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文第1篇

      關鍵詞:養老保險運行;征繳;擴面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下簡稱: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是我國養老保障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各省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了相應的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河北省自2009年7月1日起,按照冀政[2009]55號文件要求,在全省范圍內實行企業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實現了省和設區市、省財政直管縣(市)兩級模式。2013年面對國內外經濟下行和我市偏重的產業結構的雙重壓力下,我市的企業養老保險工作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情況。為此,我們對我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運行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問題、剖析原因、提出建議,確保我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平穩運行。

      一、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情況分析

      1.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逐年增加。2010年全市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覆蓋人數362741人、2011年397568人、2012年444881,截止2013年底,覆蓋人數達到478396人,比2010年末增加115655人,增長31.88%,年均增長7.97%,覆蓋人數逐年增加。

      2.繳費職工雖增加,但中斷繳費人數卻呈增長態勢。2013年,繳費人數達到255881人,比2012年24553人增加10328人,增長4.21%,但中斷繳費人數較大增長,2012年中斷繳費人數84837人,2013年達到95867人。中斷主要原因是繳費夠15年的參保人員和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中斷繳費的人員。

      3.企業離退休人數增速加快。企業離退休人數2010年90855人、2011年103120人、2012年114491人、2013年達到126648人(其中退休125815人,離休833人),比上年增加12157人,增長10.62%。主要原因是參保人員通過補繳政策達到享受最低退休待遇標準的人員造成的。

      二、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收支情況

      2013年,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收入211819萬元,其中當期征繳收入175520萬元,比2012年增加22275萬元,增長14.54%。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金支出269597萬元,基金收支總規模481416萬元。

      1.企業養老保險基金收入情況。2010年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170624萬元、2011年174386萬元、2012年177279萬元,2013年 211819萬元,比2012年增加了34540萬元,增長了19.48%;比2010年增加了41195萬元,增長24.14%。2013年保費收入增量及增幅較上年大增,是因為按冀人社發【2012】40號文件政策補繳收入大幅增加所致。征繳收入中,當期繳費占83%,一次性補繳金額占收入的14%,清欠占到3%。上述數據表明,當期征繳收入仍然是保費總收入的主渠道,一次性繳費收入同樣成為拉動總收入快速增加的主要因素。

      2.企業基本養老保險金支出情況。2013年企業養老保險金發放支出269597萬元(其中本期發放養老金261470萬元、喪葬撫恤金8126萬元),比2012年增加支出40192萬元,增長17.52%,高于同期基金收入增長率31個百分點;比2010年增加了122313萬元,年均增長21.44%,比同期基金收入年均增長率高7.84個百分點。

      基金支出增加的原因:一是離退休人員增加。2010年至2013年,參保離退休人數凈增35793人,年均增長率為11.86%,呈穩步上升的態勢,分別導致基金年支出增加12352萬元、15862萬元、16395萬元、24800萬元。

      二是離退休養老金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2013年,企業離退休人員月人均離退休養老金水平分別為1400元、1464元、1602元、1760元。養老金水平的逐年提高,特別是近年來調整水平較高,導致養老金支出增加較多,占增支的比重也較大。

      三、存在問題和原因

      1.中斷繳費問題依然突出。2010年以來中斷繳費人員逐年增加,2010年35293人、2011年37739人、2012年89010人、2013年95867人。雖然從絕對數上少于同期企業參保職工的增量,但增長率卻高于企業參保職工,并有越來越快的趨勢,中斷繳費問題十分突出。

      2.擴面難度進一步加大。隨著職工平均工資的逐年攀升,參保單位和個人的參保成本也在逐年上升,也是中斷繳費人員持續增多和農民工參保率低的癥結所在。同時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正式開展,極大的影響了農業戶口人員的參保熱情,因其繳費額相對極低,大多數農業戶口人員只重視眼前利益,從而選擇新農保的現象頻繁發生。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負擔較為沉重的現實,導致了擴面難度的進一步加大。

      3.基金征繳困難加大。一是受到經濟危機影響,多數企業職工工資較低,單位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多按省社平的60%繳納;二是隨著省社會平均工資和各項社會保險費繳費基數的逐年提高,使靈活就業人員中斷繳費和選擇按照省社平的60%或40%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人數選擇大批增加,因此也會影響到我市養老保險費的征收任務的完成。

      四、對策和建議

      1.加強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法規的宣傳工作。要從注重實效入手,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繼續加強社會保險政策法規宣傳工作。要向社會、向參統企業負責人及其職工宣傳參加養老保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講清有關政策法規。通過宣傳,使企業認識到參加養老保險是法定的義務,使勞動者認識到養老保險是法定的權利。在外部的部門監督核查和內部職工權利要求的雙重壓力下,提高各類企業的養老保險參保率,維護各類職工合法權益。

      2.努力做好擴面工作。繼續采取有力措施,確保完成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擴面任務。在適當時機召開擴面工作調度會,溝通情況,分析具體原因,并研究工作措施。二是遏制中斷繳費人數比例上升趨勢。特別是要針對當前擴面工作中的難點問題,盡快研究降低參保繳費基數或費率的辦法,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勞動者加入社會保險。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文第2篇

      第三條 本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市級統籌應當遵循統一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統一調劑和使用養老保險基金、統一規范基本養老保險業務管理、統一人員編制和經費管理的原則。

      第四條 凡本市轄區內國有企業、城鎮集體企業、外商投資企業、私營企業(已參加省直統籌的企業除外)等城鎮各類企業的職工、在城鎮從業的靈活就業人員,均納入市級統籌范圍。

      第五條 對納入市級統籌范圍的參保企業和職工,實行統一繳費比例、統一繳費基數、統一業務管理、統一養老金計發辦法。

      第六條 養老保險仍維持地稅部門征收的體制不變,市、區企業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統一進入市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管理。市級統籌后區滾存結余基金,經市審計部門審計后,統一上解到市級養老保險基金財政專戶。

      第七條 全市企業離退休(職)人員養老金統一由市社保局委托銀行或郵政部門就近就地進行社會發放。離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

      第八條 本辦法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負責解釋。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文第3篇

      關鍵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算;計算機輔助審計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保障人民群眾基本生活的權益,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社會化發放過程中核算的真實性、合規性、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執行的有效性進行檢查,對于促進基金規范支付管理,維護廣大職工、群眾切身利益具有重要意義,是社會保險基金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

      一、對社會保險基金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的背景

      為加強對社會保險基金業務和財務管理,某市勞動部門逐步采用了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其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也已日益成熟。相應的,對社會保險基金的審計工作也隨著該系統的發展發生著變化,先是看手工賬,然后看電子賬。但由于種種原因,審計人員始終無法獲取社會保險管理信息系統后臺原始數據,仍然脫離不了就賬查賬,就財務查財務的圈子。也就是說,財務數據缺乏業務數據的驗證支持,因而存在著很大的審計風險。在這種情形下,對社會保險基金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就勢在必行。

      二、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的一般步驟

      1.審前調查。計算機輔助審計的審前調查不僅要了解常規審計方法下的所有內容,還要深入了解與計算機有關的內容,具體如下:(1)詳細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流程。目的是更好的設計切實可行的審計方案,同時初步確定數據采集的范圍。(2)了解被審計單位的計算機系統。主要了解被審計單位計算機的軟件配置情況,包括操作系統和常用軟件。目的是便于數據的采集和轉出。(3)了解被審計單位的數據庫系統和數據庫結構。包括數據庫系統本身的數據格式及可導出的數據格式、數據表的結構及之間關聯關系等。

      2.審計數據的采集及處理。(1)常用的數據采集方法是利用被審計單位數據庫本身的導入導出功能和ODBC方式,其他數據獲取方式要根據被審計單位系統的功能和導出數據是否符合審計人員的要求確定。(2)根據審計分析的需求,對所采集到的數據表進行數據格式轉換、數據清理。

      3.審計數據的審計分析。(1)依據審計目標和重要性水平確定審計重點。(2)檢查法規、文件規定的執行情況,發現審計疑點。(3)建立計算機審計模型。(4)針對涉及的具體表,利用SQL語句加以查詢分析。(5)對查詢結果進行核實,確認審計查證問題。

      三、審計案例

      (一)審計所需資料

      (1)事改企單位表。包含所有事業改企業編制的單位名單。重要內容如下:1)單位碼;2)單位全稱。(2)職工繳費明細臺賬表。包含各月各單位各職工繳納各險種保險費的明細記錄。重要內容如下:1)單位碼;2)個人編號;3)繳費月份——保險費的所屬期;4)繳費基數。(3)退休檔案表。包含所有退休人員的基礎信息。重要內容如下:1)單位碼——參保單位身份唯一標志,“48888”表示自由職業者;2)個人編號——參保職工身份唯一標志;3)姓名;4)出生年月;5)退休時間。(4)社會發放記錄表。包含各月發放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明細記錄。重要內容如下:1)結算期;2)單位碼;3)個人編號;4)姓名。(5)退休人員生存驗證明細表。包含各年度退休人員的生存驗證紀錄。重要內容如下:1)驗證年度;2)單位碼;3)個人編號;4)驗證時間。(6)需生存驗證明細表。包含各年度未按規定進行生存驗證的退休人員名單。重要內容如下:1)年度;2)單位碼;3)個人編號。(7)養老死亡支付情況表。重要內容如下:1)單位碼;2)個人編號;3)死亡時間;4)冒領月數;5)冒領金額。

      (二)審計步驟

      步驟一:審查生存驗證執行情況

      針對目前社會上存在的冒領喪葬撫恤金和養老金行為,相關文件規定,基本養老金和定期救濟費領取資格在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進行年度驗證,未在規定期限內辦理驗證手續的企業離退休人員或供養直系親屬,其養老金或定期救濟費將從次月起暫停發放,直至辦理補驗證手續后的次月方能恢復發放。

      審查是否存在未經驗證、逾期仍然繼續發放養老金情況:

      1.將退休人員生存驗證明細表按照驗證年度等于2004年進行篩選,生成2004年已驗證的退休人員表。

      2.將社會發放記錄表按照結算期大于等于2004年7月1日進行篩選,生成2004年7月之后發放記錄表。

      3.將需生存驗證明細表分別與個人編號進行關聯,查找需生存驗證明細表中存在,但表中不存在(未驗證),且表中存在(發放了養老金)的個人編號,生成未驗證、逾期仍然繼續發放養老金表。

      步驟二:審查是否存在不滿足退休條件辦理退休且領取養老金

      文件規定,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退休條件,方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1)達到國家、省規定的退休年齡。(2)企業和本人按照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3)1998年7月1日前參加工作的,繳費年限滿十年以上。1998年7月1日之后參加工作的,繳費年限滿十五年及以上。

      1.審查不滿足條件1辦理退休的情況。將退休檔案表按照條件“性別等于男且退休時間與出生年月相隔的年數小于40或者性別等于女且退休時間與出生年月相隔的年數小于35,并且個人編號存在于社會發放記錄表中”進行篩選,生成不滿足退休條件1辦理退休表。

      2.因為只有2004年的繳費記錄,因此針對在2004年辦理退休的人員,審查2004年初至退休之日是否正常繳納養老保險費。將退休檔案表與職工繳費明細臺賬表按照個人編號進行關聯,查找退休檔案表中存在,但職工繳費明細臺賬表中不存在,且退休時間大于2004年1月1日的退休人員,生成不滿足退休條件2辦理退休表。

      3.將退休檔案表按照條件“工作日期小于1998年7月1日、且繳費年限小于10、且單位碼不存在于事改企單位表中、并且個人編號存在于社會發放記錄表中”進行篩選,生成不滿足退休條件3辦理退休表。

      步驟三:審查是否存在已死亡的退休人員仍在發放養老金

      依據相關文件規定:“……死亡離退休人員從次月起停發基本養老金”。因而,審查是否存在離退休人員已辦理死亡手續但繼續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情況就成為審計重點。

      1.審查是否存在辦理死亡支付后仍在發放養老金問題。將養老死亡支付情況表與社會發放記錄表按照“個人編號相等、且養老死亡支付情況表的辦理時間小于社會發放記錄表的結算期”進行關聯,生成死亡支付后繼續發放養老金表。

      2.審查養老死亡支付情況表中的冒領月數及冒領金額是否計算準確。辦理死亡手續的時間與死亡時間可能相隔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發放的養老金即為冒領養老金。將社會發放記錄表與養老死亡支付情況表按照個人編號進行關聯,按照條件“死亡時間小于社會發放記錄表的結算期”進行篩選,生成死亡后冒領記錄表。

      將死亡后冒領記錄表按照個人編號、死亡時間、冒領月數、冒領金額進行分組,計算死亡后發放養老金次數(冒領月數)、發放養老金的合計金額(冒領金額),按照條件“死亡后發放養老金次數不等于冒領月數或者發放養老金的合計金額不等于冒領金額”進行篩選,生成死亡冒領月數、金額不符情況表。

      對查詢出的情況查明原因,確定問題。

      (三)計算機輔助審計模型

      步驟一的審計模型如下:

      步驟二的審計模型如下:

      步驟三的審計模型如下:

      (四)相關SQL參考語句

      四、社會保險資金計算機輔助審計的發展趨勢和未來

      1.計算機審計向聯網審計方向發展。利用計算機的快速反應,遠程操縱,自動預警等功能,通過立法或制定有關規章,在被審單位的電算化系統中建立稽核模塊,在其內部建立非現場即時監控系統,通過聯網技術與審計機關的計算機系統進行連接,建立審計機關與被審單位之間的遠程監督控制,從而實現聯網審計。利用計算機進行聯網審計,是今后審計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當然,要真正實現聯網審計需要先進的計算機軟硬件的支持,需要各部門的共同建設。

      2.建立數據倉庫,對數據的再開發利用。目前,數據倉庫一詞尚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著名的數據倉庫專家W.H.Inmon在其著作《Building the Data Warehouse》一書中給予如下描述:數據倉庫是一個面向主題的、集成的 、相對穩定的 、反映歷史變化的數據集合,用于支持管理決策。審計中產生的大量有價值的數據,特別是經審計處理過、驗證過是正確的數據,正好是數據倉庫的重要組成。通過對數據倉庫的分析,可以較準確地預測社會保險金的運作狀態,發展趨勢,計算出可信的風險指標等等。目前,審計署也著力開發數據倉庫在大型審計項目中的運用。數據倉庫的建立也將是今后審計的一個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董化禮,劉汝焯.計算機審計案例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文第4篇

          一、本方案適用于我省國有農墾企業及其所屬企業中除“場帶隊”的農民工以外的職工。

          二、農墾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形式。

          鼓勵有條件的農墾企業根據經營狀況建立各種類型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

          三、參加本《方案》的農墾企業應持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的營業執照、在職職工和離退休人員花名冊,向當地社會保險機構辦理有關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手續。

          四、基本養老保險費的籌集。

          農墾企業按其全部職工月工資總額的1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按其月工資總額的6%繳納,以后每兩年提高一個百分點,直至8%。

          農墾企業職工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不得低于省政府公布的當地職工最低工資標準。

          五、農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按本人繳費基數的11%建立個人賬戶。

          六、參加本《方案》的農墾企業和職工,按以下辦法補繳養老保險費。補繳保費后原全民固定職工1988年底以前符合國家規定的連續工齡可視同為繳費年限,沒有補繳的其連續工齡不視為繳費年限。集體所有制職工及各類合同制職工,按實際繳費計算繳費年限。

          1.本《方案》實施前已離退休人員,以所在地(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的50%為補繳基數,按18%的繳費比例,一次性補繳10年養老保險費。

          2.在職職工以所在地(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繳費工資的50%為補繳基數,按18%的繳費比例,一次性補繳從1989年至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工作年限的保險費。一次性補繳確有困難的,允許分3年補清。

          3.補繳的養老保險費由企業統一上繳當地社保經辦機構。

          七、基本養老保險金支付,

          1.本《方案》實施前已退休的人員按規定補繳10年養老保險費后,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性養老金和繳費性養老金兩部分組成:

          ⑴基礎性養老金=本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

          ⑵繳費性養老金=2000年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本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0.75×50% ×1.3%;

          2.本《方案》實施后退休的人員按規定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含15年)的,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性養老金、繳費性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⑴基礎性養老金=本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20%;

          ⑵繳費性養老金=2000年前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本省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0.75×50% ×1.3%;

          ⑶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20。

          3.本方案實施后,退休人員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礎養老金,其個人賬戶儲存額部分和建立個人賬戶前的繳費年限按每年以本省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個月標準一次性發給本人,同時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4.離休人員的待遇和所需資金按國家和省里有關規定執行。

          5.離退休人員死亡后,其喪葬補助費標準按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兩倍發給。

          八、本《方案》實施前已退休的人員,原實際領取的養老金高于本《方案》給付標準的,高出部分由所在農墾企業負責解決。

          九、本《方案》實施后退休的農墾企業職工,由所在企業填報《企業職工退休待遇審批表》,經所在地社會勞動保險機構審核同意后正式辦理退休手續。

          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1日根據各地(市)上一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率和繳費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確定調整。具體調整標準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會同省財政廳研究確定。

          十一、農墾企業和職工有能力并愿意按照《福建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有關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經地(市)勞動部門審核同意后,可以農墾企業為單位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但其補繳保費應以農墾企業為主;本《方案》實施前已納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農墾企業和職工繼續按《福建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條例》執行。

          十二、農墾企業用于補充養老保險的費用,在工資總額5%以內的準予列入企業成本。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文第5篇

          外地員工參加我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后可享受我市城鎮企業參保職工同等待遇。具體有:

          (1)享受養老待遇。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外地員工,符合我市城鎮企業參保職工退休條件的,可按月享受基本養老金待遇。基本養老金包括兩部分:一是基礎養老金,按退休上年省、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平均數的20%計發;二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按退休時職工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參保職工雖未達到退休年齡,但經蘇州市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我市基本養老保險,2008年6月30日前退休,且繳費年限10年以上的;1998年7月1日后參加我市基本養老保險或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工作,1998年7月1日后補繳,且繳費年限15的以上的,可享受按月領取生活費待遇。具體計算辦法同上款。

          (2)死亡待遇。參保城鎮戶口外地員工,在參保期間因病、非因工死亡或辦理退休退職及按月領取生活費人員死亡后,可享受喪葬費和直系親屬一次性撫恤費;參保農村戶口外地員工,可享受喪葬費(不享受直系親屬一次性撫恤費)。

          (3)供屬待遇。參保外地員工退休前或死亡前符合供養條件并建立了勞保關系的直系親屬,可享受供養直系親屬待遇。

          城市戶口的外地員工在參保期間死亡,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及退休(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外地員工,可享受供屬定期救濟金。

          農村戶口的外地員工或繳費年限15年以下的城鎮戶口參保外地員工,在參保期間死亡的,其供屬可享受一次性救濟費。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熟女| 亚洲人成图片网站|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亚洲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视频一视频二视频三| 亚洲国产主播精品极品网红| 亚洲情a成黄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无线码|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mm1313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网络|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AV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噜亚洲AV|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综合亚洲一二区|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男男|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色精品88色婷婷七月丁香| 亚洲成熟xxxxx电影| 亚洲免费黄色网址|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亚洲精品白色在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