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范文第1篇

      【關鍵詞】公路隧道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Abstract: Pump concrete mix design of II section of6# highway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highway tunnel; pump concrete; mix design

      中圖分類號:TJ414.+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l概述

      兩河口水電站交通工程【6#公路】Ⅱ標段,是電站樞紐工程區右岸中、高程開挖及填筑的主通道、大壩樞紐右岸上下游連接通道及后期過壩主要交通干道,同時也是電站庫區復建公路的一部分。

      6#公路II標公路等級為礦山三級公路,襯砌采用泵送混凝土,混凝土的等級根據圍巖類別不同分別采用C20、C25兩個等級的混凝土,混凝土的澆筑方式為泵送混凝土,運輸方式為混凝土罐車,混凝土最大運距為2KM考慮。

      一、設計內容:

      C2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現場施工要求坍落度為140~160mm,采用罐車運輸,機械振搗。

      二、設計依據: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GB 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

      GB/T 14685-2001(建設用卵石、碎石)

      GB/T 14684-2001(建設用砂)

      GB/T 1346-200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 混凝土試驗規程)

      三、原材料檢測:

      1、水泥:水泥為四川省皓宇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峨塔P.O42.5R水泥 ,其物理力學性能見表1

      水泥物理力學性能試驗表1

      以上檢測指標均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P.O42.5R標準要求。

      2、砂石骨料

      混凝土配合比骨料采用中水十二局6#公路II標無名溝砂石料場生產的人工砂、碎石,骨料物理性能見表2,砂子與粗骨料顆粒級配見表3、4

      砂、石骨料物理性能檢測結果表2

      砂子顆粒級配表3

      由表3檢測結果:該機制砂符合GB/14684-2001規范的粗砂要求。

      粗骨料顆粒級配表4

      由表4檢測結果:該碎石符合GB/14685-2001規范的要求。

      3、拌合用水

      四、C20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過程:

      1、確定試配強度:

      按保證率為P=95%,取系數為1.645,查表C20取σ=5.0MPa,故配制強度為:

      fcu,o≥ fcu,k+1.645σ=20+1.645×5=28.2MPa

      2、水灰比的確定:

      W/C=(aa×fce)÷(fcu,o+ aa×ab×fce)

      =(0.46×42.5) ÷(28.2+0.46×0.07×42.5)=0.66

      根據試驗確定水灰比取0.57。

      3、用水量、水泥用量的確定:

      該配合比所用碎石最大粒徑為31.5mm,根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查表得用水量為220kg/m3,經試驗得出高效減水劑的減水率為15%,由此混凝土的用水量為:

      mwa=mw0(1-β)=220*0.85=187kg/m3

      根據試驗確定實際用水量為182

      根據用水量確定水泥用量為:

      mco=mwo/(W/C)=182/0.57=319kg/m3

      4、混凝土外加劑摻量選用1%

      減水劑摻量:319×1%=3.19kg/m3

      5、選定砂率:

      根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選定砂率為43%。

      6、骨料用量的確定:

      假定容重為2400kg/m3

      骨料重量為:2400- mco- mwo=2400-319-182=1899kg/m3

      細骨料為1899×0.43=817kg/m3

      粗骨料為1899-817=1082kg/m3

      7、基準配合比為:

      水泥:細骨料:粗骨料:水=319:817:1082:182

      =1.00:2.56:3.39:0.57

      8、配合比的調整與試配:

      ⑴、經實際試拌確定基準配合比為:

      水泥:細骨料:粗骨料:水 =319:817:1082:182

      =1.00:2.56:3.39:0.57

      ⑵、根據基準配合比為基礎上下浮動0.05的水灰比,砂率分別增加和減少1%得到另兩個參考配合比,以此三個配合比經試拌并成型7d及28d試件,其容重以及抗壓強度等試驗結果詳見下表:

      五、結論

      通過以上試驗,根據工作性能與經濟性比較,確定配合比2為最終選定配合比,附表一:

      附表一:

      混凝土配合比選定報告:

      說明:1、該配合比骨料為中水十二局無名溝砂石料場生產的人工骨料,粗骨料為4.75~16mm和16~31.5mm粒徑的碎石。配合比中骨料用量為飽和面干狀態的重量,實際施工中應測定骨料含水后調整其用量。

      2、為保證泵送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質量,嚴格按照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執行。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免振搗自流平混凝土;配制方法

      Abstract: because our country self-leveling concrete technology research late, with self-leveling concrete booming form instead, at present in China, it has not unified self-leveling concrete mix proportion design procedures. Our raw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mix proportion design, choose assumed apparent density design method is the best solution.

      Keywords: avoid vibro self-leveling concrete; Preparation method

      中圖分類號:TU377.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前言

      自流平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簡稱SCC),指混凝土拌合物不需要振搗僅依靠它自身的重量的作用下,均勻密實的填充至模板空間,并能保持不離析,屬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種。

      免振搗自流平混凝土適用于各種房屋建筑和大型工程,尤其適合于澆筑量大、澆筑深度或澆筑高度大、鋼筋密集、有特殊形狀等混凝土工程。由于我國自流平混凝土技術的研究較晚,同自流平混凝土蓬勃發展的形式相反的是,目前國內尚沒有統一的自流平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根據我區原材料相對穩定的實際情況,在配合比設計方面,選用假定表觀密度設計方法是最佳方案。

      經過長時間的試配,我們在自流平混凝土的配合比設計、材料的選擇與摻合料的最佳摻量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應用到工程中效果不錯。為同類結構的混凝土配合比試驗提供了一套合理完整、切實可行的方法,也為進一步完善此類試驗提供了寶貴的參考經驗。2009年8月評審為企業級工法。

      2 特 點

      2.1配合比計算快捷、靈活。

      2.2粉煤灰摻量大,節約水泥,滿足“節能降耗”原則,綠色建筑,適應時展方向。

      2.3試驗方法先進,工作效率高。采用水泥凈漿流動度法對摻合料進行凈漿流動度試驗,預測減水劑最佳摻量。簡單的六組份配方,在實際應用中減少誤差,提高效率。

      3適用范圍

      本工法適用于銀川地區配制C30~C50強度的自流平混凝土。

      4工 藝 原 理

      自流平混凝土要求高砂率、低水灰比、高礦物摻合料摻量,根據我區特點,配制自流平混凝土宜采用假定表觀密度法。本工法依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及長期試驗總結出的經驗參數計算出自流平混凝土的砂、石、水泥、水、粉煤灰用量。科學、合理地提出凈漿流動度試驗預測減水劑最佳摻量,按照嚴謹的工作流程,認真操作,使配制出的自流平混凝土流動性、抗離析性和填充性符合應用技術規程。

      5工 藝 流 程 及 操 作

      5.1 操 作 要 點

      5.1.1試配計算,假定表觀密度法。如配置C40自流平混凝土。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規定:

      1.先計算混凝土的配制強度,Fcu,o=fcu,k+1.645σ=40+1.645×6=49.87Mpa

      因自流平混凝土要求較高,標準差選用宜高些。

      2.W/C=0.46×49/(49.87+0.46×0.07×49)=22.54/51.45=0.438

      近期水泥強度平均值,作為水泥實際強度取值fce=49MPa

      3.選用水量 采用減水率法

      查表 4.0.1.2中T=90mm mw=215 kg/m3

      (260-90)/20=8.5 mw0 =215+8.5×5=257.5 kg

      減水劑減水率25% 摻用外加劑用水量mwa=257.5×(1-0.25)=193 kg

      4.水泥用量: mco=193/0.438=441 kg

      5.粉煤灰選用外摻,粉煤灰441×24 %=106 kg(粉煤灰摻量在20%~30%之間較為合適外摻,若膠凝材料較高可考慮粉煤灰內摻)

      6.砂率和砂、石子的用量:選砂率查表4.0.2 βs=37%

      坍落度超過60mm (260-60)/20=10

      βs=37+10=47%

      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2450 kg,砂率選47%。

      砂率控制在40%~50%之間

      mgo+mso=2450-193-441-106= 1710 kg

      mso=1710×47%=804kg

      mgo=1710-804=906 kg

      7.外加劑及摻合料:用水泥凈漿流動度的試驗方法,來檢測定量摻合料摻加不同量減水劑的流動度,根據試驗效果暫定減水劑摻量。

      減水劑用量采用摻合料流動度的試驗預測。

      5.1. 2材料的選擇與檢驗:各種原材料必須檢測合格

      5.1. 3試驗環境選擇:試驗室進行試驗時必須在無外部擾動情況下進行。相對濕度與溫度符合要求。

      5.1.4材料稱取:混凝土配合比試配時,每盤混凝土的最小攪拌量應在20L,機械攪拌時,其攪拌量不應小于攪拌機額定攪拌量的1/4. 計量誤差:水泥、水、外加劑為±1%,骨料為±2%。

      5.1.5試拌、調整:通過試拌檢查拌合物的性能,在保證水灰比不變的條件下相應調整用水量或砂率,符合要求后,提出供混凝土強度試驗用的基準配合比。

      5.1.6自流平混凝土二次攪拌:混凝土加料順序宜為,先加石子、水泥、砂子、摻合料干拌,再加1/2減水劑和水攪拌,攪拌均勻后,把剩下外加劑加入攪拌;如果是液體減水劑,可先拌固料,把1/2減水劑加入2/3用水量進行攪拌,均勻后再加另外1/2減水劑和剩下的1/3用水量,自流平混凝土攪拌時間應延長1分鐘。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范文第3篇

      【關鍵詞】公路隧道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t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proportion design of No. 6 highway II pavement.

      Keywords: highway tunnel; pavement concrete; proportion design

      中圖分類號:U459.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l概述

      兩河口水電站交通工程【6#公路】Ⅱ標段,是電站樞紐工程區右岸中、高程開挖及填筑的主通道、大壩樞紐右岸上下游連接通道及后期過壩主要交通干道,同時也是電站庫區復建公路的一部分。

      6#公路II標公路等級為礦山三級公路,設計行車速度為20km/h,路面寬度:9.5m(K0+000-K1+900),設計考慮施工要求、路面水穩性,隧道路面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標號要求28天齡期彎拉強度不小于5.0MPa,隧道路面橫坡直線段采用1.5%的人字坡,隧道內路面板厚度為32cm,隧道洞內橫縫設置傳力桿;全隧道路面縱縫設置拉桿;板邊設構造鋼筋;為滿足防滑要求,路面表面混凝土進行硬刻槽處理。

      一、設計內容:

      fr5.0抗折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現場施工要求坍落度為30~50mm,采用平板車運輸,機械振搗。

      二、設計依據:

      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

      GB 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

      GB/T 14685-2001(建設用卵石、碎石)

      GB/T 14684-2001(建設用砂)

      GB/T 1346-200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 混凝土試驗規程)

      三、原材料檢測:

      1、水泥:水泥為四川瀘定橋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瀘定橋P.O42.5R水泥 ,其物理力學性能見表1

      水泥物理力學性能試驗表1

      以上檢測指標均符合《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P.O42.5R標準要求。

      2、砂石骨料

      混凝土配合比骨料采用中水十二局6#公路II標無名溝砂石料場生產的人工砂、碎石,骨料物理性能見表2,砂子與粗骨料顆粒級配見表3、4

      砂、石骨料物理性能檢測結果表2

      砂子顆粒級配表3

      由表3檢測結果:該機制砂符合GB/14684-2001規范的粗砂要求。

      由表4檢測結果:該碎石符合GB/14685-2001規范的要求。

      3、拌合用水

      拌合用水采用潔凈水。

      四、設計過程:

      1、確定試配強度:

      當II級公路路面混凝土樣本數為9時,保證率系數t為0.37,彎拉強度樣本標準差s為0.4。II公路路面混凝土變異水平等級為“中”混凝土彎拉強度變異系數Cv=0.10~0.15,取中值0.125。根據設計要求,fr=5.0Mpa.

      fc=fr/(1-1.04Cv)+t×s=5.0/(1-1.04×0.125)+0.37×0.4=5.9 Mpa(取等于)

      2、確定水灰比:

      水泥實測抗折強度fs=8.0Mpa,混凝土配制強度fc=5.9Mpa,粗集料為碎石:

      W/C=1.5684/(fc+1.0097-0.3595×fs)=1.5684/(5.9+1.0097-0.359×6.5)=0.34

      經實際試驗選水灰比為0.39

      3、確定砂率

      由砂的細度模數3.3,碎石4.75-31.5mm,取混凝土砂率βs=39%。

      4、確定單位用水量(mwo):

      有坍落度要求30-50mm,取50mm,水灰比W/C=0.39,砂率39%,計算單位用水量:

      mwo=104.97+0.309×50+11.27×0.39+0.61×39=148.6kg/m3。由外加劑試驗確定βad=20%,摻高效減水劑單位用水量mw,ad= mwo*(1-βad)=148.6×(1-0.20)=118.9kg/m3。

      經實際試拌后確定單位用水量為147kg/m3。

      5.確定單位水泥用量(mco):

      mco=mw,ad/W/C=147/0.39=377kg/m3, 高效減水劑

      mbs= mco×0.01=3.77kg/m3 。

      6、骨料的確定:

      假定容重為2400(Kg/m3)

      骨料重量為:2400- mco- mwo=2400-377-147-3.77=1872Kg

      細骨料為1872×0.39=730 Kg

      粗骨料1872-730=1142kg

      7、配合比的調整與試配:

      (1)、經實際試拌和確定基準配合比為:水泥:細骨料:粗骨料:水:減水劑=377:730:1142:147:3.77 =1:1.94:3.03:0.39:0.01

      (2)、以基準配合比為基礎上下浮動0.05的水灰比,砂率上下浮動1%得到以下兩個參考配合比,詳見下表:

      五、結論

      通過以上試驗,根據工作性能與經濟性比較,確定配合比2為最終選定配合比,附表一:

      附表一:

      混凝土配合比選定報告:

      說明:1、該配合比骨料為中水十二局無名溝砂石料場生產的人工骨料,粗骨料為4.75~16mm和16~31.5mm粒徑的碎石。配合比中骨料用量為飽和面干狀態的重量,實際施工中應測定骨料含水后調整其用量。

      2、為保證路面混凝土在施工中的質量,嚴格按照JTG 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試驗規程》執行。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范文第4篇

      【關鍵詞】混凝土 配合比 fac泵送劑 水灰比 砂率

      【中圖分類號】h1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09(2010)06-0-02

      我國高等教育目前正面臨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土木工程材料教學是土木工程課程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及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傳統的建筑材料課程主要講述石灰、水泥、混凝土、鋼材、防水材料、墻體材料與屋面材料,涉及新材料、新技術的內容較少,教學手段較為單一,實驗也2多為驗證性的實驗。近年來,為配合土木工程學科特色專業的教學改革發展的要求,我們在土木工程材料教學理論、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實踐教學等幾方面進行了改革的探索與實踐,改革的指導思想力求作到“六個面向”,即面向社會需求,面向建筑實踐、面向人才市場、面向教學改革、面向學生現狀、面向新興技術,為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素質全面的新型工程建設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混凝土材料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材料,隨著近年來混凝土技術的發展,高性能混凝土得到各國學者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響應,混凝土達到高性能最重要的技術手段是使用新型外加劑和超細礦物質摻和料,降低水灰比、增大塌落度和控制塌落度損失,給予混凝土高的密實度和優異的施工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和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教學授課過程中,專設二學時的習題課,將常規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實驗變成一個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采用大作業的方式在課堂上進行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計算,把每班同學根據實驗小組進行分組,每組的設計題目均采用實際工程背景,并鼓勵有能力的同學進行新技術、新材料的大膽嘗試,本例中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計算按照行業標準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所規定的步驟來進行。

      a 工程條件:某工程的預制鋼筋混凝梁(不受風雪影響)。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35。施工要求塌落度為150mm-180mm(混凝土由機械攪拌,機械振搗)。該施工單位無歷史統計資料。

      b材料:

      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為42.5(實測28d強度為45.2mpa)表觀密度

      中砂:表觀密度,堆積密度;

      碎石:表觀密度,堆積密度,最大粒徑為40mm;

      水:自來水;

      泵送劑:fac泵送劑摻量2%。

      c設計要求:

      (1)設計該混凝土的配合比(按干燥材料計算)。

      (2)施工現場砂含水率3%,碎石含水率1%,求出施工配合比。

      1 計算初步配合比

      (1)計算配置強度。()

      依照工程要求:強度等級為c35,,則

      (2)計算水灰比(w/c)

      已知水泥實際強度

      所用粗集料為碎石,回歸系數

      按下式計算水灰比w/c:

      此值小于規定水灰比0.65,故可取用此值。

      (3)確定單位用水量

      該混凝土所用碎石最大粒徑為40mm,塌落度150-180mm,查表取

      為fac泵劑的減水率為20%,故可知

      (4)計算水泥用量(mco)

      大于規定的260kg最少用量,取用此值。

      (5)確定砂率:

      該混凝土所用碎石最大粒徑為40mm,水灰比為0.47,根據相關表格查得

      (6)計算粗、細集料用量(mgo與mso)

      重量法按下面方程組計算:

      {

      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重量;2%為fac泵送劑的摻量,則

      {

      解得砂、石用量分別為

      fac泵送劑

      按重量法算得該混凝土初步配合比

      計算結果與重量法相近。

      2 配合比的試配,調整與確定

      以重量法計算結果進行試配

      按初步配合比試樣10l,其材料用量:

      水泥:0.01×347.5kg=3.75kg

      水:0.01×176kg=1.76kg

      砂:0.01×630.6kg=6.31kg

      石:0.01×1171.2kg=11.71kg

      fac泵送劑 0.01×48kg=0.48kg

      攪拌均勻后,做塌落度試驗。若塌落度未到指定要求,則增加水泥漿用量5%,一次調整不行,則多次調整,直至完成要求。記下此時水泥與水的總用量mc01,mwa1,并與砂石重量ms01,mg01和fac泵送劑mf01求得總量

      并測出實際表觀密度

      找出配制強度43.2mpa對應的灰水比c/w,由此得出相應的水灰比w/c,并初步定出混凝土配合比為:

      并由此得出混凝土表觀密度:

      從新按確定的配合比測得表觀密度

      校正系數

      混凝土表觀密度的實測值與計算值之差

      與2%相比較若小于則符合要求,即配合比為

      =384:647:1200:180

      3 施工配合比

      將設計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用水量應扣除砂、石所含的水量,而砂、石則應增加砂、石含水量,其計算如下:

      4 試驗結果,見表1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范文第5篇

      關鍵詞:高強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泵送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 TU528 文獻標識碼: A

      1、前言

      高強混凝土系指C60及其以上強度等級的混凝土, 高強混凝土作為一種新的建筑材料,以其抗壓強度高、抗變形能力強、密度大、孔隙率低的優越性,在高層建筑結構、大跨度橋梁結構、水工大壩等土木結構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做好高強混凝土配合比就顯得尤為重要, 下文就許溝特大橋懸澆箱梁C60高強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材料的選用及泵送施工過程中控制要點進行闡述,以供懸澆箱梁高強混凝土施工提供參考。

      2、工程概況

      我公司承建的許溝特大橋,是連霍高速公路洛陽至三門峽段改擴建工程唯一一座連續剛構橋梁。許溝特大橋主橋里程樁號為LK49+473.84~LK49+796.16,主橋全長322.32m,采用跨徑為(82.92+156+82.92)m,橋寬20.5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聯系鋼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箱梁,下部結構為柱式墩/薄壁墩、樁基礎。許溝特大橋主墩墩柱及懸澆箱梁混凝土采用為C60泵送混凝土,由于主墩高68m,鋼筋綁扎密、間距小,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擴展度不宜低于500mm。

      3、配合比設計思路

      C60高強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強度高、粘度大,加之泵送高度大,造成泵送壓力過高,泵送效率較低,為保證泵送施工的順利實施,主要解決好在確保混凝土強度的前提下如何保證其可泵性,高強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思路應從五個方面考慮:①首先要精選水泥、骨料等各項原材料;②必須要摻用高效減水劑,以降低用水量和水灰比;③要摻用優質的礦物摻合料,以改善水泥石和界面區的微結構,提高致密性和膠結強度;④要仔細選擇配合比,確定合理的砂率和水膠比,以降低水泥用量并提高混凝土的強度;⑤要滿足施工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工作度)、和易性要求,并能保持坍落度經時1.5h損失小于30mm。

      4、原材料的選擇

      要確保高強泵送混凝土質量,優選原材料是關鍵,這是保證工程質量的物質基礎。

      4.1水泥:

      配制高強混凝土應選用標號不低于52.5低堿普通硅酸鹽水泥。本工程選用的是洛陽黃河同力P.O52.5水泥,經檢驗3天抗壓強度32.8Mpa,3天抗折強度6.3Mpa,28天抗壓強度53.7MPa,28天抗折強度8.7MPa,初凝時間177min,終凝時間266min,標準稠度用水量26.5,安定性( 雷氏法) 符合要求。

      4.2粉煤灰:

      常用的礦物摻和料主要有粉煤灰、磨細礦渣粉、硅灰。在泵送混凝土中最常用的摻合料是粉煤灰,粉煤灰由于珠形玻璃體的作用,流動性要好于礦粉,摻用優質的粉煤灰有助于降低水化熱,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強度,改善泵送性能和抗滲性,從而防止離析和堵泵現象。故選用洛陽新安電力集團Ⅰ級粉煤灰,細度8.5%,需水量比要求94%。

      4.3細集料:

      宜選用質地堅硬、級配良好的河砂,且細度模數宜為2.6~3.0。工程選用洛陽韓城砂場河砂,細度模數2.79, 屬于Ⅱ區中砂,含泥量1.4%,泥塊含量0.4%。

      4.4粗集料:

      宜選用質地致密堅硬、級配合理、粒徑形狀良好的潔凈骨料且,最大公稱粒徑不宜大于25.0mm。通過對當地幾個產地的石子進行壓碎指標、粒徑、粒形的對比,選用河南磬石石料場生產的5-10 mm、10-20mm兩種規格碎石,按5-10mm25%、10-20mm75%的比例摻配,級配良好。其壓碎指標5.9%,含泥量0.4%,針片狀顆粒含量不應大于2.4%;

      4.5外加劑:

      高強高性能混凝土,所選用的外加劑品質質量極為關鍵。選用時應著重考慮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保水性等,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損失,提高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減少混凝土拌和物的離析和泌水。經對幾種外加劑按照配合比設計進行試配比較,本工程選用減水劑為山西格瑞特GRT- HPC聚羧酸鹽高性能減水劑, 摻量為膠凝材料重量的1.1%,減水率為30%,泌水率比48%,28天抗壓強度比143%。

      5、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

      高強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按原材料品質、設計強度等級、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藝對工作性能的要求,參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T F50-2011)的要求進行。

      5.1 試配強度的確定:

      根據《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11)規定,混凝土的試配強度應不低于設計強度的1.15倍,故該混凝土配制強度確定為69Mpa。

      5.2 水膠比

      水膠比是決定混凝土強度的主要參數,應使用低的用水量和低的水膠比,這是高強混凝土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水膠比宜控制在0.28~0.33范圍內。根據以上設計原則,結合工程實踐與試驗初步選擇水膠比為0.30~0.32 進行混凝土性能試驗。

      5.3選擇膠凝材料用量

      配制高強混凝土所用的硅酸鹽水泥量不宜超過500kg/m3,水泥與摻合料的膠結材料總量宜控制480~560kg/m3范圍內。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和抗裂性能,宜適量摻加優質的粉煤灰,其最佳用量應根據混凝土的性能通過試驗確定。

      5.4 計算用水量

      根據初選的水膠比和膠凝材料用量計算用水量,當流動性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再通過調整減水劑品種或摻量加以調整。

      5.5外加劑摻量確定

      外加劑的最佳摻量應通過混凝土試配結果確定的,根本的原則是在滿足混凝土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最低摻量。生產廠家提供的的摻量,須通過混凝土試配確定外加劑的合理摻量。本工程選用的是山西格瑞特GRT-HPC聚羧酸鹽高性能減水劑, 摻量為膠凝材料重量的1.1%。

      5.6 確定砂率

      砂率一般可根據膠凝材料總量、粗細骨料的顆粒級配及混凝土泵送要求等因素來確定,高強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35~42% 范圍內。本工程考慮到 C60 混凝土膠凝材料用量較大、用水量較少,砂率取中初步選用38%,并通過試驗確定最優砂率。

      5.7計算砂石用量

      在實際工程中,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通常采用質量法,對于C60高強混凝土的計算濕表觀密度一般取2500kg/m3,根據上述所選膠凝材料用量、用水量及確定的砂率,計算砂、石用量。

      5.8 混凝土試配與調整

      5.8.1 試配。試配用的粗、細骨料稱量均以干燥狀態為基準,攪拌方法應盡量與施工時相同,試配時每盤混凝土的用量不應少于15L。

      5.8.2和易性調整。當實測混凝土坍落度小于或大于設計要求,可保持水灰比不變,增加或減少適量水泥漿;如出現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可適當提高砂率;直到滿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同時測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實際表觀密度,此滿足和易性的配比作為供檢驗強度的基準配合比。

      5.8.3 強度檢驗。采用三個不同配合比的水膠比,其中一個為基準配合比,考慮到高強混凝土水膠比變化比一般強度等級混凝土敏感,另外兩個配合比的水膠比值,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及減少0.02,制作試件,進行抗壓強度和彈性模量的試驗。

      5.9 確定試驗室理論配合比

      通過三個不同配合比對應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抗壓強度以及彈性模量試驗結果,選擇一個最佳的配合比作為試驗室理論配合比。三組配合比材料用量及試驗結果詳見下表1:

      表1三組配合比材料用量及試驗結果

      根據 C60高強混凝土對工作性、抗壓強度、可泵性的要求,并結合表1的試驗結果,最終選取編號02的配合比為最佳配合比。

      6、C60高強混凝土配合比驗證

      最佳配合比確定后, 采用工程實際使用的原材料用該配合比拌合混凝土,進行6次重復試驗驗證拌合物的和易性、可泵性、表觀密度、坍落度及擴展度損失檢測,并成型6組試件測試混凝土各齡期的抗壓強度。C60高強混凝土最佳配合比生產驗證檢測結果如表2

      表2 C60高強混凝土最佳配合比生產驗證檢測結果

      對配比編號02的C60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7次重復試驗結果進行匯總分析表明,混凝土的坍落度均值為230mm, 60min后坍落度均值為225mm,擴展度均值為640mm,容重均值為2430kg/ m3,凝結時間均值符合要求,可泵性良好,28天抗壓強度均值為7112MPa,28天強度標準離差均值為2.3MPa,結果表明該配合比是穩定可行的。因此選用02配合比用于C60泵送混凝土施工。

      7、泵送混凝土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7.1加強原材料控制

      混凝土中的原材料的質量直接影響混凝土的質量,應嚴格控制原材料的相關性能指標,尤其是加強對砂石料的篩分檢測,根據砂子細度模數(或砂中礫石含量)和石子粒徑變化,及時調整砂率和石子比例,確保混凝土和易性。

      7.2加強計量和攪拌時間控制

      高強混凝土的計量控制比普通混凝土的計量控制更為嚴格,在生產時,砂石的計量誤差控制在±2%以內,水泥、外加劑、摻合料、水的計量誤差控制在±1%以內。攪拌時應注意外加劑的投入時間, 應在細骨料與膠凝材料充分拌和后再加入, 而不能使其與水泥接觸, 否則將嚴重影響混凝土的質量并導致離析。攪拌時間不低于 3min,以保證攪拌物均勻。

      7.3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

      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實測攪拌機和泵管出口混凝土坍落度, 做到每車混凝土出廠前必須檢查坍落度及和易性,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準出站。

      7.4把好混凝土的運輸關

      從攪拌站到施工現場的運輸主要應解決好坍落度損失問題。這就需要攪拌站和施工現場之間密切配合。在運送過程中,混凝土車滾筒必須慢速轉動,以免混凝土發生離析;到達工地施工現場后,在泵送前,快速轉動運輸車的滾筒,使混凝土攪拌均勻后再卸料入泵;如果現場坍落度小于180mm,可加入少量的高效減水劑,快速轉動2min后再卸料,嚴禁工地施工人員隨意加水。

      7.5施工澆筑、振搗控制

      根據工程特點、施工環境與施工條件設計澆筑方案,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同時應加強混凝土振搗工作,防止過振、欠振和漏振,振搗時應快插慢拔, 每點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不再冒氣泡為止, 振搗應連續進行,確保不出現蜂窩麻面。

      7.6 強度性能檢驗現場

      澆筑混凝土的同時,應制作同條件養護試塊和標準養護試塊,供拆模和結構實體強度的驗收。混凝土試件成型應具有代表性、真實性;

      7.7 混凝土養護控制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立即進行養護,泵送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應加強養護,因其膠凝用量大,坍落大等易出現干縮裂縫,必須加強早期養護,并建立養護制度,保證養護時間。

      8、應用效果

      C60高強泵送混凝土在生產應用過程中,坍落度穩定,1h內坍落度損失很小只有30mm,流動性、粘聚性、可泵性良好,泵送壓力正常,抗壓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在泵送過程中未出現堵管等不良現象,混凝土表面平整,未出現裂紋、蜂窩麻面等不良缺陷。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T 50107-2010,混凝土強度評定合格。

      9、結語

      通過采用摻聚羧酸鹽高性能減水劑、粉煤灰及優化配合比等措施,使高強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減少、提高其可泵性,減少其水化熱,確保了泵送混凝土質量。在生產應用過程中,通過對原材料、計量和攪拌時間、出廠坍落度、運輸、澆筑泵送過程、現場質量檢驗采取了有效措施,實踐證明該工程懸澆箱梁C60高強泵送混凝土能滿足設計、施工質量要求。

      參考文獻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J/T F50-2011

      亚洲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又粗又大又爽A片|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少妇|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农村|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 久久91亚洲人成电影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去区首| 另类图片亚洲校园小说区| 爱情岛论坛网亚洲品质自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亚洲乱码国产一区网址|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2020久久|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