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

      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

      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范文第1篇

      論文關鍵詞:體育人文環境,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體育消費行為

       

      當今,湖南省社會整體結構正從農業的、鄉村的傳統型社會,向工業的、城鎮的、開放的現代型社會轉變,農民工的數量在急劇增長。由于經濟收入低、超長的勞動時間、超強的體力勞動、惡劣的居住條件、環境上的壓抑和相應社會保障的缺乏,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分析體育人文環境(文化、科技、教育、信息)如何影響農民工體育消費的心理和行為,找出影響他們體育消費的心理和體育行為的關鍵因素,提出促進他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活動的相應對策,最終達到增進我省農民工的身心健康、盡量減少和避免各種流行病、職業病的發生和發展,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勞動效率,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全面實施的目的,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1]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將湖南省14個地級行政區(包括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的農民工作為研究對象,以建筑業和服務性行業工作的農民工為主要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文所需要的研究信息,分別對相關部門行政領導、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和行為設計問卷——(體育人文環境對我省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和行為影響的調查問卷)。湖南省包括14個地級行政區,每個地級行政區抽取四個縣(東南西北方位各一個縣),每個縣發放50份調查問卷給當地的農民工。累計發放農民工問卷2800份,回收2710份,回收率為96.8%,其中有效問卷2366份經濟論文,有效問卷回收率87.3%,符合統計學要求。對問卷的效度采用經驗評價方法進行了檢驗。聘請了10位專家對問卷的內容和效度進行了檢驗。其中有7位專家認為問卷的內容和效度完全合理,3位專家認為基本合理。并根據專家提出的意見,對問卷進行了修改完善。因此,本問卷具有較高的效度小論文。采用再查信度的檢驗方法,每個縣分別抽取10人再次進行問卷調查,時間間隔為兩個月,經比較,信度系數為0.93,表明此次問卷調查的結果具有較高的信度。

      1.2.2專家訪談法

      就本研究涉及的問題,本著實事求是的科研態度,走訪有關專家以及在各種職業農民工的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就我省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和行為的現狀、農民工體育消費的體育人文環境以及農民工在體育消費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進行訪談,并請有關專家對問卷的信度和效度進行檢驗。

      1.2.3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了大量關于體育人文環境對湖南省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和行為影響方面的信息資料和文章,并進行比較分析,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及實證依據,為本文的設計和構思提供了參考。

      1.2.4數理統計法

      對回收的問卷用Spss11.5版本進行統計分析,根據研究的需要對調查所得數據進行常規數理統計處理。

      1.2.5邏輯分析法

      通過文獻資料的獲得,在問卷調查所得的數據經數理統計后對其進行邏輯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體育人文環境的內涵

      社會體育人文環境,是指以關心人、尊重人、重視人、為人的身心和諧發展服務為宗旨,在社會體育的發展與管理中,加強對人民群眾體育生活和體育文化教育工作的關懷,體現“以人為本”,宣傳健康體育思想,傳達體育人文精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體育健康意識,構建科學健身、文明健身、快樂健身。[2]城市體育文化內涵給人一種歷史感,傳統的體育項目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現代化的體育項目不斷更新,理念不斷升華,使傳統與現代和諧并存,有些特色體育項目能夠展示對體育文化名人的尊敬,對體育文化傳統的尊敬。[3]總結體育人文環境包括文化環境、科技環境、教育環境和信息環境。

      2.2文化環境對我省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任何人都處于一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體育消費必然受到所在社會文化環境的影響和制約。體育消費價值觀是體育消費群體對體育整體化的評價或價值取向,是體育消費者心理結構的核心經濟論文,它反映著農民工所處的文化環境和文化傳統對其心理的制約和影響。我省農民工的消費很注重性價比,說明我省農民工的消費價值觀和民族的傳統價值文化是緊密相連的。調查還發現,我省18%的農民工愿意與家人共同參與體育活動,這說明我省農民工家庭體育的觀念在逐步形成,從而影響到他們的體育消費。

      2.3科技環境對我省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科學技術是社會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它影響著人類社會的歷史進程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為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提供有利條件。[4]

      2.3.1科學理性的價值追求

      大眾開始崇尚體育的科學技術,在消費行為上表現出對高科技產品的興趣。[3]調查表明,僅有18.6%的農民工認為每個家庭擁有一件以上的體育健身器材“沒有必要也不愿承擔”,但82.5%的農民工認為是“必要”的,其中38.7%的農民工“能承受”,43.8%的農民工“不能承受”。這說明農民工已具有一定的體育消費意識,但是能力有限。

      2.3.2自我實現的價值追求

      我省農民工在體育消費和體育運動時傾向于選擇能顯示自己身份、地位和象征自己成就的體育服務和體育項目。地理活動空間對體育消費結構的影響活動場所愈近、時間愈短,費用愈低,體育消費機會就愈多。體育場地與設施是農民工參與全民健身的物質保障。在被調查的農民工中,大多數農民工認為工作單位和居住地的體育場地與設施不能滿足需要,其中,有36.5%的農民工認為有點缺乏,30.2%的農民工認為非常缺乏;僅有少數農民工認為工作單位和居住地的體育場地與設施十分充裕,占調查總人數的2.8%。

      2.4教育環境對我省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不同學歷文化層次與知識水平的群體,他們的體育消費觀念和參與體育行為的動機是有差別的。[4]在項目的選擇上,高學歷的人由于經濟收入和體育價值觀念的影響,更容易接受高檔次的體育娛樂項目,而文化水平比較低的群體,對于體育的消費沒有過高的要求,無論哪種體育項目只要符合個人興趣,符合個人經濟收入,達到鍛煉的目的即可。[5]

      調查結果顯示,我省不同學歷的農民工在體育消費的結構上有所不同,高學歷的農民工用在體育康復治療和購買體育器材的比例遠高于低學歷的農民工。不同文化程度的農民工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也有一定的差異,但散步、慢跑和快走仍是他們共同的喜好小論文。此外,文化程度和收入較高的農民工多選擇球類活動和器械性力量練習,文化程度和收入較低的農民工則多選擇器械性力量作為他們的活動內容。

      2.5信息環境對我省農民工體育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信息環境,指的是一個社會中由個人或群體接觸可能的信息及其傳播活動的總體構成的環境。[5]在現代生活條件下,現代化的傳播媒介,大大縮短了人們的社會距離經濟論文,體育的特殊社會價值和它的迅速發展,使書刊、廣播、電視等逐步普及的各種傳播媒介中的體育信息量不斷增長,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廣為傳播,使人們不可能不去了解體育。信息環境對體育消費和行為產生更了一定的影響。[6]體育健身指導和宣傳對農民工健身技術、技能的形成和健身知識的掌握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農民工體育興趣、習慣和能力的養成。調查中,大多數農民工認為從未有人指導,是調查總數的56.1%,有26.2%的農民工認為很少有人指導,僅有1.5%的農民工覺得總是有人指導。

      3.結論

      3.1目前我省大多數農民工在人文環境的影響下已具有了較強的體育健身意識和一定的體育消費意識,但體育健身行為和體育消費能力仍然較差。

      3.2 我省農民工的體育消費問題還沒未到足夠的社會關注,而農民工對體育消費也沒引起足夠的重視。

      3.3我省大多數農民工都很喜歡也愿意參與體育健身活動,但由于大多數農民工居住地的體育場地設施相當缺乏,也缺乏相應的體育健身組織機構開展農民工群體的全民健身活動。

      4.建議

      4.1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圍,以提高我省農民工對全民健身的認知水平,激發他們參與全民健身的動機。

      4.2將我省農民工的體育健身納入到整個社會支持網絡中,建立、健全對農民工的社會救助、社會保障及服務的網絡。

      4.3完善相關法律,制定專門的體育服務體系的法律。保障我省每一個農民工有均等的機會參與體育活動,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保證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賢峰,袁玉濤.城市農民工體育消費現狀研究[J]. 學理論,2010,15.

      [2]林偉.新時期我國社會體育人文環境的審視[J]. 北體育學院學報,2008,1.

      [3]孫華清.建設和諧大連體育人文環境的幾點思考[J]. 遼寧體育科技,2008,4.

      [4]海琦.我國農民工體育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 宜春學院學報,2008,4.

      [5]周學榮,譚明義.我國兩次群眾體育現狀調查情況的比較研究[J]. 體育科學, 2004,7.

      [6]竇彥麗,楊廣艷,等.成都市不同階層居民體育文化消費現狀分析[J].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06,9.

      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范文第2篇

      論文關鍵詞:勸說,語用學,言語行為,綜述

       

      引言《現代漢語詞典》對“勸”的解釋是“拿道理說服、使人聽從。”“勸說”是“勸人做某種事情或使對某種事情表達同意”的意思。勸說是一個古老的研究課題,中國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就有“勸說難”的感慨,西方國家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建立了以傳授勸說技巧為核心的修辭學。人們已經從修辭學、社會心理學、傳播學、經濟學和廣告學等多維度、多層次對勸說言語進行研究。近年來西方的語用學理論和觀點被廣泛引入到勸說的研究,在界定勸說言語行為的基礎上,對勸說言語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對于勸說言語來說,Austin、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預設、禮貌原則與Grice的合作原則和JefVerschueren的順應論等對其有一定的解釋力。

      ⒈ 社會交往的角度

      (1)勸說的言語行為研究

      英國語言哲學家奧斯汀(John Austin)在他的《如何以言行事》一書中提出了言語行為理論。奧斯汀把言語行為分為:言內行為、言外行為和言后行為。言內行為是指說話者說出的這一個句子;言外行為是指說話者通過這一句話所表達的隱含的真實意思;言后行為則是指這一句話在聽話人方面產生的效果,它與特定的語言環境相聯系。Searle發展了Austin的理論,提出了實施言外行為的條件:基本條件、命題內容條件、預備條件、真誠條件。Searle又提出了“間接言語行為理論”(IndirectSpeech Act),即用一個言語行為來間接地完成另一個言語行為。

      勸說通過某種交際形式(通常是語言),根據語境、目的和對象選擇相應的策略來實施一種行為,并以此來影響或改變他人的信念或行為方式。所以,勸說就是一種言語行為。(申智奇,2004)勸說者有目的地使用語言作為傳播媒,且指向說話本身,是言內行為;博取勸說對象的好感與同情是常用的有效策略;傳遞某種信息指通過說話實現告知,是言外行為;影響、干預他人或一定群體態度和(或)行為指通過說話做事實現感化,是言后行為。(唐霞,2009)

      勸說現象極其復雜,間接言語行為在勸說過程中使用頻繁言語行為,主要可能是因為該行為所體現的勸說力往往受到禮貌原則的制約,表現得較為禮貌、溫和,容易讓人產生親近感和信任感,因而易于激起人們的積極響應。同時也受到不同文化因素和適宜條件的制約。徐昌華(2002)認為勸說語可以通過疑問、推量、陳述、命令等間接言語行為達到勸說的交際功能。孫淑芳(2001)也認為間接言語行為(指愿望式、疑問句式、及帶模詞的陳述式)是勸告類言語行為的表達手段之一論文的格式。曹希紳在他的著作里提到勸說可以采用間接言語,但是一定不要使對象對勸說內容產生歧義,否則將達不到勸說的目的。張明芳(2002)認為廣告主更傾向以間接言語的形式傳遞信息,因為直接言語比間接言語更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質疑和抵觸,而間接言語行為能使消費者對廣告產生積極地評價。王桂琴,劉長慶(2004)運用言語行為有關理論以書面語(印刷)商業英語廣告為研究對象,通過統計分析,探討了廣告語言中的勸說力的問題。他們總結出英語廣告勸說力的實現,直接言語行為和間接言語行為都是普遍使用的,但是直接言語行為(占56℅)多于間接言語行為(占44℅)。這種差異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

      奧斯汀與塞爾的言語行為理論解釋了日常語言的一些現象,對勸說言語的特點做了分析,總結歸納了勸說的策略和技巧,但是忽視了對情景與語境的研究。其次勸說過程中不僅需要勸說者實施勸說行為本身,還需要在聽話人中產生一定的效果,當需要對人們的態度、觀點的改變進行解釋時,言語行為理論就顯出了局限性。

      (2)勸說的語用預設研究

      預設(presupposition)也叫前提,作為一個哲學概念最早出現于德國哲學家弗雷格(G.Frege)的著作《意義和指稱》(On Sense andReference )。自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語義學的發展和語用學的興起言語行為,預設就成為語言學家關注的熱點。(何自然,陳新仁,2004)有關勸說的語用預設的研究也在這兩年剛剛開始。預設在勸說過程中發揮著委婉功能、隱藏功能、自我保護功能,從而可以增強語言的勸服力。厲燕(2007)通過實例論證了進行勸說時可以采用潛隱說勸法將重點信息以潛隱的方式表達出來,更利于達到預期的勸說效果。唐霞(2010)對勸說語篇中的語用預設進行分類,結合中國特有的文化背景論證了勸說者利用人品預設、過程預設、內容預設和文化預設建立特定的話語假設,實現預設的勸說功能。語用預設所具有的特點和廣告的語言特征有很多相似之處,預設由此可以從不同角度為廣告實現其勸說目的,語用預設在廣告語言中出現頻率很高。張軍益,高曉琪(2009)將廣告語用預設分類,并且論證了預設在廣告成功實現勸說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閆毓芳,楊惠麗(2007),趙宏(2001)運用語言學知識,從語用預設在廣告語中表現出的特征、分類以及功能三個方面進行論述,說明了不同類型的預設能從不同的角度服務于廣告,為廣告語發揮最大功效提供了可能性,增強廣告的說服力。

      從以上文獻中我們可以看出語用預設對于勸說言語的產出過程做出很好的解釋,可是說話人所預設的內容與聽話人所理解的內容之間會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語用預設并未解釋勸說言語的理解機制。

      (3)勸說的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研究

      美國的哲學家格萊斯(Grice)認為在所有的語言交際活動中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存在著一種默契,一種雙方都應該遵守的原則,他稱這種原則為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又包括四項準則,每項準則又包括一些次準則:①量的準則,即給聽話人提供充足的信息;②質的準則,即提供準確的信息;③關系準則,即提供的話語要彼此相關;④方式準則,即講話要有條理,要簡潔。唐霞(2009)認為合作原則對勸說言語具有重要意義,勸說的價值在于促使對方選擇合作并持續合作,贏得合作原則至關重要。張明芳(2002)、高契(2010)等從語用學角度運用格賴斯的合作原則理論分析廣告語言的說服性。勸說的實質在于試圖改變他人的觀點和行為,從本質上說是威脅面子行為。勸說情況也并不像看起來言語行為,說起來那樣簡單。人們不僅選擇使他們能夠成功進行勸說的技巧,而且這些技巧必須幫助他們達到其他目標,即要保持自己的身份,要給別人留下好印象,要與人保持良好的關系。人們自覺不自覺地處于一種尋求認同的情景之中。Leech的禮貌原則能更好的解釋勸說言語行為及策略。唐霞(2009)認為勸說者遵循禮貌原則的“得體準則”和“慷慨準則”,做到盡量少讓別人吃虧讓自己多吃虧,盡量多使別人受益少使自己受益,從他人的角度和利益出發,隱藏或弱化自我利益和對勸說對象的不利因素,凸顯和強化對其有利因素;遵循“贊譽準則”、“謙遜準則”、“一致準則”和“同情準則”,多用贊美少用貶低,減少雙方的分歧和反感,增加雙方的一致和同情,最終實現勸說目的。黃紳(2007)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多數人在通常的情況下會利用報答的方法來進行勸說,幾乎沒有人使用懲罰這種勸說方法。

      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對勸說言語具有一定的解釋力,勸說的目的在于試圖改變勸說對象的態度和行為,勸說的方式要被勸說對象接受,在心理上產生好感。因此勸說者要遵守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但是,合作原則在解釋勸說言語行為時有自身局限性。Grice的交際理論基于交際雙方必須合作的觀點之上,而實際上勸說對象對勸說者經常持有敵對態度或沒意識到勸說的存在。現實生活中勸說者為了達到目的,有時會根據具體的語境和被勸者的性格故意不遵守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

      (4)順應論關于勸說的研究

      維索爾倫(Jef Verschueren)的語用綜觀說認為把語用學看作是從功能方面對語言的綜觀比把語用學看作是語言學的一個分科來研究更加科學和完善。順應論是語用綜觀說的核心內容,它闡明了這樣一個觀點:使用語言的過程就是選擇語言的過程。語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夠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作出種種恰當的選擇,是因為語言具有變異性、商討性和順應性,根據語用綜觀說和順應論,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描述和解釋語言的使用,即語境關系的順應、語言結構的順應、順應的動態性和順應的意識程度。在勸說言語產生的過程中勸說者通過不斷地調整、協商、選擇合適的語言,以便達到最佳的勸說效果論文的格式。

      目前運用順應論對勸說言語進行解釋的文章并不多見。安美麗(2004、2010)通過對服裝銷售人員的語料分析,運用語言順應論從語用學的角度對服裝銷售語言進行了解釋。她把商品銷售中的勸說語言分為:順應物理環境、順應社會規約和順應心理動機。邵廣(2008)以順應論為依據,結合勸說的三要素,研究分析了商品銷售語言如何實現勸說的三要素,形成了商品銷售勸說語言的框架。

      順應論提出了新的語言觀和語言使用觀,把語言當作整個人類和個體擁有的一種交際順應手段。(謝朝群言語行為,陳新仁,2007)順應論對勸說言語作出了更加全面的解釋,是對言語行為理論、合作原則和禮貌原則關于勸說研究的補充,加深了我們對于勸說的了解。但是順應論本身具有先天不足,即:“將‘順應’看成一把萬能鑰匙,以解釋所有的言語使用,有運用過度之嫌”(劉正光、吳志高2000)勸說的順應論解釋過于籠統和片面,因此也未能觸及其本質。

      ⒉ 認知的角度

      關聯理論被看作是Grice合作原則的深化。關聯理論把交流看作是一種認知活動,而為了達到交流的成功,對話雙方必須要遵循最佳關聯(optimalrelevance)。運用關聯理論對勸說言語進行研究的成果不多,目前國內有申智奇運用了關聯理論中的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分析了商業廣告如何實現勸說的目的。(申智奇,2004)勸說過程中,說話人期望通過勸說性言語在勸說對象的大腦里產生某種效果,比如控制思想,改變態度,誘發或抑制行動;說話人期望自己的意圖能夠被勸說對象識別;最后,說話人期望自己想要的某種效果能夠通過勸說對象的識別而出現。關聯理論認為只要有辦法識別交際者的意圖,交際就是有可能的。斯波伯和威爾遜把意圖看作是一種心理狀態,認為意圖的內容肯定會在心理層面上得到表征,而交際者的意圖直接改變的不是受眾的思想而是認知環境,交際者之間相互認知環境的改變則會影響后續言語互動的過程及其結果。因此,從關聯理論的角度看,勸說者期望通過所傳遞的信息意圖強化或者改變勸說對象的認知環境言語行為,使雙方的認知環境互明,實現勸說對象對勸說言語的認同,產生勸說效果,最終實現其交際意圖。勸說是極其復雜的現象,對勸說的全面研究需要結合人類社會各個學科的知識,正如肯尼斯.伯克認為的那樣:那些由人類學家、人種學家、心理學家等所作的論斷都能對語言學的勸說功能產生影響。關聯理論集合了認知語言學、語用學、心理學、哲學等學科的觀點,是一種跨學科的理論,其主要觀點具有較強的解釋力,能夠得到各學科研究成果的支持。

      小結:從以上勸說言語的文獻綜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國內語用學界對于勸說言語的研究多采用某一理論對其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出勸說言語的特點以及語用策略。但是從認知模式、心理機制角度著手的少,因為沒有從其認知本質出發解讀,所以對勸說言語的生成和理解機制的解釋不夠全面。勸說是一極其復雜的人類交際活動,其背后有著特殊的心理認知機制,因此從認知語用學的角度給予界定將對我們更深入地研究勸說言語提供了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曹希紳.說勸心理和說勸技巧[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2]孫淑芳.俄語祈使言語行為研究[M].黑龍江: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1.

      [3]何自然,陳新仁.當代語用學[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4.

      [4]何自然主編,謝超群,陳新仁編著.語用三論:關聯論.順應論.模因論[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唐霞.勸說言語的語用研究[J]. 長沙大學學報, 2009,23(3).

      [6]郜峰.《紅樓夢》勸說語的語用分析[J]. 淮南師范學院學報, 2009,11 (26).

      [7]徐昌華.關于勸說語的語用考察[J].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2,25(3).

      [8]唐霞.勸說中的語用預設[J]. 隴東學院學報, 2010,21(2).

      [9]厲燕.預設在說服學中的運用[J]. 語言應用研究, 2007.

      [10]張軍益,高曉琪.廣告語言預設的元語用分析[J]. 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9(6) .

      [11]閆毓芳,楊惠麗.語言預設在廣告語中的應用[J]. 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7,6(2).

      [12]趙宏.語言預設藝術在廣告言語中的應用[J]. 貴州大學學報, 2001,2.

      [13]張明芳.從語用學角度分析廣告的說服性[J]. 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2,2(1).

      [14]高契.廣告語說服藝術的語用學探析[J]. 文史, 上月刊 2010.

      [15]安美麗.服裝銷售交際語言的語用分析[J]. 湖南醫科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0,12(3).

      [16]杜金榜.司法語篇隱性說服研究[J]. 現代外語(季刊), 2008,31(3).

      [17]蔡榮壽,鄧杏華.跨文化交際中的勸說技巧[J].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5,27(4).

      [18]李冬梅.銷售勸說言語行為的實證研究[J]. 商場現代化, 2008 , 526.

      [19]申智奇.關聯理論對說服行為的解釋[J]. 外國語言文學(季刊), 2004, 4.

      [20]邵廣.商品銷售中“勸說言語”的語用特點研究[D]. 大連海事外國語學院碩士學位論文, 2008年.

      [21]商珍.商務語篇的修辭勸說分析[D]. 廣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年.

      [22]孫文娟.從修辭學的角度分析廣告語言中的勸說手段[D]. 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5年.

      [23]黃坤.從跨文化角度分析勸說技巧[D]. 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7年.

      [24]叢丹.俄漢語勸告類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 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9年.

      [25]唐霞.中美“勸說”言語行為的對比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范文第3篇

      【關鍵詞】中國化管理 組織行為學 教學內容

      一、什么是中國化管理

      組織行為學強調人的因素在管理環境中的作用,主要研究人的心理、行為對管理活動的影響,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管理課程,所以是各類管理類專業培養管理人才的專業主干課和必修課。

      什么是中國化管理?很多學者指出,雖然經過改革開放,中國人的信仰、價值觀變得多元化了,但是中國人的本質并沒有改變,幾千年的文化積淀使中國人形成了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維模式,這些模式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心理和行為,所以,用別人的管理觀念、管理模式來管理中國人有很多尷尬,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有些組織反而是因此變得更加混亂了。所以,管中國人就要用中國化的管理。總結一些學者的觀點,本人認為中國化管理就是尊重并理解中國獨特的國民性格、思維模式、文化觀念,在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的基礎上,保留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和文化主體性,以中國的管理思想與管理哲學作為指導,配合西方、日本等先進國家的成熟管理方式方法,中西結合,創造適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管理。

      組織行為學起源于西方,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引入其教學至今,都基本沿用西方的體系。但東西方政治制度、社會經濟環境、民族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差異,使得我們在教學中照搬西方的理論與研究成果對我國的管理人才進行培養是基本背離現實的,他們所學的東西不能很好地解決中國各類組織中所面臨的諸多復雜問題。尤其是目前,中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不同于任何其他國家的社會轉型時期,存在著許多不同于西方管理發展中的特殊問題,這就更需要有中國化的組織行為學教學來滿足培養應用性、實踐性管理人才的目標。所以,對組織行為學的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使之更加中國化,具有很強的改革價值和現實意義。

      二、中國化管理研究取得的成果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已經有很多學者從事中國管理、東方管理的研究,從中國古代的著作中尋找、挖掘我國的傳統優秀管理思想,并融合西方優秀管理文化,出版了諸多著作與論文,積累了大量成果。復旦大學東方管理創始人水教授的東方管理學研究,以“學、為、治、行、和”五字經為綱,內容豐富包羅萬象,但東方管理學派并不只是研究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同時融合了西方管理學以及華商管理思想,出版了一系列的東方管理相關著作與論文,如《中國管理通鑒》(四卷),《中國式管理研究》、《東方管理學》、《管理心理學》;被稱為中國管理之父的曾仕強教授,研究中國式管理30多年,出版《人性管理》、《超世紀大易管理》、《中國式管理》、《中國管理哲學的現代化應用》、《胡雪巖的經營管理》等著作,并致力于中國式管理的推廣,進行了大量的培訓,出版了大量的音像資料;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徐聯倉教授,把自己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應用到管理實際中,并出版了著作《走出叢林的管理心理學》,里面有大量中國化的管理研究成果;另外,朱永新主編的《中華管理智慧:中國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研究》,于江山、王穎、許亞濤編寫的《中國化管理》,黃濤編寫的《歸零:論中國化管理思想》等。還有上千篇關于古圣賢管理思想的論文,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基于中國化管理的組織行為學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改革提供了指導思想與改革方向。

      三、基于中國化管理的組織行為學教學體系與內容改革的一些看法

      (一)課程體系改革的看法

      1.教學目標:培養能深刻認識中國人心理與行為規律、科學管理中國組織的管理者。

      2.構建課程體系的原則:①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原則:要用辯證唯物的眼光看待每一個歷史人物和每一個觀點,真正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②古為今用的原則:學習古代組織行為學思想,就是為了給我國現行管理提供歷史上有價值的思想和成功的范例,使我們在管理中少走彎路。③中西方雙重管理文化結合的原則,把我國傳統文化精粹中蘊含的大量珍貴的管理文化遺產同現代的管理文明相結合。④雙重服務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內容體系時,既要為教學服務,又要為建立我國組織行為學學科體系服務。⑤雙重發展相結合的原則,組織行為學思想的發展與管理實踐的變化,有時是同步的,有時又是不同步的。因此,思想的發展與實踐的變化要有機地結合起來。⑥核心概念與術語沿用現有的原則。經過幾十年的教學,一些概念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同并被熟悉,沿用現有的核心概念與專業術語便于溝通與傳播。

      3.課程體系的構想

      在上述原則的基礎上,基于中國化管理的組織行為學課程體系應從10個方面內容來構建。經營心理與管理、人性與管理、激勵與管理、人際關系與管理、選才心理與管理、用才心理與管理、領導與管理、決策與管理、群體與管理、組織變革與管理。

      (二)主要教學內容

      經營心理與管理主要對著名歷史人物有關經營心理學思想進行探討、分析,并對中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經營思維、管理思維進行比較。人性與管理集中分析我國不同時期的人性觀對管理的影響。激勵與管理集中對我國古代在管理中如何根據人的心理活動規律,調動人的積極性問題進行闡述。人際關系與管理集中分析、探討我國古代管理者如何根據人的心理活動規律協調人際關系。選才與管理部分對歷史上各個時期成功的選才思想進行探討。用才與管理集中分析、探討古代管理者使用人才的心理與管理效果的關系。領導與管理集中分析、探討不同歷史時期著名歷史人物的領導心理學思想。決策管理著重探討歷史著名人物的決策心理學思想。群體與管理主要介紹美國在群體管理中的相關研究成果組織變革與管理主要介紹我國和西方主要的組織變革技術,并分析組織發展與變革中人的心理與行為變化。

      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范文第4篇

      本文以電視廣告中的青年形象為研究對象,試圖得出電視廣告對青年形象的再現情況及其影響。在這個研究目標的指向下,本文采取了理論與文本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在進行文獻分析總結碩士論文前人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收集了改革開放至今的幾千條電視廣告片進行詳細的文本分析。

      具體的收集方法包括:觀看電視并對廣告主要內容做記錄;通過網絡下載;通過廣告專業雜志中的廣告截圖進行整理;對電視廣告方面的書籍進行整理。通過以上四種收集手段,本文共收集改革開放至今的近2000條電視廣告進行文本分析。

      (二)理論前提

      本文的理論前提,涉及大眾傳播學、消費主義理論以及社會心理學等學科。具體包括:再現理論、李普曼關于“兩個世界”的理論、關于青少年心理和行為特點的相關理論,消費者文化與心理的相關理論,以及波德里亞關于“消費社會”的相關闡述,下面將對上述理論進行進一步的說明。

      再現理論認為,媒介內容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再現,但是這種再現與客觀現實當中的絕對真實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媒介對現實世界進行反映時是要受到政府、媒介組織、觀眾口味等多種因素影響的,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媒介內容就與真實的世界形成了很大的差別。如果說“再現理論”側重于傳播者功能的話,李普曼提出的的“兩個世界”則更多地從媒介功能的角度進行闡述,他認為:人類生活在兩個世界里: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由于真正的環境總起來說太大、太復雜,變化得太快,難于直接去了解它。

      因而對大多數人來說,身外世界是“不可觸,不可知,不可思議的”,而只能通過媒介(報紙、電視、互聯網等)的描述去把握它,于是就形成了人們腦中的“擬態環境”,也就是偽環境。青年心理特點的相關理論是本文應用到的第二類理論。與其它年齡段的人們相比,青年人具有特別的心理特點。生理上的成熟,內臟機能的迅速發展,促使青年形成了生機勃勃、精力充沛、具有生命力的心理特點。青年人情感豐富,表現為青年人易動感情,情緒情感比較強烈,遇事容易激動,同時存在多種情緒狀態。青年人渴望擺脫束縛,要獨立生活,有強烈的獨立意識。青年人的這些心理特征,結合青年人社會經驗較少的特點,造成青年人往往較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尤其是媒介內容的影響。

      本文研究的是與消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它是消費領域的一種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消費領域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文化,消費者購買行為是人類社會中最具普遍性的一種行為方式。 消費和文化存在著互相影響的關系,而且消費越來越成為一種社會風尚。波德里亞在《消費社會》當中就描述了消費如何成為當今社會的風尚。他說,“今天,在我們的周圍,存在著一種由不斷增長的物、服務和物質財富所構成的驚人的消費和豐盛現象。它構成了人類自然環境中的一種根本變化。”

      心理行為與文化論文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精神分析療法

      【Abstract】 AIM: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increase of the psychotherapy literatures in China and abroad and the major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By using psychotherapy and all subheadings (psychotherapy, behavior therapy, cognitive therapy, and psychoanalytic therapy and Morita therapy), psychotherapy literatures from 1990 to 2003 were searched in Medlin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increase of psychotherapy literatures from 1990 to 2002 in Medline and CBMdisc in China and abroad, as well as in related Chinese journals, and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explored. RESULTS: Excluding Morita therapy abroad and psychoanalytic therapy in China, the cumulating literatures for psychotherapy, behavior and cognitive therapy displayed an increasing tendency and their scatterplot was close to linear regression equation (Y=a+bX). Literatures of the psychoanalytic therapy abroad showed a decreasing tendency, while the cumulating literatures of psychotherapy, behavior, cognitive and Morita therapy in China showed an increasing one, and the scatterplot was close to exponential equation (Y=aebX). The literature language was English in most psychotherapy papers (84.63%). The psychotherapy theses in China were mainly published in statistical inclusion or core journals on psychology, psyche and behavior (20.10%). Using SPSS 10.0,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of psychotherapy literatures in Medline and CBMdisc from 1990 to 2002 revealed that the psychotherapy literatures abroad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but the literatures of psychoanalytic therapy decreased by degrees. Psychotherapy theses, except those of psychoanalysis, increased markedly in China. CONCLUSION: The psychotherapy literatures are increasing progress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research on psychotherapy is a hot spot.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therapy itself is a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for the literature increase in this field abroad and more attention given to psychotherapy is a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for the literature increase in this field in China.

      【Keywords】 psychotherapy; behavior therapy; cognitive therapy; psychoanalytic therapy; Morita therapy; bibliometrics; Medline; CBMdisc

      【摘要】 目的: 分析國內外心理療法文獻增長規律及影響的主要因素. 方法: 用心理療法及其下位詞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精神分析療法和森田療法逐年檢索1990/2003年Medline和CBMdisc中收錄的心理療法文獻量,然后對1990/2002年文獻進行直線或曲線回歸分析確定文獻增長規律及影響主要因素,同時分析國內相關期刊刊載心理療法論文. 結果: 除國外森田療法和國內精神分析療法外,國外心理療法、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逐年累積文獻量呈遞增趨勢,其散點圖近似直線(Y=a+bX);國外精神分析療法呈遞減趨勢,國內心理療法、行為療法、認知療法和森田療法呈遞增趨勢,其逐年累積文獻量的散點圖呈指數曲線分布(Y= aebX );心理療法絕大多數論文是英文發表的(84.63%). 與心理、精神和行為相關的國內期刊刊載心理療法論文主要集中在統計源或核心期刊上(20.10%). 用SPSS 10.0 對收錄心理療法(1990/2002年)逐年累積文獻量進行回歸分析,國外心理療法文獻(精神分析療法呈遞減趨勢)呈緩慢遞增, 國內除精神分析療法外,心理療法文獻遞增趨勢明顯. 結論: 國內外心理療法研究的文獻量均呈上升趨勢,表明心理療法的研究仍是一個熱點. 影響國外心理學文獻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學科自身固有的規律,影響國內文獻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學科所處的環境條件.

      【關鍵詞】 心理療法;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森田療法;文獻計量學;Medline;  CBMdisc

      0引言

      科學文獻增長規律的研究和應用是文獻計量學領域的重要課題[13]. 對心理療法這一學科在特定時期內的文獻增長進行統計,繪制相應的增長曲線,對評價該學科所處的階段,并預測其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Medline數據庫是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MEDLARS系統中規模最大、權威性最高的著名醫學文獻數據庫,而CBMdisc(中國生物醫學光盤數據庫)則是國內比較全面的生物醫學數據庫. 因此,我們以Medline和CBMdisc為平臺對國內外心理療法文獻量進行統計,分析國內外心理療法文獻增長規律及影響的主要因素,從而為臨床心理療法和科學研究提供參考.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國外以Medline1990/1997年(2004Edition)和Medline1998/2003年(2004Edition)光盤為文獻源,國內以《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盤數據庫》(CBMdisc,1978/2003年) 為文獻源,該文獻源由第四軍醫大學校園網提供(fmmu.edu.cn).

      1.2方法用“PY= 1990,1991,1992,...2003”,檢出Medline 和CBMdisc 收錄的逐年文獻量;用“心理療法(psychotherapy)”和“心理療法”的下位主題詞“行為療法(behavior therapy)”,“認知療法(cognitive therapy)”,“精神分析療法(psychoanalytic therapy)”和“森田療法(Morita therapy)”作擴展檢索,檢出國內外主要的心理治療方法近14 a的文獻. 根據科學文獻增長規律的理論,對所得數據進行線性回歸或曲線擬合. 截止2003年底Medline和CBMdisc光盤數據庫由于時滯原因并未對2003年當年出版文獻完全收錄,因而對2002年以前的文獻進行回歸分析.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10.0進行回歸分析.

      2結果

      2.1心理療法文獻量Medline光盤1990/2003年心理療法為主要主題詞及下位詞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精神分析療法以及心理療法總文獻量的逐年動態分布(Tab 1). 根據表1 各種心理療法的逐年文獻量計算其逐年累積文獻量,年度編號用X表示,逐年累積文獻量用Y表示,分別繪制各種心理療法逐年累積文獻量的散點圖(Fig 1). 除國外森田療法和國內精神分析療法外(文獻量過少),從以上散點圖可見國外心理療法、行為療法和認知療法逐年累積文獻量呈遞增趨勢,其散點圖近似直線,可用Y=a+ bX 表示;國外精神分析療法呈遞減趨勢,國內心理療法、行為療法、認知療法和森田療法呈遞增趨勢,其逐年累積文獻量的散點圖呈指數曲線分布,可用指數方程Y=aebX 表示;Medline1990/2003年(2004Edition)收錄96個國家36種語言的論文,總數為5 972 197篇,其中以英文發表的5 200 288篇(87.07%). 用聯合國使用的6種語言(無阿拉伯語Arabic發表的心理療法論文)發表的心理療法(psychotherapy)論文在總計36505篇(1990/2003)心理療法文獻中,絕大數是英文,為30 895篇(84.63%),其他語種為中文43篇(0.12%),俄文362篇(0.99%),法文1067篇(2.92%), 西班牙語212篇(0.58%)和其他3926篇(10.75%). 與心理、精神和行為相關的國內期刊刊載心理療法論文主要集中在統計源或核心期刊上,所占比例為心理療法20.09%(993/4941), 行為療法31.59%(217/687), 認知療法42.67(102/239), 精神分析療法12.77%(12/94)和森田療法66.42%(89/134).表1Medline(MED)和CBMdisc(CBM)收錄心理療法文獻量(略)

      2.2心理療法文獻回歸分析 除國外森田療法和國內精神分析療法外(文獻數量過少),用SPSS10.0對Medline 光盤和CBMdisc (19902002)收錄心理療法逐年累積文獻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出其方程(直線,拋物線和指數),大多數心理療法回歸擬合為直線和指數.

      3討論

      研究Medline和CBMdisc數據庫(1990/2003年)中心理療法文獻后,我們認為國外心理療法研究文獻(除精神分析療法呈遞減趨勢外)呈緩慢遞增,仍處于研究較熱門階段;國內除精神分析療法外,心理療法文獻遞增趨勢明顯,表明國內心理療法研究相當熱門. 國外心理療法文獻絕大數為英文發表,中文發表的僅0.11%,這主要與Medline收入的中文期刊過少有關. 中文心理療法文獻主要集中在統計源或核心期刊,占文獻總數約30%. 我們的研究表明,國內外心理療法的研究仍是一個熱點,其研究文獻均呈上升趨勢是一個佐證.

      3.1心理療法及其文獻科技進步與社會激烈的競爭,使人們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心理治療也倍受關注. 目前心理療法已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或輔助治療[3-6],心理咨詢也得到全社會的認可. 醫生運用心理學的原則和技巧,通過語言、文字、表情、姿勢、行為以及周圍環境的作用,對患者啟發、教育、勸告和暗示,提高患者的感受和認識,調整患者的情緒,從而達到改善心理障礙者的心理狀態,行為方式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種軀體癥狀,這些都是心理療法. 而狹義心理療法是指不同于化學、物理、生物等傳統治療方式的特殊治療手段,是針對消除某種心理癥狀或行為障礙提供的專門心理治療技術. 這種技術往往是根據一定的理論來設計的,有一定的方法和適應證(患者的選擇). 心理療法的出現彌補了醫學治療中的那種只看病、不看人,不管患者的氣質、性格、精神致病因素等,只給予物質治療忽視精神治療等不足,是對醫學的一個重要補充和發展[4-8]. 心理療法文獻是心理療法研究和應用的表現形式和總結,通過我們的研究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該學科研究發展的趨勢[7-13].

      3.2心理療法文獻增長規律研究科學文獻增長規律,大多以累積數據為依據[2]. 著名美國科學家普勒斯(D.S.Price) 是當代文獻計量學的奠基人之一,他對各種科學指標進行了大量的統計分析后發現文獻量按指數增長和按邏輯斯蒂曲線增長的規律,從而提出了科技文獻增長4個階段的理論(邱均平. 文獻計量學. 北京: 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8): 第一階段為學科誕生期:

      絕對文獻數量少,增長不穩定,很難通過統計的方法求得相應的數學表達式;第二階段為學科發展期: 在此階段該專業理論迅速發展,文獻數量急劇增加,較嚴格地服從指數增長;第三階段為學科成熟期: 文獻數量增長減緩,演變為線性增長,僅維持相對固定的文獻增長量;第四階段為科學完備期: 學科文獻日趨減少,曲線逐漸平行于橫坐標,或出現不規則的各類振蕩.

      根據文獻增長規律理論,綜合我們的統計結果,國外心理治療總文獻量基本上呈直線(根據直線方程可以估算出未來幾年心理療法文獻量,如2005年心理療法文獻量約為3014篇),每年新增加的文獻量相對固定,基本處于學科發展的第三階段. 精神療法文獻量呈緩慢下降趨勢,逐年累積文獻量的直線開始顯示出平行或下降傾向,表明其理論已經基本完備,沒有新的突破,已進入學科發展的完備期,這些結果與以往研究相似[11-17]. 英美國家研究森田療法較少,14 a中Medline僅收入16篇,大多數是日文發表. 國內心理療法、行為療法、認知療法和森田療法文獻量均呈指數增長,說明心理療法及其主要治療技術在國內總體處于學科發展期,反映當今社會對心理治療專業人員的需求以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比較穩定,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仍然會呈現持續穩定的發展趨勢.

      3.3影響心理療法文獻增長規律的因素影響國外心理療法文獻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學科自身的固有規律. 科學文獻數量增長的規律是由科學發展的客觀過程決定的,包括科學自身固有的發展規律和科學所處的環境的影響[4]. 科學自身固有的發展規律各有其自身的特點. 每個學科的成長過程都可能經歷誕生、發展、相對成熟和成熟等不同階段,國外各種心理療法文獻量的分析結果均是如此[15-23]. 國外精神療法文獻量逐年減少,處于學科發展的中后期;認知療法文獻量明顯上升,處于學科發展期;心理療法總文獻量每年新增加的數量基本為一固定值,一方面說明該學科理論沒有大的突破,另一方面說明社會對該專業的人員需求以及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基本恒定,即學科所處的環境相對穩定. 這些結果都是由心理療法自身固有的發展規律所決定的[9,10].

      除學科自身固有規律所產生的影響外,環境因素也對文獻增長規律產生重要的影響[13-18]. 國內心理療法文獻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環境條件,即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條件決定了科研投資和科研人員的數量,其結果是決定了科研成果和記錄這些成果的科學文獻量. 環境因素影響范圍較大,其作用力相對也強大. 國內心理療法在20世紀80年代后才逐漸被重視,在學科理論沒有大的突破的情況下,自身固有規律對文獻量所產生的影響可能被環境因素的影響完全取代. 我們對心理療法文獻的統計分析結果表明,同一種心理療法的文獻量在國內外呈現不同的增長趨勢,而國內各種心理療法的文獻量基本呈指數增長,這與能昌華等[9,10]研究基本一致.

      精神分析療法可能不適合國情因而研究甚少. 國內其他學科文獻增長規律的研究,如病案管理[4]等也顯示這些學科處于發展期. 社會環境因素是各學科所共有的,但國內醫學文獻增長主要受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

      影響心理療法文獻增長規律的學科自身固有規律和社會環境條件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個因素,但正確而有效地進行區分,即使應用文獻計量學指標作定量區分也不易做到. 因為環境因素非常復雜,可以大范圍的影響整個科學領域,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高速發展與否都對所有學科的文獻增長產生重要的影響[1-3,21-27]. 但也可以較小范圍地影響某個專業領域,如社會道德觀念,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這些都影響心理療法文獻增長;人類基因組工程的制定和實施將對生命科學領域文獻數量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28]. 國家政策的制定和變更可以對不同范圍學科領域產生影響. 許多學科對文獻增長規律的研究結果均顯示文獻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與國家政策密切相關,如中國近20 多年來各領域都處于高速發展時期,863計劃、963計劃和火炬計劃等的實施,使科研投資、科技人員及科技期刊的數量快速增加,科技論文數量必將大幅度地增加.

      【參考文獻】

      [1] Bien TH. Quantum change and psychotherapy [J]. J Clin Psychol, 2004;60(5):493-501.

      [2] 邱均平. 信息計量學(二) 文獻信息增長規律與應用[J]. 情報理論與實踐,2000;23(2):153-157.

      Qiu JP. Information bibliometric (2): Growth law and application of literature information [J]. Inf Stud Theory Appl, 2000;23(2):153-157.

      [3] Redd WH. Commentary: The evolution of evidencebased psychotherapy [J]. J Clin Psychol, 2004;60(4): 443-446.

      [4] 許和平,楊小敏. 我國病案管理文獻學發展趨勢及其啟迪[J]. 中國醫院管理,2002;22(1):27-29.

      Xu HP, Yang XM. The tendency and enlightenment on bibliology of the medical record in China [J]. Chin Hosp Manag, 2002;22(1):27-29.

      [5] 王長虹,李晏,趙崢,等. 認知行為干預對首發精神分裂癥遠期療效的對照研究[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3):200-202.

      Wang CH, Li Y, Zhao Z, et al. Controlled study on longterm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on first episode schizophrenia [J]. Chin Ment Health J, 2003;17(3):200-202.

      [6] Robins RW, Gosling SD, Craik KH.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rends in psychology [J]. Am Psychol,1999;54(2):117-128.

      [7] Brahler E, Decker O. Psychosomatic and medical psychology: Shift and drift of the publication practice of the academic representatives [J]. Psychother Psychosom Med Psychol, 2003;53(12):502-507.

      [8] Hoefer ML, Warnick E, Knapp TJ.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CX Ⅶ. Whos who in American psychology: A citation study of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textbooks [J]. Psychol Rep, 2003;93(1):186-190.

      [9] 能昌華, 趙山明, 黃文生. 醫學文獻增長規律及影響因素的國內外比較[J].情報雜志,2003;(7):44-45,49.

      Nen CH, Zhao SM, Huang WS. Increasing regularity and comparison of medical literatures and modifying factor in China and abroad [J]. J Inf, 2003; (2): 44-45,49.

      [10] 能昌華. 國內外行為療法文獻增長規律的分析[J]. 醫學情報工作,2003;(3):174-176.

      Neng CH. Increasing regularity and analysis of behavior therapy literatures in China and abroad [J]. J Med Inf Sci, 2003;(3):174-176.

      [11] De Santis AD, Morgan SE. Sometimes a cigar [magazine] is more than just a cigar [magazine]: Prosmoking arguments in Cigar Aficionado, 1992-2000 [J]. Health Commun, 2003;15(4):457-480.

      [12] Carr JE, Britton LN. Citation trends of applied journals in behavioral psychology 1981-2000 [J]. J Appl Behav Anal, 2003;36(1):113-117.

      [13] Clay DL, Mordhorst MJ, Lehn L. Empirically supported treatments in pediatric psychology: Where is the persity [J]? J Pediatr Psychol, 2002;27(4):325-327.

      [14] Tansella M, Fava GA. Monitoring the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f scientific production of Italian researchers, in the disciplines of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The period of 1995-1999 compared with the period of 1985-1989 [J]. Epidemiol Psychiatr Soc, 2001;10(4):276-282.

      [15] Corlettt EN, Stapleton C. The Ergonomics Societythe Society Lectures 1999: The Ergonomics Society: 50 years of growth [J]. Ergonomics, 2001;44(14):1265-1277.

      [16] Sifers SK, Puddy RW, Warren JS, et al. Reporting of demographics, methodology, and ethical procedures in journals in pediatric and child psychology [J]. J Pediatr Psychol, 2002;27(1):19-25.

      [17] Herreros de Tejada P, Munoz Tedo C. The decade 1989-1998 in Spanish psychology: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in psychobiology [J]. Span J Psychol, 2001;4(2):219-236.

      [18] Blanco A, de la Corte L. The decade 1989-1998 in Spanish psychology: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 [J]. Span J Psychol, 2001;4(2):203-218.

      [19] SanchezMiguel E, GarciaSanchez JN. The decade 1989-1998 in Spanish psychology: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in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J]. Span J Psychol, 2001;4(2):182-202.

      [20] Sanz J. The decade 1989-1998 in Spanish psychology: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nd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 [J]. Span J Psychol, 2001;4(2):151-181.

      [21] Igoa JM. The decade 1989-1998 in Spanish psychology: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in basic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history of psychology, and other related topics [J]. Span J Psychol, 2001;4(2):123-150.

      [22] GarciaPerez MA. The decade 1989-1998 in Spanish psychology: An analysis of research in statistics, methodology, and psychometric theory [J]. Span J Psychol, 2001;4(2):111-122.

      [23] Weaver AJ, Flannelly LT, Flannelly KJ, et al. A 10year review of research on chaplains and communitybased clergy in 3 primary oncology nursing journals: 1990-1999 [J]. Cancer Nurs, 2001;24(5):335-340.

      [24] Bacher LF, Romm R, Spanier H, et al.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A look back on 30 years [J]. Dev Psychobiol, 2000;37(1):1-4.

      [25] Bignami G, De Girolamo G, Fava GA, et al. The impact on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f the scientific production of Italian researchers in the disciplines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A bibliometric evaluation [J]. Epidemiol Psichiatr Soc, 2000;9(1):11-25.

      [26] Robins RW, Gosling SD, Craik KH. Trends in psychology: An empirical issue [J]. Am Psychol, 2000;55(2):276-277.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伊人|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老鸭窝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久久系列|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亚洲天堂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高潮α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亚洲女人被黑人巨大进入|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婷婷香蕉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一级黄色视频| 亚洲永久精品ww47| 亚洲欧洲精品无码AV|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国产91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SUV| 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8| 4338×亚洲全国最大色成网站| 亚洲无人区午夜福利码高清完整版|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爱情岛论坛永久|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亚洲日本人成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色精品vr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亚洲性一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heyzo亚洲精品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