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內部財務控制程序淺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內部財務控制是控制論在企業財務活動中的具體運用,內部財務控制的本質是一種降低交易費用的控制活動。內部財務控制作為一種經濟控制行為,有其獨特的程序和步驟。
關鍵詞:內部財務控制;程序;企業財務
一、制定控制標準
所謂的控制標準,就是對企業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以及產品質量特性、工藝技術參數等所規定的數量界限。控制標準是企業實施控制的定量界定和工作效果的一種規范,控制標準可以使用實物數量表示,也可以用貨幣數量表示,貨幣數量表示具有普遍性,主要的控制指標有:計劃指標、預期目標、各種消耗定額、產品質量標準、物資儲備定額、費用開支限額等。具體制定控制標準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點。
1.分解法。
把企業經營目標在生產單位、管理部門、產品部件及工序等環節一一進行分解,把生產單位目標分解到管理部門,管理部門又把生產目標進一步分解到生產車間,車間再把生產目標分解到各個工序上。作為控制的依據如各產品和零件的計劃產量、計劃成本、目標成本和目標利潤等。
2.預算法。
主要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產生的固定費用和開發費用等進行預算,確定固定費用和開發費用等項目的預算額度,作為企業使用部門費用開支的標準。預算法要求預算期較短,需要明確費用的實際使用情況,自下而上來制定。
3.定額法。
即根據技術測定法、統計分析法、經驗估計法、定額日數法和比例計算法等,制定出各種工時消耗定額、物資消耗定額、物資儲備定額和費用開支限額,作為對各生產環境和職工個人的控制標準。確定控制標準,應當在充分調查研究和科學計算的基礎上,力求做到既先進又合理并且可控性強。
二、分解指標
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目標得到確定后,還要把控制的目標具體劃分為各項財務控制指標。內部財務控制指標落實通常有縱向和橫向兩種;縱向指標落實就是在上下級之間各自承擔自身崗位上的控制職責,一般都要求下級服從上級管理,兩者之間存在互動關系。橫向控制目標的落實是指將財務控制指標分解到各個部門,各部門從事不同業務活動,各自承擔相應的財務責任。在縱橫交錯的控制體系中,一定要確定一個控制主線,一則不能只分不管,不能分解了控制指標后就各行其是,二則是確定并真正形成一個財務控制的組織系統,從機構上、人員上和制度上保證控制的運行
三、實施內部財務控制
上述兩項控制活動還只是財務控制前的準備工作,具體的財務控制作為資金的調節和控制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發出財務指令。
企業發出財務指令是內部財務控制的首要環節。因此,企業、行政部門發出財務指令就是明確相關的部門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具體時間和行動的方式。財務目標在發出后,便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具有指導性意義,相關部門的工作應以發出的財務指標為標準。
2.執行財務指令。
企業相關部門在接到來自管理層發出的財務指令后,應以該指標為標準來指導其生產活動。比如,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要求降低產品成本,減少庫存以及快速結算和上繳利潤等,相關部門就要以此為生產經營指導,完成管理層下達的財務指令。但是財務指令要從實際情況出發,脫離現實的財務指令是不可能在現實中完成的。
四、衡量成效
企業相關部門在執行完財務指令后,要確定內部財務控制目標是否達到,或者說是財務指令完成情況。通過對比原定目標與實際執行的結果來分析兩者產生偏差的因素在哪里,并及時找出原因改進企業財務控制標準。執行結果有兩種情況,一是優于原定的控制標準,可能是大于或高于控制標準如產量,質量、利潤、勞動生產率等被控量,或低于控制標準如成本、工時消耗、資產占用物資消耗等被控量,被稱為順差。反之則被稱之為逆差。不論是順差還是逆差,都要找出原因,完善控制標準,并對相關責任人進行獎懲。
五、糾正偏差
通過信息反饋,發現執行結果和原定財務目標有偏差,需要作出相應調整。可見,企業內部財務控制的基本程序形成了一個控制循環,并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反復進行,控制主要是建設性的,不單純是限制性的。在控制過程中,上述五項基本程序是缺一不可的,要使控制具有建設性,采取措施糾正偏差是財務經濟活動控制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羅軍華.集權管理模式下集團公司加強子公司財務管理的措施[J].經濟師,2008(8).
[2]祁廣亞.關于企業集團財務控制若千問題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09(1).
作者:林志建 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