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數學教案第旋轉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內容:教材第5~6頁例3和例題4。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旋轉變換。結合生活實際,能初步感知旋轉現象,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質。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教學難點:
能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度。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大家玩過“俄羅斯方塊”的游戲嗎?出示課件:
師:如果現在讓你來玩,你準備怎么操作?(把黃色的圖形順時針旋轉90。,放在右邊的角落。)
師:用手示范一下怎樣就是順時針旋轉呢?
師:(用手做出示范)那與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轉呢?(逆時針旋轉。)
(出示動畫:黃色圖形順時針旋轉90。后下落)
出示:“俄羅斯方塊”游戲畫面二
師:這次又怎么操作呢?(把紫色的圖形逆時針旋轉90。,放在左邊角落里。)(出示動畫:紫色圖形逆時針旋轉90。后下落)
出示:“俄羅斯方塊”游戲畫面三:
師:這次誰來玩?(把藍色的圖形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90。。)
(出示動畫:藍色圖形逆時針旋轉90。后下落)
1.揭示課題
師:剛才,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大家反復地提到一個詞“旋轉”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旋轉”。板書課題。
2.聯系生活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象?(風扇、陀螺、旋轉木馬、鐘表、車輪……)
同學們的思維真開闊,下面我們一起來體驗一下旋轉的現象吧!起立,一起來左轉2圈,右轉2圈。旋轉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圍的物體體驗一下旋轉嗎?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輕松輕松,去看看生活中的旋轉吧!(出示動畫:幾種旋轉現象)
問:生活中像這樣的旋轉現象很多,那到底什么是旋轉呢?
師:旋轉就是物體繞著某一個點或軸運動。今天咱們就從與關系最密切地鐘表開始研究吧!
(二)認識圖形的旋轉,探究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1.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
師:指針的旋轉我們都見過,看看下面這個圖形的旋轉你見過嗎?(出示動畫:呈現由線段→三角形→風車圖案的全過程)
師:這是什么圖案?(風車。)
師:看!在風的吹動下,風車就要旋轉起來了。
(出示動畫:風車從圖1繞點O逆時針旋轉90。到圖2)
2.小組活動
師:從圖1到圖2,風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下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來解決報告單上提出的問題。
(1)從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___度。
但對旋轉的特征和性質這一部分內容我卻操之過急,沒能很好地突破教材的重難點。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只重結果,不重驗證。為揭示旋轉的特征和性質,我只在風車旋轉完后提出“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那么什么沒有變化呢”一個問題,對于學生的回答也只進行了評價卻并未驗證。特別是“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這一結論,應該讓所有學生找出圖形中其對應的線段并用三角板來驗證。如果有了這種經歷與體驗,到例4作圖時則只是一種知識的應用,學生也會輕車熟路了。
浮于表面的知識是經不起考驗的。果然在做一做第2題利用旋轉畫一朵小花時,部分學生對于所有線段均不在方格線上的圖案犯起了愁。即使畫對的學生中也并非是用三角板找對應線段的方法來作圖的。有的學生介紹說“我看這一片花瓣中正好有了十字型,十字型的寬為2格,長下半部分為3格,上半部分為1格。所以我將這個“十”字順時針旋轉90度,然后找到它的另外三個點,再將它們連接起來就畫成了一瓣花瓣了。”方法確實巧妙,他們是聰明地將找圖形的對線段轉化為了找圖形的對應點。但當我要求他們應用旋轉的特征和性質應用三角板,畫出指定線段的對應線段時,學生普遍反映難度較大。
教學困惑:下面的圖案是由哪個圖形旋轉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