學員眼前一亮:資優教師應關注自己的教學生涯質量,資優教師對資優學生的培養應當是全方位的。施老師闡述了全面發展的真正意義及當前我國中小學生的學習現狀,指出個性化教育是未來教育的重要特征,應關注學生的不同特點、個體差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

      本次觀點報告會不僅在理論上給學員作了系統的引領,激發了學員對教育的更深層思考,而且也讓學員深深體會到導師們的殷切希望與勉勵。

      (三)關注課堂核心要素

      2011年12月2日,在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實驗學校基地全體學員進行了主題為“有效數學課堂的核心要素探討”交流活動。李衛星老師以《高效課堂課例點評集錦》中的《一次函數與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應用》為課例,從合情的學習、合眾的學習資源、合心的學習指導、合情的課堂生成、合適的激勵評價六方面介紹了有效數學課堂的核心要素。鄭娟老師結合自己浙派名師展示課的課前、課中、課后的反思,向我們介紹有效課堂的五個方面的準備:(1)課時目標具體、明確;(2)教學設計扎實、有效;(3)學生思維主動、優化;(4)基礎訓練實時、適度;(5)教學反饋多元、及時。潘云芳老師的發言題目是《洗盡鉛華還本真――一節看似隨意實則匠心的原生態數學課》, 從一位教師的課堂點評為切入口,把我們帶進了有效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考慮的問題,分析教師出這道題目的目的是什么,老師要心中有學生,根據學生設計問題,而不是概念的傳授、習題的累積等。王麗麗老師結合自己的《定義與命題》,談到教師過分注重生成、課堂流于隨意等問題,提出教師進行的有效引導,要進行有效的預設,做到簡潔真實、循序適切,只有教師精心準備的課堂才是有效的。

      此次實踐活動讓我們對有效數學課堂的認識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促進了我們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

      二、實踐反思:內化修煉提升素養

      指導基地學員進行教學研究是基地的第一要務。我們將研究工作分解成若干個微格的問題分配到各個小組,在名師培養對象教師的帶領下獨立或合作、限期或分階段開展研究。

      (一)在反思中修煉品質

      名師培養對象周蕓佳老師的課題《初中數學預習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獲得市立項,形成了三個觀點報告《數學課堂教什么》《學生參與式評價》《授人以魚的樂趣》,撰寫了課題論文《初中數學預習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顯性知識,隱性方法》《關注差異,提高質量――抓好后三分之一學生數學學習的實踐和策略研究》。2010年3月周老師參加了名師班展示課并作學校教學改革專題交流;2010年5月在省領雁工程奉化送教活動中上了展示課;2010年8月給慈溪市骨干教師作了講座;2010年10月參加了陜西省數學會主辦的第十屆全國名師風采展示活動,上了展示課并作專題講座;2010年12月參加海鹽縣骨干教師基地實踐活動,上了展示課并作專題講座。

      潘云芳老師堅持素質教育,潛心教育科研,勤奮學習,勇于實踐,銳意改革,敢于創新。5年來,潘老師執筆撰寫的《基于主題研修的教師作業能力提升行動的研究》《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兩個成果分別榮獲杭州市西湖區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和二等獎;論文《圖示法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于2011年12月在《教學月刊?中學版》上發表,《初中數學導學稿的設計與使用策略》榮獲杭州市西湖區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初中數學導學稿的設計策略》2012年4月在《浙江教學研究》上發表;課題《初中數學導學方式與策略研究》獲得市級教研課題立項。

      (二)在反思中引領團隊

      名師培養對象王麗麗老師,在教學上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研究課堂教學的輕負高質,因材施教,形成了自己簡練有效的教學風格,贏得學生喜愛,獲得了同行的肯定, 教學成績優異。她任教的兩個班級,數學成績在整個年級中名列前茅。她負責學校教科研工作,注重教科研方面的實踐與探索,善于學習,主動閱讀,勇于反思,及時提升,整理成文,并具合作精神,在團隊中起著引領作用。2012~2013學年,她撰寫的兩篇論文在區內獲獎,一個課題在市里被列為重點研究課題。其管理科學,講究方法,本著理解數學、理解教學、理解學生進行教學,連續被學生推選為“我最滿意的教師”。作為數學教研組長,她在教研組備課組建設上有更深的體悟,并以身作則,腳踏實地,帶領學校數學教研組教師快速成長,在教學、科研、競賽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和很多榮譽,得到了市、區教研員的肯定。王老師參與研究的省級重點課題《學程導進:初中教學方式變革的實踐研究》獲得浙江省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主持研究的杭州市重點課題《初中生自主超前學習下教學指導有效性的行動與研究》獲得杭州市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項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

      (三)在實踐中破解疑難

      基地名師培養對象李衛星5年來多個課題和多篇論文獲獎,其中《挖掘人文 放飛人性 激揚智慧》獲浙江省初中數學學科教學論文評比三等獎;《有效學習:初中生數學學習指導策略的構建與推進》獲杭州市第一屆普教教研課題成果評比二等獎;《課題學習:基于浙教版教材的挖掘拓展與學教策略研究》獲杭州市第二十三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專題論文二等獎;《教學生學:初中生學習指導策略的構建與整體推進》獲杭州市第八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優秀研究成果一等獎、首屆“浙、滬、蘇”長三角地區教科研優秀論文;負責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人文資源的有效挖掘與培育的實踐研究》獲浙江省“十一五”中小學教師與校長培訓研究第三輪立項課題評比三等獎,《以問題解決為核心的初中數學問題導學的策略研究》獲杭州市第二屆普教教研課題成果評比二等獎,《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中的探索與應用研究》獲杭州市第二十四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學專題論文一等獎;《浙教版初中數學“課題學習”梳理與開發的實踐研究》獲浙江省第五屆教研成果一等獎、杭州市第三屆普教類教研成果一等獎;《把握課堂生成資源 駕馭學生智慧動態生成》發表于《教學月刊?中學版》2010年第2期;主編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導學新作業》(浙教版初中各冊)和西苑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總復習優化設計(數學)》。他每年都有多個課題或論文獲區一等獎,其中學科專題論文自2000年至今保持著區一等獎“十三連冠”的紀錄,被評為杭州市第一屆教育科研標兵和杭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

      (四)在教研中凝練風格

      基地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張娟萍老師,是杭州市上城區數學教研員,近年來系統地學習了鄭毓信的《數學教育哲學》《數學方法論》,顧泠沅的《變革的見證:顧泠沅與青浦教學實驗30年》,曹才翰、章建躍的《數學教育心理學》。其教學研究文章《初中數學“圖式”復習教學策略研究》被2010年9月的“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12年又有《初中數學課堂過渡性言語設計方略》《初中數學教學環節出聲思考的策略》兩篇文章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009年5月浙江省師訓課題《初中數學課堂過渡性言語策略研究》獲立項,2009年11月浙江省教研課題立項的《初中數學“出聲思考”教學策略研究》已結題,2010年5月杭州市第二輪中小學(幼兒園)名師、學科帶頭人培養工程”重點課題《初中學生函數思維方式調查及其教學對策研究》獲立項;2011年《中小學列方程解應用題教學的銜接障礙分析及對策》獲浙江省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初中學生數學學習的出聲思考》獲全國中學數學教育優秀論文評選一等獎。她還組織學校教師進行課堂觀察、課堂語言等方面的研究,有比較好的效果。

      初中數學研修總結范文第4篇

      做“人中人”匡正傳統培養目標

      “海南課改模式”解讀

      “周末流動師資培訓學院”的發展效應、成功經驗與推廣價值

      執著辦百姓滿意的鄉村學校——記2011年海南省“十佳校長”、儋州市白馬井中學校長鄭燕康

      青春在奉獻中閃光——記2011年海南省中學十“佳班”主任鄭其鵬

      心系特教無怨無悔——記2011年海南省小學“十佳”班主任朱滿香

      沐春風踏歌行——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一小學發展側記

      教育失衡讓英美頭痛

      海口市教育均衡發展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

      讓地域文化走進校本課程

      總結經驗全面推進校本教研健康發展——海南省2011年初中數學教研組長論壇系列活動

      海南鄉鎮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設計現狀調查分析

      學生宿舍消防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

      貫徹落實規劃綱要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PC組裝與維修》課程內容的改革

      淺談應用最廣泛的配位劑(EDTA)

      環島新聞

      《生活中的軸對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與點評

      《找規律》教學設計與評析

      教育公平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利器

      立足課標突出語篇強調運用——2010年海南省高考英語試卷分析

      2010年海南省高考生物試卷評析

      凌秀容:愛和責任與我同行

      羅丹文:熱愛教育事業始終不變

      育人無痕培質有形——海口市第九中學課程建設的實踐與特色

      探索農村高中學校發展之路

      科學統籌優化資源大力推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花園國里看教育——新加坡學習考察紀實

      海南思源實驗學校的發展定位

      班主任批評學生的語言藝術

      隨孩子的興趣

      對黨的教育事業忠心耿耿

      嘔心瀝血為教育

      愛崗敬業樂為人師

      《西湖》Flash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

      關于海口市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狀況的調查

      歷史課的情境藝術

      淺談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中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課堂構建

      崛起中的三亞市第五中學

      光榮榜

      網絡研修:教師團體專業成長的新舉措——2009年暑期海南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師全員遠程研修特別報道(下)

      在實踐探索中拓展區域教研

      海南職教別樣紅——訪海南省教育廳原副廳長李紅梅

      為了孩子的學位——訪海口市瓊山區教育局局長洪德全

      自強不息潤物無聲——訪海南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屯昌縣屯昌中學校長陳守川

      認識高考“狀元”引導高考狀元

      立足雙基拓寬視野聯系實際學以致用——海南省2009年高考地理試卷評析

      海南省2009年高考數學試卷評析

      海南省2009年高考英語試卷評析

      海南省二00九年高考作文評析

      海南省2009年高考歷史試題評析

      集團合作項目推動創新模式服務企業

      著力搭建專業發展平臺切實提升青年教師素質

      教育事業是我生命的根——記吊羅山下苗族教師曾春杏

      用粉筆譜寫平凡人生

      讓主題班會成為自主教育的主渠道

      初中數學研修總結范文第5篇

      一、抓常規工作

      (一)集體備課、資源共享

      按照學校教科室的安排,在隔周備課組活動時,對每一章節可能出現疑難問題采用集體討論的方式進行預設和分析,對已經上過的內容進行總結和反思;同仁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借鑒,根據自己的風格特點再進行修改,在教學上體現出自己的個性,教案力求符合下列要求:

      1、教學目標應有: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教育目標,確定數學思想及數學方法的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創新能力,通過引導與規范管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教學設計應以課程標準為準繩,根據教學目標和本校的學生特點安排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及不同的教法。

      3、課堂模式百花齊放。

      (二)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從發展的要求看,就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數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會學數學,具備在未來工作中科學地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時考慮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本學年重點解決學習方法的指導,指導的要點是怎樣聽課、怎樣做作業和怎樣復習,為了能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必須給學生自主參與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最新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三)作業盡量做到精選、全批、快評

      批改作業是教學工作中的一件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來批改一百多本作業,采用的形式是統批、面批、學生互批、講評等,每位老師還都利用中午午休及下班后的時間針對學習成績差、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象王靜英、陳素鳳、詹志娟、吳征、項叢燕等為代表許多老師對學生全程陪讀,關心有加,他們的工作態度令人欽佩。

      (四)社團活動開展扎扎實實

      各備課組社團活動精心組織,精心安排,培優工作切實到位,八、九年級的數學競賽取得了較好成績,對我校整體數學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抓主題教研

      (一)主題研修

      本學期我們組以學校教學藝術節為平臺,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探究教學有效性的教學設計研究》為主題,聚焦課堂,推尖助后,由青年教師王陽鋼推出公開課;新教師項叢燕推出匯報課;嵊州市數學教研員蔡建鋒老師和市教研員周偉揚老師作了精彩點評;我本人作了題為《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關于例題設計的幾點思考》的主題報告。上次藝術節已總結交流,這里就不再展開。最新數學教學工作總結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男同帅GAY片在线观看| 久久99亚洲综合精品首页|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亚洲男同gay片| 亚洲JIZZJIZZ妇女|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亚洲爱情岛论坛永久|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地址|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 色偷偷女男人的天堂亚洲网| 亚洲美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